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做出了原子彈?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5 жов 2024
  • 本集講解原子彈誕生的來龍去脈
    -
    reurl.cc/g4x4gz
    (歷史專業課簡章)

КОМЕНТАРІ • 520

  • @newclearknowledge
    @newclearknowledge Рік тому +242

    小弟核工仔,準備曼哈頓計劃科普影片一段時間了,看到老師從歷史學者角度講這個題目很開心。
    以下是一些科普資訊,供參考
    1. 老愛的E=mC^2
    嚴格的說,E=mC^2不是製造原子彈的原理,而是計算核分裂後減少的質量轉變為能量。這個現象稱為質量虧損。核分裂的原理與原子核的平均結合能有關。白話的說,原子核結構會往越穩定的方向走。質量數越大的原子核會用分裂的方式,變得更穩定,直到變成鐵。
    2. 費米研究放射性
    費米用中子做實驗,宣稱製造出超鈾元素,也就是比鈾還"重"的人工元素,獲得1938年諾貝爾物理獎。費米是義大利人,但妻子是猶太人。由於墨索里尼實施義大利種族法,費米全家在領獎後直接飛往紐約,費米於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後來費米在芝加哥大學主持建造芝加哥一號堆,全世界第一座核反應器。
    3. 證明核分裂
    哈恩、施特拉斯曼、麥特納(另譯為"梅特涅")三人合作,證實費米的實驗不是產生超鈾元素,而是核分裂反應。哈恩與施特拉斯曼負責化學分析,麥特納負責理論分析。老哈與老施分析出產物其中一項是鋇,證實費米的超鈾元素是錯的(但是費米的諾貝爾獎沒有被收回)。
    麥特涅與同樣是物理學家的侄子,弗里施,使用波耳原子模型,推導出中子撞擊原子核後發生核分裂。
    弗里施後來參與英國的原子彈計畫,稱為Tube Alloy,中譯合金管實驗。居禮夫人的女婿,Frédéric Joliot-Curie,也有參與此計畫。二戰真的是風雲際會的年代!!
    4. 政治干擾下的諾貝爾獎
    雖然哈恩、施特拉斯曼、麥特納三人合作證明核分裂,但僅由哈恩獨得194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麥特納是猶太人。不過,1997年,為紀念麥特納的貢獻,以她的名字命名原子序為109的人工合成元素,meitnerium,元素符號為Mt,中文翻譯為䥑。
    5. 臨界質量
    臨界質量 = 維持穩定連鎖反應的鈾(or 鈽)質量。不過引爆核彈的鈾(or 鈽)需要大於臨界質量,稱為超臨界質量。
    6. 費米、西拉德、維格納,以及芝加哥一號堆
    費米與西拉德都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卜平樓做核分裂實驗。建造芝加哥一號堆時,西拉德與他的好友維格納也友參與。
    7. 曼哈頓計畫、馬歇爾、格羅夫斯
    曼哈頓計畫原名"The Laborat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 ",後來以辦公室地點命名。
    曼哈頓計畫原本由馬歇爾負責,但他進度太慢被撤換,改任命格羅夫斯。格羅夫斯的個性如老師所說,決策果斷,敢衝,典型的老美個性。

    • @slbm41
      @slbm41 Рік тому +2

      不過既然用算的就算出臨界質量了,而且也做出原子彈了,為何還要做實驗,搞到惡魔之核殺了兩個人?

