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順眼的事,怎麼反映你的內在?~《忿恨的囚徒》凱宇和嘉玲的對談|【有聲書評】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5 чер 2024
  • #人跟人之間的敵意是怎麼來的 #人類的暴力跟仇恨從何而來 #為什麼有些人會固執己見 #如何讓化解自己對他人的敵意 #為什麼會有偏見跟誤會
    00:00:00 《忿恨的囚徒》
    00:03:45 敵意是怎麼來的?
    00:18:33 如何轉化你的敵意?
    00:29:39 總結&工商時間
    【線上課程】《活出有選擇的自由人生》~重塑信念,你的未來你說了算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4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活出有選擇的自由人生#第一講免費試聽】為什...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4nd4q7
    【線上課程】《你是哪種人?》~榮格與16型人格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5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4m8epg
    只要在優惠期間加入《活出有選擇的自由人生》,就送你《你是哪種人?》,買一送一、把握機會喔!!
    【線上課程】《好好在一起》~找回親密享受獨立,在關係裡自由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2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好好在一起#第一講免費試聽】找回你的歸屬感...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448x5y
    【線上課程】《好好說再見》~找回愛與安全感的分離必修課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6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好好說再見#第一講免費試聽】為何分開那麼痛?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4v3t9a
    【線上課程】《我們,再愛一次》~重建親密連結,讓愛回溫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7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我們,再愛一次#第一講免費試聽】為何越努力...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54r4uc
    【線上課程】《全方位職涯思維》~深職你的未來,佈局理想人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1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全方位職涯思維#第一講免費試聽(全)】深職...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v7n5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 • 【過好人生學】第一講免費試聽~避開這兩種思維...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讓夢想著地》勇敢迎接改變,陪你生涯轉彎不孤單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3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讓夢想著地】生涯需要轉彎的三個徵兆:活出喜...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4by27e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自信表達力】表達,到底在學什麼?#免費試聽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NUJK9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你有壓力嗎?壓力怎麼讓...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wugyq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是什麼阻礙了你與他人的...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QWLR2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專業有價#第一講免費試聽】建立自己的事業,...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時間駕訓班】第一講免費試聽~不了解大腦,怎...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GXZWM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內容為王#第一講免費試聽】文案・腳本・訪談...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3zzte2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 • 【理財心裡學】第一講免費試聽~擺脫家庭影響,...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 • 人際斷捨離,跟你想的不一樣~線上課程【人際斷...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LVRLY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成為你想要的改變】生活裡的不滿是怎麼來的?...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g4mjq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 / ekoob
    =========================
    #啟點文化 #有聲書評 #嘉玲和凱宇的對談 #凱宇 #嘉玲 #podcast #TurnKeySolution

КОМЕНТАРІ • 206

  • @OarlsCat
    @OarlsCat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78

    自己小筆記
    補充:H1大標題、H2次標題,自己做紀錄用的
    對對方有期待,覺得對方「應該」怎麼做,不符期待時則產生不滿
    對於跟我們不一樣的人如何解讀
    不一樣 = 不好 → 產生敵意
    一代不如一代(X 比較跟敵意) →一代不同於一代
    我覺得/我以為/應該 → 這應該、這必須
    把自己的感覺,當作別人的真實跟世界的通則,則變成災難
    H1:為何會有那麼多應該
    內文:【應該】預設規則、預設立場
    H2:1.自我中心的偏見(制約反應,看不見其它可能性)
    EX.嬰兒哭就有食物,制約,長大後餓了仍用哭得找食物
    哭了沒食物→不符合想像→產生挫折憤怒攻擊→敵意展現
    需要換位思考,考量她人視角、時機不同、環境因素
    全能自戀(掌控感)
    你需要自戀,你才會有自己,
    但自戀形式未改變,你也會很辛苦
    H2:2.粗暴的二分法:非黑即白
    不聽我講話 = 作對
    我講話時沒回應 = 不尊重我
    喜歡跟不喜歡之間,有還在認識你的灰色地帶
    同意跟不同意之間,有還在協商的灰色地帶
    H2:3.敵意的自動化
    【預設立場 + 自驗預言 = 投射性認同】
    視網膜效應:當你認為世界很差,那只會看的到這世界不好的地方,大量忽略、扭曲世界好的部分。
    【框架與標籤的使用】
    H1:如何去轉化「敵意」
    敵意也是動力,精神分析角度來看,沒有敵意則無法讓人成長
    轉化成創造性非破壞性
    H2:五個問句
    1.有沒有相反的證據(關注矛盾證據)
    你每次都惹我生氣→真的是每次嗎有沒有例外
    →改成這次/這段時間
    2.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態度不好→是什麼原因造成態度不好
    3.真正的關鍵是什麼
    潛台詞是什麼,目的是製造爭執還是表達關心
    講話直→於是你表達關心
    而不是講話直→你想表達關心,說出口的卻是批評
    4.錯誤因果推論:我到底怎麼想的
    不聽話就是不愛我→有沒有相反證據
    雖然沒聽我說話,但有沒有其他地方表達關心
    不按照我的意願→ 先了解對方想法再推論
    認知策略 搭配
    【精神分析】反思覺察內在的經驗、來擁有更深層的體會
    【認知策略】判斷這個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與世界相處
    5.僵固的規則: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
    僵固信念:我要表現完美、不能犯錯,要是好人
    反思:有沒有表現不好的時候大家還是愛自己
    有沒有不完美但沒關係的狀況(考試90分/小缺點)
    轉化:
    我可以努力表現,然後接受結果
    不扭曲你的真實,跟不扭曲環境的真實狀況底下
    給予一個更好的詮釋。
    H1:五個轉化「敵意」的認知策略
    1.察覺看不慣:想成為更加圓融、成熟、溫柔的人,先覺察自己心中的看不慣
    內在力量,根據展現的形式,轉化為敵意或動力

