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釋迦牟尼佛爲什麼沒有咒語?佛教後來為什麼要引入咒語?咒語到底是不是佛陀真正的教法?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6 чер 2024
  • 學佛的人都知道,諸佛和菩薩大都有咒語,如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和心經咒等,都是他們自己的咒語。
    但有一位佛卻例外,他不但沒有咒語,而且反對弟子持咒,他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沒有咒語?以及佛教後來為什麼要將持咒這法門引入佛法中?
    如果您喜歡這篇內容,請分享這篇內容,讓更多的人看到🙏🙏🙏
    #佛教讲座 #人生感悟
    ===============節目重點==============
    00:00 開篇
    00:44 一、釋迦牟尼佛沒有咒語
    02:20 二、釋迦牟尼佛反對弟子誦咒語
    04:57 三、佛教後來為什麼要引入咒語
    -------------------------------------------------------
    歡迎點贊分享,功德無量!
    若您想及時收到更新通知,可以打開訂閱頻道後的🔔
    祝您六時吉祥,幸福平安!
    阿彌陀佛!
     
    祝福朋友們增福慧、消災障
    有健康、愉悅的一生🙏🙏🙏

КОМЕНТАРІ • 19

  • @user-ug7uy2er8e
    @user-ug7uy2er8e 11 днів тому +1

    各位佛友 不要再爭論咒語一事了 廣欽老和尚不是說過老實唸佛 "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到達三昧的境界 持續唸佛就好 佛法其實很簡單 超乎你的想像

  • @JACCCF
    @JACCCF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咒語非佛說,學佛應主內修:戒、定、慧
    經常有人宣傳持咒就可以清除業障、不墜三惡道,獲福報、升官、發財、抄捷徑、快成佛,這種觀念並不正確。佛教講究因果報應,念一念什麼就能改變自己的因果及業報,是太荒誕及兒戲。
    《中阿含經》佛陀云:「若見諦人生極苦甚重苦,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斷命,捨離此內,更從外求。或有沙門、梵志,或持一句呪,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呪,令脫我苦,是求苦、習苦、趣苦、苦盡者,終無是處。」 ── 《阿含經》為現代佛學公認最接近原始佛教的經典。
    佛法的根本是求解脫,遠離生死輪回,因此若以持咒來尋求自我解脫,佛陀說無有是處,而眾生應以自修、內力修行方式:四念處、八正道、五戒十善、禪定等,來成就解脫。
    咒語,是來自於印度婆羅門教,不是來自於佛教本身。在佛陀的初期佛教中,是不存在所謂佛咒的。佛陀未曾教導咒語,是因為念咒並不能斷除煩惱,亦無助於修習解脫之道,眾生依賴念咒亦會忘記自身修煉。
    咒語跟佛教的因果報應,以及四聖諦等主要思想相違背。四聖諦(苦、集、滅、道) 是佛陀第一次說法的主題,明確表達娑婆世界是苦的,因此需要學習解脫生死輪迴得涅槃。如今若持咒念咒就能解苦,甚至獲福報,那麼佛陀往後向眾生說法(教導生命的真理)豈不是多此一舉?直接介紹念咒方便又節省時間。一方面推銷矛,一方面推銷盾。
    佛教經歷二千五百多年,原始佛教的教義和戒律,於傳承及演繹過程中或有可能失真,甚至被編成美麗傳說。漢傳佛教的吃素,也並非佛陀所說,是基於梁武帝蕭衍對經典的個人解讀,而提倡素食,結果自己晚期不但沒有福報,更是於囚禁中餓死,淪為笑柄。佛陀在世時,僧團是以托缽乞食為生的,所以佛陀並沒有禁止僧人吃肉,但需要為“三淨肉”,也要持不殺生戒。
    本文引用的《阿含經》內亦有咒語,也是後期被人編譯加上的。不少大乘經典更是在初期佛教《阿含經》約五百年後才出現,嚴格上大乘佛教經典只能作為參考書。《阿含經》是記載佛陀根本思想言行,遺憾的是南傳佛教在中國傳統裏受到冷落。佛陀教導我們遇到任何教法,須以智慧判斷,隨便地相信或不信,那都是迷信,是愚痴的行為。
    咒只是工具,內修(禪修)才是你的自性,眾生學佛需要做的事。佛陀的教導,是強調智慧、覺悟和實踐。通過智慧來斷除煩惱,根除苦之因。
    若你能閱讀到最後,代表與原始佛法有緣,願各位能修正道證得涅槃。
    《長部.大念處經》佛陀云:「諸比丘,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愁與悲傷、滅除痛苦與憂惱、成就正道與現證涅槃的單一道路,那就是:四念處。」