    • @newclearknowledge
      @newclearknowledge Рік тому +23

      ​@@slbm41 即便理論計算可算出臨界質量,但真實世界沒那麼簡單。
      比如,鈾與鈽的純度、材料均勻度、尺寸誤差、材料參數誤差等等,很多參數難以放到理論模型中。
      不過,核彈是使用超臨界質量,所以鈾/鈽放多一點,不就能保證引發核反應了,簡單粗暴。
      但是,以最佳化的觀點來說,還是需要實驗數據做為data base,不斷修正設計。
      再者,公佈原子能和平用途法案後,反應器的臨界控制需要更精密的實驗數據。阿貢國家實驗室就做了很多臨界實驗,數據有公開喔
      www.osti.gov/servlets/purl/4620873
      總體來說,曼哈頓計畫後,仍舊有臨界實驗需求。demon core是臨界實驗造成的悲劇。維基有說明
      en.wikipedia.org/wiki/Demon_core
      簡單的說,兩個少年A,藝高人膽大,結果失誤造成暴露過多的輻射而死亡。
      典型的"擅泳者溺於水"
      掛了兩個年輕科學家後,改進臨界實驗裝置,稱為Godiva Device。
      Godiva 不只是巧克力~~~
      en.wikipedia.org/wiki/Godiva_device

    • @pwc3717
      @pwc3717 Рік тому +2

      媽咪叔也是硬科普,甚至有大量算式。
      早期的第一手稿有費曼他們呢…

    • @schulzrichter466
      @schulzrichter466 Рік тому +3

      投放原子彈還得有載具,如果沒有戰略轟炸機還是不行

    • @RCTUN748
      @RCTUN748 Рік тому +3

      資訊量龐大!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Рік тому +221

    我是國中理化老師,國中課程很少提到核反應,科學史的故事我也只會稍微教一下而已。李老師真的厲害,可以講的這麼詳細又生動。

    • @卜而立
      @卜而立 Рік тому

      看来真正想造原子弹的台湾人不多,没民意。

    • @sola2872
      @sola2872 Рік тому +8

      國中理化沒那麼多時間教近代物理,畢竟太難不太能教理論變成只能像講歷史故事,直接把就變成歷史課考試也不太考最後常常就被草草代過

    • @一一一-o1i
      @一一一-o1i Рік тому

      一分 請問E
      等於M(C平方)
      是怎知道低壓 為
      啥愛因斯坦會知道質
      量能轉變成如此巨大低
      能量呢 有時真懷疑愛因
      斯坦是未來人或是外星人壓
      不然怎會知道這摸多黑@@O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Рік тому

      @@一一一-o1i 你好,看你的留言語氣,我猜你大概是國中或國小,這個問題對你來說可能太難了,而且我不懂也無法說明。你可以看『泛科學』、『李永樂老師』,裡面的播放清單有相對論系列的影片說明。

    • @sola2872
      @sola2872 Рік тому

      @@一一一-o1i 從物質波來的,當時的科學界已經把路鋪好了,不是艾因斯坦發現也會由不同人發現,但可能不會那麼快

  • @YLWu-ki9ui
    @YLWu-ki9ui Рік тому +63

    天啊….被老師說完我決定去看歐本海默了…..這業配給老師完全沒問題啊!!!我很期待在結尾看到的說!

    • @alexzhu3155
      @alexzhu3155 Рік тому +3

      必须的

    • @cyctw
      @cyctw Рік тому +1

      已經看完了😂😂

    • @susan4967
      @susan4967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去看吧,百感交集,真实人生

  • @jonathanhsu817
    @jonathanhsu817 Рік тому +97

    老師太厲害了!
    各項解說鞭辟入裡, 毫無冗言,描繪生動!
    又富有專業史料資訊!
    感謝帶我們穿梭時空之門了解歷史!

