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符合人类天性吗?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7 січ 2022
  •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史前人类采取何种婚配方式?
    本期节目分享了三种竞争假说:1.多偶制,2.群婚制,3.一夫一妻制。
    订阅同名微公号「大问题Dialectic」,发送「一夫一妻」即可收到本期大问题研讨会,欢迎你也参与到这个大问题的讨论之中,请投出你的一票,并发表你的看法!
  • Наука та технологія

КОМЕНТАРІ • 897

  • @everestshadow
    @everestshadow Рік тому +146

    不是维持婚姻变难了,而是掩盖婚姻问题变难了。

  • @3p16h8
    @3p16h8 Рік тому +61

    精彩,居然連那麼難回答的問題都能整理得那麼好

  • @kckkkkck
    @kckkkkck Рік тому +76

    這些證據其實都表明, 古代人類是多種制度並存的.
    有可能在某一個時間或地區, 有比較多的多偶制, 例如需要群體狩獵, 需要有領袖集合力量去狩獵才能成功活下來. 這種情況多偶制更為有利, 因為保留了一小群最佳狩獵者的基因, 可以養活一群人
    但是也有一些地區不是靠狩獵為生, 更多是靠採制為生, 這時候群婚制更為有利, 因為可以更容易有後代來當勞動力. 這些勞動力不需要作基因最佳化.
    而古代某些地方也是有可能是一夫一妻的, 因為沒有足夠資源養活一群妻子, 只能各自生產
    所以只是地域性而造成人類有不同的婚配制度, 目的為了更好的延續和適應生活環境

    • @kiang1653
      @kiang1653 Рік тому +2

      你的解释很棒

    • @yimingluk2037
      @yimingluk2037 Рік тому +7

      我也是这么想的,以前人类的迁徙虽然频率可能没有现在高,但胜在时间长,三类混来混去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 @Thunder40125
    @Thunder40125 Рік тому +45

    感謝分享,之前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這麼多方向的思考,聽完之後又產生了新的看法。
    我認為生物學上,人是偏向多元婚制,意思是一開始就是可以適用無論多偶制、群婚制、一夫一妻制。
    首先以多偶制來說,
    人類社會或許某個階段將必然是多偶制,是因為環境需求,當社群更需要某個特定個體時會產生,
    例如狩獵採集時代的初期,身體能力參差,此時更需要強力的體魄、觀察力、敏銳的身手時,
    群體主流將會以此進行發展。
    群婚制則是在狩獵的生活方式趨近穩定後,同樣應環境需求而必要產生,
    多偶可能造成的是缺乏多元性,即便狩獵能力強,對病菌的抵抗能力也可能較弱,
    因此會需要的是群婚來確保人類不會因為某種特定環境威脅而滅亡,
    而群婚除了精子競賽之外,因為人類擁有智力,擁有更強洞察力的人或許也能夠在競賽中勝出,
    能從女性生活跡象判斷出可能可以懷孕的時期,或許是幸運之外另一個要點。
    一夫一妻制則和敘述的類似,
    但其中我認為關於心理本能的觀點似乎不一定能作為產生這個制度的證明,
    以忌妒心來說,
    這個狀態並不單發生在婚配上,無論對利益、食物、權力都會產生忌妒,
    所以我認為忌妒並不能用來解釋人類適合一夫一妻。
    而較長的交配時間,或許是讓雙方可以從中獲取更多訊息而必要的,
    除了生理影響之外,更能從雙方無論情緒還是肢體表現中判斷對方是否更適合自己,
    所以即便這項我認為也能適用在各種婚制。
    人類除了生物本能之外,還有心智這個因素,
    擁有身體多元發展性和發達大腦做搭配,我認為設計上較為適合。

    • @nokhinhau7974
      @nokhinhau7974 Рік тому +5

      忌妒心在多偶制亦會出現。
      論證完。

  • @D-L11
    @D-L11 Рік тому +151

    人的天性本身就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自己彩旗飘飘,另一方面又想要配偶的绝对忠诚。不论哪种婚姻制度都只是迎合了一部分天性的需求,必然抑制另外一部分天性。最终什么制度最合适,只能根据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就是优先保障人类的哪些天性需求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婚姻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必须的,是人类自己把自己框住了。摩梭族的走婚制度就展现了另一种可能。

    • @user-ve3ti7hh1o
      @user-ve3ti7hh1o Рік тому +1

      不是天性需求,是魔鬼👹诱惑!😇

    • @jj987987987
      @jj987987987 Рік тому +3

      这哪里矛盾了?从这种行为模式来看大大的提升了自己留后代的几率。 而走婚这种形式只适合在小群落有办法施行。

    • @D-L11
      @D-L11 Рік тому +3

      @@jj987987987 走婚制度本身在留存后代上就不劣于现今传统婚姻制度。只在小群体流行的唯一原因是走婚只满足了彩旗飘飘的人类天性,而传统婚姻制度只满足了配偶忠诚的人性要求。所以这两个必然不能在同一个社会中共存,因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发展。最终人多制度一定会取代人少的制度,要么那少部分人离开主流社会自行发展。

    • @jj987987987
      @jj987987987 Рік тому +1

      @@D-L11 尽量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做评论

    • @D-L11
      @D-L11 Рік тому +5

      @@jj987987987 这种社会话题就应该人人主动思考各抒己见的。如果你很专业,可以就事论事摆出事实证据讲道理。所谓“不了解尽量不做评论”这一原则只适用于涉及他人私人事务范畴话题。

  • @zhier-qg3go
    @zhier-qg3go Рік тому +13

    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十几年了。从十几岁时候我就想当优秀男人的小老婆 不想当普通男人的唯一老婆。 同时,我还想走婚制、就是如果这个老公对我好、我继续做他的小老婆,我愿意和别的女人分享他、如果他对我不好、家庭关系不和谐了。那我选择带着我生的孩子、找别的优质男人在过日子。 以前我都不敢说出实话、怕人觉得我不要脸。但是博主真心好好哦,说出来困惑我十余年的想法、让我知道,我是个考虑到到人性、生物发展、繁衍本质的一个正常女人😂😂,感恩分享

    • @daguqiqi
      @daguqiqi Рік тому +1

      你找了几个了

    • @user-td4ek2rc9q
      @user-td4ek2rc9q Рік тому

      找我找我

    • @AtifHieder
      @AtifHieder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这种方式挺好的!婚姻实际涉及到私人财产,自己钱养别人孩子是男的受不了的。那就群婚制,男人也不用纠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了!这样的社会阿尔法男人会过的更爽,贝塔男更惨,因为女人不需要找人接盘了,他能提供的供养价值也就没用了

    • @doutu4624
      @doutu4624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有道理,能者多劳嘛😁

  • @martinbear-fe4vh
    @martinbear-fe4vh Рік тому +6

    如果以孩子的眼界來看,或是以自己的眼光來看父母,這樣的角度可能更能找到正確的觀點,過去原始時代是混亂的社會結構,以生存為主,而文明時代就在乎血緣,傳承,在乎秩序發展,不論是家族的還是社會的甚至是國家的,顯然原始時代是沒有這些規範。一夫一妻是合乎文明的,而出軌也並非僅是男性的專利,60年代的性解放可以解釋這個女性出軌現象。局部性的討論可以吸引關注,是否能夠解析全部的問題,還需更多的立場,敬佩博主豐富的專業。

