文學讀者的兩個層次:從「正確的詮釋」到「高明的詮釋」|真文青養成班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31 бер 2022
  • 在之前的影片裡,我講過「文本證據」的概念。而在那支影片的最後,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面對同一部作品,提出了A、B兩種不同的詮釋,而且兩種詮釋都有文本證據支持、並且在解釋力強弱上也差不多,這時候要怎麼辦?到底是A比較對,還是B比較對?今天的影片,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喜歡的話請訂閱並開小鈴鐺✨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加入頻道會員,以火力支援我推廣文學:
    / @chuck158207
  • Ігри

КОМЕНТАРІ • 54

  • @willistzeng2967
    @willistzeng2967 2 роки тому +198

    無矛盾...合身...想像力,聽完這三個原則的講解感覺很像日本的同人創作文化。不破壞原作設定為前提下,想像出最符合故事中的世界觀運行及角色行為...但卻又是讀過原作的其他人意想不到的內容。

    • @Lily-jk2gy
      @Lily-jk2gy 2 роки тому +51

      所以同人要寫得好其實還是不簡單的w(純開車除外

    • @Dean8964Dean
      @Dean8964Dean 2 роки тому +60

      @@Lily-jk2gy 實際上,純開車要寫得好也同樣很不簡單

    • @Lily-jk2gy
      @Lily-jk2gy 2 роки тому +35

      @@Dean8964Dean 我指的是沒有劇情、沒有心理描寫,甚至代換其他CP也不會有違和感的那種「純開車」。像泡麵一樣,每個人泡出來都是差不多的口味,圖個飽而已

    • @redford1412
      @redford1412 2 роки тому +7

      正在寫同人作的我深有同感。

    • @user-ch7pp8gm4n
      @user-ch7pp8gm4n 2 роки тому +16

      二創如果沒有符合原創的核心(雖然不必很完整),就沒有情感連結了。很多外傳或系列作也是一樣的。但是有系統化,確實品質有提升

  • @user-ou4vg8yk1r
    @user-ou4vg8yk1r 2 роки тому +112

    希望老師能講解一下伏筆這件事
    最近看長篇作品常常看到有人事後整理以前出現的哪些情節是伏筆
    但有些看起來相當牽強
    要怎麼分辨是馬後炮
    還是真的伏筆

  • @432v01
    @432v01 2 роки тому +22

    國高中國文科的解讀單選題也都可以用這套去想嗎
    如果老師都會用這個邏輯解釋,把國文科當笑話的應該會少非常多...

  • @leilashen2225
    @leilashen2225 2 роки тому +12

    無矛盾
    合身 越具體越合身不空泛
    想像力 框架內的瘋狂

  • @single0203
    @single0203 2 роки тому +13

    很受用啊謝謝老師,終於解開我多年的疑惑了!
    我每次看到不喜歡的電影得到一堆空泛的讚美時,就是因為不懂這些才不知道怎麼反駁。

  • @user-leafyip
    @user-leafyip 2 роки тому +14

    學以致用一下,龜兔賽跑的道理是努力的平凡人能只要堅持到底就能打敗懶惰而驕傲的天才。這個答案無矛盾,又合身,可惜過於謹慎

  • @user-tv4xb3hk4p
    @user-tv4xb3hk4p 2 роки тому +29

    這個影片 好像是在講解可怕的"多選題" 😂

  • @ht911200
    @ht911200 2 роки тому +5

    謝謝你製作內容這麼棒的影片!

  • @timothylau9703
    @timothylau9703 2 роки тому +3

    真文青系列又更新了😍😍

  • @vita325able
    @vita325able Рік тому +1

    我現在才發現原來文學如何欣賞、保存,,
    謝謝老師的啟發!

  • @shadowversebga8707
    @shadowversebga8707 Місяць тому

    無矛盾(但不能太空泛)
    合身(具體 細節)
    想像力

  • @user-jl5de4qf7g
    @user-jl5de4qf7g 2 роки тому +5

    作者經驗會影響詮釋的高明度嗎
    比如Lemon就是連續劇配樂
    而其(連續劇)內容是生離死別
    那也可以解釋成相愛但不適合所以分手

  • @ericmina83
    @ericmina83 2 роки тому +5

    老師,你好久沒做聽歌職業病了~~
    有兩首大陸歌推薦給老師:「踏山河」、「虞兮嘆」...
    好期待老師的講評喔 XDDD

  • @user-nd1ob8yc9q
    @user-nd1ob8yc9q Рік тому +1

    敲碗聽歌職業病!!!!
    薛之謙的在你離開北京的生活

  • @user-dm4mv4cp9o
    @user-dm4mv4cp9o 2 роки тому +5

    剛才注意到這是第100部片耶

  • @a29364155
    @a29364155 2 роки тому

    謝謝分享!

  • @guan_powerlift59
    @guan_powerlift59 Рік тому +4

    空泛到無形,強大到不行🤣🤣🤣

  • @heartmap
    @heartmap 2 роки тому

    喜歡新的標頭!!

  • @阿禾禾
    @阿禾禾 2 роки тому +1

    08:34發散思考💕

  • @ryan.c.kuo97
    @ryan.c.kuo97 2 роки тому +6

    公堂之上假設一下不犯法XD,原來老師也是周星馳粉嗎!!!!????

  • @user-yn8ii2xr9y
    @user-yn8ii2xr9y 2 роки тому

    朱老師!我想聽你解說《不老夢》這首歌!!

  • @tea9511179
    @tea9511179 2 роки тому +2

    如果是中文系(國文系)的學生,學哲學時應該都會處理孔老會通的問題。儒外道內的詮釋方式,究竟是正確的詮釋,還是理想的詮釋呢?

