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 566 734
菩提麻瓜
Приєднався 9 кві 2023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EP58.人生遇到瓶頸,需要改運改名嗎?新年快樂🧧
有些人在迷茫或不順遂時,會選擇借助神奇的力量,例如算個命啊改個運啊等等,不過學佛人似乎是不算命的?
00:00 開頭
00:32 新年快樂~
02:47 佛教不算命
11:26 命運操之在己
21:34 改名
29:46 求財
34:29 未卜先知?
❖ ❖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連結 ✒︎ linktr.ee/bodhimuggle
apple podcast ✒︎ reurl.cc/8jorG4
Spotify ✒︎ reurl.cc/qVqelR
❖ ❖ ❖
林世敏 老師
《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並著有多本佛學書冊,
曾在各大專院校擔任佛學社團指導老師,
並創立「菩提園」接引初機學佛,
也曾在多家電視台弘法。
#佛教 #佛法 #Buddhism #Buddhist#佛學 #出家 #在家 #學佛 #宗派 #西方極樂世界
#佛陀 #Buddha #菩薩 #佛教影片 #修行 #原始佛教 #podcast #在家居士
#原始佛教 #出家人 #觀世音菩薩 #釋迦摩尼佛 #蓮花 #淨土 #阿彌陀佛
00:00 開頭
00:32 新年快樂~
02:47 佛教不算命
11:26 命運操之在己
21:34 改名
29:46 求財
34:29 未卜先知?
❖ ❖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連結 ✒︎ linktr.ee/bodhimuggle
apple podcast ✒︎ reurl.cc/8jorG4
Spotify ✒︎ reurl.cc/qVqelR
❖ ❖ ❖
林世敏 老師
《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並著有多本佛學書冊,
曾在各大專院校擔任佛學社團指導老師,
並創立「菩提園」接引初機學佛,
也曾在多家電視台弘法。
#佛教 #佛法 #Buddhism #Buddhist#佛學 #出家 #在家 #學佛 #宗派 #西方極樂世界
#佛陀 #Buddha #菩薩 #佛教影片 #修行 #原始佛教 #podcast #在家居士
#原始佛教 #出家人 #觀世音菩薩 #釋迦摩尼佛 #蓮花 #淨土 #阿彌陀佛
Переглядів: 1 319
Відео
EP57.衆生在娑婆世界該如何自處?無我的話修行還有意義嗎?
Переглядів 2,7 тис.День тому
在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中該如何自處呢? 00:00 開頭 00:28 聊聊菩提麻瓜 06:52 在娑婆世界如何自處 14:12 做人除了能修行成佛還有什麼好處 17:35 身心是無我的話修行有意義嗎 23:16 體相用是什麼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連結 ✒︎ linktr.ee/bodhimuggle apple podcast ✒︎ reurl.cc/8jorG4 Spotify ✒︎ reurl.cc/qVqelR ❖ 林世敏 老師 《 佛教的...
EP15.人生遭遇大劫後的體悟|ft.許鴻語 居士【菩提精進】
Переглядів 29014 днів тому
本集主持人曹玲訪問之前在保險業時的同事,一起輕鬆聊聊佛法 #普糧精舍 #路怒症 #因是子靜坐法 #印光大師嘉言錄 #了生死 #心無罣礙 #父愛
EP56.林老師談如何快樂自在來學佛?
Переглядів 2,5 тис.21 день тому
有些人認為佛教似乎很常在說苦,覺得人生充滿著諸多的苦難, 本集林老師分享如何讓自己保持自在快樂的心態學佛: 00:00 開頭 01:45 人生很苦? 04:01 老師想說的「快樂」是? 06:06 如何快樂?① 做自己的主人 09:12 ② 隨緣 12:39 ③ 隨喜 16:01 ④ 智慧 22:52 老師人生遇到挫折怎麼渡過 32:01 老師覺得現在的生活快樂嗎? *本集因老師太專注在講話所以會有一些收音不清的狀況🙏*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連結 ...
阿彌陀經濃縮版|林世敏佛曲創作集 ( 三 )
Переглядів 83721 день тому
作曲:林世敏 作詞:林世敏老師濃縮至阿彌陀經 編曲:王鈺凱 演唱:孫栩辰 贊助:謝玉汝 影片製作:Aruo ❖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 祗樹給孤獨園 佛告舍利弗 從是西方 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 號阿彌陀 今現在說法 若有人 執彼佛名號 一心不亂 臨命終時 心不顛倒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 現在其前 即得往生極樂國土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 現在其前 即得往生極樂國土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連結 ✒︎ linktr.ee/bodhimugg...
