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千萬不要修禪宗!禪宗原來有這麼大的弊端!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9 лют 2025
- 現代人千萬不要修禪宗!禪宗原來有這麼大的弊端!
現代人千萬別修禪宗,因為在這個時代,妳很難遇見明眼宗師了。沒有名師,如果想修禪,無疑難比登天啊。
到了近代,這唯一的直通門好像被堵上了。禪宗不再像過去那樣活躍,也缺少了能夠隨機指導、點撥迷津的大師。近來的禪宗,不管是南北東西,走遍了全國,都只是教人鉆牛角尖,反復思考一個問題:“念佛是誰?”如果妳想請他給妳其他的指導,他就說禪要自己參悟,別人幫不了妳,結果讓很多修行者雖然苦修了幾十年,但還是一頭霧水,明心見性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古老的傳說一樣。
我斗膽拋出我的淺見,還請各位大德批評指教🙏
开悟有分理论上的开悟和事实上的开悟。明心是属于理论上的,见性则是见到佛性光明了。释迦摩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夜睹明星,就是看到佛性光明了。然后佛陀就彻底的开悟明心见性成佛了。
悟后起修,靠的是入三摩地(禅定)的修法,训练的是定力。定力功深到打通体内所有脉轮,到最后见到自己的佛性光明,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如果没有实修禅定,是没有用的。
我們凡夫都是在日常意識中了解佛理。說實在如此的了解;只是情緒的起伏,只存在於情緒之中。因為沒有行動又沒有能量;知識是沒有力量的!😂😂😂最實惠的莫過於一向專稱彌陀名號,決定往生極樂淨土!因為名號本身已具足往生淨土成佛的強大能量!!!南無阿彌陀佛!
宗门一法(禅宗),不是上根利智的专利.而是努力勤奋学佛者的专利 不要被教门给骗了!
教门讲,要成佛需历经三大阿僧祗劫.
宗门讲参禅妙法,直指人心(性),开悟见本来心性.今世就了断.
說得很好 末法時代
真正大徹大悟 具佛心印的禪師
幾乎沒有
明心見性不難 難在保任
難在大徹大悟 萬法圓融
現代有志於修禪宗的
多讀了義經比較實際
首楞嚴經 金剛經 圓覺經等
對釐清正知見有很大的幫助
🙏🙏🙏
有體佛法師的味道,讚!
@@yulkk123 實不敢當,慚愧慚愧🙏
所有佛法都在佛經裡,從經中了悟即可,當然,明師很重要,否則想破頭也難了悟!但禪宗所傳之六祖壇經.達摩血脈論等,都可一目了然,很容易懂。
明師是有的,只是沒遇上,明師是真說佛法者,解迷津者。我幸得遇明師解惑,實有少悟,若有想接觸者,可為其推薦:動容軒及體佛法師這二視頻,希望能有助益。
禪宗不特意在坐禪,行住坐臥都是禪,禪,從心,心是道塲,宴坐道塲,能作佛事。共勉。
👍阿弥陀佛🙏
感謝大德的珍貴分享!阿彌陀佛🙏
@@QingLiangJing 阿彌陀佛
@@worldtraveler3558 阿彌陀佛
師兄道出了現代人修行的現實層面問題,不過也無需多慮,修行者自有相遇之機,無論禪淨律密。
感恩大德的分享🙏
密宗優劣混雜 戒慎為上
講的非常棒 !
感恩鼓勵🙏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大德🙏
@@QingLiangJing
要本身实修证得才算悟到与佛陀同等悟得才算.不然都是抄袭别人悟到的.
这种文字上的知见,对修性没多大帮助.还是要身体力行,禅修内观或参禅打坐才能真实体验佛陀的法
個人淺見:
年紀越大,習氣越重,越難從禪中頓悟
小時候我年紀小,常思,何為我,我又是誰,行者是誰,誰是行者
當時能進入一種狀態,似離未離,似有未有、似感未感
可惜長大後五蓋越來越重,財色名食睡,這樣的即使打座修禪,也很難再找回來
所以我很能認同影片說的,末法時代,先漸修,再求頓悟
漸修修的不是尋求悟前的樓梯,
悟只是一步之跨
漸修修的是放下悟所不需要的那些東西,
就好比有一個你正好能跨越的門檻,你若身無重物,抬腿即過
但若身負萬斤重,即使看到門檻,你的腿又怎麼舉的起來呢?
我的修行不一定是對的,希望不是外道誤人,單純分享個人淺見。
说得很好,唯一欠妥的,参话头不能代表禅宗全部。
直指人心的教法还是留在经典中,比如坛经,以及达摩的论,黄檗的文字都是直指人心,当下顿悟。
🙏🙏🙏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念佛是谁”是最基本也容易入手的了,参不破是各人的问题,不是方法出问题,印度有些得道的修行者,参的是“我是谁”, 他们不是禅宗,但入手处一样,因为“我”是人的执念,除了“我”之外,根本就没有东西可以破了。不明白为什么参“念佛是谁”, 表示你还不明白,但明白了只是解悟,要把它用在生活里而无碍,才是证悟。
念佛就是俺老嫗,無量劫在生死輪回中頭出頭沒的可憐蟲!🤣🤣🤣包覆氣場的光膜消融不掉,分段生死永無出離之日!
