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後照鏡、安全氣囊...是怎麼誕生的?以前的安全帶其實「不安全」?車輛發明大解密!|志祺七七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4 лют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204

  • @shasha77
    @shasha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44

    🛵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機車上路的安全守護!
    電輔控制系統,緊急煞車更穩定 ✅
    濕滑路面車輪不鎖死、不打滑! ✅
    根據統計,降低30%事故死傷率 ✅
    🦾 選擇配備 ABS 的機車,騎車上路更安心!

    • @black-shark-1128
      @black-shark-11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ABS在常下雨的地方很有用
      我有觸發過幾次,確實增加了穩定性
      畢竟是防滑系統,一般道路基本上用不到
      除非是有要急轉躲閃,才有可能觸發

    • @MeariBamu
      @MeariBam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單車也可以ABSCBS,
      剎前剎後輪著短按

    • @Rin._7376
      @Rin._73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其實主要是學習正確的煞車吧
      不然再好的ABS都沒用

    • @DXII-m2b
      @DXII-m2b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TCS呢?

  • @WinnieXi
    @WinnieXi Місяць тому +441

    看来我开倒车安全多了!

    • @LLENN0420
      @LLENN0420 Місяць тому +68

      強烈建議主席拿 東風 裝在車上並相反放置,以至於反方向噴射讓車快速倒車 😂

    • @zoz1679
      @zoz167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9

      煞車也拆了😂

    • @Kevin-qr8qu
      @Kevin-qr8qu Місяць тому +27

      主席的紅旗大車不只倒車 更能加速

    • @usery3li1a
      @usery3li1a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不愧是總加速師!

    • @BeastZero
      @BeastZero Місяць тому +27

      車門已焊死,誰都不準下車

  • @D560411
    @D5604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2

    安全防護很多都是建立在 意外發生過後 但即便有了這些安全防護 很多人還是嫌棄麻煩然後還是發生了 他只能保護你一定的安全 但你執意尋死 那就安心上路

    • @陳昭翰-q7w
      @陳昭翰-q7w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這算是一種社會式的物競天擇嗎?

    • @ss860115
      @ss860115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陳昭翰-q7w 算是 建議政府停止開罰不戴安全帽 讓性命由人民自由掌控

    • @MapleLeave
      @MapleLeave Місяць тому

      @@陳昭翰-q7w 這就是人擇而已,自己的生命結束時間點由自己掌握。

  • @巫嘉偉
    @巫嘉偉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4

    "行人庇護島" 不僅可以保護行人
    還可以淘汰不良駕駛 ^_^

    • @李阿狼
      @李阿狼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

      但是雞腿駕駛覺得這不是必要的

    • @anchor9764
      @anchor9764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真的一堆都切西瓜的

    • @徐玉軍
      @徐玉軍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一堆切西瓜成自然的駕駛人還嫌擋路…轉彎路線都不會看就別上路害人了。

  • @4572316423164
    @4572316423164 Місяць тому +48

    數據證明安全帶可以有效的降低傷亡
    但還是會有很多人不繫安全帶
    甚至還會去買插扣的頭插在安全帶扣上面 這樣安全帶提醒就不會叫了
    果然再有用的發明也擋不住愚蠢跟懶惰

  • @user-thisisdiego
    @user-thisisdiego Місяць тому +52

    台灣政府應該將ABS列為機車標配,家中長輩常有一種迷思就是認為機車只要不騎快就能安全煞停,但現實就是路上的狀況有不少突發狀況都是需要急煞,因此ABS不應該是高階機車才有的配備

    • @豪鬼-q2d
      @豪鬼-q2d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有點困難,因為現行車款還有許多都是配備鼓式煞車系統,如果要將ABS列為標配等於強制車廠不得使用鼓式煞車

    • @user-thisisdiego
      @user-thisisdiego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豪鬼-q2d 我明白,只是台灣機車的價位相較於國外高了不少,弄個前碟後鼓也好,我想這個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但如果加上ABS的話車價一定多個1,2萬,我相信這個價差會讓很多民眾不買單