EP55.林老師晚年如何修持淨土法門、自在過日子? | 菩提麻瓜
Переглядів 21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淨土信仰在台灣十分知名,而林老師在晚年時也開始修持淨土,不過林老師的修淨方式似乎與一般大眾有些不太相同的部分? 00:00 開頭 00:36 老師怎麼看待淨土修行? 02:50 淨土信仰很「消極」? 06:40 會能感應到佛嗎? 09:49 林老師的淨土修行生活 18:20 老師創作的佛曲 24:26 念佛 35:47 到西方一定好嗎? 43:34 一心不亂 ❖ 本集的主題是淨土信仰, 或許聽了這集會更了解佛曲也說不一定…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
EP54.懺雲法師 - 佛門的藝術家 | 一生弘揚淨土、嚴守戒律
Переглядів 10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懺雲法師,又叫做懺公,是台灣早期的淨土宗推廣者、畫家, 也十分遵守戒律,林老師在年幼時就與法師認識而深受啟發: 00:00 開頭 00:31 第一次遇到懺公法師? 07:59 佛七? 10:39 懺公是畫家/藝術家 14:53 蓮因寺的特別之處 22:23 精持戒律 23:35 南區大專佛講 29:30 懺公的個性 38:04 對淨土宗理念的見解 ❖ 本集的主題是懺雲法師, 或許聽了這集會更了解法師們也說不一定…🧑🎨🖊️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
EP53.月基長老-星雲法師的師長之一 | 棲霞山大當家,來台分燈高雄
Переглядів 3,1 тис.Місяць тому
月基長老是星雲法師的老師之一,在高雄創建棲霞精舍,而林老師在年幼的時候也與月基法師頗有淵源: ❖ 00:00 開頭 00:30 林老師與月基法師淵源 03:13 難忘除夕夜 08:28 從高雄佛教堂到鳳山棲霞 15:52 星雲法師與月基法師很早就認識 25:28 考大學小住一個月 37:56 後來的林老師與月基法師 ❖ 本集的主題是月基長老, 或許聽了這集會更了解法師們也說不一定…🥬🍚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連結 ✒︎ linktr.ee/b...
菩薩行願|林世敏佛曲創作集 ( 三 )
Переглядів 329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作曲作詞:林世敏 編曲:王鈺凱 演唱:孫栩辰 贊助:高於月 影片製作:Aruo ❖ 菩薩立行願 累劫無等閒 娑婆遍尋聲 苦海度有緣 敢作度人舟 十方諸剎土 示現總自如 菩薩行願 菩薩行願 菩薩行願 菩薩行願 菩薩行願 菩薩行願 菩薩行願 菩薩行願 常住人間 常住人間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連結 ✒︎ linktr.ee/bodhimuggle ❖ 林世敏 老師 《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並著有多本佛學書冊, 曾在各大專院校擔 佛學社團指導...
EP52.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真能彩虹般平等包容?
Переглядів 12 тис.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同性戀在現代的社會中已經是很普遍的話題,而且台灣也已經同志婚姻合法化了, 但即使是在現在這麼開放的社會,對同志族群依然存在著些許不友善的人或觀念, 更何況是早期不友善的社會,本集會和林老師聊聊從早期社會到現今思想的差異, 以及佛教是如何看待同志? ❖ 00:00 開頭 00:25 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 07:55 早期佛教對於同志的看法 15:23 隨著時代進步思想也更改 21:30 是否會違反戒律? 26:32 同志在爭取什麼 ❖ 本集的主題是同志, 或許聽了這集會更了解思想的不同也說不一定…👩❤️👩👨❤️👨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
感恩佛陀|林世敏佛曲創作集 ( 三 )
Переглядів 3823 місяці тому
作曲作詞:林世敏 編曲:王鈺凱 演唱:孫栩辰 贊助:洪文瓊 影片製作:Aruo ❖ 【 歌詞 】 感恩佛陀 餵我以法乳 養我諸善根 導我清淨行 終能證菩提 感恩佛陀 教誨提攜 恩惠山高 水長流 感恩佛陀 授我以妙諦 啟我正知見 點我智慧眼 終能成正覺 感恩佛陀 教誨提攜 恩惠山高 水長流 感恩佛陀 濟我以慈舟 示我解脫岸 渡我生死海 終能出迷津 感恩佛陀 教誨提攜 恩惠山高 水長流 感恩佛陀 教誨提攜 恩惠山高 水長流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台皆可收聽 菩提麻瓜IG ✒︎ putimuggle 菩提麻瓜多平台連結...