  • @ceciliahan6916
    @ceciliahan6916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很棒的分享。我也是活了50年左右才真正懂得為何一個人最大的對手其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覺醒。也真正體會到沒有任何的覺醒是不需付出代價。這無法言傳,只有每個人自己去經歷與體會。我只能說,當你的內在城牆越高,覺醒過程中的痛苦指數將越高。但這些最終都是神或者上天的恩典。

  • @mybug
    @mybug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4

    狗狗真的太乖了!!沒注意都以為是抱著玩偶

    • @user-je7dt3fd2c
      @user-je7dt3fd2c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 @saeifir
      @saeifir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也是…我覺得應該是這課題是我們需要努力的…聽的太認真了😂😂😂

  • @winnieyu7381
    @winnieyu738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6

    真希望每個人都能看到這支影片,可以了解自己的易怒或可以不要常隨意下定論去批評別人,減少”敵意“
    身邊的人甚至是陌生人都會,可能做了某些行為有我自己背後單純的原因,但陌生人不知情就會直接用他們敵意的眼光看待,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態

  • @jamylee2033
    @jamylee203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8

    真的,我有很多我覺得,你應該。
    曾經很喜歡一個人,她就有很多不符合我的應該。我有很多要求,很多憤怒。😢
    去參加內觀,學習到了平等心,沒有恆久的事,都會改變,不要有期待,不要有排斥,因為萬事無常。
    去學習觀察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接受,並知道這一切都會過去,不論好壞,不要深入的糾結於情緒當中,尤其是貪愛和憎恨。
    以下重點整理一些部分,方便複習:
    和為什麼有這麼多應該相符
    1.自我中心的偏見
    2.粗暴的二元思維(非黑及白少了很多灰階)
    3.敵意的自動化(預設立場+自驗預言=投射性認同)
    如何轉化
    1.有沒有相反的證據(關注矛盾的證據)
    2.有沒有別的可能(結論不要太快出來,客觀的想原因)
    3.真正的關鍵是什麼(你的目的是什麼)
    4.我到底是怎麼想得(錯誤的因果推論,ex 他不做××就是不關心我,先去了解對方的想法)
    5.我到底在堅持什麼(僵固的思維)
    在不扭曲自己的真實和對環境的真實,做出更好的詮釋。

    • @mavis04
      @mavis0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感謝摘要💯

  • @good5209
    @good520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0

    12:27 這次最大的收穫是:自戀也是自我的基礎
    以前總覺得自戀是不好的、需要努力消除
    依據這樣的觀點,要活出自己的人生,重要的是保有「適當形式」的自戀、而不是捨去自戀

  • @k77aw
    @k77aw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3

    講追求完美的部分很精闢,基本上我生活中最大的挫折都是先預設他人對我的要求近乎完美從而給自己過大的壓力導致很多事情迫於壓力而放棄,比如工作或一些人際關係的維持,這些關鍵被理解被講出來後感覺有種我這樣的性格也能被接納的感覺,這感覺很能讓人放下重擔

  • @lovelessheaven
    @lovelessheaven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

    看完以後我覺得主要是培養判斷能力吧
    不知道就不去預設立場
    想了解就直接問 其實很多事根本是自己想太多了
    敵意憤怒之類的我倒覺得沒什麼好限制的這也是溝通的一種 遇到有毒關係沒必要笑著裝沒事 甚至可以幫助你遠離那些人
    我對成熟的想法是情緒控制得當 未必需要多圓融

