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更正啟事DT swiss ARC1100重量刊載錯誤,實為1676g
少了 DT手編輪跟山姆輪的比較 SLR1是捷安特跟DT買花鼓來做的輪子
沒有把天生神力才騎得動的 PR2 納入測試組是個小小的遺憾。希望會在以後的節目出現。兩年前我從 PR2 升級到國產碳輪後爬劍南路的成績神奇的進步將近十趴。本來以為只是心靈腳力在作祟,結果風櫃嘴與中社路的成績也是如此。從此,心裡就開始嘀咕說如果升級到 Lightweight 或 Roval 會不會更上層樓。我的錢包感謝你們做了這集節目 🙂
這主題超讚而且夠科學,希望日後有更多像這樣的測評。繼續加油👏
超讚評測,我最想看的輪組都有在其中,數據分析也有學理,統計學老師一定很高興😊雖然實驗沒辦法很精準,但這才符合實際啊,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輪組拿來測,zipp、roval 、hyperlun 、獵犬、KAISH….另外就是單車成績車友間最小單位都以秒計算,也許個別輪組作出的時間差異,差10秒就算是差很多(但我沒有學理依據),而且外部因素太多。如果有更適合測試的環境,或許重測有不同差異
好多元的主題!測這個感覺超累辛苦啦~期待更多影片嘍
感謝支持! 騎起來沒有太累,但很熱是真的!
這是我目前看到的測試影片裡面,我個人感覺最中肯最準確的影片,建議除了像這次選五組輪組出來測試之外,再加上一個一般的輪組來測試,這樣的數據會讓我們還沒換輪組的可以有更深刻的感受~辛苦了,感謝
我也覺得可以加入一個pr2之類的來做比較
這個測試很讚欸 就算沒有測出明顯差異 但還是很有用的結果體感確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依據 在已經很疲勞的狀態下 就會影響很大期待再繼續做其他的測試~
認真安排的輪組測試影片,在基礎條件都一致的情況下,測試出的結果是符合科學實驗的實際結果!!加油期待更多輪組的測試影片!!同瓦數但完成時間不同,應該可以解釋為輪組功率轉換效率較高,也就是較低的輪組功率損耗。
謝謝!
感謝支持!
辛苦剪輯師了😍 成本相當高的一個評測~
感謝辛苦測試,能湊到那麼多輪組還要一天內測完,平均功率又要控制的差不多是件辛苦的事
超讚!真的是很用心的測評 👍雖然因為有太多變因 不能說是非常精確的測驗 但對於騎乘上的體驗和性能挑選非常有參考價值!謝謝你們❤
岱姐可以安心使用現在輪組了,台幣戰士看來在公路車的遊戲體驗不會強到哪(?
@@msgLIYU 但台幣戰士的心靈瓦數才是重點呀👍😆
謝謝, 看起來 SLR1 可以繼續使用了
應該是要固定速度、檔位跑同路段,後面再來分析輸出功率對比當下坡度區間的相對變化,五個輪組五條功率曲線疊圖比對。
這個主題好有趣👍🏻希望以後可以多多推出這樣的內容!
非常棒的測試,先給👍
謝謝分享
建議依體重可以分三組,75-80公斤的車手踩踏反饋也會不一樣。路段測試可以分平路跟短坡的正常騎乘以及抽車加速四種比較,這樣呈現會較豐富~~
需要PR2的話,可以提供一組借測。另外,個人看法,在短距離(短時間)的情況下,差異小是合理的,如果放大到2小時或以上,差距就會出來了。
👍
辛苦了!很棒的測試
超棒的評測!!!😍😍😍
我覺得輪組對我來說滑行距離是最有感的升級相信各家廠商一定有差異
好棒的測試,真的可以考慮多點國內生產的輪組,台灣製造真的很強
肯花時間精神實驗就是讚👍不過我覺得輪組的價值應該要在比較極端的條件下印證,ex:中長陡坡、體力耗去大半後的武嶺(地理中心碑出發)鳶峰昆陽天堂路這段、大禹嶺上武嶺,不然就是如小編所說平路純空力
對,不過z宇他們先測緩坡也是對的,應該會再進階距離長一點,爬升多點,平均坡度陡一點,他們一定都有想到的,只是蠻耗時間,要敲
好用心~但肉肉的我是認為如果做距離更長或是路線難度更高的測試,應該差異就會更多了吧....但會累死兩位車手..這主題要分好幾天拍攝...我個人會重視體感...看起來小索確實不錯..我剛在吃義大利麵...看到來卍要20幾萬...當下麵條都咬不斷了..其實最重要還是車手本身能力...還有口袋...有的就是騎快也騎帥...啊有的就是重點要帥呀!!下次請Z宇跟彼得潘用小索騎東眼山好了~
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做更長距離測試XD只是我們大家其實都有自己的事情在忙,又不想打亂大家練車節奏,跨日又要考慮風向、大家方不方便~只能說還要好好安排~
@@msgLIYU 千萬別勉強,就是剛好練車日順便測試測試是最理想的,覺得是不用跨日啦,兩千以內爬升一百公里距離應該就可以看出更多差異了,但選擇好測試路線這我真不太懂..
