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作为F87 M2C的车主,非常认同你对于DCT的评价。确实SPORT的档位比较适合日常带有一点激情的驾驶需求,之前一直用comfort我的感觉是有时候变速箱不会很积极的降档,会出现想踩的适合没有力的情况出现,也可以说是comfort的逻辑没那么聪明。但是sport就比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f这代的刹车日常用用还ok,如果跟我一样偶尔赛道也不求圈速只想快乐加减速也ok。。。但是但凡有点进阶追求应该就不行了,原因的话我个人经历就是之前去的M driving course,教练是有提过他们官方用的m车都是换了刹车的,别的都没动
我是2016年M4车主也是前4后2的刹车,问题很易解决换刹车皮美国ECS商店有详细说明:通勤、跑山、赛道都有专用刹车皮。
我在悉尼也有一辆F80 M3C,我觉得这是我做的最对的决定,这车虽然配置什么不如奔驰那些,甚至说内饰可以用一般来形容,但是就司机的观点来说,开起来很舒服,重的确是个问题,而且波箱在某种方面来说有顿挫,总体来说,这车是越开越喜欢开,感觉这个车唯一的问题就是原厂排气,换一个等长中段,再换一个MP的尾端或者AK的尾端,就非常好了
嗯,非常棒且经典的一代M3。可以说在这款车之后M3就走样了,不再是纯后驱,而是追求直线性能和马力。当然,内饰也是越来越电子科技化。排气可以看看AWE的switch path。
B牌卡鉗也是這種感覺,要踩得比較深,但過深又會太多,不好拿捏
看了你的视频收益很大!我去年也买了F80 M3,他的双离合变速箱对于新手来说真的非常难操控,希望赶紧更新下一期M3变速箱视频!
好的,已經拍了素材,還沒有剪輯。感謝支持!!!🙏
关于刹车方面 F系列 其实是有选配 前6后4的 会好很多
煞車好像是可以選配到陶煞組就是6活塞?
说得很好很细致,我也有一台f80 m3
感謝支持
懸掛是我最不喜歡這台車的地方, 沒有之一. 我後來換了Tractive的避震. 整台車在操控上的缺點都消失了, 不管是過多的body roll 或是車頭起伏的問題.
懸掛是有時候改軟變很硬,有時候想他硬又很軟。哈哈
G世代的m340i看起來數據比F80 M3好 請問是這樣嗎?
M340i之前也試駕過。那種開起來心驚刺激的感受肯定是不如F80的,帳面數據也不如!但就是很舒服的那種快,很適合家用
M3原廠選配的陶煞可以解決煞車不足的問題嗎
肯定是可以的,但是那套煞車系統真的太貴了。😂
價錢差不多 F80 M3 跟 G20 M340i怎麽選
M Power永远大于M performance。无论是性能,保值度还是收藏价值,两台车底部完全不一样的。即便百公里加速差不多
幸好我買了a90
都说f80推头,请问到底推不推头?谢谢
推頭跟駕駛人比較有關係lol
認真問1方向盤會重到很難受嗎跟一般3系比差多少呢?2 所以日常使用切sport會比comfort 舒適對嗎?
懸掛我覺得日常還是Sport最舒服,方向盤的話其實F80以後就很輕了,現在的G80輕了很多。
@@carzillazone 謝謝你的意見 目前只有開過像f10這種一般五系列 覺得一般m版方向盤手感蠻好的
眼镜是什么品牌
Quay,一個澳洲的普通牌子。
跟你的370Z NISMO比 車架剛性如何呢
我覺得剛性強度方面兩者都很好,但是M3畢竟是從四門轎車結構強化出來的,和370這種原始雙門跑車框架對比,線條條件上不占優勢。所以彎道中還是趕緊後面的兩個車門有拖累到靈活性
@@carzillazone 謝謝回覆!
哥是台灣人嗎?
