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從工程角度解析國道6號延伸花蓮的可行性-淺談隧道工程的難題以及背後的學理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5 тра 2024
  • 歡迎來到新高度工程,在這支影片中,我們將以動畫和工程實務的角度,探討國道6號延伸到花蓮的可行性。我們將深入解析隧道工程的挑戰,包括地質調查、地溫梯度、岩爆風險及豎井施工的困難。透過分析國內外的隧道工程案例,如阿爾卑斯山的聖哥達基線隧道、雪山隧道和中國雲南的尼格隧道,我們將探索解決這些工程難題的方法。這不僅僅是一次技術上的挑戰,更需要考量經濟性與實用性。我們將討論如何更有效地解決花蓮的交通問題,並以蘇花改為成功案例。
    若有任何工程問題歡迎至粉絲專頁私訊我們,我們很樂意與您分享與討論!
    粉絲專頁:新高度工程
    / newleveltw
    --
    未來我們還會製作一系列影片,包含
    《解說建築工程系列》
    1.建設公司生態大解密
    2.國內營建業制度大解密
    3.如何挑選安全耐震的房子
    4.鋼構、鋼筋混凝土到底哪個好
    《售屋廣告破解》
    1.高磅數混凝土真的有比較好?
    2.SA級續接器、135度彎鉤有很厲害嗎?
    3.連續壁工法到底是什麼?
    4.制震、隔震、斜撐到底差在哪?
    歡迎各位訂閱本頻道!
    #時事 #新聞#台灣#國道6號 #國道六號 #交通 #能高隧道#交通部#工程
  • Наука та технологія

КОМЕНТАРІ • 1,8 тис.

  • @newlevelTW
    @newlevel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244

    謝謝大家對本影片的支持與討論,礙於片長關係,沒能在影片討論太多可能性,在此簡單補充一下:本影片片尾的結論,並沒有認為國道6號延伸花蓮工程上不可行,而且若能再次調整路線以及海拔,避開地熱區域以及過高的山,預算應有機會下降不少。另外若改為快速道路或省道,因為行車速度較國道慢,路線的線型以及高程變化可以更彈性,預算與施工時間又可進一步下降,而且同樣可以達到東西串連的功能,我想這也許會是一個比國道6號延伸花蓮更好的方向,也可以完成環島公路網的建設,以上補充,謝謝大家!

    • @ni70144
      @ni7014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能彈性就不叫「國道」高速公路了,叫山道

    • @user-tg4fs6lw7k
      @user-tg4fs6lw7k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希望哪天會有大大也可以嘗試出一個如何讓國六東延更可行的方案。

    • @user-tg4fs6lw7k
      @user-tg4fs6lw7k 29 днів тому +23

      @@hliou5443 埔里到霧社、霧社到吉安的沿路既有開發程度、岩覆高度程度差這麼多。說實在認為霧社到吉安難度艱鉅的交通類專家跟YT又不只他一個,甚至馬政府任內也在99年、102年兩度提研究報告不可行,難道這些都是民進黨?要不要說其實中央山脈的地熱、造山運動也是民進黨幹的?

    • @wangwangogo
      @wangwangogo 29 днів тому +10

      @@hliou5443你講那麼大聲 你拿錢出來啊 台灣的敵人不在對岸就在島內

    • @wangwangogo
      @wangwangogo 29 днів тому +8

      南橫蓋幾年了 難道這條路有人拿來通勤啊 莫名奇妙

  • @obey0724
    @obey0724 Місяць тому +570

    解析的非常專業,本人有幸曾做過隧道工程(蘇花改),真的做隧道不是嘴巴說說的,寒流來裡面是穿短袖還會流汗,遇過坍塌600米搶通就花了11個月,要挖過中央山脈跟挖雪山隧道的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時間跟成本真的值得嗎,一坍塌別說想要逃生被埋是連遺體都沒辦法救出來,台灣挖隧道就固定那幾個工班,去問問誰要冒生命危險去挖那個危險的隧道,真的不要嘴巴說說感覺很簡單的樣子

    • @Rhudiuh16
      @Rhudiuh16 Місяць тому +87

      讀過土木工程的,一看到穿越中央山脈就知道不可能成案的
      第一:危險係數太高
      第二:經濟效益太低
      第三:必要性太低
      第四:太貴

    • @ok771105
      @ok771105 Місяць тому +32

      花蓮王說要開國際標 XD

    • @vidal1104
      @vidal110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其實可以用國際標,台灣不行不代表外國人不行,中國大陸一堆原本認為不可能的建設。

    • @Sandy-do8yx
      @Sandy-do8yx Місяць тому +38

      身邊有親人曾經是雪山隧道的協力廠商,基本上真的能挖隧道就是那幾組人員,萬一真的開工了,地震還是什麼的,你需要幾組人員一邊挖一邊逃命…

    • @Sandy-do8yx
      @Sandy-do8yx Місяць тому +66

      你叫國際人士來這邊挖????是我看錯,還是?台灣的地型那麼特別又多地震,而且光是要打通中央山脈,光是台灣人都不太確定中央山脈地下有什麼了?當初打雪山隧道時,冒出了源源不絕的水啊!都是當初在規劃時沒有預料到的?建議大家去看看雪山隧道的記錄片吧!雪山隧道難,中央山脈更難!

