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昧「討好」的人生,結局會怎樣?|【心理敲敲門# 132】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5 січ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42

  • @carlin4an
    @carlin4an 2 роки тому +29

    日本的戲劇要參考日本人際關係的文化,日本人真的是挺壓抑的民族⋯好像要「做自己」很難,所以很多職場日劇都在探討‘不討好’與‘做自己’⋯(愛看日本戲劇的個人淺見)

  • @sunnylin0815
    @sunnylin0815 2 роки тому +16

    等自己到了中年後,因為一些事情在關係裡很辛苦,透過啟點的文章,才慢慢看到自己怎麼了....
    但想要同行的另一伴,已不確定對方願不願再一起努力了

    • @歐宏偉-z1g
      @歐宏偉-z1g 2 роки тому +4

      願妳累績足夠的勇氣後,直接和對方確認吧~祝福妳~

  • @歐宏偉-z1g
    @歐宏偉-z1g 2 роки тому +23

    可以好好的給,也可以好好愛自己,
    先好好愛自己,就知道自己可以如何的給予,以及知道自己喜歡和不喜歡什麼,然後可以怎麼樣做彈性的調整,也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不要勉強自己,人生是自己的,自己喜歡最重要

  • @白開水-s9g
    @白開水-s9g 2 роки тому +11

    我常抗拒悲劇影片
    因為看完都會很沈重
    但往往這些片都很強
    是經典
    經過人生歷練後
    看多了才知道
    影片不是故意要讓人不舒服
    而是悲劇的後座力很強
    扎心才能讓人一直想起並咀嚼
    (喜劇看完當下很爽,但轉頭就忘了)
    一直咀嚼就有可能有很深的體會
    因而可能避掉相似的危機
    沒什麼不好

  • @milkasu
    @milkasu 2 роки тому +7

    ✅界線是付出愛的前提

  • @路路-v1b
    @路路-v1b 2 роки тому +8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看過,看完覺得社會好黑暗,成年後再看就想我不要當這樣的人,尤其看到上一代的婦女總是在犧牲付出,於是就把自己活得很自私了,我最大的課題就是無法給予吧

  • @c.l.c.2024
    @c.l.c.2024 2 роки тому +15

    討好其實就是討愛,在台灣也是很多家長所示範跟訓練的。我覺得這裡面有個很困難的點是,出於心理防衛機制吧 (?) 其實討好的人很難意識到自己有多麼厭惡自己,就察覺不到自己的投射
    想請問楊老師能不能談談Carol Pearson的「人格六原型」?蘇絢慧諮商師有寫過中文書在介紹這個概念,有機會的話我也滿想聽聽楊老師的看法,因為我是滿相信「能愛自己」的人生是需要經歷六原型中的鬥士階段、為自己的夢想理想拼搏、明白人活著無論做什麼都有為了自己的成分,也就是所謂的能愛自己其實是很需要踏出舒適圈、不總是舒服的為己奮鬥過程,不會只需要經常喊喊口號跟提醒自己這麼簡單,這好像特別是很多亞洲人或華人女性更缺乏的。很多華人尤其女性的人生會跳過孤兒的幻滅、流浪者的迷茫與逆反、鬥士的孤獨辛苦,只停留在天真者跟殉道者,但因為跳過了其他階段,是偽裝、討愛的殉道者,松子就是
    這集裡面提到的 B 教授,其實歐洲大部分的教授都是這種,一週只有一個時段開放學生找他討論課業、還要事前好幾天先預約,在西歐跟北歐也是很多事情要先預約,銀行開戶、非急診的看醫生、去區公所辦事....幾乎都是不能想去就直接去排隊

  • @許淑華-r8w
    @許淑華-r8w 2 роки тому +3

    「討好」影射潛藏帶著有「目的」「所求」的存在,而「結緣」是「真心誠意」與「無所求」的甘願給予;兩者內心所引發的作意與動機是不同的~「三輪體空」,外人無法眼觀與理解,只有當事人自己最清楚!

  • @張沐-s1k
    @張沐-s1k 2 роки тому +2

    謝謝你們的分享…哭到爆炸⋯⋯

  • @二零一七二月四日二零
    @二零一七二月四日二零 2 роки тому

    感謝兩位講者精煉的講解與分析,非常受用

  • @KM-zr3iu
    @KM-zr3iu 2 роки тому +1

    還有一種付出需要察覺就是我覺察到 有很多求助者 他們覺得對方的付出愛心時間力氣物質等是應該的,所以並沒有存感謝之心,這樣也讓 付出的人覺得 不舒服,因為付出的人也珍惜自己的付出時間精力 體力,付出的人也需要被關心 被回饋被感謝 與照顧,這也是我覺得在畫界線的時候要很注意到 ,就很容易被利用 愛心和情緒勒索

  • @KM-zr3iu
    @KM-zr3iu 2 роки тому +1

    自己覺自己的界限是雖然在金錢時間上有劃分 ,但是在雙方的付出心力的天秤差太多, 一個不斷在隱隱求助與索取,另一個不斷在付出 與關心 ,還好我的不舒服提醒了我必須要先停止 ,選擇暫時消失, 先靜下心來, 停止那種付出討好的模式 ,好好的來找這些節目看書聽一聽, 為何自己會希望被認同與討好,明明自己已經認同自己了,童年模式影響很大, 還好已經有意識感, 雖然還是覺得有點懊惱

  • @XXHankOO
    @XXHankOO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給予者
    索取者
    互利者
    索取者與互利者,在人生的成就與經濟成就可以過得不錯,但是給予者可以達到頂峰,但給予者也是狀況最弱勢的。差別在於能不能做到有條件的給予,而不是無條件無規則的給予耗盡自己的能量

  • @kananakay8362
    @kananakay8362 2 роки тому

    第二刷,收穫更多。謝謝😻

  • @XXHankOO
    @XXHankOO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敲敲我心裡的門~

  • @DoraHealing1111
    @DoraHealing1111 2 роки тому

    Thank you! I learned a lot, very useful! 💕

  • @s51ichiro
    @s51ichiro Рік тому

    案例: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議題:
    只要不是一個人就好了
    聖母情節
    我要是一個好人 26:29

  • @HanaHuang-ym8uy
    @HanaHuang-ym8uy 2 роки тому

    客體過度擴大會有問題,適度都是好的。
    客體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外在的某種證明,某種可以證明自己存在的痕跡

  • @gracewang4572
    @gracewang4572 2 роки тому +2

    可否請問如果職場呢?

