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整個專題講了一堆酪農面臨的困境 成本壓力等等等
結果佔比整罐鮮奶售價最多的收購商都沒提到
通路商只有稍微帶過
消費者想要支持的是台灣酪農產業
不是大老闆的口袋
這還不都是套路嗎 讓酪農賣慘 消費者才會接受超世界級的牛奶價格
通路商賺飽飽 當然要消除自己的存在感 不然被抓出來打之後怎麼繼續賺
看到收購價一公斤三十塊真的笑了
@@仁仁仁-w3i 這樣說就很偏頗,經營量販就跟超商一樣,報廢成本本來就很高,畢竟他們不是只有售買一款產品
因為全世界的市場都在盛行過度的資本主義 從政客方面跟輿論風向都是他們的人
讓勞工追逐努力上進等於成功/學習職場技能跟自備生產器具都是勞工跟上游基層自己要準備的 就跟你當他的低薪清潔工要你自備掃把,掃把壞了也要你自己修一樣 而且他們還會包裝美化一下讓大部分人覺得很合理
大老闆們就是這樣靠著不斷壓縮上游生產者跟下游消費者的獲利空間來增加自己公司的收入
@@宋繼賢 講的好像美國賣場人力比較廉價
台灣的農業問題都是出在產銷上,農民沒賺到,消費者也沒便宜到。中間的利益結構太龐大,政府政客們沒有幾個人真心去照顧農民。
用最便宜的價格收購 用最貴的價格售出 這種事情還不用被檢討 我要是有那個權力我也做
你觀察的很正確,農委會是助長這個現象的罪魁禍首
就跟台灣的外送公司一樣 貴的要死 35%>"
所有都是中奸商再賺 政府工程也是黑白兩道賺 所以都不堪一擊
華人就是中間商民族 最輕鬆 但賺最多
通路商也說鮮乳受價格影響大 。
所以,所謂的推廣費用是不必的支出。
消費者不是不知道鮮乳的好處而少消費,而是因為價格昂貴而少消費。
如果把推廣費用去除,直接反應在價格上的話我們比較有感哈,不是做一個專區然後就要收一個推廣費用
@@YU_6627 雖然我個人也是覺得廣告很沒意義,但你們似乎小看了重複曝光效應的影響力xd,它是一種priming會讓人們在挑選時「不自覺地」過度依賴「立即浮現的印象(etc.知名品牌)」,這是一種人類原始本能遺留下來的。每個人的時間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不太可能每一次做選擇都相當理性地認真考量不同牌子的加權價值。不然為甚麼選舉都會花最大比例的錢投各種看板、廣告、網路行銷xd
事實上還是有差 不然越來越多那種標榜說是XX小農 價格就給你貴好幾成
現在年輕人或者一些愛好有機健康的人都很吃這一套
@@user-pf5pe5fr3i 只是浮現品牌沒錯,不過如果附近有更便宜的牛奶,他就拿了,還是要回到價格問題
@@lee7411 我對鮮奶其實還好,喝豆漿不也一樣還更便宜
這部片根本沒拍到重點,乳品商和通路為何拿走7成利潤,才是酪農面對的困境‧
影片中,通路商已經說了,乳品商則是沒有提到
影片說了大部份的成本出現在通路商
問通路商又說因為出在行銷跟廣告(不然國人不知道它的好??)
那國外進口的就不用廣告?然後售價比本土便宜→這樣照通路商的觀點又賣不好,為何要擔心國外低價的牛奶?
而且當你說出低價牛奶會衝擊台灣本土時,你心中也支持"價格"才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最大理由(而不是你說的廣告行銷)!!
@@u8106148 通路商說的那個講白點就是在找藉口而已
你要廣告行銷,難道國外的賣場不用廣告行銷?
通路商根本沒有講點實際的東西出來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為了500戶的酪農,犧牲增加所有人的成本,既然是民生必需用品更應該讓大家能夠用更實惠的價格來購買,00:24 你要還算各個國家薪資水平和消費所得。這樣算下來日本澳洲美國的價錢跟根本不是上面寫的NTD $40~55,而是一半NTD$20~30這還算保守估計, 日本的國民所得還是台灣的2.5倍在台灣NTD$100只能買1公升,日本可以買到4~5公升....坐等2025年
但歐美他們對於生乳收購價格還有補助,所以終端售價才是如此呈現
要調整沒錯,但你的計算很有問題,不知道是什麼年代?日本的國民所得還有台灣的兩倍?
@@郭昱岑-w6r 日本所得已經跟台灣沒有差這麼多了....很多人還在迷思
很多人討論物價都不討論薪資,最後比較結果只是反映匯率差異而已
幾年前日本便利商店月薪最低17~18萬日圓,那時候日幣匯率好,現在漲上來,但是日幣貶。日本便利商店很多免費求職冊可以索取,台灣連勞健保都可以講成工作福利,日本差勤、加班各種費用大多都是守規矩地給,更不用說政府立法每年一定要調薪3%,沒有台灣各種萬年不調薪的工作。
然後同樣價錢,台日商品的效益是一樣嗎?
日本是這樣,勞權強大又早早步入已發展國家之列的西歐國家就更不用比較了。
每次看照顧各種x農x商,最後唯有領死薪水的上班族沒人鳥,補助輪不到,課稅都是實打實得課,然後每天還要被強迫行銷要消費照顧各種農民商人
重點是生產端的酪農本身也沒什麼利潤,然後到消費者手上時價格被墊高的比例也比外國多
貴了別的國家一倍以上,卻還是覺得無法生存,況且我們物價水準也是比歐美低一倍以上,這些是什麼原因呢
日本從昭和時代就給每個孩童在學校一天一瓶鮮乳,為的是整體人民的健康與身高
台灣牛奶貴人家一倍以上影響的是所有乳製品,鮮乳,起司,優酪乳,所有烘焙業
真的是非常需要重視的問題
好笑的是台灣人有很高比例都乳糖不耐
到底有沒有看影片,無法生存的是酪農,錢都被通路端賺走了!
通路左手收乳刻意壓低價錢,右手賣乳大幅提高售價。
@@yyll7142 現在也有小農二代自己經營 產地直銷 那請問售價真的有降下來嗎?
