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東門站、古亭站、中正紀念堂站等這3個車站之間的4條隧道線形規劃設計方案是當年我提出來的喔。
真假 請教當年任職於何單位 感謝
@@MMJustway 中興
如果當初你有服務到高雄捷運的案子 現在就不會這樣了吧
@@kurolee1204 哪樣?
@@lits1684 沒有任何平行轉乘,即使是最早期的紅橘藍棕四線階段,路線全部都是直線幹道,都沒有透過穿越民房,來提升路線效益
當時設計路網的團隊心思真的很細膩,可以做到這麼極限的工程(S型路線部分)
是繞過舊台北城運河匯集的原因 通過新生高架橋下的運河後面還有另外的運河匯集 #路線能直幹麻要一直大轉灣增加預算呢
身為台中人到了台北被平行轉乘的便利性感到超級驚喜!這便利性也太高了吧!在時刻表設計也是規劃很縝密!滿滿的佩服
可惜後來的捷運轉乘都不這麼方便文湖線倒是還好,還能站內轉成環狀線就要站外了
@@許多多-i2o 沒錯 很多站還是要走很遠才能轉乘平行轉乘的站真的有點少
去搭一次港鐵,就會覺得台北地鐵很破
@@user-vn7mb1me8o 港鐵超廢好嗎?我們超羨慕你們台北捷運的你這話也只能騙騙沒去過我們香港的人吧??
對外國的捷運顧問設計來說, 台北當時還是空白圖紙, 所以最理想的設計可以全部放上來.同層對向轉乘這個設計, 甚至對老外來說也是很新鮮的, 因為他們的母國的捷運, 往往受限於建造年代久遠, 沒辦法改出這種設計了.可惜的就是台鐵的四軌化沒保留, 台鐵如果能為東西向交通提供更多分流, 板南線就不會擠的像鬼壓床(?)一樣了雖然台鐵的號誌系統落後, 不過四軌化的通勤站一小時也能提供10班車服務, 加上長編組列車, 分流的效果是可以期望的.只是"人口尖峰"也快要結束了, 長期來看要改回去原本設計的可能性很低就是了.(因為現在不夠用, 但以後夠用)
結果事後才規劃的高雄捷運 沒半個平行轉乘 即使是早期的四線(紅橘藍棕) 也沒有任何平行轉程與聯開案 是當時的高雄市府素質問題?
@@kurolee1204 平行轉乘很貴啊,除了台北還有哪個縣市能夠蓋
@@ZhiHong0626 有錢蓋現在剩一半車廂的高運量、沒錢蓋平行轉乘
被高鐵幹走路廊
高捷要怎麼平行轉乘?? 😂為了平行轉乘 搞出 額外四個 噪音區???
本來很枯燥乏味的進程將每個角色的行為和介入,賦予了因果和互動如同劇場,發進的動畫非常生動🥰
設計的人厲害,施工的工程人員也是令人佩服
12:14 謝謝
www(歪頭燦笑
原來黑皮在畫面左邊,不看留言還沒注意到(笑
後面有肉
原來黑皮跟凡凡聯手.....
希望高鐵宜蘭站跟台鐵宜蘭站(或縣政中心站)也能平行轉乘!! 不然我也要去宜蘭開計程車了XDDD
平行轉程真的是神設計去過別的國家搭過捷運地鐵的話就發現真的很讚
5:26 當時: 這停靠好稀有啊,多拍幾張現在: (只看一下就上車)
你有發現301要從中正紀念堂到東門或東門到中正紀念堂之間顯示器有增加「彎道路段,列車鋼輪與鋼軌摩擦音為正常物理現象,請安心搭乘」嗎?
於今年七月左右新增
原來有這回事!下次經過時會多留意
但381沒新增
@@郭人豪-t4w 381磨軌音量比301小很多所以才沒有特別加上這段提示語
我剛才就在中正紀念堂下車😂工程規劃蠻厲害的
香港這個平行轉乘真的太棒了 !!不像新北環狀線轉乘還站外轉乘還地上跑到地下 花了十幾分鐘 我騎車都到了 !!
沒辦法,臺北環狀線本身都是遠期計畫,而不是先前就有的計畫或是後續更改,本來就會有衝突就像是 東環段 則是去年才正式打好基礎
香港(97年前的)地鐵當年能這麼棒創製出獨步全球的「平行轉乘」概念,飲水思源真的要感激英國人當年在香港建立出的優良制度、以及對香港的用心建設!非常感慨的是,這原先擁有極先進文明制度的國度,卻一下子就被毀約的北方野蠻夷摧毁至如斯滿目瘡痍!唉!
@@wingngan3170 小心小粉紅🙊
香港也不是每一站都是這樣他們有些站也是要走很久的!!!而且跟你說一個小技巧 港鐵的路線圖 如果是轉乘站的LOGO是平行的 就是平行轉乘如果是十字的 就是 要走一段路去另一條線月台
@@mt05203鰂魚涌就不是啦
生活圈就在這個麻花捲地帶 很酷 從新聞照片來看 古亭站的懸吊裝置物也懸吊好久了⋯
去東京搭過山手線後阿...這個平行轉乘台北捷運真是厲害
還有中央総武線
講得好清楚,太優質的內容了
7:54經典東門 中正紀念堂 古亭 應是最複雜的3角轉乘
這3個車站都是中興設計的
中正紀念堂的好處在多年後以捷運的方式實現了XD
相對於民房挖隧道還要給付相關費用給住戶,那時候用6億7000萬換取不用徵收真的聰明
誇張...1977年就有構想了快45年了到現在台北市還沒完全蓋好看來交通是百年建設是不會錯的
地質問題吧?