    • @豪鬼-q2d
      @豪鬼-q2d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user-thisisdiego 其實之前交通部有研議要125CC以上機車,新車出廠強制加裝ABS,125以下強制加裝ABS或CBS最後也是不了了之,我想除了車廠反對之外,民眾也擔心這項規定實施後車價會更貴,所以民眾支持度也不高,在兩面不討好的情況下,交通部也就暫緩執行了,只不過區區125cc以上強制就引發爭議,125cc以下的平價車款要實施應該難度更高

    • @user-thisisdiego
      @user-thisisdiego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豪鬼-q2d 但他指的是125以上,這代表如勁戰和jet sl 125等車型都排氣量未達標(實際排氣量124.X),更不用說大部分的國民車了。而且雖然排氣量小,但達到台灣平面道路設計的速限應該都不是問題,所以大概就如你說的價格上民眾難以接受和車廠不願損己利益吧。不然我認為機車這類操作不安定因素多的車種應當要有強制的安全配備

    • @filiaus
      @filiaus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豪鬼-q2d 不是不了了之,是有人抗議,最後只好取消

  • @kill90206
    @kill90206 Місяць тому +43

    車鑰匙也是.....以前車子沒有啟動馬達的話,要用自己拿把手去車頭轉曲軸,既費力又危險,
    因為把手回彈運氣不好會打碎下巴,在醫療還不發達的100年前等同一腳踏進棺材了

    • @江大大-u8s
      @江大大-u8s Місяць тому

      @@kill90206 這邊補充一下記得是凱迪拉克公司在1912年所搞出來的發明,當初會搞這個發明的原因,就因為當初凱迪拉克有一個非常好的合夥人他就是因為這樣子發動,結果在車輛發動的時候手把直接反轉而被打死掉,這件事情,所以當時才會想要發明出非常簡單發動的方式

  • @chnet968
    @chnet9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3:53 的「膠合玻璃」其實有個小插曲和「安全帶」有關的.
    早期的膠合玻璃中間的膠膜有具彈性的薄纖維膜 (cellulose). 在那時安裝了這種玻璃的汽車發生碰撞時, 前座的乘客往往會因為慣性飛撞到擋風玻璃上. 雖然玻璃沒碎裂四散, 但發生了更危險的現象. 傷者的頭部撞碎玻璃穿出去後肩膀衝力不夠被擋下來, 然後因為橡膠的彈性收縮, 連玻璃碎片勒在傷者的頸上, 形成「死亡項鍊」的現象.
    這樣的傷者往往是即場死亡. 因此這種情況也間接推進了安全帶的使用.
    直到後來配方改成現在的不會收縮的 Ply-Vinyl Butyrl 這危險的現象才停止.

    • @chnet968
      @chnet9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汽車兩側車窗的玻璃也是安全裝置的一部份. 因為在統計上, 有相當的交通意外傷亡是乘客由車側拋出車外引致 (1985年的報告, 全美國每年約有36000宗交通意外涉及乘客在意外發生後被彈出車外, 當中有約 55% 是由車側彈出. 這當中有 80% 是完全彈出, 20% 是部份彈出. 這樣的乘客受傷機率是 100%, 受致命傷的機率是 13 至 34%). 安裝兩側的玻璃車窗後這樣做成的傷亡也減少了 (必須是安全玻璃. 最初只要求安裝玻璃窗, 但是發現安裝強化玻璃的話乘客彈出的機率沒有差別. 反而玻璃碎片會對乘客做成更大傷害)

  • @江大大-u8s
    @江大大-u8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7:24 記得1980年代當時美國法規強制要係安全帶,但當時很多人很討厭係安全帶,記得這個時候美國車廠就有推出一個類似的東西,自動上肩安全帶,如果有開過八零年代末期九零年代初期的部分美國車、美規日本車的話就會碰過這個玩意,他的設計記得是在A柱到B柱這邊做一條軌道,你只要把車門給關上的之後安全帶就會自動扣上,也不知道為什麼之後這個玩意就沒有了,我覺得這東西挺方便的啊

    • @adgjladgjl2961
      @adgjladgjl2961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你說完我去找了一下 一位苦主發了影片 一關門 安全帶擠在臉上(太矮) 看來必須配合身高設計太過麻煩 所以還是自己動手吧

    • @chiayilin8092
      @chiayilin809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那套是半自動,腰部還是得靠手動繫。流行一陣子就沒有車廠在用了。