  • @toulashang3892
    @toulashang3892 Рік тому +9

    女性对于性行为新鲜度的需求并不比男性少,只是更为隐秘,并且被社会资源的掌控力所压制,随着现今女性对社会资源掌控力的提高,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就更加岌岌可危,女性在不需要男性共同抚养后代,甚至是选择不再繁衍后代时,就失去愿意继续一夫一妻制的动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男女对社会资源的掌控力的再平衡打破,女性对于生育的选择权的提高,婚姻制度作为保护弱者,共同繁衍的制度,被再次打破改写的概率在不断提高….这份契约将越来越失去意义……

  • @Hosue888
    @Hosue888 Рік тому +10

    博主口才與分析能力精闢到位,光看這集已訂閱!支持往後更多類似的相關議題,將更多真相帶給大家。

  • @emilieeeevege0354
    @emilieeeevege0354 Рік тому +2

    真的太厉害啦,这么复杂的问题还能追根溯源讲的这么好。谢谢!

  • @newact3567
    @newact356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在做人類發展的研究時必須考慮到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壽命,壽命會影響社會結構,如果一個族群都活不過30歲就比較難有一夫一妻制。

  • @albert3969
    @albert3969 2 роки тому +256

    都在研究到底哪一种才是符合人类天性,一开始就肯陷入了误区,事实已经证明了,三种方式都是符合天性,只是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罢了,没有什么唯一不唯一的。

    • @albert3969
      @albert3969 2 роки тому

      唯一不变的就是,繁衍这件事需要雌雄一起完成。

    • @user-qz2nc1hm9p
      @user-qz2nc1hm9p Рік тому +19

      認同 每個人個性、喜惡不同

    • @yi-erliao468
      @yi-erliao468 Рік тому +19

      同意。就像性向不只是同性戀或異性戀,而是比較偏向光譜。天性也不同人有不同天性,而且也像光譜,有不同偏向比例。

    • @ericguo738
      @ericguo738 Рік тому +19

      说的概念是没错 但现代社会有了法律这个约束,那些少数天性生存空间很狭窄,所以应该把标题理解为,一夫一妻制是不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天性

    • @user-um9cc1lu9s
      @user-um9cc1lu9s Рік тому +19

      就是多夫多妻才符合人性,所以社會才需要建立一夫一妻制度來維持社會秩序,約束個人行為創造平等和諧社會💯💯💯

  • @user-vg3nh7ru4x
    @user-vg3nh7ru4x Рік тому +3

    节目很优秀,非常好,常常更新,常常关注!

  • @cliffleo2399
    @cliffleo2399 Рік тому +31

    博主真的是口才好而且思维敏捷👍又了解了好多奇怪的知识😅

  • @user-hi5ps5gg4r
    @user-hi5ps5gg4r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

    好有趣的問題!!!
    [如果對愛情的信仰是建立在無知上的,那這樣的愛情是脆弱的]
    這句話說得真好,很鼓勵我們勇於去多了吸收知識,以來建構堅固的愛情。
    活在現代的我直覺當然希望一夫一妻制度,無關天性就只是自己的一種信念而已。
    只是這並不表示我認同離婚是不好的,或是相信愛情必須是永恆的。

  • @yujialu1686
    @yujialu1686 Рік тому +7

    我是比较信服群婚制的,早期的人类存量应该是少的,部落分散的,但随着器具的发明运用人类数量开始增多,部落开始相遇,产生一些资源矛盾,另一方面有资源剩余使私有制冒头,男性逐渐开始想要私有,一些部落开始出现一夫多妻,而部落之间的战争中对于母系部落来说,对方部落的人对自己部落没有价值,所以都杀掉,而对于父系部落来说,对方部落的女性是有生育价值的,所以杀男留女,这样演变下去,母系部落的就没有人口优势,逐渐被父系取代,而进入武器时代,大规模战争逐渐变少,大家势均力敌,暴力不再是强需求,所以父系稳定性也一定程度被削弱,为了稳定社会出现开始出现一夫一妻,减少人口繁衍,保障生存空间。一夫一妻下的生育率应该是最低的,因为只有强者才会结合,而剩余的部分结合率很低,逐渐被淘汰,而在多偶制、群婚制下,女性的生育能力使用率都很高。

  • @henry8168
    @henry8168 Рік тому +9

    古代應該也是不同婚姻制度混合而延續下去的,因為以現代的觀點,這三種制度都依然存在著,只是相對比例多寡的變化而已。
    不管什麼時代,應該還是一夫一妻制為主 (多數人的資源分配不均,群體易動盪而難以延續),
    一夫多妻制次之 (DNA的X和Y的多樣性差異可知)、
    群婚制最少 (因受制於人類情感中皆有的佔有慾)

  • @ninjafff61
    @ninjafff6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真的很精彩,谢谢up主。看了之后我是更倾向于觉得人类社会要比动物社会复杂一些,这几种机制可能是同时存在的,我们是这些同时存在的机制的后代。所以才会有很多矛盾。因为就是有些人本能是一夫一妻,有些人是多偶或者群婚。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正常的,无法理解带有其他本能的the others。

  • @m3003
    @m3003 Рік тому +13

    你们的节目太精彩了,真的很喜欢,请不要放弃一直做下去呀!

  • @user-cf4vm1qe9v
    @user-cf4vm1qe9v Рік тому +6

    这主播做的视频质量挺高啊,思维敏捷,逻辑清晰。

  • @user-bc6vk6zp2m
    @user-bc6vk6zp2m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非常精彩的一集! 收穫滿滿🤩
    (延伸討論一下....)
    我認為一夫一妻制成為現在的主流,跟宗教信仰有很大的關係。
    基督教教義告訴人們要一夫一妻,佛教也推從一夫一妻,反對婚外情。
    現在還推行一夫多妻的國家,多聚集在西亞和北非以及中亞等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
    但也只是大多數重疊,像台灣的邦交國:史瓦帝尼,雖然超過9成是信仰基督教,但因為習俗跟國王的關係,仍維持著一夫多妻~
    反而是什麼,擔心性病呀,所以人類社會變成傾向一夫一妻,我覺得影響力是沒習俗跟宗教來的那麼大的。
    那些非洲國家也知道,性病是怎麼傳播的,也知道該怎麼預防,但他們的統治者就是不願意(或沒能力)改呀~

    • @Ryan-yx4ib
      @Ryan-yx4ib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私以为阁下的观点和我的观点”因果倒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首先是一夫一妻对社会有种种好处/有种种好处支持一夫一妻 然后才形成了一夫一妻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道德法律规定等
      如果一夫一妻不再适应社会/不再具有明显好处 那些文化习俗宗教信仰道德法律规定迟早都得改