台北算好多了,畢竟首都資源還是比較豐沛..看看台中1990年代也有發想了,但擠了30年才好不容易生出唯一一條!*(重點還不是最需要的“中港路藍線”🤦)
@@robbin_s1302 中港路有雙節公車阿 而且還免費 搭捷運還要錢
@@robbin_s1302 從後面總結捷運綠線為何被排在首位,原因很簡單,綠線旁邊都是空地,更加毫無遮掩的是捷運共構宅清一色都是冠德建設得標
@@由依喵 BRT以前要收費,要不是因為擋到MRT建設計畫申請降階為公車專用道,不然是不會免費給你用。另外BRT屬於低運量載具完全不符合使用需求,中捷綠線就是中運量了,中港路這麼塞給低運量還跟汽車爭道,所以中港路塞車至今無解。
中永和往返淡水線不少人會選擇在古亭及中正紀念堂共兩次轉乘,在東門雖然只要轉乘一次但因為麻花彎的關係而往往較為耗時
長知識了
古亭轉淡水線??古亭不是轉松山新店線嗎??
@@陳小風-l4q 他說的沒錯啊 在古亭轉松山新店線到中正紀念堂再轉一次 共兩次
@@是非-l5q 中正紀念堂113年即將會多一個轉乘站,捷運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第一期土城站,第二期樹林站全線完工
@@陳小風-l4q 中正紀念堂113年即將會多一個轉乘站,捷運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第一期土城站,第二期樹林站全線完工
0:05因為紅線c381先到,綠線c371後到,紅線下車的人已經走到對面上車,綠線剛下車,走到對面也要時間,所以綠線會先開,紅線才離開。但是很多新店來的會轉紅線到北車,所以假如綠線先來,有可能兩台車會同時離站,可以聽到c381跟c371同時咻一聲離站。
其實我之前每天搭信義線去附中上學,倒是沒有注意到噪音過大的問題,可能是我習慣了或是都在睡覺XD
因為上班時人很多講話也很吵哈哈哈
那是因為列車在該路段有減速行駛,所以噪音沒有想像中的大,但是導致行駛時間加長不少
搭捷運到附中上學+1
還是第一次聽過進市區跟出市區的概念!長知識了🤔
解說的好詳細還有配動畫,讓我第一次了解捷運規劃背後的考量!
這顧問公司不只要IQ 180,還要有夠大顆的心臟!!謝謝各位幕後功臣的付出
中正紀念堂113年即將會多一個轉乘站,捷運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樹林站
中正紀念堂將來要變成台灣首個三線共構的捷運車站(永久)
萬大線沒有共構 是在另一個路口設站 只是會有連通道而已
捷運萬大線全線完工以後應該是不會使用原本在跑捷運捷運列車,捷運萬大線應該是會用全新捷運捷運列車營運,只是不太確定了,這要看台北捷運公司決定了
@@a532612 捷運新列車會在台灣打造嗎?
@@sdarkao9297 應該會會以台灣製造捷運列車,只是不確定,這要看捷運公司什麼決定,捷運萬大線捷運公司聽說好像要用新捷運列車新車營運,只是不確定要依捷運公司為主,捷運萬大線車身圖案也用投票方式決定了,等到113年4月捷運萬大線捷運第一期通車就知道了,捷運萬大線施工,也害兩線公車改道了
蒙特婁(滿地可)地鐵平行轉乘也做得不錯,有時間可以介紹一下。
今年才上台北讀書的大一新生✋常常搭橘線從古亭到東門,第一次搭真的被很大的聲音嚇到
真的 那邊確實有比較吵,甚至安靜一點的時候還覺得很刺耳
平行轉乘有利於通勤族,但是不利於外地人,尤其當兩線是相切而不是相交的話,非常反直覺,我在武漢香港路來回過好幾次才坐對車。
很便民的轉乘設計,希望未來還能看到新建路線的平行轉乘。1:40這集原本還有一站民權西路可以上榜的,雖然後來改掉了。
中捷台中車站也有這種規劃,但也不太確定
@@tzutayang3553 目前已經把該站的平行轉乘取消了,兩線月台現在是不同位置
@@tzutayang3553 捷運台中車站從來沒有平行轉乘的設計 藍線和橘線自己各一層(藍線還是走民權路的時候)
也對,是沒有要這樣建啦😐😐不然就很方便的
長知識了 謝謝👍
東門站好玩的地方在於同層月台列車轉成是相反方向運轉,與其他站不一樣之前新店直通淡水,變成在中正紀念堂分家轉成,還為這個有可能碰上網軍側翼,認為不會浪費轉乘時間哈哈,我就是學運輸的,怎麼會不知道動線控制和管理呢?
比較好奇的是 那些為了大轉彎而不得不穿越民宅或建物下方的隧道 是否會影響到地面建物改建時地基的深度限制
當然會阿 就算地基不挖到也還有承重的問題 所以很多路線上方都是規劃成馬路(像是西門町中華路下方就是板南線隧道)
還有西門站那站也是平行轉乘
很用心喔 加油
仁愛 信義 羅斯福 三條路面上綁捷運的廣告大雜燴車很多人不太願意收因為捷運黃線在底下與兩條線轉彎90phase 的瞬間不僅是人頭數據崩潰眼睛量子辨識(Lz)產生影響….攝影機設定參數回收廣告效益時,不盡然所有的人都想要看到廣告,尤其是,工作特徵有NDA的工程師….
