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氫能如果不能解決產氫的問題,很難有希望
感覺在談過去的老問題,目前的狀況是美國的特斯拉及中國大陸的新能源車已經佔上風了,反觀豐田原本是氫能源車的支持者,如今已經承認失敗了,社長也換年輕一代接手,也開始跟進鋰離子電池使用,總之氫燃料已經因儲存問題的困難,暫時佔下風了。
能源局前年有公告氫能源只能用在大眾運輸,小型車目前沒有開放
1、纯电、增程(油发电、氢燃料电池) 、混动(包括插混),实际都是电动车。2、汽车全面电气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都是电车,争得无非是供电问题(用哪种充电宝而已)。3、各种路线各有优劣,更根据您的行驶特征选择;但其实最好别选油车了,油车综合效率低 。4、然后介于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液体仍然是常温常压下,最优和最高效的能量载体;所以个人觉得现在选择的混动实际上已经是最优 。
重型卡車比較適合氫能汽車,因為充氣站不需太多。
氫氣適合用在航空業,海運,路上重型載具(吊車啦那些) 大貨卡,因為載運能力的載具還要扣除本身的重量,如果用電池當儲備設施做運輸噸數就能被瘋狂打折扣了中型房車恰好是一個交叉點,剛好是電池車適用的上限跟燃料下限,目前氫氣可能要跟合成碳捕捉碳氫燃料在大型載具競爭吧,不過可以肯定那兩種燃料一定要搞一個出來量產,一旦能量產新試燃料就能做對應的中型房車。比較電池車的缺陷在於使用環境狹窄,市區、海拔500以下,有電網連結、緯度15-45之間、非主要產油國、國有電氣公司(真的有充電比油貴的地方) 台灣算是符合這個環境,可惜是總發電量真的很堪憂⋯⋯台電都虧成那樣了
家用汽车充电电池,卡车氢电池
鋰電池車光風險方面就不敢碰了
看看氫能車,要安裝大量的氫氣缸,尾廂也十分小。壓縮氫氣十分困難,所以氣缸體積大。一升氫氣所產生的能量,比一升汽油還差。 何解密度高,那裡相關的資料證實。Toyota Mirai約587 公里,比亚迪海豹里程約650km。全球現時製作氫氣的方式,95%是用化石源料,環保嗎?
最理想的交通能源,是「海水」。在溫室效應、海平面不斷上升的現實下,利用「海水」成為新能源是最好的解決方案。40年前,台灣已經有發明家,成功研發用「水」來驅動車輛。但是在石油的龐大利益現實之下,這個人後來「被消失」了!因此,目前掌握大量資源的政府與富人,如果不能摒除自私自利的人性,所有的新能源開發都只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而無法改變地球毀滅的命運。
广州南海的公交车几乎都是采用氢燃料电池。但是其他区域极少使用氢燃料电池驱动汽车, 而是使用锂离子电池驱动。市场取舍说明了各种电池的优劣。
期待中國的玲瓏1號小型的核電池能夠運用到大型的商用或小型的家用汽車,就不需要考慮續航里程和安全問題。
避重就輕!氫雖然排放幾乎零污染!但是氢的提煉卻極其污染!兩種動力系統研發的時間都相差不大!但目前氢已經敗下陣了!鋰離子電池最大的問題是氣溫過低或過高都會大幅掉電!誰願意充了500元卻能使用300元的效能呢?
電動車就是個龐氏騙局啊!如果在住家要使用超級充電,大家都忽略變壓器設備的成本是要自己負擔,真的把消費者都當盤子。德日韓雖然在電動車市場輸給中國,目前也正在積極投入氫能車,加氫的流程跟加汽油差不多,不會有充電里程焦慮,不會有鋰離子電池爆炸安全疑慮,不會有低溫無法充電等問題。小弟目前是先選擇油電混合車觀望,等待8年後氫能車、電動車,到底哪一個產品能夠殺出重圍!
实际都是电动车,纯电、增程(油发电、氢燃料电池) 、混动(包括插混),各有优劣,更根据您的行驶特征选择;别选油车,油车综合效率低;介于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液体仍然是常温常压下,最优和最高效的能量载体;所以个人觉得现在您选择的混动实际上已经是最优解
氢燃料的问题主要在生产方面,绿氢真的很耗能。比如生产充满 toyota Mirai 的 5kg 氢,要360 kW 的电。充满 BYD ATTO 3 只耗电 56 kW。 我查了世界十大氢气生产商,他们无一不是倚靠石油、核能制氢的。从十种氢生产 color code 来看他们都不是绿氢。还有 Fuel cell 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更高,过冷或过热都不行!氢能源经济对缼乏能源的地方是一种灾难。所以我认为日本不可能走向氢能。
廖剛 知識型的車評!值比前輩 Bob!!