    • @timothylee8552
      @timothylee8552 Рік тому +2

      聽到停住了呼吸,李老師赞 👍

    • @湖南長沙市練習生孤身
      @湖南長沙市練習生孤身 Рік тому

      22億美元給台灣人會造出什麼😢

    • @一一一-o1i
      @一一一-o1i Рік тому

      一分 請問E
      等於M(C平方)
      是怎知道低壓 為
      啥愛因斯坦會知道質
      量能轉變成如此巨大低
      能量呢 有時真懷疑愛因
      斯坦是未來人或是外星人壓
      不然怎會知道這摸多黑@@O

  • @jiakangxie2662
    @jiakangxie2662 Рік тому +26

    李教授讲的太好了。一个历史学家把科学史,尤其联邦政府和涉及的科学家及管理人才的作用琢磨的这么透,令学理科且做相关科研及管理的鄙人大为惊艳。

  • @leikangmokleikangmok1708
    @leikangmokleikangmok1708 Рік тому +9

    一段精彩的短片將這一段對人類歷史影響深遠的事件老師運用清晰,層次分明,主次分明,細緻講述,適當語調,速度向觀眾娓娓道來,盡顯老師博覽群書,淵博知識,功力非凡,值得一看再看,同時補充了一般歷史課本的粗糙,簡陋,只強調結果和定論的特色。

  • @gogo_fixes
    @gogo_fixes Рік тому +43

    看完老師所講,感覺上這批科學家,個個都是從未來穿越到過去的神人

    • @LongZhao-bz9te
      @LongZhao-bz9te Рік тому

      为何美国现在没有这种人了?🤥

    • @RCTUN748
      @RCTUN748 Рік тому +12

      ​@@LongZhao-bz9te 事實上,如果沒有發生二戰,您也不會知道那些人,所以請角色和觀點置換一下就知道這個問題不是很恰當。

    • @kachan1156
      @kachan115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LongZhao-bz9te 以前也没有. 都在歐洲那邊學的. 然後跑去了美國的.

    • @Chickennuggets107
      @Chickennuggets107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RCTUN748所以意思大概就是,如果發生三戰,會有更多隱藏的神人出現😎👍

    • @army8756
      @army8756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LongZhao-bz9te 本來就是「十年寒窗無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 @superchocola
    @superchocola Рік тому +16

    李老師講述歷史事件的角度,總是跟別人不一樣,可以知道更多的細節,推一個!

  • @chunghunghou
    @chunghunghou Рік тому +6

    感謝聽到如此深入淺出的歷史故事,讓我去看電影前看了前傳!老師你值得!

    • @leecehao
      @leecehao  Рік тому

      感謝您的支持
      很開心您喜歡這個故事

  • @bryanchu0806
    @bryanchu0806 Рік тому +33

    老師這次講的故事剛好呼應了即將上映的諾蘭新作"奧本.海默"
    應該算是觀影前最棒的導讀了

  • @chen4747
    @chen4747 Рік тому +24

    老師講解的各個內容
    詳細又吸引力
    讓人看了欲罷不能啊😂

  • @kehuang959
    @kehuang959 Рік тому +24

    讲的太精彩了。唯一有一点点小意见,当年22亿美元不能按通胀换成现在的254亿美元,应该按比例算,就是22亿美元占美国GDP的比例,占德日GDP的比例,这绝对比254亿美元占今天美国GDP的比例大的多的多。

  • @steve0jobs
    @steve0jobs Рік тому +12

    好的【奧本海默】- 7月21日 了解
    原子彈的誕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期待下一集的解說。

  • @timlee9780
    @timlee9780 Рік тому +8

    天豪哥說的實在精彩!

  • @johnbonnie43
    @johnbonnie43 Рік тому +15

    繼晶片戰爭後另一波科技歷史,期待續集。

    • @leecehao
      @leecehao  Рік тому +4

      很開心您喜歡這個故事
      我會繼續努力的

  • @slbm41
    @slbm41 Рік тому +7

    太感謝老師補充這麼多細節,而且又講得這麼生動活潑.

  • @kodzuken1016
    @kodzuken1016 Рік тому +4

    老师讲得太好了!浅显易懂又有趣味!关注了!

  • @wildwolfliang
    @wildwolfliang Рік тому +7

    感謝天豪老師的介紹,讓我開始對諾蘭的電影有了興趣

  • @tt-ju9ef
    @tt-ju9ef Рік тому +5

    感謝天才又專業的歷史老師-李老師 !

