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我曾有兩次騎腳踏車從烏來、桶后林道到宜蘭,中間有一段約一公里的路需要扛車,我上網查在日治時代桶后林道是可以開卡車到宜蘭的,不知道真假~
都說可以,但是我還沒看過實際當時可通汽車的史料XD但是我願意相信當時是可以的(?)
我也走過, 是可以的; 還有 西坑林道
可以的,日據舊資料有照片為證。
日據時期原本預計的車道是西坑林道,西坑林道上還有留有交通號誌的
我覺得 日本時代不太會規劃林道這條線, 因為過度太高度的問題 再加上當時技術並不高, 直線鐵路更不可能 ,反而東北海岸會比較容易,
專業給推!!!身為一個值乘路線為宜蘭、北迴的司機,看完1908的路線後,第一反應就是彎道一定會比現行路線還多,更別說還有之字形,絕對快不起來後面提到的彎道數量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還沒有算入被大自然收回去的情況。
其實,如果新店、烏來、宜蘭這條鐵路如果開通的話,大概結局會和日本九州的肥薩線(九州山線)差不多,坡度陡只能變觀光路線,且容易因為暴雨中斷(再說,烏來也是出了名的多雨)
烏來可能還要考慮溫泉的硫磺容易造成腐蝕~
那時候的科技也只能這樣了!以前山線三義段就是這樣オ又搞了海線
這是技術性問題,現在的技術比100年前好太多了,防震&防水技術都非常先進。100年前沒有TMB大約翰的加入,現在有。
Thanks!好影片!繼續加油~~~
感謝支持~~
看不出來烏來山區的地質會比現行的地質堅固應該會更常中斷
說實在蓋得起來也一定會被收回去,哈盆跟南勢溪沿岸的崩塌機率不會低於東北角。
1908年規劃方案雖然距離短,但未必省時,即使省時,也不會節省很多,因為陡坡和彎道不少。以後高鐵延伸宜蘭還比較快,並跟臺62線一起規劃,減少土地徵收與經費👍
其實高鐵會不會真的蓋還難說…光徵地就有得搞
@@u9833007 會蓋!
@@yih-shuohjang 現在還早,環評弄完再說
@@yih-shuohjang 建設這麼簡單的話,環島高速公路早就蓋完了
@@u9833007 共產黨治下應該很快就可以蓋好了 很多問題在黨的面前都不是問題了...XD
烏來到雙連埤的雪山段實在坡度太陡了 且耗費2000萬元 目前宜蘭線只花700多萬 在距離上在速度上都在接受範圍當然以經過瑞芳貢寮的宜蘭線興建!!
对于当年来说,我觉得现在的宜兰线是更合适一些京张铁路和新店-乌来一样齐备大坡度+小半径+人字折返,关沟段至今限速也只有35km/h。虽然还修了双线,但开通不到50年就新修了丰沙铁路并转移了绝大部分业务,这50年还是混乱、战争为主,都没法好好发展经济的50年只不过京张铁路下雨很少,塌方不多,不然估计5年内就要考虑修新线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环评吧?
國2、國3鶯歌交流道延伸宜蘭(經烏來//設交流道//),由宜蘭大礁溪下、設員山交流道,延縣民大道旁連接國五宜蘭交流道往羅東、蘇澳,將雪隧分流,但完成後就塞在蘇花改(蘇花安)
感覺日治時期的北宜直鐵,和現今的直鐵路線走向不太一樣,如果當初的路線興建完成,一定和現在的阿里山林鐵一樣動不動就中斷,最後被大自然回收。
畢竟是一百年前的規劃,很多現在的路線當時根本過不去。
不是防疫問題 也不是共產黨問題 更不是習近平問題 是這些反賊一意要中國滅亡。中國又被西方國家給騙了 那些漢奸頻道沒處理 是治標不治本。中國翻牆出來的都被這些反賊洗腦了 中國內部已經開始腐爛了 相信不久就會倒台。看看短視頻吧 全部都是反賊的頻道。「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大陸攝像頭到處都是,要取一些負面的鏡頭隨時都有,這些不良媒體到底是存何居心,如同邪惡的四人幫,也是煽動許多高知份子去做胡塗事,這些無良媒體,比四人幫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的中國正在被這些,煽動人羣、顛覆國家、分化國家的媒體破壞,大家應該起來聲援討伐。