氫燃料電池的問題是:用什麼能源來製氫?目前使用石化原料,反而不能減碳,未來只能用清潔能源,但成本很高。
電池的製作與電池維修或廢電池處理等問題 可能就不環保了
豐田 在所謂的氫電池路線上捨不得投入,只是經常放假消息而已。
很有可能,為了面子、為了股價,有些人什麼都幹得出來。
没错。就算犯了大错、丢了大脸,高管们出来漂亮地鞠一躬就过去了,动作越来越熟练和标准
难道你不知道电动车轮胎磨损释放的污染物时汽油车的十几倍吗?
廖大是怕我們聽著聽著睡著 所以在約18:45放置了高音量的影片內容嚇醒我們嗎?? XD
🤣沒注意好,現在調整了。
這個標題有問題, 因為兩種電池應該會並存於電動車內, 而非選擇題
氫的挑戰主要在基建我認為要發展很難
不用人云亦云,根据您的使用需求和钱包,倒退能满足您要求的车;其它都是无用;高速里程多的买混动,其余买增程
氫氣價格和加氫站問題解決氫能車才有潛力,目前小型車完全沒用
这个节目太罗嗦,几分钟就能说明白,翻过来调过去地重复说。而且讲话缺乏逻辑,讲这个优点时往往一转折就开始说另一个缺点了。让观众听着很乱。
氫要怎麼得到氫?
電動車如要普及化有幾點:1. 充電:5分鐘充至80% 10分鐘充滿2. 續航力:> 650公里以上(80%時)3. 電池衰退率:10年不能大於3%
嗯~這樣真的蠻好的。
30分鐘充電80%,已經可以覆蓋80%的使用場景。畢竟高速公路3個小時要強制休息30分鐘。
此视频提供许多的资讯,但只可视为两不同科技的各别优劣比,不适合对终极使用者提供选择的参考!
本來就是這樣。沒有一台車是終極答案的,只是當下適不適合而已。有50萬的人,就在50萬的車類裡面找答案,有500萬的人就在500萬的等級裡找答案。有人要找省油,有人要找馬力,有人只在意顏色,沒有統一標準的。
阿彌陀佛
突然發生了什麼事? 嚇我一跳!
氫燃料電池完全沒有希望,加氫燃料實測一次要15分鐘,可以開400公里。目前800 V 平台充電同樣可以達到15分鐘400公里。
氫是用在重載的貨車,電池拉重車太費力
電車維修超高喎
核電池出來應該解決掉所有的問題
配備在T800賽博汀系統上⋯⋯🤩
@@autoprivatetalk 🤩
台灣的電大多都是燒煤來的
加氫站就是最大的攔路虎
外行說外行話!
Hyundai的“Y”不需要發音吧!也許台灣和美國的唸法不同?
台湾,美国发音都没参考價值,因為是韓文的“现代”,现代曾是我的客户,却从没有一位同事能正確发音。作者的发音也许是我第一次听到最接近韓国人发音的,該贊🎉!
是希望氫電池或是氫燃料能聖出。畢竟儲能.搬運.轉移.應用都比鋰電池強大。😅
我也希望如此~不然現在充電時間真的太長了~不然就是一天中要充電兩次以上,這也很浪費時間。
@@autoprivatetalk除非你是专职司机,一天都在驾驶汽车,如果只是普通上班族,每天驾驶不会超过一百公里。几天一充即可。
蔚来汽车的换电才是最好的方案
換電是臨時緊急方便方案,長期是不現實多重複雜問題方案,應該不看好
@@莊曜謙-t2w 为什么你会说临时紧急呢? 蔚来换电站到处都是,非常方便,换一次才5分钟,已经做了9年了
@@binbinchen8949现在的电动车路线有两条一条是很少厂家走的换电路线另一条是绝大多数厂家走的固态电池路线 只要固态电池普及化充电时间就会大大降低,倒时换电技术就成鸡肋了
我直覺未來的能源車或發電是用氫能,地球海洋佔七成。風力風電及洋流是台灣地理的優勢及地熱亦是台灣無污染的能源的一種。
各人小意見. 不管是吃電還是吃氫, 兩者都面臨一樣的問題, 能量的來源. 電是那兒來的? 再生能源? 太少了,全球就30%+ 那夠用? 氫, 那來的? 用一種能量生產產品的附產品,也是拿能量轉換來的. 只有找到一種能源是直接可用的才是正道.
电能的来源肯定是要比燃油更多元的,太阳能水能风能的排放基本接近零了,还能通过错峰充电把原本只能浪费的能量利用起来,而且电车还能做到爬坡耗电,下坡充电,另外在怠速行驶时电机的效率是要比燃油机高的,现在的问题可能是电池报废后的回收问题,可能污染更大
马斯克说得对:“STUPID" !