  • @user-rn3uz2fp4q
    @user-rn3uz2fp4q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

    講話直那段真的解釋得很好
    很多人只是把不經大腦,照習性說出來的話包裝成講話直
    但其實話背後真正的意思根本沒直接傳達出來

  • @hangohno8904
    @hangohno890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

    謝謝,很有意思的一則影片,有機會也想去看看原著😌
    最近聽到身邊的人對我的評價都是溫柔沒脾氣的時候都還是有些不習慣,畢竟以前我的一般評價都是性格暴躁愛生氣;仔細想想最大的不同就是變得學會盡量不對身邊的人懷抱期待這件事,看了這部影片大概就是在我心中已經沒什麼“理所應當”的概念了。雖然一開始是帶點賭氣,抱持著不期不待就不會受傷害的心理去這麼想,但過了段時間發現自己內心平靜了很多也更懂得感恩別人的付出,變得好相處反而只是這麼做的一個附加價值。
    雖然有時候也會懷疑這種對人對事呈半放棄的心態會不會不太健康就是了哈哈哈

  • @cabbilin8728
    @cabbilin8728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3

    謝謝啟點 這集對我的收穫真的很大
    聽完之後也有衝動想趕快買到這本書
    甚至這集我可以一直重聽800次😆😆
    我可能從小一直是脾氣不好的人
    出社會後慢慢去與社會、職場磨合
    發現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讓我生氣
    我都在心裡疑惑著並且出現很多小聲音
    我到底在生氣什麼 在堅持什麼
    或許我對於社會的風氣、職場的潛規則
    都有很多的⋯⋯⋯不滿吧
    又或是這些不合理的人、事
    打從心底讓我很排斥⋯
    自從慢慢開始聽了啟點的podcast
    我好像更能理解自己一點 理解別人一點
    多去思考著別人怎麼了 環境怎麼了
    之後能更深層的去思考這個世界或者台灣社會的「不合理」、「不公平」怎麼來的
    或許我心裡會得到我想要的解答!

  • @Bizjoe1
    @Bizjoe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

    接納自己的看不慣,看不慣讓自己的心失去平衡,引起情緒。

  • @user-pk8lz5kd2l
    @user-pk8lz5kd2l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非常實用的分析! 謝謝您們
    本集對於第5點"僵固的規則"特別有感,我總是給予自己過多的壓力必須保持"完美",
    也因為這樣造成得失心很重、沒有自信,也有點冒牌者症候群的狀態。
    我會銘記凱宇老師說的 "我可以努力的表現,並且接受結果",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

  • @jimmyknight0613
    @jimmyknight061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感謝你們分享這本書的重點,這是個很重要的議題,我會分享給認識的好友,期望一同提昇人生的境界

  • @9764412
    @9764412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轉化敵意的認知策略:
    1. 有沒有看到矛盾的證據;CPR
    如: 口語會提到的"每次",有沒有例外;這次、這句話...
    2. 有沒有別的可能性
    如: 態度很差;有沒有其他因素而造成的態度不好;CPR
    3. 真正的關鍵是什麼;CPR
    4. 我到底是怎麼想的
    5. 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1+2+3=4=5
    另外,要成為一位更圓融、更成熟或更溫柔的人,需要去覺察心中很多的看不慣,那些看不慣都是一個很好的門窗,才會發現更本質的東西是什麼?

  • @wuwujaja
    @wuwujaja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好喜歡兩人自然的對話 不搶拍 很舒服的互動

  • @FIFI-bb5jg
    @FIFI-bb5jg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這集收獲很多,可以反覆聽,原來過去自己這麼容易暴怒是這樣子來的,非常感謝❤

  • @ericwong2674
    @ericwong267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原來“應該” 這個思維竟然如此恐怖。它就是反對“liberty”的心理邏輯。“囚徒” 就是這樣演繹出來的。

  • @awei6
    @awei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非常感謝老師的分享

  • @user-fn8dt4hh2z
    @user-fn8dt4hh2z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很喜歡你們的介紹,這次的書籍內容對我也很有幫助~我最近剛好在學習控制情緒,但也發現一瞬間冒出的負面想法雖然可以靠控制抑制住,但無法控制他不冒出來,想了很久。今天聽完後我的理解是要先改變自己的既有觀念,要讓自己的內心對話多一個客觀駁斥,這樣才能真的消除負面情感吧?

