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定講堂 曹興誠】化簡為繁必有詐,真理總藏在至簡處;為什麼說大道至簡?|老曹不得不說 EP08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8 лип 2024
  • 在研究很多事情的時候要注意,講的越簡單越正確,這個叫做#大道至簡 ,或者叫做#奧卡姆剃刀 原理,因此我們追求真理要懂得化繁為簡。
    但有人喜歡化簡為繁,其有兩個原因,一是對真相不了解,另一是不懂裝懂;所以化簡為繁不但沒有幫助你瞭解事實,反而離事實更遠。
    談「從科學看佛學」,就須秉持化繁為簡,並保持佛教的思想脈絡及邏輯為核心。
    #曹興誠 #化繁為簡 #知定講堂 #真善美 #八不居士
    ✴️選讀好書
    日本「木村泰賢」著作「根本佛教解脫道論」
    ✴️Timecode:
    00:00 精華片段
    00:34 知定講堂開講
    01:00 言多必有詐
    01:56 講得越簡單越正確
    02:12 大道至簡
    02:26奧卡姆剃刀原理
    02:45 追求真理要懂得「化繁為簡」
    02:57 有人喜歡「化簡為繁」原因:1.對真相不了解
    04:06 公元一世紀 #托勒密 地心說
    04:36 公元16世紀 #哥白尼 日心說
    05:06 「化簡為繁」原因:2.不懂裝懂
    05:51 #南懷瑾 大師著「金剛經說甚麼」30萬字
    07:02 舉例:《金剛經》上須菩提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08:35 《金剛經》「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09:17 《金剛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10:18 南懷瑾大師的解讀
    11:02 我跟佛教的結緣始於2000年與 #法鼓山 創辦人聖嚴法師的邀請對談
    12:15 #聖嚴法師 的介紹
    12:59 「從科學看佛學」的緣起
    13:40 日本學者 #木村泰賢 最重要著作 #根本佛教解脫道論
    14:39 多數人為什麼學佛?為從苦與煩惱「解脫」
    15:05 從科學角度看佛學:首要「化繁為簡」,並保持佛教的思想脈絡
    15:41 佛道至簡;至簡的佛道
    ✴️敬請觀看並協助訂閱,按讚、留言、分享,以利影片推廣。
    ----------------------------------------------------
    我們的頻道➔ video.ltn.com.tw
    UA-cam➔ / tvforltn
    Dailymotion➔ www.dailymotion.com/LibertyTimes

КОМЕНТАРІ • 9

  • @alexyou1092
    @alexyou1092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至簡 是代表徹底理解。 果然是得道高僧,造福人群。

  • @none4729
    @none4729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曹懂好😊
    氣質真的好好
    我無黨的
    認同曹懂

  • @user-we2on2ex9q
    @user-we2on2ex9q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一直很喜歡佛學,但也一直沒有深入探索,因為曾有的嚐試都因聽不太懂作罷。
    真的很高興曹董的 知定講堂讓我開始接觸佛學也清楚了解其宗旨。
    謝謝 曹老師引領進門。

  • @none4729
    @none4729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曹懂要多開直播
    😊😊😊
    我要看😊🎉
    阿葉超可愛的😅
    雙魚座都是雙商很高的
    很聰明的朋友們
    像愛因斯坦😊

  • @user-dj2wc5sz4k
    @user-dj2wc5sz4k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Wise man and pure kindness heart for people

  • @zn4612
    @zn4612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在佛門中有人主張「頓悟與漸悟」,或者主張「開悟來得很快,我們稱為頓悟;需要長時間修持的,我們稱為漸悟」,或者主張「悟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累積多了就會開悟」,或者主張「很簡單,你必須從最基本的開始,並且通過訓練與修行的過程,經過一段長時間,可能會達到最高點,這即是被稱為漸悟」。這樣說法,如果沒有佛法正知見以及沒有證悟的人,真的很容易被這樣的知識所誤導,說那是正確的,因此跟隨這些知識修學佛法;可是對證悟的人來說,那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誤導眾生很嚴重。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如果頓悟與漸悟的說法是錯誤的,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說法?後學告訴你:從來只有頓悟與漸修,沒有所謂的「頓悟與漸悟」。或許有人會繼續提出質疑:「你有什麼證據證明,從來只有頓悟與漸修,沒有所謂的頓悟與漸悟?」既然是這樣子,後學就舉經典與禪宗證悟祖師為例來說明。
    首先,以經典為例來說明。大家都知道,菩薩有五十二個階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位就是十種長養對佛開示產生信心的階位。於圓滿後,轉入十住位,開始修菩薩的六度萬行,也就是開始修菩薩六度的種種行。www.enlighten.org.tw/class/c12-001
    菩薩於六度最後一度般若圓滿以後,轉入七住位修行,表示他已經具有一定的佛法正知見,所以不會跟隨邪師或者名師修學佛法,他會去尋找真善知識,跟隨真善知識修學參禪的正知見。真善知識也會觀察這位七住菩薩是否具足菩薩種性,觀察他的定力、福德、智慧是否具足。如果這位七住菩薩種種的因緣漸漸具足了,就會教導他去參禪,去尋找禪宗的本來面目(第八識心如來藏、阿賴耶識);如果真善知識觀察他的因緣不具足,便會放下,繼續讓他去圓滿七住位的條件。為什麼?就怕菩薩沒有定力、慧力、福德來莊嚴,一旦明心了就會退轉,再度轉回六住位,乃至退回六住位以前。由於真善知識知道明心需要有種種條件來莊嚴,如果條件不具足而讓他開悟,將會害了他,讓他退轉佛菩提道;因此,真善知識寧願讓他繼續圓滿明心所應具備的種種條件,再來讓他破參,一者不會害了他,二者未來悟了,也不容易退轉。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7/1935-a07_105

  • @wengdustin1858
    @wengdustin1858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