EP51.星雲法師 - 開山建寺、佛光普照人間世|林老師心目中的出家人
Переглядів 8 тис.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本集會聊聊林老師的皈依師父之一:星雲法師,星雲法師創建佛光山, 也在世界各地弘揚佛法、蓋建佛寺,在宗教社會文化均有貢獻, 而林老師在12歲時就認識星雲法師,並開啟了他們倆師徒的緣分 00:00 開頭 00:25 星雲法師介紹 01:25 林老師第一次遇見星雲法師 12:09 為星雲法師抱不平 20:28 老師覺得星雲法師個性有什麼特質? 33:58 老師覺得佛光山的看法 43:26 老師與星雲法師之間的回憶(補錄) 48:14 星雲法師的逝去 ❖ 本集的主題是星雲法師, 或許聽了這集會更了解法師們也說不一定…🪄🦸♂️ ❖ 菩提麻瓜 由「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作者林世敏老師和佛學麻瓜小編的一問一答, 讓艱澀的佛學知識能淺顯易懂,也讓大眾充分了解佛陀的智慧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Pocket Cast, sound on等多平...
EP46.開證法師-弘揚佛法、樂善好施不遺餘力 |林老師心目中的出家人
Переглядів 3,2 тис.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EP46.開證法師-弘揚佛法、樂善好施不遺餘力 |林老師心目中的出家人
EP44.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為什麼亞洲這麼知名?有哪些著名的傳說和故事?|觀世音菩薩特輯
Переглядів 4,1 тис.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EP44.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為什麼亞洲這麼知名?有哪些著名的傳說和故事?|觀世音菩薩特輯
EP41.為什麼菩薩要坐在蓮花上?唵嘛呢叭咪吽是什麼意思?蓮花在佛教中的含義是?【菩提麻瓜】
Переглядів 13 тис.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EP41.為什麼菩薩要坐在蓮花上?唵嘛呢叭咪吽是什麼意思?蓮花在佛教中的含義是?【菩提麻瓜】
EP40.佛教中的菩提是什麼?林老師常常四處去玩?唸佛經一定要有念珠嗎?
Переглядів 7 тис.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EP40.佛教中的菩提是什麼?林老師常常四處去玩?唸佛經一定要有念珠嗎?
只要以佛教四諦八正道角度看待佛經想傳達的意念, 就能看懂佛經. 雖說遇良師能加速,良師可遇不可求只能當植善根的前期導師,人生的修行還是在自我的了悟,光四諦與八正道的實踐對一個人就難如登天,知易行難,能降低慾望心無罣礙認真生活心慈之人對我而言已經是有修之人.
因為眾生"有我(執)"啊
❤❤❤❤❤❤
❤❤❤❤❤❤
新年快樂
一、不因為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 二、不因為奉行傳統、代代世襲,就信以為真。 三、不因為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四、不因為是佛經聖典、宗教寶典,就信以為真。 五、不因為根據邏輯推理,就信以為真。 六、不因為根據哲理理論,就信以為真。 七、不因為自己的常識判斷,就信以為真。 八、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九、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名望,就信以為真。 十、不因為他是我的師父、導師、法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只要宇宙間的宗教信仰沒有統一,就是表示一切都是虛假的。那麽如何實現統一,很簡單,那位教主能現身在天 空中,用不同的語言開示世人。之後再滅除不信的人。
偽佛滅佛!像老鼠會一樣拼命拉人,道親重過家人,虛偽說謊隱隱藏藏,破壞無數人家庭和樂、帶給親人痛苦,還自以為是度人行善!捏造傳承扭曲佛法,反斷他人求道之可能,種邪因造邪果,必遭反噬生生世世!
