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變成了阻礙|《親密無能》|文森說書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6 лип 2024
  • 原文書名:Adult Children: The Secrets of Dysfunctional Families
    中文書名:親密無能
    說到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總是可以引起許多人的討論,有些主張童年的好壞決定一個人的未來發展,有人則認為後天還是做出許多改變,而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則是點出了「功能不良的家庭」會導致一個人有何等的影響。
    #原生家庭 #情緒勒索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
    付費版Podcast: 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
    我的Instagram: / vincent_rea. .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 @vincent_reading

КОМЕНТАРІ • 137

  • @vincent_reading
    @vincent_reading  Рік тому +3

    博客來全館不限商品25元折價券: bit.ly/3R43boE
    這集所參考的書籍,它的購買連結: bit.ly/3QT5aeW

  • @tingyinwu9563
    @tingyinwu9563 Рік тому +191

    其實越長大就越能理解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剛開始也會覺得很憤世嫉俗,不過有時候回頭看看父母,卻也能意識到他們缺失的童年,心中就比較釋然,或許他們曾經也是如此,何況人性本來就是自私。
    不過我很幸運,一路上有許多人給我溫暖,所以讓我能修正自己。
    May you have something to warm you up and someone to warm you heart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 @user-ub3tm4gk4z
      @user-ub3tm4gk4z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一看就知道我老爹在小時候的教育有多畸形,但一想到爺爺奶奶要照顧八個孩子,我就明白為什麼了😂

  • @user-ep3us7to3h
    @user-ep3us7to3h Рік тому +133

    沒事,壓抑久了會習慣
    沒事,那都是自己的問題,別人都是對的
    沒事,自己的錯要承擔,別人的事就不用管
    要學會自立自強,要會讀書賺大錢,要快快長大好好孝敬父母
    .
    .
    .
    直到他們離婚,我被霸凌,虐待,恐嚇後,才知道他們真的很沒用
    .
    .
    .
    是至今日,只有在網路上才能把真正心聲說出來,但也怕各種因素而選擇不說,沉默或是刪掉留言
    就像影片說的一樣,希望有人理解,但又害怕回到以前那段時光,所以又拒絕任何人
    走在路上可以跟任何人哈拉,但要深入交流時卻馬上拒絕.....
    我仍然想者要不要留言....還是晚點刪掉....

    • @emilyloveU
      @emilyloveU Рік тому +25

      如果刪了有點可惜,因為你都抒寫出來了,而且也讓有相似遭遇的人有認同感...阿!原來不止我有這種感受...也有幫助的力量

    • @jismayp.scarlet1900
      @jismayp.scarlet1900 Рік тому +11

      對,他們真的很沒用,所以我們自己要嘗試了解自己,去找到自己面對自己沒辦法處理的事情的時候要怎麼反應
      去聽聽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聲音,用日記或其他給自己緩衝的方式來面對自己
      之後才有辦法面對其他人,因為其他人跟任何看得到的大人都只是本來的小孩年紀增長了而已
      至少我是在探詢自己的內心,才開始明白怎麼讓別人理解我,了解我的感受

    • @wth9100
      @wth9100 Рік тому +8

      因此我們更不要把自己收起來,我們是值得被愛,去尋找別人關心。如果有能力離開家庭最好離開,我們意識到他們是無能的,更要選擇避開他們,這些東西會潛移默化。

    • @user-yf5oy4ln6i
      @user-yf5oy4ln6i Рік тому +2

      希望他們的無能為力能讓今天的你變得更自立自強~加油❤️👍

    • @lexuslexus230
      @lexuslexus230 Рік тому

      确实没什么用。。。只会丢很多的垃圾情绪给你,然后还情感勒索你。。。无奈无奈。

  • @yunting0620
    @yunting0620 Рік тому +85

    看到有點想哭🥲
    希望你的世界即使這麼不完整,
    你還能堅定的去完整自己。

  • @user-yx2vj6ds9g
    @user-yx2vj6ds9g Рік тому +79

    我想起來我學生時代跟我媽媽講「我覺得壓力很大」
    我媽卻回我說「你就只是一個學生而已,哪來的壓力大?乖乖讀書就對了」
    我真的很難說明當時聽到那句話的內心感覺。只是不管是在當時或是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很傷心。

    • @segnen4483
      @segnen4483 Рік тому +2

      辛苦了

    • @user-kt6lj2bg9z
      @user-kt6lj2bg9z Рік тому +2

      會一直有著魔音傳腦的聲音

    • @tanchen4044
      @tanchen4044 Рік тому

      阿就真的是這樣啊 當學生有什麼壓力?