但這些測試測不到輪組的耐用強度,單車零件特別是碳纖維耐用強度是第1,重量是第2,第3才到破風等外型問題,我一開始也是想換DT swiss,但因為店家建議為了方便修輪改成bontrager(dt的輻條帽是密封的維護困難)
看能不能推薦 平價且容易入手的輪組
最後discussion對數據的解析蠻中懇,謝謝評測
如果瓦數控制一樣,我猜就算是成車輪組PR2,時間上也不會超過30秒,差別因該在騎乘體感疲勞感(這些很難量化)
當輪組有一定水準時,其實差異很小。在賽場上的經驗差異遠大於價格差異,所以很多的測試者都只能採個別出發計時、測功率的方式來有比較。對於業餘或職業選手來說很難把表現歸咎於器材等級不夠,對於市民組來說,品牌、重量才是可視化的。
謀甘丹,窮人如我,喜歡這個測試結果。我就窮!
感謝支持!
可以測試black inc輪組嗎?謝謝
測試時使用相同的車架應該感受差異更小,很棒的測試希望能有更多的測試,加油👍終於再華語看到有測試公路車產品的影片,支持你們。
彼得潘跟我各自都是相同一台車架測試5組輪組~應該還是符合你說的同車架測試~當然在目前條件下不需要所有人同車架,畢竟我們主要是比對自己的數據
期待之後能有成車輪組與中高階輪組的性能比較
Cadex之前最高階的是SLR0不是SLR1 ,新的Cadex 50 ultra 不論是慣性跟舒適性還有新的花鼓設計都比舊款42好上很多,Lightweight也是新舊款差異很大根本無法比。
你好 這款lightweight 已經是最新款 而且還是csbb的黑化版喔
中階輪組本來就不錯,只是很多人認為越貴越好,差別是重量跟舒適度,5-7萬就很好用
結論就是練車最重要...輪組差異小到很難評估....
😮真是高成本的測試
覺得這題材不錯,可以在多幾組輪組做比較這樣更多元性還有一組輪組沒有什麼車友在騎但好像回饋都說不錯
知道真相了又怎麼樣⋯⋯看到騎輪王的還是羨慕忌妒啊⋯⋯😂,自己有也會換,這才是精髓😊
可以看看Unaas
我都不管規格,反正就喜歡fulcrum的logo
個人是用gp5000str 28c碳輻條輪組,體重68打70psi。彼得潘那麼瘦,肯定覺得路感癲
這次選手名單跟鬼一樣SLR1、SOLE TR50是平民的一時之選~~
專業
妳好,喜歡妳分享做菜的影片,請問妳:那把刀長度是幾cm?
好用心的測試!請問所使用的胎寬是?
都是25
Good job! Thanks for the test. Interested to know all of these wheelsets test for 100km route. I think riders experience sharing and data collection will be more in details difference.
可以測試一下shimanoDA輪組嗎? 台灣很少人在用
我還真的有一組最新的DA9200 目前借z宇 在z宇車上 他最常用的輪組不過測試會不准因為他是用管胎
好讚的分享😍
感覺盲測會更準確 哈哈
希望有洗馬路本家輪組的測試~
😂期待syncros sl最新的11xxg一體式那個類組😊
通常都要逆風.平路 或衝刺會差比較多而已. 速度30以下 +順順騎 感覺很難有差異
這樣也合理 物理現象就是這樣 差不多的重量 不在極限狀態作動 是能差多少
請問有考慮過盲測嗎?(雖然好像有難度XD
很難捏,總不能把車手頭綁起來遮住來騎車
是阿.安全第一!但如果真的能盲測,應該很有趣@@林柏辰-i9i
Zipp輪可以測試看看不過如果PR2測試差不多,台幣戰士都要掛起來了
😂😂😂😂😂
我有留意到胸前有配戴dji action磁吸,請問這配件有推薦的連結嗎?