    • @user-bc6vk6zp2m
      @user-bc6vk6zp2m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Ryan-yx4ib Well, 非常同意您說的人們對婚姻的看法是會因時因地去做改變的,但我不認為我有倒果為因,我的重點是宗教是一個影響社會意識的關鍵因素。
      大多數哺乳動物為一夫多妻制,人類學研究的主流觀點認為人類原本也是一夫多妻制的,只是少數文化(特別是西歐)因未確認的原因演變出一夫一妻的社會制度,並因為西方殖民的歷史而傳到全世界成為主流。現今許多傳統文化仍保有此習俗。 (來源: Wikipedia)
      另外,由於《古蘭經》明確表示回教徒可以娶多名妻子(參見:回教婚姻法學),因此大多回教國家法律承認多妻婚姻的合法性。
      的確,哪種婚姻會成為社會的主流,是來自普羅大眾的共識,但這大眾的共識是很好被統治者引導的,所以我的邏輯是這樣:
      (教育,宗教,傳統習俗,來自統治者的宣傳,疾病...etc.)因素 → 社會認知 → 制度成為主流
      所以其實我們的觀點是相近的😄

    • @Ryan-yx4ib
      @Ryan-yx4ib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user-bc6vk6zp2m 嗯 阁下提及的“只是少數文化(特別是西歐)因未確認的原因演變出一夫一妻的社會制度,並因為西方殖民的歷史而傳到全世界成為主流。” 我之前也有所涉猎 个人也觉得可以采信 但是在我看来这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我还要追问 决定“一夫一妻”这个教条的原因是什么 是完全随机吗? 我还是倾向认为
      首先是”一夫一妻有优势”的“社会存在”
      决定了“一夫一妻教条” 的”社会意识“
      如果是“一夫一妻有劣势”
      那么“一夫一妻教条” 是不能广泛传播成为主流并且保持至今的

  • @tylerxie1042
    @tylerxie1042 Рік тому +72

    群婚制應該是普遍推行的方式。一夫一妻制有一個前提就是小家庭能相對獨立生活。這在人類絕大多數時間是做不到的,就說野獸還伺的環境,保證夜裡孩子不被猛獸叼走就不是一夫一妻能做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那時候男人沒多少能壽終正寢,所以部落裡會有大量的寡婦。

    • @user-om6xv7yi6q
      @user-om6xv7yi6q Рік тому +26

      在不考慮倫理道德和情感因素的狀況下,我也覺得群婚制是最適合自然繁衍的方式,但也如影片所說的不利於文明發展

    • @user-px3zv2yh1m
      @user-px3zv2yh1m Рік тому +1

      群婚制下的多偶、独偶、无偶混合制

    • @jackliu1258
      @jackliu1258 Рік тому +1

      文明与环境的区别是什么?

    • @user-om6xv7yi6q
      @user-om6xv7yi6q Рік тому

      @@jackliu1258 文明指的是文化和社會化的程度,環境是影響社會發展的背景因素

    • @gkgkyy3
      @gkgkyy3 Рік тому

      @@user-om6xv7yi6q 不利文明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階級歧視...現在也是....但是整體經濟掩蓋了這個事實....或說競爭的基因比較顯性....

  • @wowilikeuu
    @wowilikeuu Рік тому +7

    當代會是幾夫幾妻制會跟當時的生存條件、資源豐富性、物種本身不同性別的生育率與存活率、繁衍率都有關,再加上社會文化與社會規範的因素,通常最富有強大的國家其主流的宗教文化會直接與間接的影響全世界的人類社會。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2 роки тому +88

    個人覺得,人類早期更可能是開放式的一夫一妻制,也就是需要育兒的時候多半是一夫一妻,不需要的時候,就會各自帶開,或是找人回來,這是基於完全個人的現象觀察,首先,一夫多妻其實並不多見,更常見的是一夫一妻多妾或小三,前者是東方,後者在西方其實滿多的,雖然西方不承認私生子,但是小三卻可以被夫家接納,很多名人都有公開的小三,甚至婚前就有小三(就是不結婚的交往對象),表示人類社會對於男性喜歡更多性愛對象這件事情,是有考慮到的,儘管是一夫一妻的社會裡面,只是處理方式不同。而且一夫多妻社會,真正一夫多妻並不多,因為有些要經過妻子同意,有幾個妻子,就必須他們都同意,另一方面就是要有能力養,所以能夠做到的並不多。所以男人會偷吃,不代表他的天性不喜歡一夫一妻,因為一夫一妻其實才是大部分男人可以負擔的範圍,偷吃只是點心,如果要把偷吃也變成正宮,一般男性應該做不到而且會排斥,所以很多男人對小三的承諾都是謊言,小三之所有有魅力就是因為男人覺得不用對小三負責,一旦要變成需要負責的正宮,男人就不想要了。這在剛剛所述東西方社會的情況中也可以看見,不管是妾或是能被接納的小三,其地位和正妻完全不能相比,男人也不用負太大責任。其次,如果我們接受男同志伴侶或家庭和女同志伴侶或家庭,會將各自的男女性特質放大,這種假設的話,的確可以觀察到這種性別特質被放大的情形,男同志的性活躍程度遠超過異性戀,而女同志幾乎是水波不興,伴侶關係非常穩定,但是水面下其實暗濤洶湧,有上過女校的人大概知道我在講什麼。開放關係在男同志伴侶中,比在異性戀或女同志要高出很多,就算不直接開放,對於偷吃這件事情,大部分也採取更寬鬆的睜半隻眼態度,這完全是基於個人的觀察毫無數據可以參考,或許哪天可以有人去普查一下,主要是光我聽說或我實際認識的男同志開放關係就超過10對了會固定打獵的更不計其數其中不乏所謂的模範夫夫,但是其他兩種類型卻沒聽過也沒有認識的,像美國有一些調查,男性對於3P、群交的性幻想的確高於女性,一些群交、換妻團體也是男性成員居多,表示男性的確對於開放式的關係有期待。不過我要先聲明一下,很多人對於這種關係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他們就是沒有道德沒有伴侶沒有家庭觀念等等,但是我覺得,他們的伴侶是真的伴侶,家庭也是真的家庭,跟一般家庭相比,只有性關係是開放的。還有就是,小孩似乎有決定性的影響,我所知道有小孩的同志,性方面幾乎都會收斂,這也跟我的假設差不多,當需要育兒時,會維持一夫一妻,不需要時才會帶開,至於這個育兒期間到底多長,可能個體就有比較大的差距。即使是性活躍程度如此活躍的男同志,其實大部分還是會傾向有穩定的伴侶關係,不會想要單身一輩子(不過在過去社會中男女同志都會進入異性戀婚姻,這裡是指現代的情況),所以個人比較傾向人類早期是開放的一夫一妻。

    • @lancelonginus
      @lancelonginus Рік тому +23

      所以這其實就是有些"社會性"鳥類雖然"表面上"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利用DNA檢定,高達7成的小孩不是自己的"當然是對爸爸而言"
      而對於你兩性性慾的論述,我個人傾向認為是"後天文化"壓抑了女性的對於"性"的表達,尤其是進入了現在這種父權和女權雜揉的時代裡,女性被不管是父權和女權都教育女性:表達自身的性欲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從父權而言目的自然就是為了要防止女性偷情)(而女權則是為了要防止女性被家庭所綁架不能追求自我價值,再加上對於激進女性主義,性事非常容易和男性特質"父權"連結),

    • @2Pianos44
      @2Pianos44 Рік тому

      你對男同志及女同志的個人看法根本就是偽科學,充滿偏見。

    • @user-fj7iz7hz3q
      @user-fj7iz7hz3q Рік тому +11

      你的例子都是文明社會後才出現的...影片裡說的是天性,也就是文明社會前

    • @alexyang301
      @alexyang301 Рік тому

      对偶制和专偶制嘛

    • @allenmusk9420
      @allenmusk9420 Рік тому

      你字多,給你讚

  • @user-user-user-user-user-888
    @user-user-user-user-user-88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非常感謝 介紹得很詳細 解答了我很多疑惑 太棒了!