    • @rru1226
      @rru1226 Рік тому +17

      樓上大大
      「非是局中人,莫論是與非。」
      每個人的家庭、生活環境不同,帶來的壓力也不一樣。
      以本人舉例,家人也講過「你只是一個學生,有什麼壓力」這種話,但對我來說,家中有工作能力卻還在讀書的只剩我一個,每每姊姊賺錢回家,常與爸媽說工作的辛苦,並在最後補一句:「你(本人)不用工作真好欸。」
      我讀大學的生活費也是跟家人要,造成常常爸媽都唸:「你只會拿錢。」
      知道父母為了整個家庭努力賺錢,但…我們也累啊,忙作業忙到甚至不能睡,結果上台報告沒講多久教授就把人轟下來,回家又被唸只會拿錢;在學校遇到雷隊友讓所有努力都白費,更甚至影響總成績,家人也只會對成績指指點點…
      從壓力來源一直是令人無能為力時,生活慢慢變得無法喘息,更甚至會覺得只要休息就是一種錯誤。

    • @hank123814
      @hank123814 Рік тому

      同感QQ

  • @iles90138
    @iles90138 Рік тому +71

    活成大人喜歡的樣子
    卻不喜歡自己的樣子
    這集真的是100%說中我的矛盾

    • @winterwood1997
      @winterwood1997 Рік тому +7

      而且總會不敢邁出第一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 @nisiya
    @nisiya Рік тому +189

    看了好難過,這本書竟然命中了我99%,已經找過一個團體說出來了,但是還是會進入封鎖自己的循環,我已經為人母很也擔心影響小孩的心理,我想看心理醫生是必要的解決方式,這本書可以幫助我表達我的病徵,謝謝文森可以介紹這本書🙏🙏🙏

    • @nessielin9461
      @nessielin9461 Рік тому

      可以請問你們的團體是什麼樣的團體呢?我也是這樣有需要的人

    • @nisiya
      @nisiya Рік тому +5

      @@nessielin9461不好意思😢我不能說哪裡,只能說那裡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地方,有很多值得讓你信任的人,他們人都很好,但問題的本身是出在自己,所以我不能說出來,我相信你可以找到那樣的地方🤝

    • @nessielin9461
      @nessielin9461 Рік тому +4

      @@nisiya 可以理解所以沒關係。知道有這樣的地方存在,我開始留心才有可能找得到,所以你的分享是有幫助的~謝謝你的祝福!

  • @kaisinchang9111
    @kaisinchang9111 Рік тому +7

    我是國中左右,跟我媽說我的煩惱,她表示「你就是沒煩沒腦,才會擔心這個」。
    印象中,從那次之後沒再跟她說過心裡話。
    長大後可以理解她當時很忙,無暇顧及小孩子的感受。
    但現在對於表達自己/尋求幫忙,還是有點抗拒、不習慣。
    前任表示「妳都不需要我」,那時候才發現自己也傷害到別人了🥲

  • @s871545480
    @s871545480 Рік тому +36

    我跟老公很幸運,我們成為了傾聽彼此的那一個樹洞,我們本來都是需要用一生治癒童年的人
    是從文森說書開始接觸心理學,嘗試用科學的方式 、心理諮商師的建議去看事情跟對待事情,現在真的過得很開心

  • @danarchy-gu7tt
    @danarchy-gu7tt Рік тому +23

    都中
    父母從小從田裡爬出來,苦過,所以對錢的追求無法停止
    對於小孩的要求就是希望他們做最能賺錢的職業,其他的都沒用
    我國高中對詩詞很有興趣,能幾乎默出所有你在考卷上課本上出現的詩詞
    但對於我的父母而言,那都是沒有用的東西
    從小就是用否定的方式要求你走上他們希望的道路
    所以在我高一考上清華大學的物理高資班
    他們才會那麼高興地到處炫耀吧
    那時的我不知道為何總有種矛盾的厭惡感
    現在也終於能漸漸理解
    學測完,成績不差
    最後也是因為他們的各種大道理、人生經驗
    被唸到最後放棄法律系
    (就算對文組有天分跟興趣也不會呆到選中文系,
    那個是真的會吃不飽飯)
    最後選擇台大某個二類當年前三志願
    而且"錢途"真的不錯的系
    然而在裡面就讀
    真的每天就是懷疑人生
    我每天問自己的一句話就是
    「我到底在這裡 做這件事情做甚麼」
    花了更多時間念書、跟更優秀的人競爭
    換來的只有私立文組的母親和你說
    「我當年高中數學那麼好,為甚麼你微積分跟工數會讀成這樣」
    去法律系修他們必修課
    可以修到很前面比例的班排
    但也不用跟父母講這種事
    他們只會覺得沒用
    然後一直否定你
    怕你想要走這條路
    反正人生就這樣走下去了
    進了科技業工作
    不到25歲就賺了不只一桶金
    但是每天也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前進
    每天只想問自己的話就是
    「我到底在這裡 做這件事情做甚麼」
    回到公司宿舍後,對於人生巨大的無力感
    怎樣都沒辦法解決
    不知不覺沉迷在電腦遊戲中
    好幾次都想要振作
    但是總覺得要面臨到那麼多已經根本解決不了的事情
    倒不如繼續玩電腦
    所以在多年前看到創哥筆下的吉克
    不覺潸然淚下
    因為跟自己實在太像了
    我也是在很早就成為了一名堅定的反出生主義者
    (當然我不會像他一樣瘋狂要讓大家結紮XDD)
    我只會決定自己不生
    就算他們和我說
    「你是祖父唯一的男孫,你有責任傳承香火」
    「人生本來就是這麼痛苦的,每個人都一樣」
    都沒用
    既然人生本來就是這麼痛苦的,那就讓我將這種代代相傳的痛苦終結在我這一代