在講其實麻花捲路線如果很深的話應該對民宅的影響不大!?(還是為了以後要都更🤣🤣
真的坐了日本的地鐵後才覺得台灣轉乘真的很方便😢
香港鐵路網首創的(懶人)換線方式其實並不是只有跨月臺換車,而是相鄰車站(旺角/太子、金鐘/中環)都做成跨月臺換車模式來分散人潮,但臺北好像並不需要因為有田字形換車網絡?
田字型?
還有西門站,也是平行轉乘
平行轉車真的非常方便我記得西門也是這樣最糟的換車體驗除了木柵線之外中山站的紅、綠線轉乘也是動線複雜走道狹小
其實現在回頭來看 紅和綠線都應該想辦法拉到南港車站讓藍綠 藍紅 甚至紅綠都可以多增加一次轉乘機會並配合未來南港大量發展而因應
好詳細喔
只是從中永和或是新莊三重蘆洲等地的人往返內湖或是文山區卻是要轉乘2次,很麻煩…因為棕線與橘線雖說都有經過台北市,但卻是完全不搭軋的兩條捷運線,完全沒有這兩條線的轉乘站
所以連結棕線與橘線的公車生意通常都不差
等以後的環狀線吧
香港的(太子,旺角;油塘,調景嶺)就是平行轉車香港人👇🏻
台北捷運麻花隧道的平行轉乘設計是參考國外地鐵的設計方式
為什麼橘線出東門站後不走金山南路到師大設站,延師大路下行最後在台電大樓與綠線交會,再跟中和線貫通?這樣省了大迴轉與麻花工程,也較少穿越民宅,師大路跟金山南路地下也有運河嗎?
台北捷運是台灣最成功的捷運
現在的古亭-東門早就沒有剛通車時的巨大轟轟聲了,是時候應該取消降速(差不多深夜時段那個時速即可)吧?再者,西門-台北車站早期我印象中也是有一段(偏台北車站)也是挺刺耳的,多年過去了,現在安靜而且一下就抵達了
最近搭乘有發現,變安靜好多 刺耳的軌道磨擦聲少很多
降速啊 不然一開始用59kph 去跑 那個噪音很驚人 至於要追回延誤的時間 ....在其他比較筆直的路段 用 78kph 趕路就好了
香港回歸似乎注定了當地鐵路的禮崩樂壞,其實台北捷運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港鐵。(如設置哺乳室)
祝你快速1000000訂閱
10:23當時路網只有到北投,隔年才通車到淡水
凡凡好棒🥺
中和線在古亭換車納莉風災沒有關係吧?在古亭換車這件事持續很多年欸
想請教北捷高運量的鐵軌為何跟東京地鐵的鐵軌不一樣 本來以為重型鐵路應該都是北捷這種鐵軌
這就是在ptt上都市傳說中的北捷百慕達三角洲。怎麼轉車都在這三個站繞,都繞不出這三個站。
是否可以拍攝雲林 或南投交通建設
捷運的地下轉乘站都跟台北市運河有關 因為上面有灌溉運河 所以經過這幾個轉乘點時捷運站必須挖的更深一點 然後C型路網會有岔線換線的問題 加上先行通車的路線都需要透過這些岔線將早期的路網直通 所以在某些轉乘點上會先行開發第一層直達路線通車 等下一層的交會線完成後 將兩條匯入同一個方向的路線就在同一層裡方便轉乘 無需跑上跑下的 三重蘆洲一直是民進黨的大本營所以當時陳水扁對於橘線有特別關照 #你們也可以發現台北的捷運系統中橘線是唯一一條無法一次就能轉乘文湖線的路線#行天宮馬路下面有三條運河匯集這就是為什麼橘線會在中山國小站後大轉灣的原因之一
推一個認真,已訂閱
東門除了噪音過大 還有明顯減速每次搭都又吵又慢 超煩躁
沒辦法,已是最佳解
不得不提一下西朝鲜的。基本上规划的非常短视,基本上没有规划换乘 因此换乘需要跋山涉水,走上一里地都不是问题
平行轉乘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因為有時坐過站下車,第一個就想到要去對面坐回去,之前不知道就這樣一直坐錯
其實在某次去台北搭捷運遇到平行轉乘的站,我就想說跟倫敦一樣,結果顧問公司是英國的,難怪有英國的設計風,淡水信義線也是,要去象山的,搭到大安森林公園的列車,你只能等往象山的,倫敦的搭錯,你只能搭回上一站,等你要前往的目的地列車了
你要說的是往大安的吧,沒有列車終點站是大安森林公園
@@JYH0403 對
我覺得港鐵的油塘站到調景嶺站中間的軌道配置更複雜...不過也是因為要讓觀塘綫和將軍澳線平行轉乘這樣設計 油塘站到調景嶺站或是反之 就會上下顛倒 左右交換XDD
你是不是說將軍澳線
@@tomkmb8223 對阿
我以為中正紀念堂後面,橘黃色那條是Google Map畫偏了,感覺還是以前[新店-淡水]一車到底路線比較方便。
我怎麼感覺還是現在[新店-松山]一車到底路線比較方便。
論從頭搭到尾的乘客數量,昔日的“淡水-新店”肯定會比現在的“淡水-象山”、“松山-新店”少很多,因為大多數人是要往返於郊區及市區,所以“淡水-新店”這樣郊區連結郊區的運行模式事實上沒有什麼運輸效益,只是在後期市區路網(信義線、松山線)完成前的過渡方案
伦敦的Finsbury Park同台换乘也是特别方便
小南門那邊附近不是有監聽設備
穿過民房底下真的會對民房有很大的影響嗎如果能讓整體捷運更方便我恨不得讓我家下面有捷運穿過
對於東門站轉彎路段我沒意見,因為 ~ 我通常戴著耳塞式耳機,所以噪音跟我無緣 😁其中很好笑的是,有位網友跟我說:Google地圖上 路線是筆直走在路上,所以沒有穿越住宅,這點我直接笑了 😂,如果真是如此話,等著就是車廂斷了 ~況且從古亭站出站往 南勢角 部分,勢必穿越民宅區才能穿越河道進入中永和地區 ~
麻花耳機蓮
@@沐沐-j4x 偽智人恨愛
此處Google地圖上 路線是筆直走在路上的原因是:GOOGLE故意畫錯的!目的是預防指別人盜圖侵害版權時,指證用的,只要你細心找,會發現這類故意畫錯的地方很多,故意 XX路寫成XX街,橋名標錯......多的很。再例如:板南線板橋站前後段隧道線形都是故意畫錯的,預埋陷阱玄機。
其實我覺得紅線用C371,綠線用C381,橘線用C321(改IGBT),藍線用C301丶C341
看過日本地鐵的"地下城"就會覺得台北的..真的還好...