  • @kjt8erz6qr
    @kjt8erz6qr Місяць тому +235

    以一個進入土木職場三十幾年的老兵而言,永遠秉持著人定順天,絕非是人定勝天。
    面對自然的環境,永遠要存有敬畏之心。

    • @user-cn1qj6sb6z
      @user-cn1qj6sb6z 29 днів тому +19

      課本不要再教什麼人定勝天的理論了,要與大自然和平共存,才是對的...看看現在的中橫,就知道那邊適不適合搞這個了,台灣地震太多了

    • @chiccohuang1972
      @chiccohuang1972 28 днів тому +6

      把人定勝天當成美德信念就是問題,如您所言,人對自然永遠要存有敬畏之心。

    • @user-jm4kl1vg2d
      @user-jm4kl1vg2d 28 днів тому +4

      等比例的把隧道斷面放到山的剖面,就會知道人類有多渺小

    • @user-kl2ws6tv4y
      @user-kl2ws6tv4y 11 днів тому +2

      如把建設經費的利息用來補助東西線機票,1、把8000億省下來作鼓勵生育補助和建設社宅及一些社福支出(花在刀口上)。2、可立竿見影促進花東地區的成效。3、不必擔憂災難及救護困難等等情事發生!一舉多得。

    • @user-vh9tw2om7v
      @user-vh9tw2om7v 2 дні тому

      本來就沒有人定勝天這回事,東部海岸的那塊石碑都被颱風打沒啦

  • @warlock1843
    @warlock1843 Місяць тому +411

    第一次看到有人這麼認真的分析花蓮王的幹話

    • @daster86423
      @daster864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國六你GOOGLE一下,之前不少人做過

    • @biggutao
      @biggutao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

      等到法案通過就不叫幹話了 但其實我也知道只是要挖爛破壞中央山脈 沒完成也只能兩手一攤說是國會多數同意的

    • @Andy.Chen.1.26
      @Andy.Chen.1.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其實這條路早被構想過,只是台灣人自己沒在注意

    • @user-wx8wb3pr6b
      @user-wx8wb3pr6b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不是幹話 花蓮王現在有能力搞事

    • @user-cq5fz7en9d
      @user-cq5fz7en9d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daster86423很多人評估,但是壓10年做完的只有他...

  • @user-lp5pe3cf1z
    @user-lp5pe3cf1z Місяць тому +475

    不少花蓮人一直誤會是交通影響花蓮的旅遊,但我這個東飄的人認為花蓮人搞錯重點了,花蓮基本上跟以前的墾丁差不多,都不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花蓮的物價食物等堪比台北的大安區,東大門夜市跟寧夏夜市一樣貴但比較難吃,租屋跟新北中永和一樣貴,旅館住宿當然也不便宜,唯一值得的就是這輾壓全台灣的風景,但久久來看一次就好了XD,真的不如出國。

    • @user-bd7yh6sb9b
      @user-bd7yh6sb9b Місяць тому +35

      上次還看到一則新聞,花蓮一份臭豆腐要價NT100實在讓我不敢恭維

    • @user-xw6nu9ip5i
      @user-xw6nu9ip5i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正方:燈亮、路平、水溝通不難。反方:都實現了,我還A個屁。

    • @user-wt7zh2ib9q
      @user-wt7zh2ib9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對花蓮爛地方不要去。沒甚麼好玩不要去

    • @gavin2818
      @gavin2818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東飄?來這搵豆油的,拍拍屁股就走?還是來反串的?
      想想我國為何要有十大建設及六年國建,沒有基礎交通建設;何來加速南北物流效率、縮短城鄉差距?

    • @user-wt7zh2ib9q
      @user-wt7zh2ib9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gavin2818 南東跑都要繞台灣半圈。4小時跑不掉。要是這條弄起來。南東跑可能1小時多

  • @vincentsmyang
    @vincentsmy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302

    政治真的不該凌駕專業,而專業需要有人解釋清楚。你們的頻道一定可以做起來,加油!

    • @angelchian
      @angelchia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這位仁兄有甚麼專業?
      哈佛大學土木學博士有拿到?
      還是已經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啊?
      他說不可行,只代表他本人不會做,不代表歐本海默不能造出原子彈

    • @vincentsmyang
      @vincentsmy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32

      @@angelchian 你的留言已經充分顯示出你的邏輯程度和心理狀態。

    • @angelchian
      @angelchian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vincentsmyang 我的邏輯程度當然不可能會是你這種人能夠看得出來的。
      正如你不知道在跟你對話的人是個工程學博士

    • @yufeil0709
      @yufeil07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angelchian​​⁠你的邏輯程度在人家看來可能太低,正如你不知道,跟你對話的人可能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系的博士😂。

    • @angelchian
      @angelchian Місяць тому

      @@yufeil0709 那這個人肯定不是台灣人,因為就連張忠謀都沒有拿到過MIT的博士,他應該連台積電的大門都沒有踏進去過

  • @ottolee1000
    @ottolee10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441

    花蓮王在阿娟節目說:這太簡單了!人類都可以上月球了.....
    (END)
    聽完真的覺得是很不負責的說法~

    • @erilau3058
      @erilau3058 Місяць тому +71

      因為不是他在做,錢也不是花他的,但政績就自己收割。

    • @w513025
      @w51302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這就好比上太空跟潛入深海一樣,光壓力就是很大的問題

    • @hsinyen7518
      @hsinyen7518 Місяць тому +33

      到時工程出問題 傅又要甩鍋

    • @user-rw1vm4ic9b
      @user-rw1vm4ic9b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它們是外星世界

    • @JonahWu0729
      @JonahWu07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

      看到的時候快中風

  • @user-po3vz2iq9j
    @user-po3vz2iq9j Місяць тому +770

    專業 也讓我了解國道6號工程的難度 不是傅氏更生人講述那麼容易。

    • @yuanhsutw
      @yuanhsu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9

      他只想亂花錢 上下其手 就問他敢不敢辯論

    • @lonesurvivor2856
      @lonesurvivor28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3

      @@yuanhsutw 大型基建是中央統籌經費處理 不可能是到地方 !

