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我鄙視這種心態,就是因為不稱讚才導致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缺乏信心。儘管這並非適用每一個案例。但是排斥稱讚的心態真的應該徹底消失
我也覺得我長大之後很沒自信的主要原因就是小時候常被爸媽責罵導致的😢😢
很多人只看到歐美家長誇小孩這一面,沒看到他們各個都送孩子去參加運動競賽。這些家長很清楚讓孩子在同輩同儕競爭裡受挫,遠比讓他們被父母批評來得更有自省與進步動力。傳統東亞家長是既不誇讚孩子卻又過度保護,往往養出努力又脆弱的下一代...
那種好像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畫虎不成反類犬”這種做法可以是一種“菁英教育”,但絕對不是不可稱讚,而是應該不浮濫,當讚則讚,但要有尺度
認同,歐美teenager就很成熟了,台灣多的是三十幾歲的巨嬰
在教育上,讚美可以分為兩種:「評價式讚美」和「鑑賞式讚美」。評價式比較是稱讚孩子性格,例如:你真聰明、你真優秀。不建議使用評價式讚美,因為可能導致讓孩子過度自我膨脹;建議使用鑑賞式讚美,針對具體事實提出讚美,可以更客觀陳述事實,孩子也會知道為何受到讚美,才會反覆從事對的事情,例如:你先完成作業才出去玩,你是個懂得規劃時間的好孩子。
非常好的釋義❤❤❤
“評價”跟“鑑賞”聽起來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差不多,「我覺得這件大衣很好看」這到底是評價還是鑑賞比較好區分的我覺得是「稱讚結果」還是「稱讚努力」例如:聰明、長得好看、家庭好不好⋯等這些都是需要天生運氣好的「結果」,稱讚這些天生優勢,反而會讓孩子害怕:「那如果我哪天搞砸了,聰明跟外表都不管用了,我還剩下什麼?」而不敢放手、打開心去嚐試,養成固定型思維,人生只有零合遊戲,這是不幸的人格與價值觀所有的成績、結果都有運氣成分,很多因素是自己不能掌控的,稱讚運氣好,沒有建設性的意義。所以應該是要稱讚「所付出的努力」、稱讚他努力的過程,才能培養成長型思維正因爲社會只看表面、只稱讚運氣,我們每天打開社群底下的留言,稱讚的留言裡90%其實都是稱讚運氣,亞洲真的是個非常、非常 吝於稱讚努力的地方,大人自己都是在這些殘忍又充滿毒素的環境下傷痕累累的長大的,其實內心都還是沒有實質的自信所以家庭才更應該著重在「付出努力的過程」,才能成爲孩子在面對社會的槍淋彈雨的後盾跟心理支持我覺得就算是稱讚人懂得規劃時間,也還是要小心,其實自己看重的是結果,還是努力?能讓每個人最心寒的,都莫過於「自己的付出沒有被看見」,而大部份的付出都是抽象的我自己是不生孩子的,因為這真的是極度困難,連先重新把自己養大一遍都來不及了
@@c.l.c.2024哈哈 美國這樣做的結果就小孩覺得自己有努力 結果很爛也應該被誇獎。
我本來也要回覆這句,才發現有人跟我的想法一樣!最近才了解這個概念,終於可以理解為何我在家受到表揚的次數其實不少,現在卻總是戰戰兢兢、害怕失敗,很大的原因是出自於過去多是收到評價式讚美
不管任何事,太過度都會有反效果但整體來說我覺得讚美大於責備跟西方人相處過後覺得他們充滿熱情、無謂挑戰,人生觀相較亞洲開朗許多姑且先不論哪種教育更能培養出頂尖人士若能讓人用更樂觀的價值觀面對人生,就已經足夠有價值
小時候都以為父母是不敢稱讚小孩長大才知道,父母是真心瞧不起小孩
觸到爛掉平常會講的話日久也變成真心
華人社會重視"傳宗接代",撐起一個家才是男人,有生過孩子才是女人對老一輩來說,"生孩子"就和義務教育差不多,時候差不多了就該交配生子,這樣自然不會放太多心思在養孩子身上。小時候懂得不多,長大後才知道,自己的父母就是典型的"亞洲父母"
如果我们用同理心思考就会发现,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很自私短视的。
老人家不称赞小孩,其实是嫉妒心理,他自己小时候不好过,看到现在的小孩过得那么好心理本就不平衡不爽了所以就打着不能赞美的口头禅来随意指指点点,甚至随意骂人那种心态
言語是有力量的,即便父母跟小孩本來不覺得小孩很差,罵到後來家長小孩都認為如此了
至少不要一直嫌孩子,我被長輩從小嫌到大,一直有很深的心理陰影,長大害怕自己重複悲劇,從青少年時期就已經決定這輩子絕對要不婚不育
真的很多人都是這樣長大的,還會順便拿別人家小孩比較你多差,再加強我生的怎麼這麼差,我們小孩內心都會想你們基因本來就沒好到哪裡去了還怪我們太差🙄我也是從小就不婚主義,現在都中年,更想一個人生活😅
我媽媽無論我做什麼都是無條件稱讚,所以我直到念小有名氣的高職開拓視野後才發現原來我根本不厲害哈哈。因為她從來不會掃興,不論我做任何事她都會正向回應,所以我一直有習慣任何作品都會給她看,到她往生前在病榻上,還是會拿著我的畫向人炫耀,我給她的道別信有謝謝她,因為有媽媽這麼稱讚我,我才會有信心一個人做任何事情。如果我未來會結婚生子,我希望能像我媽媽一樣給小孩信心。
大家在談這種事時好像常常都在討論「誇的極端」與「罵的極端」,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是可以不用走到那些極端的尖尖角裏去XD此外,與其專注在怎樣才是「真正對孩子好」,看這份研究那則報告把育兒的自己搞得焦慮緊張,不如把孩子想像成......表現、潛力與可能性的載體吧。做了能往後延伸出好影響的事,大可大方讚許這樣的言行很好、好在哪裡,做了可能對問題沒有幫助甚至惡化的事,也可以心平氣和地對事指出,分享如果是自己會怎麼做?看看別人的做法有沒有可參考之處?不是「你很好」或「你很壞」,而是人的一生中會說、做出好好壞壞的事,對自己,對群體......都是如此,不要太過糾結了XD
要稱讚過程、行為而不是結果,例如要說"努力讀書"很棒,而不是"考試高分"很棒這樣可以培養孩子面對任何結果的韌性
為什麼不能兩個一起?努力很久被當掉也要稱讚?
@@useridcn那如果他很努力還是被當掉,就不能稱讚?那跟純成績導向不是一樣嗎?稱讚他努力,他可能持續努力。沒有好成就就不稱讚努力,再笨也知道乾脆不要努力好了,反正都要被罵
@@taiwanelic111 失敗了要稱讚什麼?山道猴子哪裡來的?就是一群覺得努力就應該怎樣獲得回報的人。
@@taiwanelic111 通常這樣家長就會說,我也沒看你努力阿,聽完真的會爆氣
很難說,我是受過亞洲式教育的人,我從來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過成就感和滿足感,但幸運的是,我現在知道如何讚揚自己,我不需要他們一直提供缺乏自信和自我的感覺。我知道我很棒,這就夠了。相反,我的弟弟是在溺愛中長大的,我不得不說,我確實能看到不一樣的地方。他非常自我中心,總是讓別人聽他說話,但當他聽別人說話時,他總是表現出不在乎和無聊。但在我看來,如果你養育了一個孩子,你就必須對他們負責,父母的影響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我認為表揚對於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他們會受到表揚。不只是說“你很聰明”或“你很笨”,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想法,沒有證據。
說起來,自己也沒有豎立起什麼好榜樣,又老愛指導小孩如何做人? 還是先從管好自己做起吧!
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一部视频,一位外国音乐老师让亚洲学生表演拉琴,这小孩演奏的非常好,但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像一具木偶似的。老师就觉得很困惑,当场询问学生的母亲,你觉得你孩子他小提琴拉的如何?这位妈妈好像说,拉的不怎么样。然后老师再问,你觉得你孩子美吗?这位妈妈开玩笑地说挺丑的。教授顿时明白,为什么即便她孩子琴拉的再好,却始终无法享受其中。没错,贬低教育可以让你的孩子长大后,一点都不自大也不自满,但他们也失去了灵魂。
要誇獎才能建立自信心
就說網路文化好了酸民全世界都有 但是台灣真的超級不愛稱讚就算不酸也超愛講反話反駁 還沒什麼建設性沒營養希望大家從自身做起 不是說一味誇好不能批評但有好的地方就多多把說話出口 這樣大家和環境才會越來越好*看了大家留言真的心疼🥲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記得多多鼓勵自己 永遠要當自己啦啦隊
有句話叫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遇到該稱讚的事情確實該稱讚,但網路除非刻意操作,不然正常來說本來就是負面的事情比較多。
@zongfujian8670 所以我的重點是台灣的稱讚特別少
原本做了一些我自己覺得很棒的事,然後別人回:有什麼了不起那麼簡單,整個冷掉..