@@yyll7142
低成本購入生乳,高價格售出,民眾若是嫌貴,中間與終端就推酪農出來,
說酪農很辛苦,不要罵酪農,見鬼了我甚麼時候是在罵酪農?
看到賺最多的中間通路講些自相矛盾的話真的會血壓上升
賺最多上架費的中間商要大家支持台灣本土酪農買貴鬆鬆的牛奶,現實卻是多買了只養肥貪婪的中間商,對酪農也沒幫助
我們全部都是他們準備收割的韭菜,你看不出來?
市占率都9成了還要說些什麼推銷費用狗屁話,果然銷路再大也對台灣商人的貪婪價格沒什麼鳥用。
@@miko-0619市佔率九成是指乳品廠,所以銷售的成本已經算在通路商之前裡面了,通路商真正做到的事情只有上架這件事而已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雖然大家會想支持台灣酪農,但當國外的產品便宜也不錯的時候,消費者最先想到的還是口袋,除非台灣牛乳跟進口牛乳有明顯的差異,不然誰會跟荷包過不去?從酪農到加工廠到通路,每個都說自己不賺錢,利潤不高,那到底國外怎麼生產這種低價的牛奶,是否可以參考。
說不賺錢 但還是一直做
@@ST-hy1mf我家族是有自己的漁塭跟田地,我們這一代是沒人接手了。繼續做的,賠錢也要做的,都是捨不得祖產/經驗/記憶毀在自己手中,所以那些長輩咬牙拼死都要做。
我那守魚塭的長輩,這十年換算下來一個月一萬都沒有還是在做,你說呢?
新鮮度一樣嗎?
@@jcgroup78 另一方面是 因為只會做魚塭 要賣掉魚塭 去工廠或當業務員 外送員 好像也做不來
@user-cq5yp3zl9e 我比較想要彌勒天皇 陳X龍給的
這次的報導感覺旁白的台詞似乎... 有點明顯受到篇幅影響,省略了好多引導的論述,觀眾思緒接是接得上,但就是很吃力。還是感謝獨立特派員做這個龐大的議題
簡單來說,台灣的鮮奶利潤絕大部分是給乳品廠給賺走了,再來是通路商,酪農們真的很可憐。媒體也不敢大肆報導,大概也怕對方財大勢大,不敢得罪。我家都買好市多的鮮乳,價格最親民啊。我相信好市多也會認為這是塊好油水的市場,所以銷售起自有品牌鮮乳,其銷量應該相當可觀。值得一提的是義美也有在好市多上架,由此可知他是比較有良心的乳品廠,購買他的乳品,也算是對台灣酪農的支持吧。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通路商淨說些廢話,上架費就已3成,你把價格降下來,東西不用你特別promote,銷路保證也比現在好,民眾還比你不會看價格嗎?
賣貴還是有人會買單,商人何必降價呢
@@yyll7142 那就不要淨說些冠冕堂皇的屁話呼嚨消費者
@@jimmywang6457 就跟那個有名鹹粥說一碗三百沒賺錢一樣道理。
鮮乳便宜一點大家會多喝,剩乳就會少,通路商的耗損也會降低。
現在通路商寧願用高單價的高利潤來抵銷通路商的耗損,吃虧的是消費者
要推動小農直售的制度,政府整合生乳消毒,這樣價格降下來會有更多人喝
@@hungchen4263 小農直售不會比較便宜,光小農就注定會高成本高價格
@@hungchen4263 農戶不可能去做直售,整個分工鏈還是要有人專門負責自己的部分,養牛又要自己顧運輸與銷售,根本做不來。所以該賺的還是要給人賺,農戶跟通路商不是敵人,而是夥伴,然後就看整塊產業大餅要怎麼分。應該由政府出面認大家坐下來講好分潤行規,並建立平準基金,讓大家即使在艱困時期都能生存下來。
@@hungchen4263 小農直售經濟規模小,這就註定終端價格會非常昂貴。
超過5年不買台灣奶了,都買奶粉、偶爾Costco奶
台灣的各種農產品在貴通常都是因為通路賺太多,這點沒錯。
但問題是就算我直接找生產者買,他們也是會按市價賣甚至還以"小農"的名義賣得更貴。每個人的心態都是一樣的,當你有機會賺得更多,你會願意便宜賣嗎?於是惡性循環就這樣開始。社會風氣如此,大家都是能撈就撈
沒錯,這種行為長期以來都很普遍,形成文化和風氣之後就沒有人願意老實作生意了,憑什麼大家都在賺大錢,就只有我一個人當憨仔
即使找生產者也沒辦法比較便宜嗎?
說的真好
真的是陋習
那還等什麼,好賺、賺太多趕快去賺啊!
酪農為了賣你東西也麻煩,好比你去批發要買那一點東西,而且量也無法穩定,所以你去他們不會把你當主要顧客,盡量維持該有的消費鏈,而該改進的是當官的,都只看到表面,而不是找問題所在,沒有東西就進口,衝擊自己國內產業,以後只能說可悲而已,自己沒主體性任由通膨摧殘國人,都不想長遠之計,真的是令人堪憂
很奇怪啊,賣不好是因為價格高阿,生產源也沒有說供不應求,量販店不降價反而是打廣告說有在做事,感覺是看準酪農產品有時間的急迫性惡性壓低成本,不降價使利益極大化,這抽了3-4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冷藏費用嗎?我看其他冷藏食品也沒這樣啊
通路商睜眼說瞎話
可能有抽5成的
銷售通路是把整體價格疊超高的關鍵所在,結果幾乎沒什麼著墨到,前面也說其他各國也就生乳收購價的1:2在賣,結果台灣通路直接把價格疊了40~50塊上去,這是其他國家的售價ㄟ......