  • @user-dm5gh4yo6d
    @user-dm5gh4yo6d Рік тому +3

    看到這些內容想到一種人,這類型的人他們的個性,已經習慣透過不在乎一切、不在乎自己的問題、覺得都隨便啦反正他也不想改變,所以他們也不會看到這些內容,看了也不會想管。
    但他們也是受了這些傷才變成今天的這個樣子,會很擔心他們繼續維持這樣的狀況,以後會受傷或出大事⋯⋯
    或許他們也是有種種的顧慮,但作為想幫助他們卻被推開的人來說,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其實很煎熬,他們可能也不想這樣,卻也沒辦法控制自己內心最真實的反應,反感抗拒等等,繼而可能又回到孤獨的迴圈。

  • @user-rb8nw7hj5p
    @user-rb8nw7hj5p Рік тому +36

    看著看著就哭了,真的應驗那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lifefulDREAM
    @lifefulDREAM Рік тому +11

    最後那段對成為理想父親的期待,讓我想到薩提爾在《尊重自己》中的一段話:「我知道我自己有一些地方讓我困惑,也有別的部分是我也不明白的。不過,只要我對自己友善且親愛,我就能勇敢地、滿懷希望地尋找困惑的解答。」
    儘管已經長大成人,也很努力想填補童年在原生家庭的情感陰影,學著去愛自己和身邊的人,卻發現常常更多要面對的是沒能感受到愛的孤獨,同時對於自己沒有能力每一次都好好給出愛而感到害怕。上面薩提爾的那段話提醒的是,重要的不只是「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去給予愛的「意願」與「態度」。

  • @wisdomofmasters3582
    @wisdomofmasters3582 Рік тому +44

    🍓🍓
    現在好笑的場面就是很多父母喜歡拿自己孩子跟那些優秀的孩子做比較,比成績,比懂事!讓孩子要拼命努力
    而這些父母卻從來不敢跟那些已經成為經理,富人的同齡人去比!自己卻每天刷著手機

    • @Frank-fz5wt
      @Frank-fz5wt Рік тому

      其實會這樣做的大部分都是經理等級或以上的人,我家父就是這樣。他們會用不合理的方式來訓練自己的小孩,並且會傳達小孩一種思想就是「不合理的要求就是磨練」,當然小孩也有撐不住的時候,而他們看到小孩不行時只會跟小孩說你是草莓族🍓禁不起任何考驗,不然就是說你的能力不如那些優秀的人,以後永遠只能在社會底層徘徊!當你試圖說出內心真正的心聲時他們只會說「你知不知道我在外面賺錢要養活你們多辛苦,那不然換你來去上班我去唸書」等這些話回覆小孩

  • @MickeyHowl
    @MickeyHowl Рік тому +21

    一直壓抑一直壓抑一直壓抑一直壓抑
    直到倒下,發現精神控制不了身體,才知道生病了
    才知道過去的自己做錯了,知道過去被教導的事情是錯的

  • @spongebob93lover
    @spongebob93lover Рік тому +48

    真的 我對以後當父母的期許也很簡單 就是給予孩子尊重和用心聆聽

  • @user-rh6vm6cb8m
    @user-rh6vm6cb8m Рік тому +8

    只能說往往當自己不被理解,總會認為壓抑是好的,至少可以減少糾紛,讓家庭更和諧,但壓抑久了才會發現,蹲得越低跳得越高,壓抑的越深,爆炸時就更毀天滅地,明明不想孤獨,但卻只能孤獨的無奈,恐怕絕大多數的家長都很難懂吧!