有道理。只是參話頭沒有明眼宗師在旁引導,很難參出個究竟啊🙏
念佛最穩當啊🙏
@@俠君 话说如此,但契入者又有几个
@@QingLiangJing 念佛还是未见性,有个念的,但阿尼陀佛说净土可以跳脱轮回,我们没见性前,还是相信的好😁
不錯喔!我約聽十集,簡單易懂。密我則不會
禪淨不二 … 禪淨ㄧ如 … 平等平等 … 但因凡夫眾生心有差別 是故:禪、淨 分明啦~
大德說得好👍確實是殊明而同歸。
thanks master I bereave you what you say very thing is true .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encouragement 🙏🙏🙏
有壇經、金剛經、心經、圓覺經、惟摩詰、妄盡還源觀、....有體佛宣說。我聽五年,反覆聽是我定課,和師兄見地同。
讚嘆讚嘆啊👍👍👍
在山中 在雨中 在風中⋯⋯⋯⋯
讚嘆 隨喜🙏🙏🙏
其实,净土宗以对修行直指佛心,没有拐弯抹角, 只是行者不信,净土是无上妙禅。阿弥陀佛即是行者佛心。
确实啊👍👍👍
信来自于实证。证到的东西才叫不坏信。大部分人那种信都是迷信。
禪宗 為 止念 停止任何思考 任何恐懼 反惱妄想 都停於止念 所以任何問禪師問題 都會被打頭 因為會問問題 就是起反惱
淨土 為 轉念 任何反惱妄想恐懼等等 都由 念 阿彌陀佛 來取代
阿弥陀佛,法无高下
參話頭不是禪宗的代表,只是一個極短時期的方式!
現在真的有直接指導的明師,只是需緣分!
念佛是誰 心無念 何來誰念佛呢?
不著相 一心無念 心無所思 而能寂靜安詳
簡單講 人喜歡 思考 喜歡想東想西的
喜歡批判 喜歡論辯經文 等等
這都難以進入 寂靜涅盤
在禪法 有達摩二入四行觀 有提
理入 和 行入
就如影片中提的 理入難
所以 禪宗在一般人 應依行入為主
理入 為 頓悟 法門
行入 為 漸悟 法門 一步一步 的修 進而頓悟
所以 悟性高 適用於 理入 而非不適合現代人❤
佛法,心法,智慧生活 的 方法。佛 說 如實,不妄;不論是 修禪,念佛!
确实。一直都在网上自学,瓶颈停留许久,看到那扇门,却知道远近不好评价。没有老师,没进一步都必须是深入实践去修,还是挺困难的,修行和布施两精进,也许会愈来愈近吧
阿弥陀佛。 前念不生后面又不灭,尽此不生不灭一念而不起心动念行仁义礼智信。 阿弥陀佛
🙏🙏🙏
事實所有都是一樣。修行還是要靠自己。你唸的佛它是你的護法神。你要見性也是要靠自己。老實唸佛一直唸。因緣成熟時就會見到。重要的唸佛給誰聽。你要自己聽。很重要。。
我在自己讀了15年的某團體的書(其中內容都是錯的)
今年五月遇到社團的人
引導我破參,於是我就自己走自己的修行路
接下來內心天天生起疑問
流注各種知識跟領悟
短短三個月
證人無我
見佛性
證法無我
見性
證般若/空/三昧
然後佛菩薩的人身,輔導我證一分法身入地
過去所讀到的幾乎都被我推翻跟拋棄了
其实”念佛是谁?“也是当下直指,具体,还是每个人的因果缘相。一念回机,当下即是。不能当下回机,拼命去参”念佛是谁?“越参越远,直到彻悟机缘到了。才知,能用心的,能参的那个,能念佛的那个,就是【自己】
讀書死 死讀書 日常生活也可悟出真理 謝謝分享
👍👍👍
三個字,“不可能”!😂
我同意你的顾虑,确实大师很少,但不是没有,只是机缘不到而已。台湾,香港,海外应该有禅师。禅师应该是和中医一样,因病而治,根据个人不同的悟性和慧根,来机锋。
另外,目前的时代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有互联网,大家可以不停地参悟。自己也不要停止修行。
贊成👍
是的啊🙏
台湾百丈山慧门老和尚是明师
Already read and accepted. Still want to go round to find the answers 😂
認同版主❤
謝謝🙏
既使有直接指點,也不一定遇得到,縱使遇到,人也不一定信,縱使信,也不一定悟,這恐怕才是問題。
👍
從太虛大師的禪定境界、談談賢首國師在「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中所說的「入五止」境界!有離緣、絕欲、法爾、無念、非相等五種!🙏🙏🙏
金剛經言: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亦即是說如來是通達佛法的義理者。因此故、如來所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而須菩提所說的一切法,則不能說是佛法、係因須菩提未見真如自性故。(性起繁興法爾止)
因修行禪定波羅蜜時、仍需保持覺醒的「正念」!此正念知見曰:「真如」、「如來藏」、「佛智」!因此從真如自性所生萬法皆是佛法!故如來稱為佛、世尊外,另有名為「正遍知」、…等德號!