  • @Dksfu
    @Dksfu Рік тому +4

    我覺得一夫多妻制才是對女性的壓迫或私有財產的觀點,致於一夫一妻制則是屬於兩性平等的觀點,因為這不僅是限制女性,也同時限制了男性,男女雙方都需受限於相關法制。
    不過混婚制的消失,可能不僅僅是因為從狩獵時代進入農耕時代,還包括了優生學及公共衛生的天擇結果,因為混婚很容易發生近親相姦,而生下有不良基因的孩子,再者混婚也較有利於性病的傳播,所以不實行混婚制的族群,反而較容易讓族群壯大並繁延。

  • @limeeshen7438
    @limeeshen7438 Рік тому

    一夫一妻制,已经在保护男子的努力上做出最大的优化了🙏🙏🙏🙏
    希望以后的法律再接再厉🙏🙏🙏🙏
    继续为我们男子争取更好的保护。。

  • @user-je7cs6tj5c
    @user-je7cs6tj5c Рік тому +8

    婚姻關係本來就跟穿衣服或用筷子一樣,都是本著反人類本能設計的啊,理論上人類正常演化,體毛長短會隨著自然新陳代謝更換,根本不必非要穿東西在身上,而就是因為人穿習慣了,所以局部位置的體毛顯得更短小了,而結婚也是,哺乳動物是需要靠不斷的傳播基因載體來增加基因複雜性進而避免朝單一化演進,然而婚姻制度的確立逐步縮窄了基因傳播的空間。而我們要清楚的一點是,社會化的目地,就是要壓制個體發展,你看螞蟻、蜜蜂、白蟻這些高度社會化的昆蟲,牠們是不是也壓抑了大多數個體繁衍後代的機會,將繁衍的權責全押在一個后跟一組王身上,其他工蟻的生殖功能依然存在,只是被蟻后定期排出的激素壓制住了,當蟻后意外死亡,工蟻同樣也會產卵,牠們是昆蟲,那看看同為哺乳動物並也發展高度密集社會體系的狼是怎麼弄的?狼群中如果有了一對王跟后,牠們同樣也會棒打鴛鴦咬死家族群落中其他試圖苟合的同胞,這不是人類社會化後的獨有行為,甚至一夫一妻制對整體社會而言還不夠,一個成熟的社會體系會盡可能的壓制基層單體的大部分自發行為,而我們的祖先發展出封建社會後,只有極少數的社會精英有機會結婚生子,大多數的農夫乃至工人可能一輩子都湊不足錢養老婆養小孩,甚至在古代很多地區的農夫或工人要結婚還要額外交一筆錢給當地領主,這就是社會在強壓基層個體的自主權,這才是社會化的體現,越文明的社會,自主權越狹窄

  • @issaclivingston4457
    @issaclivingston4457 Рік тому +1

    這頻道值得百萬訂閱。

  • @junweibuffalo
    @junweibuffalo Рік тому +1

    节目做得真好,相见恨晚😊

  • @user-qg9jd9rk2z
    @user-qg9jd9rk2z Рік тому +44

    说来说去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释出来, 我来补充说明吧 现在一夫一妻制和婚内出轨的矛盾不是一夫一妻制的问题 而是婚姻干涉的东西太多太笼统了,什么是结婚?什么是合法婚姻?这在人类社会中不同国家里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定义,也就是说根本原因不是一夫一妻 一夫多妻还是群婚制的问题 而在于什么是婚姻 这个定义。 现在社会中 婚姻是把交配权 子女继承权 财产分配权等一系列权益全都包括欧进来的笼统式的婚姻概念。而法律层面上 婚内出轨和未婚交配都是不违法的 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来说 婚姻主要干涉的只是财产分配和子女继承等问题 而不干涉性行为的选择权。所以婚内出轨 这其实也是人性所需。说的直白点 婚姻到底该不该干涉性交权,这个才是这个主题的重心。 结婚只是你选择和谁组成固定式家庭,但是未必捆绑了只和结婚配偶性交的权益。你和你的结婚伴侣结婚组成家庭后 也可能会有别的性交伴侣。这才是现实情况 而非影片里所说的 出轨只是少数人。据我了解 出轨绝对是大概率事件。才是更符合人性的实际情况,虽然这么说从道德伦理上很多人接受不了。

    • @hannibalyu4314
      @hannibalyu4314 Рік тому +4

      捆绑性交权是为了保障男性基因的延续和财产的继承 如果不捆绑那谁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种 应该是这个逻辑 但我同意你说的出轨真的不是少数人 至少在中国不是

    • @fccp8759
      @fccp8759 Рік тому +1

      一夫一妻制是否代表人类配偶关系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因为这个说法从来不是在科学层面的,而是一个道德和社会的要求,说白了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是说是有些人要求其他人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当然其目的就是社会组织意义上的而得不到科学支持。反而采用科学方法可以轻易否定人类遗传和生理上的一夫一妻制

    • @katsuraKI
      @katsuraKI Рік тому +3

      首先,本人為醫學相關從業人員。從生理結構、生理學、生物化學、生殖醫學的角度來看,本人也不認為捆綁了性交權的一夫一妻制符合人體。從男性的角度來看,傾向一夫多妻;從女性的角度來看,傾向一妻多夫。
      其次,從法規的層面來看,個人也不贊成「捆綁性交權益的一夫一妻制」,邏輯很簡單。進食、呼吸、排洩、性行為、身體與內分泌平衡、水、睡眠...等,為人類基本需求。為什麼其他都沒有捆綁法規,唯獨「性行為」有呢?

    • @user-qw1hl2dj8f
      @user-qw1hl2dj8f Рік тому +6

      @@katsuraKI 男性一夫多妻制,女性一妻多夫制……不就是群婚制?

    • @katsuraKI
      @katsuraKI Рік тому +2

      @@user-qw1hl2dj8f 沒錯,因此本人其實更傾向相信,人類原本的設計為「群婚制」。🙃
      另外,針對占有慾與愛幕感的部份,要反駁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以上這2種感覺,都是建立在「占有某一個或兩個女人」的前題上。🙃
      試著想像一下,若今天村落裡有20個女性,而你有與其中14個交配的權利,請問你還會有上述提到的占有欲與愛幕感嗎?很明顯,不會有。🙂

  • @winterplum3819
    @winterplum3819 Рік тому +9

    一夫一妻是人的特有属性,财产继承是外因。内因应该是人类雌雄的交配过程中产生出了对异性的审美心理和情感束缚,这种审美心理和情感束缚演变为两性关系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给一夫一妻提供了物理基础,有了排他性这个物理基础才使得人的一夫一妻能够在社会中实现并保持到如今。男女出轨不是出于本能而是审美和情感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婚姻和感情破裂会给人以很大的打击,这就从反面说明多偶制不是人的本性,否则夫妻的破裂对人而言就是风轻云淡,不会撕心裂肺。

    • @xilianzhang5568
      @xilianzhang5568 Рік тому +2

      我交配了近百个异性,当然包括老婆,怎么没有产生你所说的“对异性的审美心理和情感束缚”?我应该更多的交配,来找到一个吗?

