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中国没有哲学,这并不妨碍中国文化的伟大【小播读书】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9 жов 2021
  •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我会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哲学和人生的话题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感兴趣的点下订阅:bit.ly/3aqXr5h
    #小播读书 #哲学 #人生

КОМЕНТАРІ • 64

  • @luluhe4155
    @luluhe4155 Місяць тому

    自從偶爾發現貴視頻後,就一發不可收拾的跟著,老師的視頻內容的講座哲學講解,深入淺出地介紹世界上各流派的哲學大師的生平與作品,最過癮的是像思想流暢的旋律般,讓聽者像欣賞古典音樂般的美麗享受🎉非常感謝🙏😊點贊👍全球🌏360度❤

  • @user-vj2vf8if4j
    @user-vj2vf8if4j 18 днів тому

    老師博學多聞,課程很精彩,有深度。

  • @luluhe4155
    @luluhe4155 Місяць тому

    聽老師的課一遍、兩遍不夠,三遍、四遍似懂非懂,五遍六遍略懂還暈,胸無點墨已經淚灑當下,眼糊了😢

  • @percywong4547
    @percywong4547 2 роки тому +7

    很好很詳細說明了解构主义,以前我只知道文本是活的因為与阅读它的人互動而產生,现在才知道它背後的道理所在.谢谢老師分享.

  • @feiflar4694
    @feiflar4694 Рік тому +2

    贊成符號的意義的在場意義表達性的價值。
    [ 。] 如果不存在逗留 那麼語言與文字將雜亂無序

  • @yetiwu3160
    @yetiwu3160 2 роки тому +2

    好佩服您如此详细全面的讲解。希望能听一听您讲解解构主义在艺术或建筑上的体现。

  • @chunlanauyeung7127
    @chunlanauyeung7127 2 роки тому +1

    老师好
    演讲得非常捧,真正的做足功课了。希望老师你能作更多的哲学剖析演讲,收获良多呀。谢谢!

  • @miaomiaomimi
    @miaomiaomimi Рік тому

    谢谢,解决了我很多困惑

  • @user-mg3uw8fb1b
    @user-mg3uw8fb1b Рік тому

    谢谢小播老师

  • @paigezou8057
    @paigezou8057 Рік тому

    感謝您 很清楚的解說!

  • @tj-st9oc
    @tj-st9oc Рік тому

    谢谢小播的讲解,让我学习并思考,希望你能一直把视频做下去,但不急于发视频,只为传播知识。

  • @user-vh5em4ir8k
    @user-vh5em4ir8k 2 роки тому +1

    中气十足👍🏻

  • @user-xi4fp5tm2h
    @user-xi4fp5tm2h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老师受我一拜! 谢谢

  • @yuannahuang8572
    @yuannahuang8572 2 роки тому

    讲的太棒了👏

  • @viola.3332
    @viola.3332 2 роки тому +1

    谢谢。听完脑海中浮现的是人类学做研究时,会原有固化的分类范畴进行拆解,探寻另一种可能。

  • @jinguu5852
    @jinguu5852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講得很好,學習了,謝謝!在 2024 ,德里達的思想早已滲透到很多人心裡,只是大部分的人沒機會說出。
    想請問老師,哲學史上承襲、批判德里達的主要哲學家或者論述,是什麼呢?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Рік тому +2

    蘇格拉底那個年代應該很多人都是文盲,又沒有印刷術,人類能到的地方也不大,當然會覺得語言好用多了,後來有了各種印刷存儲工具,文字的影響力自然就變大了,不過如果把文字和語言相比,的確語言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要來得強大許多(當然指演講技巧很好者),不然為什麼大家都還是要用講的來解釋各種學術內容,用字幕不就好了,因為說話給人感受還是強烈許多

  • @user-mg3uw8fb1b
    @user-mg3uw8fb1b Рік тому

    真的小播老师,文字那么重要我也是两个月前才领悟到。

  • @frankho9379
    @frankho9379 2 роки тому

    推理,看見未來的能力。古人很難生成,全球的社會和利益規則模型或秩序 還在建立中

  • @meili2366
    @meili2366 Рік тому

    语言,之重要!

  • @peihenglan1089
    @peihenglan1089 Рік тому +2

    想要理解这个世界太难了

    • @peihenglan1089
      @peihenglan1089 Рік тому +1

      很有趣啊 释迦摩尼和苏格拉底都是反对文字的,孔子也没有直接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思想,虽然有编纂古书

    • @jasonwang9667
      @jasonwang9667 Рік тому

      【 觀自在 ~ 非觀,非自,非在 】
      ~萬象皆幻!
      【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
      ~樂在其中!
      觀人者智,觀己者明,觀心者空。
      觀即有空,無我無空,空空如也。

  • @lgyqchen5074
    @lgyqchen5074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在本视频的最后提到了德里达对文字的含义与文本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所谓文字的含义由其所在的文本决定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文字的含义是先于其所在的文本约定俗成的,因而可以相同的含义被用在不同的文体中。