    • @JimSu-ri3ih
      @JimSu-ri3ih Місяць тому +22

      @@lonesurvivor2856 他是現任多數黨立委總召, 可以拿為家鄉交通請命的名義提案

    • @user-yf3hd2xj3l
      @user-yf3hd2xj3l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人外有人,魯蛇做不到就換人就好了😂

    • @lonesurvivor2856
      @lonesurvivor28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9

      @@JimSu-ri3ih 是啊 ~ 哪個立委不是這樣幹 ?
      我門這邊某綠色委員 競選時 看板列 了自己 20多樣建設政積 我看了笑笑而已這 都你一個人搞的嗎 ?當 別個立委在睡覺 ?
      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地方基建一部份 於國於民都有利 看到最後專業憑估如何做 應該只會挑其中一個先搞吧 !

  • @chia-jungchen1605
    @chia-jungchen1605 Місяць тому +85

    身為同業技師覺得影片說得很棒,可以讓一般民眾知道問題,而且結論也算中肯!

  • @Allen-os3xe
    @Allen-os3xe Місяць тому +92

    謝謝你的影片!雖然我只是個大學生什麼都不了解也不是本科系的,但能夠幫大眾做這樣解析的影片可以讓我們可以用低成本的方式了解目前的政策!

    • @newlevelTW
      @newlevel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謝謝您的支持,但我主要是想分享工程知識,無意扯上政治🤣,做這集只是想解答最近大家對於隧道工程方面的討論~

  • @han-changweng1899
    @han-changweng18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8

    終於有人講出實際運作的困難

    • @GINOHung
      @GINOHu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何煖軒vs傅崐萁就有專業的vs政治嘴砲

    • @hliou5443
      @hliou5443 29 днів тому

      聽播主在叭叭!
      不是對政府施政不滿!但只想問一個問題:如果埔里到霧社這段上升的幾百到一千公尺高度都可以被忽略不計,那麼從霧社到吉安這段,為什麼不可以採雙段向緩坡上升、下降的方式?
      如果抬高了隧道進口高度,是不是就可以不必挖那麼長的隧道?而且,歐洲幾十年前早有這種抬升公路高度,避免挖掘過深過山隧道的方法!
      我個人以為,其實從國民黨到民進黨歷屆政府主要的考量就是錢。政府認為以台灣目前的現況,不需要開發花蓮。其他西部縣市的土地都還沒開發完畢,管後山幹什麼!
      現在出個花蓮王傅XX,就是讓台灣國民黨到民進黨政府這種短視近利的西部自我中心主義踢到塊鐵板!
      我個人覺得傅XX可以再鬧大一點!讓大家知道:台灣人,不管生活到東部還是西部,都是台灣人!
      播主,你可以再叭叭嘛,再為民進黨政府說話嘛!但你知道你其實是在毀台灣,而不是愛台灣嗎?

    • @user-rx4ry6lx3c
      @user-rx4ry6lx3c 28 днів тому +3

      @@hliou5443 用講的大家都會,技師執照亮出來讓大家看看你的工程實績,看看有沒有說服力,沒有工程實績在那叫什麻

    • @MrCongraturation
      @MrCongraturation 28 днів тому +1

      最厚覆土深度1.6km
      把這個當做最困難點。
      去看看 阿爾卑斯山脈的瑞士聖哥達基線隧道。隧道長57.1公里,最深處達2,300公尺
      2017年已全線通車了
      不可否認,要建延伸的國6有困難。但也要 用真正的專業來分析吧

    • @hliou5443
      @hliou5443 27 днів тому

      @@user-rx4ry6lx3c 所以囉,民進黨永遠贏不回埔里和花蓮。讓馬XX和傅XX一直亂台吧!你可以算一下這個政治成本!出賣潛艦機密值多少錢?你這見貨可以算一算!

  • @jackjanys01
    @jackjanys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5

    說真的,早在日本時代,日本人就有計畫橫斷鐵路計畫,那為何放棄
    就是技術上不可行,因為斷層帶、地熱帶、復土造成的岩爆就是硬傷

    • @btx7812
      @btx781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

      事實證明日本人有先見之明
      因為台灣的中央山脈每年可以平均「長高3cm」
      這次花蓮七級大地震,還讓台灣島各地擠壓漂移3~8公分...
      然後中央山脈是受板塊運動影響最大的山脈。

    • @user-qj8iq4ur8x
      @user-qj8iq4ur8x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所以 我才說 花蓮忘 他是不頭殼底曬)這麼多複雜的斷層問題 山體 內含水問題 土質岩石層問題 他真的很感想

    • @user-bl3mc8fv1z
      @user-bl3mc8fv1z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當時也有橫貫公路計畫,而且就是走這條經過能高山的路線。1940年代動工,只完工到廬山。剩下廬山到花蓮的路段只有路基,而且碰到一場颱風就塌了。光復後這路線就被放棄掉。

    • @user-qj8iq4ur8x
      @user-qj8iq4ur8x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bl3mc8fv1z 因為這邊過去到龍門 那邊岩層更不穩定

    • @hkenful
      @hkenful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100年前技術進步是很大的,各位可以想像100年前的生活和現今的生活

  • @markbear1975
    @markbear1975 Місяць тому +23

    第二次看到這隨道詳細施工問題解說,兩次都有新發現,也給很多不知道的人更多的解說,我也是工程人員我知道這不是簡單的事,良好的評估評議才能讓人信服

  • @samwu8070
    @samwu807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1

    在那邊爬過山,是個很棒的地方。實在不有希望那邊的山林被過度開發。

    • @112Nousagi
      @112Nousagi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能安縱走真的很漂亮

    • @qaz205
      @qaz205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重點是
      1、有沒有提出具法律效力的最高額度預算
      2、有沒有可行性評估、環評
      3、有沒有請專家學者一起來討論