Z宇現在睡了 明天請他幫忙貼連結喔 你的影片我們也有在看 共勉之
shp.ee/9nt4pgm我目前是買這個
@@msgLIYU 感謝Z宇😀
@@林柏辰-i9i 😄謝謝,你們的影片一直以來提供數據的分析,實在太棒了,而且影片拍攝的很有質感。
@@阿杰西 對了,配戴項鍊騎乘會畫面有晃動的情況,我目前是用透氣膠帶固定胸前,供參考
LW還有個強項,因為刀形板關係,下坡時破風效果超強!>>下坡真D是超快~!@
当你试了新的海波浪ultra,你就觉得LW什么强项了
SLR2 50 mm換Cadex 50 Ultra! 粉有感😂🙄 Cadex 有2個版本!Cadex Ultra 與Cadex , 輻條寬度不一樣🙃🥹
寬度寬的不見得是好的.還記得鋼輻條被做到爛的風阻測試.小扁占優
輪組的剛性!不知道與一體成型碳輻條的耐用用度是否更好?!🙄🥹🙃! 鋼絲輻條還是主流!目前! 會選選碳輻條,為了減輕車重!😅
小索的CP值真高XD,我的DT SWISS原來那麼重爬起來也沒有比較慢耶(但平路肯定最快)
威哥瓦數大,當然騎什麼地形都順😌
山路其實不好測出差異,建議平路10公里測試
滿想看ENVE SES6.7 跟這5組比較
不僅瓦數要一樣迴轉也幾乎盡量要一樣,這樣才比較好比對,像我之前騎中社相同瓦數下迴轉高低也會影響總時間,更有可能低迴轉低瓦數還比高迴轉高瓦數來的快!以上給予建議與參考,相信數據測試真的不輕鬆、很辛苦,感謝練車機器測試!
彼得潘的迴轉很誇張地幾乎一樣喔,他之前有好幾周,每周好幾次,每次2小時30分的225瓦訓練台不停腳訓練,他的曲線驚人的穩定
相信彼得潘會差不多雷同,有在持續訓練的人肯定迴轉會差不多,但如果站在一般假日車手可能就沒辦法來得那麼穩定些了,另外也應該附上該測試者的迴轉以便大家數據參考。
想看用盲測的方式 😆
期待6%坡的測試
能不能推薦3-5萬內,平價的輪組呢?謝謝
有沒有測試最便宜的輪組..
中肯
其實這測試我覺得差異不算小,尤其是對在比賽來說的話,五組裡面最快的輪跟最慢的輪秒差都有超過10秒以上,這十多秒在路上大約是差幾十公尺有吧?結論不應該說輪組差異不大,這樣下結果我覺得是不正確的。應該是說最貴的輪並不表示是性能最好的才對。不過這也是緩坡啦,如果是爬陡坡可能結果又不一樣了。
你好 感謝討論,我是柏辰本人,差異大不大,我們交由數學統計,有諮詢過數學專業的人,因為文中有提到變因比較多(包括每一次的風、車況配瓦等不可能完全一樣),在這樣多變因的結果下,我們更換輪組所造成的樣本標準偏差與平均數比甚至不高過0.5%,在數學統計上會認為這樣多變因這樣的離散幾乎是無法確定是輪組造成,即便每一次的輪組不一樣,但在這次的條件下「沒有明顯變因」是我們的結果。我用白話一點解釋,"依照這樣的離散值,我可能再騎10趟,每一次的名次都有可能又不一樣",那這次的測試結果就是沒有太大差別,基本上我會認為離散超過3%以上而且有離群值出現我才會認為輪組有差。又或是可能要測試陡坡,陡坡重量上的差異會被放大。我要強調,我不是說輪組沒差,是說這樣的狀況下測不出來差異,但這樣的狀況已經非常貼近現實大家騎車,其它東西的變因會更大,比如說這整段路你多吸了路邊車友1分鐘,或是你早上吃比較多重了兩公斤,他們的變因都會比輪組更換來的差別還大,因為更換輪組的差異實在太小。這些差異小到可能要在實驗室內固定風阻,用機器人腳踩踏,才測得出來差距。當然職業選手甚至奧運室內計時,差一秒也很大。但公路騎車其它變因遠超過輪組差別要知道輪組其實也只是車子其中一個零件而已,再一定價位上差距不大的結果我不是很意外這就是我的結論我自己本身也是擁有了大概10組的高價輪組,我自己是蠻樂觀看待這樣的結果。
@@林柏辰-i9i 沒錯就是這樣! 自己回自己此篇留言才會比較上面 希望大家看到
Z宇有興趣測試一下同功率下騎淑女車,ubike,小折等一般民眾的代步工具的速度差距嗎?感覺很有趣啊!!