( 中國從古至今就少不了連結外國人打自己人的漢奸)有很多視頻,大陸公安比人民還善良,( 除了被欺負到忍無可忍),但卻被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惡魔剪接出人民被公安欺負的鏡頭出來,實在是顛倒是非。如果以平常心來看待事情的話 台灣香港的問題更多看過很多視頻 覺得大陸人民比這些漢奸善良多了新冠後遺症從我朋友身上觀察,就是免疫力降低,本來一年感冒一到兩次,現在一個月感冒一到兩次,不是在感冒就是在準備感冒,還不知道往後還有那些症狀,共享病毒是錯誤的選擇。有些媒體人為了賺取流量,不惜造謠抹黑叛亂國家,政府應該成立專案小組,斬首這些地獄人,才對得起人民。( 這些人被斬首也是罪有應得,不應該有所怨恨)大陸偏鄉地區這麼多,如果全面感染的話要如何控制,而且疫苗也沒有這麼多, 最重要的新冠後遺症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還未知數。胡錦濤一看就知道有嚴重的老人失憶症 有些人就是看不出來 無非想要掀起世界大戰 這些人死後會下地獄(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5千萬至7千萬人)習近平如果有侵略心的話 哪輪得到這些人在這裡胡言亂語 不要讓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給騙了這些喜歡到處引戰的人 就是社會上的亂源、人渣、垃圾 死後必定下地獄( 真心希望那些因戰爭死亡的鬼魂會去找你們)習總太文明了 應該多聽聽鷹派的意見民進黨總不缺乏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小人,國民黨到對岸要求和平,就說人家是去跪拜、要飯,「有種你就去跟人家說,你們的飛彈不夠看,我們飛彈攔截率100% ,有種你們再發射過來。」台灣人的學識都提高了,誰對誰錯還看不出來嗎?真是無恥到極至!把中華跟台大當作幼兒園,只會為了選票,執政以來,軍警也弱、國防也弱、內政也弱,只有暴徒越來越強不用判死刑!
殖民時期 是不是沒念書啊
@@馬流士 有並嗎?
埔里到花蓮,現在有人在提高速公路~
根本是阿里山森林鐵路嘛,殖民統治下建鐵路開發森林才是真目的,還好原住民的犧牲讓他們沒開成,我們還看的到福山哈盆保護區。
神奇的規劃 個人認為維持費會遠高於今日路線
環評無敵,不讓走就不讓走
如果順利完工通車,應該也只能當觀光鐵路。
如果當時有建北宜直鐵 就不會有今天的裴翠水庫了....
當初好像有留直鐵穿設計圖我似乎曾經在歷史博物館看過
日本這版的嗎?我都找不到只能從文字敘述來了😂
只不過那次看到是很久以前了說不定博物館已經將設計圖放防潮箱永久封存了
光聽完路線要繞過這麼多橋樑與隧道就昏倒了
其實我覺得路線難度是其次,主要是後期維護上面,就算當年通車好了,要是時不時遇上坍方土石流,導致路線中斷,這樣效益也沒多好
光是之字型路段的車頭調度就花不少時間,再加上現今都在比效率。即使這條在日本時代蓋成放到現在也是會轉成文化資產保留吧。就像阿里山林鐵那樣。
也有可能把那個路段給改善掉啦
光看烏來到宜蘭山區這段,隧道橋樑數量成了問號,就知道鐵定蓋不成(即便今日也一樣)⋯⋯
現在的技術應該是直接挖長隧道了~
@@icypenguinTFC 然後現在技術沒問題,就被環評卡著了🤣
還真的從我妹的學校穿過去··· 很難想像那裡會有火車經過的感覺至少比高速公路好
坡度更陡、彎道更多,才縮短幾公里,怎麼想都不可能比較快
會更慢,而且很容易斷掉
我比較希望國道2號向東延伸直達蘭陽平原,或許可紓解國道5號的壅塞。這也許比舖設直鐵來的有用。
2:27 類似今新店線路廊?
沒有定案,所以也不知道確切路線是不是跟新店線一樣
那個規劃,與其說是直鐵,還不如當成登山鐵道,行車效率極可能和舊的桃園龜山段差不多,搞不好林鐵就是一個參考。真的存活到現在,恐怕也只是一個支線規模的鐵路。看看已經被廢除的舊桃園龜山段,也很難說能不能存活到今天不因效率而廢線。
滿好奇挖雪山隧道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要一起挖鐵軌隧道
當初台北鐵路地下化呢?也是令人搖頭..