    • @user-ii1og7dj1f
      @user-ii1og7dj1f 21 день тому +2

      我也是 明明去花蓮有很多種方式 坐高鐵接台鐵 全台鐵 全國道 或是搭飛機
      貫穿中央山脈 真的是太過分了 連唯一的美景也要破壞

    • @user-ii1og7dj1f
      @user-ii1og7dj1f 21 день тому +2

      @@qaz205 沒有 這二兆法案 已經二讀過了
      怎麼過的 就是靠黑箱 多數決過的~

    • @qaz205
      @qaz205 21 день тому

      @@user-ii1og7dj1f
      😢😢😢

  • @a931326
    @a9313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8

    很專業的資訊但是用簡單的說明讓大家可以快速了解,這個頻道會紅,期待這天的到來

  • @user-dg1dc4vu4m
    @user-dg1dc4vu4m Місяць тому +50

    目前看過最認真的油土伯,動畫、字體、排版、用色都很講究很有心

    • @newlevelTW
      @newlevel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謝謝您的支持與肯定,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 @AA-do2ec
      @AA-do2ec 25 днів тому

      動畫真的很厲害

  • @Demuko
    @Demuko Місяць тому +23

    很棒的科普,各項敘述言簡意賅。不過有幾處小瑕疵:首先如今鑽探方式都是採wire line 連續取樣,並不需要一直整串拉起換鑽頭。其二,隧道上方一般我們稱為overburden,可以用覆蓋層譯之比較合適,因為可能只有5公尺的土,其他都是岩石,所以用「覆土」容易造成誤解。

    • @MrCongraturation
      @MrCongraturation 28 днів тому

      最厚覆土深度1.6km
      把這個當做最困難點。
      去看看 阿爾卑斯山脈的瑞士聖哥達基線隧道。隧道長57.1公里,最深處達2,300公尺
      2017年已全線通車了

  • @arcloli
    @arcloli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4

    講得深入淺出、專業又有條理,真的是好影片啊

  • @lolikung
    @loliku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27

    感謝優質頻道,最喜歡看這種服務建議書等級的內容

    • @newlevelTW
      @newlevel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謝謝您,想必您也是同行xd

  • @t.h.1427
    @t.h.1427 Місяць тому +45

    完全從工程角度探討,太讚了

  • @chisato9k23
    @chisato9k23 29 днів тому +18

    以工程技術來說,當然可行,辦法總比困難多
    只是有沒有這個必要,花這麼多時間,砸這麼多錢甚至犧牲人命做出來的工程,到底有沒有這麼大的需求確實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這個頻道很專業很認真,內容可以說近幾年最優質了

    • @newlevelTW
      @newlevelTW  29 днів тому +3

      謝謝您的留言,版主「當然可行,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句話說得真好,也同我們影片最後的結論,謝謝版主給予我們支持

  • @johnasonwei
    @johnasonwei Місяць тому +236

    我支持傅總召
    ………支持傅總召親自去挖!

    • @user-uh3qx6ic5j
      @user-uh3qx6ic5j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吃錢獸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吃掉所有工程預算 各種吃相 應有盡有 包羅萬象 嘆為觀止。預算撥款到位 可以秒吞 吞錢術如行雲流水 一氣呵成。

    • @west53100
      @west53100 29 днів тому +31

      ​@@user-rt3is4vh8v 我也支持你到大陸當解放軍喔!

    • @user-rt3is4vh8v
      @user-rt3is4vh8v 29 днів тому +2

      @@west53100 哈哈哈

    • @user-kb3ef7pe9u
      @user-kb3ef7pe9u 28 днів тому +9

      @@user-rt3is4vh8v他是總統兼任三軍統帥,沒有當兵的問題。
      倒是你們花蓮王子文要不要親自去挖隧道?

    • @user-uq2fo9ur2k
      @user-uq2fo9ur2k 28 днів тому +4

      @@user-rt3is4vh8v 他有當兵啊,現任職階是三軍統帥

  • @user-vm5rs6vk7r
    @user-vm5rs6vk7r Місяць тому +160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隧道工程是在另外一個創作者上看到,看完第一時間就認為不可能動工。
    光是每年的維持就一個巨大的財政坑洞,而且這個隧道20年完工恐怕還是最樂觀的估計,雪隧挖了16年,能高隧道更是雪隧的幾何倍數,遇到困難的話用了兩代人才完成,都有可能。
    感覺起來這個就是一個鄭國渠,而且效益比鄭國渠低上很多。

    • @TOMis76
      @TOMis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35

      拿"鄭國渠"來比有點不適當
      畢竟鄭國渠就結果來說確實讓秦國富國強兵
      但這個隧道蓋完恐怕是真正的消耗國力
      台灣根本不會因為這個隧道變強

    • @cwang801
      @cwang8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21

      拿鄭國渠比喻完全錯誤 鄭國渠完工後秦國的生產力大幅提升 這條隧道根本不可能產生什麼經濟效益

    • @smallent
      @smallent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南橫從六龜到台東都做不了,這個難度百倍更不可能。

    • @ckbubutp
      @ckbubutp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稱呼「大白象工程」感覺更貼切。港珠澳大橋也有被部分人士如此稱呼過。

    • @rli2511
      @rli25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cwang801 炒房的效益吧 我就問是多少花蓮人真正想要的直直去南投還是直直去台北

  • @rideontime1207
    @rideontime120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6

    我覺得光是興建過程中能不出現工安災害就絕對是奇蹟了...風險實在太高...

    • @roger1808
      @roger1808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你不住在花東當然說風險太高,你怎麼不說你家前面的馬路風險太高,所以不該有路??