難處在功率器的安裝
能不能加入一些刀輪的測試?如bike ahead的六刀輪或black inc的五刀輪好奇這種輪是不是噱頭而已謝謝
爬坡就像切奶油一樣好騎
他們的特點是輕,未來有機會再爬坡篇測試
又輕又硬,但不要拿來騎長途或環島,因輪組不吸震,路面震動一直回饋被震到手摩出水泡都有可能。
差異不大心靈瓦數影響就比較多騎喜歡的輪組心情好腎上腺素分泌比較高騎乘感受也會比較好
如果加上主流的bora wto , 404 , NSW 更好
輪組應該沒差,車輛減重應該有差一點點但是腿力跟個人體重更重要😂
Cadex 42是3-4年前的產品了,二代36、三代50u我都騎過,差別甚大
請問三代50u的cp值高嗎?看官網測試各項數據都強過其他大品牌
如果SLR1 真的那么不好 为什么测出成绩是第二/第三呢?
其實瓦數依樣~真的是比不出太大差別~重點是騎乘感受
這個測試看不出有很大的差異,可能得拉長距離,或是用純平路,或是純山道去測。
我有princeton前輪4045後輪 5550 CK的花鼓,有需要嗎?
沒關係 下一次應該是測圈煞爬坡 或是胎 感謝支援心意
SLR 1拆車變1萬多的時候就可以忽略了😂
輪組測試讓大家跌破眼鏡,那車重多一公斤兩公斤五公斤的差距會不會比較大車重也是讓車友常常斤斤計較的地方
絕對有分別,功率重量比實際是人加車計算,少帶一支水500ml,一敞風櫃咀就能差個30秒以上,自行車世界中只有重量是決定性影響速度,車架剛性破風性能,輪組慣性,大導輪這些才是不能確定是否有真實影響,都是廠商自說自話,吸引消費者的手段。
@@gagalazzy60 但是上述輪組最重跟最輕已經差了400多克,實際上路差異並沒有想像中大
現在的造輪技術,高階低階只差在個性適不適合自己而已,性能絕對沒10幾萬的差異,多的都在買牌子買面子而已
下個輪組就是SLR1 !
讚
想睇下一同二級車嘅差別
DT應該是最快的吧 畢竟還要把逼車考量進去😎
逼車要減速拉 這裡是台灣 不要教壞小孩 我們去國外再來享受騎車
@@林柏辰-i9i 合理阿 第三趟被逼車 所以被影響到速度 所以DT有機會最快😎
想請問攝影機卡在車衣上是要什麼套件
磁吸項鍊
期待測試 KREX KC150 對比 SLR1結果
Kc150爛
@@rodman2888請問kc150不好騎嗎看到他的重量跟價錢真心動
@@任真-p8f 浮條框體花鼓都不優秀
請問被公車逼車是在做這集測試時嗎?
Yes
@@msgLIYU 辛苦了
我的小索被摔爆後我的心都碎了Lightweight還得了
你今天跟我們講的好像就是開頭那幾句
讚~
不管效過,我想來為,這是信仰
我覺得你說的真的有道理!
盲測會比較公平
VISION METRON 45SL為什麼沒有?