老師,小編,新年快樂❤❤
也祝福你新年快樂呦🎉
祝老師 新年快樂 吉祥如意 🙏💖😊🎐🎋🎍✌🍍💵💰
新年快樂呦🎉
❤❤❤❤❤❤
生命如水,自掌命運, 因果循環,智慧為燈。 慈悲為帆,勇氣作槳, 修佛覺悟,心寶豐盈。 善念耕耘,豐收必至, 改名改運,皆屬虛妄。 腳踏實地,方是正道, 慈悲觀世,生命自持。
謝謝老師🧑🏫。祝福老師跟小編阿若新年快樂🎉。 同意老師的說法,我有一些朋友改了名字。有人又改回來,也有人覺得其實本來的名字比較好😂,早知道就不改了。
謝謝收聽🙏也祝福你新年快樂呦🎉🎉
老師戴這副眼鏡,好像電影明星「成龍」😊
‼️‼️‼️‼️‼️‼️‼️‼️⁉️⁉️⁉️⁉️⁉️⁉️⁉️⁉️all. About. Path's DOINGSSSSSSS. MERITssssssssS. AT EARTHLAND. BORNED. AS A. HUMAN BEING. ( BAD. ❌️. GOOD✔️☑️✅️. 🧧🍚🍑 )
😅😂🤣 PATH. OF. GOOD. / BAD. doings. DoingS. DOINGSSSSssss. 💪💰 of. 🧧🍚🍑 = deedssssssS. BASIC PATH. AS A VALUED HUMAN BEING. ‼️. ◼️⚫️⚪️
⬛◼️◾️▪️⚫️▪️◾️◼️▫️◽️◻️⚪️▫️◽️◻️. ⁉️⁉️⁉️‼️‼️‼️⚫️⚪️
❤❤❤❤❤❤
❤😊😊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老師,老師講的真好!阿彌陀佛 趙鈺欣合十
在家人評論出家事?小心倫理疑慮。
❤❤❤❤❤❤
老師,讚!🎉🎉🎉🎉
不一樣一貫道早期是"鴨蛋教"佛教一般供奉 觀音 普賢 文殊 然而一貫道多了一尊"月慧"他們稱為母娘 查了許多佛教文獻並無提到"月慧菩薩" 雖然都是講佛經但內容不盡相同 佛教分為 男寺 女庵 不同修行 一貫道是男女同修 早期台灣一貫道被視為邪教
❤❤❤❤❤❤
南無阿彌陀佛🙏🏻
開悟當下,就是見佛,無需等死,妄求接引。
修淨土要搞清楚,傻傻念阿彌陀佛沒有鳥用☝️ 要聞思修無量光實義、無量壽實義、如來實義才有功德☝️ 淨土在開悟當下就已存在,不是等你死後才到淨土,沒有死了就剛好會開悟的道理。☝️ 植物當然有意識,感受不到萬物的情感,枉作學佛人。
感謝蔣公把僧人戴來台灣
❤❤❤❤❤❤
快樂,在學習佛法中,末學以為以(法樂)最真.了解法義在現實生活中,套用在不可愛的果報上.而體會,譬如影片論述的(三輪體空)體會沒有被打罵的我,也就釋懷.但這是意識境界.或許還會被業力驅使而仇恨. 究竟的(三輪體空)那就是開悟找到(空)本心,𨍭依本心空而行.做而無做、無做而做.才是真義。
不是竄改經典唷!是把經典的精髓再次深入了解唷!
是中邪後的解讀 需要就醫治療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末學體會是示義「自身佛性」本心、能生萬法的本來自性.天上天下指萬法.唯我獨尊指一切萬法由此自性出.而顯尊貴。 浴佛大典也是此童尊.意謂洗滌自性所藏染污種子、轉為清淨..直至成佛。
「佛教徒」 , 以平等論.應該沒有(徒)字.徒又有高下之分.末學認為應稱佛教學人、行者.比較恰當。
南无阿弥陀佛🙏
各說各話各有道理
求道苦,不求道更苦
佛教支持生多多小孩吗?