  • @peihenglan1089
    @peihenglan1089 Рік тому +1

    语音从大脑来说更接近原始本能反应,语音比文字更有感情,承载的信息量是差距很大的,就像语音书和电子书

  • @user-rz4pv5pr9h
    @user-rz4pv5pr9h 2 роки тому

    老师您好,非常喜欢您的视频,希望您能讲一个海德格尔的系列。

  • @davidchen6382
    @davidchen6382 Рік тому

    看到雨之在場,在康德怎會物自身,應是現象吧

  • @zao3166
    @zao3166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反对“罗格斯”的人 必须认真思考:外星文明如何通过意识,而不是通过语言和符号与我们进行意识交流。
    所谓,“解构主义”无非是“全息论”的另一种表达。人类的行为、语音、语调、语气、语速,甚至是气场才构成人类的行为存有全部。
    “解构主义”的价值在于让人们注意到人类的存有是全息的,被忽略的信息是大量的。
    过度注重文字的确是欧洲主流文化的问题

  • @hc948
    @hc948 Рік тому

    去中心化是趋势

  • @ABKABK-
    @ABKABK-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沃草 學習了 秒聽懂

  • @harrywhite9458
    @harrywhite9458 2 роки тому

    如果反思一下可不可以这么认为,这个苹果公司的创新是因为全人类,或者这个世界的环境造就的,与其说是贡献,不如说是历史或者自然选择和演化的必然,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好坏只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的主观思考。

  • @lgyqchen5074
    @lgyqchen5074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解构=分析。

  • @hc948
    @hc948 Рік тому

    老师是四川人?

  • @ethanz3153
    @ethanz3153 Рік тому

    广告插得太多了

  • @shouhuizhao6774
    @shouhuizhao6774 2 роки тому

    请问文本在哪里发布?

  • @515lyu
    @515lyu Рік тому

    Logos与佛学宣扬的名象有异曲同工之处。那是罩在眼前那层纱。

  • @gg-ny9ns
    @gg-ny9ns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东方厉害 但是怎么混到看世界都需要挂个梯子 vpn呢 😅 这很难评

    • @bttfish
      @bttfish Місяць тому

      日本也是东方

  • @daguannian
    @daguannian Рік тому

    二元论的的本质是一元论?这是误导哦,二元论是本体论的一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 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和一元论相对立。 由于二元论实际上坚持了物质与意识彼此并没有前提关联(或是互为前提),容易被一些唯物论者认为是唯心的;但实际上,二元论的概念决定了它不能偏向其中任何一方。 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 它和一元论相对立。 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 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意识不会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

  • @user-mv1zh4cb6q
    @user-mv1zh4cb6q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如果连小学程度的认字能力都没有的话,演变至今的所谓象形文字的汉字,我想能看懂大部分字数意思的人是不大找得出来的。而若认为甲骨文程度的象形更好,那么之后汉字的抽象化反而是一种退步了,这显然是说不通的。现在的汉字有天然的让没学过的人也能看懂的说法,是信口开河的谬论。

  • @zoeyrama
    @zoeyrama Рік тому

    叽咕叽咕~

  • @user-xw5fs3ye2w
    @user-xw5fs3ye2w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有点四川口音😂

  • @jiejiexia7561
    @jiejiexia7561 2 роки тому

    互联网有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怎么会是去中心化,人人都是管理员,系统容易崩溃,人人都是普通用户,系统将无法管理。

    • @miaomiaomimi
      @miaomiaomimi Рік тому +1

      原因是,系统的设计不是去中心的

    • @miaomiaomimi
      @miaomiaomimi Рік тому +1

      你用了一个“中心思维”来批判“去中心思维“,你应该跳过来看看世界

    • @miaomiaomimi
      @miaomiaomimi Рік тому

      跳过来吧,成为over man

  • @user-pz7xh2ph4t
    @user-pz7xh2ph4t Рік тому

    否定之否定

  • @lgyqchen5074
    @lgyqchen5074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中国历史上没有产生所谓的西方那种“逻辑学”,中国人从古至今讲话或论述有过什么不合逻辑的吗?好像没有吧。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留下的文字记录现代中国人读起来毫无理解障碍。
    西方主义这个,主义那个,都主义了个寂寞。中国历史上也曾是各种思潮相互碰撞,最后落地儒家社会伦理。

  • @jasonj8239
    @jasonj8239 Рік тому

    文字比语言更重要?因为文字更持久?那podcast和UA-cam已经说明了,文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视频和音频已经可以永久流传了。解构主义大师可以死不瞑目了。

    • @gzpeng157
      @gzpeng15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也许是视频和音频成文了?

  • @user-yuyinjie
    @user-yuyinjie Рік тому +1

    从康德开始的所谓哲学叫扯淡哲学最恰当

  • @Ssschan7025
    @Ssschan702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一個自以為聰明的白左宗師,不會解構自己的無知,也不知道中國文化的偉大之處是於大規模地吃人。

  • @wanjiunwu338
    @wanjiunwu338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西方的哲學基本特徵:天人永隔,主客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