凡凡我們愛你❤️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those word-up games bounded with Toyota on the road interact with ad in MRT, those three roads are independent vectors projection in the space.
來惹來惹~~~
我覺得東門站設計超複雜
我只能說當列車行進到地下麻花隧道時不要想太多😅😅
10:05 進入 東門站?!
字幕打錯惹 悲劇一樣是東門站發進 最後抵達古亭站哦
英國有送列車😊!
东施效颦:北京西站,国家图书馆
請問一下4:03是捷運士林站遠眺嗎??
是
可能是我很常坐觀塘線,覺得不罕見
1:07 又是阿拉伯寫法(沒……我沒在抱怨)
介紹得很詳細,但我聽到睡著了😅講話時,建議有抑揚頓挫,情緒起伏可以稍微大一些,不要只是照本宣科
凡凡我愛你ㄟ
台北版將軍澳線
如果中正紀念堂站北移作X型、大安森林公園十字、古亭站T字轉乘,東門站獨立出去,黃線走和平東路跟同安街,在大安森林公園下面轉彎,就不用搞得那麼複雜,也沒有那麼多噪音。甚至因為黃線截彎取直,和平東路師大路口或是泰順街口還有機會再多蓋一個站。忠孝新生T型轉乘跟松江南京十字轉乘都只是稍微麻煩一點,真正的人流瓶頸其實是捷運跟台鐵、捷運跟高鐵的上下月台轉乘。三條捷運同月台轉乘反而有點為了做而做。
真的是麻花捲
原來同層轉乘不是香港地鐵的專利!
台北捷運真的超方便
但古亭到東門的時間還是太久了
假日和平日離峰仍遇到減速,不過今年大年初二我從古亭→東門早上8點多搭乘時又快又不吵
東門到古亭或者古亭到東門真的超久
嗯嗯就是阿
補償與增加的經費也許差不多但轉彎磨軌造成的耐用年限降低卻會造成日後營運成本永遠增加也造成乘客聽力的減損,或是減速帶來的時間浪費😅🤔
黑皮嗨 😂
如果用BMTC的版本,中正紀念堂站設在愛國東路上而非今天的羅斯福路,紅線在麻花隧道段就可以少繞一個彎了
這樣綠線會很難搞
@@沐沐-j4x 綠線會右轉杭州南路和橘線並行,左轉愛國東路和紅線並行並設站,再直行愛國西路接回現在的路廊,也沒有困難到哪
@@timx2171 從愛國東路右轉杭州南路同時要跟橘線及紅線隧道交錯,怎麼會沒困難
@@沐沐-j4x 橘線是杭州南路直行,綠線是從愛國東路右轉杭州,紅線是左轉杭州,為什麼會交錯?綠線確實會比較麻煩,但紅線可以少點麻煩,少穿越點民宅
@@timx2171 它們就會在杭州南路集合啊,而且這樣走變成綠線也要穿越民宅(愛國-杭州不可能完全沿著道路轉),總之中正紀念堂站在羅斯福路對紅綠橘彼此動線的相對位置是最理想
媽的,本來頂溪到北車,一趟就到了(只要上車就差不多知道何時到北車) ,現在根本無從算起 , 如果要快,得轉兩次!! 到東門換 , 根本在浪費時間!!
走到月台對面還好,就是古亭-東門部分時段還慢慢開很惱人,明明已經沒有剛通車的高轟轟叫聲
淡水信義線不管是往淡水方向還是往象山方向都是在市中心 所以說什麼下層離開市中心也不對 信義區也是市中心啊
這裡提到的市中心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市中心,也就是文湖線以西的台北市區,特別是台北車站、西門町一帶
@@水流漓 舊市區中心 老城區之意
都市規劃問題。東邊三條水平路線,按照常理應該是規劃成住宅區,結果卻變成商業中心,導致捷運路網效益大打折扣
那時候規劃時市中心還在舊城區但隨時間慢慢向西擴張了
港铁同台换乘一大堆,
所以為什麼捷運的路段不能穿越民房地下呢?這樣不是空間可以弄更大嗎
不是說不行,而是盡量避免,因為這樣會影響地面上民宅的使用或是日後改建
東門我坐反過😂果然是假捷運迷😢
節奏太拖了,講了十幾分鐘還要等下支影片
東門站、古亭站、中正紀念堂站等這3個車站之間的4條隧道線形規劃設計方案是當年我提出來的喔。
真假 請教當年任職於何單位 感謝
@@MMJustway 中興
如果當初你有服務到高雄捷運的案子 現在就不會這樣了吧
@@kurolee1204 哪樣?