  • @lmz41
    @lmz41 Рік тому +8

    看到这个视频也真的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呢,小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在家里不能够好好的表达自己,每一次想要得到家里人的理解,但在说出来以后,我反而得到反馈是更多更多的道理,让我觉得好像拥有这些行为举止,还是某个习惯,是可耻的,是不应该的,所以在6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那个念头,在外头寻找属于自己的庇护所,甚至渴望赶快的遇到一个伴侣,然后抛开一切一起在国外生活。
    但这只是一味的逃避而已,毕竟再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我不知道怎么样表达我自己的真实想法,渴望被听见,但是又怕被听见以后就会不被接纳,被抛弃,所以我也变的不善于交际,就这样封闭了自己12年...
    不过我还蛮感恩的是,即使家里还是这样的环境,但是我遇到一群知心好友,愿意听我的诉苦,愿意与我共同分享各自之间遇到的困难,也从那里看到了最真实的自己,也明白了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不可耻,甚至那是面对自身困难的一种勇气,是每一个人都该被赋予的权利,表达自我的权利
    希望大家在自己的生命中,好好的接纳和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 @Sharon-rq7sm
    @Sharon-rq7sm Рік тому +7

    很有同感的一部影片......越長大我越無法與人交心,很渴望別人理解我,但又很怕別人理解我,因為我認為真正的自己是不堪的、是糟糕的,別人了解我以後一定會離拋棄我離我而去,不論面對誰我都深怕自己犯任何一個錯,一旦犯錯便會覺得完了我是不是要被拋棄了,完美主義、過度重視別人的需求,活成了別人希望的樣子卻不知道自己是誰,身邊只要有人就會覺得有壓力,只有在從事自己上癮的事情時才覺得能夠喘口氣並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

  • @leungamy
    @leungamy Рік тому +22

    只有做對母親喜歡的事情他才會回應我,感受是不重要的,到了將近成年可以跟在外面吃晚飯就所有感受都跟朋友說,發現原來內在有那麼豐沛的情感,這些父母都不知道的,一直當雙面人。我想,父母小時候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 @alexyang2767
    @alexyang2767 Рік тому +5

    我覺得文森說的也不是絕對,我父母雖然從小就沒有給我太大壓力說一定要當什麼什麼,要考多好,但是可能因為獲得好成績時家人或外人給予的滿意讚賞神情讓我想拼命達成讓他們滿意的任務,久而久之,我變成了壓抑自己痛苦,不想讓別讓知道,只願意展現自己好的那一面的小孩,直到我長大上大學遇到挫折了(我現在大二),因為住在外,身旁無人求助,只好打回家跟爸媽說明我遇到什麼困難、碰到什麼難題,我爸媽試著傾聽並給予試著做的辦法。另外,爸媽也跟我訴說了他們的成長。他們說:我們和你都在互相學習互相成長,你小時候說的無心之感會讓我深思該如何當一個好的爸媽。
    因此,在我的成長經驗看來,並不是兒時的經歷就會造成思想固化,相反的而是沒那麼絕對,雖說長大後固有的想法態度改變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與更長的時間改變想法,但是事後再彌補我覺得是會起到一定的幫助的!
    所以現在有這些困擾的人不妨跟你的父母談談你的感受,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也不一定❤️

  • @amyhsiung8826
    @amyhsiung8826 Рік тому +13

    其實你不是孤獨的,我也有同樣感受,當我感覺到自己有可能敞開心房時,就會下意識躲起來,把自己全部交出去真的很令我感到恐懼
    而我常常在對父母表達感受時,我爸媽總是一副你想太多了,令我感到很難過,最後只能尋求諮商心理師,來排解自己內心的需求
    最後面結語好感動喔!希望我們能成功擁抱自己

  • @user-rb8nw7hj5p
    @user-rb8nw7hj5p Рік тому +8

    喜歡文森最後的結論,其實你不必要當一百分的父母,但當一個願意傾聽陪伴的父母更重要.