  • @sdanley66
    @sdanley66 Рік тому +29

    老葛
    才是真正讓原子彈出來的人
    這須要多大執行力
    才能讓劃時代的武器出來

  • @hkchristopher999
    @hkchristopher999 Рік тому +43

    老師,我們雖然都對歷史有興趣, 但是這種同時涉及歷史, 物理史, 科學的題目, 實在不容易理解, 多謝進場《奧本海默》前有一個這麼好的科普, 我會發給我的朋友, 謝謝!

  • @PigSirotan
    @PigSirotan Рік тому +7

    太精彩了!
    看來下週必需衝第一波去電影院看諾蘭大神之奧本海默!!!

  • @MrCasper0122
    @MrCasper0122 Рік тому +3

    看完電影回來補課!!!感謝老師!

  • @wywhsueh2
    @wywhsueh2 Рік тому +28

    整段故事中提到過的人, 很多都拿過諾貝爾獎, 而小歐在沒有諾獎的加持下還能成功帶隊, 真的很神……..

    • @feifeishuishui
      @feifeishuishui Рік тому

      拿诺奖是科学问题,早原子弹是工程问题。爱因斯坦拿诺奖,一个脑子加一些纸笔就差不多了。对科学和工程学的区别不了解的人才会觉得拿诺奖的人管理大工程就一定有什么优势。具体来说,我可能能成为一个好科学家,但是肯定成不了一个好工程学家

  • @ceef4425
    @ceef4425 Рік тому +22

    小知識:曼哈頓計畫的研發經費是20億美元,而B29轟炸機的研發費用則是30億美元

  • @sky760421
    @sky760421 Рік тому +14

    一直都有人說海森堡提交的報告算錯了鈾的臨界質量才讓希特勒對原子彈失去興趣,不然德國早就做出原子彈改變戰爭什麼的,但是美國人在本土沒有被攻擊的前提下,動用這麼多人力、物力跟錢才生出三顆蛋;德國人跑了,錢很吃緊,物也有障礙,怎麼可能搞出原子彈來,就算海森堡提交的數據是正確的,當時的德國也根本不可能湊出能製造原子彈的一切要素

    • @slbm41
      @slbm41 Рік тому +2

      而且1942年東線就開始逆轉了,所以德國也才兩三年好光景而已.

    • @alexzhu3155
      @alexzhu3155 Рік тому

      还有财力……光白眼就用了很多

  • @triff331
    @triff331 Рік тому +8

    謝謝!很棒,感謝。務必請繼續講歷史😂

    • @leecehao
      @leecehao  Рік тому +1

      沒問題
      謝謝您的支持

  • @ryankofish
    @ryankofish Рік тому +6

    太精彩了,感謝分享!!

  • @bzchou4669
    @bzchou4669 Рік тому +8

    十分精彩 謝謝老師!

  • @chia-wei_tso
    @chia-wei_tso Рік тому +17

    「法西斯陣營的科學家-4」哈哈,這句我笑了

  • @alextso3214
    @alextso3214 Рік тому +2

    謝謝老師 這影片為下個月觀賞奧本海默做一下複習

  • @spencerjiang4450
    @spencerjiang4450 Рік тому +1

    看老高最新一期的奥本海默时真的忍不住,想再回来再听一次李天豪老师讲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老高水平差太多了

  • @cathy3149
    @cathy3149 Рік тому +4

    謝謝!聽完後很感動。

    • @leecehao
      @leecehao  Рік тому

      謝謝您的鼓勵
      我會繼續努力的

  • @lkl-fh1lx
    @lkl-fh1lx Рік тому +4

    老師有打算把影片做成podcast,放上串流平台嗎?在搭車時也想聽一下這些知識型的節目

  • @羅德隆戰士
    @羅德隆戰士 Рік тому +5

    超級精彩❤❤❤

  • @haveawood
    @haveawood Рік тому +6

    講得太精彩了😮

  • @兎田にょううしゃぎ

    看完奧本海默imax以後回來補課,您說的内容非常詳盡!