北宜高的走法鐵路應該爬不上去吧
@@林國雄-x1u 如果是要問說台北鐵路地下化怎麼沒有一起挖公路隧道 你是不是忘了有市民大道高架了
沒這樣規劃,路廊不夠用,錢也不夠,更重要的是不知道旅客量大爆發這麼快到來。就如同沒想到北宜高才通10幾年就不夠用。
當初設計構想北宜高,根本沒有那麼高需求,而且為了選舉考量也是拖延了一段時間才蓋(縣長選舉),當初宜蘭線鐵路也是用縱貫鐵路的回收材下去鋪設
就原住民的視角來說,當年其實就是侵們踏戶吧。
如雪隧以高速公路連接新店一宜蘭絕對可行
1908案根本不行, 最高點應該比勝興還高, 加上多彎, 列車開不快, 還要爬坡.之字型更會限制列車長度和流量, 可以預期的將是沒有效率的路線.要提高效率大概只能改建成迴圈式, 才有雙軌化的空間.不過話說回來, 最懂的蓋和養這類山區鐵路, 似乎是瑞士人.東北角雖然彎繞, 爬坡和彎道有減少就差很多了, 三貂嶺跟草嶺隧道在當時是長隧道, 如今也不算太長了.隧道雖然貴, 至少線型跟坡度在新建時就比較好控制.牡丹坡要降低坡度的話, 大概要在貢寮出站就要新建支線開始爬坡, 跳過雙溪站, 在牡丹站附近匯入主線.這種線就是以隧道為主, 不過我沒仔細算這樣拉直能夠把坡度降到多少就是.
其实能建是一回事,经济上划不划得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像汕头的南澳大桥,个人感觉政治任务比经济效益更重
我覺得如果現在要蓋北宜直鐵的話,用貫穿雪山山脈的方案應該要納入考量,並且跟北宜高共構,這樣可以降低台北-南港間的壓力,也能降低經費
隧道不是說要共構就能共構呢
現在是因為高鐵速度快所以車程差距不大 北宜高鐵繞過集水區直接破解環境問題 這距離沒必要再搞台鐵了
如果拿雪隧導坑改造呢?
@@JYH0403 單純想像
@@railwayphotos 淨空標準不合,而且現在導坑好像是做緊急逃生出口
如果是從新店經烏來到宜蘭,絕對比現在的鐵路路線還慘,不只經費更多,建設更困難,烏來到現在都還時常道路坍方,蓋成鐵路之後一樣要應付易坍方的問題,而且這條路線的彎繞程度不亞於現今的路線,就算距離有比較短,實際上的行車時間應該是沒辦法縮短,搞不好還會更久,而現今這條路線,還有利於侯硐、平溪、十分、菁桐的礦業運輸,從烏來到宜蘭這條路線,沿路都是人煙稀少的地方,除了烏來的林業之外,也沒有經濟價值,而烏來已經有林鐵了。所以從各方面來看,現今這條宜蘭線,都是最完美的選擇,就只有一個缺點而已,就是宜蘭線和東部線連接起來後,部分路段和基隆支線共軌,造成往東部的列車沒辦法再更多。
不過這鐵路烏來段蠻多隧道的,現在烏來的公路沒什麼隧道😂
台9甲線跟桶後林道每幾年小崩,一二十年大崩,最近是蘇迪勒後崩到亂七八糟,連僅剩的台車路線都花好幾年才修好。不敢想像更長、進入更深山的鐵路會怎樣.... (可以參考北邊一點的西坑林道,連計畫中的台9甲未成段都乾脆解編了。)
期待中
當初不走東北角的話就沒福隆便當可以吃了
若真的蓋下去應該會將近一整段都只能限速四五十現在繞東北角的宜蘭線,雙溪以南大多彎道限速都是八九十,限速低彎道多的路段僅有八堵-雙溪而已再加上經烏來路線坡度實在過於陡峭相比而言,現在的宜蘭線運輸效率應該還是會高不少
人類始終拼不過大自然...
這條路線能否實現,最大問題是環評,地質災害以現在技術,是能解決的,不過路線坡度,就不適合興建軌道,要滿足這些條線,興建單軌電車,就容易克服上述條件阻礙,路線組合,就是架明隧道橋與挖隧道,讓路線與山體融合一體,不會因自然災害落石,就造成路線中斷,路線盡量不要人字型折返,路程應該能縮更短,看看對岸重慶市單軌電車是怎麼蓋的?再回頭看看這條路線的所需的條件,直接跟台北捷運新店站對接,更有利環評通過,別看到對岸案例,就丟棄專業評估,意識形態腦充血挑過否決,死要面子,最後一定自己限縮,畫線坑死自己,蓋高速公路是不可能,環評難過,還要長挖隧道,影響下游水庫
是不是因為今天星期六補班,導致這段影片的點擊率特別低?
應該是主題不吸引人吧w
比較快找閻王,水保很難做到好
怎麼覺得這個直鐵方案沒有直到哪裡耶😂😂也是有不少彎道,而且還要爬山啊
1908年的方案,如果是我,我大概會臉青到直接雪藏吧,那麼多的隧道橋樑還有彎道,更別提沿線也似乎沒什麼資源可運
雪藏?
讓台鐵走高鐵方案A也差不多,距離短,行車時間不會差太多
3:40 為什麼不直接從五十溪就進平原了,還要在山上多繞一段?