  • @lin2jack2
    @lin2jack2 Рік тому

    是我太沒良心嗎? 我覺得還滿好笑的看完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還滿好笑的

  • @歐宏偉-z1g
    @歐宏偉-z1g 2 роки тому

    想請問,要如何好好地面對分離

  • @lydia9598
    @lydia9598 2 роки тому +6

    標題有錯字喔!
    是“一味”,不是“一昧”

    • @楊嘉玲-b9y
      @楊嘉玲-b9y 2 роки тому +4

      「一昧」或「一味」二詞在大多數的場合並非同義,但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說明,解作『總是』、『一直』時,二者卻有可通用的情況,請參看以下的介紹:
      ○一昧:ㄧ ㄇㄟˋ
      1.糊塗的。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背後有強人打劫,我們一昧地撞在這里。」
      2.一味、一直,只專注於。或作「一味」、「一迷」、「一謎」、「一密里」、「一覓的」。
      水滸傳˙第四十回:「只見那人叢裡那個黑大漢,輪兩把板斧,一昧地砍將來。」
      ○一味:ㄧ ㄨㄟˋ
      1.專一。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
      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
      2.總是、一直。亦作「一昧」。

    • @lydia9598
      @lydia9598 2 роки тому

      @@楊嘉玲-b9y 因為積非成是,就通用了!

    • @rurulin1832
      @rurulin1832 2 роки тому +1

      @@楊嘉玲-b9y 我也覺得一昧並沒有錯,謝謝解釋

    • @rurulin1832
      @rurulin1832 2 роки тому

      很重要嗎?

  • @7186261891
    @7186261891 2 роки тому

    請問有討論過韓劇我的出走日記嗎?

  • @吳咪-o4w
    @吳咪-o4w 2 роки тому

    請問裡面提到的聖母情節是哪一集呢?感謝

    • @koob
      @koob  2 роки тому +5

      請搜尋~【心理敲敲#42「救世主情結」是什麼?一直想「幫助」別人的人,怎麼了?】(小編留)

    • @吳咪-o4w
      @吳咪-o4w 2 роки тому

      謝謝

  • @東格三幕劇
    @東格三幕劇 2 роки тому +5

    是“一味”,沒有一昧

    • @楊嘉玲-b9y
      @楊嘉玲-b9y 2 роки тому +5

      「一昧」或「一味」二詞在大多數的場合並非同義,但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說明,解作『總是』、『一直』時,二者卻有可通用的情況,請參看以下的介紹:
      ○一昧:ㄧ ㄇㄟˋ
      1.糊塗的。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背後有強人打劫,我們一昧地撞在這里。」
      2.一味、一直,只專注於。或作「一味」、「一迷」、「一謎」、「一密里」、「一覓的」。
      水滸傳˙第四十回:「只見那人叢裡那個黑大漢,輪兩把板斧,一昧地砍將來。」
      ○一味:ㄧ ㄨㄟˋ
      1.專一。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
      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
      2.總是、一直。亦作「一昧」。

    • @mars-i54n
      @mars-i54n 2 роки тому +1

      解說很優秀,寫寫分享,解惑。
      是的,偶爾可以互通。

    • @東格三幕劇
      @東格三幕劇 2 роки тому

      @@mars-i54n 可以互通那我要去找國文老師討回分數囉

    • @rurulin1832
      @rurulin1832 2 роки тому

      沒人在乎這個欸其實

  • @aliaza5075
    @aliaza5075 2 роки тому +5

    提醒一下:一味地(O)、一昧的(X)

    • @楊嘉玲-b9y
      @楊嘉玲-b9y 2 роки тому +5

      「一昧」或「一味」二詞在大多數的場合並非同義,但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說明,解作『總是』、『一直』時,二者卻有可通用的情況,請參看以下的介紹:
      ○一昧:ㄧ ㄇㄟˋ
      1.糊塗的。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背後有強人打劫,我們一昧地撞在這里。」
      2.一味、一直,只專注於。或作「一味」、「一迷」、「一謎」、「一密里」、「一覓的」。
      水滸傳˙第四十回:「只見那人叢裡那個黑大漢,輪兩把板斧,一昧地砍將來。」
      ○一味:ㄧ ㄨㄟˋ
      1.專一。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
      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
      2.總是、一直。亦作「一昧」。

  • @木頭人-x6v
    @木頭人-x6v 2 роки тому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那個鬼臉很可怕
    打從心裡的害怕

  • @roses2242
    @roses2242 2 роки тому +2

    這是女版的人間失格

    • @mars-i54n
      @mars-i54n 2 роки тому +7

      像是三年前的我,內心與外在的分裂狀況,現在通過身心靈和心理學,從新把自己接納回來,從新孕育,我自己父母能力所不能及的,從新調整看世界的角度,允許自己的優秀,允許自己發光,活出優秀的自己,不再主動承接不屬於我的人生使命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