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为什么会三次否认耶稣?他的表现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7 вер 2024
  • 简介:这段经文讲述了彼得三次否认主,我们会来分析、讨论彼得的信仰,以及与我们的关系
    微读圣经原文:wx2.ebible.app...
    马太福音26章69-75节原文笔记:
    69节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
    试译:而彼得一直在外面院子里坐着,一个女奴仆走近他说,“你也一直是与加利利人耶稣一起的”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坐着】是{不完成式,表达在过去持续的动作}。
    “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素来)是】也是{不完成式}。
    70节
    --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试译:他却当着所有人的面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在…面前】又可译为【当着…的面】;【众人】原文是【所有人】。
    #我们上次说过,耶稣被捕后先被带到了前大祭司亚拿家里,在天亮后再被带到犹太议会受审,而彼得三次否认主是发生在亚拿家里。他第一次否认主是发生在进入大祭司院子里,和差役们一起取暖的时候,指认他的使女是负责帮大祭司看门的。
    彼得第一次否认主应该是为了掩盖身份,因为耶稣已经被捉到亚拿家里,他目前是深入险境,自己的处境并不安全,所以情急之下就编了个瞎话糊弄在场的人自保。但这打破了彼得曾经向耶稣的保证,就是他即便会与耶稣一起死,也绝不会否认耶稣。
    71节
    --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
    试译:而另一个女奴仆看见了出去到入口的他,就对那些在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一直是与拿撒勒人耶稣一起的”
    “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出去】原文是{阳性直接受格的分词形式,形容词用法,是在修饰之后的“他”};【门口】指{一个前院的门口}【门口、入口】;【又有一个(使女)】是这句话的{主语}
    “就对那里的人说”【说】在这里是{“历史的、或生动的”现在式,用来生动描绘过去的事件,让读者一边读一边觉得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
    72节
    --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试译:他又用誓言不承认:“我不认识这人”
    #彼得应该是从院子的深处跑到了更方便逃跑的入口处,本来可能以为要安全一些,没想到却又被人给认了出来,并且还被告知给了在场的人,这些人可能有警卫有差役,所以他又当众否认了耶稣。
    73节
    --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
    试译:而过了一会儿,那些站在那里的人走近后对彼得说,“你真地也是属于他们的,因为你的口音使你显明了”
    “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旁边站着的人】是动词【站(在那里)、在(那里)】的{现在完成式分词形式,形容词用法,这里作名词};【前来】是{不定过去式分词形式,应该是表达主要动词“说”之前的动作}。
    “你真是他们一党的”【是他们一党的】原文是一个{介词}连同【是】使用,意为【属于某人、或某物】;“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原文开头有个【因为】。
    74节
    --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
    试译:然后他开始诅咒和发誓,“我不认识这人”。公鸡立刻就叫了。
    “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原文开头有个【然后、随后】和合本没翻译;另外原文这里的动词【开始】也没翻译,【诅咒】和【起誓】都是{不定词},用来补充动词“开始”的意思。
    75节
    --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试译:彼得回想起耶稣已经说过的话,“在公鸡啼叫之前,你将三次否认我”,他就在出去外面后苦苦地号哭。
    #之前在设立完圣餐后,前往客西马尼园时(耶稣就是在此被捕的),耶稣曾预言今晚门徒们都将因他跌倒。因为彼得坚定地声称,就算所有人都跌到自己也绝不会跌倒,所以耶稣特别对彼得预言说,在鸡叫之前他将会三次否认自己。而如今耶稣的预言就应验了。
    我们可以看到,刚开始彼得第一次否认耶稣,只是想一时掩盖自己的身份、躲避可能也被捕的危险而已,但其实他这样已经打破自己不会否认耶稣的宣言了。而随着外在的风险与压力越来越大时,彼得为了自己的安危,就开始越来越强烈地否认耶稣。
    实际上,在耶稣被一大群带着刀棒的人逮捕时,彼得曾抽刀要保护耶稣,他当时也有面临生命危险,却没有怯懦。怎么此时面对几个使女和差役或警卫,就怕成这样了呢?
    我们知道,当时耶稣的门徒们都还期待耶稣会成为建立世俗政权的救主,而在耶稣被真正逮捕之前,或许彼得认为耶稣仍旧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要逃脱这次逮捕。因此彼得自己想象中的那位世俗政治的救主耶稣,让他充满无比的勇气,甚至让他一时间可以豁出自己的性命。
    然而真正的耶稣,却是那位执意要把自己交给仇敌,并受死赎买世人的罪的主。当彼得错误的世俗期待破灭后,面对这样一位不按人的意思、只顺服天父旨意的耶稣。彼得一腔虚空的热血被浇灭,剩下的当然是他那喜欢顺服人的意思、却不喜欢顺服神的意思的懦弱本相。
    不过主耶稣早已知道彼得的本相,但尽管彼得懦弱不坚定、在乎人的情面胜过坚守真理,但他在每一次跌倒后,彼得也都能接受责备并悔改重新站立。
    显然,基督正是用他福音的大能,在我们每一个像彼得这样懦弱、却相信耶稣的罪人身上工作。使我们能够在信仰上成长,并成为符合他的心意,向这败坏世界传扬他福音真理的仆人。

КОМЕНТАР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