    • @powei413
      @powei41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我鄰居一位七十幾歲的老伯伯就很討厭安全帶,之前都一直開一台老賓士,因為老車不會一直逼逼叫,直至前兩年他兒子強制給他換了一台全配備 Tiguan XD

    • @謝元富-x3s
      @謝元富-x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這樣說起來小弟曾經坐過8, 90年代的美規corolla,它的安全帶形態跟現在的車不太一樣

    • @JSpeedAlex
      @JSpeedAlex Місяць тому

      為什麼後來沒有了,因為車禍時安全帶順著軌道彈開~
      扣跟沒扣一樣涼

  • @cwang801
    @cwang8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22

    5:44間歇式雨刷的發明推薦去看電影〈靈光乍現〉

    • @江大大-u8s
      @江大大-u8s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結果福特公司有夠賤的還直接白嫖他的發明,而且他身邊的朋友還建議他福特這一家超級大公司真的不要去告他,你去告他的行為等同於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但不管怎麼樣之後男主他還是靠著自己的努力還是告贏了福特爭回ㄧ口氣

    • @cwang801
      @cwang8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江大大-u8s 但男主現實的結局也滿慘的 告訴我們專利的重要

    • @江大大-u8s
      @江大大-u8s Місяць тому

      @@cwang801 他當時是有申請專利,但是當時他就是因為仗著有專利的關係,認為福特公司應該不會拿他怎麼樣

  • @陳郁仁-s3l
    @陳郁仁-s3l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14:09 主被動安全>舒適> 油耗>妥善率>性能>價格>外觀

  • @meihoung1280
    @meihoung128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記得我爸爸年輕時那個年代的安全帶都沒在繫的,坐過很多大人的車都沒有繫安全帶的習慣,到了現今這個年代,後座繫安全帶也成為普遍習慣了

    • @許芷婷-y1d
      @許芷婷-y1d 15 днів тому

      從來沒繫過後座的安全帶,後座強制好像比較晚修法

  • @rocanzhang
    @rocanzh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38

    還是有人覺得 ABS.TCS.等電控,是給技術差的人用的。
    不是沒被這些主動輔助救過,不然就是把公路當作賽車場拼命。
    自以為的馬路小英雄,根本是公路大核彈。

    • @MapleLeave
      @MapleLeave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反正那些人也愛推崇手排車比自排車好的論述,活在過去的族群太多大家只能少出門自保。

    • @miku2798
      @miku279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抓到一隻三寶

    • @快樂紫色小馬
      @快樂紫色小馬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別這麼覺得 技術好的 有abs真的很雞肋 反而點放點放 會煞不住裝上去 我做車行的自己的車 有abs直接拆掉 要我相信電子 我還比較相信我自己的雙手 但對於技術不好或者是 老人家 這個電子設備算不錯了 有需要的人在使用就行

    • @PopHerry
      @PopHerry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快樂紫色小馬 看來是個有辦法每秒煞車150次的神之手 🥵

    • @pavel857
      @pavel85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快樂紫色小馬 車行在哪裡告知一下
      這種觀念的車行我要避一下

  • @LLENN0420
    @LLENN0420 Місяць тому +30

    我記得最初石油燃料汽車剛發明後,在最一開始如果要開上路,前方必須要有拿旗的領頭人先向前方與兩旁的人們告知有車要過,之後車才能開過去 ~ 如此低的效率真的符合早年超級有錢人買車的原因,不在於便利而是炫富 😂

    • @苏莱曼-y2o
      @苏莱曼-y2o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那是当时英国马车夫行会游说政府的结果,他们这样立法的名义为了安全,实际目的是增加驾驶汽车的门槛,来维持马车的竞争力。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虽然英国发明了汽车,但是法律阻碍技术发展,被德国这个后起之秀反超了,引领了汽车工业一百年

    • @chnet968
      @chnet9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在香港最初引入汽車時, 就因為基本上能開車的都「非富則貴」, 有「早上開車撞到人罰10元, 午後開車撞到人不罰」這樣的規定.
      早上會開罰是因為街上會有市集之類的人流較多, 駕駛者應當小心駕駛. 午後則是行人應當小心, 因為車輛數量不多而且聲音也很大, 躲避的責任在於行人.
      1910年的香港還沒有平均薪資紀錄, 不過1931年的平均月薪在港幣 10 至 15元之間

    • @鄭長崙
      @鄭長崙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還以為會跟瑪莎裡的狼一樣,車都是像轎子用抬的😂

  • @yuyanglee7044
    @yuyanglee7044 Місяць тому +27

    我必須說一下,麋鹿測試是為了防止「駝鹿」撞擊,而不是麋鹿,其實可以出一集講一下為什麼會這樣翻譯(?)