@@lits1684 沒有任何平行轉乘,即使是最早期的紅橘藍棕四線階段,路線全部都是直線幹道,都沒有透過穿越民房,來提升路線效益
當時設計路網的團隊心思真的很細膩,可以做到這麼極限的工程(S型路線部分)
是繞過舊台北城運河匯集的原因 通過新生高架橋下的運河後面還有另外的運河匯集 #路線能直幹麻要一直大轉灣增加預算呢
身為台中人到了台北被平行轉乘的便利性感到超級驚喜!這便利性也太高了吧!在時刻表設計也是規劃很縝密!滿滿的佩服
可惜後來的捷運轉乘都不這麼方便
文湖線倒是還好,還能站內轉成
環狀線就要站外了
@@許多多-i2o 沒錯 很多站還是要走很遠才能轉乘
平行轉乘的站真的有點少
去搭一次港鐵,就會覺得台北地鐵很破
@@user-vn7mb1me8o 港鐵超廢好嗎?
我們超羨慕你們台北捷運的
你這話也只能騙騙沒去過我們香港的人吧??
對外國的捷運顧問設計來說, 台北當時還是空白圖紙, 所以最理想的設計可以全部放上來.
同層對向轉乘這個設計, 甚至對老外來說也是很新鮮的, 因為他們的母國的捷運, 往往受限於建造年代久遠, 沒辦法改出這種設計了.
可惜的就是台鐵的四軌化沒保留, 台鐵如果能為東西向交通提供更多分流, 板南線就不會擠的像鬼壓床(?)一樣了
雖然台鐵的號誌系統落後, 不過四軌化的通勤站一小時也能提供10班車服務, 加上長編組列車, 分流的效果是可以期望的.
只是"人口尖峰"也快要結束了, 長期來看要改回去原本設計的可能性很低就是了.(因為現在不夠用, 但以後夠用)
結果事後才規劃的高雄捷運 沒半個平行轉乘 即使是早期的四線(紅橘藍棕) 也沒有任何平行轉程與聯開案 是當時的高雄市府素質問題?
@@kurolee1204 平行轉乘很貴啊,除了台北還有哪個縣市能夠蓋
@@ZhiHong0626 有錢蓋現在剩一半車廂的高運量、沒錢蓋平行轉乘
被高鐵幹走路廊
高捷要怎麼平行轉乘?? 😂
為了平行轉乘 搞出 額外四個 噪音區???
本來很枯燥乏味的進程
將每個角色的行為和介入,賦予了因果和互動如同劇場,
發進的動畫非常生動🥰
設計的人厲害,施工的工程人員也是令人佩服
12:14 謝謝
www(歪頭燦笑
原來黑皮在畫面左邊,不看留言還沒注意到(笑
後面有肉
原來黑皮跟凡凡聯手.....
希望高鐵宜蘭站跟台鐵宜蘭站(或縣政中心站)也能平行轉乘!! 不然我也要去宜蘭開計程車了XDDD
平行轉程真的是神設計
去過別的國家搭過捷運地鐵的話
就發現真的很讚
5:26
當時: 這停靠好稀有啊,多拍幾張
現在: (只看一下就上車)
你有發現301要從中正紀念堂到東門或東門到中正紀念堂之間顯示器有增加「彎道路段,列車鋼輪與鋼軌摩擦音為正常物理現象,請安心搭乘」嗎?
於今年七月左右新增
原來有這回事!下次經過時會多留意
但381沒新增
@@郭人豪-t4w 381磨軌音量比301小很多所以才沒有特別加上這段提示語
我剛才就在中正紀念堂下車😂
工程規劃蠻厲害的
香港這個平行轉乘真的太棒了 !!不像新北環狀線轉乘還站外轉乘還地上跑到地下 花了十幾分鐘 我騎車都到了 !!
沒辦法,臺北環狀線本身都是遠期計畫,而不是先前就有的計畫或是後續更改,本來就會有衝突
就像是 東環段 則是去年才正式打好基礎
香港(97年前的)地鐵當年能這麼棒創製出獨步全球的「平行轉乘」概念,飲水思源真的要感激英國人當年在香港建立出的優良制度、以及對香港的用心建設!非常感慨的是,這原先擁有極先進文明制度的國度,卻一下子就被毀約的北方野蠻夷摧毁至如斯滿目瘡痍!唉!
@@wingngan3170 小心小粉紅🙊
香港也不是每一站都是這樣
他們有些站也是要走很久的!!!
而且跟你說一個小技巧 港鐵的路線圖 如果是轉乘站的LOGO是平行的 就是平行轉乘
如果是十字的 就是 要走一段路去另一條線月台
@@mt05203鰂魚涌就不是啦
生活圈就在這個麻花捲地帶 很酷 從新聞照片來看 古亭站的懸吊裝置物也懸吊好久了⋯
去東京搭過山手線後
阿...這個平行轉乘
台北捷運真是厲害
還有中央総武線
講得好清楚,太優質的內容了
7:54經典
東門 中正紀念堂 古亭 應是最複雜的3角轉乘
這3個車站都是中興設計的
中正紀念堂的好處在多年後以捷運的方式實現了XD
相對於民房挖隧道還要給付相關費用給住戶,那時候用6億7000萬換取不用徵收真的聰明
誇張...