  • @飛飛-u4h
    @飛飛-u4h Рік тому +3

    謝謝天豪老師😊

  • @doutu4624
    @doutu4624 Рік тому +12

    难道本期是配合电影宣传么?恭喜老师的业务范围又扩大了😁

  • @davidchen3849
    @davidchen3849 Рік тому +4

    說的好棒,期待下ㄧ集

  • @nyunyubo
    @nyunyubo Рік тому

    太精彩了🎉🎉🎉謝謝老師的整理,這段科學史終於有一個輪廓上的了解。

  • @hailin716
    @hailin716 Рік тому +2

    这集太精彩了。天豪老师能多讲讲小O,奥本海默吗?下个星期我就去曼哈顿看“奥本海默”这个电影了。听了这集的讲解,格外期待电影。

  • @吳錫亮-g1z
    @吳錫亮-g1z Рік тому +13

    老師講得真好,感覺製造原子彈是十分利厲害的行政工程

    • @leecehao
      @leecehao  Рік тому +2

      是啊
      這是20世紀兩大系統工程之一

    • @门罗-m7x
      @门罗-m7x Рік тому

      @@leecehao 李老师看过吴军的文明之光?

  • @YYStreet
    @YYStreet Рік тому +2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Szilard Groves Oppenheimer 都是推动了时代的巨人。

  • @joeyoungwang4291
    @joeyoungwang4291 Рік тому +8

    我嚴重懷疑這是電影奧本海默的業配影片,但是我沒有證據

  • @user-chaosc002
    @user-chaosc002 Рік тому +43

    德國發展原子彈一開始就被帶偏,就算美國沒加速搞出來,德國也很難追上。
    首先是德國對臨界質量的算法有誤,比實際質高很多,所以希特勒評估德國根本弄不到那麼多鈾235,因此減少對原子彈的投資。
    其次更致命的是德國走的是慢中子路線,盡量控制核反應規模,這比較適合搞核電廠。美國則是能爆就好,直接走快中子路線,不控制反應。
    德國人的作法不是沒道理,因為當時有人提出,核反應有可能觸發海水中的氘和氚反應,恐怕會引發全球滅亡。美國方面則評估這種機率不到萬分之一,而且核爆地點設在沙漠中央,周邊也沒海水會觸發反應,所以就直接用快中子上了。

    • @林獻章-w2c
      @林獻章-w2c Рік тому +10

      負責德國原子彈研發的首席科學家海森堡說當時他因為不認同希特勒,所以是故意算錯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順道一提,現在反而快中子有機會用在核電廠上了,第四代核反應器其中一套就是快中子增殖爐,如果沒意外應該是中國能夠先商轉,畢竟他們在快堆這部分投入的經費滿多的

    • @user-chaosc002
      @user-chaosc002 Рік тому +6

      @@林獻章-w2c 為何回應一質被砍掉?
      海森堡這件事從後來的證據看,應該是他真的算錯。故意算錯是後來自己編的。

    • @pwc3717
      @pwc3717 Рік тому +2

      經過最初最難之路,其他人照實物照抄,google 都有詳細圖紙了,畢竟是80年前科技,連電腦手機都沒有。

    • @pwc3717
      @pwc3717 Рік тому

      慢中子好像比快中子更危險,反應更快。

    • @林獻章-w2c
      @林獻章-w2c Рік тому +2

      @@pwc3717 要讓快中子實現在核電廠上其實一點也不容易,主要是使用的冷卻劑是鈉、鉀、鉛這些物質危險性太高,要達到安全運轉在設計上難度很高

  • @rook9609
    @rook9609 Рік тому +7

    這集好歡樂,二戰期間我看到科學家罵罵咧咧的退出德國聊天室,法西斯科學家-好幾個1
    瓜張好幾個XX學之父跑走了,當年德國都留下這些科學家的話,現在可能就是德國獨大了