☀️在禪中定光顯現無念止の無念、雖言是「不思善、不思惡」の冥想、但仍然要保有正念!故先賢曰空是「非有非無」。非有是指「無妄念」!非無是要「存正念」,並要時時安住在如如不動的覺醒中、才會有「定光顯現」!
☀️惑者無知也,有塵沙惑、見思惑、無明惑。學佛就是一種認知過程,正確的認知就是正覺心,等到我們有了「正遍知」那就是成佛了!
所以修行還是要依戒定慧。
開悟也要依三種層次精進:
1.文字般若=解悟。
2.觀照般若=行悟。
3.實相般若=證悟。
如何轉識為智才是修行的真功夫,有二:
1.凡夫及信位菩薩要總持心經及六波羅蜜、精進修持正覺の清淨心,不住生死煩惱,故觀色即空、要捨法以成就佛道,即是解悟的出世菩薩。
2.已能看破放下的善知識及出世菩薩要總持大悲咒十二波羅蜜、隨順修持平等の慈悲心,不住涅槃安樂,故觀空即色、能演法以圓滿人道,便是證悟的入世菩薩。
學禪定要先依照三無漏學來修行,當我們於定功足夠能定慧等持時,再來修觀想法。三無漏學即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我都會在前面加上『信願攝心』,信是要相信佛陀的『四依止』教法、願就是確立修行的目標。更詳細的說法是:1.攝心⇨2.持戒(懺悔)⇨3.無悔⇨4.歡⇨5.喜⇨6.輕安⇨7.樂⇨8.定(放下、無念止)⇨9.如實知見(見性、法爾止)⇨10.厭(造業、絕欲止)⇨11.離(因果、離緣止)⇨12.解脫(相惑、非相止)⇨13.解脫知見(法障、妄念止)⇨14.慧(生轉念善解智慧)⇨15.般若智慧(不生法相的無礙智),此時梵行已立(就是出世菩薩)。
真心懺悔有好品德後才會產生無悔,無悔後才會有歡、喜、輕安及樂,安樂後狂心頓歇(放下)才會有真定、亦即無念後的定光顯現、見性開悟自然會水到渠成。
何謂定慧等持?就是修行到那一個層次都心知肚明!
其中含藏賢首國師『修華嚴奥旨妄盡還源觀』的『入五止』放下的功夫:
1.照法清虛離緣止。
2.觀人寂怕絕欲止。
3.性起繁興法爾止。
4.定光顯現無念止。
5.事理玄通非相止。
首先对高一梵先生的这个视频没什么疑问!也有点同意此说.对於学佛修禅本资上只要是每个人对佛祖的开示和历代禅宗祖师大德的开示有(信心)都会有成就的!若现今有想学佛禅修者建意诸位去读这几部经论,大方廣圆觉修多羅了义经!妙法莲华经!维摩结居士所说经(不二法门)!大佛顶首楞严经(明心见性,诸法实相,六道轮回,魔著而除意魔障碍等!楞伽经(佛心法要)!金刚经(破一切法相执著,从而正确运行生活)还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了悟空性实体自心本性!不在有二元对立生灭)!还有菩提达摩祖师四论:破相论,无心论,血脉论,悟性论!三祖僧璨大师之信心铭!四祖道信和尚对法融禅师的开示!五祖弘忍的最上乘论!当然还少不了六祖慧能大师之六祖坛经!(尤其是第七品机缘品)!大珠慧海禅师的顿悟入道要門!断際禅师的傳心法要!
肯定是对每一个学佛修禅的人会有大收益!(这些开示对行者有益!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信受奉行!!!🙏🙏🙏
感谢大德的宝贵分享🙏🙏🙏
所有的经典,都是在告诉你“无我”,即是“无我”,经典就也不是经典了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懺、精進雙運如二祖,我也是依循這步伐目前有點長進,我這下根器花了很久時間,當然其中也有對外緣的覺察如山河大地與身體構成一體之類的行腳,這些都是累積,而這些累積在某個機緣下在一句定中“何處惹塵埃”點破,這是不是禪宗?