可能是因為山坡與平地的落差太大火車下的來,但回程上不去
坡度太陡,可以看看現在台7丁上雙連埤前有多少髮夾彎
不要太高估火車爬坡能力,火車要能爬陡坡必須有特殊設計,南美秘魯 歐洲瑞士都有能爬陡坡的火車,這些路段的火車都是特殊設計。台灣現行火車爬坡很弱的,可以用一個方式模擬,雖然不是很恰當,但是已經足夠明白。拉一個手推車,上面放10公斤 50公斤 100公斤 200公斤去走輪椅坡道,就能很明白,只是這個差距要放大到負重以噸來記,推力以千匹馬力來數而已。
瞭解,感謝各位解惑
汽機車走公路還能夠在7%以下的坡度勉強爬升,但列車要爬2.5%的坡度就非常吃力了,這也是沒有橫貫鐵路能夠蓋成功的原因,光是省道最高坡度上限7%想要越過中央或雪山山脈進入東部就要迂迴上百公里了,更別說鐵路要壓在坡度2.5%以下
並不可能更快,除非打通鐵路版雪山隧道才可變快
好像有聽到這個遊戲的BGM IntersectionController
如果當初雪隧挖大一點,連接鐵軌蓋在國道下面變雙層就好了(做夢
爬不上去吧?
光是挖那兩個個隧道就花了15年,我不敢想像再挖鐵路的空間要多久
@@changhandsome 火車爬坡能力有這麼弱嗎(認真問🤔
@@MARK51402 有,而且不能有太急的彎道。火車自身有多重,加上載貨又有多重,然後當年沒有電氣化。
@@MARK51402 有的火車在牡丹雙溪爬坡就吃力了🤪
爲啥叫北迴線?北回歸線不是在花蓮和台東之間嗎?
從北邊連結東部幹線跟西部幹線
北迴、南迴的「迴」字表示構成迴線,英文是 North Link、South Link。
你看看
臺灣也是四面填海造地💋
北宜鐵路
應該不會
😌😌😌👍
千分之25,叫EF65來爬了
爬坡爬到懷疑人生阿
用纜車不知有沒有搞頭..
所以雪山隧道爲啥不改成公鐵兩用啊😢
現在有TMB大約翰,還有挖掘雪山隧道的經驗,因此要開挖北宜直鐵隧道不會太困難。所以台鐵應該趕緊開挖,施工30年後就通車了。現在不做,50之後還是要做,80年之後才會通車。還有一點,現在的原住民不會出草,施工人員不會被原住民煮成人肉大餐吃掉。
其實要看經濟效益跟運量大小,來決定鐵路的存續與否,很多支線都是因為效益不高被廢線,如果當時直鐵蓋成、北迴應該就不會興建,直鐵就會被大力維護、使用
蓋直鐵 不如北宜高鐵建好後 再建到花蓮 一大部份乘客就可轉入高鐵
想太多,花蓮人少+經濟規模小,根本不划算
我希望,交通不要發達,至少房價不會一直漲,寧可不方便,也不要給該死的政客、跟投資客炒房。
好煩躁的路線
那時候如果有環評…
可是當時沒有🤣
覺得高鐵方案好一點還可以延伸到花蓮有機會延伸到花蓮希望不會有某宗教團體跟地方攤販還有環團阻擋
想太多了😂先不說環團,光人口跟經濟規模就不值得再蓋下去
看看日本的鐵路規劃,假如今天還是日治,在台灣路上應該已經看不到多少機車汽車,而且6都捷運都已經蓋好蓋滿了吧,越想越覺得某個打敗仗逃到台灣的政權欠了台灣人太多了
機車可能會少很多啦,汽車不可能會少,但如果鐵道建設夠完備塞車問題應該會比較小。而且所謂的六都是否會像今天這樣也無法保證,日本時代後期總督府計畫在今日梧棲一帶配合台中港建設新高市,讓人很懷疑是否計畫讓台灣行政中心往中部移動,敞若如此那人口就可能往中部集中,新北跟桃園也許就沒今日的人口規模了(但我覺得這是好事,台灣北部人口負載能力本來就不如中南部卻塞最多人)。
怎麼留言區某些人一看到日本兩個字就在那邊高潮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挖平雪山山脈(x
愚公表示~
說啥有用嗎?還是自己的榮民老兵實在。
是啊日本人可以想到,台灣到現在還只能拿日本說事。這就表示台灣原地踏步多久了呢?
只剩這個頻道使用日本時代,沒用日治日據自嗨了。
要是大陸興建雪山隧道。。肯定連鐵道一併搞定
別唬爛了!