@@小孩老-r8p確實,只會酸,看不到正向的部分。好像貶低別人自己就能得到優越感一樣
@@小孩老-r8p 永遠要當自己的頭號粉絲需要練習 可能也不是每次有用..我們多幫自己打氣💪💪
我曾聽過心理師說過沒有最好的教養方式因為我們的教法都只是把我們缺乏的加諸到孩子身上而已
每看到這種說法想起numb裡面的歌詞 you were just like me with someone disappoint with you...以前不明白父母為什麼都那麼嚴格 脾氣那麼差現在覺得 每個時代都有他的難處吧
古人都說要因材施教,正確來講每一位小孩都要用不同教法,困難的是完全不知道哪個教法最適合,通常是成績出來後來不及改。
我也從小被批評到大,好在我從不吃那套,他們講話就當放屁就好,所以自尊沒那麼受到影響
每日關心辦公室的飲水機(1/1)
2:25 我常常在基隆的便利商店裡只要看到有帶娃出門的一定會稱呼「好可愛~」
以前同事說,對於該誇還是不該誇很兩難,他思考良久後對考100分的姪女說其實,你也沒有那麼糟嘛!
🤣🤣🤣🤣🤣...太好笑了!
大人可能會覺得好笑,但想比較多的人可能會覺得‘‘所以考滿分前你覺得我很糟糕’’所以我覺得這種講法不太好
稱讚真的是門學問,大致分爲「稱讚結果」還是「稱讚努力」,亞洲家庭的毒是前者例如:聰明、長得好看、家庭好不好⋯等這些都是需要天生運氣好的「結果」,稱讚這些天生優勢,反而會讓孩子害怕:「那如果我哪天搞砸了,聰明跟外表都不管用了,我還剩下什麼?」而不敢放手、打開心去嚐試,養成固定型思維,人生只有零合遊戲,這是不幸的人格與價值觀所有的成績、結果都有運氣成分,很多因素是自己不能掌控的,稱讚運氣好,沒有建設性的意義。所以應該是要稱讚「所付出的努力」、稱讚他努力的過程,才能培養成長型思維正因爲社會只看表面、只稱讚運氣,我們每天打開社群底下的留言,稱讚的留言裡90%其實都是稱讚運氣,亞洲真的是個非常、非常 吝於稱讚努力的地方,大人自己都是在這些殘忍又充滿毒素的環境下傷痕累累的長大的,其實內心都還是沒有實質的自信所以家庭才更應該著重在「付出努力的過程」,才能成爲孩子在面對社會的槍淋彈雨的後盾跟心理支持能讓每個人最心寒的,都莫過於「自己的付出沒有被看見」,而大部份的付出都是抽象的我自己是不生孩子,因為每天這些細節的注意真的是極度困難,連先重新把自己養大一遍都來不及了反正台灣的人口密度實在是太過剩,台灣社會大部份的問題都是源於人口密度過高的資源分配問題,我認為台灣只適合容納最多500萬人,再怎麼少子化都還是遠遠追不上,更何況台灣也熬不過一整代歲月的陣痛期,一定會引進外國勞工來補
誇和罵都要適當的,畢竟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每個孩子對誇和罵的反應都不一樣,所以才需要父母(主要照顧者)要仔細觀察...。但是,第一件事是要讓孩子能分辨出基本黑白對錯是非,我家不常罵孩子,但是 "危及生命安全" 或是 "做會傷害到自己" 的事,一定會被我們嚴肅嚴厲的制止,尤其還很小的時候...聽不懂大人解釋道理時,嚴厲制止只能是唯一選擇 (臉上一定很嚴肅 )~ 當然再大些 (學說話後)時,就可以慢慢對他解釋,即使聽不懂,也要試著對他說明...。
我客家人,以前真的被叫阿醜😂現在也是😢
笑著笑著就哭了
親友叫的嗎?就回醜XX你也差不多阿😊
真的,我沒被叫阿醜,但是頭髮五官手腳身體...全都被嫌過,而且常拿來對外人說嘴,好像聊天沒話題一樣...。後來,我長大賺了錢,就自己去找了醫美整容了,因為,我絕對不要像 "家裡那些人"的 "樣子"!
@@かぜ壽長峰 身邊有小孩小名阿醜+1
Steven 的搞笑影片裏面很多這種元素啊XDD
Yahoo創辦者孫正義說從小他母親就是會一直稱讚他、無論做什麼事都會稱讚他總是誇講他的好、而且是拼命的稱讚。
孫正義是Soft Bank Group老闆吧?Yahoo創辦人應該是Jerry Yang
一定要稱讚 孩子的努力、孩子的突破、孩子的用心。。我的經驗是鼓勵出天才👍🏻👍🏻
會得意忘形的不能誇,沒自信的要多鼓勵
都還沒被讚美過,怎麼會有過度的問題,120才是太多,但30分的亞洲同學請不用擔心這種問題😂
凡事都要平衡,不能盲誇跟盲貶,做得好適當誇獎,有問題也要指出教導
我對我7歲兒試過各種的誇獎法,浮誇的、肯定句的、優點稱讚…之類的,但好像愈讚愈飄,可能真的每個小孩個性不同,我兒要嚴肅處理比較有效
我的孩子已經在讀研究所了,我在親子關係中盡量加入朋友關係,我們發現朋友做得很好的時候也會稱讚朋友,所以稱讚孩子也是很正常的。只是我個性的緣故,我無法隨時都在稱讚孩子,應該不至於過渡稱讚才對。其實親子關係並不是只有罵與稱讚,理解和陪伴也很重要,每個人成長過程總會遇到挫折時,此時的理解和陪伴或許比稱讚或責備更重要。孩子若超級順利,成績很好、才藝豐富、很受歡迎、常被老師朋友稱讚、....,一直什麼都很好時,才需要特別注意,真的遇到挫折時,他到底能否面對得好呢?若生活中已經常遇到挫折了,就不必擔心孩子會因為被稱讚而太驕傲,反而要注意會不會因為得不到稱讚而缺乏自信。
我覺得要看情況來稱讚,而且其實這牽扯的滿複雜的。我大概的分兩個方向來分享,一個是稱讚人格,另一個是稱讚技能。稱讚人格會有什麼影響;稱讚技能會有什麼影響。另外,什麼樣的小孩能夠稱讚,但什麼樣的小孩不能夠稱讚,稱讚之後會對於他她們的人格有助於提升或是下降?像有些父母對於自己小孩的調皮行為如果沒有嚴格的管教,只會注重小孩的成績、技能發展,並且在小孩拿到好成績時就一昧稱讚他,卻忽略小孩的調皮行為。這樣來說,成績與技能上的稱讚是不會有什麼幫助的,因為人格教育一直被忽略了,長期下來會讓小孩誤以為只要把成績與技能顧好的話,父母就不會去管他們的言行舉止,這樣很有可能讓小孩對於人格的向上發展不再重視,久了之後小孩對於待人處事這方面也就忽略,甚至做出傷害別人、不尊重別人、不在乎別人...等負面行為。但是父母如果對於小孩的調皮行為能夠嚴格的管教與糾正,並且在小孩的該項行為有進步時來稱讚小孩,這時候的稱讚是可以的。不過也千萬別因為小孩做了他她們平常就能輕鬆達到的事情或行為時就稱讚,這樣的一昧稱讚其實沒什麼長遠的幫助,也就是說稱讚是需要有起伏的、有適當性的。如果父母想要稱讚小孩,但又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稱讚小孩的話,可以先去了解小孩在學校與同儕之間的互動,因為這是屬於人格方面的,先把人格培養好。等到人格方面穩定之後再來稱讚成績與技能方面也不遲。因為成績與技能可以隨時修補與改善,但是人格方面一旦忽略了之後,就很難再改善。即使要改善,所需花費的時間將是很長久的,甚至有可能無法救回來。還有,父母千萬別因為想要把親子關係建立的融洽,就一昧的稱讚小孩,卻不敢管教小孩,這樣會讓小孩在犯錯的時候因疏於管教而讓小孩繼續的犯下去。如果會擔心親子關係是否融洽的話,父母自己就設立一個分界點,就是小孩的成年期與未成年期,因為這個分界點在於心態與想法的固定與否。簡單說就是當小孩已經「成人之後」,就「別常態性的一直碎念」,對於某些父母來說可能覺得這是管教,但對於這成年期之後的孩子只會覺得煩悶。但對於尚未成年的小孩,該管的時候就要努力用心的去教。
0:18 大概是怕太常稱讚嬰幼兒,會導致下一代騎到頭上來?