  • @yasashidonn
    @yasashidonn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我堅持室友不要在我睡覺的時候使用洗衣機洗過量的衣服,導致洗衣機劇烈晃動
    因為這絕對會把我吵醒,而且我很注重睡眠,這還會導致我明天的精神狀態變差很多
    但室友還是屢次搞這種烏龍,我從來沒罵過他,6個月內也提醒了4次「不要一次洗過量的衣服」
    偶爾看到他的洗衣籃滿出來時,我還會去提醒他:你應該快沒衣服穿了,記得洗衣服,還有記得分2批洗
    但他還是第5次把我重睡夢中吵醒,感覺像在跟牛說話,講一次他才會動一次,有時候講了還會忘記動,已經沒耐心了🙂
    後來我請他搬走了,因為房子是我的,看在友情分上免費給他住,結果折磨了自己半年

    • @enzol2823
      @enzol282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自己一個人住最好,不要以為那些會離婚的都是外遇!

  • @peipei5234
    @peipei523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0

    感謝兩位老師❤
    最近一直思索 掌控感 投射 自我框架等等的議題 兩位就講解這本書
    我們人很容易因自我價值觀去立即判斷好壞 二分法
    但沒有自我價值觀無法長出自我
    如何從中得到平衡在中間流動 是要不斷學習的事情

  • @AfraOntheway___
    @AfraOntheway___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8

    好像....比起用『我覺得...』來對話,我比較有感的是當我們使用『你不覺得...』來發言,更有那種:我的感受、我的認知就是世界的通則、他人的事實 的訊息隱藏在其中~
    因為我個人反而是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認知不等同於他人的認知後,開始大量使用「我覺得」來陳述我的世界觀,因為我想說這樣可以同時提醒彼此:這是我個人的見解,你不認同也沒關係,我只是想表達我的看法而已

    • @wagon2022
      @wagon2022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覺得」只代表自己,比較正確

    • @wagon2022
      @wagon2022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認同你的想法+1

    • @kumoki6151
      @kumoki615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認同

    • @mavis04
      @mavis0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認同+1~ 分享自身的經驗:以前我跟一位剛認識的人聊天,覺得對方講話是真理、很有說服力,後來久了之後發覺對方的話經不起檢驗而且沒有清楚的資料來源,後來我戳破之後,請他在提供意見的時候說清楚,到底是他個人意見(即我覺得),還是引經據典,就達到有效的溝通了。

  • @yuhsiuliu3605
    @yuhsiuliu360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哈囉 啟點的各位好👋
    我算是啟點不是很久的粉絲
    今天(10/23)看了老派週報有些心情想要分享 因為和這集內容有關就在這裡留言
    這類主題的書評真是我滑過去一定會聽的內容 我覺得當這種比較難以理解的書經過了啟點的整理 變成平易近人
    就像老派週記楊老師提到分享自己的經驗 雖然平淡但會打動人心
    我自己職業目前也是一門專業需要接觸人 過去我也是將自己包裝很專業沒有弱點的樣子 但很難打進客戶的心
    現在當自己和對方表達了自己沒有特別厲害 那些專業都是累積而來的 對方有這樣的累積也可以完成 可以發現客戶的眼神會不一樣 覺得自己可以完成
    我想啟點也是走這樣的路 承認自己的不足 和大家一起成長 希望這些分享也能給你們一點支持 然後我可以多聽到這類書的書評😂😂😂

  • @Qing0
    @Qing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受益良多...這影片好棒,謝謝你們~

  • @hgsh910110
    @hgsh91011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OMG非常精彩❤❤❤看到停不下來!!!

  • @user-se8su3pz7h
    @user-se8su3pz7h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感謝貴節目的分享,對我的生活十分有幫助~

  • @rouzuch5942
    @rouzuch5942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居然沒有超級感謝,這集好棒

  • @user-um1ch1mm6u
    @user-um1ch1mm6u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謝謝,好棒的內容跟分享。

  • @user-yg6xm8hc4l
    @user-yg6xm8hc4l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集~收穫良多呢!!謝謝分享

  • @vivien9290
    @vivien9290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很棒的分享,謝謝老師

  • @simaries8835
    @simaries8835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喜欢总结的部分,要变成一个更圆融更成熟更温柔的人,要去觉察自己心中很多的看不惯,分析它是一种"动力",还是一种"敌意",要经历多次的觉察,多次的练习,多次的调整来修炼。

  • @peterchew846
    @peterchew846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恩分享

  • @user-yc8fu4zu9r
    @user-yc8fu4zu9r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謝二位老師🎉

  • @evawu7357
    @evawu7357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不錯觀點分析和看法 😊

  • @LICHIALING
    @LICHIALING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好棒的分享

  • @lacenoopywow1751
    @lacenoopywow175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準備去買🎉

  • @annacowen2849
    @annacowen284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太喜欢你们了!

