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樂嗎?認識「理情行為治療」,讓你活得真實又優雅~《讓自己快樂》凱宇和嘉玲的對談|【有聲書評】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7 чер 2024
  • #活得真實又優雅的方法 #如何成為理性的人 #成為自己並相信自己 #理性行為治療的觀點
    00:00:00 理情行為治療
    00:15:00 非理性信念
    00:25:20 成為一個理性的人
    00:32:21 成為並相信自己
    00:43:55 檢查自己的相信
    【線上課程】《讓夢想著地》勇敢迎接改變,陪你生涯轉彎不孤單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3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讓夢想著地】生涯需要轉彎的三個徵兆:活出喜...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4by27e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自信表達力】表達,到底在學什麼?#免費試聽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NUJK9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你有壓力嗎?壓力怎麼讓...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wugyq
    【線上課程】《全方位職涯思維》~深職你的未來,佈局理想人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1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全方位職涯思維#第一講免費試聽(全)】深職...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v7n55
    【線上課程】《好好在一起》~找回親密享受獨立,在關係裡自由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2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好好在一起#第一講免費試聽】找回你的歸屬感...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448x5y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專業有價#第一講免費試聽】建立自己的事業,...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 • 【過好人生學】第一講免費試聽~避開這兩種思維...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KQZZH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內容為王#第一講免費試聽】文案・腳本・訪談...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3zzte2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 • 【理財心裡學】第一講免費試聽~擺脫家庭影響,...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時間駕訓班】第一講免費試聽~不了解大腦,怎...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GXZWM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是什麼阻礙了你與他人的...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QWLR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 • 人際斷捨離,跟你想的不一樣~線上課程【人際斷...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LVRLY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成為你想要的改變】生活裡的不滿是怎麼來的?...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g4mjq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 / 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goo.gl/ASruqR
    =========================
    #啟點文化 #有聲書評 #嘉玲和凱宇的對談 #凱宇 #嘉玲 #podcast #TurnKeySolution

КОМЕНТАРІ • 108

  • @fy6979
    @fy6979 Рік тому +302

    感覺這本書蠻有意思的。
    把影片中的重點擷取下來。
    ---
    1. 不要讓自己會被分心的事拖住:所有分心的事物都只能暫時讓你覺得好一點。
    2. 要認清你所遇到的問題都會有替代的解決之道。
    3. 要注意你的絕對化、教條化、過度類化和要求用必須來自我要求
    4. 不要對別人期待太多。
    5. 要認真看待許多事,但是都別看得太認真。比如說工作跟感情,你的生活當中沒有什麼好事是絕對必須存 在的,也沒有什麼壞事是絕對必須要消失的。你要盡力的去處理挫折,改善你的命運,但是你擋不住趨勢,也無法實行奇蹟。如果你有所匱乏或是得到你不想要的東西,很可惜,但是這從來就不是世界末日。雖然你可能會誇張地認為這就是世界末日,即便如此這個世界還是會步履蹣跚的按照他的節奏前進。
    6. 要無條件的完全接納自己和他人
    7. 要了解你的先天條件和後天養成都具有非常強烈的傾向,會自我實現也會自我挫敗。
    一旦讓你自己習慣毀滅的行為,要改變可能會非常困難。一旦產生或接受有害的想法,可能就會頑固的堅持這些想法難以拋下。
    所以要避免愚蠢行為很困難,要沉溺其中很容易。
    如果你相信完全的治癒,那你在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其實就會停止努力,然後很容易讓自己退步。所以忘了這個烏托邦,忘了完美主義,盡力就好而不是要做到最好。你永遠都不可能完全的理性明智,也不會明智,這包含我自己(Ellis)。
    當你相信凡事要正向思考,那麼很有可能會因為過度強調正面跟正常的特質而暫時受益。
    但是這只會幫助你感覺更好,而不是變得更好!你有某些行為其實可能會具有毀滅性,但你也可能會認為這些行為是正常或好的。
    轉移注意會讓你感覺比較好,但不會讓你去駁斥自己,瘋狂的想法,從而變得更好。
    你有時候甚至會用這個方法當藉口,不去進行激烈的自我辯證。
    因為轉移的方法通常很簡單,而加以了解駁斥你的非理性信念其實比較困難。
    所以你可能會沉溺在這些方法,而造成你的挫折容忍度更低。
    例如那些大家都罹患癌症或痛失至親的團體,其中的人大多不會太理性,他們會傾向於太過認真看待自己的苦難,助長大家一起哀嘆抱怨自己悲慘的命運。如果你的團體是這個性質,那你會發現這裡的傷害會大於給你的幫助,你最好離開找新的團體。
    你會堅持說你的苦難,比如說酗酒是無可救藥的病症,你必需要永遠定期參加這個團體,而你絕對會需要某種高等的力量,來幫助你克服問題,事實上你會對這種團體上癮,而拋棄了一些自我治癒的力量。
    這些工作坊或密集課程,他們可能有、也可能沒有考量到你的真正利益,就算他們真心相信自己的方法其實也是一樣!這些領導者有些不是受過專業訓練,也可能會使用高度情緒化的方法。
    而這些高度情緒化在過程裡面所造成的傷害,跟好處其實一樣多。他又減損了你自己的力量。
    其中有些人會很專制,讓你永遠離不開他們的狂熱崇拜,更不要說目的是為了賺錢。