我是福建的。
如果是有家庭的奶爸,我會選擇奧迪RS4 Avant,雖然操控不如M3,但還是比賓士好,而且奧迪的燈具科技真的是無話說,Avant空間大再加上奧迪本來就是旅行車比較保值,相較之下我覺得BMW買四門的二手價可能就稍低,也就是價格M4>M3了
可能不同地區的關係。澳洲的話RS系列保值很差的,RS4和RS6看到的機率比超跑好小,而M3的二手保值率也比M4要來得好,保有量也更大。
@@carzillazone 在臺灣BMW雙門中古價格真的是比四門高很多,賓士則相反😁
Audi在澳洲銷量和能見度都很慘,所以second market的熱度與台灣不同,尤其是RS touring幾乎看不到
作为F87 M2C的车主,非常认同你对于DCT的评价。确实SPORT的档位比较适合日常带有一点激情的驾驶需求,之前一直用comfort我的感觉是有时候变速箱不会很积极的降档,会出现想踩的适合没有力的情况出现,也可以说是comfort的逻辑没那么聪明。但是sport就比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f这代的刹车日常用用还ok,如果跟我一样偶尔赛道也不求圈速只想快乐加减速也ok。。。但是但凡有点进阶追求应该就不行了,原因的话我个人经历就是之前去的M driving course,教练是有提过他们官方用的m车都是换了刹车的,别的都没动
我是2016年M4车主也是前4后2的刹车,问题很易解决换刹车皮美国ECS商店有详细说明:通勤、跑山、赛道都有专用刹车皮。
我在悉尼也有一辆F80 M3C,我觉得这是我做的最对的决定,这车虽然配置什么不如奔驰那些,甚至说内饰可以用一般来形容,但是就司机的观点来说,开起来很舒服,重的确是个问题,而且波箱在某种方面来说有顿挫,总体来说,这车是越开越喜欢开,感觉这个车唯一的问题就是原厂排气,换一个等长中段,再换一个MP的尾端或者AK的尾端,就非常好了
嗯,非常棒且经典的一代M3。可以说在这款车之后M3就走样了,不再是纯后驱,而是追求直线性能和马力。当然,内饰也是越来越电子科技化。排气可以看看AWE的switch path。
B牌卡鉗也是這種感覺,要踩得比較深,但過深又會太多,不好拿捏
看了你的视频收益很大!我去年也买了F80 M3,他的双离合变速箱对于新手来说真的非常难操控,希望赶紧更新下一期M3变速箱视频!
好的,已經拍了素材,還沒有剪輯。感謝支持!!!🙏
关于刹车方面 F系列 其实是有选配 前6后4的 会好很多
煞車好像是可以選配到陶煞組就是6活塞?
说得很好很细致,我也有一台f80 m3
感謝支持
懸掛是我最不喜歡這台車的地方, 沒有之一. 我後來換了Tractive的避震. 整台車在操控上的缺點都消失了, 不管是過多的body roll 或是車頭起伏的問題.
懸掛是有時候改軟變很硬,有時候想他硬又很軟。哈哈
G世代的m340i看起來數據比F80 M3好 請問是這樣嗎?
M340i之前也試駕過。那種開起來心驚刺激的感受肯定是不如F80的,帳面數據也不如!但就是很舒服的那種快,很適合家用
M3原廠選配的陶煞可以解決煞車不足的問題嗎
肯定是可以的,但是那套煞車系統真的太貴了。😂
價錢差不多 F80 M3 跟 G20 M340i怎麽選
M Power永远大于M performance。无论是性能,保值度还是收藏价值,两台车底部完全不一样的。即便百公里加速差不多
幸好我買了a90
都说f80推头,请问到底推不推头?谢谢
推頭跟駕駛人比較有關係lol
認真問1方向盤會重到很難受嗎跟一般3系比差多少呢?2 所以日常使用切sport會比comfort 舒適對嗎?
懸掛我覺得日常還是Sport最舒服,方向盤的話其實F80以後就很輕了,現在的G80輕了很多。
@@carzillazone 謝謝你的意見 目前只有開過像f10這種一般五系列 覺得一般m版方向盤手感蠻好的
眼镜是什么品牌
Quay,一個澳洲的普通牌子。
跟你的370Z NISMO比 車架剛性如何呢
我覺得剛性強度方面兩者都很好,但是M3畢竟是從四門轎車結構強化出來的,和370這種原始雙門跑車框架對比,線條條件上不占優勢。所以彎道中還是趕緊後面的兩個車門有拖累到靈活性
@@carzillazone 謝謝回覆!
哥是台灣人嗎?
我是福建的。
如果是有家庭的奶爸,我會選擇奧迪RS4 Avant,雖然操控不如M3,但還是比賓士好,而且奧迪的燈具科技真的是無話說,Avant空間大再加上奧迪本來就是旅行車比較保值,相較之下我覺得BMW買四門的二手價可能就稍低,也就是價格M4>M3了
可能不同地區的關係。澳洲的話RS系列保值很差的,RS4和RS6看到的機率比超跑好小,而M3的二手保值率也比M4要來得好,保有量也更大。
@@carzillazone 在臺灣BMW雙門中古價格真的是比四門高很多,賓士則相反😁
Audi在澳洲銷量和能見度都很慘,所以second market的熱度與台灣不同,尤其是RS touring幾乎看不到
Audi在澳洲銷量和能見度都很慘,所以second market的熱度與台灣不同,尤其是RS touring幾乎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