日本規劃台灣鐵路網為了甚麼,吸台灣血
屁話一大堆,開一條高鉄到你家門口好了。
我曾有兩次騎腳踏車從烏來、桶后林道到宜蘭,中間有一段約一公里的路需要扛車,我上網查在日治時代桶后林道是可以開卡車到宜蘭的,不知道真假~
都說可以,但是我還沒看過實際當時可通汽車的史料XD
但是我願意相信當時是可以的(?)
我也走過, 是可以的; 還有 西坑林道
可以的,日據舊資料有照片為證。
日據時期原本預計的車道是西坑林道,西坑林道上還有留有交通號誌的
我覺得 日本時代不太會規劃林道這條線, 因為過度太高度的問題 再加上當時技術並不高, 直線鐵路更不可能 ,反而東北海岸會比較容易,
專業給推!!!
身為一個值乘路線為宜蘭、北迴的司機,看完1908的路線後,第一反應就是彎道一定會比現行路線還多,更別說還有之字形,絕對快不起來
後面提到的彎道數量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還沒有算入被大自然收回去的情況。
其實,如果新店、烏來、宜蘭這條鐵路如果開通的話,大概結局會和日本九州的肥薩線(九州山線)差不多,坡度陡只能變觀光路線,且容易因為暴雨中斷(再說,烏來也是出了名的多雨)
烏來可能還要考慮溫泉的硫磺容易造成腐蝕~
那時候的科技也只能這樣了!以前山線三義段就是這樣オ又搞了海線
這是技術性問題,
現在的技術比100年前好太多了,防震&防水技術都非常先進。
100年前沒有TMB大約翰的加入,現在有。
Thanks!好影片!繼續加油~~~
感謝支持~~
看不出來烏來山區的地質會比現行的地質堅固
應該會更常中斷
說實在蓋得起來也一定會被收回去,哈盆跟南勢溪沿岸的崩塌機率不會低於東北角。
1908年規劃方案雖然距離短,但未必省時,即使省時,也不會節省很多,因為陡坡和彎道不少。以後高鐵延伸宜蘭還比較快,並跟臺62線一起規劃,減少土地徵收與經費👍
其實高鐵會不會真的蓋還難說…光徵地就有得搞
@@u9833007 會蓋!
@@yih-shuohjang 現在還早,環評弄完再說
@@yih-shuohjang 建設這麼簡單的話,環島高速公路早就蓋完了
@@u9833007 共產黨治下應該很快就可以蓋好了 很多問題在黨的面前都不是問題了...XD
烏來到雙連埤的雪山段實在坡度太陡了 且耗費2000萬元 目前宜蘭線只花700多萬 在距離上在速度上都在接受範圍當然以經過瑞芳貢寮的宜蘭線興建!!
对于当年来说,我觉得现在的宜兰线是更合适一些
京张铁路和新店-乌来一样齐备大坡度+小半径+人字折返,关沟段至今限速也只有35km/h。
虽然还修了双线,但开通不到50年就新修了丰沙铁路并转移了绝大部分业务,这50年还是混乱、战争为主,都没法好好发展经济的50年
只不过京张铁路下雨很少,塌方不多,不然估计5年内就要考虑修新线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环评吧?
國2、國3鶯歌交流道延伸宜蘭(經烏來//設交流道//),由宜蘭大礁溪下、設員山交流道,延縣民大道旁連接國五宜蘭交流道往羅東、蘇澳,將雪隧分流,但完成後就塞在蘇花改(蘇花安)
感覺日治時期的北宜直鐵,和現今的直鐵路線走向不太一樣,如果當初的路線興建完成,一定和現在的阿里山林鐵一樣動不動就中斷,最後被大自然回收。
畢竟是一百年前的規劃,很多現在的路線當時根本過不去。
不是防疫問題 也不是共產黨問題 更不是習近平問題 是這些反賊一意要中國滅亡。
中國又被西方國家給騙了 那些漢奸頻道沒處理 是治標不治本。
中國翻牆出來的都被這些反賊洗腦了 中國內部已經開始腐爛了 相信不久就會倒台。
看看短視頻吧 全部都是反賊的頻道。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大陸攝像頭到處都是,要取一些負面的鏡頭隨時都有,這些不良媒體到底是存何居心,如同邪惡的四人幫,也是煽動許多高知份子去做胡塗事,這些無良媒體,比四人幫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在的中國正在被這些,煽動人羣、顛覆國家、分化國家的媒體破壞,大家應該起來聲援討伐。
( 中國從古至今就少不了連結外國人打自己人的漢奸)
有很多視頻,大陸公安比人民還善良,( 除了被欺負到忍無可忍),
但卻被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惡魔剪接出人民被公安欺負的鏡頭出來,實在是顛倒是非。
如果以平常心來看待事情的話 台灣香港的問題更多
看過很多視頻 覺得大陸人民比這些漢奸善良多了
新冠後遺症從我朋友身上觀察,就是免疫力降低,本來一年感冒一到兩次,現在一個月感冒一到兩次,不是在感冒就是在準備感冒,還不知道往後還有那些症狀,共享病毒是錯誤的選擇。
有些媒體人為了賺取流量,不惜造謠抹黑叛亂國家,政府應該成立專案小組,斬首這些地獄人,才對得起人民。( 這些人被斬首也是罪有應得,不應該有所怨恨)
大陸偏鄉地區這麼多,如果全面感染的話要如何控制,而且疫苗也沒有這麼多, 最重要的新冠後遺症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還未知數。
胡錦濤一看就知道有嚴重的老人失憶症 有些人就是看不出來 無非想要掀起世界大戰 這些人死後會下地獄
(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5千萬至7千萬人)
習近平如果有侵略心的話 哪輪得到這些人在這裡胡言亂語 不要讓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給騙了
這些喜歡到處引戰的人 就是社會上的亂源、人渣、垃圾 死後必定下地獄
( 真心希望那些因戰爭死亡的鬼魂會去找你們)
習總太文明了 應該多聽聽鷹派的意見
民進黨總不缺乏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小人,國民黨到對岸要求和平,就說人家是去跪拜、要飯,「有種你就去跟人家說,你們的飛彈不夠看,我們飛彈攔截率100% ,有種你們再發射過來。」
台灣人的學識都提高了,誰對誰錯還看不出來嗎?真是無恥到極至!