    • @user-cc1dj9uf6d
      @user-cc1dj9uf6d Місяць тому

      @@roger1808 預計至少花2兆 = 20000億新台幣不說;技術、時間、工期、建成後固定營運成本多少、未來誰來經營、有可能自負盈虧?等等,搞清楚 弄明白了嗎?
      聰明人都說"人類能上月球"
      蓋一條道路有什麼困難?
      又不花台灣人的錢
      讓北京出錢⋯⋯?

    • @user-gs7rj8sy1x
      @user-gs7rj8sy1x Місяць тому +30

      @@roger1808所以你敢保證工程期間絕不會有任何自然災害,明明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討論,花蓮王卻喜歡用最吃力不討好的方法。

    • @wainstarz
      @wainstarz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

      而且這都還沒提到興建期間造成的工安事件,還有台灣多處斷層問題

    • @pinnglin
      @pinnglin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roger1808 所以為什麼不支持蘇花路廊?這邊的地質 工程我們都了解很多

  • @better.lee1007
    @better.lee100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8

    雪隧隧道開挖面工作面温度,我在竖井增避主坑隧道工作了四年,温度最高的時段在開炸後1~2小時的出碴及修挖時,因為挖机及土車與装載机全功作業,机械温度都很高,但出完碴後麈降空氣温度都降到適温,如果開挖面有装抽風机及風管接到洞口排風,可以缩短高温時間約在三十到五十鐘內,記得兩次过年停工巡視開挖面時,風机沒開,隧道內空氣冰涼冰涼的。

  • @user-sk1bb1vx9d
    @user-sk1bb1vx9d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講解的真不錯 讓人了解這個工程的內容以及困難性

  • @user-lp5pe3cf1z
    @user-lp5pe3cf1z Місяць тому +54

    台鐵現在到花蓮的班次還滿多的,而且也滿快的就是只停幾個重點站,每次去搭車上都沒多少人,台鐵大概在這些班次上都虧不少錢,大概也是為了社會正義補助在開的。所以這隧道蓋完後我自己是覺得不會有多少人用,經濟上不可行,或是要不要花這筆大錢達到小小的效益。

    • @user-kn1yn8po9v
      @user-kn1yn8po9v 22 дні тому

      還是要增設雙線,這樣班次能更多

    • @user-ii1og7dj1f
      @user-ii1og7dj1f 21 день тому

      真的 不會慢 我前年去太魯閣玩 我就是從台中搭高鐵 再到台北搭台鐵 不到20mims就搭上太魯閣號
      我記得我當天6點多的高鐵 到花蓮才1點多~

  • @chongminghuang2849
    @chongminghuang284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4

    政府缺乏這樣對民眾解釋的作法;導致花蓮王想挖錢坑給全民陪著他跳,還一堆人跟著喊好.....
    光是估計就要這麼多錢,等實際運作下去,代價絕對只會更高.
    謝謝你們的淺顯易懂,在此奉上小小的支持!!!

    • @Lin-qu9vf
      @Lin-qu9vf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是你不認真吧!一個禮拜前這些談話節目就都有討論。另外,政府做出這種類似反對的解釋,你認為不會遭受提案的在野黨攻擊?腦子很好用,記得要用啊!

    • @GiantGG
      @GiantGG Місяць тому

      理盲濫情反政府之人何其多,花蓮王只要說政府不照顧花東人,政府也只能啞巴吃黃蓮。

    • @chongminghuang2849
      @chongminghuang284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Lin-qu9vf 沒在看談話節目呢
      阿不就謝謝你這麼有腦,政府沒派你出來跟大眾溝通真是太可惜了。

    • @newlevelTW
      @newlevel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謝謝您對本頻道的支持,我們會繼續推出更優質的內容,謝謝您!

    • @user-wl1ye9dm4t
      @user-wl1ye9dm4t 29 днів тому

      政府解釋 媒體不報也沒用⋯

  • @justintsai1088
    @justintsai108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超讚的頻道 追起來

  • @user-sunmoonflower
    @user-sunmoonflower 29 днів тому +26

    不是每個交通建設都值得犧牲生命去完成,這是條極可能永遠<無法>完工的道路,打穿地質脆弱的中央山脈,不僅危險,花費數千億,也將葬送無數工程師與勞工的生命,應優先增加現有航空與海運運輸量(政府亦可補貼票價),並增添鐵路列車量以疏運旅客,可以立即見到效果,並達到國土永續經營與改善花東交通雙贏局面,基於環境與民眾安全,這真的不是條安全的路。

  • @user-se2yv5gi7g
    @user-se2yv5gi7g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很務實,非常棒

  • @ObserverTw
    @Observer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

    感謝優質解說。(感覺遇到太專業的頻道難以反駁時,網軍抹黑的力道也變得蒼白無力。)

    • @newlevelTW
      @newlevel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謝謝您讓我充滿正能量

    • @China-Taiwan-ok
      @China-Taiwan-ok 29 днів тому

      你的技術代表全世界嗎?

    • @user-ig8ke8zx2h
      @user-ig8ke8zx2h 28 днів тому +1

      那說說您遙遙領先及贏麻世界的技術,提供給施工團隊一個良好建議​@@China-Taiwan-ok

  • @chinghanho
    @chinghanho Місяць тому +77

    終於有人提到阿爾卑斯聖哥達基線隧道

    • @user-zd6gz9cp1m
      @user-zd6gz9cp1m Місяць тому +37

      問題歐洲地震很稀有阿...

    • @chinghanho
      @chinghanho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zd6gz9cp1m 全球最會震的叫環太平洋地震帶,第二會震的叫阿爾卑斯帶,供你參考。地震不是工程瓶頸,如影片所提到,經費效益才是首要考量。
      大家拼了命蓋了世界奇觀,蓋完才發現贏不了遊戲。

    • @user-rt9ku2tj7t
      @user-rt9ku2tj7t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聽過太平洋火環帶嗎??