佛陀應化娑婆世界,傳法幫助眾生前,已8000次示現成佛。當時娑婆尚無佛法,佛陀應化以人身,不現神通,示現六道存在的種種因緣果報,讓一切眾生自覺自度,得以透過如來正法解脫證悟,佛教非宗教,是佛陀的教法。ㄧ佛出世千佛護持,佛陀的弟子皆如來示現。當時所有一切佛跡(體相用)皆為幫助成就一切眾生。故曰佛陀如guider,doctor。〔大佛頂首楞嚴經〕世尊曰:何謂正性,嚴持清淨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身,無噉生氣。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廣大教之妙絹飄逸著,殊勝覺證珍寶頂嚴飾,智慧金柄極堅固無變,勝生聖教法幢常住世。
以火淨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法性緣起雙運實質性。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 林老師 講解 🙏💖😊🎐🎋🎍
林老師來談「快樂自在學佛」: 如果從你還沒有進佛門,到你進到佛門又經過了幾十年的,這樣的鑽研努力修行 ,你到最後還是苦哈哈的,還是一臉的那種愁容,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不禁要問說那修行到底所為何來啊?所以我們今天,就是來分享我自己的一個經驗。 其實我們想想看,一個人離不開「身、心」,對不對?身體不健康,那個心理怎麼能快樂的起來呢?所以我們今天要談的「幸福自在快樂來修行」,一定涵蓋著「身心」兩個部分,所以「幸福快樂」定義是「身心要一起快樂」。那就請大家聽我娓娓道來。 我認為,人生在世,要真正做一個自在快樂的人,以佛教徒來講,你想要自在快樂「修行」,你一定要快樂自在「過生活」,因為修行跟生活是一體的兩面:你怎麼樣的生活,就代表你是怎麼樣來修行;你怎麼樣的修行,就帶給你怎麼樣的生活。 那我第一個提出來就是說,「人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釋迦佛來到人間的第一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就是作為人的每一個人。什麼叫尊呢?最尊貴的。什麼叫最尊貴?因為我們有獨立的人格,我們有能夠操控自己命運的,這樣的一個自由、這樣的一個權利。 像一貫道、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徒,他們都很好,可是為什麼不會打動我的心,我不會去信仰他們呢?因為我知道我到了天上以後,我還要匍匐在他們(教主)的面前,我還要叫他們爸爸或者叫他們媽媽。我比較喜歡佛教,佛教就是說將來每一位眾生成佛,跟佛是一樣大,一樣的尊貴,大家都是可以平起平坐。所以我認為,要自己做主人就要學佛,因為自己要成佛,成佛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第二個,我認為要做到所謂的「隨緣」。隨緣,簡單的解釋,也就是世間人普遍的認識,都認為叫隨順自然。其實「不強求」這樣的一個觀念,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要「盡份」。盡份就「盡其在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我們人生在世,做每一件事情,都要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後你才能講說,對於最後的結果,順其自然。只要你盡心盡力,你問心無愧了,你就不要難過、不要傷心,我相信人生在這個世間,不一定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決定成功跟失敗,有很多的條件。 所以我認為,學佛要過快樂的生活,你一定要真正懂得「隨緣」的意思,隨緣順其自然本來是好的,可是前面如果沒有加上「盡份」,那這樣的話比較消極。我事事都盡我最大的努力,雖然不能夠盡如我所願,但是我盡力了,所以我也沒有缺憾了。成敗不一定完全由自己掌控,努力你能夠盡的最大努力,可是成敗一個小因緣就足以改變,就整個可以翻盤,但是佛教徒不會因為這樣而傷心,佛教徒只管努力的做,盡心盡力的做好。 第三個就是「隨喜」。這個隨喜,常常聽到,在佛教裡面有所謂的「隨喜功德」。這個隨喜,我認為它涵蓋有幾個意義:第一個就是「肯定」,譬如說人家做一件很好的事情,他們盡心盡力,我們就應該以他為榮、以他為傲,這就是隨喜,這個隨喜裡面就有「肯定」在裡頭,還有「讚美」在裡頭。