  • @user-kq1su7cr7c
    @user-kq1su7cr7c Рік тому +75

    光是拿“你覺得自己快樂嗎?”這個問題去問周遭所有人 回答的人不是遲疑很久 就是跟你鑽牛角尖討價還價似的追問快樂的定義 幾乎得到的總是偏負面的答覆 大家對於快樂兩字似乎太嚴肅認真 標準太高了 我個人認為 我的不快樂比快樂多 但是它偶而出現時 我確確實實知道自己是快樂的 用那些少量珍貴的快樂可以支持人生不快樂的時刻 繼續忍耐 堅強 前行 保持笑容

    • @cissychen2553
      @cissychen2553 Рік тому +2

      😊😊😊😊😊😊😊😊😊😊😊😊😊😊

    • @jasonyang1609
      @jasonyang1609 Рік тому +1

      讚哦👍

    • @johnyshsu8273
      @johnyshsu8273 Рік тому +2

      你的說法很實際,我也是如此這般,多求半稱心是良方。

    • @rosetang27
      @rosetang27 Рік тому +1

      得撒洛尼前書 第五章
      5:16 應常歡樂,
      5:17 不斷祈禱,
      5:18 事事感謝:
      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穌內
      對你們所有的旨意。

    • @user-lb1ry4yp1z
      @user-lb1ry4yp1z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说的是,很好。
      你要常常喜乐,常常祷告,并且心存感谢。​这样的人生就会快乐 ,哈雷路亚
      @@rosetang27

  • @lsliang6482
    @lsliang6482 Рік тому +48

    「讓你感覺好的不等於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受教了🙏

  • @Soulenter
    @Soulenter Рік тому +28

    雖然書名是「讓自己快樂」,但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快樂,以為短暫的享受快樂就是快樂。
    作者真正的快樂則是不停的自省跟檢討自我並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相信自己」。
    「這才是真實」。
    現代人(年輕人)一直強調的我現在就是要「快樂」,真的快樂嗎?其實不,他們追求空虛的快樂最終還是為自己寂寞自憐自艾大聲哀嚎「沒人懂我」!
    最後獲利的就是那些「自認樂觀的團體/工作坊/課程」!
    事實上,如果不認清自己(優點缺點個性),不改變(檢查檢討自省)自己,你又有什麼力量可以讓自己「真正的快樂」。
    世代走的快,但人轉的速度越來越慢,教育環境家庭無法教會我們全部,但這不是藉口,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實行、接納才能找到作者說的「快樂」。
    那些斷章取義的心靈毒雞湯,正是這個世代的病毒,望周知。