    • @s014001
      @s014001 Рік тому +1

      德國有些地方算是自做自受
      因為種族優越論殺害驅逐很多優秀人士
      結果沒想到這些被迫害的人幫了別人打自家

  • @shps100606
    @shps100606 Рік тому +6

    這一集在小奧出現之後的時長,非常適合搭配「蘇聯進行曲」觀看。

  • @modernlifeisrubbish2704
    @modernlifeisrubbish2704 Рік тому +4

    按照电影 硫磺岛来信 里的说法 44年45年的美国经济也很艰难 需要战争英雄不断地回国推销战争债券。我记得有一个不准确的数字是曼哈顿计划用掉了美国全国发电量的一半还是三分之一。总之 美国在二战中体现出的 蛮力 是相当惊人的

  • @ckshine
    @ckshine Рік тому +2

    聽歷史故事有用,前提是聽的領導人有一定智慧,觀乎現世界,可說可遇不可求

    • @yx3472
      @yx3472 Рік тому

      并不是领导人没有智慧,而是各方的领导人都被各种扯后腿没法发挥。真要是冲突起来了,就会被粉饰成一个又一个英明决断的领导人。

    • @lexi223
      @lexi223 Рік тому +1

      一直是如此

  • @PPChen-fc5cf
    @PPChen-fc5cf Рік тому +4

    說得太精采啦!老師!

  • @jsytb
    @jsytb Рік тому +34

    中学时看过一书"比一千个太阳还亮",讲述的就是原子弹的制造过程。当时真是激动,现在依然记得大部分内容。小欧后来自杀了,希望钓起观众的好奇心,静待天豪老师的下期真相。

    • @lexi223
      @lexi223 Рік тому

      维基上说是病死的,喉癌。自杀的是他前女友

    • @sdanley66
      @sdanley66 Рік тому

      暴雷做啥
      有優越感嗎?

    • @huoschen
      @huoschen Рік тому +1

      已經發生過的事算是暴雷嗎?

    • @godchubat
      @godchubat Рік тому +2

      @@sdanley66 半世紀前的歷史故事算什麼暴雷
      那我也來暴雷
      1945年,原子彈在新墨西哥試爆後,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

    • @清影-z3z
      @清影-z3z Рік тому +2

      出處是印度的書,也是奧本海默引用的詩:「If the radiance of a thousand suns were to burst at once into the sky, that would be like the splendor of the Mighty One」

  • @hayama2363
    @hayama2363 Рік тому +3

    人类现代科技的工程力量:人性和对自然敬畏的科学精神,两者相互妥协和整合的艺术。

  • @jefferychao2086
    @jefferychao2086 Рік тому +3

    精采的影片,讓我動手查了一下,小歐的電影這個月月底上映。😲

  • @zxlai0000
    @zxlai0000 Рік тому +12

    你對原子彈的科普介紹,比其他科學領域 UA-camr (例如:老X) 更加專業,厲害。

    • @pwc3717
      @pwc3717 Рік тому

      看看媽咪説,是真的牛。。不過油管只是擇辣鷄而紅。

  • @wangtsun-hsin956
    @wangtsun-hsin956 Рік тому +12

    高中物理老師: m應該是delta m,質量損耗,並非靜止時的質量

  • @小弟劉-x6o
    @小弟劉-x6o Рік тому +2

    非常精彩!

  • @alvinliutw
    @alvinliutw Рік тому +2

    今年剛好要出老師所講的這一段歷史電影,是在看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前ㄉ預告片

  • @DanielTFLu
    @DanielTFLu Рік тому +3

    謝謝!