    • @onfroyjahseh8995
      @onfroyjahseh8995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有叫麋鹿 有叫駝鹿 少在那邊裝

    • @李秉錞-b3p
      @李秉錞-b3p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onfroyjahseh8995 原文moose就是駝鹿阿,你看過reindeer test嗎?

    • @onfroyjahseh8995
      @onfroyjahseh8995 Місяць тому

      @@李秉錞-b3p 有叫moose 有叫elk

    • @李秉錞-b3p
      @李秉錞-b3p Місяць тому

      @@onfroyjahseh8995 可是也不屬於麋鹿,而是馬鹿或駝鹿(歐洲英語)

    • @hagrid0731
      @hagrid073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李秉錞-b3p reindeer是馴鹿,moose才是麋鹿或稱駝鹿,因為早期台灣的英文教材或英文影視節目的中文字幕都把reindeer翻譯成"麋鹿"才讓台灣人普遍有這種錯誤認知,而且一直持續至今,只有少數人知道這兩種鹿的正確中文翻譯,你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查字典

  • @江大大-u8s
    @江大大-u8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

    11:07 但早年90年代的ABS會有個缺點,就因為當時電腦技術還沒那麼的成熟,所以再ABS自動點煞的時候還會增加煞車行程

    • @ayj5034
      @ayj503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Abs的設計不是為了縮短煞車距離,「ABS」。防鎖死煞車系統(Anti-lock Braking System)

    • @ntr1381
      @ntr1381 Місяць тому

      Air Bag system😂

    • @JSpeedAlex
      @JSpeedAlex Місяць тому

      是的 會增加行程

  • @pi-lungtang280
    @pi-lungtang280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如果不是早就習慣,汽車、機車這樣的複雜系統和工程,一直以來都是技術奇蹟的象徵之一。

    • @YoZakura79
      @YoZakura79 Місяць тому

      光是想到引擎每分钟最高9000转的红线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了,两个凸轮轴每分钟9000转啊

  • @Jenny26680_playlist
    @Jenny26680_playlist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這些發明家真的很偉大,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另外,我覺得如果家中有比較小的小孩,兒童安全座椅也是很重要的,發明這個的人也是很偉大。

  • @江大大-u8s
    @江大大-u8s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8:53 記得第一台搭載安全氣囊的車子是一台1971-1972年款福特水星Monterey 當時他是搭載小批量實驗性的而且最早他只有坐在副駕駛座的位置(就代表司機的命不值錢嗎)然後真正的安全氣囊是在1973年通用搞出來的acrs 然後他當時還搭仔在1000台1973年款雪佛蘭caprice 上面,而且為了要區分這一些車全部都是綠色的,而且他這一次的是屬於真正標準式的和福特搞出來的只有副駕駛座單氣囊的不太一樣,雖然這東西還是有啟動防護的效果甚至還有不少的客戶因為出車禍這東西有發揮作用寫信感謝通用汽車,但通用汽車看這東西選配的人很少,所以之後也取消掉這個玩意,結果誰知道最早發明出安全氣囊的美國廠商之後這東西在八零年代被日本歐洲車給落後

  • @劉育嘉-h5e
    @劉育嘉-h5e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

    可惜部分台灣人還會買安全帶插銷來騙過安全帶警示燈-

    • @啊啊-i1w
      @啊啊-i1w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命是自己的,自己做的選擇,自己承擔後果

  • @勇者ああああ-r2x
    @勇者ああああ-r2x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其實現在大部分汽車還是有鼓刹在後輪作手刹車
    然後我不否認ABS和TCS之類會更安全,但我覺得駕駛者還是應該要學會沒了它們時的駕駛方法
    現在的車子太容易開了,很多人都沒對開車有一種尊敬的態度
    在開着快2噸的東西,就算沒超速,意外撞到人也能變成殺人兇器