各有適用,誰也無法完全取代誰。
氫能如果不能解決產氫的問題,很難有希望
感覺在談過去的老問題,目前的狀況是美國的特斯拉及中國大陸的新能源車已經佔上風了,反觀豐田原本是氫能源車的支持者,如今已經承認失敗了,社長也換年輕一代接手,也開始跟進鋰離子電池使用,總之氫燃料已經因儲存問題的困難,暫時佔下風了。
能源局前年有公告氫能源只能用在大眾運輸,小型車目前沒有開放
1、纯电、增程(油发电、氢燃料电池) 、混动(包括插混),实际都是电动车。2、汽车全面电气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都是电车,争得无非是供电问题(用哪种充电宝而已)。3、各种路线各有优劣,更根据您的行驶特征选择;但其实最好别选油车了,油车综合效率低 。4、然后介于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液体仍然是常温常压下,最优和最高效的能量载体;所以个人觉得现在选择的混动实际上已经是最优 。
重型卡車比較適合氫能汽車,因為充氣站不需太多。
氫氣適合用在航空業,海運,路上重型載具(吊車啦那些) 大貨卡,因為載運能力的載具還要扣除本身的重量,如果用電池當儲備設施做運輸噸數就能被瘋狂打折扣了
中型房車恰好是一個交叉點,剛好是電池車適用的上限跟燃料下限,目前氫氣可能要跟合成碳捕捉碳氫燃料在大型載具競爭吧,不過可以肯定那兩種燃料一定要搞一個出來量產,一旦能量產新試燃料就能做對應的中型房車。
比較電池車的缺陷在於使用環境狹窄,市區、海拔500以下,有電網連結、緯度15-45之間、非主要產油國、國有電氣公司(真的有充電比油貴的地方) 台灣算是符合這個環境,可惜是總發電量真的很堪憂⋯⋯台電都虧成那樣了
家用汽车充电电池,卡车氢电池
鋰電池車光風險方面就不敢碰了
看看氫能車,要安裝大量的氫氣缸,尾廂也十分小。壓縮氫氣十分困難,所以氣缸體積大。一升氫氣所產生的能量,比一升汽油還差。 何解密度高,那裡相關的資料證實。Toyota Mirai約587 公里,比亚迪海豹里程約650km。全球現時製作氫氣的方式,95%是用化石源料,環保嗎?
最理想的交通能源,是「海水」。在溫室效應、海平面不斷上升的現實下,利用「海水」成為新能源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40年前,台灣已經有發明家,成功研發用「水」來驅動車輛。但是在石油的龐大利益現實之下,這個人後來「被消失」了!
因此,目前掌握大量資源的政府與富人,如果不能摒除自私自利的人性,所有的新能源開發都只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而無法改變地球毀滅的命運。
广州南海的公交车几乎都是采用氢燃料电池。但是其他区域极少使用氢燃料电池驱动汽车, 而是使用锂离子电池驱动。市场取舍说明了各种电池的优劣。
期待中國的玲瓏1號小型的核電池能夠運用到大型的商用或小型的家用汽車,就不需要考慮續航里程和安全問題。
避重就輕!氫雖然排放幾乎零污染!但是氢的提煉卻極其污染!兩種動力系統研發的時間都相差不大!但目前氢已經敗下陣了!鋰離子電池最大的問題是氣溫過低或過高都會大幅掉電!誰願意充了500元卻能使用300元的效能呢?
電動車就是個龐氏騙局啊!如果在住家要使用超級充電,大家都忽略變壓器設備的成本是要自己負擔,真的把消費者都當盤子。德日韓雖然在電動車市場輸給中國,目前也正在積極投入氫能車,加氫的流程跟加汽油差不多,不會有充電里程焦慮,不會有鋰離子電池爆炸安全疑慮,不會有低溫無法充電等問題。小弟目前是先選擇油電混合車觀望,等待8年後氫能車、電動車,到底哪一個產品能夠殺出重圍!
实际都是电动车,纯电、增程(油发电、氢燃料电池) 、混动(包括插混),各有优劣,更根据您的行驶特征选择;别选油车,油车综合效率低;介于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液体仍然是常温常压下,最优和最高效的能量载体;所以个人觉得现在您选择的混动实际上已经是最优解
氢燃料的问题主要在生产方面,绿氢真的很耗能。比如生产充满 toyota Mirai 的 5kg 氢,要360 kW 的电。充满 BYD ATTO 3 只耗电 56 kW。
我查了世界十大氢气生产商,他们无一不是倚靠石油、核能制氢的。从十种氢生产 color code 来看他们都不是绿氢。
还有 Fuel cell 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更高,过冷或过热都不行!
氢能源经济对缼乏能源的地方是一种灾难。所以我认为日本不可能走向氢能。
廖剛 知識型的車評!值比前輩 Bob!!