還有不思善不思惡用第六意識解讀很容易神經錯亂,這是用來解釋悟後觀照時只觀念與外緣的本質(喜樂貪瞋癡我慢我執之類的),而不是用善惡判斷,為什麼說悟後?因為悟前一定有遲疑,信心不足,一下就攀緣了,然後層層堆疊。阿彌陀佛
感謝大德的寶貴分享🙏
版主的解說,在我聽來,意思是:
知的多,行的少;說的多,悟的少。(也難怪式微、沒落)
🙏
禪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是單刀直入無有次第的法門。所以祖師是不許學人看經聽法,以一句話頭截斷眾流,待垢淨而光現,如忘忽憶不假外求,門外而入皆非家珍,向他人得來的終究不是。現在願意死磕一句話頭,終不向他人請教任何一句道理的人鮮少,總是開口向他人求得一句道理,以為是至寶。如果有看過來果禪師的用功方式,就知道非常人能行,所以造就高旻寺深峻的禪風。
整個佛教修行核心中的核心,就是勤習禪修控制降低自己活躍的五蘊意識狀態,每個人自我精進修行,到最後就能進入如同心經描述的裡面的涅槃境界~
~當我們靠著日常的禪修修行,到學會能完全控制自身五蘊的潛意識狀態,入定後,當顯意識內觀自身五蘊幾乎寂滅的狀態時,那個“自我真如”本性就會顯現出來,也就是進入涅槃境界。
阿彌陀佛🙏
@@QingLiangJing
看个人的因缘
你的缘是念佛,又或是参禅,
只要你勤奋,不懒惰,最后...
念佛人成就:一心不乱(得定)
参禅人成就:一念不生(见性)
重点在于有没有勤奋做功夫吧了!
如果師兄作到了您自己說的「五蘊幾乎寂滅的狀態」並用於日常生活中,那麼您幾乎要達到「悟無生」的境界了,不過此刻應該是頓悟「一切法平等」境界才是,加油喔!師兄,「無生法忍」已在眼前。
@@thomastw2037 您好大德,小弟沒有慧根,修行路上踉踉蹌蹌。我做的視頻都是我的理論認識,並非修到。慚愧慚愧😂
還有高旻寺, 作者有沒有去參呢
🙏🙏🙏
要修行先要明心要明心先要單獨住老實面對自己。才有解脫見到本來面目可能。見本來面目也體驗到生死ㄧ如
明心見性後才算真修。
@@QingLiangJing
应该是讲功夫修到见性见本来面目后要保任(时时保持功夫(话头疑情)不退/不打失)
大唐不是無禪,是無禪師,蔩檗禪師早就說過。
禪必須參究,大疑大悟,小疑小悟,無疑無悟。沒有明師點潑,指為月矣。
你說得很多,很棒,因為你不懂褌也不參究。
佛佛傳本體,師師付本心,自性自悟度,無性亦無度。
👍👍👍
末法時期,邪師恆如沙,老師怎麼找?以經為師啊~老實唸金剛經唸六祖壇經,業障一件一件的消,習氣一層一層的化,最內層的那個光,就是明心見性,🙏
👍以經為師
念经算资粮道,直接靠资粮道开悟,比禅宗还难。
@@cybergate 佛在佛說阿彌陀提到除了唸佛能往生極樂世界,也需要善根,福德,因緣,得生極樂世界,能唸經就是累積福德資糧,唸經也是能消業的資糧,不管是唸佛往生還是消業往生,肯唸佛唸經肯消業,再怎麼難,真做這就‘’難能可貴‘’,只怕不做,🙏
元音上人曾经开示:修行人宗通教通,宗教双融。通宗不通教,还是半边窍,通教不通宗,犹如半股风!无论修禅宗还是净土宗、密宗最后都没有分别,都是无上密法,密宗按次第修行修到最后都是佛性无是相可见都化空和禅宗相应,而修净土宗也要靠密宗修禅定三密,所以都是无上密法都可以学,最后就要看每个人的因缘福报🙏
禪修,修的是心平氣和,發表該發表的,而且不要自己去找弟子,讓弟子自然而然的來拜師學習。
也有師傅找弟子很成功的😂
@@QingLiangJing 出家在家皆可修,紅塵脫俗皆是緣,道法合一,人生當中自己的路靠自己摸索不一定就收穫少……
我们可以禅净双修。修禅不影响你念佛。修禅在生活中在在处处,行住坐卧,不一定非要寻禅师。每天花一点时间早晚念佛,也占不了太多时间。只要能保证下下品往生即可。
🙏
佛是誰?上帝是誰?神又是誰?要覺醒的又是誰?理解了這些才能當下成就一切,
追求(教外別傳),那佛陀為一大事因緣,為此娑婆世界苦難眾生所說的(教內所傳),三轉法輪,四部宗義,廣大行派,甚深見派的教法完全視而不見,豈不愚痴可笑。開悟,悟的是什麼知道嗎?