    • @barrylilt
      @barrylilt Рік тому

      @@xilianzhang5568 你已经不正常了,属于统计学里的那个outlier

    • @xilianzhang5568
      @xilianzhang5568 Рік тому

      @@barrylilt 你和你老婆交配,产生了“人类雌雄的交配过程中对你老婆的审美心理和情感束缚”吗?请不要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废话

    • @weyyuling
      @weyyuling Рік тому

      @@xilianzhang5568 你自己都用交配說了。代表你還沒遇到愛情,所以當然不會出現排他性。

  • @user-jw9pn3wt7n
    @user-jw9pn3wt7n Рік тому +19

    多夫多妻制或无夫无妻制才是人类的终极自由

  • @user-vx3lx5sy7k
    @user-vx3lx5sy7k Рік тому +9

    我觉得只有一夫一妻制假说最不靠谱,其他两项都有可能,都有道理

  • @user-hf3ru2js6d
    @user-hf3ru2js6d Рік тому +22

    這麼高質量的影片竟然還沒火起來

    • @fccp8759
      @fccp8759 Рік тому

      认知能力低下和学识浅薄无知的人毕竟是大多数,所以八卦新闻就特别火,这可能也是原始基因的反映吧

    • @amukyo
      @amukyo Рік тому +2

      好东西迟早会火的

  • @starburstrose0211
    @starburstrose0211 Рік тому +3

    人類很特別的是 ,其他生物繁衍擇偶的模式是固定的鮮少有例外,人類繁衍的歷史上則有較多的自我意志去選擇。

  • @user-yt5jn6wq7w
    @user-yt5jn6wq7w Рік тому +3

    去年想搜这类型的文章没有找到,今天无意中看见了。分析的很深刻。人类历史长河漫漫。可能这些时期都经历过。,

  • @hanklin874
    @hanklin874 Рік тому +23

    剛看完開題,我自己覺得這三種制度都合理,也都符合人類的天性,畢竟有愛到處修幹的男生女生,也有一生忠貞的男生女生,哪種人都有嘛~

    • @nokhinhau7974
      @nokhinhau7974 Рік тому +2

      你好像不知道什麼是天性,如果在演化論的框架下討論,只會有一種出現....

    • @michaelgrey1782
      @michaelgrey1782 Рік тому +2

      ​@@nokhinhau7974你才不了解演化論,ESS了解一下吧。

  • @luluhe4155
    @luluhe4155 Рік тому

    内容丰富多彩,讲述生动,点赞👍全球360度。

  • @telexi7466
    @telexi7466 Рік тому +6

    统治主义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统治的基础上出现的,个体差异在时间进程的积累上形成阶级,阶级导致了统治的必然,一夫一妻制是统治者的发明,爱情这样的概念也是,底层只有一夫一妻制才更有利于统治,而统治者也不需要一夫一妻制,这个更加符合历史的真相

    • @fccp8759
      @fccp8759 Рік тому +4

      赞同这个说法。一夫一妻制显然是一个暂时的权宜之计,它不存在于人类漫长的原始社会,将来也不可能被持续下去。底层人民需要一夫一妻形式来保障其物质生存需要。未来的社会里当底层人民亦满足物质财富需求和安全健康保障的时候,婚姻的意义不复存在,人们生活在爱情和友情的关系之中

  • @user-ym1xc6wt8m
    @user-ym1xc6wt8m Рік тому +1

    分析精湛,讚。

  • @chenluis489
    @chenluis48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内容做的实在是太棒了!

  • @FanfanPO
    @FanfanPO Рік тому +7

    听着都挺在理的 所以我想可能都是对的
    长远的演化过程 我们的祖先应该经历了非常非常多的自然变化和选择
    作为最成功的物种之一 我们一定是最擅长活下去的 那么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 我们就得在不同的时代做出不同的最优解
    怎么处更有生存优势就怎么来 久而久之 也就都成为了本能的一部分 结果来讲就表现出了一种混沌的叠加态 🤔

  • @user-li6hz1wn6f
    @user-li6hz1wn6f Рік тому +2

    内容很好!语速太快,年岁大些的人听着有些辛苦!还是点个赞!

    • @reigak6599
      @reigak6599 Рік тому +2

      可以调一下播放速度

    • @user-se9bo1vu8b
      @user-se9bo1vu8b Рік тому

      🙄🙄🙄🙄😵我真的調兩倍速耶,嫌慢

    • @gproteintube
      @gproteintube Рік тому

      Indeed, speed 0.75 suits me best.

  • @gproteintube
    @gproteintube Рік тому

    Great video, and mostly great comments too.

  • @Walking_travel
    @Walking_travel Рік тому +27

    非常感謝博主的分享🎉!我也考慮了這個問題一段時間了。今天能看到這個主題的分享,介紹,歸類,總結!受益良多!我此刻還是認定一夫一妻的。但二十幾年來的經驗告訴我,我一定要找到一個非常喜歡和欣賞的人才能有高把握避免出軌😅😢😂。出軌的報應代價,內疚的時長都因人而已!反正自己的報應來的很快!而已自責的時間很長!每晚的想念和內疚的折磨可以長達5,6年!所以可以的話,請認真對待感情對待合適的人!認真過好一夫一妻制的社會生活!希望雙方都能滿意滿足😊

    • @xilianzhang5568
      @xilianzhang5568 Рік тому

      你的老婆认识有问题,她就一辈子玩你这一个男人吗?

    • @user-xv7pg4on8b
      @user-xv7pg4on8b Рік тому

      有什麼好說的?
      人類之所以文明!就是以男人為主,優秀的基因就能延續,而成為淘汰的基制。

    • @lisenyu8965
      @lisenyu8965 Рік тому

      问题人会腻

  • @mbjchen
    @mbjchen Рік тому +25

    一夫一妻制 有沒有可能是: 人類進化過程中, 有些人在體格上的弱勢 ,但是靠著他們的較優越的心智 ,設計出的法規制度 ,來保障他們在族群的優勢, 所以在未來如果人類生育率保持下降, 可能就會有人站出來鼓吹 群婚制, 小孩大家生 一起養。 甚至 有一天 AI盛行 ,人類生育後代完全取決於優生篩選,則更有可能推向 享樂式的群婚制。

    • @user-mv7gr3ek6y
      @user-mv7gr3ek6y Рік тому

      其實曾經歷史上包含近現代都有過因為戰爭或各種原因,政府倡導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但我沒看過群婚制的例子

    • @peterwang5272
      @peterwang5272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都是周期叠加

    • @tomatosoup7579
      @tomatosoup7579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33 ❤

  • @MHNg-jh7xq
    @MHNg-jh7xq Рік тому +7

    人类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先要把婚姻,钱币这些伽锁都给改良了!
    要世界大同,人人平等,这些都是必须和一定要改良的!