    • @hojeen9
      @hojeen9 Рік тому +1

      結論的真好

    • @rachelchia7336
      @rachelchia733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说得太好了,人间清醒,羡慕你的清晰思维和表达能力😍

  • @tonylee6965
    @tonylee6965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不知道为什么
    最近对二位的频道非常的上瘾
    内容且不论,光听到主持人的声音
    感受到节目的氛围,就感到被治愈了
    特别享受一边听节目一边玩塞尔达的那种又放松又愉快的感觉
    真心的感激二位的付出

  • @amywu2969
    @amywu2969 Рік тому +5

    這集我聽了有很深的感觸,回想前年發生人生重大的事件,
    經歷風風雨雨,每日如履薄冰,理智自動強大了起來
    挖掘了連自已也不知道的能力
    人生有時候給你很難的題目
    我都會覺得,老天爺一定覺得我可以辦到
    而現在發生正是時候
    感謝主持人很仔細導讀
    很喜歡你們的節目!!謝謝你們!!

  • @winwin320
    @winwin320 Рік тому +25

    理工人轉心理人
    第一次接觸到Ellis的理性療法ABC理論就非常深刻,跟跟其他學派不同重視現實狀態,完全可以將原本過度理性的腦袋矯正的一種介接方式。

  • @user-lf1hu7or5b
    @user-lf1hu7or5b Рік тому +20

    聽了這麼多的書評這一集真的是讓我雞皮疙瘩掉滿地。
    啟點文化的節目聽了這麼多也讓自身成長了不少,
    但沒想到會這麼偏向Ellis的觀點。
    這讓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小學堂。
    謝謝凱宇老師及嘉玲老師的分享,
    這本書我也會去買來好好讀一讀😄

  • @loveshowme1991
    @loveshowme199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這集被大數據又再一次推薦給我,😂😂再聽一次,感受覺得棒極了,突破盲腸了,哈哈哈😂😂

  • @davidguo2668
    @davidguo2668 Рік тому +20

    我喜歡真實又優雅這樣的詮釋❤️

  • @user-cm8nz5kz6u
    @user-cm8nz5kz6u Рік тому +3

    最近跟男友共同遇到重大的挫折,感到徬徨不知所措,甚至憤怒、憂鬱、擔心、吵架,於是上網查了如何「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就看到了這個節目,已經連續看了好幾集了。現在我覺得我還能繼續有動力努力向前,想和男友突破舒適圈,雖然最近因為這些壓力失眠好幾天,但至少我沒那麼害怕了,而且在工作的時候,我都會點開這個頻道用聽的。自從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後,都是在網路上聽像這樣的頻道,漸漸把以前對於實體的書熱情給忘了,我現在透過這裡似乎慢慢找回熱情,開始想去買書、想去逛書店、去圖書館,等放假馬上找男友去逛逛書店順便買幾本書🥰
    願遇到各種困難各種壓力的大家,都能成功面對與突破。

  • @Msbluestarzz
    @Msbluestarzz Рік тому +7

    裘凱宇老師講解得很精闢,讓我對REBT有一些新的認知和感受,重新看待REBT治療法,感謝裘老師!

  • @user-ko9hb5wu4l
    @user-ko9hb5wu4l Рік тому +1

    簡單來說就是認知到自身的非理性,並轉以用事實去改變自身固有的想法
    而事實本身不牽涉到人類社會的價值觀
    也就是說當發動戰爭的人殘殺別國人的時候,感性上會產生排斥與反對
    但是當你認知到那些殺人者並不會因為在殺人的瞬間遭到天打雷劈的時候
    你就會接受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會發生,即使他不被你,或某些群體認可
    而結論是你要在這個現實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的決定和行動
    感謝凱宇和嘉玲老師的分享
    還有感謝那些對我很糟糕的人,讓我能及早理解這些道理

  • @sylviehuang
    @sylviehuang Рік тому +5

    兩位老師分享的書評我會準時且認真聽, 還會推薦給我的朋友們!