  • @tsaitsailiu3825
    @tsaitsailiu3825 Рік тому +21

    謝謝文森做了這部影片 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 才17歲便要扛起一些責任 的確讓我有以上的症狀 這幾年我慢慢改變 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 探討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以及行為 還有慢慢學會跟其他人吐露心聲 儘管我還是有一些影片講的行為還未改善完全 但我會繼續努力的🥺

  • @erin199345
    @erin199345 Рік тому +15

    抱歉下面有點黑
    有的時候會為了家人的一句話就痛心
    做錯事腦袋就會有以前大人說過的話來責怪自己
    表達感受是一直到遇到我男友才開始慢慢會表達
    還是有很多曖昧不明的情緒
    有時候或許不是不懂
    或許是不想理解
    理解了怕會更討厭家人
    一直無限循環
    當然去尋求幫助是最好的
    但是如果自己都不清楚那個感覺是什麼該怎麼讓人懂
    我會開始認真看心理學的書
    一方面是為了找到原因
    另一方面是為了那天遇到問題可以知道方法
    也謝謝文森一直看你的頻道有學到很多
    也發現我不是異類

  • @Frank-fz5wt
    @Frank-fz5wt Рік тому +10

    家裡對於我的要求就是虎父無犬子!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先表達自己的情緒而是先往肚子裡吞,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也是這樣苦過來的那小孩就應該要這樣。對於小孩的感受只會說是你日子過得太安逸太舒服,沒有體會過大風大浪。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壓抑情緒是理所當然⋯⋯。現在我長大成人,回頭想想雖然這樣訓練小孩的確沒錯因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未來教育自己的小孩是否也能套用這種方式呢?我認為傾聽小孩的感受並適時給予壓力才是對小孩最好的方式(老一輩的人會覺得這是在寵小孩)

  • @user-yv1xf2uk7b
    @user-yv1xf2uk7b Рік тому +27

    未來不會成家,變得好像一切都無所謂了。

  • @WishShan
    @WishShan Рік тому +10

    孩子也是有智慧的生物,人就是因為有喜怒哀樂,才叫人

  • @user-hi5ps5gg4r
    @user-hi5ps5gg4r Рік тому +39

    看完影片感覺自己中了很多點。之前去大醫院的身心科做心理測驗後,被認為有壓抑型人格的傾向。
    雖然醫生說那是種個人特質不用太擔心,但是壓抑的性格也導致我滿多事情變的不順利。都是些我希望有好結果的事情。
    看過越來越多的研究能夠證明,我的情況大多是父母造成的。但現在回頭去指責父母也無濟於事。
    只能去想辦法改善現在的自己。

    • @ysaul6987
      @ysaul6987 Рік тому +8

      “傾向”是一个很妙的词。说明这个不是典型人格,是具备可塑性和能够有所变化的。
      希望你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或是补足自己的短处,或者是扬长避短。

    • @9764412
      @9764412 Рік тому +2

      我也有跟你的一樣的特質, 我可以建議你去找"心理諮商師"聊聊你的感受, 這個感受需要正視它, 想跟你說的是, 過了一年, 我有走出來了, 有時還是會卡在過去動彈不得, 祝福你 能活出快樂的你哦^^

  • @user-mk1dy6yx4n
    @user-mk1dy6yx4n Рік тому +4

    有幸至極的人才能遇到能滿足自己各種成長中各種需求的父母和家庭;或是本身健全至極的人,才能不被不健全父母及家庭影響。不然真的就是只能靠一生治癒童年了。謝謝文森,你真的很會整理再敘述,聽你講書都好舒服療癒,感謝你的付出與分享😊

  • @hanne5545
    @hanne5545 Рік тому +9

    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會讓那孩子一直處在自己是受害者的角色生活,在成年的時候患有創傷性壓力症候群,憂鬱症,自閉症,邊緣人格機率非常大,當一個人一次患有這麼多精神病症時,隨著時間流逝最後承受不住,壓垮最後一根稻草的事件,往往都跟原生家庭有關,而自殺

    • @leannacheung8603
      @leannacheung8603 Рік тому

      自閉症是先天基因導致的,並非後天環境造成的

  • @user-so2zl5jj7y
    @user-so2zl5jj7y Рік тому +12

    看了自省一下,貌似做错了很多 ,当父母真心需要上课👍

  • @user-im2xp5mq8n
    @user-im2xp5mq8n Рік тому +2

    我這隻刺蝟在職場無意刺傷了些人(他們也有自信不夠的議題)我也容易被刺傷 主管用質問的口氣要我調整 當下只覺得 家庭養成這樣的我 他們不需要受到責難 也不用經歷不舒服的調整過程 而我卻因過往求生經驗浮現的某些特質 不見容於主管對良好關係的想像 而需要改變自己(相當於承認現在的我是不夠好的) 真的好不公平
    但同時我也鼓勵自己有很多可能性 是塊可愛可塑的海綿 所以在小心地改變中
    有人懂得這種不甘 真的很欣慰 因為有時候真的覺得好辛苦