頓悟.漸悟.根器不同
确实如此👍
佛教正法500年,得道的師父是手把手的教導徒弟,原因是徒弟們大都目不識丁,當師父的只能靠表演而教、以佛陀戒行為師、行住坐臥皆做為徒弟的模範、故戲稱此法為[無字天書],此教法就是『實相般若』。
像法1,000年,離佛陀尚不遠,經典已集結並已有文字記錄,師父教徒弟雖可依經文述說,遙想當年佛陀的苦行,所以普建佛像、讓弟子藉以效法佛陀,唯弟子們大都仍識字不多難以教化,故有成就的師父不得不把經文摘要簡化成咒(真言)以利弟子遵行,傳到異鄉的師父,忘記了咒語的真實義,乾脆說會念就好,沒想到語言也會改變,此教法漸變成為密教,此期仍以教『觀照般若』為主。
末法10,000年,雖離佛已遠,幸因尚留有三藏經典,弟子們又普遍識字,尤其目前網路資訊發達,師父可依照經典傳授弟子,故以『文字般若』為主。法相宗、華嚴宗等注重讀經的教派盛極一時,但因人性本惰而缺耐性,只想一蹴而得成就,所以先發展出不立文字的禪宗,後期又發展出只念阿彌陀佛的淨宗,千年爭論不休,而忘了學佛初心,其實禪淨密本一家,因為金剛經是華嚴經的「心法」,無量壽經是在闡揚金剛經的「四句偈」=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四種心,而大悲咒就是華嚴經的「行法」、十二波羅蜜就是菩薩修行的方法!
🙏🙏🙏
阿彌陀佛
悟後起修 方為真修
唵阿吽 班札 咕嚕 唄瑪 悉地 吽 紇利 阿 梭哈
未曾拿起又何曾放下,人心不古,開悟不易
建议馆住上百丈山参访祖师禅禅师,慧门禅师.顿悟法为什么要有一个本参话头和起疑情的作用.
宗门本身不谈修者是什么根器.
修者如果是勤修者,那就是上根者.並不是头腦利害为上根利器谓之.
🙏🙏🙏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你这是转述了下元音老人的“略论明心见性”的几段。你可以去找元音老人的心中心传法弟子苏树华老师哈。
自己看金剛經 慢慢體會了解就可以了 若不了解 可多聽他人講解 越多越好 但不需信他 然後慢慢體會 即可
😄😄😄
哇果然是明哲保身✌️😂
😄😄😄
大德慈悲❤禅净双修比较契合如今修禅者最后归净土。
净土是归途🙏
@@QingLiangJing 大德如是❤
僧璨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麤,寧有偏黨。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趣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
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妄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若不如此,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附註:研究佛學喜好何宗?各有因緣。有學佛之意就是好事,都值得鼓勵。
見性=三秒鐘的頓悟
若非,則非
頓,這個字才是重點
🙏🙏🙏
其實一切法門,哪怕是再簡單的法門,都離不開禪。念佛沒有禪,怎麼能做到一心不亂呢。
念佛境界確實與禪殊途同歸🙏
淨土法門的“一心不亂”是指一向專稱彌陀名號,決不雜修雜行!禪的“一心不亂”是指息慮凝心,停止內在對話。因為停止內在對話,才能達到內在的寧靜,進而產生內在的力量。如此的力量才能鬆動、斷除我們對眼前日常世界相續相的執持,執持沒有了,日常世界當下就會像彩虹般消失。如果你此時又已累積了足夠的能量,才有機會見識到日常世界之外的事物!當然這一切的奧秘又和阿賴耶識中的“轉相”能量場直接相關。總之,學問可大了....
😂😂😂
突然想到直指本源,向內求?
听了半天,或然问一声:念佛是谁?
期待您修成之後,指導大眾直接見性,再見正統禪宗風采,嘻嘻
在下愚鈍,沒有慧根啊😂
能下這判斷的,必然已明心見性!
😂😂😂
我有强迫症。对我自己的事上太认真,对事和物太细心。是不是不对?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就好。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人和事,但不可过于执着。
不是不要直指本心,而是迄今能够为人直指本心的人何在?