隨喜就是說,他的成就,我把它當做等於是我個人的成就,他的光榮、他的榮譽,我自己與有榮焉。那麼裡面,就有所謂的「分享」。分享,也是隨喜的一部分。因為他這樣做,我認為那也是我的光榮,那我把他這樣的這種好人好事,我又可以去跟別人來分享。所以一個懂得隨喜的人,天天好日子,天天都是幸福快樂的好時光。 再來就是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話,你再怎麼樣的努力,不要說不會成功,可能一切的努力還變成了反效果。我們舉個例子,佛家修行六種:「佈施、忍辱、精進、持戒、禪定、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眼睛,前面那五個,一定要有智慧的眼睛來做前導,那麼後面這五種東西,才能夠走在那個正確的道路,才能讓你得到真正的快樂。很多人去幫助人家,可是到最後你看看他,他非常的怨氣,為什麼?因為他幫助人家,人家不懂得來感恩圖報,讓他覺得非常的失望。 佛教裡有一個名詞叫做「三輪體空」:佈施者自己、受我佈施的人,還有佈施的那些財物,包括服務、時間金錢,都涵蓋在這裡面。這三個你都要看破、看淡看開、放下,要不然的話,你做一個好人到最後還惹來一肚子氣,這不是最可憐的人嗎? 了解了佛法以後,因為佛教在講因果,不是講這一生、這一世,因果一定要通三世,這樣子眾生才會滿意。過去不止前世、過去的前世,還有前世前世的七世,這些因果是糾纏不清的,所以我在之前講到了,我們就是要概括承受,因為過去的你不知道,你沒有辦法,這裡面的你不小心得罪多少人,你只看到這一生他欺負我,你沒有想到,以過去來講那幾千萬劫來,你得罪多少人、造了多少孽,你自己不知道。 可是我在這邊要稍微補充一下,我反對一天到晚在那邊做法會,我一年頂多做一次,我不會浪費時間在這裡。你現在要去消災,請問你是要消哪一世的災,你要消哪一個人的冤?千千萬萬世,那你這消不完,百千萬億的,你知道嗎?所以我今生所受的苦,我忍了,我今天受到一切挫折打擊,我認了,概括承受,因為我不曉得我過去怎麼樣,所以我概括承受。 但是我把握現在,能夠做善事的,能夠行善的,能夠去講佛法給人家聽的,因為我知道我過去不曉得做了多少壞事,今天我要默默的忍受、包容,我要積極奮發的去行善,我要好好認真來學佛、來修行。這是兩條線齊頭並進。對於一切的打擊,挫敗失敗我完全認了,我不要去做辯駁,我不需要去做解釋,可是對於未來,我充滿了信心。為什麼?要怎麼樣收穫,你現在就要怎麼樣的栽,因為佛家講「如是因」就能得「如是的果」。 我認為「快樂、幸福」到最後,它會變成非常的簡單啊,不用刻意還要去思考,我這樣快樂嗎?這樣快樂嗎?快樂是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因為學佛的關係,我的朋友沒有賭博的賭友、不會有喝酒的朋友;因為我沒有買過股票,沒錢吶,所以也沒有要去坐在那個股票機器前面,去守住它,心裡七上八下,我也不會有。我在我的這個生活裡面,我就是可以喝茶,自己作我的曲、彈我的琴,那可以寫一些我自己的小文章,在我的園地裡面流連,看著花拈著草。 我覺得花木皆有情,我覺得來我這邊的朋友都是我的善知識,我跟他們在討論的中間,我發現他們也給我很多的啓迪,他們也給我很多的這樣的教導,所以這個真正的是教學相長了。所以晚年的時候我非常感恩,佛法就帶給我這樣的一個充實、快樂自在的生活。
感謝整理文稿
感恩讚歎老師,阿若妳真幸福,你跟老師拍多集視頻,早應快樂自在,我還要感謝你,如老師說緣啦!我樂在其中❤❤❤❤❤🎉--
《佛說法滅盡經》 「《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 甚深佛陀的聖教,現在已經快要被毁壞了,原因在於佛陀四眾弟子,不肯修習智慧,分不清楚法義正邪,就無法護持佛陀正法!只能任由佛法毁滅!所以佛法毁滅也是四眾弟子所造成! 有個小故事,讓大家了解活佛和喇嘛平時都做什麼,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我90年代假期在親戚的影碟店打工,佛爺是最大的顧客,大部份甘孜阿垻來的,一來就買幾萬塊的歪光盤(色情光盤)回去,真是開眼界了!那時候普通老百姓一個月的收入也才四五百塊錢呢!各種各樣的,香港.台灣.日本.美國,不管是三級還是真槍實彈的,佛爺有啥要啥,全都梭哈,當時批發價30塊錢一張,還不還價,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真是好顧客!! 佛說:末法時期.人師說"邪法"如恆河沙! 