    • @YoZakura79
      @YoZakura79 Місяць тому

      真的,尤其是ABS还会影响你对刹车距离的把控,让你在开没有ABS的车时一个急刹把自己冲到边上

  • @Haimian_gamnam_style
    @Haimian_gamnam_style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1:43 du tu tu tu tu🗣️🗣️🔥🔥🔥

  • @Mr.Jhan5
    @Mr.Jhan5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方向燈也是標配,但很多駕駛都當是選配而不用。

    • @striue2000
      @striue20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很多駕駛以為方向燈是選配,所以沒有在使用

  • @潘駿齊
    @潘駿齊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shasha77 其實還可以從ABS延伸出來講TCS、VSC,因為影片開頭講的麋鹿測試主要就是測試這個系統是否能夠避免車輛失控

  • @weidokuo2450
    @weidokuo2450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當我聽到汽車科普時,直覺就想等等是不是要工商了,直到我聽到QA環節,對不起我錯了製作團隊們

  • @jamesabcd2266
    @jamesabcd226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來自瑞典的Volvo和SAAB都是安全的一大推手,可惜SAAB已經不行了,希望Volvo不要崩壞QQ

    • @very28good
      @very28good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Volvo已賣盤比中共吉利

    • @BGM-71E
      @BGM-71E Місяць тому

      SAAB現在在專心搞飛機

  • @ladygraceck
    @ladygraceck Місяць тому

    實用主義。買車當然是先考慮用途、預算和價格,其次是性能耐用的口碑佳。
    安全性是法律保障的,不用想太多。外觀,不難看就可以了。

  • @kyrie9811
    @kyrie98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

    台灣交通部和台灣民意也有三階段:不要 - 不要 - 不要

  • @karen8263
    @karen8263 Місяць тому

    很少留言 但這期帶給我很大的教育意義 謝謝77 我會好好係安全帶的

  • @chukennth6795
    @chukennth6795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很多台灣人仍然覺得安全帶是垃圾
    不然怎麼會這麼多人買安全帶扣來規避安全帶警告🤣

    • @stu40499
      @stu404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安全帶扣真的是智商稅,座椅底下有一個警報器的接頭,拔掉就不會提醒了‥ 但該繫還是要繫阿‥

  • @haolinandrea1458
    @haolinandrea1458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摩托车最需要的安全配置应该是abs的,仅次于头盔

  • @創始天尊毀滅之神
    @創始天尊毀滅之神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以後汽車只要能發動可以移動,就要強制拆除擋風玻璃,才不會有a柱擋住視線的藉口

  • @K智乃
    @K智乃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還是有嫌命太多的人會去買無線安全帶 😅😅😅

    • @bananahito
      @bananahito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想到達爾文獎有位得主就是想推廣不繫安全帶 然後他最後也是因為這樣死的

  • @Luotsuen
    @Luotsu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7哥 眉毛有點太濃了(還是帥

  • @いちさん5957
    @いちさん595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E.經濟實惠 省油好開 配備不錯又舒適的車

  • @你心中幻想的好朋友
    @你心中幻想的好朋友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我的機車,汽車都有ABS,這種東西就跟買保險一樣,沒用的時候就沒用,但用到了可以救一命

  • @yeyongfeng
    @yeyongfe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汽車的安全跟顏色也有關,有一份調查顯示白色汽車比其他顏色的汽車發生車禍的機率還要低。

  • @沈肥
    @沈肥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看來根據篇幅 好像還沒講到 例如 TCS尋跡系統 再到更先進的ETC 電子尋跡 還有夜晚開山路轉彎神器 轉向式頭燈
    至於輔助轉向的設備 再來就是新的雷達偵測(盲點偵測、自動車距(前車、前前車) 、車道偏移、行人監控) 從而介入煞停 以及警示的東西 還有一個比較新的則是 疲勞警示(根據車道偏移的次數 叫駕駛下車休息) 估計各項車廠相對冗雜 整理上會有點困難

  • @Carbon_Wu56
    @Carbon_Wu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終始自動駕駛能力,避免車禍

  • @hairball2491
    @hairball2491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讓大家看人類進步歷程女人也有非常重要的貢獻