无声勝有声
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
原來弥陀念弥陀
🙏🙏🙏
’’明師難遇‘’
🙏🌹🙏
😄😄😄
自己不明心啦😂
😄😄😄
我是自己悟道了一些佛学道理偶尔机缘巧合成为归元禅寺大和尚的禅宗俗家徒弟。可是我在国外真的参不透很多佛经。不知道如何修行开悟只会念经打坐。在网上找到能帮助我提高认知的居然是其他佛教派系我也很迷惑。不知道合不合法
禅宗參話頭以契機者而說,若無深定力覺知識性者一無是處,而讀經就能覺知唸佛者是谁,心經金剛經歸於大般若,而大般若是玄老的手笔,玄三藏宗門名慈恩宗。唯識學,契入大般若就能解决實相。般若無相無解無說。
❤🙏🏻👍💞🙏🏻🙏🏻🙏🏻💞❤
台湾还有祖师禅;慧门禅师.宝島真有福气
寶島有寶剎👍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禪機已過,雖参亦不中
🙏
明心見性識字的都会說,但不是自己見性,見性之人.從自己身体說法,說来聽聽
🙏🙏
禪修本是以心參禪去悟萬物得本質,使其以為靈根増長就有靈性了,其實還缺少了慧根及智根,靈性覺醒,明心見性,認知覺醒,得道開悟都是從這三根修起的,還有一種變異的魔根最亂的苦難及最難的度劫,以心智靈三者各有開悟覺醒之法則,推薦以慧根的向內修心禪修最好了,但還是要看個人的緣份,修行修行就是修練,修練修練就是修行,心靈道場元神本我,禪心禪氣彌勒降靈。
感谢分享🙏
所言只是禪宗的表相,深入了解禪宗還有更多的疑慮:禪宗是大乘佛法嗎?
「禪宗」屬於佛教大乘八大門派之一,自從達摩祖師西來立宗以來,六祖慧能大師的傳承和他的「六祖壇經」,使禪宗在漢傳佛教中別樹一幟,而後代禪師的公案也成為向佛者修行的指引。
禪宗的「開悟」和「明心見性成佛」與佛陀所講述的大乘菩提道修行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些差異並沒有得到妥善的闡釋和統合,反是在現今大乘修行者的善巧安排下,詰取其中的「禪定」成為「戒定慧」中「定」的修行,或成為「菩薩六度詮旨」中「靜慮」的修行,而「開悟」和「明心見性成佛」的意旨則沒有能夠清晰的界定。是否「開悟」是大乘「中觀」裏所講的「空正見」?又如果「明心見性成佛」屬實,那麼大乘菩薩經過五十二階位方得成佛又如何相應於此?按禪宗修行成佛是不必先成為菩薩,但是大乘佛教依循菩提道修行的菩薩除了悟得「空正見」尚需發起「菩提心」,然以「菩提心」度化眾生確實是禪宗修行者所不談不修的。最後禪宗修行者是否能夠成佛?在大乘佛法中説禪定修行者圓寂後能夠升「色界四禪天」,再修行能升「無色界四天」,但如此仍不出「三界」,也就是還會入六道輪迴。
佛陀三時的「解深密經」中講到「禪定」為修行「般若」的不二法門,合乎「由定生慧」的説法,也是將「禪定」納入大乘修行最清楚的闡述。佛陀將禪定分為「奢摩他」的「止」和「毘婆舍那」的「觀」,經過「止觀」的修行可以達成「人無我」和「法無我」的境界,也就是「勝義諦」的「圓成實性」地上菩薩。「解深密經」中對禪定「止觀」的修行有著詳盡的解說,其中「止觀前方便」有「十二分教」,「求奢摩他」有九種步驟,和「善毘婆舍那」分十種階段,這又與「禪宗」的修行大異其趣。
@@FineDust-w2r有些人對佛法有誤解,也有些人將佛法視為神講的話,句句尊從不敢有其他想,佛陀曾對弟子説如果你們不相信我講的話,可以不接受也可以提出質疑,佛弟子歸依佛是本著對佛法的信念,因此當有疑難時要提問,不可心存懷疑或盲目相信,如此才是學習佛法的精進態度,對於不懂的地方要虛心求教,不可傲慢或批評別人,應該就與別人見解不同的地方相互請教。如果你對佛法有更好的見地可以提出來切搓,如果我説的有不盡的地方也可以指正,如果兩者都沒有,那麼我想你不懂佛法,也不懂我寫的文字。
@@FineDust-w2r你確定你知道的佛法是佛陀的原意嗎?或是有那位高僧大德所傳授的佛法是佛陀的原意?那麼南傳、漢傳、還有藏傳佛教那個是佛陀的原意?大乘八宗裏那一宗派是佛陀的原意?還有「唯識」和「中觀」那個是佛陀的原意?你能問這個問題,那麼你能回答這些問題嗎?我想佛陀在入滅前講述佛法時,這些後世的問題並不是他的原意。佛陀所說的是真理,我們佛弟子所努力的只是在探尋這個真理,後人沒有佛陀的大智慧,僅僅是在盲人摸象,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佛法的真相。
@@FineDust-w2r佛法立論有四:「現量,比量,譬喻量,聖教量」,直引明心應算是「現量」,引經論典是「聖教量」,若不得以「聖教量」論佛法是有違立論原則。藏傳佛教的僧人有「辯法」的傳統,僧人們引經論典來陳述各人對佛法的理解,藉此激勵僧人對佛法的精進。佛法是有「定解」不可妄議,故有「四量」為論法的準則。
@@FineDust-w2r修學佛法能體悟佛的境界已是難得,怎有自己的境界?說有自己的境界又不同於佛,這是妄議佛法,是犯了妄語罪。
@@FineDust-w2r希望你多學習佛法,不妄議佛法,更不可謗佛,如此不論往生極樂淨土或是修禪才能有成。至於「禮貌」那只是姑息養奸和缺乏學養的人慣用的遁詞。
禪宗所謂參話頭,重點不是話,而是在講話之前頭腦出現的聲音,那個 “腦中之聲音” 才是 “話頭”。
後世之庸僧編出一大堆無厘頭的話集結成書,還要信眾參悟他書裡面的話,此法根本是斷人成佛種性,誤導蒼生,罪業深重而不自知。
請問那個「腦中的聲音」具體指的什麼?是什麼聲音?