  • @wangaurora3620
    @wangaurora3620 Рік тому +58

    非常硬核的节目,可惜受众比起政治议题和标题党,能听下去的太少了。无意间发现宝藏了。

    • @jason-ql4fn
      @jason-ql4fn Рік тому +3

      估计和天狗是一伙的,只是来完成任务的,表面看似有道理,其实都是在用结果带来的部分效应来当作原因在误导人。

    • @gkgkyy3
      @gkgkyy3 Рік тому +1

      搞懂這些也能旁通政治的~.~

    • @dalaowang7021
      @dalaowang7021 Рік тому +1

      @@jason-ql4fn 你这有点儿阴谋论了😂

  • @UnknownUID
    @UnknownUID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可以简化模型,只要男性和女性有一定程度的接触那么就有可能发生性行为。大猩猩通过排除其他雄性,控制雄性数量实现多偶制。黑猩猩是社群生活,两性接触密切所以是群婚制。长臂猿家庭单位单独生活所以是一夫一妻制度。
    所以根据人类发展由群婚制度到一夫一妻(房屋和衣物都可以一定程度隔离接触行为)是比较靠谱的推测,当然这个前提是人类没法脱离社群这个组织,因为人类也可能是被迫合作的。

  • @user-px3zv2yh1m
    @user-px3zv2yh1m Рік тому +6

    这个问题不是哲学家之间的辩论,而是社会学家的田野考察。
    山顶洞人7人,为1成年男3成年女 1老年女2儿童。
    世界各民族考察一下也就知道了三阶段,群婚制-多偶制-一夫一妻制。
    最合理的是多偶制,家庭生活由各主妇分担,《金瓶梅》就写了。中国古语,宁做英雄妾,不做莽汉妇。足以说明,优秀的男性多妻多子女,符合天道。
    基督教那是规定了一夫一妻,所有非基督教民族,没有一夫一妻的。
    早期是群婚制下的多偶、独偶、无偶混合制

    • @fccp8759
      @fccp8759 Рік тому

      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也是空有形式,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就知道贵族们真正的生活是在情人情妇之间,而夫妻关系只是生育贵族继承人。

  • @hannahhuang6830
    @hannahhuang6830 Рік тому +1

    很有趣 幫助思考~

  • @SK_Shakong
    @SK_Shakon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节目质量很高 这类节目很有趣 希望主持人能多讲讲社会学

  • @user-bm6rk4iq7d
    @user-bm6rk4iq7d Рік тому +1

    讲的好!

  • @alanching1077
    @alanching1077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分享的太讚了👍

  • @user-pu1yq6gh2s
    @user-pu1yq6gh2s Рік тому

    你真的很專業,讚!

  • @ZY624
    @ZY624 Рік тому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存资源模式决定婚姻模式。 这三种婚姻模式在古代应该共存的, 在不同的地域, 不同的资源模式,决定不同的婚姻模式。 在热带水果丰富的地带, 采集能获得更多的食物,女人能获得更多食物, 也就更有权力, 这就是经典的母系社会, 这里就是群婚制。 她们以最能吸引男人来部落的女人为酋长。在北方放牧区,打猎放牧打仗都需要强力的男人, 所以强壮的男人会取更多老婆, 有更多后代。 而在那些以追猎大型动物为生的部落,因不断迁移, 就更可能是一夫一妻制。

  • @user-qe7kr9sq7c
    @user-qe7kr9sq7c Рік тому +4

    根源还是人类的自私性,自私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但这让人类即想要自己和更多的异性交配,又希望异性只和自己交配。但毫无疑问一夫一妻是对社会发展最有效率的制度。目前中国推出女子未婚可给孩子上户口,无疑在推动一夫多妻制,我认为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倒退。社会不公加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躺平,或者反抗。

  • @GNX-Y903VW
    @GNX-Y903VW Рік тому +4

    我覺得是地區分化型+種群混合下=多種混和式的基因

  • @user-dk9ib6vo6g
    @user-dk9ib6vo6g Рік тому +4

    人类在进化一夫一妻制是对的 你看有一些正常的家庭 男人爱孩子 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这就体现了一幅一致的 好处

    • @guoqingduan
      @guoqingduan Рік тому +1

      各有各的好处,一夫一妻只有一个男人爱孩子,群婚就会只要跟这个女人有过关系的男人都会爱这个孩子,一夫多妻就是这个男人的孩子谁都不敢欺负,因为他爹既然能获得交配权,肯定是最强壮的。所以看你是什么需求。

  • @user-ki1mk3ph3m
    @user-ki1mk3ph3m Рік тому +8

    人類的天性是貪婪,但是強弱有別,強者如果不加以限制放開自我的話,就會像幾年前上新聞的高官一樣,全國各地都有行宮,行宮內後宮無數,一天日一個,整年都不重覆,真的羡煞旁人,至於弱者,單身狗連突破0都達不到…

    • @pengwan703
      @pengwan703 Рік тому

      弱者也有办法,如中国农民共产革命:打下榆林城,一人一个女学生。

  • @LineAce
    @LineAce Рік тому +2

    原始人,之所以 “食物丰富”,是因为寿命低、死亡率高啊,人口无法海量增长啊。
    农业革命后,食物总量肯定是增加的,寿命也增长了,人口暴增,食物就不够啦。但繁衍能力是肯定增加的。
    所以,说 “农业革命是最大的失败” ,有待商榷,如果只从 “代价” 来考虑,那 “工业革命” 则是更大的失败

  • @a26732943
    @a26732943 Рік тому +5

    不論東方文明還是西方文明,一夫一妻制都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產物,主要功用就是用來分家產的。

  • @xiyueyao2538
    @xiyueyao2538 Рік тому

    大哲学家说的真好

  • @b9844030
    @b9844030 Рік тому +17

    這個問題只要問問自己的性癖即可。群婚制才是本能,因為基因需要多樣性。但一夫一妻保證後代的存活率,所以會出現一夫一妻和群婚同時存在的情況。

  • @yytt9922
    @yytt9922 Рік тому +1

    一夫一妻制并不是爱情产物,而是一种财产和经济制度 反对一夫多妻的反而是男人对社会也不稳定

  • @sona2845
    @sona2845 Рік тому

    震惊!这是能讨论的吗🙊谢谢分享,以前完全没有过这方面的思考

  • @hongfuli4168
    @hongfuli4168 Рік тому +13

    一夫一妻不符合人类的天性。所谓天性就是指生理本能。比如一个有一夫一妻生理本能的动物,一旦有了配偶,对其他异性立刻会产生本能排斥。人类可不是那样,不但婚前尝试了无数,婚后也可以结婚离婚再结婚再离婚包括隔壁老王和老王的媳妇,从来没有哪个会有生理上的排斥,更多的时候是会得到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愉悦。一句话,人类的天性是群婚的,是刻在基因里的。哲学家淘汰不绝谈了快五十分钟,其实五分钟就可以说的很清楚。再次建议重新剪辑你们的视频至原先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你们的视频就会火起来的。

  • @chung6962
    @chung696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精彩!