誇獎,主要在肯定其品格和付出,並且鼓勵重複這樣的行為和態度。誇獎長相外貌,目的在討好和建立關係,無關教育。
作為一個30歲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性,從小到大沒被誇獎過,累得事總有我一份,哥哥們只要等著就有人關心,表現好只能得到一句下次好好保持,就算同學朋友誇我我也不能理解這種事有什麼好誇的?不是很正常嗎?直到出社會多年,才知道原來得到誇獎對我而言是很簡單的事,原來做到我該做的事就能得到誇獎,因為誇獎而開心,從而下次更努力,是個正向的循環,不過我這種沒被誇過也沒機會體驗從小被寵著被誇大的,是無法設身處地換為思考的!
有些成人覺得說讚美的話很噁心,對任何人都說不出口;批評指教比較自然。家人如此,頗感無奈⋯⋯
「稱讚」跟「污辱」都是抽象的詞好「就是那樣」、壞「就是那樣」先講事實再貼好壞比較好,看完育兒書的想法(關鍵字:心智化、心智化為主、心智化為本)
我的年紀也是被嫌東嫌西長大,做的好還是比不上別人,我當然難過,但是發現,原來她也是這樣被養大,後來我和媽媽相處,是告訴她,我愛她也在意她的想法,我不會把她和其他父母比,也和她說;妳是非常棒的媽媽,因為妳當年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一定也是想當一位好媽媽。常常說她什麼事情處理非常好的等等事,有一天她我開車載她出去,對話中她就稱讚我停車技術好😊雖然很小的事,我很高興❤
你真棒!
爸爸:阿我呢?不愛我嗎?
@ 哈哈,對哦!怎麼可以忘了爸比,只可惜在我國小時他就肝癌過世了,但是我的記憶裡從未打罵過我,家裡的白臉,如果他還在,我也會告訴他,我也愛他。
言不由衷講出來的那個稱讚,就是不用考慮和收回來非常棒的一集,謝謝分享
就是因為這種從來不誇獎的落後教育方式台灣才生出一堆酸民…每次台灣要發展什麼起手式都先酸再說,成功也要酸失敗更要酸
靠否定別人獲得成就感的文化😂
各自安好 相安無事見好就收 默默飄走
父母最難的不是知道怎麼教育,是因材施教,每個人都不同,很難
其實父母也很辛苦,他們也是被荼毒的那一代,而且有小孩同時面對工作的上升期,然後又要面對父母老去,說實話知道他們也苦,但也不該讓我們一起苦
@ 苦不苦還是取決個人心態吧,我未成年就獨自一個人住,半工半讀供自己唸書生活,但我一直心懷感恩有手有腳有健康的身體,能自己賺錢不需要靠別人,現在離婚獨自養二個孩子,我依然覺得雖然辛苦了一點,但不管生活還是教育都沒有苦了孩子,該有的都有給,自怨自艾改變不了什麼,反而只會沈淪
我媽從小就嫌我沒自信,但她從來都沒誇過我,即使我考上第一志願,也只是說:這是應該的
😊主持人會是好爸爸呀
很推薦宗瀚去看一本書(話說對了,孩子就會了)這本書蠻值得一看的😊新手把鼻加油😉
我一個朋友很年輕 也是說不能稱讚小孩我當時也蠻驚訝他的看法
不能鄙視孩子或故意說孩子不好,但是説實在,有時候真的剛誇完孩子,就給你出包,所以我覺得,肯定孩子很重要,讓孩子知道他被重視,他知道哪些他做的很好,而不是浮誇的誇贊
您好真正用心的父母,一定知道什麼時候孩子需要什麼,讚美或教導等等。就是合一的心,只是不同的角色扮演。
稱讚的度真的得把握好...認識過從小被阿嬤阿公父母過度誇讚的人...不僅自戀更傲慢,認為別人都不如他,更會PUA、貶低另一半。但也有另外極端,從沒被誇讚過,生活在無限的自己怎麼做都不好的環境裡,長大了不僅內向更有嚴重的憂鬱症...甚至自縊...
身為一個三歲兒的爸爸,覺得這篇講的真好。
我看到孩子完成某一件對他來說有難度的事情,通常都是直接跟我的孩子說「恭喜你做到了」、「我相信你可以完成的」、「我有看到你在努力,加油!」之類的話。我覺得讚美可以用,但是要有意義的讚美,而不是胡亂給予,這容易讓孩子覺得大人看到的是自己的成就而不是自己的努力
成人稱讚小孩代表成人還是處於高高在上,最好使用感謝去代替稱讚,我從「被討厭的勇氣」這書中學到的
讚美要配合讓孩子自律、自己負責自己的言行後果。台灣只學到讚美,但是還是包辦小孩一切,自然只能養出長不大的寶寶!
真的句句说到我心坎儿里,想要追求这之间的平衡太不容易了。我个人认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与孩子互动互动的过程是在为他搭建一台可以支撑孩子未来独立面对世界的发动机,我跟另一半努力的想要帮孩子建立相信自己的能力与稳定,认知人都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并且尽力规避将发动机建造成通过与他人比较获得优越感的系统。当然知易行难,我们也是一边做一边错一边学一边改😅有时候追求一个正解跟标准答案,不如相信人生的容错率让心放轻松一点反而更容易得到想要的结果。
總覺得好像看到我...我小時候很常被說很聰明現在都只給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或者偷偷躲起來做只要有失敗的一面就會覺得無限丟臉然後久了開始越來越擺爛 然後就能把失敗的結果推給“只是因為我沒有出全力”
誇獎當然可以啊,說出誇獎原因還能建立信心,不要只是盲目的的誇誇就好
宗翰当奶爸以后变帅了耶
只要有足夠的合理理由,無論是稱讚還是批評都不會太糟糕 (當然在適當範圍內)最糟最會出問題的,是沒有道理/隨心情變動的稱讚與批評
謝謝!
開始接觸小孩 才發現教小孩好難,尤其注重心理發展的情況下...要把一切拿捏的恰到好處,常常搞得自己心很累,現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怎麼長大的....不過相信耐心教導小孩...還是還是會有回報的
我的成長過程中被打壓長大,長輩以為會讓我更堅強,結果現在一堆心理疾病。活著很痛苦,一直自我懷疑、過度在意他人看法,每天胃痛、頭暈、想吐。看醫生也沒用,醫生說是長期性格導致,有開藥,但每天都想死。努力存錢到瑞士安樂吧
值得深思;很難拿捏,但琢磨、琢磨吧!深度思考 才能自我升級、善待兒女。
你不想誇他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成長為你不想要的樣子
我認為稱讚是絕對必要的,只是要在對的時間跟事情,就如主持人說的稱讚過程而不是結果,不要對孩子有太多的想像,想像力是孩子的超能力,我們平庸的凡人家長應該陪伴就好
0:27 我們永定江家也是客家人,但是歷代祖先都不會客家話,我們是福佬化的客家人,我爸爸甚至是會以閩南文化為傲的那種、會恨我沒有把台語學得很「輪轉」的那種,作為半個閩南文化人(?)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跟你說:咱們是說「囡仔有耳無嘴」,雖然我們這一代已經沒有叫小孩阿毛、阿狗、阿貓…等以乞求老天讓小孩活下來的傳統了,也沒有像「招弟」「來弟」等的名字,我家也沒有說把大女兒取作「會停」的諧音,二兒子取作「天恩」的性別歧視狀況,不過我爸爸至今都到了我十幾二十歲還是會用「囡仔人有耳無嘴」來警告我,意思就是「下一代在長輩生氣發洩胡亂打胡亂罵時都不能反抗,哪怕是用嘴反抗或是替自己解釋都不可以,只管聽,不准說話」
要回答這標題可以參考 “動機學”各方學者說法很多種,但我個人喜歡 WEINER的歸因論應用歸因論,稱讚時必須足夠具體,並把稱讚和鼓勵的方向強調在努力的心態和過程中體會,而非最後的成果。自己有意識的練習實踐蠻多年了,發現真的要先顧好自己的身心,才有足夠的能量執行,而非敷衍。