把中華跟台大當作幼兒園,只會為了選票,執政以來,軍警也弱、國防也弱、內政也弱,只有暴徒越來越強不用判死刑!
殖民時期 是不是沒念書啊
@@馬流士 有並嗎?
埔里到花蓮,現在有人在提高速公路~
根本是阿里山森林鐵路嘛,殖民統治下建鐵路開發森林才是真目的,還好原住民的犧牲讓他們沒開成,我們還看的到福山哈盆保護區。
神奇的規劃 個人認為維持費會遠高於今日路線
環評無敵,不讓走就不讓走
如果順利完工通車,應該也只能當觀光鐵路。
如果當時有建北宜直鐵 就不會有今天的裴翠水庫了....
當初好像有留直鐵穿設計圖
我似乎曾經在歷史博物館看過
日本這版的嗎?我都找不到只能從文字敘述來了😂
只不過那次看到是很久以前了
說不定博物館已經將設計圖放防潮箱永久封存了
光聽完路線要繞過這麼多橋樑與隧道就昏倒了
其實我覺得路線難度是其次,主要是後期維護上面,就算當年通車好了,要是時不時遇上坍方土石流,導致路線中斷,這樣效益也沒多好
光是之字型路段的車頭調度就花不少時間,再加上現今都在比效率。即使這條在日本時代蓋成放到現在也是會轉成文化資產保留吧。
就像阿里山林鐵那樣。
也有可能把那個路段給改善掉啦
光看烏來到宜蘭山區這段,隧道橋樑數量成了問號,就知道鐵定蓋不成(即便今日也一樣)⋯⋯
現在的技術應該是直接挖長隧道了~
@@icypenguinTFC 然後現在技術沒問題,就被環評卡著了🤣
還真的從我妹的學校穿過去··· 很難想像那裡會有火車經過的感覺
至少比高速公路好
坡度更陡、彎道更多,才縮短幾公里,怎麼想都不可能比較快
會更慢,而且很容易斷掉
我比較希望國道2號向東延伸直達蘭陽平原,或許可紓解國道5號的壅塞。這也許比舖設直鐵來的有用。
2:27 類似今新店線路廊?
沒有定案,所以也不知道確切路線是不是跟新店線一樣
那個規劃,與其說是直鐵,還不如當成登山鐵道,行車效率極可能和舊的桃園龜山段差不多,搞不好林鐵就是一個參考。
真的存活到現在,恐怕也只是一個支線規模的鐵路。
看看已經被廢除的舊桃園龜山段,也很難說能不能存活到今天不因效率而廢線。
滿好奇挖雪山隧道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要一起挖鐵軌隧道
當初台北鐵路地下化呢?也是令人搖頭..
北宜高的走法鐵路應該爬不上去吧
@@林國雄-x1u 如果是要問說台北鐵路地下化怎麼沒有一起挖公路隧道 你是不是忘了有市民大道高架了
沒這樣規劃,路廊不夠用,錢也不夠,更重要的是不知道旅客量大爆發這麼快到來。
就如同沒想到北宜高才通10幾年就不夠用。
當初設計構想北宜高,根本沒有那麼高需求,而且為了選舉考量也是拖延了一段時間才蓋(縣長選舉),當初宜蘭線鐵路也是用縱貫鐵路的回收材下去鋪設
就原住民的視角來說,當年其實就是侵們踏戶吧。
如雪隧以高速公路連接新店一宜蘭絕對可行
1908案根本不行, 最高點應該比勝興還高, 加上多彎, 列車開不快, 還要爬坡.