  • @user-em7rk9cg6w
    @user-em7rk9cg6w Рік тому +3

    不知道为什么?听了之后总感觉一夫一妻制的理由没有前面两个硬核啊🧐【就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

  • @songliu574
    @songliu574 Рік тому +5

    有一种说法是一夫一妻制使人类保持了基因多样性从而避免了被天敌(例如病毒)灭种的可能性,我比较赞成这种观点。

    • @mbjchen
      @mbjchen Рік тому +2

      從生物學看 如果是為了保持了基因多样性, 則應該是選擇群婚, 就像植物花粉傳播的 異花授粉 機制。

    • @guoqingduan
      @guoqingduan Рік тому

      群婚怎么就不是基因多样性了了?

  • @joylove8693
    @joylove8693 11 днів тому

    Very interesting, it seems logical to me, many thanks for sharing ❤👍

  • @user-bn2gv8nq5n
    @user-bn2gv8nq5n 2 роки тому +6

    至于弗洛伊德对一夫一妻的看法,主要可以归结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里,不过性压抑导致原欲的升华、从而推动文明这种理论,实际上是精神分析发展早期许多概念都还很粗糙、把心理发育当成好像牛顿力学时代那种生物体机械地自发生长形成似的观念的产物,在后来精神分析的发展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中这种看法早已被取代,人类不是要性压抑才有文明、正如儿童不是要不断承受挫折和压抑才能成长出智力那样,恰好相反,需要在总体上主观感受快乐胜任的背景下、才能够喜欢增加忍受暂时不满的弹性,在总体背景下包含恰当的挫折的快乐胜任的背景下不断克服不是很明显的压抑和挫折而弹性地获得满足,这样逐渐增加心理弹性坚韧的程度并且逐渐能面对现实比例。性的本能和社会生活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在这样的机制下、性方面的心身人格才能发育,一夫一妻自恋嫉妒占有这些明显就是人格发育失败的产物,而且是恶性的,无视现实比例的,幻想着人类的情欲本能就应该只好像另外某一个人自恋世界的片段、只根据那个人的支配和需要而出现的,这样狭隘低级的心身形态对应着平板化单调刻板的简单狭隘,根本就不能发展出丰富细致多层次的心智和文明。

    • @fghabc8090
      @fghabc8090 Рік тому

      你的观点挺有意思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书我也看过,只不过关注点在社会结构层面,对于性压抑这方面不太关注,请问您有推荐的书吗或者有类似的讨论群吗

    • @user-wo2ou3rh6d
      @user-wo2ou3rh6d Рік тому

      @@fghabc8090 你可以参考一本学术著作,有中文版,《亚当夏娃在拂晓》,英文原意是Sex在拂晓

  • @LUO-BRO
    @LUO-BRO Рік тому +2

    人類天性 自私自利有 大愛無私有
    有人喜歡忠誠 有人喜歡風流 有壞人 有好人 有科學家 有藝術家 有廚師 有電競選手 有人愛運動 有人喜歡宅...............以下省略
    所以人類天性是什麼?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了!

  • @user-rw9zc3fs6b
    @user-rw9zc3fs6b Рік тому +4

    多偶制假说部分,从多偶制转像一夫一妻制的论点过于单薄,尤其是第一个,武器的出现,在漫长的二十万年,人类一直靠狩猎生存,所以很早就会有武器的出现,尤其是对石头的使用肯定比一夫一妻制出现早很多很多

    • @HOUKAIJIA
      @HOUKAIJIA Рік тому +2

      是的,如果能找到大量的化石文物做为依据,从统计学上得出结论还是更有说服性

  • @benyip7211
    @benyip7211 Рік тому

    我看好多youtube, 你是第一個講這 topic

  • @user-kk5pj6qu5w
    @user-kk5pj6qu5w Рік тому +3

    利用繁衍角度
    我想
    一夫一妻制不利於繁衍後代
    人類胎生大多數都是一胞胎
    這可能是教育生存有點困難
    如果每次都多胞胎或是卵生
    那極有可能會有很多棄嬰
    只有多偶制跟群婚制比較有辦法互相幫忙
    生活教育可以簡單安逸的可以一夫一妻
    可以有更多的方向前進
    但為了生存繁衍可能是多偶制跟群婚制
    我認為是三種都有的
    只是發生在不同的地區所衍生
    當然在此我得說一夫一妻或許是在最單純的地方
    化為人類或動物基本上也是
    只要有群體有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
    就會造就不一定的現象
    換句話說現在這些制度的探討以及磨合
    是因為現在人與人之間可以接觸比以往太多太廣
    信息年代到來加上國家文化所引導出的制度跟觀念
    或許人類原本很聰明
    多偶制或群婚制導致人類其實越來越笨
    變得出生都無法自理
    換了另外一種形式的生活存在
    就像是偷嚐禁果的典故概念

    • @gkgkyy3
      @gkgkyy3 Рік тому +1

      部落適合群婚..
      資本?社會適合一夫妻...
      多妻適合貧富差距甚大的社會...
      就看人類要把社會搞成什麼樣子或把自己搞成什麼樣子~.~
      人性沒有對錯...但是還是要承受的....

  • @charleshon
    @charleshon Рік тому +2

    由於石器時代維持了很長時間,不同的部落可以有不同的制度,假若某些部落熱忠於宗教,可能小了心思談情說愛而用一夫一妻的制度也不出奇。

  • @jackjia2909
    @jackjia2909 Рік тому +1

    一夫一妻制是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需要

  • @dajenh1
    @dajenh1 Рік тому +11

    有另一個原因,在“人類簡史”有提到,就是“政府”的出現,以及社會現代化,為了容易管理,一夫一妻制是最容易的。別的不說,光是抽稅,單身,或是結婚共同申報,僅此而已。簡單明瞭。

    • @LineAce
      @LineAce Рік тому

      “政府” 的出現不是 “因”,而是 “果”,甚至不需要政府,一個 “長老” 都可以。 因為人的 “社會化”,如果讓少數男人佔有全部女人,那剩下的多數男人就會謀反,導致社會崩潰。 於是,需要一個 “政府” 來主持資源分配,從而規定 “一夫一妻”。 實際上,財富、生產資料,也是這個道理,如果讓 20% 的少數人佔據大部分財富,該社會是肯定要崩潰的

    • @LineAce
      @LineAce Рік тому +5

      你們內心是 “反政府” 的,所以你上面的話總是在指責 “政府為了私心,為了容易管理”,是他們要主宰社會,把 “政府” 當成了 “制度” 的 “因”。 而實際上是,人類只要進入社群,就發現需要一個 “長老”、“族長”、“家長”、“政府” 來主持公道,主要是分配,以讓社會不崩潰。 但結果卻導致 “君主”、“皇權”、“王權”、“神權”,獲得了自己的私利,無論他想了多少辦法,也無法真正實施 “公平分配”、“按勞分配”,他們只能延緩崩潰,而無法阻絕崩潰

    • @drygoat8
      @drygoat8 Рік тому +1

      @@LineAce 一半同意,如今許多社會都是20%的人拿著超過80%的財富,就是靠著政府主宰社會保持穩定,而且人性必然使有權力的族群趨向腐敗,所以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質疑政府。不過質疑政府不等於"反政府",遵守規則,檢視權威,永遠要記得讓分粥的人拿最後一碗,而千萬不能把政府當媽。

  • @fishkiki
    @fishkiki Рік тому

    有趣的主題

  • @user-sf6ki2tz7n
    @user-sf6ki2tz7n Рік тому +3

    一夫一妻制 是為了保護各位男性的
    如果改成多偶制
    女生寧願當帥哥的小三
    也不願意收一堆醜男當老公

  • @caocaohehe
    @caocaohehe Рік тому +2

    听完觉得人类进步过程中也很有可能会经历三种模式。
    最初由于不太懂用板砖,所以强壮者专。 后来人们都用武器了,进入了混合家庭模式,然后私有制产生,人类开始单偶制

  • @jackkingslakes7917
    @jackkingslakes7917 Рік тому

    讲得非常好!