下次可以測試pa2 +gp5000 TPU內胎Vs 貴貴輪+500元外胎嗎
有15萬輪組嗎
這個測試很可惜,体重的變量沒有控制........太可惜了
難怪新手+窮人如我就覺得slr很好騎了,買別人拆車輪又便宜
因該測一下便宜的輪組
SLR1很便宜了 算是成車配置
更正啟事
DT swiss ARC1100重量刊載錯誤,實為1676g
少了 DT手編輪跟山姆輪的比較
SLR1是捷安特跟DT買花鼓來做的輪子
沒有把天生神力才騎得動的 PR2 納入測試組是個小小的遺憾。希望會在以後的節目出現。
兩年前我從 PR2 升級到國產碳輪後爬劍南路的成績神奇的進步將近十趴。本來以為只是心靈腳力在作祟,結果風櫃嘴與中社路的成績也是如此。從此,心裡就開始嘀咕說如果升級到 Lightweight 或 Roval 會不會更上層樓。我的錢包感謝你們做了這集節目 🙂
這主題超讚而且夠科學,希望日後有更多像這樣的測評。繼續加油👏
超讚評測,我最想看的輪組都有在其中,數據分析也有學理,統計學老師一定很高興😊
雖然實驗沒辦法很精準,但這才符合實際啊,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輪組拿來測,zipp、roval 、hyperlun 、獵犬、KAISH….
另外就是單車成績車友間最小單位都以秒計算,也許個別輪組作出的時間差異,差10秒就算是差很多(但我沒有學理依據),而且外部因素太多。如果有更適合測試的環境,或許重測有不同差異
好多元的主題!
測這個感覺超累
辛苦啦~
期待更多影片嘍
感謝支持! 騎起來沒有太累,但很熱是真的!
這是我目前看到的測試影片裡面,我個人感覺最中肯最準確的影片,建議除了像這次選五組輪組出來測試之外,再加上一個一般的輪組來測試,這樣的數據會讓我們還沒換輪組的可以有更深刻的感受~辛苦了,感謝
我也覺得可以加入一個pr2之類的來做比較
這個測試很讚欸 就算沒有測出明顯差異 但還是很有用的結果
體感確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依據 在已經很疲勞的狀態下 就會影響很大
期待再繼續做其他的測試~
認真安排的輪組測試影片,在基礎條件都一致的情況下,測試出的結果是符合科學實驗的實際結果!!
加油期待更多輪組的測試影片!!
同瓦數但完成時間不同,應該可以解釋為輪組功率轉換效率較高,也就是較低的輪組功率損耗。
謝謝!
感謝支持!
辛苦剪輯師了😍 成本相當高的一個評測~
感謝辛苦測試,能湊到那麼多輪組還要一天內測完,平均功率又要控制的差不多是件辛苦的事
超讚!真的是很用心的測評 👍
雖然因為有太多變因 不能說是非常精確的測驗 但對於騎乘上的體驗和性能挑選非常有參考價值!
謝謝你們❤
岱姐可以安心使用現在輪組了,台幣戰士看來在公路車的遊戲體驗不會強到哪(?
@@msgLIYU 但台幣戰士的心靈瓦數才是重點呀👍😆
謝謝, 看起來 SLR1 可以繼續使用了
應該是要固定速度、檔位跑同路段,後面再來分析輸出功率對比當下坡度區間的相對變化,五個輪組五條功率曲線疊圖比對。
這個主題好有趣👍🏻希望以後可以多多推出這樣的內容!
非常棒的測試,先給👍
謝謝分享
建議依體重可以分三組,75-80公斤的車手踩踏反饋也會不一樣。路段測試可以分平路跟短坡的正常騎乘以及抽車加速四種比較,這樣呈現會較豐富~~
需要PR2的話,可以提供一組借測。另外,個人看法,在短距離(短時間)的情況下,差異小是合理的,如果放大到2小時或以上,差距就會出來了。
👍
辛苦了!很棒的測試
超棒的評測!!!😍😍😍
我覺得輪組對我來說滑行距離是最有感的升級
相信各家廠商一定有差異
好棒的測試,真的可以考慮多點國內生產的輪組,台灣製造真的很強
肯花時間精神實驗就是讚👍
不過我覺得輪組的價值應該要在比較極端的條件下印證,ex:中長陡坡、體力耗去大半後的武嶺(地理中心碑出發)鳶峰昆陽天堂路這段、大禹嶺上武嶺,不然就是如小編所說平路純空力
對,不過z宇他們先測緩坡也是對的,應該會再進階距離長一點,爬升多點,平均坡度陡一點,他們一定都有想到的,只是蠻耗時間,要敲
好用心~但肉肉的我是認為如果做距離更長或是路線難度更高的測試,應該差異就會更多了吧....但會累死兩位車手..這主題要分好幾天拍攝...我個人會重視體感...看起來小索確實不錯..我剛在吃義大利麵...看到來卍要20幾萬...當下麵條都咬不斷了..其實最重要還是車手本身能力...還有口袋...有的就是騎快也騎帥...啊有的就是重點要帥呀!!下次請Z宇跟彼得潘用小索騎東眼山好了~
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做更長距離測試XD
只是我們大家其實都有自己的事情在忙,又不想打亂大家練車節奏,跨日又要考慮風向、大家方不方便~只能說還要好好安排~
@@msgLIYU 千萬別勉強,就是剛好練車日順便測試測試是最理想的,覺得是不用跨日啦,兩千以內爬升一百公里距離應該就可以看出更多差異了,但選擇好測試路線這我真不太懂..
