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訓練|正確的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9 лют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9

  • @MinHsienLee-AKAmputee
    @MinHsienLee-AKAmpute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請問我是膝上截肢者,但是我在做伏地挺身時會把義肢脫掉做,這樣是不是代表伏地挺身的強度就變小了? 不過我是用伏地挺身握把在練習伏地挺身的,這樣做伏地挺身時對手腕的壓力就比較少了,請問對嗎?
    我是都(40+30+30)X2,我伏地挺身器第一組擺左右橫的,第二組擺上下直的。

    • @蕭明毅-u4e
      @蕭明毅-u4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強度定義在你可以完成幾下就沒力.如果你一組是40下.哪40下就是強度的意思.40下偏向肌肉耐力訓練跟熟悉動作控制.你的訓練目的如果是要提升力量跟肌肉圍度(肌肥大).次數要在6~10下區間較為洽當.不是新手的話可以進入下一個強度區了.(用彈力帶繞身體去做.就變得很有強度了)

    • @蕭明毅-u4e
      @蕭明毅-u4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手腕壓力.有伏地挺身握把可以減少沒錯.但主觀上你自己的體感有沒有壓力要參考.(但就算沒有握把.壓力慢慢也會被身體適應變強.這又說不上絕對的對或錯.有人沒有握把也是做一輩子.參考囉)

    • @蕭明毅-u4e
      @蕭明毅-u4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給你一個建議.肌肉數量是先天決定.但身體會去封鎖自己.讓自己可以控制的肌肉變少.但你生病或不練肌肉後.失去控制的肌肉更多.也就是說流失肌肉不是流失數量.是肌肉萎縮.所以我們要找回可以控制的肌肉.方向放在刺激肌神經去找回更多控制.透過強度慢慢漸進.你會越來越強壯.(也就是說伏地挺身變化不用多.強度慢慢適應提高.逼迫神經去控制你原本丟失的肌肉.你會發現自己另一片天地)

    • @蕭明毅-u4e
      @蕭明毅-u4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這邊有一位是中樞神經受損的訓練者.第七頸椎以下無法控制.目前訓練上有不錯的心得可以交流.已經明顯強壯很多.有需要交流可以聊聊喔

    • @MinHsienLee-AKAmputee
      @MinHsienLee-AKAmpute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蕭明毅-u4e 謝謝你🙏! 所以我還是慢慢增加強度就好了,對嗎?

  • @吳廷軒-j5g
    @吳廷軒-j5g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完全做不了一下的我很好奇,現在過胖還能理解,但以前五十幾公斤170公分時也做不了,想知道我是不是用錯力了
    (當時可以攀比身高高一些的牆壁,單杠4~5下,也可以在兩人寬的走道中四肢撐著向上爬,但就是做不了一下俯臥撐)
    我做伏地挺身時會習慣性的前臂跟手腕發力,該如何調整會比較好?

    • @蕭明毅-u4e
      @蕭明毅-u4e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你好,假設你的動作模式沒有技術問題,做不了一下就代表強度對目前的你來說太高,進行降階是必要的調整,可以先從屈膝開始練起,一次可以做大概8下到10下的次數強度開始,一天練習五組,一週兩到三次,每一次練習要符合漸進式超負荷(比上一次多幾下就可以),進步到一次可以12~15下,在換下一個階段,改成直膝,直膝在從8~10下進步到12~15下,繼續便難,後腳放高做,大概練到後腳放高還可以5組12~15下,這時候你基礎已經夠強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