    • @JSpeedAlex
      @JSpeedAlex Місяць тому

      當然 這類例子可多了呢

  • @batingo1234
    @batingo123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後面的選項少了一個 可靠度
    一台車子再安全
    如果一天到晚在車廠維修
    要用時動不了
    那也是白搭
    尤其台灣不像歐美有大院子
    可以弄個自已的車庫
    小問題可以在自已車庫維修
    所以在台灣
    日系車較受歡迎
    一是價格 二是可靠度
    而早期因代工所以日系車不安全
    但後來原車進口取代代工後
    日系車更是大受歡迎

  • @Peace-Yang
    @Peace-Y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我聽同事講一件事,但不知道是不是其他人也是這樣,她說她的小孩在坐過「朝前式」的安全座椅以後,就很排斥坐「後向式」的安全座椅,2020/9/1以前台灣並沒有強制規定一定要後向式,這是在此之前的事,有誰家的小孩也這樣嗎?

    • @zoz1679
      @zoz167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現在也沒有啊 前後都可以 但後比較安全
      只有副駕駛規定不能裝

    • @cfzero007
      @cfzero007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去搭公車就知道,最後面的座位有「朝前」與「後向」,有些人坐「背朝行車方向」會暈車,更何況小孩子?
      不過規定0-2歲嬰兒強制規定須坐「後向式兒童安全座椅」,2-4歲幼兒應坐在車輛後座之幼童用座椅,並優先選用「後向式兒童安全座椅」,只能讓小朋友習慣了

  • @harro6604
    @harro6604 Місяць тому

    輪胎鎖死的意思是,輪胎在轉動時突然被外力(煞車)停止轉動,輪胎是停止轉動了,但是車子還在因為慣性往前滑 ...

  • @yindu_Weige888
    @yindu_Weige888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感谢分享啊!💓*

  • @terry5994
    @terry5994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看過麋鹿測試就知道,現在很多車輛都不達標

  • @abev60
    @abev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說到安全氣囊、安全帶,怎麼可以忘了頭幀呢,汽車一開始也沒有頭枕的設計,但是車禍發生時它卻跟安全氣囊和安全帶協同發揮保護車上乘客的重要作用,避免頸椎受傷

  • @許芷婷-y1d
    @許芷婷-y1d Місяць тому

    封面那台很帥

  • @kamanso6814
    @kamanso681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好看、好正
    多謝分享~

  • @len-jager-ye-yao-gai
    @len-jager-ye-yao-gai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曾經夢過不管回家或是上班啟動自動車子到達期間在休息/睡覺 理由是一整個管道是屬於個人的 絕對不會發生事故 一路睡到家 即使到了也可以繼續睡到醒 可能的原因是夢中世界重視團體生活不重視競爭??

  • @chatting565
    @chatting5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志棋 少說了一樣 『 TCS 』😮

  • @lawlaw1716
    @lawlaw171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從以往的安全帶, 到前幾年的新冠, 到現在的槍枝管制, 美國很喜歡把命和自由放秤上呢.

  • @woqkepkd
    @woqkepkd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好像滿多主被動安全
    都是瑞典富豪發明的
    但說到雨刷還是台灣強

  • @JKRX-hg4lo
    @JKRX-hg4lo Місяць тому

    ABS是必要的沒錯 但 良好的駕駛習慣更重要 ABS不是萬能 是輔助

  • @TxbdxT
    @TxbdxT Місяць тому

    所以Volvo的廠標後面那條斜線就是代表者安全帶

  • @richardhsiao7060
    @richardhsiao70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聽說飛機剛發明的時候,也常常墜機
    但現在飛機反而成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事故率低於十億分之一

  • @dr.9032
    @dr.9032 Місяць тому

    當年台灣在實施全面配戴安全帽的時期
    一堆老人還在那靠腰不戴
    跟戴那種撞到就飛的瓜皮帽
    如今過了20年 現在路上都嘛是全罩半罩安全帽 甚至進口帽

  • @willykuo-iw7fx
    @willykuo-iw7fx Місяць тому

    循跡防滑也是 現在下雨天看到沒有循跡的車都很害怕

  • @ryanenter2
    @ryanenter2 Місяць тому

    5:26 還以為要開始講某刷在台灣荼毒職棒,最後還當上議員的故事...