    • @chinghanho
      @chinghanho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rt9ku2tj7t 阿爾卑斯帶聽過沒

    • @dragon5475
      @dragon5475 Місяць тому +28

      @@chinghanho 笑死人,阿爾卑斯山每年增高0.09公分,中央山脈每年增長2-3公分,也就是阿爾卑斯聖哥達基線隧道30年只被頂高2.7公分,中央山脈30年會被頂高60公分至90公分,還是你想試試165度的隧道感覺如何,不要懶X比雞腿好嗎,講出來給人笑的是不是,而且只講隧道那前後橋墩超過100米的高架橋在山體被板塊頂高後怎麼維持平整。

  • @user-nr8oi6nv3r
    @user-nr8oi6nv3r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好棒的內容感謝讓我們增長許多知識

  • @captainpopcat7982
    @captainpopcat79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優質又專業 希望這頻道能紅

  • @aaaaa-yv1zr
    @aaaaa-yv1zr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很期待您後續的影片

  • @thomasmu1879
    @thomasmu187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對我這個有power point經驗的人來說,是淺顯易懂。

  • @kenliu3529
    @kenliu35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期待你們更多的影片

  • @oreochen9641
    @oreochen9641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長隧道通風口選位及防災動線規劃是最重要考量,版主是學大地工程的專家,都把岩體應力解壓破壞的理論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眾瞭解

  • @dennischiang
    @dennischi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非常專業詳細的說明,幫助一般民眾理解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建設問題,有助於消弭誤解,增加理性溝通空間,非常感謝,也會支持你們的努力,請繼續堅持在這條正確的道路上~

  • @kainfox
    @kainfox Місяць тому +25

    花蓮王的法案還限定這樣規模的工程從規劃、環評、土地徵收、竣工要壓在10~12年之內完成…

    • @erilau3058
      @erilau305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他只要出張嘴就好了,做也不是他在做,錢也不是花他的。

    • @newlevelTW
      @newlevel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謝謝您的留言,這個時間壓力真的大,主要是中央山脈的交通真的不便

    • @jjb9904
      @jjb9904 27 днів тому +1

      @@erilau3058錢不是他花的,但是他能花那筆錢

    • @th811208
      @th811208 27 днів тому

      @@erilau3058錢是他賺的

  • @doublehelix50
    @doublehelix50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天啊~謝謝你們的用心解說

  • @sagatgod
    @sagatgod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不錯的頻道,訂閱了,期待後續影片。困難點還有湧泉和環評

  • @JasonfilmstudyinTAIWAN
    @JasonfilmstudyinTAIWA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

    感恩您們製作的說明影片,非常簡單明瞭,感恩您們

  • @ftsglee50123
    @ftsglee501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感謝專業的說明

  • @Kenny5_MO
    @Kenny5_MO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要建肯定能建的,但未來的安全問題和經濟效益才是關鍵

  • @kuohungcheng2143
    @kuohungcheng2143 26 днів тому

    感謝分享如此淺白的方便大家了解,期待後續的作品

  • @tranthungan1978
    @tranthungan197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6

    能高隧道每月要花好幾千萬電費.高溫隧道每年維護費會非常驚人.POT哪個廠商敢做.

  • @RaymondTHYoung
    @RaymondTHYou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18

    1.中央山脈每年仍向上上升4到8公分。 山頂尖因為風化緣故,實際每年長高2公分,但地表以下岩盤仍上升4到8公分。
    隧道勢必像台南高雄的中寮隧道一樣,時間過去產生高低落差進而破碎。
    2.岩層深處,溫度可達60至80度西以上,若是有地熱在週遭更會達200度西以上。 常人無法入內施工。
    3.地下水脈、岩層破碎、花崗岩硬度極大、岩爆甚至有毒氣體都是危險因子。
    4.若建成,實際利用的人數,無法支撐後續維護費用。

  • @GoogleGoogle-py7ru
    @GoogleGoogle-py7ru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感謝解說

  • @RedPigCheng-hi5vx
    @RedPigCheng-hi5vx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有你的講解.真好

  • @a1999sherry
    @a1999sherry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解說的超級棒餒~

  • @Europeansheep
    @Europeansheep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非常好的影片

  • @rays4031
    @rays4031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這影片真的不錯

  • @zs766
    @zs766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這頻道實在非常棒呢

  • @minglienhsu5793
    @minglienhsu57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很棒的科普解說,幫助我們非土木工程專業的人很好的理解。已訂閱!

  • @andymp4
    @andymp4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版主真的講得太好,既使可以建也要考慮到經濟問題,而不是拼命砸錢.

  • @ChangRungShiu
    @ChangRungShiu 28 днів тому +4

    花蓮是我未來想回去的地方,本人很幸運的在花蓮有住過一年,不過越愛花蓮這塊土地就會對花蓮這樣政治人物的存在感到痛心。
    每年的宗教預算是全國頂尖
    花了數億元去做了香榭日出大道
    每年都辦夏戀嘉年華
    光是以上這些東西,就不知道可以改善多少花蓮觀光面的問題。花蓮擁有非常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若本身是愛大自然的,會覺得花蓮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美景,尤其是花蓮的溪流充滿深邃的魅力,在喜歡這樣的景色下,就會希望這樣的美景可以只有最低限度的開發。但是大部分觀光客容易親近的區域呢?花蓮的文化歷史價值推廣呢?在這十幾年來慢如牛步,除了原本原住民豐年祭與太魯閣這樣絕世級的美景有繼續在原本基礎中再加強外,花蓮幾乎是沒有能力也沒有想法再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拿花最多錢做的日出香榭大道來說好了,那根本不屬於花蓮,景觀不但突兀,也沒有辦法好好維持,甚至它的作用大概就是讓觀光客拍一張照,然後就可以走了,附屬的配套與規劃完全沒有,就只是一條昂貴的大理石道路。
    我還是很愛花蓮,但選錯的人治理,就會覺得自己像台灣的次等公民,而治理你的這些人,都在吃香喝辣,我希望花蓮能夠獲得改變,蛻變成一個以大自然、文化歷史為基底,人民都感到驕傲的城市。