之字型更會限制列車長度和流量, 可以預期的將是沒有效率的路線.
要提高效率大概只能改建成迴圈式, 才有雙軌化的空間.
不過話說回來, 最懂的蓋和養這類山區鐵路, 似乎是瑞士人.
東北角雖然彎繞, 爬坡和彎道有減少就差很多了, 三貂嶺跟草嶺隧道在當時是長隧道, 如今也不算太長了.
隧道雖然貴, 至少線型跟坡度在新建時就比較好控制.
牡丹坡要降低坡度的話, 大概要在貢寮出站就要新建支線開始爬坡, 跳過雙溪站, 在牡丹站附近匯入主線.
這種線就是以隧道為主, 不過我沒仔細算這樣拉直能夠把坡度降到多少就是.
其实能建是一回事,经济上划不划得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像汕头的南澳大桥,个人感觉政治任务比经济效益更重
我覺得如果現在要蓋北宜直鐵的話,用貫穿雪山山脈的方案應該要納入考量,並且跟北宜高共構,這樣可以降低台北-南港間的壓力,也能降低經費
隧道不是說要共構就能共構呢
現在是因為高鐵速度快所以車程差距不大 北宜高鐵繞過集水區直接破解環境問題 這距離沒必要再搞台鐵了
如果拿雪隧導坑改造呢?
@@JYH0403 單純想像
@@railwayphotos 淨空標準不合,而且現在導坑好像是做緊急逃生出口
如果是從新店經烏來到宜蘭,絕對比現在的鐵路路線還慘,不只經費更多,建設更困難,烏來到現在都還時常道路坍方,蓋成鐵路之後一樣要應付易坍方的問題,而且這條路線的彎繞程度不亞於現今的路線,就算距離有比較短,實際上的行車時間應該是沒辦法縮短,搞不好還會更久,而現今這條路線,還有利於侯硐、平溪、十分、菁桐的礦業運輸,從烏來到宜蘭這條路線,沿路都是人煙稀少的地方,除了烏來的林業之外,也沒有經濟價值,而烏來已經有林鐵了。所以從各方面來看,現今這條宜蘭線,都是最完美的選擇,就只有一個缺點而已,就是宜蘭線和東部線連接起來後,部分路段和基隆支線共軌,造成往東部的列車沒辦法再更多。
不過這鐵路烏來段蠻多隧道的,現在烏來的公路沒什麼隧道😂
台9甲線跟桶後林道每幾年小崩,一二十年大崩,最近是蘇迪勒後崩到亂七八糟,連僅剩的台車路線都花好幾年才修好。不敢想像更長、進入更深山的鐵路會怎樣.... (可以參考北邊一點的西坑林道,連計畫中的台9甲未成段都乾脆解編了。)
期待中
當初不走東北角的話
就沒福隆便當可以吃了
若真的蓋下去應該會將近一整段都只能限速四五十
現在繞東北角的宜蘭線,雙溪以南大多彎道限速都是八九十,限速低彎道多的路段僅有八堵-雙溪而已
再加上經烏來路線坡度實在過於陡峭
相比而言,現在的宜蘭線運輸效率應該還是會高不少
人類始終拼不過大自然...
這條路線能否實現,最大問題是環評,地質災害以現在技術,是能解決的,不過路線坡度,就不適合興建軌道,要滿足這些條線,興建單軌電車,就容易克服上述條件阻礙,路線組合,就是架明隧道橋與挖隧道,讓路線與山體融合一體,不會因自然災害落石,就造成路線中斷,路線盡量不要人字型折返,路程應該能縮更短,看看對岸重慶市單軌電車是怎麼蓋的?再回頭看看這條路線的所需的條件,直接跟台北捷運新店站對接,更有利環評通過,別看到對岸案例,就丟棄專業評估,意識形態腦充血挑過否決,死要面子,最後一定自己限縮,畫線坑死自己,蓋高速公路是不可能,環評難過,還要長挖隧道,影響下游水庫
是不是因為今天星期六補班,導致這段影片的點擊率特別低?
應該是主題不吸引人吧w
比較快找閻王,水保很難做到好
怎麼覺得這個直鐵方案沒有直到哪裡耶😂😂
也是有不少彎道,而且還要爬山啊
1908年的方案,如果是我,我大概會臉青到直接雪藏吧,那麼多的隧道橋樑還有彎道,更別提沿線也似乎沒什麼資源可運
雪藏?
讓台鐵走高鐵方案A也差不多,距離短,行車時間不會差太多
3:40 為什麼不直接從五十溪就進平原了,還要在山上多繞一段?