  • @Aatrox_Darkin
    @Aatrox_Darkin Рік тому +28

    怪不得這麼好的頻道訂閱這麼少,沒事說什麼大真話,應該也是個長年被黃標的頻道。

  • @user-ff2ut6vp3b
    @user-ff2ut6vp3b Рік тому +2

    人类漫长进化过程(社会文明)是群交向一夫一妻制(辅助的一夫多妻制)进化的。

  • @reaixuexideqichebozhu
    @reaixuexideqichebozhu 2 роки тому +1

    支持

  • @kevingai370
    @kevingai370 Рік тому

    实在是太有道理了,太有逻辑了。

  • @baijack9772
    @baijack9772 Рік тому +1

    我是比较相信群交制的,为什么不说群婚呢,因为凡是谈到婚姻就一定是文明的产物,就一定会通过某些约束性条件来约束天性,而文明这种东西是具有多样性的,哪一种都有可能,但是谈到天性,这个东西我自己就有发言权,在我性发育开始产生性欲后,我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本能就是要交配,如果没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我肯定见到任何异性,只要看起来健康,没有疾病或太衰老,我都会想方设法去完成性交并释放性欲,什么嫉妒呀什么爱情呀不会考虑的,就像口渴了要喝水一样简单,而且考虑到那种狩猎时期,女人也没有条件像今天这样化妆打扮,所有人基本都是裸露着身体,最多有点皮毛树叶啥的遮蔽一下,在那样的环境下,是不能以现代人的经验来判断,而应该以你最原始的本能来判断比较准确。

  • @Beyond_Matter
    @Beyond_Matter Рік тому +4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不过也是一种生物,物种存在着竞争,需要让优势的基因在数量上呈现优势。所以男人需要有很多女人为其繁衍后代。具有优势的男人是以体力,智力来体现的,因此那些社会精英,富人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后代,而那些没有出息的男人的基因被这个机制淘汰。一夫一妻制其实有很多弊端,尤其是夫妻关系不和比较难以解决。女性不是母鸡,她们的攻击性要远比母鸡强, 夫妻之间的矛盾也很多,有的还对男人动手动脚的也有。只要2只眼睛不是两边长而是都朝前看的动物都是极有攻击性的。人与人之间的恨远远大于爱,矛盾是常态;而爱只是短暂的不稳定态。有些社会以牺牲了女性的自由换来相对稳定的夫妻关系,对于人类的繁衍和稳定有一定的作用。我不是性别歧视,我在这里只从生物的角度去看人类这个物种发展的一种思想探索。

  • @AshWang369
    @AshWang369 Рік тому

    把硬核的哲學講的有夠有趣

  • @user-pq5bd1zf4v
    @user-pq5bd1zf4v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婚姻只是繁衍的一種選擇策略
    雄性繁衍週期長且量多(依據精蟲數量)
    雌性繁衍週期到更年期後停止且限量(依據一生的排卵數及排卵週期)
    故,雄性傾向多方面繁衍、雌性傾向慎選繁衍

  • @user-ry9du3sk7y
    @user-ry9du3sk7y Рік тому +5

    不管怎么样的婚姻制,都是要以人类这个物种有利为基础。

    • @jj987987987
      @jj987987987 Рік тому

      解释一下同性恋对物种有什么帮助

  • @user-lv9nl2cv6p
    @user-lv9nl2cv6p 2 роки тому +8

    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实际上生物学意义上根本不能算一夫一妻,2017年中山大学一个生物教授指责别人明星老婆不遵守一夫一妻,还被我交锋骂得不情不愿勉强改了一点口,结果这个教授第二年Me too的时候就被跨10年多届中山大学生物系的女生揭发他上野外实习课时要求女生和自己单独相处,把手直接伸进女生奶罩里摸奶。这些人自己都不遵守自己的理论。

    • @fccp8759
      @fccp8759 Рік тому +5

      对人类社会配偶关系提出一夫一妻制的是传统道德(宗教)和现代社会制度里规定的,并非社会学和人类学以科学标准定义的。所以被我们挂在口上的所谓“一夫一妻制”是政治层面的东西,而非科学层面的事实

  • @ibn5100_sg
    @ibn5100_sg Рік тому

    我是希望雙方乃至多方要確立互相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內建就是一夫一妻或是其他制度

  • @TWS1874
    @TWS1874 Рік тому +4

    多混婚配容易亂倫,而且一夫一妻對容易維持社會穩定。

  • @maggiesu561
    @maggiesu561 Рік тому +2

    什么是人类的天性,你的天性还是我的天性,男人的天性还是女人的天性?人类在这方面存在共同的天性吗?
    如果没有婚姻制度,男人大部分都会希望一夫多妻吧?这就是男人的天性. 可是天性与现实之间本来就存在差距,并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释放天性,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或未来。
    女人的天性是什么?视频中说有一个出轨的男人必然就会有一个出轨的女人,这就是个错误假设,因为只有处于婚姻关系中的一方才叫出轨,女小三多半都不在婚姻关系中。女性出轨的概率远远小于男性。
    最后一夫一妻制本来也不是为了符合人类天性才建立的,它是为了社会稳定建立的,所以它是否符合人类天性,并不重要。

  • @SamHuangAZ
    @SamHuangAZ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看起來各種情況應該是並存的, 不同的外在環境, 不同的偶然演化, 不同的人群基因, 讓不同的情況在不同的範圍內, 發生了寡佔現象. 而隨著交流和交通的劇增, 又發生了不同的變化組合. 結論是, 無法下結論, 只能享受研究推論的過程.

  • @user-jy8oz7ne9d
    @user-jy8oz7ne9d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人腦負責“理性”與“邏輯思考”的區域是前額葉皮質。在跨越道德底線的行為即將發生前,採煞車也是這個腦區在作用,但前額葉皮質是人類後來才演化的腦區,所以我覺得人類天生不是一夫一妻制,人類採取的是“社會性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會成為主流,並不是建立在人類的“本能”,而是文明發展上的“需要”。

  • @tanliyu9901
    @tanliyu9901 Рік тому +3

    实际上人类的天性是活着繁衍,而一夫一妻制是最科学的管理,也是为了不发生近亲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