    • @user-ii1og7dj1f
      @user-ii1og7dj1f 21 день тому

      花蓮人為何要選出像花蓮王這樣的人
      花蓮要不是有太魯閣那樣的美景 吸引國外內人士去參觀 也不是花蓮王期間的建設
      他在地震期間 還忙著要去大陸呢

  • @user-cd1vl8yx1s
    @user-cd1vl8yx1s 26 днів тому +1

    用專業角度理性分析,瞭解施工之困難處與經濟層面須付出之代價,而非紙上談兵,天馬行空的單純想像,並補充有關地質、地震的科普訊息,很實用的資訊,給大大的讚!

  • @bearlai8626
    @bearlai86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當初聽到國道六號要東延花蓮,就想到那些提議的人竟把東部斷層當塑膠,這樣的忽略是會付出慘痛代價的

  • @epside7
    @epside7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真的是專業的分析!已訂閱

  • @linkbas
    @linkbas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謝謝分享這麼好的專業.

  • @LiouJast
    @LiouJast 29 днів тому +1

    謝謝你們的分享,很清楚的解說

  • @CKChiu
    @CKChiu 29 днів тому +12

    太專業了,台灣就需要多點這種科學的討論,而不是政治口水👍

    • @MrCongraturation
      @MrCongraturation 28 днів тому

      最厚覆土深度1.6km
      把這個當做最困難點。
      去看看 阿爾卑斯山脈的瑞士聖哥達基線隧道。隧道長57.1公里,最深處達2,300公尺
      2017年已全線通車了
      不可否認,要建延伸的國6有困難。但也要 用真正的專業來分析
      博主功課做得太少了

  • @JonahWu0729
    @JonahWu07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這個影片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 @ALBEVA
    @ALBEVA Місяць тому +35

    這裡似乎沒有提到地震影響,如果要考慮經得起震度6+的狀況,可能又要全盤翻掉,蓋好後整天修修補補封閉,也沒意義

    • @user-cf7iw2oj1w
      @user-cf7iw2oj1w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應該能參考瑞士的聖哥達基線隧道,瑞士雖然不像台灣地震這麼頻繁,但歷史上也發生過大地震,建造時應該有一些抗震工法

    • @Lin-qu9vf
      @Lin-qu9vf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user-cf7iw2oj1w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 @kenewchiu440
      @kenewchiu440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cf7iw2oj1w 瑞士一年大約有500起,多數是無感地震,有感地震一年大約有10起。最近最嚴重地震是2017年中部4.6地震,比他還嚴重地震,要追朔1356年巴塞爾地震約6~7級。
      台灣平均每年大約40000地震,有感地震約1000起,台灣幾乎每30年一次超過7以上大地震...要學還是瑞士來台灣學防震工程

    • @user-cf7iw2oj1w
      @user-cf7iw2oj1w Місяць тому

      @@Lin-qu9vf 現在想在網路上抬槓的連點內容都說不出來
      只會問來問去嗎==

    • @user-tg4fs6lw7k
      @user-tg4fs6lw7k 28 днів тому

      @@user-cf7iw2oj1w 但是台灣的地震就是比瑞士頻繁,大地震比瑞士更多...... 要參考隧道防震 ,我還寧願覺得日本的防震比較值得參考

  • @user-uh8wn4kz2d
    @user-uh8wn4kz2d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很精闢的解說馬上訂閱

  • @ericyangtw1003
    @ericyangtw100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感謝解說!

  • @dankgg6653
    @dankgg6653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很棒的頻道內容,讓門外漢也能聽的懂

  • @6297William
    @6297William 29 днів тому +3

    以前我會覺得,就技術上的問題而已,總有一天能蓋好的~
    但~幾年前看到麥導去紀錄他們中央山脈大縱走,中央山脈的美麗,無法忘懷。
    我改觀了!中央山脈這裡,是台灣的寶,可以的話,永遠不要破壞。
    工程進行,一定會有引道、周邊設施,這一開路,比照雪隧,可能要十幾年,期間不會有颱風嗎?
    不會有豪雨嗎?
    環境的破壞,難以預估。
    因此,這條路,一定要貫穿過去嗎?
    站在我眼光短淺的想法上,似乎要好好想想~

  • @user-je2rr5jl4i
    @user-je2rr5jl4i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感謝專業的分享

  • @vanteng962
    @vanteng962 27 днів тому

    深入淺出👍期待後續一系列解說

  • @iyccs
    @iycc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花東縱谷平原縱深不夠,高鐵的設置,一樣會是個大錢坑。花東建設案,不如單純增加或調整海線公路,或是海線鐵道。另外,立委提建設案,不合模式,大多是為了自己的口袋吧。

    • @milebackwards
      @milebackwards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我覺得甚至增建機場搞不好都更為經濟且可行

    • @bluemari83120
      @bluemari83120 21 день тому

      ​​@@milebackwards你知道一個機場建價要多少嗎?其次...還要場地場域,就算機場建成,有相關每次搭乘飛機需要的時間手續,以及飛機燃料成本,機場跟飛機本身維護

  • @yuehpo-peng
    @yuehpo-pe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這速度太優秀XD 推!