嬰幼兒不能稱讚或是被取爛名,其實有另一種說法。以前生活條件較差,嬰幼兒比較難養活,傳說是因為鬼差喜歡可愛漂亮的小孩,所以以前的人才會給小孩取爛名,不稱讚他漂亮,以此來欺騙鬼差,「我家這個小孩不漂亮,笨笨的,你帶走他是沒有用的」,來讓小孩活下來,才有了「爛名好養活」這句話。當然現在生活條件已經改善,這種文化是應該要漸漸消失比較好。
引導思考跟價值觀奠定
我家兒子小時候,客家婆婆媽也看不慣我稱讚小孩和親小孩,但我沒管,還是一直稱讚,一直親。但稍大就會變恩威並行,賞罰分明,也給他們很大的自由度,結果證明,他們都成為很獨立自主的人。
我父母不赞也不损,但对孩子们的需求有求必应。有一年妹妹问妈妈为何没夸奖她统考成绩优异时,妈妈说如果成绩优异妳自己已经得到满足感了,并不需要在多说什么。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让我感到非常的冲击,因为在那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这些事需要被赞赏。即使我没在夸奖中长大也没让我成为没自信的人。父母不善用语言夸赞,却在不同的地方让我们感到被爱被呵护。一种米养百样人。育儿不容易。
其實,教育這件事,不要迷信二分法,就不是好就是壞。小孩子在開始學會說話前,都是用眼睛看,有少許的圖像會被記住,而且刺激性愈大的圖像記憶愈深。我在上小學前有次愛玩,拿了一根鐵絲,用雙手往插座裡插,瞬間插座火化四射,整個人被彈開,但雙手掌焦黑。這個雙掌焦黑的畫面,還有哥哥向媽媽說:差點就看不到弟弟了。這整個畫面,在五十年後的今天,還歷歷在目。 好,這個印象很深的事件,我就怕電了嗎? 相反的,沒有,現在反而很懂電,知道當年還好是雙手抓一根鐵絲,而不是雙手各拿一根鐵絲,不然真的不會在這裡和各位分享這件事。再來,和朋友的育教育,只能說不要用手機和平板去顧小孩。前幾天在大賣場的美食街,看到一個大約四、五歲的小朋友,拿著一台平板電腦,喊:媽媽,這裡網路不好~ ,看了實在擔心。最近看了方識欽醫師的“未來健康研究院”頻道,裡面也有從大腦科學和心理學,講一些兒童的狀況,還有親子的問題,建議可以去看看。對了,我雖然是有不孕症的頂客族,不能發表什麼意見,但我還是要講,少點背誦的教育,家裡是愉快的玩,男孩如果喜歡拆東西,教他拆完要復原,如果復原不了,請不要罵,教育「自己闖的禍要自己收拾」。還有拆東西請拆自己的東西,拆東西也是訓練相像力的方法之一,拆東西請家長在旁邊看著,別造成太大損失。或給他玩積木,樂高不錯。還有基礎科學教育也不能省,台灣過去就是太重視成績,成績好,聽話才是好小孩,讀書讀不好,死背就對了。有個原則是最近研究心理學都同意的,“過多”的背誦文字教育是會扼殺想像力的,父母不能因為自己忙就不給小朋友問為什麼,被問到煩了再去問AI。還有兒童語言發育遲緩不一定是壞事,不要用反應快慢來評價小孩,父母都要回想,自己是怎麼走到今天的,這就是前面講的“歷歷在目”的功用。 最後,九九乘法是可以背的,不用極端把背誦的東西都去掉,記得成績不能決定一切,不要用二分法去評斷好小孩或壞小孩,人是多元的,做父母一定要能獨立思考,不管多累都要聽孩子講話,聽完再好好的思考,注意語言和文字的力量,有話要好好講,小孩過動要去看醫師,很多只看會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會的話靠運動也解決不了,真的去看醫生,或先看一下方識欽醫師的影片,“童年心理學”,用Podcast聽也可以。
會稱讚,但沒錯,會稱讚過程而非結果減少空泛不具體的稱讚不做安慰或平復情緒的假稱讚增加具體、即時的稱讚以及引導孩子詢問孩子我們覺得他做得很棒你覺得為什麼!讓他自己思考自己優秀的地方
挖掘孩子擅長的地方 然後讓他付出努力 自然會獲得稱讚我是這樣長大的🤣
我覺得在公開場合還是要給小孩保留面子,要指點缺點私下說。以前不懂,現在有孩子了,我只會在人家稱讚時,說個謝謝。而且反過來也狂誇讚對方孩子。千萬不要因為怕小孩膨脹就公開打壓。😢
適度讚美, 多點鼓勵, 用檢討過程/行為取代責備,這是我想被教養的方式
我一個朋友很年輕 也是說不能稱讚小孩我當時也蠻驚訝他的看法與其說撐不稱讚會不會讓他太自傲還不如說多鼓勵小孩
對於孩子的強項,我較少稱讚,但如果是他的弱項,只要有一點點的表現,我都會加強的稱讚,特別是稱讚他的願意、他的努力。
我小時候應該算是被批評長大的⋯⋯被稱讚有!但是真的好少。不管是做啥,做不好就是錯,做得好是「應該的」被批評最多的是我的外貌⋯⋯說真的現在想起來很扯。我明明就是個很可愛的孩子啊!!然後長輩就會一直針對「缺點」說個沒完沒了⋯⋯長大後的我反而很喜歡稱讚人。非無腦稱讚,只是看到我覺得美好的人事物就是會想說出來⋯⋯而且發現如果對方開心,我也會開心~因為沒小孩,所以沒啥機會稱讚小孩。我沒辦法明確知道當家長的心情,可是大概也是因為自己沒孩子,所以到現在我還很記得當「孩子」時的感受和想法⋯⋯甚至我隱約還記得兩三歲時候的心情/感受⋯⋯好像有點可怕~ 呵!
人類其實會放大負面,縮小正面所以其實,歐美那套,稱讚小孩的方法,真的比較對也難怪人家比我們進步
每年幫爸爸慶生永遠得不到肯定.蠟燭數字是實歲.就說我記錯虛歲數;隔年用虛歲數.就說我搞錯實歲數.現在我都買問號替代了
我是被父母否定長大的,是一個很自卑的人,現在身心都不是很健康。😂現在長大後從事教育行業,明白到適當稱讚小孩是必要的,小孩其實很單純,往往師長的一句“well done” “You did it😊”,已經足夠快樂大半天。開心的成長,對小孩的身心健康很重要。
在美國真的很少很少很少看到爸爸帶小孩,不知道路人有沒有因為這個原因誇讚
只能說一切都要適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該稱讚的時候稱讚 該罵的時候還是要罵 甚至該懲罰的時候還是要懲罰 賞罰分明
做錯要指正,做對要稱讚,取個平衡。
应该是说做得好的地方就称赞,做不好的地方也该指出来,取一个中间值。
物極必反更何況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特質的孩子可能也得以不同方式教導才能讓他們接受並內化孩子接受家長的教養家長也藉由孩子來學習成長有下一代的人們好好享受這過程沒有的也要善待自己的旅程
我覺得家長愛比較的心態而否定孩子,是相當要不得。當然走極端也不好。
我只能说不同性格不同方法,过度称赞真的会发展成自大
適度的稱讚是很有用的,但是只是教育小孩的方法之一,不是全部。問題是如果只有給小孩期望卻沒有幫助他自己整理出如何一步一步達成目標的過程(不是幫他想)還有什麼樣的目標是合理的。 光是莫名其妙的稱讚可能沒有什麼用。 美國有點稱讚過度,稱讚很多,但是憂鬱症的年輕人全世界有得比的。
宽严并济。最重要平衡,不要太过度溺爱或苛刻,赏罚分明就可以了。
看完蔡康永的訪談後覺得一定不要說好乖和好聽話因為這兩個意思表示,你要他服從,他服從你才愛他!這是中文系統才有的詞彙!
父母自己心理健康的話,小孩就不會有問題到哪裡去
*早安啊!*
小時候被講過一句話叫「當你覺得自己謙虛時你就不謙虛了」 現在我自卑的要死 哈哈哈
我的成長過程中完全沒有被父母稱讚過,一次也沒有,全部都是否定、批評和打擊,所以我決定不要孩子。
我的男性長輩全都是揶揄的方法稱讚,超爛,讓我完全不想跟他們分享任何我的事情。所以姪子姪女在跟我分享或炫耀的他們的成就,我就會問他們怎麼做到的,然後才會說,很強耶,我都沒有這樣做過等等的。希望台灣父母的揶揄式的稱讚不要在我們這輩出現= = "
真的滿難的耶,是一種物極必反的感覺嗎@__@ 感覺小時候在家裡沒收到讚美在長大後收到讚美就會覺得:天阿自己真的有這麼棒嗎???