可能是因為山坡與平地的落差太大
火車下的來,但回程上不去
坡度太陡,可以看看現在台7丁上雙連埤前有多少髮夾彎
不要太高估火車爬坡能力,火車要能爬陡坡必須有特殊設計,南美秘魯 歐洲瑞士都有能爬陡坡的火車,這些路段的火車都是特殊設計。
台灣現行火車爬坡很弱的,可以用一個方式模擬,雖然不是很恰當,但是已經足夠明白。拉一個手推車,上面放10公斤 50公斤 100公斤 200公斤去走輪椅坡道,就能很明白,只是這個差距要放大到負重以噸來記,推力以千匹馬力來數而已。
瞭解,感謝各位解惑
汽機車走公路還能夠在7%以下的坡度勉強爬升,但列車要爬2.5%的坡度就非常吃力了,這也是沒有橫貫鐵路能夠蓋成功的原因,光是省道最高坡度上限7%想要越過中央或雪山山脈進入東部就要迂迴上百公里了,更別說鐵路要壓在坡度2.5%以下
並不可能更快,除非打通鐵路版雪山隧道才可變快
好像有聽到這個遊戲的BGM
IntersectionController
如果當初雪隧挖大一點,連接鐵軌蓋在國道下面變雙層就好了(做夢
爬不上去吧?
光是挖那兩個個隧道就花了15年,我不敢想像再挖鐵路的空間要多久
@@changhandsome 火車爬坡能力有這麼弱嗎(認真問🤔
@@MARK51402 有,而且不能有太急的彎道。
火車自身有多重,加上載貨又有多重,然後當年沒有電氣化。
@@MARK51402 有的火車在牡丹雙溪爬坡就吃力了🤪
爲啥叫北迴線?北回歸線不是在花蓮和台東之間嗎?
從北邊連結東部幹線跟西部幹線
北迴、南迴的「迴」字表示構成迴線,英文是 North Link、South Link。
你看看
臺灣也是四面填海造地💋
北宜鐵路
應該不會
😌😌😌👍
千分之25,叫EF65來爬了
爬坡爬到懷疑人生阿
用纜車不知有沒有搞頭..
所以雪山隧道爲啥不改成公鐵兩用啊😢
現在有TMB大約翰,還有挖掘雪山隧道的經驗,因此要開挖北宜直鐵隧道不會太困難。
所以台鐵應該趕緊開挖,施工30年後就通車了。
現在不做,50之後還是要做,80年之後才會通車。
還有一點,現在的原住民不會出草,施工人員不會被原住民煮成人肉大餐吃掉。
其實要看經濟效益跟運量大小,來決定鐵路的存續與否,很多支線都是因為效益不高被廢線,如果當時直鐵蓋成、北迴應該就不會興建,直鐵就會被大力維護、使用
蓋直鐵 不如北宜高鐵建好後 再建到花蓮 一大部份乘客就可轉入高鐵
想太多,花蓮人少+經濟規模小,根本不划算
我希望,交通不要發達,至少房價不會一直漲,寧可不方便,也不要給該死的政客、跟投資客炒房。
好煩躁的路線
那時候如果有環評…
可是當時沒有🤣
覺得高鐵方案好一點還可以延伸到花蓮
有機會延伸到花蓮希望不會有某宗教團體跟地方攤販還有環團阻擋
想太多了😂
先不說環團,光人口跟經濟規模就不值得再蓋下去
看看日本的鐵路規劃,假如今天還是日治,在台灣路上應該已經看不到多少機車汽車,而且6都捷運都已經蓋好蓋滿了吧,越想越覺得某個打敗仗逃到台灣的政權欠了台灣人太多了
機車可能會少很多啦,汽車不可能會少,但如果鐵道建設夠完備塞車問題應該會比較小。而且所謂的六都是否會像今天這樣也無法保證,日本時代後期總督府計畫在今日梧棲一帶配合台中港建設新高市,讓人很懷疑是否計畫讓台灣行政中心往中部移動,敞若如此那人口就可能往中部集中,新北跟桃園也許就沒今日的人口規模了(但我覺得這是好事,台灣北部人口負載能力本來就不如中南部卻塞最多人)。
怎麼留言區某些人一看到日本兩個字就在那邊高潮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挖平雪山山脈(x
愚公表示~
說啥有用嗎?還是自己的榮民老兵實在。
是啊日本人可以想到,台灣到現在還只能拿日本說事。這就表示台灣原地踏步多久了呢?
只剩這個頻道使用日本時代,沒用日治日據自嗨了。
要是大陸興建雪山隧道。。肯定連鐵道一併搞定
別唬爛了!
日本規劃台灣鐵路網為了甚麼,吸台灣血
屁話一大堆,開一條高鉄到你家門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