但這些測試測不到輪組的耐用強度,
單車零件特別是碳纖維耐用強度是第1,
重量是第2,第3才到破風等外型問題,
我一開始也是想換DT swiss,但因為店家建議為了方便修輪改成bontrager(dt的輻條帽是密封的維護困難)
看能不能推薦 平價且容易入手的輪組
最後discussion對數據的解析蠻中懇,謝謝評測
如果瓦數控制一樣,我猜就算是成車輪組PR2,時間上也不會超過30秒,差別因該在騎乘體感疲勞感(這些很難量化)
當輪組有一定水準時,其實差異很小。在賽場上的經驗差異遠大於價格差異,所以很多的測試者都只能採個別出發計時、測功率的方式來有比較。對於業餘或職業選手來說很難把表現歸咎於器材等級不夠,對於市民組來說,品牌、重量才是可視化的。
謀甘丹,窮人如我,喜歡這個測試結果。我就窮!
感謝支持!
可以測試black inc輪組嗎?謝謝
測試時使用相同的車架應該感受差異更小,很棒的測試希望能有更多的測試,加油👍終於再華語看到有測試公路車產品的影片,支持你們。
彼得潘跟我各自都是相同一台車架測試5組輪組~應該還是符合你說的同車架測試~
當然在目前條件下不需要所有人同車架,畢竟我們主要是比對自己的數據
期待之後能有成車輪組與中高階輪組的性能比較
Cadex之前最高階的是SLR0不是SLR1 ,新的Cadex 50 ultra 不論是慣性跟舒適性還有新的花鼓設計都比舊款42好上很多,Lightweight也是新舊款差異很大根本無法比。
你好 這款lightweight 已經是最新款 而且還是csbb的黑化版喔
中階輪組本來就不錯,只是很多人認為越貴越好,差別是重量跟舒適度,5-7萬就很好用
結論就是練車最重要...輪組差異小到很難評估....
😮真是高成本的測試
覺得這題材不錯,可以在多幾組輪組做比較這樣更多元性
還有一組輪組沒有什麼車友在騎但好像回饋都說不錯
知道真相了又怎麼樣⋯⋯看到騎輪王的還是羨慕忌妒啊⋯⋯😂,自己有也會換,這才是精髓😊
可以看看Unaas
我都不管規格,反正就喜歡fulcrum的logo
個人是用gp5000str 28c碳輻條輪組,體重68打70psi。彼得潘那麼瘦,肯定覺得路感癲
這次選手名單跟鬼一樣
SLR1、SOLE TR50是平民的一時之選~~
專業
妳好,喜歡妳分享做菜的影片,請問妳:那把刀長度是幾cm?
好用心的測試!請問所使用的胎寬是?
都是25
Good job! Thanks for the test. Interested to know all of these wheelsets test for 100km route. I think riders experience sharing and data collection will be more in details difference.
可以測試一下shimanoDA輪組嗎? 台灣很少人在用
我還真的有一組最新的DA9200 目前借z宇 在z宇車上 他最常用的輪組
不過測試會不准因為他是用管胎
好讚的分享😍
感覺盲測會更準確 哈哈
希望有洗馬路本家輪組的測試~
😂期待syncros sl最新的11xxg一體式那個類組😊
通常都要逆風.平路 或衝刺會差比較多而已. 速度30以下 +順順騎 感覺很難有差異
這樣也合理 物理現象就是這樣 差不多的重量 不在極限狀態作動 是能差多少
請問有考慮過盲測嗎?(雖然好像有難度XD
很難捏,總不能把車手頭綁起來遮住來騎車
是阿.安全第一!但如果真的能盲測,應該很有趣@@林柏辰-i9i
Zipp輪可以測試看看
不過如果PR2測試差不多,台幣戰士都要掛起來了
😂😂😂😂😂
我有留意到胸前有配戴dji action磁吸,請問這配件有推薦的連結嗎?