  • @0621s
    @0621s Рік тому +6

    受惠很大,謝謝兩位老師們,任何單元都可以從中學習受惠,真的很感恩🥰原來我也很喜歡理情行為治療,回歸真實的當下,而不是幻想裡,如實如是😄

  • @icevoices
    @icevoices Рік тому +2

    很值得收藏的一部, 看了後才發現曾經的自我反思 路徑居然如此類似 卻又更豐富完整

  • @llp6284
    @llp6284 Рік тому +1

    我本人非常喜欢这个流派,可以借助各个流派,但相信自己。

  • @z3lut7b
    @z3lut7b Рік тому +1

    太棒了,非常喜歡,感謝!

  • @PEILI543
    @PEILI543 Рік тому +3

    謝謝老師🙏

  • @linlee5366
    @linlee5366 Рік тому +2

    超有領会,感恩老師引導分享👍🏼👍🏼👍🏼🙏🏼🙏🏼🙏🏼❤️❤️❤️🧡🧡🧡🌟🌟🌟🌟🌟🌟🌈🌻

  • @michellelook25
    @michellelook25 Рік тому +2

    非常喜歡書評

  • @march7080
    @march7080 Рік тому +2

    太讚!🥰🥰🥰

  • @Amy-kx2ik
    @Amy-kx2ik Рік тому

    謝謝兩位老師的分享,很喜歡今天介紹的這本書和主題~

  • @user-fm1tx5xo9c
    @user-fm1tx5xo9c Рік тому +12

    快樂不應該由他人定義
    真正的快樂應該由自己定義
    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嗎?
    我曾經想要找到自己的興趣
    結果發現到達目標後只有空虛,訂了無法到達的會痛苦,不去攀爬這高山會因為迷失而難過
    所以對著每一件事都保持動力並且無任何期待
    對所有事情都沒有期待會讓你脫離開心的枷鎖

    • @user-pm9pv6mr3p
      @user-pm9pv6mr3p Рік тому +1

      就是熱情阿,只要喜歡做某一件事情並很享受努力的過程,那也不會在乎是不是要馬上達到目標了,反正一直熱情的做下去一定會達到目標的。

    • @user-fm1tx5xo9c
      @user-fm1tx5xo9c Рік тому

      @@user-pm9pv6mr3p 我已經找了十年
      我目前人生的一半
      我無法對任何事有熱情
      被傳統亞洲賺錢思想束縛

    • @user-pm9pv6mr3p
      @user-pm9pv6mr3p Рік тому +1

      @@user-fm1tx5xo9c 因為心已經被錢佔滿,已經只對錢有熱情,當然無法對其他事情產生熱情。所以才要聽心理相關的節目找回內在的自我。如果真的覺得很想多了解自己,也可以尋求心靈團體的協助。

  • @irenewu7648
    @irenewu7648 Рік тому

    很喜歡,非常感謝分享

  • @user-rz6kt2dk4v
    @user-rz6kt2dk4v Рік тому +1

    謝謝老師

  • @user-fy9hp3ic7g
    @user-fy9hp3ic7g Рік тому

    超受用‼️
    謝謝🙏

  • @chingyinhuang9358
    @chingyinhuang9358 Рік тому

    好棒的分享🥰慢慢放掉很多的必須!!

  • @home3848
    @home3848 Рік тому +3

    很多工作忙碌的媽咪,應該聽這個
    才不會對育兒太過焦慮

  • @user-jy1kh7ee4i
    @user-jy1kh7ee4i Рік тому

    謝謝分享!