  • @user-opikfslqjvie
    @user-opikfslqjvie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上次車禍就是,明明兩邊都剎車了,但我沒有abs,打滑,我只好放開剎車,最後撞上去,好在多少有剎到,所以不嚴重。

  • @sss-uu4tg
    @sss-uu4tg Місяць тому

    沒講到循跡防滑

  • @cash8423
    @cash84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還以為要葉配ABS的機車了
    之前換了一台碟煞的機車,很多家人朋友的第一反應就是「碟煞的會不會很危險?」
    看來碟煞要普及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remiter00
      @remiter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因為在沒ABS的條件之下碟煞比鼓煞容易鎖死導致騎老車時期的人容易有這種反應

  • @tarngwon
    @tarngwo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最厲害的雨刷就是....控制職棒?!

  • @eric810416
    @eric81041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另一個觀點是大家對商人的不信任,覺得推這些新東西都是賺利潤的噱頭,還稱它為"智商稅"

  • @ErronBlack-e6z
    @ErronBlack-e6z Місяць тому

    比利海灵顿就是死于开车没系安全带😢

  • @tiantianhu123456
    @tiantianhu1234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你可以死在我的車外面但不能死在我的車裡面
    -安全帶發明車廠-VOLVO

  • @st0002000able
    @st0002000able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車在先進、守法的國家是保護駕駛,和行人的安全,給多的安全配備只是輔助,是多一層安全保障。
    但是在台灣,車在三寶、猴子就是一種不安定因素,多給安全配備不是輔助,而是多度依賴,反而錯失了,主被動安全主要用意。
    無知又不願意了解,才是最恐怖的。

  • @skirito606
    @skirito60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不得不說 機車真的太貴了 就算想買ABS的機車也買不下去 如果稅制改革能讓汽機車價格下降就能夠用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安全的機車

  • @宸浚黃
    @宸浚黃 Місяць тому

    震驚!今天竟然沒有廣告

  • @kevin22763
    @kevin22763 Місяць тому

    認真覺得大眾運輸比較重要

  • @jjjjW-nw8lp
    @jjjjW-nw8lp Місяць тому

    看劉仲敬訪談

  • @gangan6149
    @gangan6149 Місяць тому

    早期的车灯用电石灯

  • @rong2020
    @rong202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ABS車款會貴因為都是買BOSCH的,不知道台灣廠商有沒有在自主研發?像艾銳斯都能做ECU了沒理由開發不出ABS電腦

    • @chiayilin8092
      @chiayilin8092 Місяць тому

      山葉是用Advics,本田用Nissin。搞鋰鐵的廠商RCE以前有開發ABS套件,打算給沒ABS車輛加裝用,結果就沒下文,我猜台灣法規是禁止這類煞車改裝,所以沒法販售ABS套件。

  • @sofcfgb
    @sofcfgb Місяць тому

    A
    但是很難保證其他上路的駕駛人,不是那種[大家都要讓我先過的心態]再上路。

  • @吳協樺
    @吳協樺 Місяць тому

    安全性

  • @衮衮-k7g
    @衮衮-k7g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大陆还有很多人不系安全带,为了不系安全带而选择坐后排

  • @神游兄
    @神游兄 Місяць тому

    “啊,这是大镜业配吧!”
    “原来是雨刷业配!一定是雨刷!”
    “嘿嘿,还不让我猜到,原来是轮胎业配!”
    “噢原来是安全气垫业配!”
    从头看到尾也一直错到尾。。。😂😂😂😂

  • @MayKelvin0806
    @MayKelvin0806 Місяць тому

    結果還是在下北澤不幸追尾黑色高級車 (悲

  • @saintmichaelthearchangel
    @saintmichaelthearchangel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這個條文的意思等於是說,憲法法庭要有編制總額(15人)三分之二以上的大法官參與評議、編制總額五分之三以上同意,始能宣告法律違憲。而且,不論實際在任的大法官是多少人。
    換言之,立法院單靠否決任命,就能持續癱瘓憲法法庭。
    從法理上來講,這完全沒有道理。憲法法庭是立法院的制衡者,而立法院卻自己發明一個憲法所無的超高決議門檻,達成癱瘓制衡、大權獨攬的目的,明顯是違反憲法的舉措。這樣的條文一旦付諸實行,形同實質上的政變。權力分立的憲政架構將不復存在,掌握立法權的人,就是凌駕於憲法之上的獨裁者。
    還是有人覺得,立法院這樣玩也沒關係?
    那好,若依此論,總統也大可以如法炮製,運用憲法賦予的緊急命令制定權,發佈緊急命令架空立法院;然後再發一道緊急命令,規定立法院如果要否決緊急命令,需要經過編制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員出席、編制總額五分之三以上同意。沒有不讓你否決,只是對否決的「程序」作一些規定而已,對不對?
    如果你認為以上這個例子的做法很荒謬,這很正常,說明你有健全的常識。畢竟,立法院的角色是制衡總統的緊急命令權,那又怎麼能夠由身為被制衡者的總統,片面加高制衡者的否決程序門檻?
    然而,這就是今天立法院的作法,它就是這麼荒謬。