1977年就有構想了
快45年了
到現在台北市還沒完全蓋好
看來交通是百年建設是不會錯的
地質問題吧?
台北算好多了,畢竟首都資源還是比較豐沛..
看看台中1990年代也有發想了,但擠了30年才好不容易生出唯一一條!*(重點還不是最需要的“中港路藍線”🤦)
@@robbin_s1302 中港路有雙節公車阿 而且還免費 搭捷運還要錢
@@robbin_s1302 從後面總結捷運綠線為何被排在首位,原因很簡單,綠線旁邊都是空地,更加毫無遮掩的是捷運共構宅清一色都是冠德建設得標
@@由依喵 BRT以前要收費,要不是因為擋到MRT建設計畫申請降階為公車專用道,不然是不會免費給你用。另外BRT屬於低運量載具完全不符合使用需求,中捷綠線就是中運量了,中港路這麼塞給低運量還跟汽車爭道,所以中港路塞車至今無解。
中永和往返淡水線不少人會選擇在古亭及中正紀念堂共兩次轉乘,在東門雖然只要轉乘一次但因為麻花彎的關係而往往較為耗時
長知識了
古亭轉淡水線??古亭不是轉松山新店線嗎??
@@陳小風-l4q 他說的沒錯啊 在古亭轉松山新店線到中正紀念堂再轉一次 共兩次
@@是非-l5q 中正紀念堂113年即將會多一個轉乘站,捷運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第一期土城站,第二期樹林站全線完工
@@陳小風-l4q 中正紀念堂113年即將會多一個轉乘站,捷運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第一期土城站,第二期樹林站全線完工
0:05因為紅線c381先到,綠線c371後到,紅線下車的人已經走到對面上車,綠線剛下車,走到對面也要時間,所以綠線會先開,紅線才離開。但是很多新店來的會轉紅線到北車,所以假如綠線先來,有可能兩台車會同時離站,可以聽到c381跟c371同時咻一聲離站。
其實我之前每天搭信義線去附中上學,倒是沒有注意到噪音過大的問題,可能是我習慣了或是都在睡覺XD
因為上班時人很多講話也很吵哈哈哈
那是因為列車在該路段有減速行駛,所以噪音沒有想像中的大,但是導致行駛時間加長不少
搭捷運到附中上學+1
還是第一次聽過進市區跟出市區的概念!長知識了🤔
解說的好詳細還有配動畫,讓我第一次了解捷運規劃背後的考量!
這顧問公司不只要IQ 180,還要有夠大顆的心臟!!
謝謝各位幕後功臣的付出
中正紀念堂113年即將會多一個轉乘站,捷運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樹林站
中正紀念堂將來要變成台灣首個三線共構的捷運車站(永久)
萬大線沒有共構 是在另一個路口設站 只是會有連通道而已
捷運萬大線全線完工以後應該是不會使用原本在跑捷運捷運列車,捷運萬大線應該是會用全新捷運捷運列車營運,只是不太確定了,這要看台北捷運公司決定了
@@a532612 捷運新列車會在台灣打造嗎?
@@sdarkao9297 應該會會以台灣製造捷運列車,只是不確定,這要看捷運公司什麼決定,捷運萬大線捷運公司聽說好像要用新捷運列車新車營運,只是不確定要依捷運公司為主,捷運萬大線車身圖案也用投票方式決定了,等到113年4月捷運萬大線捷運第一期通車就知道了,捷運萬大線施工,也害兩線公車改道了
蒙特婁(滿地可)地鐵平行轉乘也做得不錯,有時間可以介紹一下。
今年才上台北讀書的大一新生✋常常搭橘線從古亭到東門,第一次搭真的被很大的聲音嚇到
真的 那邊確實有比較吵,甚至安靜一點的時候還覺得很刺耳
平行轉乘有利於通勤族,但是不利於外地人,尤其當兩線是相切而不是相交的話,非常反直覺,我在武漢香港路來回過好幾次才坐對車。
很便民的轉乘設計,希望未來還能看到新建路線的平行轉乘。
1:40這集原本還有一站民權西路可以上榜的,雖然後來改掉了。
中捷台中車站也有這種規劃,但也不太確定
@@tzutayang3553 目前已經把該站的平行轉乘取消了,兩線月台現在是不同位置
@@tzutayang3553 捷運台中車站從來沒有平行轉乘的設計 藍線和橘線自己各一層(藍線還是走民權路的時候)
也對,是沒有要這樣建啦😐😐
不然就很方便的
長知識了 謝謝👍
東門站好玩的地方在於同層月台列車轉成是相反方向運轉,與其他站不一樣
之前新店直通淡水,變成在中正紀念堂分家轉成,還為這個有可能碰上網軍側翼,認為不會浪費轉乘時間
哈哈,我就是學運輸的,怎麼會不知道動線控制和管理呢?
比較好奇的是 那些為了大轉彎而不得不穿越民宅或建物下方的隧道 是否會影響到地面建物改建時地基的深度限制
當然會阿 就算地基不挖到也還有承重的問題 所以很多路線上方都是規劃成馬路(像是西門町中華路下方就是板南線隧道)
還有西門站那站也是平行轉乘
很用心喔 加油
仁愛 信義 羅斯福 三條路面上綁捷運的廣告大雜燴車很多人不太願意收
因為捷運黃線在底下與兩條線轉彎90phase 的瞬間
不僅是人頭數據崩潰
眼睛量子辨識(Lz)產生影響….
攝影機設定參數回收廣告效益時,
不盡然所有的人都想要看到廣告,
尤其是,工作特徵有NDA的工程師….