Z宇現在睡了 明天請他幫忙貼連結喔 你的影片我們也有在看 共勉之
shp.ee/9nt4pgm
我目前是買這個
@@msgLIYU 感謝Z宇😀
@@林柏辰-i9i 😄謝謝,你們的影片一直以來提供數據的分析,實在太棒了,而且影片拍攝的很有質感。
@@阿杰西 對了,配戴項鍊騎乘會畫面有晃動的情況,我目前是用透氣膠帶固定胸前,供參考
LW還有個強項,因為刀形板關係,下坡時破風效果超強!>>下坡真D是超快~!@
当你试了新的海波浪ultra,你就觉得LW什么强项了
SLR2 50 mm換Cadex 50 Ultra! 粉有感😂🙄 Cadex 有2個版本!Cadex Ultra 與Cadex , 輻條寬度不一樣🙃🥹
寬度寬的不見得是好的.還記得鋼輻條被做到爛的風阻測試.小扁占優
輪組的剛性!不知道與一體成型碳輻條的耐用用度是否更好?!🙄🥹🙃! 鋼絲輻條還是主流!目前! 會選選碳輻條,為了減輕車重!😅
小索的CP值真高XD,我的DT SWISS原來那麼重爬起來也沒有比較慢耶(但平路肯定最快)
威哥瓦數大,當然騎什麼地形都順😌
山路其實不好測出差異,建議平路10公里測試
滿想看ENVE SES6.7 跟這5組比較
不僅瓦數要一樣迴轉也幾乎盡量要一樣,這樣才比較好比對,像我之前騎中社相同瓦數下迴轉高低也會影響總時間,更有可能低迴轉低瓦數還比高迴轉高瓦數來的快!以上給予建議與參考,相信數據測試真的不輕鬆、很辛苦,感謝練車機器測試!
彼得潘的迴轉很誇張地幾乎一樣喔,他之前有好幾周,每周好幾次,每次2小時30分的225瓦訓練台不停腳訓練,他的曲線驚人的穩定
相信彼得潘會差不多雷同,有在持續訓練的人肯定迴轉會差不多,但如果站在一般假日車手可能就沒辦法來得那麼穩定些了,另外也應該附上該測試者的迴轉以便大家數據參考。
想看用盲測的方式 😆
期待6%坡的測試
能不能推薦3-5萬內,平價的輪組呢?謝謝
有沒有測試最便宜的輪組..
中肯
其實這測試我覺得差異不算小,尤其是對在比賽來說的話,五組裡面最快的輪跟最慢的輪秒差都有超過10秒以上,這十多秒在路上大約是差幾十公尺有吧?
結論不應該說輪組差異不大,這樣下結果我覺得是不正確的。應該是說最貴的輪並不表示是性能最好的才對。
不過這也是緩坡啦,如果是爬陡坡可能結果又不一樣了。
你好 感謝討論,我是柏辰本人,差異大不大,我們交由數學統計,有諮詢過數學專業的人,因為文中有提到變因比較多(包括每一次的風、車況配瓦等不可能完全一樣),在這樣多變因的結果下,我們更換輪組所造成的樣本標準偏差與平均數比甚至不高過0.5%,在數學統計上會認為這樣多變因這樣的離散幾乎是無法確定是輪組造成,即便每一次的輪組不一樣,但在這次的條件下「沒有明顯變因」是我們的結果。
我用白話一點解釋,"依照這樣的離散值,我可能再騎10趟,每一次的名次都有可能又不一樣",那這次的測試結果就是沒有太大差別,基本上我會認為離散超過3%以上而且有離群值出現我才會認為輪組有差。
又或是可能要測試陡坡,陡坡重量上的差異會被放大。
我要強調,我不是說輪組沒差,是說這樣的狀況下測不出來差異,但這樣的狀況已經非常貼近現實大家騎車,其它東西的變因會更大,比如說這整段路你多吸了路邊車友1分鐘,或是你早上吃比較多重了兩公斤,他們的變因都會比輪組更換來的差別還大,因為更換輪組的差異實在太小。
這些差異小到可能要在實驗室內固定風阻,用機器人腳踩踏,才測得出來差距。
當然職業選手甚至奧運室內計時,差一秒也很大。
但公路騎車其它變因遠超過輪組差別
要知道輪組其實也只是車子其中一個零件而已,再一定價位上差距不大的結果我不是很意外
這就是我的結論
我自己本身也是擁有了大概10組的高價輪組,我自己是蠻樂觀看待這樣的結果。
@@林柏辰-i9i 沒錯就是這樣! 自己回自己此篇留言才會比較上面 希望大家看到
Z宇有興趣測試一下同功率下騎淑女車,ubike,小折等一般民眾的代步工具的速度差距嗎?感覺很有趣啊!!