通路早就賺爛了,一級生產者苦哈哈,轉售商品的賺得盆滿缽滿
真的是不知道要哭還是要笑
真的銷售通路佔30-50%有夠扯的
台灣的牛乳真的太貴,還不如從國外進口,擔心海運封鎖也可事先準備奶粉屯著
乳品廠跟通路就吃掉了售價的至少一半了,結果根本不是酪農生產端有問題,是那些收購的大財團有問題。
影印兩張圖片貼在櫃子上就叫做投資行銷廣告 銷售可真好賺啊 呵呵
福利雄 免上架費 算寄賣 過期廠商要回收
@@一一一一-j5q 如果費用降下來了 那是不是就沒有過期的問題了
@@YU_6627 各大通路都寧願倒掉牛奶也不要打折賣你 就怕你覺得牛奶廉價不願意買原價 現在通路唯一有打折牛奶的只有美聯社
沒錯 我覺得我最在意價格 便宜就買哪家,一般美廉社 過期前兩天 貼黃標一升64元左右,沒特價鮮奶 太貴就喝奶粉 成分又差不多,我覺得台灣廠家 如即期品不特價 甘願報廢心態 糟蹋食物很惡劣。
@@陳成功-u8n 商業手段 控制市場價格,你敢便宜賣 我就斷貨 3C 也是這樣 賣不完 能可燒掉
ua-cam.com/video/SjBogrul81E/v-deo.html
我都懷疑四大有聯合說好價格,只漲不跌那種,冬天難賣也沒便宜幾塊錢,說什麼夏天不好養所以價格高,泰國也比台灣熱賣得比台灣便宜好多,通路抽成鬼樣很可怕。
沒什麼人在意那市佔率90%的品牌也很神奇,酪農成本就高在那邊了
我們全家都很愛鮮奶,但是鮮奶真的貴到好可怕,真的很希望政府聽到百姓的心聲
我不喝牛奶半年了 原本每個禮拜都會冒痘痘 不喝之後皮膚變超好 粉刺痘痘都消失
自從我了解牛奶是"不斷地""不斷地"讓母牛懷孕而產出的東西,覺得不忍那些母牛的痛苦之後,雖然不會完全不喝,但用量就大幅減少,用其他植物類的飲品替代了,這是我的經歷
@user-cq5yp3zl9e供殺毀
政府已被黑金生態產物的民意代表給控制,有利益才有機會,修法幾乎很難且漫長
@user-cq5yp3zl9e 可以滾蛋嗎?到哪都能看到你發這垃圾留言
台灣也不是全世界唯一不適合發展酪農業的唯一國家。但看看之前的世界統計,台灣的鮮奶價格卻是世界第二貴,只比黎巴嫩要便宜。但問題是,人家黎巴嫩是經歷了港口大爆炸以及金融危機才搞到只比我們牛奶要貴一些。所以實質來講,台灣牛奶的價格就是世界最貴。以前在美國喝鮮乳,~$3/gallon,完全可以當水喝,但回到台灣,鮮乳卻變成普通家庭的奢侈品。台灣對於本土酪農產業以過度關稅保護,再加上又讓幾家大盤商完全操控底層乳源,最終才會搞到這種畸形狀況。我只希望之後在台紐FTA在2025將紐西蘭牛乳關稅降到零以後,可以壓制台灣一些無良的酪農大廠貪婪的心。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如果無良的是通路商,進口也是他們賺,沒有降價的理由
我也很想支持台灣鮮乳,但是台灣鮮乳年年漲,以前味全一瓶兩公升的鮮乳賣90到95元後來一口氣漲到125,那時最貴的是林鳳營是135左右到現在一瓶兩公升的不管品牌大概都要165到170了,我就沒買過台灣鮮乳了,小農鮮乳那更貴了,不是買不起,而是對於支出太多,我現在買的大概都是含有鮮乳的奶茶或果汁,我都搞不懂為何台灣要樣樣都要自己生產,外國有更低價也優質的產品為何不進口,牛乳是生活必需品嗎?對我來說喝不喝牛乳無所謂,既然台灣生產的鮮乳無法降低成本,那我就不買就好,就像本土牛肉也是貴得嚇人都快比日本和牛同等級價格了,那我寧願去超市買進口牛肉,不是我不支持本土生產的,問題是價格也要親民,才能吸引我掏錢消費,其實為何與紐西蘭簽訂的貿易定牛乳要到2025年才能降到0關稅,那還不是那些食品業者從中作梗,能多撈一年是一年,澳洲也是畜牧大國,它們的牛乳也是很優質價格也很親民,都已經能從澳洲進口牛肉了難道不能進口牛乳,要有競爭才能進步,老是為了保護本土小農產業卻要大部分人付出更多,喜歡優質小農產品的人,自然不會在乎多付一些錢,買的還是會買,嫌貴的不會買的還是不會買,難道這些道理政府不知道,他們知道,問題是在這條產業鏈上討生活賺錢的人也都是選票
身為農業主管機關的農委會常常會有一些很奇葩的政策與操作,很多時候情況不旦沒有改善反而更差
不太意外,台灣就一堆菜蟲蛋蟲之類的卡在中間不做事只想躺著賺,不貴才有鬼。
前鎮子蛋荒炒作還有囤貨狗,囤到臭掉了還出來做慈善賣人。頭殼?