  • @hedyyang0222
    @hedyyang0222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講話直的解釋太棒了!❤

  • @MeiShanYT
    @MeiShanYT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很棒的分享 感恩在这个时间点被UA-cam 推送到这支视频

  • @user-fz1ub2nd6m
    @user-fz1ub2nd6m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一呼吸就生氣的我,謝謝你們介紹這本書

  • @DreamDreamC
    @DreamDreamC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謝謝分享

  • @kino7349
    @kino734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感謝分享,真的是篇蠻實用的書評。
    ==============
    個人筆記
    感覺可以結合批判性思考使用,可結合這篇對自身情緒做事前處理,
    以嘗試提高接近客觀地看待、分析、處理事情的可行性。
    但可能還要考量自身狀況來滾動性調整較好,
    最近已感受到一直忽略自身感受去適應外界帶來的不好後果。

  • @HowareyouTW
    @HowareyouTW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謝謝介紹和解釋,頗為受用,以後會依照建議努力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說法。
    看到最後才知啟點文化有優惠,可惜已過了😢

  • @w78813967
    @w78813967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喜歡書評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可以看到真人互動

  • @semian8018
    @semian8018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超優質的講解 我很少對這種人生建議影片重複觀看三次

  • @caifuguihua
    @caifuguihua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16:00 太對了!明白你的念頭會成真的確很重要❤ 相信自己才會成功🏅️

  • @fanliu5534
    @fanliu553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謝謝

  • @simonc0307
    @simonc0307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恐懼是通往黑暗面的道路,恐懼帶來憤怒、憤怒帶來仇恨、仇恨帶來苦難。」這句話出自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由歐比王·肯諾比說出。這句話道出了原力的兩個面向:光明面和黑暗面。😂

  • @user-gf7vq8mi2g
    @user-gf7vq8mi2g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含金量很高的影片👍

  • @currystella
    @currystella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題目真的很好,我聽了兩三次。

  • @user-mx1cx2ll6o
    @user-mx1cx2ll6o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好讚的分享~喜歡收下!

  • @kuhns-craft
    @kuhns-craft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讲的很棒,我很少接触人文上的内容,这次是很舒服地听完。我其实是一个攻击性很强的人,但很少发动攻击,一方面是值得攻击的人太少,另外潜心做自己的事,也会消耗大部分精力,也发明了不少东西。感谢二位老师让我明白更多深层次的原因,但我不准备改变了,保持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 @user-rz9wp3nb7c
    @user-rz9wp3nb7c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更具體地說:排擠。
    差異導致衝突,情節可小可大,歧視或霸凌。
    所以要特別注意是否上升到排擠的程度。
    是討論事情還是排擠人,即便差異也還是要有基本的尊重。

  • @user-cu3ew9cq3u
    @user-cu3ew9cq3u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我為什麼憤怒?為什麼看很多事情不順眼?我還真的沒想過。
    但看了今天這集的內容,讓我發現可以思考很多問題的方向,主持人說的很中立客觀,突然曾經的憤怒跟不順眼在此刻是消失的。

    • @PANDA-pq6cg
      @PANDA-pq6cg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是真的看某些同事很不順眼,我認為我有做好自己的職責並盡量以方便後續人使用為考量,然而我的同事卻老是沒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導致我要幫忙收拾處理,該登記的沒登記checklist沒有確實完成就打勾,我對自己要求是不造成別人麻煩,但總是別人造成我麻煩,真的很難不生氣

  • @X.Milkshake.X
    @X.Milkshake.X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9

    這集真的很好,解釋得很清楚,感激!
    當下明白自戀病態狂為什麼會定期對𧡘亼發狂,可是為什麼他們要妒忌人然後部署去害人呢?這個希望日後有機會解釋詳談,感激萬分🙏🏼。

    • @Dosu066
      @Dosu06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我個人看法,不一定是因爲妒忌才害人。可能是因爲不能容許有不同於自己的人事物存在,想要消滅不同的存在

    • @obwaidonju
      @obwaidonju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所謂的自戀狂有著唯我獨尊的面向,也就是相信自己最特別,不會願意相信能有人跟他一樣。所以他有兩面,旣討厭別人跟他一樣,也討厭別人跟他不一樣。
      每個人內在都有自戀的功能機制,但是有覺察的話,就能有意識的不與其同化。

    • @applelin2914
      @applelin2914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遇過npd,建議先足夠遠離,有空再好奇

  • @Tony9478
    @Tony9478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不錯,能說善辯,化敵為友,懂了,學起來

  • @chinchiyang1811
    @chinchiyang181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看到標題,直接點進來收聽!哈哈哈!
    平常面對客戶、老闆、同事,內心有很多OS!