讚是一定要讚,但不是無腦地讚,例如小孩子學寫字,寫十個字中可以找寫最好的字去讚,跟住指出這個字那裡好,例如上下左右比例合適,直線寫得直,橫線寫得平等,而不是簡單地說寫得好看
適度誇獎適度批評
我鄙視這種心態,就是因為不稱讚才導致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缺乏信心。儘管這並非適用每一個案例。但是排斥稱讚的心態真的應該徹底消失
我也覺得我長大之後很沒自信的主要原因就是小時候常被爸媽責罵導致的😢😢
很多人只看到歐美家長誇小孩這一面,沒看到他們各個都送孩子去參加運動競賽。這些家長很清楚讓孩子在同輩同儕競爭裡受挫,遠比讓他們被父母批評來得更有自省與進步動力。傳統東亞家長是既不誇讚孩子卻又過度保護,往往養出努力又脆弱的下一代...
那種好像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畫虎不成反類犬”
這種做法可以是一種“菁英教育”,但絕對不是不可稱讚,而是應該不浮濫,當讚則讚,但要有尺度
認同,歐美teenager就很成熟了,台灣多的是三十幾歲的巨嬰
在教育上,讚美可以分為兩種:「評價式讚美」和「鑑賞式讚美」。評價式比較是稱讚孩子性格,例如:你真聰明、你真優秀。不建議使用評價式讚美,因為可能導致讓孩子過度自我膨脹;建議使用鑑賞式讚美,針對具體事實提出讚美,可以更客觀陳述事實,孩子也會知道為何受到讚美,才會反覆從事對的事情,例如:你先完成作業才出去玩,你是個懂得規劃時間的好孩子。
非常好的釋義❤❤❤
“評價”跟“鑑賞”聽起來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差不多,「我覺得這件大衣很好看」這到底是評價還是鑑賞
比較好區分的我覺得是「稱讚結果」還是「稱讚努力」
例如:聰明、長得好看、家庭好不好⋯等這些都是需要天生運氣好的「結果」,稱讚這些天生優勢,反而會讓孩子害怕:「那如果我哪天搞砸了,聰明跟外表都不管用了,我還剩下什麼?」而不敢放手、打開心去嚐試,養成固定型思維,人生只有零合遊戲,這是不幸的人格與價值觀
所有的成績、結果都有運氣成分,很多因素是自己不能掌控的,稱讚運氣好,沒有建設性的意義。所以應該是要稱讚「所付出的努力」、稱讚他努力的過程,才能培養成長型思維
正因爲社會只看表面、只稱讚運氣,我們每天打開社群底下的留言,稱讚的留言裡90%其實都是稱讚運氣,亞洲真的是個非常、非常 吝於稱讚努力的地方,大人自己都是在這些殘忍又充滿毒素的環境下傷痕累累的長大的,其實內心都還是沒有實質的自信
所以家庭才更應該著重在「付出努力的過程」,才能成爲孩子在面對社會的槍淋彈雨的後盾跟心理支持
我覺得就算是稱讚人懂得規劃時間,也還是要小心,其實自己看重的是結果,還是努力?
能讓每個人最心寒的,都莫過於「自己的付出沒有被看見」,而大部份的付出都是抽象的
我自己是不生孩子的,因為這真的是極度困難,連先重新把自己養大一遍都來不及了
@@c.l.c.2024哈哈 美國這樣做的結果就小孩覺得自己有努力 結果很爛也應該被誇獎。
我本來也要回覆這句,才發現有人跟我的想法一樣!
最近才了解這個概念,終於可以理解為何我在家受到表揚的次數其實不少,現在卻總是戰戰兢兢、害怕失敗,很大的原因是出自於過去多是收到評價式讚美
不管任何事,太過度都會有反效果
但整體來說我覺得讚美大於責備
跟西方人相處過後
覺得他們充滿熱情、無謂挑戰,人生觀相較亞洲開朗許多
姑且先不論哪種教育更能培養出頂尖人士
若能讓人用更樂觀的價值觀面對人生,就已經足夠有價值
小時候都以為父母是不敢稱讚小孩
長大才知道,父母是真心瞧不起小孩
觸到爛掉
平常會講的話日久也變成真心
華人社會重視"傳宗接代",撐起一個家才是男人,有生過孩子才是女人
對老一輩來說,"生孩子"就和義務教育差不多,時候差不多了就該交配生子,這樣自然不會放太多心思在養孩子身上。
小時候懂得不多,長大後才知道,自己的父母就是典型的"亞洲父母"
如果我们用同理心思考就会发现,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很自私短视的。
老人家不称赞小孩,其实是嫉妒心理,他自己小时候不好过,看到现在的小孩过得那么好心理本就不平衡不爽了
所以就打着不能赞美的口头禅
来随意指指点点,甚至随意骂人那种心态
言語是有力量的,即便父母跟小孩本來不覺得小孩很差,罵到後來家長小孩都認為如此了
至少不要一直嫌孩子,我被長輩從小嫌到大,一直有很深的心理陰影,長大害怕自己重複悲劇,從青少年時期就已經決定這輩子絕對要不婚不育
真的很多人都是這樣長大的,還會順便拿別人家小孩比較你多差,再加強我生的怎麼這麼差,我們小孩內心都會想你們基因本來就沒好到哪裡去了還怪我們太差🙄我也是從小就不婚主義,現在都中年,更想一個人生活😅
我媽媽無論我做什麼都是無條件稱讚,所以我直到念小有名氣的高職開拓視野後才發現原來我根本不厲害哈哈。
因為她從來不會掃興,不論我做任何事她都會正向回應,所以我一直有習慣任何作品都會給她看,到她往生前在病榻上,還是會拿著我的畫向人炫耀,我給她的道別信有謝謝她,因為有媽媽這麼稱讚我,我才會有信心一個人做任何事情。
如果我未來會結婚生子,我希望能像我媽媽一樣給小孩信心。
大家在談這種事時好像常常都在討論「誇的極端」與「罵的極端」,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是可以不用走到那些極端的尖尖角裏去XD
此外,與其專注在怎樣才是「真正對孩子好」,看這份研究那則報告把育兒的自己搞得焦慮緊張,不如把孩子想像成......表現、潛力與可能性的載體吧。做了能往後延伸出好影響的事,大可大方讚許這樣的言行很好、好在哪裡,做了可能對問題沒有幫助甚至惡化的事,也可以心平氣和地對事指出,分享如果是自己會怎麼做?看看別人的做法有沒有可參考之處?
不是「你很好」或「你很壞」,而是人的一生中會說、做出好好壞壞的事,對自己,對群體......都是如此,不要太過糾結了XD
要稱讚過程、行為而不是結果,例如要說"努力讀書"很棒,而不是"考試高分"很棒
這樣可以培養孩子面對任何結果的韌性
為什麼不能兩個一起?努力很久被當掉也要稱讚?
@@useridcn那如果他很努力還是被當掉,就不能稱讚?
那跟純成績導向不是一樣嗎?
稱讚他努力,他可能持續努力。
沒有好成就就不稱讚努力,再笨也知道乾脆不要努力好了,反正都要被罵
@@taiwanelic111 失敗了要稱讚什麼?山道猴子哪裡來的?就是一群覺得努力就應該怎樣獲得回報的人。
@@taiwanelic111 通常這樣家長就會說,我也沒看你努力阿,聽完真的會爆氣
很難說,我是受過亞洲式教育的人,我從來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過成就感和滿足感,但幸運的是,我現在知道如何讚揚自己,我不需要他們一直提供缺乏自信和自我的感覺。我知道我很棒,這就夠了。
相反,我的弟弟是在溺愛中長大的,我不得不說,我確實能看到不一樣的地方。他非常自我中心,總是讓別人聽他說話,但當他聽別人說話時,他總是表現出不在乎和無聊。
但在我看來,如果你養育了一個孩子,你就必須對他們負責,父母的影響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我認為表揚對於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他們會受到表揚。不只是說“你很聰明”或“你很笨”,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想法,沒有證據。
說起來,自己也沒有豎立起什麼好榜樣,又老愛指導小孩如何做人? 還是先從管好自己做起吧!
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一部视频,一位外国音乐老师让亚洲学生表演拉琴,这小孩演奏的非常好,但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像一具木偶似的。老师就觉得很困惑,当场询问学生的母亲,你觉得你孩子他小提琴拉的如何?这位妈妈好像说,拉的不怎么样。然后老师再问,你觉得你孩子美吗?这位妈妈开玩笑地说挺丑的。教授顿时明白,为什么即便她孩子琴拉的再好,却始终无法享受其中。没错,贬低教育可以让你的孩子长大后,一点都不自大也不自满,但他们也失去了灵魂。
要誇獎才能建立自信心
就說網路文化好了
酸民全世界都有 但是台灣真的超級不愛稱讚
就算不酸也超愛講反話反駁 還沒什麼建設性沒營養
希望大家從自身做起 不是說一味誇好不能批評
但有好的地方就多多把說話出口 這樣大家和環境才會越來越好
*看了大家留言真的心疼🥲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記得多多鼓勵自己 永遠要當自己啦啦隊
有句話叫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遇到該稱讚的事情確實該稱讚,但網路除非刻意操作,不然正常來說本來就是負面的事情比較多。
@zongfujian8670 所以我的重點是台灣的稱讚特別少
原本做了一些我自己覺得很棒的事,然後別人回:有什麼了不起那麼簡單,整個冷掉..