  • @handsome616
    @handsome616 Рік тому +1

    謝謝你最後的結尾~共勉之

  • @josep24
    @josep24 Рік тому +1

    超愛文森的每一部影片

  • @joe121111
    @joe121111 Рік тому +3

    這個完全就是我
    我知道需要改變可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踏出第一步

  • @adam__0725
    @adam__0725 Рік тому +2

    這集好棒

  • @pennylin8891
    @pennylin8891 Рік тому +1

    你好適合講心理學的書喔!超貼切的,謝謝你唷~

  • @wii3604
    @wii3604 Рік тому +5

    去心理諮商很好,使我少了批判自己,更愛自己了。

  • @tilee9415
    @tilee9415 Рік тому

    祝你幸福 Vincent

  • @stephaniechang9738
    @stephaniechang9738 Рік тому +1

    這本書大概是一個世代與承接的世代之間的解藥之一,今年度必深讀的書:)感謝文森的分享;)

  • @MysteriousBlacker
    @MysteriousBlacker Рік тому +2

    謝謝分享 受益良多 😀

  • @papaYangcheng
    @papaYangcheng Рік тому +2

    謝謝分享

  • @user-hq4rv2gj1y
    @user-hq4rv2gj1y Рік тому +2

    感覺這可以和 依賴關係 一起講解, 同樣是兒童在家庭的經歷,會反映在成年後與他人相處的關係中

  • @Azure_Gust931
    @Azure_Gust931 Рік тому +6

    好棒的影片,我中了很多點,孩子變成這樣,父母有很大的責任,然後父母永遠覺得是別人的問題,基因問題,學校問題,環境問題,孩子自己的問題,我猜這就是為什麼台灣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吧

    • @tanchen4044
      @tanchen4044 Рік тому

      你也有很大責任不要都怪別人

    • @Azure_Gust931
      @Azure_Gust931 Рік тому

      @@tanchen4044 生出來養的起嗎?教的好嗎?環境允許嗎?養出來跟人家玩重機被撞死,人事成本都噴光光,值得嗎?

    • @ychun
      @ychun Рік тому

      台灣就是媽寶社會

  • @ig_6025
    @ig_6025 Рік тому +1

    看到流淚 🥺

  • @user-ek8km6wc8q
    @user-ek8km6wc8q Рік тому +6

    這陣子剛好意識到自己有這些的情形,還以為是我想太多... 原來是這樣

  • @scotta0011
    @scotta0011 Рік тому +3

    真的很有感,一直到遇到我老婆才慢慢釋然。

  • @sharonhuang2567
    @sharonhuang2567 Рік тому

    謝謝!

  • @user-tk2qc2oh1d
    @user-tk2qc2oh1d Рік тому

    聽文森說書好有安全感

  • @cslb6009
    @cslb6009 Рік тому +1

    小时候,虽然妈妈总是说父母说的不一定是对的,等长大后就不会觉得父母很厉害了。现在想来确实,以前怎样都会把父母看成神一般的存在,现在回首过去,其实父母真的也只是人。以前觉得父母说什么都是对的,没有说错什么;现在觉得父母看起来很宽容,但实际上他们也很专制,发现他们很多事情其实都喜欢先入为主。童年受到的心理伤害无可逆转,但是现在我正尝试自己寻找出路。

  • @user-bd9de8mi5w
    @user-bd9de8mi5w Рік тому +2

    當愛變累贅。以愛為名,行傷害之實。

  • @babyspice0206
    @babyspice0206 Рік тому

    說得實在太準確了😢

  • @user-ig.bro_0115
    @user-ig.bro_0115 Рік тому +1

    看到好想哭😭

  • @user-ih9it8em7l
    @user-ih9it8em7l Рік тому +12

    想到最近聽到的『被愛無能』這個專有名詞,所以我對這世界的『愛』越來越少感到憂心,憂心到對這世界的憎恨的心情都沒了

  • @SJW-414
    @SJW-414 Рік тому +2

    寬恕自己寬恕他人 包容自己包容他人

  • @DTT316
    @DTT316 Рік тому +1

    原生家庭真的影響很大

  • @Epicwindow3
    @Epicwindow3 Рік тому +7

    the most terrifying thing in this world is that you dont need any exams to be a parent

    • @Roy-yj6ge
      @Roy-yj6ge Рік тому

      這句話說得太好了⋯⋯

  • @user-we6rx7cn4t
    @user-we6rx7cn4t Рік тому +2

    其實這些情況 久了之後更嚴重點是會變成心理障礙的
    我就是這樣:)
    以前得不到父母認同 跟安全感 被家暴
    雖然現在家庭和樂,但殊不知那道傷已經無法復原了

