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全攻略EP5📖齒比怎麼選?爬坡才輕鬆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7 лют 2025
- 大綱:
迴轉速要多少才及格?V教練說:rpm沒有90都別說會騎車?
一起搞清楚什麼是🔧
#標準盤
#壓縮盤
#齒輪比計算
與你分享
如何選擇齒比?才有輕快的踩踏🚴
****關於我們****
關於Mike'W麥克王&Wei'H許小微。
專業鐵人玩家的訓練與生活🏊🚲🏃
-好動夫妻MikeWei2Tri
✩ Facebook: / weiwei1981
✩ instagram: ...
✩ iM短影: share.imvideo....
✩ 選手贊助合作Ambassador:
#Argon18 #Vsion_tech_us #FullSpeedAhead
#Ceepo #Zoot #720Armour
#FridayBikeFit #昇陽自行車SYB #7Park夢想園地
#力保美達 #GUenerygy能量補給
#Garmin #GoPro
***友站連結***
-Men's Games Vlog:
/ @mensgametw
-AllenLai:
✩ Twitter - / mr_allenlai
✩ Instagram - / allenlai1974
以公路車而言,11.4倍的齒比約等於90rpm的時速(km/h)。
只使用標準盤配25T飛輪時,時速要到18km/h才會有90rpm的迴轉速,
若爬坡的時速只剩10km/h時,使用CT盤配34T飛輪還能保持迴轉速在80rpm左右,
然而,若是碰上陡坡導致時速掉到6km/h時,用超壓縮盤(46/30)配36T飛輪迴轉速也會剩不到60rpm。
過低的迴轉速會很難施展應有的功率,還會讓大腿提早下班,
最終還是需要依照自身的能力跟騎乘路線來選擇合適的齒比。
個人認為,寧可用登山車的齒比慢慢又順順地爬上去,
也總比在那邊龍頭搖來搖去、面目猙獰硬踩踏板來得好很多呢。
非常正確的觀念👍
又是一個好動朋友老司機
評估自己的體能以及常騎乘的路線
選擇適合自己的齒輪比
對身體好一點,身體才會健康,免疫力才會好🤘
話說,Mike常用登山車騎風櫃嘴的確
感覺比公路車輕鬆的多!但速度慢了一些不要緊的😀
如果是有裝功率計的也可以換大盤齒比,這點不會太難。
曲柄式和大盤式都有跟齒片的鎖點,意思是功率計和齒片是分開的。
我個人有兩組齒比,分別是50/34和52/36,如果腿力不足可以先用50/34的練習,
等到ftp有進步了、迴轉速也習慣了,就可以換52/36,
我個人是覺得這樣練起來比較不會有壓力,只是變更大盤的齒比需要換條鍊條,要花點小錢。
後飛輪就看個人習慣了,但我還是覺得11-32的飛輪齒比會落差太多,最多用到11-30就好
個人認為至於輕鬆不輕鬆可能就是練得夠不夠的問題了
BTW謝謝夫妻願意做這類型的影片
果然好動朋友在自行車界都是老司機!
這個主題Mike正在剪輯中,下禮拜預計就推出 #無痛齒比升級DIY
擁有多種前齒片&飛輪,是身為專業騎士必備的裝備。沒有切不快的坡,只有不適合自己的齒比,是不是🤘
太感謝了,原來是這樣計算,真的學到一課了。
除了改裝壓縮盤外
Shimano 市售盤還有
類CT盤
52/39(大盤)
介於標準盤跟CT盤中間
標準盤太重?(腳沒力?)
CT盤太輕?(容易喘?)