  • @samgorpoon6966
    @samgorpoon696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youtube今天讓我刷到這個第一次看的頻道實在是太巧了.

  • @Mars.-yh8dp
    @Mars.-yh8dp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覺察、調整🙏

  • @ThaoNguyen-bq5vf
    @ThaoNguyen-bq5vf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a great channel for foreigner learning Chinese ❤

  • @bokuwaTW3345678
    @bokuwaTW3345678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

    路怒也是因為覺得別人沒有做好應該做的事吧

    • @bokuwaTW3345678
      @bokuwaTW3345678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覺可能會有人誤會我的意思

  • @user-cu1by7wx7w
    @user-cu1by7wx7w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講的這麼軟了,這麼圓融了,還有人看不慣!......... 辛苦你們了 真的是一個好節目

  • @maskofmad7508
    @maskofmad7508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加油!

  • @user-uz6rc6kr4h
    @user-uz6rc6kr4h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很感恩自己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對生活中外面人事學會微笑看淡一切,對自己安排的生活積極及感恩,倘若某一個人或一個大小團體或工作等等讓我有不舒服,連續幾天一直冒出來不舒服或長期偶爾冒出來問號????代表目前我真的還無法排解,無法正常生活,我就會做出斬斷離開這個環境、這個人、這群人。如此處理覺得可惜嗎?不會。宇宙萬物都在剎那剎那變化,我們不能否定萬物,但我必須選擇目前讓我情緒線上下起伏小。有問題就要面對解決,無法排解那就暫時離開,不要太長時間打擾自己生活心情

  • @user-ok3dy5su8s
    @user-ok3dy5su8s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好書

  • @user-cr3td5bl7e
    @user-cr3td5bl7e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謝謝用心導讀❤️很受用,希望世界更美好

  • @KelvyDaSilva
    @KelvyDaSilva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把重點說出來了

  • @lt3641
    @lt364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獲益良多~

  • @user-ex8po8eh6l
    @user-ex8po8eh6l 11 днів тому

    謝謝分享🙏🏻想請問為什麼比起正向事件與情緒,好像更容易陷入負面事件與情緒中難以脫離🥺

  • @hsiuhuang
    @hsiuhuang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覺得要有時間、完美的人,才能在這講效率的社會實現

  • @Mong-Yun_Chen_54088
    @Mong-Yun_Chen_54088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9

    這集我很需要,脾氣跟憤怒,我還控制不好,而且還真的很需要去上抓狂管訓班
    啟點的課跟講題,真的太棒了!

    • @jamylee2033
      @jamylee203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推薦內觀哦

    • @Mars.-yh8dp
      @Mars.-yh8dp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jamylee2033 請問“內觀”,是?

    • @jamylee2033
      @jamylee203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Mars.-yh8dp 是一種打坐冥想之類的,可以去搜尋台灣內觀中心。是一個10天的打坐,一個完整的課程,而且免費(隨喜),我那時候剛好離職。
      我之前一直處在憤怒的狀態,一觸碰到相關的部分就會暴怒,總是在吵架,思緒也無法停下來想那些讓人生氣的事。
      在那十天的強迫面對後,雖然過程也很痛苦,但我覺得放下了七成八成的憤怒了,總比活在憤怒的痛苦好。
      我覺得這種長期養成的習氣(脾氣和情緒)很難靠自己改,因為是很強烈的情緒一上來,就忍不住了……即便忍住,習慣的思想也會讓那個情緒越忍越大,自己也受不了。
      當然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像影片中那些轉念的方式,但內觀是更前面的鍛鍊,他能讓你注意到升起的情緒,鍛鍊自己不被他操控的能力,我覺得很像你說的抓狂管訓班😂。
      我仍在學習,希望我們都好。
      祝福你!