@@小孩老-r8p確實,只會酸,看不到正向的部分。
好像貶低別人自己就能得到優越感一樣
@@小孩老-r8p 永遠要當自己的頭號粉絲
需要練習 可能也不是每次有用..
我們多幫自己打氣💪💪
我曾聽過心理師說過
沒有最好的教養方式
因為我們的教法都只是把我們缺乏的加諸到孩子身上而已
每看到這種說法想起numb裡面的歌詞 you were just like me with someone disappoint with you...
以前不明白父母為什麼都那麼嚴格 脾氣那麼差
現在覺得 每個時代都有他的難處吧
古人都說要因材施教,正確來講每一位小孩都要用不同教法,困難的是完全不知道哪個教法最適合,通常是成績出來後來不及改。
我也從小被批評到大,好在我從不吃那套,他們講話就當放屁就好,所以自尊沒那麼受到影響
每日關心辦公室的飲水機(1/1)
2:25 我常常在基隆的便利商店裡只要看到有帶娃出門的一定會稱呼「好可愛~」
以前同事說,對於該誇還是不該誇很兩難,他思考良久後對考100分的姪女說
其實,你也沒有那麼糟嘛!
🤣🤣🤣🤣🤣...太好笑了!
大人可能會覺得好笑,
但想比較多的人可能會覺得
‘‘所以考滿分前你覺得我很糟糕’’
所以我覺得這種講法不太好
稱讚真的是門學問,大致分爲「稱讚結果」還是「稱讚努力」,亞洲家庭的毒是前者
例如:聰明、長得好看、家庭好不好⋯等這些都是需要天生運氣好的「結果」,稱讚這些天生優勢,反而會讓孩子害怕:「那如果我哪天搞砸了,聰明跟外表都不管用了,我還剩下什麼?」而不敢放手、打開心去嚐試,養成固定型思維,人生只有零合遊戲,這是不幸的人格與價值觀
所有的成績、結果都有運氣成分,很多因素是自己不能掌控的,稱讚運氣好,沒有建設性的意義。所以應該是要稱讚「所付出的努力」、稱讚他努力的過程,才能培養成長型思維
正因爲社會只看表面、只稱讚運氣,我們每天打開社群底下的留言,稱讚的留言裡90%其實都是稱讚運氣,亞洲真的是個非常、非常 吝於稱讚努力的地方,大人自己都是在這些殘忍又充滿毒素的環境下傷痕累累的長大的,其實內心都還是沒有實質的自信
所以家庭才更應該著重在「付出努力的過程」,才能成爲孩子在面對社會的槍淋彈雨的後盾跟心理支持
能讓每個人最心寒的,都莫過於「自己的付出沒有被看見」,而大部份的付出都是抽象的
我自己是不生孩子,因為每天這些細節的注意真的是極度困難,連先重新把自己養大一遍都來不及了
反正台灣的人口密度實在是太過剩,台灣社會大部份的問題都是源於人口密度過高的資源分配問題,我認為台灣只適合容納最多500萬人,再怎麼少子化都還是遠遠追不上,更何況台灣也熬不過一整代歲月的陣痛期,一定會引進外國勞工來補
誇和罵都要適當的,畢竟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每個孩子對誇和罵的反應都不一樣,所以才需要父母(主要照顧者)要仔細觀察...。但是,第一件事是要讓孩子能分辨出基本黑白對錯是非,我家不常罵孩子,但是 "危及生命安全" 或是 "做會傷害到自己" 的事,一定會被我們嚴肅嚴厲的制止,尤其還很小的時候...聽不懂大人解釋道理時,嚴厲制止只能是唯一選擇 (臉上一定很嚴肅 )~ 當然再大些 (學說話後)時,就可以慢慢對他解釋,即使聽不懂,也要試著對他說明...。
我客家人,以前真的被叫阿醜😂
現在也是😢
笑著笑著就哭了
親友叫的嗎?
就回醜XX你也差不多阿😊
真的,我沒被叫阿醜,但是頭髮五官手腳身體...全都被嫌過,而且常拿來對外人說嘴,好像聊天沒話題一樣...。後來,我長大賺了錢,就自己去找了醫美整容了,因為,我絕對不要像 "家裡那些人"的 "樣子"!
@@かぜ壽長峰 身邊有小孩小名阿醜+1
Steven 的搞笑影片裏面很多這種元素啊XDD
Yahoo創辦者孫正義說從小他母親就是
會一直稱讚他、無論做什麼事都會稱讚
他總是誇講他的好、而且是拼命的稱讚。
孫正義是Soft Bank Group老闆吧?Yahoo創辦人應該是Jerry Yang
一定要稱讚 孩子的努力、孩子的突破、孩子的用心。。我的經驗是鼓勵出天才👍🏻👍🏻
會得意忘形的不能誇,沒自信的要多鼓勵
都還沒被讚美過,怎麼會有過度的問題,120才是太多,但30分的亞洲同學請不用擔心這種問題😂
凡事都要平衡,不能盲誇跟盲貶,做得好適當誇獎,有問題也要指出教導
我對我7歲兒試過各種的誇獎法,浮誇的、肯定句的、優點稱讚…之類的,但好像愈讚愈飄,可能真的每個小孩個性不同,我兒要嚴肅處理比較有效
我的孩子已經在讀研究所了,我在親子關係中盡量加入朋友關係,我們發現朋友做得很好的時候也會稱讚朋友,所以稱讚孩子也是很正常的。只是我個性的緣故,我無法隨時都在稱讚孩子,應該不至於過渡稱讚才對。
其實親子關係並不是只有罵與稱讚,理解和陪伴也很重要,每個人成長過程總會遇到挫折時,此時的理解和陪伴或許比稱讚或責備更重要。孩子若超級順利,成績很好、才藝豐富、很受歡迎、常被老師朋友稱讚、....,一直什麼都很好時,才需要特別注意,真的遇到挫折時,他到底能否面對得好呢?若生活中已經常遇到挫折了,就不必擔心孩子會因為被稱讚而太驕傲,反而要注意會不會因為得不到稱讚而缺乏自信。
我覺得要看情況來稱讚,而且其實這牽扯的滿複雜的。
我大概的分兩個方向來分享,一個是稱讚人格,另一個是稱讚技能。稱讚人格會有什麼影響;稱讚技能會有什麼影響。
另外,什麼樣的小孩能夠稱讚,但什麼樣的小孩不能夠稱讚,稱讚之後會對於他她們的人格有助於提升或是下降?
像有些父母對於自己小孩的調皮行為如果沒有嚴格的管教,只會注重小孩的成績、技能發展,並且在小孩拿到好成績時就一昧稱讚他,卻忽略小孩的調皮行為。這樣來說,成績與技能上的稱讚是不會有什麼幫助的,因為人格教育一直被忽略了,長期下來會讓小孩誤以為只要把成績與技能顧好的話,父母就不會去管他們的言行舉止,這樣很有可能讓小孩對於人格的向上發展不再重視,久了之後小孩對於待人處事這方面也就忽略,甚至做出傷害別人、不尊重別人、不在乎別人...等負面行為。
但是父母如果對於小孩的調皮行為能夠嚴格的管教與糾正,並且在小孩的該項行為有進步時來稱讚小孩,這時候的稱讚是可以的。
不過也千萬別因為小孩做了他她們平常就能輕鬆達到的事情或行為時就稱讚,這樣的一昧稱讚其實沒什麼長遠的幫助,也就是說稱讚是需要有起伏的、有適當性的。
如果父母想要稱讚小孩,但又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稱讚小孩的話,可以先去了解小孩在學校與同儕之間的互動,因為這是屬於人格方面的,先把人格培養好。等到人格方面穩定之後再來稱讚成績與技能方面也不遲。因為成績與技能可以隨時修補與改善,但是人格方面一旦忽略了之後,就很難再改善。即使要改善,所需花費的時間將是很長久的,甚至有可能無法救回來。
還有,父母千萬別因為想要把親子關係建立的融洽,就一昧的稱讚小孩,卻不敢管教小孩,這樣會讓小孩在犯錯的時候因疏於管教而讓小孩繼續的犯下去。如果會擔心親子關係是否融洽的話,父母自己就設立一個分界點,就是小孩的成年期與未成年期,因為這個分界點在於心態與想法的固定與否。簡單說就是當小孩已經「成人之後」,就「別常態性的一直碎念」,對於某些父母來說可能覺得這是管教,但對於這成年期之後的孩子只會覺得煩悶。但對於尚未成年的小孩,該管的時候就要努力用心的去教。
0:18 大概是怕太常稱讚嬰幼兒,會導致下一代騎到頭上來?