    • @leecehao
      @leecehao  Рік тому

      謝謝您的肯定 我會把後面的故事好好說完

  • @改個名字
    @改個名字 Рік тому +20

    科學史是不怎麼熟,但身為亞洲人,對於物理化學的基本認知還是很了解~~
    應該沒有亞洲人沒看過那串人名吧~不過這集關於他們的故事就真的很有趣了~~

    • @leecehao
      @leecehao  Рік тому +2

      感謝您的鼓勵 很開心您喜歡這個故事

  • @flynnhsiao1022
    @flynnhsiao1022 Рік тому +2

    讚!趕快來看。

  • @國家棟樑-d1e
    @國家棟樑-d1e Рік тому +7

    7:57 推動世界改變的英傑也是有人性的一面,因為大家都不會開車所以找另一個科學家來開車,太可愛了吧

    • @lexi223
      @lexi223 Рік тому

      90年前汽车还没有普及吧

    • @alexzhu3155
      @alexzhu3155 Рік тому

      都是朋友嘛😂……

  • @yamataitw79
    @yamataitw79 Рік тому +2

    老師這一集非常的精采。但是麥克風好像錄出一個持續的失真雜訊......

  • @MUSICCCCCCCCCCC
    @MUSICCCCCCCCCCC Рік тому +3

    赫胥黎讀完達爾文的演化論第一個反應也是:這麼簡單我怎麼沒想到

  • @tompi2277
    @tompi2277 Рік тому +1

    有條有理,感謝

  • @dindong1120
    @dindong1120 Рік тому +5

    好奇為什麼二戰前的德國會有這麼多科學人才,研究經費會比其他地方多嗎,不是說一戰後的德國整體狀況不好

    • @leecehao
      @leecehao  Рік тому +1

      過去約一個世紀的積累

  • @hsuehtsuking
    @hsuehtsuking 19 годин тому

    誠實,平等,尊重專業,是華文化裡缺乏的特質

  • @yufulin4562
    @yufulin4562 Рік тому +2

    真精彩的內容 居然可以借到1.4萬噸的白銀, 這也太驚人了!

  • @spikewong9740
    @spikewong9740 Рік тому +7

    能提前跑路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眼人啊。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Рік тому +2

    @slbm41
    2 days ago
    太感謝老師補充這麼多細節,而且又講得這麼生動活潑.

  • @wolfsrlay5019
    @wolfsrlay5019 Рік тому +3

    看完廣告支持,No1

  • @reichtang4959
    @reichtang4959 Рік тому +3

    太精采了!😀

  • @a70185168
    @a70185168 Рік тому +4

    李老師可以多說說 民國史 軍閥割據時代嗎 很好奇蔣介石是怎麽憑空出現的 軍閥時代都沒人提過他 哪裡跑出來的😂😂😂

    • @NG-dn4jt
      @NG-dn4jt Рік тому

      之前講刺殺宋教仁 有提到一個替陳其美收S的義氣小夥,竟然是蔣介石😱

  • @georgescheng5808
    @georgescheng5808 Рік тому +1

    了不起!每次看老师的视频 结尾处都有想流泪的感觉

  • @TWALBEVA
    @TWALBEVA Рік тому +6

    到底是哪個人說要用銀來做線圈......先不考慮實驗結果,光是沒有白銀被偷走,就是一項奇蹟了😂

  • @akisasaki6661
    @akisasaki6661 Рік тому +6

    老师又开挖了一条战壕

  • @elliottchao0925
    @elliottchao0925 Рік тому +3

    講得好!

  • @tomorrowshieh
    @tomorrowshieh Рік тому +4

    精彩

  • @zyzy1557
    @zyzy1557 Рік тому +1

    講得太精彩啦

  • @zagato028
    @zagato028 Рік тому +1

    謝謝李老師!