《佛藏經》卷二 「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種種諸見,壞我正法。」 《大般涅槃經》卷七 「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XinKU 於2010-05-23.所發文: 西藏的密宗的灌頂儀式更是令人髮指。根據黄教(又稱格魯派,達賴喇嘛即是派教主)創始人宗喀巴的《密宗道次廣論》卷十四,灌頂是修密宗時必需舉行的儀式。一個僧人從入密門到派修煉最高密法無上瑜伽密,要按照次第進行多次灌頂。密宗視灌頂為最莊嚴、最神聖的儀式,未受灌頂者是不能修煉密法和閱讀密宗經典的,否則不僅得不到成就,死後還要下地獄。 灌頂儀式必須由金剛上師執行。儀式在曼陀羅(繪有佛像、法器的修行者道場)前舉行,事先受灌頂者要沐浴,穿著盛裝,由上師手持一個內裝"聖水"的寶瓶,向受灌頂者頭上洒水,再用以人的頭蓋骨做的碗裝青稞酒讓受灌者喝。最高級的灌頂儀式是修無上瑜伽密之灌頂。其過程是:修密弟子找一個12歲-16歲或20歲的處女,引到密室內用幔帳包圍住的屏內,將此女獻給上師長,此女被叫做"明妃"(佛母)。然後由上師加持"金剛蓮花"(男女生殖器),將"俗女身觀空後,生天女身"。然後上師㩦"明妃"進入屏幕內,行"大瑜伽怛特羅法"("男女和合大定",通俗的地說就是性交,然後"入定")。弟子在幕外以布遮目跪候。事畢,上師㩦"明妃"至幕前,以大姆指和無明指取"摩尼寶"(精液)置於弟子口中,同時念誦《金剛曼經》。弟子要誦意為"希有大安樂"的咒語,把"摩尼寶"咽下。而"明妃"從入定起,不著衣服,於蓮花中取甘露滴(處女血),同樣置於口中,亦如上而飲''。這就是所講密灌頂。灌頂後弟子去遮目布。上師將"明妃"手置弟子手中,然後以自己的左手執他們的手,以自己的右手持金剛杵置於弟子頭頂,教訓道:"諸佛為此証,我將伊授汝。''然後令弟子與"明妃"如法修"和合大定","引生大樂"。 所謂灌頂名為宗教儀式,實為輪奸少女。四十歲上下的朋友應該有人記得1987年《人民文學》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亮出你的舌苔或空蕩蕩》。文章裏描述了一名叫桑桑扎西的少女被選中成為"明妃",到灌頂後致死的全過程。以為描寫太過寫實而被禁止發行,當時的總編輯劉心武因此而被免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公共圖書館翻翻,看是否還可以找到這本書。我不知道那些被藏傳佛教感動得感激涕零,認為在那片透明藍天下的宗教是如何純洁,如何可以蕩涤靈魂的小資女人們看了這樣的過程會有何感想?如果那個被選中的"明妃"就是你的家人,你又會有什麼反應?我想沒有哪個人會告訴我她要為了自己的信仰去破戒! 《首楞嚴經》卷六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徧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阿底峽思想探討》 西元八世紀中葉印度波羅王朝時期,由於國王的護持下,左道密教正式入篡佛門進而取代了佛教;直到十三世紀初,左道密教被回教消滅為止,這段期間,阿底峽正好出生(西元九八二),因此阿底峽在印度學法、弘法時,正好是天竺左道密教的盛行時期。他入藏後創立藏密噶當派,而《菩提道燈論》就在他以「密」部為主、「顯」部為輔的背景之下而寫的。因為西藏人的道德標準,不像漢地那麼嚴謹;也因為婚姻不易,往往可以多人共有一妻或共有一夫,導致男女間的「性愛事相」比較開放;再加上幾百年來西藏密教政府大力支持左道密宗,及蓮花生進藏所奠定的雙身法基礎,是故「無上瑜珈、樂空雙運」的男女雙身修法,以及師徒間的多人輪座雜交,很受藏人的喜歡;又因西藏地區屬於偏僻的高山地區,交通甚為不便,儼然是獨立於文明世界的邊地,所以左道密教在西藏的推展得以成功;再加上密教政府的政治勢力支持,男女雜交的雙身法就勢如破竹的遍滿流通於整個藏地而沒有障礙。
南無阿彌陀佛 林老師是維摩詰居士應化再來😊。
一貫道是自創的,東看看西看看 自己修行的人,跟靈山一樣,修嚴重一點的,就是要看精神科醫師,台灣很多 天主教,基督教也是不好的宗教 長老教會養青鳥 宗教不可信
感恩林老師慈悲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 一樣是弘揚淨土法門的外省法師淨空法師跟懺雲法師兩人怎麼差這麼多,懺公是公認絕對的正知正見淨空法師卻爭議很大批評者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