還有另一種選擇
類CT盤
52/39
騎車
迴轉速
不是高好
也不是低好
而是適合的最好
每個人身體跟運動習慣不同
身體能力不同
能接受的穩定迴轉也不同
所以不ㄧ定是高迴轉對
也不ㄧ定是低迴轉對
而是適合的迴轉對
而適合自己的迴轉是
穩定、不累、不勉強
要快、要慢、都可以
那就是適合當時的迴轉
曹詠瑋 感謝🙏分享
看了那麼多個影片,終於看懂一個講齒比的
講得超詳細的 大推
講解得很清楚!獲益良多!感謝分享
大盤的大小齒輪其實只要選同系列或是孔數孔位相同的話是很好換的,只是大盤要整個拆下來,另外鏈條可能長度要調整過。所以入門者是可以先選壓縮大盤,讓自己習慣平均轉速維持在80RPM,等到腿力夠了再換成標準大盤。不然一開始就用標準盤的話對膝蓋對負載很大,不小心就受傷了,特別是對30歲以上的騎士。
非常中肯的建議👍
清晰明瞭,謝謝教學
還是喜歡28T,比較密,不會一檔輕一檔重,再配52-36,平地爬山都沒問題,36拖28,90rpm有14kmh
如果你唸書時唸的是機械工程學系,把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的書拿出來,翻到【齒輪】與【傳動系統】這章節好好複習一下,就能輕鬆完全掌握齒比與速比的相關資訊,選車時就很簡單了。
看了台灣在賣的成車,覺得50/34才是在地的標準盤。
原來我還太淺!知識up up ! 感謝分享。👍👍
LIAN WANG 哈哈⋯謝謝持續關注我們
個人覺得用跑步速度橫向比較其他人齒比,也可以大概推估適合自己的齒比。
這期干貨多,值得好好學。希望下次能在實地、山上、平路帶不同的齒比的車子出來試下
👍👍
平路+丘陵 對於像我這種口袋不夠深的騎士,只能用標準盤去騎所有地形,再怎麼辛苦就當作訓練
強者、勇腿🦵
別啊!上回用標準盤騎199縣道,那幾乎是半牽半騎才熬過去那個山脈。
從四重溪騎到旭海那段,實在很不想想起來。
無恥盤+不倫不類=😄 才不會說好的團騎變獨推
還有超壓縮盤48/32 或46/30
46/30+11/28爬坡平路兩相宜。
46/11這樣平路太慢了....
想請問:
我之前曾和朋友在某個爬坡交換騎平把的liv alight2和tcr2,騎後者明顯輕鬆超多!
看完你們影片後我去查齒比
Liv alight2大盤48/38/28,飛輪11-32,TCR2大盤50/34,飛輪12-26。
Liv的大盤比較小(2826),這樣在爬坡不是liv會比較輕鬆才對嗎?
理論上是Liv的齒比會比較輕,但車架的設計及材質也是會影響騎乘的效率的喔:)TCR是giant非常著名的爬坡車架
Cadance 是迴转速?
不過換飛輪齒比需要換鏈條 這可能是需要補充的 而且有些是短腿後變 隨意換到32T 導輪可能會磨到飛輪
有喔,影片有提及32t以上需要更換長腿
原來我的52/42還不算標準盤,真是長知識了
欸? 不是52/36
请问加大 oversized pulley 真的有用吗?
85KG 橢圓盤46/30 飛輪11/32 一日雙北、宇老大滿貫無障礙
孫明志 這些路是我以前的後花園!(好動妻)我後飛輪也是11/32🥳
我飛輪11-34
說有多無齒就多無齒哈哈
A-SHENG阿勝 沒關係、好動妻也走無恥派
11-34就是輕鬆
我飛輪也是11-34,大齒盤是超壓縮盤46-30 🤣
請問 美利達 銳克多的齒比是多少?
瑞克多成車有不同的款式和等級
可以到美利達官網看規格
每一輛大盤和飛輪的齒數都有列出來
就可以自己算齒比了
選手的或路上看到的瑞克多
車主可能會依照自己的情況換過齒輪
齒比就不好說了
其他品牌的公路車也是這樣
不過大部分的空氣力學''成車''
官方會把齒比會配得比較重
要看成車的規格而定喔
銳克多 空力車 大盤:標準盤 飛輪:11-28
28t 踩著踩著就愛上了
居然有越來越多人使用32t
我是初學者,上了一課真是太感謝了,如果有網友要砲你,我用我身體出來擋,但是擋不久就是了......
Eric Hou 謝謝🙏要人擋會叫你唷🤪
砲砲砲砲砲砲砲砲砲砲砲
擋擋擋擋擋擋擋擋擋擋擋(請問好動夫妻,我可以罵髒話嗎?)