在講其實麻花捲路線如果很深的話
應該對民宅的影響不大!?(還是為了以後要都更🤣🤣
真的坐了日本的地鐵後才覺得台灣轉乘真的很方便😢
香港鐵路網首創的(懶人)換線方式其實並不是只有跨月臺換車,而是相鄰車站(旺角/太子、金鐘/中環)都做成跨月臺換車模式來分散人潮,但臺北好像並不需要因為有田字形換車網絡?
田字型?
還有西門站,也是平行轉乘
平行轉車真的非常方便
我記得西門也是這樣
最糟的換車體驗除了木柵線之外
中山站的紅、綠線轉乘也是動線複雜走道狹小
其實現在回頭來看 紅和綠線都應該想辦法拉到南港車站
讓藍綠 藍紅 甚至紅綠都可以多增加一次轉乘機會
並配合未來南港大量發展而因應
好詳細喔
只是從中永和或是新莊三重蘆洲等地的人往返內湖或是文山區卻是要轉乘2次,很麻煩…
因為棕線與橘線雖說都有經過台北市,但卻是完全不搭軋的兩條捷運線,完全沒有這兩條線的轉乘站
所以連結棕線與橘線的公車生意通常都不差
等以後的環狀線吧
香港的(太子,旺角;油塘,調景嶺)就是平行轉車
香港人
👇🏻
台北捷運麻花隧道的平行轉乘設計是參考國外地鐵的設計方式
為什麼橘線出東門站後不走金山南路到師大設站,延師大路下行最後在台電大樓與綠線交會,再跟中和線貫通?這樣省了大迴轉與麻花工程,也較少穿越民宅,師大路跟金山南路地下也有運河嗎?
台北捷運是台灣最成功的捷運
現在的古亭-東門早就沒有剛通車時的巨大轟轟聲了,是時候應該取消降速(差不多深夜時段那個時速即可)吧?
再者,西門-台北車站早期我印象中也是有一段(偏台北車站)也是挺刺耳的,多年過去了,現在安靜而且一下就抵達了
最近搭乘有發現,變安靜好多 刺耳的軌道磨擦聲少很多
降速啊 不然一開始用59kph 去跑 那個噪音很驚人 至於要追回延誤的時間 ....在其他比較筆直的路段 用 78kph 趕路就好了
香港回歸似乎注定了當地鐵路的禮崩樂壞,其實台北捷運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港鐵。(如設置哺乳室)
祝你快速1000000訂閱
10:23當時路網只有到北投,隔年才通車到淡水
凡凡好棒🥺
中和線在古亭換車納莉風災沒有關係吧?在古亭換車這件事持續很多年欸
想請教北捷高運量的鐵軌為何跟東京地鐵的鐵軌不一樣 本來以為重型鐵路應該都是北捷這種鐵軌
這就是在ptt上都市傳說中的北捷百慕達三角洲。怎麼轉車都在這三個站繞,都繞不出這三個站。
是否可以拍攝雲林 或南投交通建設
捷運的地下轉乘站都跟台北市運河有關 因為上面有灌溉運河 所以經過這幾個轉乘點時捷運站必須挖的更深一點 然後C型路網會有岔線換線的問題 加上先行通車的路線都需要透過這些岔線將早期的路網直通 所以在某些轉乘點上會先行開發第一層直達路線通車 等下一層的交會線完成後 將兩條匯入同一個方向的路線就在同一層裡方便轉乘 無需跑上跑下的 三重蘆洲一直是民進黨的大本營
所以當時陳水扁對於橘線有特別關照 #你們也可以發現台北的捷運系統中橘線是唯一一條無法一次就能轉乘文湖線的路線
#行天宮馬路下面有三條運河匯集這就是為什麼橘線會在中山國小站後大轉灣的原因之一
推一個認真,已訂閱
東門除了噪音過大 還有明顯減速
每次搭都又吵又慢 超煩躁
沒辦法,已是最佳解
不得不提一下西朝鲜的。基本上规划的非常短视,基本上没有规划换乘 因此换乘需要跋山涉水,走上一里地都不是问题
平行轉乘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因為有時坐過站下車,第一個就想到要去對面坐回去,之前不知道就這樣一直坐錯
其實在某次去台北搭捷運遇到平行轉乘的站,我就想說跟倫敦一樣,結果顧問公司是英國的,難怪有英國的設計風,淡水信義線也是,要去象山的,搭到大安森林公園的列車,你只能等往象山的,倫敦的搭錯,你只能搭回上一站,等你要前往的目的地列車了
你要說的是往大安的吧,沒有列車終點站是大安森林公園
@@JYH0403 對
我覺得港鐵的油塘站到調景嶺站中間的軌道配置更複雜...不過也是因為要讓觀塘綫和將軍澳線平行轉乘這樣設計 油塘站到調景嶺站或是反之 就會上下顛倒 左右交換XDD
你是不是說將軍澳線
@@tomkmb8223 對阿
我以為中正紀念堂後面,橘黃色那條是Google Map畫偏了,感覺還是以前[新店-淡水]一車到底路線比較方便。
我怎麼感覺還是現在[新店-松山]一車到底路線比較方便。
論從頭搭到尾的乘客數量,昔日的“淡水-新店”肯定會比現在的“淡水-象山”、“松山-新店”少很多,因為大多數人是要往返於郊區及市區,所以“淡水-新店”這樣郊區連結郊區的運行模式事實上沒有什麼運輸效益,只是在後期市區路網(信義線、松山線)完成前的過渡方案
伦敦的Finsbury Park同台换乘也是特别方便
小南門那邊附近不是有監聽設備
穿過民房底下真的會對民房有很大的影響嗎
如果能讓整體捷運更方便
我恨不得讓我家下面有捷運穿過
對於東門站轉彎路段我沒意見,因為 ~ 我通常戴著耳塞式耳機,所以噪音跟我無緣 😁
其中很好笑的是,有位網友跟我說:Google地圖上 路線是筆直走在路上,所以沒有穿越住宅,這點我直接笑了 😂,如果真是如此話,等著就是車廂斷了 ~
況且從古亭站出站往 南勢角 部分,勢必穿越民宅區才能穿越河道進入中永和地區 ~
麻花耳機蓮
@@沐沐-j4x 偽智人恨愛
此處Google地圖上 路線是筆直走在路上的原因是:
GOOGLE故意畫錯的!目的是預防指別人盜圖侵害版權時,指證用的,只要你細心找,會發現這類故意畫錯的地方很多,故意 XX路寫成XX街,橋名標錯......多的很。再例如:板南線板橋站前後段隧道線形都是故意畫錯的,預埋陷阱玄機。
其實我覺得紅線用C371,綠線用C381,橘線用C321(改IGBT),藍線用C301丶C341
看過日本地鐵的"地下城"就會覺得台北的..真的還好...