  • @Yakosha_Mayuna
    @Yakosha_Mayuna Рік тому +1

    看完大哭了

  • @shortstiny
    @shortstiny Рік тому +6

    當你還沒完成新手教學就被拉去打BOSS
    這時的你還發現沒有商城儲值鈕可以按
    因為這是款魂系列遊戲...(EX:艾爾登法環.黑暗靈魂)
    路邊的小怪都可能突然要你的命~
    哀呀~這就是如此貼近人生
    沒有商城沒有乾爹還有有其他惡意的入侵的玩家,而你只能在不斷地死掉(錯誤)中學習
    直到你的搖桿都摔到感應不良了(X)
    -
    好啦言歸正傳
    過去的我大概中了滿多樣...像是酗酒、過度依賴...等等,現在真的改善很多
    我想把我的領悟分享出來希望能對同樣經歷的人有點幫助
    不是矯情但確實文森的影片也幫了我一些忙
    1.過度依賴這點,愛別人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
    2.每當有過度的情緒反應,試著理解現在當下的情緒,分析一下這些情緒是因為什麼連結或原因造成的
    3.把你的情緒及原因(生氣/難過/害怕/痛苦...等)找對的人說出來
    4.多練習幾次"好好的"表達情緒
    恩對~這些改善的過程是以年計算的,"確實是一個過程"
    我想該去買新的搖桿了.........

  • @user-mx8ey9nr3t
    @user-mx8ey9nr3t Рік тому +1

    原來我喜歡出去踏青,是為了逃避窒息的家庭,這是多數地球人都有的經驗,在儒佛思想社會最嚴重與。

  • @x29576237
    @x29576237 Рік тому +1

    到了最後,依然會選擇自己
    慢慢理解,世界不單單是成年人們所想的,我們終究還是不同世界的人

  • @user-yu8hh7ml5z
    @user-yu8hh7ml5z Рік тому +2

    也不知怎麼做改變,反正改變了還是不被他們諒解,只覺得活得越久,對這世界的愛越來越少,反而意識到對所有人事物越來越孤僻,恨也許也相對變多吧,也不曉得該怎麼說了

  • @user-rz5zl8ry9m
    @user-rz5zl8ry9m Рік тому

    從頭中到尾QAQ

  • @wanchiakung1528
    @wanchiakung1528 Рік тому +2

    這很難實現,因為在人際關係中很多人都渴望被接納,但自己卻不具備接納對方的能力。
    所以耶穌出來說話了:只要你願意到我這裡來,我就接納你、包容你、憐愛你。
    無法透過人際關係獲得的,得以轉向透過人神關係來滿足。
    於是不論是透過神直接介入的神蹟、或是透過這段人神關係的建立,許許多多的人,他們的生命最終獲得了治癒。

  • @joshuazhurazorback
    @joshuazhurazorback Рік тому +3

    全中,我自己有意识到我有这样的问题。去年我走出了酗酒电玩的瘾没想到我自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健身也成瘾只是换了内容。一点点来吧慢慢成长

  • @DL-idk
    @DL-idk Рік тому +12

    有时候讲出来的心里话,会刺激到家里人导致直接开战(啊你是在指责我咯??),或者被拿来当发生矛盾时的武器(你自己都说你XX X X,很明显就是你有问题啊)。
    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这种事只要经历过一次,就很难再把心里话讲出来了。但有时你就是出生在这种家人都这么白目的家庭,没有办法。

    • @iwantadogorcat
      @iwantadogorcat Рік тому +1

      真的,有時候會好像鬼打牆一樣,真心講出來的心裡話會惹怒對方,久而久之就什麼都不說了

    • @uh5311
      @uh5311 Рік тому +3

      認同,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講出感受,對方也只是更加爆炸,更加情緒勒索或冷戰,其他家人也會怪你幹嘛講出來,裝沒事不去談不就好了,有時都懷疑自己講出感受是否是錯誤的,但痛苦的永遠只有自己,被針對被欺壓的也只有我,怎能裝沒事

    • @iwantadogorcat
      @iwantadogorcat Рік тому +3

      @minerOvO 長大後就會覺得你自己怎樣舒服就怎樣來就好了🤣反正你講心裡話,對方會覺得你是在挑釁;你什麼都不說,對方還是會覺得你是在挑釁🌝反正對方無論如何還是會生氣,那就按你喜歡的方式來(?