前面大盤兩盤50/34可以改三盤嗎?讓爬坡更省力。
我個人想用50/36+11/34
不錯 想法跟我很一樣 哈👍👍👍👍👍
楊文傑
哈哈哈
我以前踩53/39-12/25,現在覺得小盤34太輕了😂
可以認識一下嗎?
@@李孟龍-b1m 沒錯問題就出在那小盤34太輕 就算飛輪放重,採起來穩定度就是不夠 😁😜
哪个车是这种齿比
受教良多
感謝收看喔
公路車ㄧ台最便宜多少?
看你是什麼標準呀 如果很爛的那種我看過有3000的
如果有煞變把的話大概也要11000-14000左右
那問一下~ 平路的公路車 大盤用 前3片比較好 還是前2片?? 因為基本款大多都是3片式大盤@@!
我怎麼看到的都是2片。我朋友是說2片比較實用,一個爬坡一個平路
學到了
感謝支持
完全不提肌力與肌耐力?
所以腿力不重要?齒比比較重要?
等你年紀到40歲以後就知道齒比多重要了
@@yaocycling9853 我44歲
爬一下影片,有一部練爬坡的,裡面可能有你需要的內容,這部是在說齒比對踏頻的影響(假如你一直沒辦法踩到那個踏頻可能的問題在哪裡),簡單說就是維持理想的踏頻,平路跟爬坡都是80_90,精英級別的可以90_100,有肌力靠肌力,沒肌力靠齒比,有空可以多爬一些文章,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或是哪裡有障礙需要排除……
這篇不是在討論齒比嗎?要牽去討論肌力腿力那要不要討論飲食睡眠,討論飲食睡眠要不要討論床墊挑那種,吃哪裡的蔬菜,該不該挑有機呢?當然不用嘛,不就是討論齒比而已嗎
請問帽子有賣嗎?
不久的將來在好動夫妻商城會有賣喔
@@mikeanghcw 別讓粉絲的頭冷到好嗎哈哈哈
能出小帽搭配更好^^
小帽嗎哈哈哈收到👌👌👌👌😳😳😳
黑板上红字比较看不见
謝謝提醒,我們會改進
好動夫妻MikeWei2Tri 居然有回复,太意外了
哈哈哈哈不好意思,前陣子搞登山車推廣實在忙了🥶🥶🥶🥶
我是52/36、10/25
10/25T 飛輪是哪個牌子?
JenTo Wang 洗馬路,督啦欸斯
蘇阿隆 dura ace我只有看到11/25飛輪,10/25是何時出的啊,想要
那應該我打錯了,哈哈
剛剛看到11-25的
52-36好像也很多人喜歡用,想知道用途 謝謝
標準盤吧!?原廠配的規格 也有壓縮的50/34可以選 畢竟R8000/7000飛輪都可以直上34T(舊款105&挖地瓜好像只能上到32...再大就要用長腿後變) 平常不爬山 或是身材屬輕量化的車友52/36應該都滿夠用的!!
個人私心建議50/34遇到爬山比較不會遇到障礙,畢竟換大的飛輪鍊條也要跟著換甚至要換到加大導輪(飛輪鍊條加大導輪三位一體也破萬了吧!!)
我有看錯嗎 後面近兩分鐘的全黑畫面?
陳鼎元 是啊!不好意思、發現的時候已經打好字幕⋯就⋯
我也以為是我的網路有問題...哈哈
孫明志 剛看到你的其他留言,港動到流淚(我腦公最近比較辛苦、原本我們一起分工剪片,但最近又有許多重大好事發生中⋯⋯(之後影片會跟大家分享,所以他下班除了維持訓練,還要拍片、剪片,跟做其他秘密㊙️進行的事、有機會也邀請你來玩)這個小瑕疵真的很抱歉😅
獲得很多,謝謝!
方丈很小氣的
羅stanley 哈哈哈哈哈哈
菜腿前来留言 呜呜呜
山路就不能保持90轉?是實力太爛吧!輕齒比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推力比太低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