問題其實多到爆但要講價格之類的絕對脫離不了土地,
土地就得感謝當年來霸佔後炒地皮的既得利益者,看看房價就知道,繼續炒穩賺不賠,消費者物價指數繼續飆。
農地也是偷偷改一改就可以變停車場住宅區大廈百貨公司,根本神猛。
土地就得感謝當年來霸佔後炒地皮的既得利益者,看看房價就知道,繼續炒穩賺不賠,消費者物價指數繼續飆。一環扣一環 台灣人就是貪 台灣最美的不是人 依該說說台灣最醜陋的是人性 台灣人看似有愛心社會 其實很多人都虛偽善心
還有水果也是
這幾年....豬肉不是越來越貴 自從這幾天報導陳明蚊大立委家族超貸一億...養豬
終於解開我的疑惑...........沒颱風.蔬菜水果.雞鴨鵝肉.虱目魚.雞蛋.豬肉.高端......貴森森的原因
台灣酪農業就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之前又不願意零關稅,難怪世界貴。想要買好一點的產品,在於民眾薪資所得,台灣的實質薪資所得是倒退的,不是每一種都可以買好一點。台灣民眾講求CP值要便宜,也是無奈之舉。薪資漲幅跟不上物價,要省一點。酪農業挑戰很大,台灣民眾也是。
假分析
支持台灣降進口稅 貨物稅
我家是堅持不買牛奶產品😂
重點應該只有
以比例來說台灣的販售價,以其他國家來說是收購價的2倍,而台灣整整比2倍整整高出1.5倍,到達3.多倍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我爸剛從光X退休,有說在2000年前台灣牛奶是常常滯銷的,有些酪農是會將滯銷的生乳倒水溝的。
後來是因為咖啡文化在台灣盛行等等的原因,導致國產鮮奶供不應求。
現在還有手搖杯文化加成
珍珠奶茶國際成名讓更多人正視屬於台灣的飲料,現在是不會擔心沒人要了
但問題在於,有人要,東西卻不能降價,寧可浪費也不能讓價格崩跌,維持在一個雙方都很緊繃的平衡上
這之中一定有不對、可以調整之處
一比三的暴利很誇張,業者推說是做廣告,但是說實話真的沒看到什麼大量的廣告成本噎,市面上哪樣東西沒有做廣告,國外的牛奶場就不用做廣告?就你牛奶可以拿廣告當理由來合理化牛奶高價,結果你收購的時候也沒有跟酪農收比較貴
標準只挑對自己有利的講
@@chaoyuanou5415
不然你想講什麼,沒人阻止你講
11:16 小姐 說謊不可以唷 報廢成本怎會是你們吸收呢? 都是 廠商!! 廠商!! 吸收~~~你們收取上架費 缺貨費 每日配送人力費用油錢 這些都是廠商出錢的 報廢都是廠商吸收的 你們是無本生意的~~~~請不要誤導消費者好嗎= =
我的思考點在於:
國外的鮮乳性價比也不錯的時候,消費者會不會不買單國產乳。
二來,國外的生產成本比較低(應該),撇除中間商、通路商的苛扣,仍舊得面對國外可以低廉成本產出低價乳的問題。再加上前述提到的性價比,臺灣能在不適合的環境下產出乳製品,真的是非常強大。卻也因外部環境因素而限制了酪農的發展與可能的競爭力。😢
上架費那麼貴說在是在打廣告做行銷我覺的是浪費錢啦,你廣告錢省下來,一瓶比別人便宜30元就會賣的很好了
我家是台灣鮮乳的長期支持者, 1860 毫升的鮮乳每月約買十瓶, 夏天更多。以花東, 光泉, 義美等鮮乳為主。
不過台灣的鮮乳是真的貴, 同樣的價格美國可以買兩瓶了。
話雖如此, 紐西蘭鮮乳進口我們不會琵琶別抱啦!
下次可以考慮四方鮮乳
我也愛喝台灣的鮮乳,很多小農場出品的牛奶超好喝,喝過國外發覺台灣比較對味
有錢人 就是不一樣
瑞穗的也蠻好
大部分人都願意買更好的產品,但是最終放棄沒買的原因確是價格,現在一天三餐在外購買,大概也要300,如果家裡再加個小孩老人,這要多少餐費,當然最後只好斤斤計較,選自己負擔得起的商品
台灣的自產商品很多都是又貴又盤,品質也沒有比較高甚至較低,汽車機車最明顯
基本上我個人的選牛奶的方式是先排除黑心廠商,然後選最便宜的,所以那些廣告花費什麼的感覺有點浪費,其實只要把價格降低,大家自己會去查這家的牛奶有沒有問題跟好不好喝。
台灣牛奶貴的原因是地貴、飼料貴、氣候不適合奶牛、政府打著保護酪農的名義放任商人壓榨酪農等等
而日本的牛奶便宜的原因是因為地大、酪農產業多、氣候適合,再加上當初日本認為牛奶是國民提升身體健康的重要必需品,所以將酪農業當成重點發展產業。所以日本小學生的營養午餐都會搭配牛奶。
日本政府還會輔導酪農發展高利潤的加工製品,像是起司或是奶油等等的。然後用這些加工品的利潤來壓低牛奶的成本,讓民眾可以喝到便宜的牛奶。所以日本的牛奶價格受到環境跟國家政策的影響才這麼便宜。
反之台灣政府,我是沒看到有什麼關於酪農業的長期國家計畫啦。
真的很多是看誰最便宜就買的人
手機這麼方便算一下就知道
政府的心態是,我提了收購價,其他管你去死。
就是只管收購價,事情才糟糕。😂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通路不如把他們所謂的"推廣費"省起來 直接反應在價格上就是最好的推廣了
省起來就有很多人要失業囉
跟政府公家機關一個樣,事情不能做太快做太好
政府應該是直接協助幫忙酪農,從出產製作到銷售,這樣全面售價就能降低販售成本了。
說真的 消費者才不管,更不太相信台灣的價錢=價質了。 你相信台灣的環境水與空氣養出來的牛奶還是喝國外的? 別忘了頂新事件? 竟然還可以讓這種企業活著的政府,要不是因為目前進口的還太貴,才不想喝國內牛奶。
但在這波漲價下,其實牛奶早就列為飲料喝爽的,又貴營養成分其實也還好,一堆能取代牛奶又健康的食物能選擇的。
酪農小農的死活,哪有各大企業的政治獻金重要。
就像當初因為頂新油案旗下受影響的酪農,轉到其他品牌時,生乳收購價還不如味全。
我在澳洲感覺很明顯,AUD 3.10 買3公升牛乳,而且還很好喝。
大約是台幣65元左右
爽喔
真羨慕, 台灣現在的豆漿 (快兩公升的包裝) 是售價58元台幣, 澳洲鮮乳都比台灣的豆漿還便宜。
便宜一點就能減少報廢
台灣薪水換算物價很貴 吃得又不夠安全 國外喝奶跟喝水一樣 台灣跟喝黃金一樣 貴鬆鬆
台灣薪水換算物價很貴 不只如此 台灣甚麼都貴 稅 水電 房價醫療等等甚麼都很貴
@@柯勇堅房價就算了,水電醫療貴你是跟誰比的?
@@柯勇堅 台灣只有房貴,水、電、醫療跟稅應該都不算世界高水平。
@@柯勇堅 台灣醫療算便宜好嗎?
你去美國叫救護車看看,破千元美金,就算扣抵醫療保險還是要幾百塊美金。
不知好歹 百年前 台灣人還不知道啥是鮮乳呢
是否有聯合操縱價格 , 大廠大通路就那幾間 , 5隻手指就可數完.. .
