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方便性的理解,當成終極性的結論。」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4 гру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7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一開始的文字最大的問題在於放在架空的幻想空間中做比較,完全忽略其產生的時代背景,任何時代的主流思想都是基於時代背景產生,目的是為了解決當時的主要課題,像莊子思想就是基於戰國時代,戰爭頻仍,朝不保夕的背景而產生,笛卡爾則是針對文藝復興後期,宗教力量削弱的思想真空期背景而產生,每個中西思想家都是如此,不可能也不應該拿來一刀兩半,分成東方都是怎樣怎樣,西方都是怎樣怎樣,這種對半切的比較毫無意義。

  • @michaelto2813
    @michaelto2813 2 роки тому

    一个观察,中国哲学集中在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的是如何妥善处理关系,西方哲学从一开始的形而上哲学就主要集中在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即: being, 什么是短暂变化的,即:becoming, 这个导向追问什么是真的倾向.

  • @林挺-e6t
    @林挺-e6t 2 роки тому

    [你的哲學是漢堡我的哲學是陽春麵]

  • @newbily
    @newbily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笔记:
    中国:此世性格。把此世当成唯一的目的和唯一的过程。
    西方:彼岸性格。有彼岸,思考就会以彼岸展开,此世就是达到彼岸的过程。极端的说,甚至会把此世理解为一种缺陷,一种需要克服的障碍
    宗教或文化传入中国后,会体现为此世属性越来越强,彼岸属性越来越弱。
    由于彼岸需要假设,彼岸不是直接呈现的,所以西方文明,有太多的假设。中国哲学的品格是最少假设的。

  • @dxzenghao4630
    @dxzenghao4630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此世--眼前利益现世福报至上短期主义逻辑,彼岸--共同利益荣耀上帝长期主义逻辑。

  • @laolaogaogao4643
    @laolaogaogao4643 Рік тому

    终极性的结论是没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