凡凡我們愛你❤️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those word-up games bounded with Toyota on the road interact with ad in MRT, those three roads are independent vectors projection in the space.
來惹來惹~~~
我覺得東門站設計超複雜
我只能說當列車行進到地下麻花隧道時不要想太多😅😅
10:05 進入 東門站?!
字幕打錯惹 悲劇
一樣是東門站發進 最後抵達古亭站哦
英國有送列車😊!
东施效颦:北京西站,国家图书馆
請問一下4:03是捷運士林站遠眺嗎??
是
可能是我很常坐觀塘線,覺得不罕見
1:07 又是阿拉伯寫法(沒……我沒在抱怨)
介紹得很詳細,但我聽到睡著了😅
講話時,建議有抑揚頓挫,情緒起伏可以稍微大一些,不要只是照本宣科
凡凡我愛你ㄟ
台北版將軍澳線
如果中正紀念堂站北移作X型、大安森林公園十字、古亭站T字轉乘,東門站獨立出去,黃線走和平東路跟同安街,在大安森林公園下面轉彎,就不用搞得那麼複雜,也沒有那麼多噪音。甚至因為黃線截彎取直,和平東路師大路口或是泰順街口還有機會再多蓋一個站。
忠孝新生T型轉乘跟松江南京十字轉乘都只是稍微麻煩一點,真正的人流瓶頸其實是捷運跟台鐵、捷運跟高鐵的上下月台轉乘。三條捷運同月台轉乘反而有點為了做而做。
真的是麻花捲
原來同層轉乘不是香港地鐵的專利!
台北捷運真的超方便
但古亭到東門的時間還是太久了
假日和平日離峰仍遇到減速,不過今年大年初二我從古亭→東門早上8點多搭乘時又快又不吵
東門到古亭或者古亭到東門真的超久
嗯嗯就是阿
補償與增加的經費也許差不多
但轉彎磨軌造成的耐用年限降低卻會造成日後營運成本永遠增加
也造成乘客聽力的減損,或是減速帶來的時間浪費😅🤔
黑皮嗨 😂
如果用BMTC的版本,中正紀念堂站設在愛國東路上而非今天的羅斯福路,紅線在麻花隧道段就可以少繞一個彎了
這樣綠線會很難搞
@@沐沐-j4x 綠線會右轉杭州南路和橘線並行,左轉愛國東路和紅線並行並設站,再直行愛國西路接回現在的路廊,也沒有困難到哪
@@timx2171 從愛國東路右轉杭州南路同時要跟橘線及紅線隧道交錯,怎麼會沒困難
@@沐沐-j4x 橘線是杭州南路直行,綠線是從愛國東路右轉杭州,紅線是左轉杭州,為什麼會交錯?綠線確實會比較麻煩,但紅線可以少點麻煩,少穿越點民宅
@@timx2171 它們就會在杭州南路集合啊,而且這樣走變成綠線也要穿越民宅(愛國-杭州不可能完全沿著道路轉),總之中正紀念堂站在羅斯福路對紅綠橘彼此動線的相對位置是最理想
媽的,本來頂溪到北車,一趟就到了(只要上車就差不多知道何時到北車) ,現在根本無從算起 , 如果要快,得轉兩次!! 到東門換 , 根本在浪費時間!!
走到月台對面還好,就是古亭-東門部分時段還慢慢開很惱人,明明已經沒有剛通車的高轟轟叫聲
淡水信義線不管是往淡水方向還是往象山方向都是在市中心 所以說什麼下層離開市中心也不對 信義區也是市中心啊
這裡提到的市中心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市中心,也就是文湖線以西的台北市區,特別是台北車站、西門町一帶
@@水流漓 舊市區中心 老城區之意
都市規劃問題。東邊三條水平路線,按照常理應該是規劃成住宅區,結果卻變成商業中心,導致捷運路網效益大打折扣
那時候規劃時市中心還在舊城區
但隨時間慢慢向西擴張了
港铁同台换乘一大堆,
所以為什麼捷運的路段不能穿越民房地下呢?這樣不是空間可以弄更大嗎
不是說不行,而是盡量避免,因為這樣會影響地面上民宅的使用或是日後改建
東門我坐反過😂果然是假捷運迷😢
節奏太拖了,講了十幾分鐘還要等下支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