講難聽一點,就算直接跟酪農購買少了30-50%的通路上架成本,酪農也寧願讓中間商賺暴利,也不願意低於市價便宜賣給消費者。很多農民也是一樣,只會吵收購價多低多低,直接賣消費者少了盤商的抽成,還是照市價賣甚至高於市價,那消費者何必特地跟去你買?
真的~
最近看很多相關報導,也想直接買農民自產自銷產品,結果價錢比一般連鎖超市貴好多.....還是先算了....
沒錯,就像有人提到小農鮮乳坊? 但也貴翻了呀,台灣的牛奶真的要不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真的拒買了,順便也為了健康減少攝取乳醣
我覺得問題應該不在酪農,而是通路,酪農也沒辦法直接賣沒殺菌的生乳給消費者吧
@@babamamamomoruru
品牌行銷...,看看就好,可以翻之前的文章,有人提到,單一小農根本不小農,消毒誇大。
@@凰獅子沒錯,我幾乎不買所謂的小農品牌,基本上去超市買鮮奶那個牌子便宜就買哪家,味全系列廠商除外
家裡也是在務農的,除了要擔心收購價格波動大的問題,有時甚至賠上所有人力、成本以外,向價格相對穩定的稻米收購價也與消費者買到的價錢相差數十倍。家裡的長輩的觀念也是無非只能順從菜販的低價收購,不然賣不出去也是與酪農面臨的困境一樣,對於農民們苦不堪言 賺錢都賺在商人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大家必須停止到全聯等市占率高的通路購買,而應該支持住家附近的小型商家,否則當全聯控制台灣大部分的超市時,所有民生價格只會一直上漲,更有能力壓榨廠商,同時提高消費者零售價。面對廠商,如果你不壓低價格,你就不能上架。
我也不購買任何大量廣告的商品或是品牌,因為你的買價很大部分是拿來付給明星的代言費。看看Uber eats那些明星,換來的就是餐廳必須壓低價格,我們的外送費變貴。
你現在的消費選擇,決定未來的價格。請支持小型商家💪
分享台灣酒品超市上架費加抽成大約是50%。你覺得一瓶1000元的葡萄酒,超市拿500元,消費者舒服嗎?🥂
當然超市有土地成本等等。不過,這樣的分潤比例,對消費者跟市場都不健康。
認同
而應該支持住家附近的小型商家 問題是沒有小型商家 全聯這種連鎖超市壟斷市場 不買民生用品 沒地方買 民生用品每天要用 不買全聯去哪裡買才是問題??
我覺得99%勞工都想要企業做慈善,或是做慈善,都賣成本就好,但我的薪水一元都不能少
分享一下,老家之前沒有全聯,那些在地商人沒有競爭者,東西比台北貴,貨比台北少,品質差,不開發票(索取發票他直接不賣你),要買什麼沒什麼,畢業後直接辦Costco開遠途一次買齊,很依賴網購。
後來有了全聯,老家全聯貨架被掃空是常態。市場才開始降價(正常價格)。
盤商賺飽飽,苦的都是酪農和民眾
產業發展會有競爭合作,562個酪農可以有自己的協會,自產自銷不必透過他人收購;做不來的原因就是…….永遠都會有私心,管理差的要跟管理好的平起平坐,然後就會被有心人士慫恿挑撥⋯⋯任何產業都是如此
酪農協會團結起來,找多家通路商比價也可以形成市場機制保護自己利潤。
但當你自產自銷時,一些原本沒有的運輸、冷藏等等的隱藏性成本就要再加進去了
去日本玩一趟就知道 台灣幾乎什麼都比較貴 只有薪資超便宜...
17:42 一般消費者很少人能吃得出好壞、品質
也導致只有少數人會願意多付那一點點的錢
一堆假鮮乳價格異常便宜喝了就知道了
其實喝得出來差別。奶粉泡的罐裝牛奶VS保久乳VS真的從牛取出的生乳製成的鮮奶。
@@yyll7142 我指得是不同家的鮮奶喝不出差別 影片也主要探討鮮奶
@@hhorace_hsu 那倒是,都是各家無名英雄原料端取來混合再調製過大眾口味再貼XX00牌出來賣的。
10:40看完通路商做的事,覺得通路商賺太多
我想問,記得小時候都會去土地銀行排隊買鮮乳,一人只能買兩罐。那樣子的販售是怎麼一回事?現在一定要通過私人的通路上架嗎?不能用國家之力把在地優質牛乳用專門的單位出售給居民嗎(類似農會),或跟學校合作,來保障小型酪農,消費者也能安心喝?
在美國,兒童、老人的牛奶是當水在喝的,拿政府發放的券去附近超商兌換。
在台灣你可以用喝豆漿代替,清晨去豆腐作坊買,那個價錢等於差不多在美國買鮮乳喝一樣。
原來以前政府有賣牛奶?
就只有Costco 義美換算下來1升70多元,哪裏買的到這種價格?
通路商賺走了大部分的利潤
豆漿直接早晨去豆腐店買,一公升可以低到10幾元不等,若不想忍受高價鮮乳,可以用豆漿代替,營養價值也高。
到超市看豆漿一罐50,牛奶一罐130,喝豆漿囉~
去傳統早市買豆漿還可以更便宜, 都是半夜做豆腐的副產品拿出來賣的。50元買4公升可以喝到死。
直接開放國際市場,就讓既得利益者後悔,國際多少錢,就進口,業者爽裝痛,一旦開放業者就不會叫,因為隨時都可能倒閉,別再補助那些商人,還拿人民納稅錢,都覺得不值~
台灣牛奶貴到一堆人喝不起牛奶,成年都有乳糖不耐症。全宇宙最貴
說實話
由於國際通膨讓大眾太有感
真的在意低碳、品質
而不在意價格的人
應該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我知道這些酪農的確很艱辛,
但說實在話,我們平民老百姓也在生存中掙扎
在意低碳環保沒有荷包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吧
八成消費者喝鮮奶應該也是看價格為主吧,你看林鳳營價格下殺還是有人買單就知道了
台灣商人就是會包裝話術,然後一堆人還在蝦挺雞毛,台灣收購價大概國外兩倍,終端售價是收購的3倍以上,美國不到兩倍。你說成本貴就算了,難道美國紐西蘭人工比台灣便宜?騙鬼會喝水?