氫燃料電池的問題是:用什麼能源來製氫?目前使用石化原料,反而不能減碳,未來只能用清潔能源,但成本很高。
電池的製作與電池維修或廢電池處理等問題 可能就不環保了
豐田 在所謂的氫電池路線上捨不得投入,只是經常放假消息而已。
很有可能,為了面子、為了股價,有些人什麼都幹得出來。
没错。就算犯了大错、丢了大脸,高管们出来漂亮地鞠一躬就过去了,动作越来越熟练和标准
难道你不知道电动车轮胎磨损释放的污染物时汽油车的十几倍吗?
廖大是怕我們聽著聽著睡著 所以在約18:45放置了高音量的影片內容嚇醒我們嗎?? XD
🤣沒注意好,現在調整了。
這個標題有問題, 因為兩種電池應該會並存於電動車內, 而非選擇題
氫的挑戰主要在基建
我認為要發展很難
不用人云亦云,根据您的使用需求和钱包,倒退能满足您要求的车;其它都是无用;高速里程多的买混动,其余买增程
氫氣價格和加氫站問題解決氫能車才有潛力,目前小型車完全沒用
这个节目太罗嗦,几分钟就能说明白,翻过来调过去地重复说。而且讲话缺乏逻辑,讲这个优点时往往一转折就开始说另一个缺点了。让观众听着很乱。
氫要怎麼得到氫?
電動車如要普及化有幾點:
1. 充電:5分鐘充至80%
10分鐘充滿
2. 續航力:> 650公里以上(80%時)
3. 電池衰退率:10年不能大於3%
嗯~這樣真的蠻好的。
30分鐘充電80%,已經可以覆蓋80%的使用場景。畢竟高速公路3個小時要強制休息30分鐘。
此视频提供许多的资讯,但只可视为两不同科技的各别优劣比,不适合对终极使用者提供选择的参考!
本來就是這樣。
沒有一台車是終極答案的,只是當下適不適合而已。
有50萬的人,就在50萬的車類裡面找答案,有500萬的人就在500萬的等級裡找答案。
有人要找省油,有人要找馬力,有人只在意顏色,沒有統一標準的。
阿彌陀佛
突然發生了什麼事? 嚇我一跳!
氫燃料電池完全沒有希望,加氫燃料實測一次要15分鐘,可以開400公里。目前800 V 平台充電同樣可以達到15分鐘400公里。
氫是用在重載的貨車,電池拉重車太費力
電車維修超高喎
核電池出來應該解決掉所有的問題
配備在T800賽博汀系統上⋯⋯🤩
@@autoprivatetalk 🤩
台灣的電大多都是燒煤來的
加氫站就是最大的攔路虎
外行說外行話!
Hyundai的“Y”不需要發音吧!也許台灣和美國的唸法不同?
台湾,美国发音都没参考價值,因為是韓文的“现代”,现代曾是我的客户,却从没有一位同事能正確发音。作者的发音也许是我第一次听到最接近韓国人发音的,該贊🎉!
是希望氫電池或是氫燃料能聖出。
畢竟儲能.搬運.轉移.應用都比鋰電池強大。😅
我也希望如此~
不然現在充電時間真的太長了~不然就是一天中要充電兩次以上,這也很浪費時間。
@@autoprivatetalk除非你是专职司机,一天都在驾驶汽车,如果只是普通上班族,每天驾驶不会超过一百公里。几天一充即可。
蔚来汽车的换电才是最好的方案
換電是臨時緊急方便方案,長期是不現實多重複雜問題方案,應該不看好
@@莊曜謙-t2w 为什么你会说临时紧急呢? 蔚来换电站到处都是,非常方便,换一次才5分钟,已经做了9年了
@@binbinchen8949
现在的电动车路线有两条
一条是很少厂家走的换电路线
另一条是绝大多数厂家走的固态电池路线
只要固态电池普及化充电时间就会大大降低,倒时换电技术就成鸡肋了
我直覺未來的能源車或發電是用氫能,地球海洋佔七成。風力風電及洋流是台灣地理的優勢及地熱亦是台灣無污染的能源的一種。
各人小意見. 不管是吃電還是吃氫, 兩者都面臨一樣的問題, 能量的來源. 電是那兒來的? 再生能源? 太少了,全球就30%+ 那夠用? 氫, 那來的? 用一種能量生產產品的附產品,也是拿能量轉換來的. 只有找到一種能源是直接可用的才是正道.
电能的来源肯定是要比燃油更多元的,太阳能水能风能的排放基本接近零了,还能通过错峰充电把原本只能浪费的能量利用起来,而且电车还能做到爬坡耗电,下坡充电,另外在怠速行驶时电机的效率是要比燃油机高的,现在的问题可能是电池报废后的回收问题,可能污染更大
马斯克说得对:“STUPID" !
各有適用,誰也無法完全取代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