    • @leecehao
      @leecehao  Рік тому

      收到您的鼓勵,非常開心😄

  • @fafb03
    @fafb03 Рік тому +9

    看完老師對於原子彈的講解,近期電影-奧本海默也要上映了~ 令人相當期待~
    後面是否能請老師來講解一下,德國為何造不出原子彈的詳細關係(原料、人力、政治因素等~)

    • @xlcm
      @xlcm Рік тому +4

      德国:1,没人,犹太科学家杀的杀跑的跑,2,没那么多钱,3,没那么多矿

    • @xlcm
      @xlcm Рік тому

      再加一点,德国中后期兵源紧张,大批科学家强征入伍

    • @cocacola6242
      @cocacola6242 Рік тому

      因为就是德国的海森堡算错了,以为要非常多的铀。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 @ElliottLiu1024
    @ElliottLiu1024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非常精彩,引人入勝。

  • @何波波-e5g
    @何波波-e5g Рік тому +6

    比業配更專業,更吸引人

  • @姚承宗-m7q
    @姚承宗-m7q Рік тому +5

    M是代表核反應前後損失的質量 不是物質反應前的能量唷^_^

    • @user-szb
      @user-szb Рік тому +1

      物质和能量在这个方程里是统一的,这样写也没问题。

    • @gjsdk252
      @gjsdk252 Рік тому +1

      他可能是指如果全部用掉可放出多少?因為這次的主題算是跨領域,他大概很小心的選擇比較單純的情況來敘述。

  • @Devillers-y9q
    @Devillers-y9q Рік тому +2

    李老师的归纳总结很强。马斯克任命拥有大型基建项目经验的朱晓彤管理特斯拉中国也是异曲同工,知人善任🎉

  • @張自南
    @張自南 Рік тому +1

    請李老師搜集資料,講一下中國原子彈是如何造出來的。

  • @leica2528
    @leica2528 Рік тому

    老師的口條實在厲害,從頭到尾,一氣呵成,聽得很舒服。

  • @jackchen9660
    @jackchen9660 Рік тому +3

    借白银的桥段真的让我意识到了地主家真的财大气粗😂

  • @stumpf8448
    @stumpf8448 Рік тому

    因为会开车所以意外参加大佬们的聚会并全程参与,泰勒实在是太幸运了😂

  • @簡炘崧
    @簡炘崧 Рік тому

    太精彩的解說。

  • @屮炏
    @屮炏 Рік тому +1

    老师亲切的声音

  • @pwc3717
    @pwc3717 Рік тому +4

    天才的時代,上帝的寵兒。
    別閙了費曼先生也有講部分關于借白銀,大部分時間在切石墨磚,大群小學生,人力計算機,開密碼箱等的小故事。。

    • @周周-n6v
      @周周-n6v Рік тому

      这个上帝是邪神吧,
      居然宠幸一个屠杀近亿原住民,奴隶杀害千万黑人的种族,
      而不是惩罚他。。
      😮😮😮😮

  • @WuYang-v9s
    @WuYang-v9s Рік тому +3

    经典中经典❤❤❤

  • @陳璽羽-n8h
    @陳璽羽-n8h Рік тому +2

    好好聽

  • @蕭宏育
    @蕭宏育 Рік тому +1

    原子彈之父不是奧本海默嗎??那個提出恆星坍縮成黑洞質量下限(或者說中子星質量上限)那位物理學家。

  • @chinchris3451
    @chinchris3451 Рік тому +1

    太精彩了!

  • @葉修亨
    @葉修亨 Рік тому +1

    少了融核 核融核射區別,可惜了。
    BTW 11月拿破崙電影上映,要準備說他的故事嗎?

  • @TommyConlin
    @TommyConlin Рік тому +1

    电影要出了老师刚好做个课,好耶

  • @a124543807
    @a124543807 Рік тому

    這集講的精彩有趣~

  • @eeedora
    @eeedora Рік тому +2

    結束一切戰爭的東西,之後打的根本小打小鬧,
    奧本海莫電影根本不想看,還是聽豪老師說故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