因為要報廢 所以要提高售價 因為提高售價 所以賣不出去 因為賣不出去 所以要報廢 非常完整的行銷鏈阿 還太便宜了 繼續漲吧 反正早就沒喝牛奶了
支持不消費牛奶產品,別讓中間商剝奪暴利
被奴役習慣的人的歪理真的很厲害,歪理產業鏈,自己就能發電,難怪用愛發電這種話都講的出來
國外是餵玉米。如果是純吃草的牛奶Grass Feed milk那是普通牛奶的二倍價錢。如果是純吃有機草的牛奶,那個是更難找更貴了。但我在國內超市的架子上從來沒看過有牛奶標示是純吃草的!難怪本地牛奶價錢賣不高,吃虧了!
看完報導感覺收益都由通路及品牌商賺走,誠心發問市售有哪牌的鮮奶比較可以真正幫助到酪農呢?
鮮乳訪 相對好點 但通路不好買 要網訂
鮮乳坊
其實我們很少看到搶購國產鮮乳!
四方鮮乳
想太多,比別家還貴40以上,不是都說幫助酪農了,應該更能節約通路的費用價格應該更低。
翻翻之前的紀錄,這家的問題超多,PTT一堆人找出問題。
品牌行銷。
移民到美國(不少子化)👍👍👍高收入、低消費金、亞洲人的最愛美國)
17:16 看看大賣場鮮乳區聘用一堆推銷員就知道多暴利 ,就算蛋奶價再漲一倍 , 也是全部被大廠賺走 , 農民依然被壓榨 , 消費者依然是盤子 , 只能說政府明顯與廠商勾結 , 想盡辦法壓榨農民,又利用農民的窘境來包裝提高售價 , 才是問題主因
台灣人想支持,但不知道該從何支持起
第一,台灣人很挺自家人,也願意挺自家人,但價格真的太貴了,一樣是牛奶為什麼不直接去costco買牛奶就好?
第二,飯都吃不飽了,怎麼買牛奶? 每個月的薪水就那樣...要消費者怎麼購買這麼高消費的飲品、營養飲料?
第三,中間商到底賺多少?政府沒在管,那要終端能怎麼樣?
前幾天在量販店買日本進口牛奶還比台灣自產的便宜,台灣真的什麼都比人家貴,只有薪水…唉…
你只是比牛奶而已,綜合其他物價,日本物價指數還是比台灣高的
家樂福這個公關很猛ㄟ
1.通路上架費太高的問題不檢討,我可沒看到你們哪裡有多做行銷
2.說服(洗腦)消費者購買價格更貴的本土鮮乳自己繼續爽賺
雖然也沒錯,以業者角度就是要賺錢
3.本土鮮乳品質可不一定比國外好價格又比較貴
要改善這個問題只有政府介入協調大通路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國際原物料成本上漲不是藉口,既然是國際原物料上漲,那為何國外的牛奶還是便宜,這就很矛盾
紐澳美加酪農規模遠遠大於台灣,飼料來源也是本國可供應。生產端成本就有顯著差異了,日本鮮乳也有跟台灣類似情形
@@Barry9599 生產端沒有顯著的差異啦,別亂說,之前我特意查國外義大利生乳一公升收購價17元,台灣收購價24元,國外銷售端(超市)賣0.89歐~1.25歐(31~44元),台灣超市賣85元。生產端成本差異是7元,經過通路後銷售端價格差異是41~54元,現在你覺得顯著差異是生產端還是中間製造商跟通路商?????
看完整個報導我怎麼反而感覺一個不適合發展酪農的地區,硬要發展自己的酪農業,反過來質疑消費者心存台灣產品就該低價思維,台灣乳品是從政府為扶植自家酪農業提高國外進口關稅之後才年年高升的唉,國產的是年年都在漲價已經漲了20年了不是現在國外進口飼料漲價才開始漲的好嗎,台灣不適合種植牧草依賴進口也不是現在才知道的事啊,當生產要件大部分都要依賴進口處處受制於外在因素時為啥還要蠻幹硬做?開放國外產品是又有何不可?那既要苦幹實幹繼續深耕酪農這塊,那馴化適合台灣種植的牧草講了多少年了進度又是到哪了?相關報導年年都有電視台在作,每次的受訪者都是在點進口飼料貴的問題,我從剛出社會就接觸鮮乳銷售通路到現在過去20多年了結果每次相關報導都讓我感覺世界是被按了時間停止鐘嗎?20多年前的問題現在還是同樣的問題,說明都沒在改進,報那麼多也沒用,國產牛乳個人是不抵制但也不會購買,特別是我是清楚國產酪農發展過程,而且還經歷過還沒保護關稅前一瓶兩公升鮮乳才89元的時期,買國產的只是被當潘訥摃而已
我沒聽錯吧??! 通路銷售費用佔了鮮乳售價七成??? 意思是一瓶$100元的鮮乳,有70元都是通路銷售費用???? 通路商這麼好賺阿?!!!