@@QingLiangJing 就是念頭啊~
一般人不管清醒著或是睡夢中,頭腦中總是充滿各種聲音。
道德經第一章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叫”,指的就是在頭腦中出現意識的時候,要觀照頭腦中的聲音。
此 “觀” 與觀自在心經中之 “觀” 有同樣之意。
能夠去除頭腦中所有聲音,而讓腦中寂靜無波之後,才能體會 “恆無欲也,以觀其妙”。
噭同叫,我直接用通俗的 “叫” 比較好理解。
正解! 觀察念頭未起之前處,才是參話頭
一知半解的禪門知解僧都亂教或參禪宗公案,數他珍寶有何益
@@黃風-l8q 對啊~您也是善知識
念佛是誰,念佛是我
是
為我佛 弘正法
這句話有問題。
請大德具體指教🙏
沒有名師很難修禪,現今末世名師難寻,唯一可走的路,只有淨土宗了。
淨土宗確時殊勝🙏
@@QingLiangJing師兄,我心中有迷惑,為何每次去佛堂唸佛,我都會淚如泉涌心中悲苦,覺得自己是被佛拋棄在紅塵的棄子。然而在家中唸佛,心中卻十分平静,祈求您能帮我解惑。阿彌陀佛!❤❤❤🙏🙏🙏
@@小浪花 师兄不要烦恼,这不是什么坏事啊。您觉得悲苦,我想是您的慈悲心生起。其中还夹杂着苦,因为我们娑婆众生哪有不苦啊!当您到了只有悲心而无苦意时,就更近一步了。我以前一起修行时,旁边有个师兄一念咒就泪流满面,后来他跟我说,在他哭泣的时候却找不到哭泣的理由。这就是悲心吧。仅供参考。祝您早日证道🙏🙏🙏
@@QingLiangJing多謝您的回覆,祈願共證菩提往生极樂佛國。阿彌陀佛!🙏🙏🙏
@@小浪花 一起努力💪
悟覺妙天禪師就是現代的明眼宗師!
不燒香 不拜佛 只管打坐
修禪宗,可以用參經書,也可以用參話頭,也可以參悟道大師的問答,來明心見性,全部都已經告訴你了,只是你還不懂,那就沒辦法了,所以說學佛參禪,還需自悟.在16分22秒中,也說明了一些禪宗的精要,看來你是不懂了.誰是誰非,你分得清嗎?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對的,無師。有證量者能度眾生。
自參自悟不是沒有,古人有永嘉玄覺,只是他仍要六祖勘驗,今時台灣禪宗火苗很旺,不信的話可到正覺同修會踢館。
佛教還能踢館?怎麼個踢法?
禅宗和净土都不属于大乘三十七道品的修法。现在还能有系统性四念处修法的反而是南传。
趙州八十猶行腳,只因不明安心處
專心念佛才是解脫六道輪迴之法。
🙏🙏🙏
禪宗 : 的目的是什麼? 有人知道嗎? 開悟什麼?
明心見性 佛性是什麼? 為何是無字 ? 以心傳心?
------------------------------
其實 答案是客觀 的 = 了悟 實像 ....= 六道真實 的實像是什麼 ?
= 就是 宇宙 本是一場空 = 是無中生有 = 科學家也都證明了
= 所謂物質 都是量子 = 宇宙本生 就是擴張 有一天還要滅亡 = 回歸於無
科學的盡頭 是佛教
佛教的入門 是科學
-
------------------------------------------------------
舉例 : 風動幡動 仁者心動 = 這就是科學盡頭
= 佛教認為 宇宙萬物 都是心創造的
= 如果 你是 瞎眼 怎麼知道 風動 或 幡動 = 是心在 分別 動 跟 靜
六祖惠能大師來到廣州法性寺時,因風吹幡動,
見著兩位僧人在一旁爭論,一說是風動,一說是幡動,
惠能大師於是走上前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
舉例 : 《菩薩處胎經》 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
彌勒言:舉手彈指之傾 「三十二億百千念」
「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
= 佛教認為 宇宙萬物 都是心創造的 = 不但是主觀的感官分別觀察 = 還客觀 能創造 物質
= 彌勒是說明 宇宙從 無 到 有 = 都是 心的創作 = 這就是 科學的盡頭
-----------------------------------------------------------
舉例 : 【獨家訪談孫儲琳】傳奇特異功能人講述科學實驗經歷,意念的力量,不可思議!