  • @user-wo6jc3nb4y
    @user-wo6jc3nb4y Рік тому +6

    謝謝你們的介紹,還蠻認同Ellis的價值觀的👍聽說他每天都4:30起床😂

  • @lee-qy5om
    @lee-qy5om Рік тому

    我感覺這堂課。。解讀得很棒。讚

  • @user-uo7fd2jq3m
    @user-uo7fd2jq3m Рік тому +1

    "幹嘛叫我這傢伙"戳中我笑點😂
    可愛耶你們~~

  • @user-ul8sx6th5h
    @user-ul8sx6th5h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感性創造世界,理性實現世界,兩者缺一不可。
    理性與感性只是我們遇到事情的第一個反應而已,沒有好壞。
    更多的還是我們選擇如何去面對眼前的現實。

  • @leungsavannah2735
    @leungsavannah2735 Рік тому

    很真實很著地的理論

  • @shanymah9423
    @shanymah9423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謝謝🙏

  • @chiu-chiuli6792
    @chiu-chiuli6792 Рік тому

    百聽不厭❤

  • @tryaway
    @tryaway Рік тому +4

    我最喜歡與推薦啟點有聲書評系列的作品(雖然其他端正唸稿也不錯 裘老師生龍活虎的分析最精闢👍🏻)含金量第一👍🏻

    • @haofreeman1745
      @haofreeman1745 Рік тому

      裘老師?請問有相關連結

    • @fy6979
      @fy6979 Рік тому

      @@haofreeman1745 我想他是指男主持人裘凱宇。

  • @theratseng3572
    @theratseng3572 Рік тому +4

    此時此刻對我來說很棒的內容,最近又是一個階段的反思…覺得非常不自由和不快樂

  • @paulchin3429
    @paulchin3429 Рік тому +2

    發現嘉玲老師和凱宇老師合作時才會在發音上出槌😆
    這集也很受益,期待小學堂更深入的介紹。

  • @parismony
    @parismony Рік тому

    Thank you

  • @rachelchia7336
    @rachelchia733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当冥想的效果太好时反而不会让你去了解那些自我挫败的信念到底是怎么困扰你,所以才会听到别人说“每一次负面情绪出现,都是转变信念的机会”

  • @parismony
    @parismony Рік тому

    Very Good

  • @user-lx3nq5zc9s
    @user-lx3nq5zc9s Рік тому

    期盼將來有機會可以介紹一下 Human Givens Therapy.

  • @gisellecheng5227
    @gisellecheng5227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Namaste

  • @user-fr2wf1rg1m
    @user-fr2wf1rg1m Рік тому

    聽完很有收獲

  • @royhu4573
    @royhu4573 Рік тому +1

    忠言逆耳。

  • @shiowyun
    @shiowyun Рік тому +1

    disputing 提出質疑,質疑自己信念(belief)的真實性或合理性

  • @arugcuii
    @arugcuii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駁斥!起爽啊~😂🎉

  • @WishShan
    @WishShan Рік тому +1

    我學著不把期待建立在他的身上,所以他變得可有可無,只是想出去玩而已,多認識而已,卻變奢望

  • @rachelchia7336
    @rachelchia733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作者认为“过分”乐观和“过分”正向思考就会带来不脚踏实地,不认清现实。那么我认为“最高的”乐观是代表“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能够以最有建设性的看法来诠释生命中任何的逆境,因而走出最有建设性的结果

  • @user-hu7wh8ot4y
    @user-hu7wh8ot4y Рік тому +4

    那像是在別人已經認為我們自己沒什麼價值的時候,我們自己又因為膽怯、害怕自己改變得不好而不敢實行實際改變的狀況下該怎麼辦?
    其實呢,我是個十五年前發生過重大車禍的女孩,現已三十,在這十五年間我也是一直回醫院就診或做重大手術,在這期間內我家人一直希望我出門工作,但我因為醫院和我自己身體狀況(可能無法負荷久站或過度勞累)的關係,所以⋯才會有我一開始的問題。
    其實我也曾嘗試好幾次,但從我小時候(車禍前)就習慣和大家沒有心機好好的相處,在發生事故後我才發現自己已經沒辦法單純的與職場上甚至社會上、世界上的人單純的相處⋯這真的讓我感到很害怕、很畏懼出門找工作,對於找工作這件事情,雖然我也知道只要去做、去執行就可以了,但我總被自己的心態困住⋯您認為我可以從哪個方面開始著手呢?