你可以查查直銷價..一樣貴,或許更貴
通路商是無本生意好嗎= = 什麼報廢吸收 片小欸 都嘛廠商在吸收 根本無本生意 然後通路商做促銷低於市面上行情時 那些價差 也是廠商 吸收的 舉例 100他就是固定要賺2成 不管促銷多少錢 你廠商 就是要自行吸收那些價差 還有上架費賺 缺貨費 也可以賺 報廢也都廠商 吸收 無本生意好嗎 不然怎會一直砸錢一間開一間 打趴那些 雜貨店 在地超市
台灣的通路是幾乎壟斷的市場阿.....不是很好賺, 只會更好賺。
紐西蘭2L3L的不到台幣一百
台灣房價世界貴
已經戒掉鮮乳了,就這價格,不是底薪工作者喝得起的,有這錢多吃一塊雞排更香更實在。
如果進口值不差價格又便宜的話當然支持進口貨
影片開頭就講,台灣的氣候不適合發展酪農業,台灣養牛的土地成本也高,原材料也要進口。如果一點條件都沒有為何要發展酪農業?如果各方面條件很差,又可以把這個產業做得起來,那紐西蘭牛奶就不會賣到全世界,大家都會自己做。
明明條件很差,又硬要發展,那就不是從經濟角度出發作考量。意思是我們刻意要生產成本比較貴的牛奶,因為台灣沒有像紐西蘭一樣生產便宜牛奶的外在條件。
明明條件很差,又硬要發展。考量點如果是糧食自主,國家安全。那國家安全的成本怎麼能讓酪農來承擔,應該政府掏錢補貼。影片中提到農舍要買比較貴的地墊,廠房設備也貴,為什麼有些設備國外的農場不用買,這些錢國外的農場不用花,因為環境沒有這麼潮濕。為什麼要多花錢還願意投資,很大的因素是被政府鼓勵進來投資的,政府既然已經起頭了,就該把後續的配套一併延續下去。政府想要發展沒有優勢的產業,自己就要出錢出力。
另外,酪農不像古代的農民,是被地主壓榨的弱小族群。這個時代,酪農本身就是地主,有幾千坪的土地可以養牛,家底豐厚的很。為何會經營酪農業,肯定是當年覺得這個產業有利可圖,才大舉投資的。很多人可能討厭貪婪的中間商跟通路商,其實就是7-11、全家、全聯、大潤發、愛買這幾家我們每天都去的地方,終端銷售費用是每個商品都必須有的成本,這是商業結構使然,不是被人賺了錢就是別人貪婪。其實每一家廠商還搶著要付上架費,因為付了這筆錢,你的東西可以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賣最多。而攤開終端銷售商的財報,其實毛利率跟淨利率都不高,也不能說這些通路都是躺著賺。
所以問題還是回到土地房屋價高+通路商壟斷,然後政府無意願打房+大零售財團持續收購通路端
本來資本主義就是主張全球化的,哪裡便宜買哪裡,除非技術好可以大量產或精緻化,如果都沒有表示這東西不適合這裡生產,你硬要生產保全糧食自產率,當然就是要補貼,美國日本歐洲搞不到晶片所以補貼。小麥土豆牛奶只在高緯度高生產量。你偏要在熱帶生產,還想跟有天然優勢的國家競爭,你這不是逆天嗎?!
希望也能採訪乳品廠和銷售通路的廠商,看看他們的成本在哪裏,終端價格為何高。在想如果銷售通路這麼好賺,為什麼通路商不會出現競爭對手互相制衡價格
希望以後有50塊的鮮乳喝
通路商都不想價格崩太多啊,反正最後消費者還是會吞下去,為什麼要競爭。
看看台灣的3C代理商就知道怎麼玩的,全世界其他國家都在降價的時候,台灣的3C產品價格居高不下。
就是在賭台灣的代理商就這幾家能選,大家都講好不要降價你還有甚麼選擇。
寧願囤貨賣慢一點也不願意降價,反正到時候囤貨有壓力的時候,只要降到跟其他國家差不多的價格,就一堆人搶著要了,打著限量促銷卻永遠也賣不完的奇景。
限量20件,賣完隔天又是限量。
台灣人和政府應該要多注重奶牛的生活品質,台灣的酪農場大部分環境惡劣,奶牛的生活品質很差;氣溫炎熱、關窄籠、排泄物滿地流,時常造成奶牛生病以及乳房炎症。
牛隻身體不舒服,乳房發炎,產乳量就會下降,解決方案就是拼命投藥,惡性循環,導致我們花了高價還買不到品質好的鮮奶。
我個人目前都是購買平飼或放牧的奶製品,雞蛋也是,貴一點但是支持動物能有好的環境;畢竟這些環境惡劣的酪農場除了傷害奶牛身心靈,也是在傷害消費者的食安健康,希望大家多注重這個問題,也呼籲政府多協助畜牧產業升級。
不要小看台灣老闆對利益的渴望,簡直如果可以無底洞…
簡單說就是少數幾家乳品大廠壟斷了酪農的收購價格,酪農怕自家產的生乳沒人要收購所以只好鼻子摸摸吞下去,看看冬天沒人要喝鮮奶但是通路商的價格也降不下來,可以的話還是多多支持在地小農自產的鮮奶,不過我還是要說台灣真的太熱了根本不適合養乳牛
其實我覺得衝擊不會很大,代理商一定或想賺更多去包裝進口牛乳,讓進口牛乳能賣更多錢,乳價不會降,要大量影響本土酪農也不可能
政府都可以補貼漁船用油,為何不補貼酪農?分明是要剝削酪農.通路商都是有國民黨國体制背景,要剝削抽大成,外勞仲介也是,民進黨只是國民黨的白手套,兆豐銀行被美國財政部罰1億8千萬美元洗的就是國民黨產,汝太傻.呆.笨,國民黨遠比汝想得更強大,軍隊and特務都還在國民黨手中,只看表面現象的,都是愚民,被剝削是應該的,去查internet[全民公敵調查局]and[天狗衛視],就知影什麼綠色民進黨,全是蔣經國前瞻規劃,創黨主席江鵬堅,盧修一,蔡同榮,尤清,謝長廷,李應元,陳景峻,沈發惠,蘇貞昌,廖永來,陳水扁,朱高正,林濁水etc皆是,這才是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的由來,這麼容易被騙,被剝削也是剛好而已,不剝削汝這種愚民,國民黨都對不起自己,國民黨就是台灣的deep state and shedow government.
因為要犧牲酪農,正確應該是補助『合作社』的加工設備,而不是放任大廠整碗端走
台灣的鮮乳真的是貴到太誇張了啦
我比較好奇0關稅之後通路商會對進口液態乳抽幾成上架費
全聯壟斷之後會不會學其他行業 把進口品漲價賣得跟本土產品差不多貴
公告進口成本讓市場價格透明 其他交給消費者選擇 台灣商人專門賺資訊落差的黑心錢太久了
當然依照價格來決定呀!
不能就離開市場吧!!!