    • @user-wf7gp4es5i
      @user-wf7gp4es5i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郭董當初罵蕭美琴就是說我在講話你不看我!!!
      我姓郭,ㄍ窩郭,霸道總裁的傳說,
      我姓郭,沒人賺的比我多,
      我姓郭,猶如猛虎下山坡,
      我姓郭,帶你賺錢不囉嗦。
      我姓郭,哥的名號記心窩,
      我姓郭,一生輝煌我姓郭
      郭,不懼飛風沙
      郭,眾人把你誇
      郭,一生注定贏
      郭,揚帆再揚名

  • @user-ry6vm4ho5f
    @user-ry6vm4ho5f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聽完這一則解惑了不少疑問,其中對大的觸動是"人際之間的相處不是非黑即白,有其灰色地帶。因此,人際間應該是調節器,有高有低。
    另外,告誡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推論及想像,套用在他人身上。

  • @user-th5js1ce1q
    @user-th5js1ce1q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哇~這集太棒了❤!期待快看到「冒犯」這集🎉

    • @immushroom
      @immushroom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ua-cam.com/video/WOPxl1yspNg/v-deo.htmlsi=lvkNQaHPdbcAAh6p

  • @yijiakang4822
    @yijiakang4822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看到書名 我就知道該買這本書了。抱歉了 錢錢

  • @ROD3365
    @ROD3365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不錯的觀念,但也要求別人也理解真的有些困難。遠離不願成長的對象,或許也是一個辦法吧。

  • @user-bg1up8wl2w
    @user-bg1up8wl2w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2:56 會不會還沒認知「被拒絕或被拋棄」其實是再正常的事。過度期望某段關係的發展卻不如預期導致忿恨?

  • @welee1289
    @welee128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最近真的常生气,後來發現生气都是因為被強迫或說的東西別人沒耐心聽完而生氣😂

  • @user-hu7dh4bs7o
    @user-hu7dh4bs7o 14 днів тому

    笑聲有改善了,聽起來舒服很多

  • @lynnlin3365
    @lynnlin3365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想請問為什麼敵意也是動力呢?

  • @user-lo4jd8cx8x
    @user-lo4jd8cx8x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預設立場+自驗預言=投射性認同

  • @hl6rmpg6
    @hl6rmpg6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感恩分享
    也請注意一下狗狗,中途會發抖,可能是害怕常常撞到鼻子

  • @user-tu8pb2vb3e
    @user-tu8pb2vb3e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我好像都不是這些類型欸,遇到不如預期的事,通常都是直接想發脾氣,各種摔東西和砸東西幻想就起來了,沒有任何理由或藉口,就是一個情緒上來。就算理智知道有別的原因還是不能減緩這些情緒。
    想想解決方法好像只能遇到後再改變預設反應。像關燈的例子,就要添入一個關燈有機率跳電的預設反應。
    可惜導讀裡沒講到我這類型的問題,找這本書來看看好了。

  • @user-em3ex9wn8d
    @user-em3ex9wn8d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講的太好了 趕快來實踐看看

  • @user-jc6ck1zo8f
    @user-jc6ck1zo8f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你好,我个人觉得老师的视频很好,可以搬到大陆吗?

  • @han7151
    @han7151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就是經常在生氣,而且不知道怎麼解除這個怒氣

  • @S29T14
    @S29T14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100%生氣 但不會易怒去傷害他人😂

  • @user-ld9mo6ic9x
    @user-ld9mo6ic9x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好般配喔😊

  • @inesy1772
    @inesy1772 26 днів тому

    這本書真的很不好閱讀
    因為如同兩位說的
    沒有框架
    主題非常發散
    我只看1/3就放棄了。
    其實是寫得很好
    光看種族屠殺那一單元就覺得很深刻和沉痛。
    我會再拿起來好好讀完

  • @mihos2122
    @mihos2122 29 днів тому

    「數字向下掉」要刻意修改成「數字向下調整」等說法,本身就已經太敏感了⋯
    人家跟我這麼說,或我對別人這麼說,我不會有其他意思和想法或情緒。
    要是跟男主持人工作的話,我應該會覺得很累,他對詞彙的感受對我來說太多了。
    對我來說,詞彙的修改可以立基於「傳遞意思上的精準」,但不是因為對對方情緒過多的揣測和試圖為自己對對方想像出來的情緒做承接。
    簡單說,就是他的顧慮和揣測,對我來說想太多了啦。

  • @fenix20075
    @fenix2007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否認非黑即白並無意思,大家心照互動就是摸底的灰色地帶遊戲,然而長期灰色反而代表個人根本無主見亦拙於分析現實環境情況,所以互動實際上背地裏就是零和遊戲,非黑即白,只是大家心照後不會做得太過火吧了,保留空間並不是灰色地帶,而是為未來留一手準備可以讓自己做出選擇,而不至於把自己逼上絕路吧了。Zero Trust 政策:假定所有人都討厭我為前題,總比假定所有人都喜歡我為前題來得可靠而有用。這是幾十年來的經驗,表示過往就是預先假定所有人都喜歡我為前題,結果很容易証明其實大家都很討厭我 XD 因為後者其實是高估了自己的受歡迎程度,亦會容易讓自己高估了別人的可靠性與自己的能力,其實是更容易造成誤解;相反預設大家討厭我為前題,因為大家對我的了解並非完全清楚,所以當中處事必然會有誤解,以必然會出現誤解為前題下,處事就不會高度估算而出錯而且可以有所提防。所以預設大家都討厭我才比較貼近現實以防自己對環境預算出錯 (管他的垃圾有毒心靈雞湯)