  • @RwofYT
    @RwofYT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19 價格

  • @Jeffery1999
    @Jeffery19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的汽車沒有ABS ,Toyota MR2

  • @傻逼垃圾废物牛马中国
    @傻逼垃圾废物牛马中国 Місяць тому

    高尔夫mk4怎么样

  • @朱育正-o7b
    @朱育正-o7b Місяць тому

    讓人聯想到美國機車族知名的反對安全帽法令遊行,每每都一定有意外傷害發生,原因呢?---沒戴安全帽

  • @seraphim9183
    @seraphim9183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最近車輛死亡率又要上升了,一堆天空計程車躍躍欲試,要是出問題掉下來那一次直接全死

  • @cyi89343
    @cyi89343 Місяць тому

    好奇有沒有以前是噱頭但現在還是噱頭的配備?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對台灣的某些違規魔人來說,這些都沒用,我方便就好。

  • @7777-y9k
    @7777-y9k Місяць тому

    雨刷後來進化了 會要人打假球

  • @cr-2032-ncadsr
    @cr-2032-ncadsr Місяць тому

    英文字幕怪怪的

  • @tong7536
    @tong753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想起了死神來了2

  • @柯介章
    @柯介章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現在猴子的車上還有最先進的藍芽無線安全帶啊

  • @lazyyang4176
    @lazyyang41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最在乎的地方?手動擋。必須是手動擋,Manual is the best!!!!

    • @user-HansT-TaiOanSiauLianKe
      @user-HansT-TaiOanSiauLianKe Місяць тому

      支持
      有時候我會想乾脆以後考汽車駕照只能用手排車好了,有太多人一邊開車一邊用手機
      有夠危險的,自排駕照氾濫也導致一堆三寶上路
      下車不拉手煞車、不入P或N檔就下車等誇張行徑

    • @fakecake6776
      @fakecake67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HansT-TaiOanSiauLianKe 什麼低能兒😅 玩泥沙去

  • @triet8868
    @triet8868 27 днів тому

    「繫」安全帶: ㄐㄧˋ
    繫讀錯囉,繫是多音字。

  • @Mesdicara
    @Mesdicara Місяць тому

    E.我需要一個專業駕駛

  • @h84855924
    @h8485592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00年台灣根本沒幾輛車,但美國已經車水馬龍

  • @SimonLee-m5x
    @SimonLee-m5x Місяць тому

    美國人…
    當初戴口罩也說:限制人身自由
    結果…

    • @华夏奴种克星
      @华夏奴种克星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太多你这样的习肥国翻墙打滚滚自甘奴 极大败坏了 之国人本就很丑的形象

  • @wizozc49571
    @wizozc4957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台灣人搭小黃應該有八成的人不繫安全帶

    • @user-HansT-TaiOanSiauLianKe
      @user-HansT-TaiOanSiauLianKe Місяць тому

      其實在市區跑坐後座的乘客也不太會繫安全帶,因為一下子就到了

    • @alanchuck9923
      @alanchuck99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HansT-TaiOanSiauLianKe 還是要哦 因為跨區還是會上國道 國道的速度不繫安全帶後果恐怕不太好

  • @max45666
    @max45666 Місяць тому

    tardis!

  • @許芷婷-y1d
    @許芷婷-y1d Місяць тому

    吉普車

  • @ray8842
    @ray8842 Місяць тому

    Abs tcs還看似噱頭喔 真的民智未開

  • @wangway3372
    @wangway3372 Місяць тому

    當然是標配…美女

  • @KhoiShamFock-v7t
    @KhoiShamFock-v7t Місяць том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