誇獎,主要在肯定其品格和付出,並且鼓勵重複這樣的行為和態度。
誇獎長相外貌,目的在討好和建立關係,無關教育。
作為一個30歲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性,從小到大沒被誇獎過,累得事總有我一份,哥哥們只要等著就有人關心,表現好只能得到一句下次好好保持,就算同學朋友誇我我也不能理解這種事有什麼好誇的?不是很正常嗎?直到出社會多年,才知道原來得到誇獎對我而言是很簡單的事,原來做到我該做的事就能得到誇獎,因為誇獎而開心,從而下次更努力,是個正向的循環,不過我這種沒被誇過也沒機會體驗從小被寵著被誇大的,是無法設身處地換為思考的!
有些成人覺得說讚美的話很噁心,對任何人都說不出口;批評指教比較自然。家人如此,頗感無奈⋯⋯
「稱讚」跟「污辱」都是抽象的詞
好「就是那樣」、壞「就是那樣」
先講事實再貼好壞比較好,看完育兒書的想法(關鍵字:心智化、心智化為主、心智化為本)
我的年紀也是被嫌東嫌西長大,做的好還是比不上別人,我當然難過,但是發現,原來她也是這樣被養大,後來我和媽媽相處,是告訴她,我愛她也在意她的想法,我不會把她和其他父母比,也和她說;妳是非常棒的媽媽,因為妳當年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一定也是想當一位好媽媽。
常常說她什麼事情處理非常好的等等事,有一天她我開車載她出去,對話中她就稱讚我停車技術好😊雖然很小的事,我很高興❤
你真棒!
爸爸:阿我呢?不愛我嗎?
@ 哈哈,對哦!怎麼可以忘了爸比,只可惜在我國小時他就肝癌過世了,但是我的記憶裡從未打罵過我,家裡的白臉,如果他還在,我也會告訴他,我也愛他。
言不由衷講出來的那個稱讚,就是不用考慮和收回來
非常棒的一集,謝謝分享
就是因為這種從來不誇獎的落後教育方式台灣才生出一堆酸民…每次台灣要發展什麼起手式都先酸再說,成功也要酸失敗更要酸
靠否定別人獲得成就感的文化😂
各自安好 相安無事
見好就收 默默飄走
父母最難的不是知道怎麼教育,是因材施教,每個人都不同,很難
其實父母也很辛苦,他們也是被荼毒的那一代,而且有小孩同時面對工作的上升期,
然後又要面對父母老去,說實話知道他們也苦,但也不該讓我們一起苦
@ 苦不苦還是取決個人心態吧,我未成年就獨自一個人住,半工半讀供自己唸書生活,但我一直心懷感恩有手有腳有健康的身體,能自己賺錢不需要靠別人,現在離婚獨自養二個孩子,我依然覺得雖然辛苦了一點,但不管生活還是教育都沒有苦了孩子,該有的都有給,自怨自艾改變不了什麼,反而只會沈淪
我媽從小就嫌我沒自信,但她從來都沒誇過我,即使我考上第一志願,也只是說:這是應該的
😊主持人會是好爸爸呀
很推薦宗瀚去看一本書(話說對了,孩子就會了)這本書蠻值得一看的😊新手把鼻加油😉
我一個朋友很年輕 也是說不能稱讚小孩
我當時也蠻驚訝他的看法
不能鄙視孩子或故意說孩子不好,但是説實在,有時候真的剛誇完孩子,就給你出包,所以我覺得,肯定孩子很重要,讓孩子知道他被重視,他知道哪些他做的很好,而不是浮誇的誇贊
您好
真正用心的父母,一定知道什麼時候孩子需要什麼,讚美或教導等等。就是合一的心,只是不同的角色扮演。
稱讚的度真的得把握好...認識過從小被阿嬤阿公父母過度誇讚的人...不僅自戀更傲慢,認為別人都不如他,更會PUA、貶低另一半。但也有另外極端,從沒被誇讚過,生活在無限的自己怎麼做都不好的環境裡,長大了不僅內向更有嚴重的憂鬱症...甚至自縊...
身為一個三歲兒的爸爸,覺得這篇講的真好。
我看到孩子完成某一件對他來說有難度的事情,通常都是直接跟我的孩子說「恭喜你做到了」、「我相信你可以完成的」、「我有看到你在努力,加油!」之類的話。
我覺得讚美可以用,但是要有意義的讚美,而不是胡亂給予,這容易讓孩子覺得大人看到的是自己的成就而不是自己的努力
成人稱讚小孩代表成人還是處於高高在上,最好使用感謝去代替稱讚,我從「被討厭的勇氣」這書中學到的
讚美要配合讓孩子自律、自己負責自己的言行後果。
台灣只學到讚美,但是還是包辦小孩一切,自然只能養出長不大的寶寶!
真的句句说到我心坎儿里,想要追求这之间的平衡太不容易了。我个人认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与孩子互动互动的过程是在为他搭建一台可以支撑孩子未来独立面对世界的发动机,我跟另一半努力的想要帮孩子建立相信自己的能力与稳定,认知人都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并且尽力规避将发动机建造成通过与他人比较获得优越感的系统。当然知易行难,我们也是一边做一边错一边学一边改😅有时候追求一个正解跟标准答案,不如相信人生的容错率让心放轻松一点反而更容易得到想要的结果。
總覺得好像看到我...
我小時候很常被說很聰明
現在都只給做自己有把握的事
或者偷偷躲起來做
只要有失敗的一面就會覺得無限丟臉
然後久了開始越來越擺爛 然後就能把失敗的結果推給“只是因為我沒有出全力”
誇獎當然可以啊,說出誇獎原因還能建立信心,不要只是盲目的的誇誇就好
宗翰当奶爸以后变帅了耶
只要有足夠的合理理由,無論是稱讚還是批評都不會太糟糕 (當然在適當範圍內)
最糟最會出問題的,是沒有道理/隨心情變動的稱讚與批評
謝謝!
開始接觸小孩 才發現教小孩好難,尤其注重心理發展的情況下...要把一切拿捏的恰到好處,常常搞得自己心很累,現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怎麼長大的....不過相信耐心教導小孩...還是還是會有回報的
我的成長過程中被打壓長大,長輩以為會讓我更堅強,結果現在一堆心理疾病。活著很痛苦,一直自我懷疑、過度在意他人看法,每天胃痛、頭暈、想吐。看醫生也沒用,醫生說是長期性格導致,有開藥,但每天都想死。努力存錢到瑞士安樂吧
值得深思;很難拿捏,但琢磨、琢磨吧!深度思考 才能自我升級、善待兒女。
你不想誇他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成長為你不想要的樣子
我認為稱讚是絕對必要的,只是要在對的時間跟事情,就如主持人說的稱讚過程而不是結果,不要對孩子有太多的想像,想像力是孩子的超能力,我們平庸的凡人家長應該陪伴就好
0:27 我們永定江家也是客家人,但是歷代祖先都不會客家話,我們是福佬化的客家人,我爸爸甚至是會以閩南文化為傲的那種、會恨我沒有把台語學得很「輪轉」的那種,
作為半個閩南文化人(?)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跟你說:咱們是說「囡仔有耳無嘴」,
雖然我們這一代已經沒有叫小孩阿毛、阿狗、阿貓…等以乞求老天讓小孩活下來的傳統了,也沒有像「招弟」「來弟」等的名字,
我家也沒有說把大女兒取作「會停」的諧音,二兒子取作「天恩」的性別歧視狀況,
不過我爸爸至今都到了我十幾二十歲還是會用「囡仔人有耳無嘴」來警告我,意思就是「下一代在長輩生氣發洩胡亂打胡亂罵時都不能反抗,哪怕是用嘴反抗或是替自己解釋都不可以,只管聽,不准說話」
要回答這標題可以參考 “動機學”
各方學者說法很多種,但我個人喜歡 WEINER的歸因論
應用歸因論,稱讚時必須足夠具體,並把稱讚和鼓勵的方向強調在努力的心態和過程中體會,而非最後的成果。
自己有意識的練習實踐蠻多年了,發現真的要先顧好自己的身心,才有足夠的能量執行,而非敷衍。
嬰幼兒不能稱讚或是被取爛名,其實有另一種說法。
以前生活條件較差,嬰幼兒比較難養活,傳說是因為鬼差喜歡可愛漂亮的小孩,所以以前的人才會給小孩取爛名,不稱讚他漂亮,以此來欺騙鬼差,「我家這個小孩不漂亮,笨笨的,你帶走他是沒有用的」,來讓小孩活下來,才有了「爛名好養活」這句話。
當然現在生活條件已經改善,這種文化是應該要漸漸消失比較好。