這是 UA-cam 的 影片 = 訪問 特異功能人 = 討論 超能力種類
= 討論的是 人體科學 = 但是 結論是 佛學
-
唸佛,只是為了制心於一處,愣嚴25圓通,全都是修行制心。將心降伏在一處。那來那麽多牛鬼蛇神!啥都沒有。竟然還什麽都有??笑死。
🙏🙏
現在開悟的人 何其多,只是一般人沒有慧眼不認識而已, 因為 ,他們都是再來人居多。
開悟也不限於佛教, 而是存在於各行各業 ,那些只認為佛教才有偉大的開悟, 是他們自己沒有慧眼, 自我設限的心態 為什麼呢本來面目清淨無瑕 被蒙塵掩蓋, 只要塵盡光生就可以了, 所以 地球上人人可以修人人可以開悟 只要你有在觀察物我,以及我我之間的關係就可以開悟了。
開悟還有很多現象的, 有的雖然開悟但是沒有見性, 一般人不能知曉。 這是修後得智的人慢慢才能理解的。
感謝大德的分享🙏
阿彌陀佛🙏
現在開悟的人不少 但是宗匠出現鳳毛麟角, 我們也很難看到古代在選佛場參禪時的景況了。
或說 一定要像古代這種參禪的方式嗎 答案是不一定 ,但是一個好的禪師要拿出 並營造一個容易開悟的氛圍, 才有一點希望。
也不是那麼简单
講了半天,還是流量最重要
大德何出此言啊🙏
听博主口音,我猜是东北人。
人的妄想症,求開悟者總是不得真悟,那些學禪的人,總把悟當成可得,殊不知開悟不能靠學,成天活在顛倒妄想裡,終究只能開誤,讀得經書越多,腦袋瓜的妄想也越多,貪著成就本身就是共通的罪魁禍首,古時禪宗的開悟者,很少人是讀書人,而現在呢?想靠懂(參),就能悟道?這不是自以為是嗎?塗滿畫的紙,還原不出白紙的
誰念是佛
我
修禪宗 等於人生完结 本來無一物 所以修 也是不用修的 多餘的
念佛是什麼?和禪宗不是同一種東西
感谢留言🙏🙏🙏
不能說現代沒有明師, 虛老傳衣砵本煥老和尚, 臨济宗祖師, 中國禅宗泰斗
是的,不是沒有,只是稀缺,鳳毛麟角啊🙏
所有的话头目的是一样的
禪宗的歷史(尤其六祖惠能)很多也是被神化、美化了!
末法时期各种网络色情泛滥和人心污染甚深。所以修圣道门很难。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当然还是要看众生根性。毕竟有8万4千法门。
死在文字相.依經聽文必死無疑.中國禪與佛陀釋迦牟尼一點關係都沒有
🙏🙏🙏
都說明心見性,啥是心啥是性呀,都說著故作高深的話,悟個屁的道
🙏🙏🙏
雖然知道不少, 但版主你還在佛門外.
你要學禪啊, 我可以教你. 釋迦說法, 沒有在看根機的, 沒有.
他怎麼教的?
第一, 他告訴你世間萬物都有生滅性, 心隨生滅生苦, 苦不是清淨本性, 長夜受大苦.
第二, 他告訴你要擺脫這苦, 要禪修, 禪修修定, 於萬境中不隨想, 於是不續不起因果, 於是斷輪迴.
以上兩點, 是"慧", 四字總和: 苦集道滅
關於修定的方式, 兩字總和: 止觀. 於呼吸中觀, 觀生滅, 而後不入生滅相, 於是心止, 心止於世間, 是謂涅槃.
以上, 不必參話頭, 沒有禪機, 不必人上人, 釋迦對每一個人說都說一樣的話. 佛教為何進入似法及末法?都是後人不解正定造成的. 慧定的內容在雜阿含經裡有記載.
禪宗只參定, 但不是以輪迴為基礎的, 也就是修定沒有實際用途; 禪宗大多不修定, 以為知慧就夠了, 沒有修定, 就無法涅槃. 也就是說的是對的, 實際有沒有涅槃, 不知.
淨土宗的唸佛唸經唸咒法門, 是根本上不在正定上的, 是不了解正定的人發明的, 所以無法涅槃, 所以無法成佛. 唸再多都沒有用. 而所謂西方淨土及阿彌陀佛, 釋迦根本沒有說, 是後人杜撰的佛經在亂寫的.
版主有興趣知道正確佛法內容, 我再告知相關資訊.
🙏
意识积累不够 单点打不穿 这些能脱破的前辈们 都是有足够的积累 拿着两个功夫和见性做比较 本来就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