    • @liningyuch8847
      @liningyuch8847 Рік тому +2

      如果是自己不喜歡的老師覺得自己沒價值,你比較不會放在心上,我猜想你是在擔心家人的想法(比較親近重視的人)。
      你比家人更了解自己的狀況,我建議你可以練習讓家人了解你的情況,例如你的身體狀況(可以站多久?)、情緒狀況(你的恐懼是什麼?),透過書信也許會更好,或分享一首你覺得適合你狀況的歌,總之我的想法是,不要放棄讓他人了解你(尤其是家人,這很困難),就像你現在在影片下方評論一樣,做得好👍👍

    • @mon2343
      @mon2343 Рік тому

      身體如果有限制的時候
      無法面對生活所需
      也不容易快樂
      可以考慮一下 筋膜 撥筋調理
      把身體修復
      也同步調適自己的心靈

    • @brucelin8950
      @brucelin8950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羞愧 + 害怕
      我發現恐懼常常伴隨羞恥
      你已經意識到你的恐懼了
      多多感受那個羞恥,思考羞恥的來源
      多瞭解自己情緒的存在與來源
      可能是對自己身體不便感到羞恥?
      個人猜還有 罪惡感
      可能來自給親人的負擔?

  • @LumiSadhu
    @LumiSadhu Рік тому

    感覺 ”Disputing” 如果翻成「論證」會比較好

  • @user-pm9pv6mr3p
    @user-pm9pv6mr3p Рік тому +5

    這書聽起來有點難,聽得有點模糊,但好像很佛耶,包括 “相對”、“變動”、“不執著某信念”..等等。

    • @user-pm9pv6mr3p
      @user-pm9pv6mr3p Рік тому +1

      耽溺於修行而不回頭檢視自我,正好呼應了佛說:法是修行的途徑,而不是修行的目的。

    • @user-pm9pv6mr3p
      @user-pm9pv6mr3p Рік тому +3

      人之常情是看到很糟的留言就會心情不好,但是這世界上又不可能每個人都會喜歡我們,就像上帝說的“ 去看見我們手中有的,而不是去追求我們手中沒有的” 。回頭看有多少肯定的留言,不在於我們有多好,而是我們的影響力有多少。
      所以我不是很讚同用樁腳留言帶風向的做法,那會使我們失去準確判斷市場的能力。我們會因此而無法知道自己真正的優點或自己須要改進的地方而進一步去調整自己的作為。創造一個受歡迎的假象只限於一次性的體驗,當人們發現當中的謊言後,我們不旦無法留住客戶也無法改進自己。

  • @chioumoney
    @chioumoney Рік тому

    凱宇 對嘉玲 有一種導師般的嚴肅感 嘉玲更俏皮靈動一些 彼此互補以及督促相互成長的關係

  • @popcorn1069
    @popcorn106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9:30 應該是說忠言逆耳?

  • @user-oq9vk4yl6x
    @user-oq9vk4yl6x Рік тому

    天啊天啊天啊….突破好多盲腸疑惑🥲

  • @chiayuuu1479
    @chiayuuu1479 Рік тому

    D似乎也可以用detect😆

  • @amyfedun492
    @amyfedun492 Рік тому

    @7:16, A = antecedent 吧~

    • @amyfedun492
      @amyfedun492 Рік тому

      ABCDE 的 D 應該用 debate 較說得通

  • @CourageMars
    @CourageMars Рік тому +1

    快樂是什麼?千古難題啊😓

  • @Manifest7627
    @Manifest7627 Рік тому

    心理小學堂最近不是剛講完「完形」嗎?
    嘉玲老師這裡說是行為主義😯
    是我錯過了什麼嗎?