    • @gwynight0201
      @gwynight020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那這樣不會也高估別人討厭我的程度嗎?純屬好奇 想聽聽你的分析

    • @fenix20075
      @fenix2007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gwynight0201 會,但高估別人討厭自己並不會構成危害,但高估別人喜歡自己就會為自己和別人都帶來損害 XD

    • @user-tu8pb2vb3e
      @user-tu8pb2vb3e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這邊有不同的結果✋。高估別人討厭自己對我來說太內耗,會一直反覆去想我是不是做錯什麼。所以我選第三條路:預設所有人都是陌生人。附帶的好作用是,就算很熟的朋友突然說出陌生的話也很容易可以接受了呢。

  • @user-bh7pb2ss5z
    @user-bh7pb2ss5z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敵意與憤怒 = 從年幼一路不願意被父被母被手足惡意虐待
    長大後又投靠愛情 得來的

    • @user-bh7pb2ss5z
      @user-bh7pb2ss5z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翻譯愛情 = 追逐快樂的瘋子

  • @13485
    @1348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6

    未看先留言~ 有個說法是 你看不順眼別人的地方,那就是你對自己不滿意的點

    • @Brandonchill420
      @Brandonchill42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哇嗚 我看不慣別人打自己父母
      原來代表我也會打父母

    • @99988Q
      @99988Q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8

      ​@@Brandonchill420
      😂代表你有打父母的慾望
      但是你壓抑了

    • @user-lw6bv4gp4f
      @user-lw6bv4gp4f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99988Q 笑死

    • @user-vi1dl3xg4g
      @user-vi1dl3xg4g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Brandonchill420不是那麼簡單的

    • @user-vi1dl3xg4g
      @user-vi1dl3xg4g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99988Q每個父母都該打😂😂😂😂疑

  • @user-is6sg3qz9f
    @user-is6sg3qz9f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08 我覺得??

  • @misosoup8396
    @misosoup8396 2 дні тому

    可是真的有些人是很壞的,幫他找相反的證據像是在幫他找理由說服自己

  • @janeliou3267
    @janeliou3267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滴水穿石的敵意。

  • @OrekiSaul
    @OrekiSaul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我有個問題,我說話常常是讓雙方的情緒越來越高,然後出現無意中的傷害,我自己是會刻意在發覺情緒的時候降低自己說話的自我意識,但我不知道怎麼樣去讓對方冷下來,也不知道怎麼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意思

    • @breezeleaf4
      @breezeleaf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接受對方無法接受自己的意見開始,產生比較多的容忍與冷靜應對。
      就算不會被接受,不會變得更好。 但至少比較不會繼續惡化下去。

    • @ynh1580
      @ynh1580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不要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意思。
      當你發現別人想法跟你不一樣的時候就可以停了。
      別人同不同意你的意見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或許比起讓對方冷靜,可以思考的是 自己有沒有覺得對方要認同自己的需求。

  • @user-fn6ch9do4u
    @user-fn6ch9do4u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講這樣 我很有感觸
    我小時候 很討厭被家人罵
    因為我發現她講的
    很多都是她認知的固有觀念
    我只要不符合 她眼中潛在規則
    我就是不好的人
    我覺得很困擾 我只是還小
    不懂怎麼察覺規則
    演繹她喜歡的人
    但我已經被她貼滿標籤了
    我才5~7歲
    就用了許多敵意在我身上
    我沒做到我就是白目 應該被打
    哪怕我只是不明白
    哪怕我其實也在默默忍受著
    但是我只要不符合
    我就是失敗者
    後來我們給彼此 很多次機會
    最後在15年的確認之下
    我終於確診。 她有毒。

  • @dragon_629
    @dragon_629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8:26

  • @simonc0307
    @simonc0307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毒蛇求烏龜過河
    烏龜心軟答應了
    游到河中、毒蛇忍不住咬了它
    兩者都沉入了河
    美中是一個悲劇的結局
    也是一個教訓的開始
    不要相信那些惡意的人
    他們會讓你付出代價
    請問如何理解😢

    • @arthurchang3146
      @arthurchang314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不傷害別人,也別讓別人傷害你。變強,是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