引導思考跟價值觀奠定
我家兒子小時候,客家婆婆媽也看不慣我稱讚小孩和親小孩,但我沒管,還是一直稱讚,一直親。但稍大就會變恩威並行,賞罰分明,也給他們很大的自由度,結果證明,他們都成為很獨立自主的人。
我父母不赞也不损,但对孩子们的需求有求必应。有一年妹妹问妈妈为何没夸奖她统考成绩优异时,妈妈说如果成绩优异妳自己已经得到满足感了,并不需要在多说什么。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让我感到非常的冲击,因为在那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这些事需要被赞赏。即使我没在夸奖中长大也没让我成为没自信的人。父母不善用语言夸赞,却在不同的地方让我们感到被爱被呵护。一种米养百样人。育儿不容易。
其實,教育這件事,不要迷信二分法,就不是好就是壞。小孩子在開始學會說話前,都是用眼睛看,有少許的圖像會被記住,而且刺激性愈大的圖像記憶愈深。我在上小學前有次愛玩,拿了一根鐵絲,用雙手往插座裡插,瞬間插座火化四射,整個人被彈開,但雙手掌焦黑。這個雙掌焦黑的畫面,還有哥哥向媽媽說:差點就看不到弟弟了。這整個畫面,在五十年後的今天,還歷歷在目。 好,這個印象很深的事件,我就怕電了嗎? 相反的,沒有,現在反而很懂電,知道當年還好是雙手抓一根鐵絲,而不是雙手各拿一根鐵絲,不然真的不會在這裡和各位分享這件事。
再來,和朋友的育教育,只能說不要用手機和平板去顧小孩。前幾天在大賣場的美食街,看到一個大約四、五歲的小朋友,拿著一台平板電腦,喊:媽媽,這裡網路不好~ ,看了實在擔心。最近看了方識欽醫師的“未來健康研究院”頻道,裡面也有從大腦科學和心理學,講一些兒童的狀況,還有親子的問題,建議可以去看看。
對了,我雖然是有不孕症的頂客族,不能發表什麼意見,但我還是要講,少點背誦的教育,家裡是愉快的玩,男孩如果喜歡拆東西,教他拆完要復原,如果復原不了,請不要罵,教育「自己闖的禍要自己收拾」。還有拆東西請拆自己的東西,拆東西也是訓練相像力的方法之一,拆東西請家長在旁邊看著,別造成太大損失。或給他玩積木,樂高不錯。還有基礎科學教育也不能省,台灣過去就是太重視成績,成績好,聽話才是好小孩,讀書讀不好,死背就對了。有個原則是最近研究心理學都同意的,“過多”的背誦文字教育是會扼殺想像力的,父母不能因為自己忙就不給小朋友問為什麼,被問到煩了再去問AI。還有兒童語言發育遲緩不一定是壞事,不要用反應快慢來評價小孩,父母都要回想,自己是怎麼走到今天的,這就是前面講的“歷歷在目”的功用。 最後,九九乘法是可以背的,不用極端把背誦的東西都去掉,記得成績不能決定一切,不要用二分法去評斷好小孩或壞小孩,人是多元的,做父母一定要能獨立思考,不管多累都要聽孩子講話,聽完再好好的思考,注意語言和文字的力量,有話要好好講,小孩過動要去看醫師,很多只看會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會的話靠運動也解決不了,真的去看醫生,或先看一下方識欽醫師的影片,“童年心理學”,用Podcast聽也可以。
會稱讚,但沒錯,會稱讚過程而非結果
減少空泛不具體的稱讚
不做安慰或平復情緒的假稱讚
增加具體、即時的稱讚
以及引導孩子
詢問孩子我們覺得他做得很棒
你覺得為什麼!
讓他自己思考自己優秀的地方
挖掘孩子擅長的地方 然後讓他付出努力 自然會獲得稱讚
我是這樣長大的🤣
我覺得在公開場合還是要給小孩保留面子,要指點缺點私下說。以前不懂,現在有孩子了,我只會在人家稱讚時,說個謝謝。而且反過來也狂誇讚對方孩子。千萬不要因為怕小孩膨脹就公開打壓。😢
適度讚美, 多點鼓勵, 用檢討過程/行為取代責備,這是我想被教養的方式
我一個朋友很年輕 也是說不能稱讚小孩
我當時也蠻驚訝他的看法
與其說撐不稱讚會不會讓他太自傲還不如說多鼓勵小孩
對於孩子的強項,我較少稱讚,但如果是他的弱項,只要有一點點的表現,我都會加強的稱讚,特別是稱讚他的願意、他的努力。
我小時候應該算是被批評長大的⋯⋯被稱讚有!但是真的好少。不管是做啥,做不好就是錯,做得好是「應該的」
被批評最多的是我的外貌⋯⋯說真的現在想起來很扯。我明明就是個很可愛的孩子啊!!然後長輩就會一直針對「缺點」說個沒完沒了⋯⋯
長大後的我反而很喜歡稱讚人。非無腦稱讚,只是看到我覺得美好的人事物就是會想說出來⋯⋯而且發現如果對方開心,我也會開心~因為沒小孩,所以沒啥機會稱讚小孩。我沒辦法明確知道當家長的心情,可是大概也是因為自己沒孩子,所以到現在我還很記得當「孩子」時的感受和想法⋯⋯甚至我隱約還記得兩三歲時候的心情/感受⋯⋯好像有點可怕~ 呵!
人類其實會放大負面,縮小正面
所以其實,歐美那套,稱讚小孩的方法,真的比較對
也難怪人家比我們進步
每年幫爸爸慶生永遠得不到肯定.蠟燭數字是實歲.就說我記錯虛歲數;隔年用虛歲數.就說我搞錯實歲數.現在我都買問號替代了
我是被父母否定長大的,是一個很自卑的人,現在身心都不是很健康。😂
現在長大後從事教育行業,明白到適當稱讚小孩是必要的,小孩其實很單純,往往師長的一句“well done” “You did it😊”,已經足夠快樂大半天。
開心的成長,對小孩的身心健康很重要。
在美國真的很少很少很少看到爸爸帶小孩,不知道路人有沒有因為這個原因誇讚
只能說一切都要適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該稱讚的時候稱讚 該罵的時候還是要罵 甚至該懲罰的時候還是要懲罰 賞罰分明
做錯要指正,做對要稱讚,取個平衡。
应该是说做得好的地方就称赞,做不好的地方也该指出来,取一个中间值。
物極必反
更何況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
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特質的孩子
可能也得以不同方式教導
才能讓他們接受並內化
孩子接受家長的教養
家長也藉由孩子來學習成長
有下一代的人們
好好享受這過程
沒有的
也要善待自己的旅程
我覺得家長愛比較的心態而否定孩子,是相當要不得。當然走極端也不好。
我只能说不同性格不同方法,过度称赞真的会发展成自大
適度的稱讚是很有用的,但是只是教育小孩的方法之一,不是全部。問題是如果只有給小孩期望卻沒有幫助他自己整理出如何一步一步達成目標的過程(不是幫他想)還有什麼樣的目標是合理的。 光是莫名其妙的稱讚可能沒有什麼用。 美國有點稱讚過度,稱讚很多,但是憂鬱症的年輕人全世界有得比的。
宽严并济。最重要平衡,不要太过度溺爱或苛刻,赏罚分明就可以了。
看完蔡康永的訪談後覺得
一定不要說好乖和好聽話
因為這兩個意思表示,你要他服從,他服從你才愛他!這是中文系統才有的詞彙!
父母自己心理健康的話,小孩就不會有問題到哪裡去
*早安啊!*
小時候被講過一句話叫「當你覺得自己謙虛時你就不謙虛了」 現在我自卑的要死 哈哈哈
我的成長過程中完全沒有被父母稱讚過,一次也沒有,全部都是否定、批評和打擊,所以我決定不要孩子。
我的男性長輩全都是揶揄的方法稱讚,超爛,讓我完全不想跟他們分享任何我的事情。
所以姪子姪女在跟我分享或炫耀的他們的成就,我就會問他們怎麼做到的,然後才會說,很強耶,我都沒有這樣做過等等的。
希望台灣父母的揶揄式的稱讚不要在我們這輩出現= = "
真的滿難的耶,是一種物極必反的感覺嗎
@__@ 感覺小時候在家裡沒收到讚美在長大後收到讚美就會覺得:天阿自己真的有這麼棒嗎???
讚是一定要讚,但不是無腦地讚,
例如小孩子學寫字,寫十個字中可以找寫最好的字去讚,跟住指出這個字那裡好,例如上下左右比例合適,直線寫得直,橫線寫得平等,而不是簡單地說寫得好看
適度誇獎適度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