  • @user-lb1ry4yp1z
    @user-lb1ry4yp1z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为何不快乐总是占多?
    除了要求太高,太贪心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下:
    🙏”你要常常喜乐,常常祷告,并且心存感谢。​”圣经
    ❤这样的人生,就会简单快乐 ,哈雷路亚🙏

  • @wkffelix1
    @wkffelix1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驳斥”在我的脑海对白是“谁说一定要这样……”

  • @user-yr4td2ew5i
    @user-yr4td2ew5i Рік тому

    那非理性信念怎麼形成的呢?這樣的人是天生的嗎?

  • @mariawachtel7409
    @mariawachtel7409 Рік тому +1

    忠言逆耳吧

  • @VerseUtopia
    @VerseUtopia Рік тому

    多少年的心理学经验
    都不如一个天才实际操作心理操控 和 正确方向领悟心理。。
    工具善用则善

  • @rachelchia7336
    @rachelchia733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当大家遇到逆境都直觉反射式的愁眉苦脸时,对逆境的一种正面的“固定诠释”难道不好吗?

  • @user-jg8cw6nw6p
    @user-jg8cw6nw6p Рік тому +1

    亞理斯多德的中庸會是什麼?
    蘇格拉底的對話
    又是什麼?
    西臘哲學家
    高爾吉亞說
    世上沒有東西存在
    如果有東西存在,我們也不知道它
    就算我們對它有所知,我們也無法把它說出來!

    • @user-jg8cw6nw6p
      @user-jg8cw6nw6p Рік тому

      人跟宇宙的暫時性!
      所以找到停車位
      才是真實的

  • @user-qb1my9sv2y
    @user-qb1my9sv2y Рік тому +1

    聲音有忽大忽小

  • @bobolin8122
    @bobolin8122 Рік тому

    覺察?

  • @1kimosgame
    @1kimosgame Рік тому +1

    用駁斥自己的心理想法來接受自己這種情緒這種說法,用辯論這個詞是不是更好?辯論不代表誰對誰錯,只是每個左派右派站立立場不同罷了?

  • @user-jw5og5fp1z
    @user-jw5og5fp1z Рік тому

    談話內容可以再精簡一點更好。

  • @user-ef2pe7jo2d
    @user-ef2pe7jo2d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浪起來 浪你來 浪起來真快樂,對不起 講了廢話.

  • @huanghuang4867
    @huanghuang4867 24 дні тому

    有些部分跟佛學很像

  • @rosetang27
    @rosetang27 Рік тому +1

    十七世紀的法國物理和哲學家 Blaise Pascal 說: 每個人心裏面有一個神形狀的空隙,這空隙,只有神能透過祂兒子耶穌基督填滿。
    得撒洛尼前書 第五章
    5:16 應常歡樂,
    5:17 不斷祈禱,
    5:18 事事感謝:
    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穌內
    對你們所有的旨意。

  • @pohni4774
    @pohni4774 Рік тому +2

    一直批评人很烦

  • @magoo678
    @magoo678 Рік тому

    上次问;你快乐吗?的女人(华春莹)我们墙内骂了半个月….

  • @user-uj7rl7zb4x
    @user-uj7rl7zb4x Рік тому

  • @a0987303953
    @a0987303953 Рік тому

    當被朋友背叛了,該如何解脫

    • @rosetang27
      @rosetang27 Рік тому

      天主經
      我們的天父,願祢的名受顯揚;願祢的國來臨;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求祢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凶惡。阿們。

    • @rosetang27
      @rosetang27 Рік тому

      耶穌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