  • @HingYok
    @HingYok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個文本可以討論好幾個點。當年我們讀《米蒂亞》前,本來只聽過大致的來龍去脈和兩個主題的詮釋,但為了分組報告實際讀文本時才發現,準備冷落王妃Medea、另娶公主的男主角Jason王子,在他的獨白裡就已經說了自己討厭女生,希望全世界都不要有女人,當時就想他既然討厭女生,又何必娶兩位公主?難道是政治婚姻?仔細看劇本和相關神話會發現,他無論娶哪一位公主,都只考量她們當下能給自己什麼利益。這裡又可牽扯出Medea在古希臘身為女人的價值,甚至還可假設,如果Medea是男人,大家對她的評價是否又不同了呢?

  • @weiweichen1194
    @weiweichen1194 2 роки тому +3

    無矛盾合身且狂野!文人雅士的江湖浪漫嗎

  • @chenchenmi_meow
    @chenchenmi_meow 2 роки тому +3

    第一百部影片~

  • @sinachao
    @sinachao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請問朱老師,同樣詮釋方法是否也適用於畫作或任何藝術創作?假使有一部文學或畫作,作者曾經解釋過創作時的心境、想法,若有人可以更有創意、不矛盾更完美詮釋的話,這樣會不會變成超譯?畢竟明明作者並不是想這樣表達

  • @jhlai2616
    @jhlai2616 Рік тому +1

    看到孔乙己被解讀成同志文學的舉例我笑出來XDDDDD

  • @user-oo2bs3md2k
    @user-oo2bs3md2k Рік тому

    高明 詮釋 =creativity

  • @bca-iq3df
    @bca-iq3df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覺學測國綜很需要這部影片

  • @sundaysunday9351
    @sundaysunday9351 2 роки тому

    晚安

  • @zerodsw
    @zerodsw 2 роки тому +4

    不可能把孔乙己詮釋成同志文學作品嗎,可不要小看腐女啊(誤

  • @chencherry2859
    @chencherry2859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您的视频很有意思,我这几天一连看了好几集,受教了。但就是手部动作有点多了,在看您的视频时,有时会被你的动作分散注意力了。

  • @user-qc9fy8qj8s
    @user-qc9fy8qj8s Рік тому +1

    老師,我有一個問題想要問。如果,最後結果不是烏龜贏了,而是兔子贏了呢?即使他們在過程中做的事情都一樣,即便烏龜依舊努力的走向終點,但他還是失敗了。那還會有人願意讚頌他的努力嗎?

    • @192titan
      @192titan Рік тому +1

      就變成努力要用對方法

    • @user-tg6fz6vb2w
      @user-tg6fz6vb2w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那就會換成另一種解釋了

  • @Limwris10029
    @Limwris10029 2 роки тому +2

    我有一個疑惑,近幾年有關於藍色窗簾的討論,當解讀出作者沒有表達的意思時,在考試上到底要以誰的答案當標準,作者的意圖還出卷者的解讀?

    • @Chuck158207
      @Chuck158207  2 роки тому +5

      都不是,請看「文本證據」那一部影片

    • @user-tg6fz6vb2w
      @user-tg6fz6vb2w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考試應該不是要考還原作者思路,而過度的分析探索涵義,只是要盡量藉此提升......文學意識?不知道這麼說準不準確,也就是作者無意間寫出來的東西,剛好能體現其它某種深度,所以不論作者是如何想的,只要能藉由這部作品提升學生的國文素養,就符合教學目的了。
      通常題目應該會說我們是如何覺得的,或是請我們試著分析,而答案應該不是看我們的分析符不符合作者原意,而是想看我們的思路合不合理,只要分析合理就足以稱為正確了,這個"正確"也沒說是正確還原,最低門檻只需要正確分析就好,
      題目也只說要求分析嘛,所以跟分析相關的評分標準,就不只有是否真正還原作者心思這點了,最低要求就是合理分析的動作正確,管作者怎麼想,在學習國文素養技巧中沒那麼絕對必要

  • @UsEr-ir3qb9hp2u
    @UsEr-ir3qb9hp2u Рік тому

    學以致用 《楢山節考》裡的主流詮釋是「棄老論」,但我將它詮釋為「棄弱排惡論」
    證據一、 片頭一開始,是男嬰遺體(遺棄當時生死不明,可能是生後直接丟棄致死)被遺棄在田裡當垃圾
    證據二、 片中,是男主的第二任妻子,其娘家多產而貧,最後因竊盜罪被村人滅族
    證據三、也就是 主流的棄老論
    三個證據都顯示,男嬰、偷竊慣犯、老人 對當地貧困的村人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困擾,而遭厭惡與遺棄,棄老只是其中一環。
    不知為何網路上提到楢山節考,十之八九只說到棄老這一環節。

  • @BillBill-ni9ve
    @BillBill-ni9ve 2 роки тому

    說起龜兔賽跑 我就想起在我長大後重讀國王的新衣 反而覺得好像在說宗教

  • @hiuding1985
    @hiuding1985 Рік тому

    龜兔的主旨是驕兵必敗還是堅持就能勝利?兩個都不是。看似合理,但並不貼合故事邏輯……

  • @rutkking
    @rutkking 2 роки тому +3

    先求不傷身再求無矛盾是在笑俄羅斯打烏克蘭的戰術嗎XDDD

  • @afccceb
    @afccceb Рік тому

    如果超譯一部作品,把自己的主觀見解強加在別人的作品身上,是一件相當不要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