  • @spo0532255
    @spo053225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講得沒錯啊!釋迦牟尼佛沒教咒語,念咒語是印度的原始教在念的

    • @fy1658
      @fy1658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南傳經典有防蛇咒等咒語。

  • @reozen8727
    @reozen872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说真话(佛无咒)是要挨骂的,因为太多人已经听信了假话(佛有咒)。

  • @chingik2003
    @chingik2003 17 днів тому

    佛说法是依据次第而说, 给初学者(声闻人)确实没教咒语。给菩萨班的学生才施与咒语。

  • @user-ne4le3cl2d
    @user-ne4le3cl2d Рік тому +2

    釋迦牟尼還有自己的心咒

  • @JACCCF
    @JACCCF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目前於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等地屬於大乘佛教區域。大乘佛教傳承的儀軌中包含念咒,所以你在這些地區詢問法師,他們當然會介紹你持咒,因為他們學習時期也包含這些儀軌。但關鍵是,他們一直以來學習的教材是否正確及正宗呢?
    初期佛教(公元前450年)與大乘佛教(公元100年)其實是相差了549年,所以於佛法的傳承過程中,已無法100%接近原始佛教,部份內容甚至被人編寫而非佛說。大乘佛教的興起和發展,與印度教的關係是複雜和多面的。大乘佛教吸收和融合了印度教的一些思想和實踐,例如使用咒語等等。這些修行方法在佛陀時期根本是不存在的,佛陀也沒有這樣教導人,佛法的根本就是求解脫道。

  • @s-ychiu4654
    @s-ychiu4654 Рік тому

    世尊當代沙門們是真心探究離苦得樂之法故多有成就者,500年後變成是各教團為「廣收門徒」利益隨順世俗而說,離「真解脫」教導遠矣!

  • @puilau8028
    @puilau8028 Рік тому

    楞嚴咒那里來的,不是用來救阿難的嗎?

    • @JACCCF
      @JACCCF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假的,是後人編寫出來。初期佛教(公元前450年)與大乘佛教(公元100年)其實是相差了549年,佛陀在世時根本不存在佛咒,所謂的咒是後人加上的,因為大乘佛教混合大量印度教的儀軌。

  • @fy1658
    @fy1658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釋迦佛有釋迦牟尼佛心咒,只是一般漢傳佛教裡不流行。

  • @user-tn7ux2ou5p
    @user-tn7ux2ou5p Рік тому

    還太年輕,不要喜歡上,名人的角色,
    容易,嫁不了,賺不大的金財,
    難有錢,簽名:神佛白龍王老太子爺大師合,玉黃大帝大師的教育

  • @user-ne4le3cl2d
    @user-ne4le3cl2d Рік тому +1

    誰說釋迦佛沒有咒語

    • @richard722
      @richard722 Рік тому

      什麼咒語呢?

    • @user-ik8ss4nh1j
      @user-ik8ss4nh1j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richard722釋迦摩尼佛心咒:出自《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其中「嗡」指法界,為一切根本的存在,代表釋迦牟尼佛的法界,也就是娑婆世界。 「牟尼牟尼」,牟尼就是心,心的寶珠;「嘛哈牟尼耶」指成就心性、成就摩尼寶珠。 所以「嗡牟尼牟尼嘛哈牟尼耶娑訶」意為心的法界,大覺悟成就。

  • @user-sn5ql5co9q
    @user-sn5ql5co9q Рік тому +1

    這些都是你個人的臆測,虛雲大師不是也念楞嚴咒嗎,密宗更是司空見慣

  • @user-ne4le3cl2d
    @user-ne4le3cl2d Рік тому +1

    妳誤導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