    • @newlevelTW
      @newlevelTW  Місяць тому

      謝謝演算法大師的提點

  • @shiehjustin6203
    @shiehjustin620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感謝大大專業的解說

  • @carpanatomytony
    @carpanatomytony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有深度的UA-camr,加油~

  • @jimmykirito0305
    @jimmykirito0305 Місяць тому +48

    我只是普通的大學生
    我覺得與其花8000億蓋個隧道
    不如花個幾億補助國內機票
    讓各地民眾無輪旅遊或是返家
    提升大家用飛機往返花蓮的意願
    感覺還比較實際一點

    • @jilljill7025
      @jilljill7025 29 днів тому +1

      坐過高雄飛花蓮,很快,其實高鐵通車前,我都是坐飛機往返台北台南的,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國內線班機只剩離島的樣子

    • @s07120802
      @s07120802 27 днів тому +1

      @@jilljill7025 以前我在花蓮當兵都是坐飛機回高雄,坐大約45分鐘就到小港機場了,花蓮飛台北25分鐘

    • @jilljill7025
      @jilljill7025 27 днів тому

      @@s07120802 除了運量較低以外,我個人偏好飛機,當年機票比高鐵便宜很多,長榮990,飛高雄更便宜

    • @marshuang58
      @marshuang58 23 дні тому +1

      ​@@jilljill7025飛不回本,平日客流量…

    • @user-hv1ig2ym3j
      @user-hv1ig2ym3j 22 дні тому

      主要不是每個縣市有機場可飛花蓮,有了高鐵去任何城市都方便縮短時間.就像屏東也要蓋一條快速公路到恆春這樣當地看重病的人也方便

  • @user-ko9bj2dy9q
    @user-ko9bj2dy9q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已訂閱,雖然小弟是學機械的,但是對土木也很有興趣,感謝專業的解說

    • @user-os5ch8uf5f
      @user-os5ch8uf5f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有些機械系也學過 像是應力 梯度則是微積分學過

  • @harryhomer5408
    @harryhomer540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謝謝分享~很專業 :D

  • @xuan4319
    @xuan43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很棒的影片!期待連續壁的介紹

  • @user-sh9eu9ht3c
    @user-sh9eu9ht3c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這才叫專業

  • @hsiangchang8036
    @hsiangchang8036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專業

  • @cysheen7810
    @cysheen781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讚,推!

  • @WoWtchout
    @WoWtchout 28 днів тому

    很讚,深入淺出,菜G也能聽懂,都覺得自己也能去挖隧道了呢

    • @newlevelTW
      @newlevelTW  28 днів тому +1

      謝謝貴頻道給予我們莫大的支持與鼓勵!

  • @user-rn9mt5vr5i
    @user-rn9mt5vr5i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曾文越域引水-東東段.就已高達 1200覆土壓.. 這工程真的很難

  • @robinhong3599
    @robinhong35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哇~感謝製作這麼棒的影片內容,我會多多分享去其他社群軟體。

  • @user-tr8hy6nh7n
    @user-tr8hy6nh7n 28 днів тому

    太專業!佩服主講人用淺顯易懂說法,讓人輕易了解工程實務。謝謝您。

    • @newlevelTW
      @newlevelTW  28 днів тому +1

      謝謝您對本頻道的支持

  • @a0073458
    @a0073458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原本按動畫分類想看動畫
    結果跑出這個,還看完訂閱了。😂

  • @user-ui3jf1if6r
    @user-ui3jf1if6r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雪隧13公里做15年,國六延伸遇到的是連續的隧道,會有空氣稀薄的問題還有要打天井,台灣多地震ㄧ震移位就沒了

  • @peter63828
    @peter638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很好的頻道

  • @vennysu2843
    @vennysu2843 25 днів тому

    專業的知識讓一般觀眾一看就懂!很棒

  • @matyma7399
    @matyma73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專業就是專業,一語道破這些自大無知政客拖垮財政,結果換來什麼!

  • @selelavalkyrie
    @selelavalkyrie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蘇花改變蘇花高是非工程技術面問題,我覺得當初是國6延伸花蓮,不如去做環島高/快速比較實在
    國6就算做類似高架橋爬山也有一定的難度
    其實可以補說一下地下水層隧道湧水問題’

  • @hua0207
    @hua0207 28 днів тому

    好影片,給推!!

  • @Rickliu0144
    @Rickliu0144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淺白易懂 👍訂閱好了

  • @reesechaung193
    @reesechaung1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很好的一集,直接訂閱了❤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工程普及知識的影片🥹🥹

  • @grason0011
    @grason00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當年開挖雪隧還有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湧水,還有很差的地質環境
    挖沒幾米就馬上土石崩塌
    然後就因為這樣讓一台TBM報廢
    能高隧道的施工難度,我覺得會比雪隧困難非常多

    • @anselhuang9303
      @anselhuang9303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準備穿越喜馬拉雅山的中尼鐵路隧道超過六十公里正準備挖,整個五百多公里的鐵路預定9年完工。川藏鐵路有多條二十公里左右的長隧道,其中難度前三之一的桑珠嶺隧道全長16499米,工程期間不少隧道內溫庋達90度,海拔在二千多米,岩爆一萬六千多次,湧水也不少,難度可能比能高隧道難,只花三年一個月打通,現在技術比1990蓋雪山進步很多,只是錢和經濟效益的問題。

  • @t469t
    @t469t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讚,優值影片

  • @user-mf4tn9dv4b
    @user-mf4tn9dv4b 28 днів тому

    謝謝
    很淺白的解說 長知識了

  • @Takeitasitcomes2
    @Takeitasitcomes2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請問如果從台16線合流坪,隧道穿越到鳳林鎮或光復鄉少了高溫問題,會不會比國6延伸花蓮的難度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