    • @ychun
      @ychun Рік тому

      遠離他們會讓自己比較開心,不要再試圖改變他們

  • @sally6552
    @sally6552 Рік тому

    6:27笑死本來有點感傷的說😂

  • @user-hb8dy8kd1j
    @user-hb8dy8kd1j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藉著書本了解自己 關愛自己

  • @okmusice
    @okmusice Рік тому

    👍👍👍👍👍

  • @yongjianlv9808
    @yongjianlv9808 Рік тому +1

    某些现实家庭的客观反映,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 @user-rh6vm6cb8m
    @user-rh6vm6cb8m Рік тому

    原來說的就是我! XD

  • @chanmaggie8733
    @chanmaggie8733 Рік тому

    🌸

  • @user-gc1te4vf5q
    @user-gc1te4vf5q Рік тому +1

    夏天的電費真的好貴啊啊啊,冷氣君身價很高QQ(希望北極熊一切安好ಥ_ಥ

  • @KinC-si8ve
    @KinC-si8ve Рік тому

    刺蝟我常常都被刺蝟,情緒控制好重要

  • @wct6824
    @wct6824 Рік тому +2

    開頭那個遊戲難道是艾爾登法環!?

  • @Chang01cat
    @Chang01cat Рік тому +1

    新手打王,那絕對是宮崎英高

  • @gavin_1121
    @gavin_1121 Рік тому +5

    任何行業幾乎都有新手教學,但全世界的媽媽卻沒有,這其實有點可悲,又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帶小孩,更不要說一些高中以前就懷孕的(單親)媽媽🥲

  • @qoo741228
    @qoo741228 Рік тому +1

    現今社會大多數人都活成別人心目中的樣子,看不清真實的自己,就算有也是假象

  • @a886633215
    @a886633215 Рік тому +8

    夏季的電費真的很貴

  • @user-wi1dw7xe6j
    @user-wi1dw7xe6j Місяць тому

    知道別人的秘密,或者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就是維持親密感的方式?你確定當你知道你的老婆為別人墮胎過、你的老公性騷擾別人過的⋯⋯這些「秘密」,你真的能接受?
    看過一句話:不要對任何人抱有任何道德潔癖的希望,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半人半鬼,湊得太近誰也沒法看。
    再怎麼親密都有界線,硬是要去突破,突破不了又在怪東怪西,只是增加彼此相處的麻煩。

  • @aoyi_0221
    @aoyi_0221 Рік тому +1

    BPD的原生家庭就像這集說的...

  • @chancehsu5865
    @chancehsu5865 Рік тому +1

    怎麼覺得很多人都這樣!?

  • @Baisulima
    @Baisulima Рік тому

    所以 生病後 不太和原生家庭來往
    活成這樣的自己 既難受又痛苦

  • @wouldyoumarryme0706
    @wouldyoumarryme0706 Рік тому +1

    我超叛逆啦~雖然是事實但是也別太受害者化自己的經歷

  • @user-kp8ff9bv6v
    @user-kp8ff9bv6v Рік тому +2

    看完其實滿無感的不太能體會,看來我的童年很讚XD

  • @yuttenforest5625
    @yuttenforest5625 Рік тому +2

    然而 心理咨询师只是起个引导作用 心理医生也最多不过给你开开药而已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 @user-jb3vm2ti9w
    @user-jb3vm2ti9w Рік тому

    嗯嗯 在家裡都在演戲 有個疑問 自己脫離原生家庭 有自己幸福家庭之後 要回頭去找原生家庭嗎? 還是不聞不問?

  • @user-lq4km1wl1z
    @user-lq4km1wl1z Рік тому +2

    然後你要花很多錢XD

  • @Sunchenni
    @Sunchenni Рік тому +1

    +1

  • @lexuslexus230
    @lexuslexus230 Рік тому

    知道了这些又能怎样呢。。没人能解决

  • @Ayumix0930
    @Ayumix0930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不婚不生 快樂一生

  • @derekho9954
    @derekho9954 Рік тому +1

    完全是我的寫照🤦🏻‍♂️

  • @szujungzz2250
    @szujungzz2250 Рік тому +6

    (叩叩叩)
    -
    遊戲過不了關肯定是遊戲做壞了,不是我們的問題

  • @willylin4766
    @willylin4766 Рік тому

    本跟就是在講我嘛

  • @user-vh8ml8sl8z
    @user-vh8ml8sl8z Рік тому +1

    其實被刺傷就是因沒人說真話

  • @terryterry8999
    @terryterry8999 Рік тому

    早期父母都把小孩當狗養,最後導致一整個世代的創傷瀰漫著社會

  • @leahallen2627
    @leahallen2627 Рік тому +1

    woc完全命中
    就像以前考高中
    不擅長考試所以考不上公立的
    這時媽媽的朋友們他們的小孩都考上公立時 好像自己就是給父母丟面子
    讀什麼私立 怎麼這麼沒用🫤

  • @user-xd9et3yp7l
    @user-xd9et3yp7l Рік тому +1

    亞洲會輸歐美不是沒理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