日本的鮮乳價格大概是台灣的一半,佐以日本人的收入便宜到不行,然後又很好喝。
幾點疑問:
1. 聽起來是收購商和通路商造成鮮乳價格墊高,但點進酪農自產自銷的官網看價格,也沒比較便宜。
2. 另外通路商廣告行銷墊高鮮乳價格,也覺得滿怪的,鮮乳這種商品就是會買的人會買,不會買的也不會去看廣告。
鮮乳又不是啤酒零食飲料,雖然不同品牌的口感有些微差距,但看營養成分大同小異,自然價格取勝。
兩個小孩在喝,基本上兩天一瓶。我自己都趁冬天產量多折數也多的時候,買進50瓶左右分一年取貨,不無小補。
3. 台灣鮮奶價格高得離譜,但偏偏又是滿重要的營養來源。政府應該更重視這一塊才對,但都沒探討到政府政策這一塊。
上述這些疑問,建議再更深入報導。
你說對了,正因為是重要營養來源, 你離不開這一塊,所以政府才更敢放心漲~ 反正再怎麼漲都還是有人會買
四方牧場的鮮奶 每公升確定是90嗎 double吧 哈哈
#吃素喝素改燕麥奶吧💔#大部分的蛋雞乳牛豬都有悲慘的一生💔🈹#小出生小乳牛反而喝不到母奶
每年2100多萬小牛小羊剝皮屠宰800億生命遭人類肢解成肉🩸🔪🈹#超過7000萬動物死於時尚🩸🈹 大部分養殖肉宰殺在兒童期🐷🐃🐖🐂
鮮乳攸關國民體質, 不可視為一般商品, 節目內容跟幾年前的相同議題新聞內容大同小異, 都只點出表面問題, 聽各方片面之詞, 既然名為專題報導, 就應更深入分析(例如規模經濟 如何縮短產銷路徑 行銷成本分析), 然後提出建議(例如禁止品牌商/通路商做廣告).
通路商賺到流油啊,看到10:55這個訪問就知道了,你都不用聽他在鬼扯什麼廣告費用,光是看這個人的職稱,永續長?一個公司只有肥到有錢不知道該怎麼花才有可能設立這種沒意義的職位。不過從影片看來,酪農會賺不到錢,通路會肥到流油,這裡沒有講得很明白但實際上就是政府設立公定乳品收購價在帶頭啊,通路會賣的價錢就是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價錢而已,政府把收購價壓低,通路還是賣一百,中間的差額當然就這樣被收走了。
講到這種民族主義的敏感話題,通篇都會報導台灣的多好多好
但我自己的經驗就是東歐牛乳最好喝,其他地區就算不好喝,至少口感是一致
台灣不同品牌不同批的口感都不一致,同一瓶又有難以描述不協調的感覺
個人不專業猜測會不會是不同牧場彼此生產條件略有差異,混在一起……
被講難聽一點接近於垃圾的國產保久乳給影響,台灣人都覺得保久乳很糟
但這就是保護主義、民族主義之下常見的井底之蛙效應
一個好的概念或東西,來到台灣都能被玩爛,然後知識侷限的民眾就會下意識覺得是某個概念或東西爛,而不是台灣人自己把好的東西玩爛
說真的,很多東西說是民生必需品,涉及國家安全就算了
說乳類是民生必需品,但民生必需品就是要便宜,也看不出來乳類自主有何必要性。一堆冠冕堂皇,結果就是大家一起買貴,檢討利益結構各自推卸責任。然後搞關稅保護還做輸別人,再來檢討消費者
如果凡事都要以保護主義的意識形態思考事情,不解決實際的問題,又自以為聰明,最後聰明的消費者只能自尋出路
國外保久乳又便宜又好喝,還不用整天怕過期
不能講的秘密🤫🤫🤫
都是再調過的,不然真的直接喝生乳,消費者會喝不下去。真的需要喝生乳的是剛出生小牛,因為他們可以從母乳裡的成分獲得天然免疫能力。所以剛生產完的母牛,第一次取的生乳要額外裝桶放到冰箱冷藏起來留給小牛喝,不進入到生產管線裡。
以前買大潤發的法國保久乳真的便宜又好喝!
@@yyll7142 生乳還蠻好喝得,可惜買不到了
@@tim79130 沒人在賣生乳。生乳是直接從乳牛身上擠出的牛乳,裡面混雜細微的,泥土、血液、雜草、細菌、優碘。沒處理過的話,人喝不下去。
我都不喝鮮奶改喝國外進口的保久乳,一公升才60以下
台灣自產的保久乳還賣的比鮮乳貴
學學紐西蘭的奇異果農吧
酪農們自己團結起來搞
別再讓奸商剝削了
他們公司真的強紐西蘭法國義大利都有他們的產地,也用很大筆行銷費用灑廣告和一堆掛名用品
會生產不一定會行銷 這就是可惜的地方
可是賣場裡的小農鮮乳價格更高
越貴就越少買直到不需要買~酪農與農漁業有吉仲大人灑幣當靠山、走向產業無競爭力而倒閉是早晚的事。
好優質的節目,希望你們繼續製作
說到底就是台灣土地也很貴 牧場一大片的地的成本 然後商店的房租成本也貴 買一瓶牛奶 不少的部分都付給房東了
也許進口乳進來,接受市場機制的衝擊可以改善,因為不改就會GG
台灣有些民生必需品為了價格穩定不走市場機制反而造成問題
只有酪農gg, 通路商找個油價運費理由賣一樣貴或更貴
笑死 台灣政府 都在保護 乳品廠 不去保護酪農 都是乳品廠 賺去了 政府 太離譜
人家一公升比台灣便宜一倍以上 如果再算上薪資所得比 挖 可以差到四倍 希望可以馬上跟日本簽訂 我要喝好喝又便宜的日本鮮奶
通路商拿這麼多,說是幫酪農推廣,報廢要自己吸收,那酪農應該集合力量,做集體的推廣,做到進口差異化
報廢 廠商 吸收拉 別給他騙了
空氣, 水, 土, 都沒汙染的地方生產的牛奶和食品蔬果, 跟到處到汙染生產的牛奶食品蔬果;進口的便宜無汙染符合民生的價格, 有什麼理由選台灣的? 因為愛台灣? 錢都賺錢飽了先把環境改善好在來談其它的...醫院的病人那麼多也不是沒原因; 在中國是共產黨吃特供, 在台灣是有錢人吃特供. 搞到最後好像兩岸都差不多了 🍵
難怪最近去全聯,同容量的牛奶澳洲進口的還比台灣大部分的牛奶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