難處在功率器的安裝
能不能加入一些刀輪的測試?
如bike ahead的六刀輪或black inc的五刀輪
好奇這種輪是不是噱頭而已
謝謝
爬坡就像切奶油一樣好騎
他們的特點是輕,未來有機會再爬坡篇測試
又輕又硬,但不要拿來騎長途或環島,因輪組不吸震,路面震動一直回饋被震到手摩出水泡都有可能。
差異不大
心靈瓦數影響就比較多
騎喜歡的輪組心情好腎上腺素分泌比較高騎乘感受也會比較好
如果加上主流的bora wto , 404 , NSW 更好
輪組應該沒差,車輛減重應該有差一點點
但是腿力跟個人體重更重要😂
Cadex 42是3-4年前的產品了,二代36、三代50u我都騎過,差別甚大
謝謝分享
請問三代50u的cp值高嗎?看官網測試各項數據都強過其他大品牌
如果SLR1 真的那么不好 为什么测出成绩是第二/第三呢?
其實瓦數依樣~真的是比不出太大差別~重點是騎乘感受
這個測試看不出有很大的差異,可能得拉長距離,或是用純平路,或是純山道去測。
我有princeton前輪4045後輪 5550 CK的花鼓,有需要嗎?
沒關係 下一次應該是測圈煞爬坡 或是胎 感謝支援心意
SLR 1拆車變1萬多的時候就可以忽略了😂
輪組測試讓大家跌破眼鏡,那車重多一公斤兩公斤五公斤的差距會不會比較大
車重也是讓車友常常斤斤計較的地方
絕對有分別,功率重量比實際是人加車計算,少帶一支水500ml,一敞風櫃咀就能差個30秒以上,自行車世界中只有重量是決定性影響速度,車架剛性破風性能,輪組慣性,大導輪這些才是不能確定是否有真實影響,都是廠商自說自話,吸引消費者的手段。
@@gagalazzy60 但是上述輪組最重跟最輕已經差了400多克,實際上路差異並沒有想像中大
現在的造輪技術,高階低階只差在個性適不適合自己而已,性能絕對沒10幾萬的差異,多的都在買牌子買面子而已
下個輪組就是SLR1 !
讚
想睇下一同二級車嘅差別
DT應該是最快的吧 畢竟還要把逼車考量進去😎
逼車要減速拉 這裡是台灣 不要教壞小孩
我們去國外再來享受騎車
@@林柏辰-i9i 合理阿 第三趟被逼車 所以被影響到速度 所以DT有機會最快😎
想請問攝影機卡在車衣上是要什麼套件
磁吸項鍊
期待測試 KREX KC150 對比 SLR1結果
Kc150爛
@@rodman2888請問kc150不好騎嗎
看到他的重量跟價錢真心動
@@任真-p8f 浮條框體花鼓都不優秀
請問被公車逼車是在做這集測試時嗎?
Yes
@@msgLIYU 辛苦了
我的小索被摔爆後我的心都碎了Lightweight還得了
你今天跟我們講的好像就是開頭那幾句
讚~
不管效過,我想來為,這是信仰
我覺得你說的真的有道理!
盲測會比較公平
VISION METRON 45SL為什麼沒有?
下次可以測試pa2 +gp5000 TPU內胎
Vs 貴貴輪+500元外胎嗎
有15萬輪組嗎
這個測試很可惜,体重的變量沒有控制........太可惜了
難怪新手+窮人如我就覺得slr很好騎了,買別人拆車輪又便宜
因該測一下便宜的輪組
SLR1很便宜了 算是成車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