Це відео не доступне.
Перепрошуємо.

生活處處是壓力,家庭、學校、工作,人際上的互動,都讓我們累積著壓力和負面情緒,負面情緒真的不好嗎?我們該如何面對、處理這些情緒呢【化育│眾生文化】為什麼不這樣想part2: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7 лип 2024
  • 相關連結:
    • 眾生文化
    • 聽聞大師
    • 為你而讀
    • 總編雲書房podcast
    作者: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鄥金欽列多傑
    讀誦:李聖文
    放下,是為了自己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故事主角是一個十歲小女生的情緒,這五個情緒角色分別是:快樂、恐懼、悲傷、憤怒、厭惡。快樂原本一直主宰著小女生的生活,所有的決定和行動,都是為了創造快樂的感受和回憶。但當小女孩面臨搬家、轉學等生活變動,壓力讓她的行為變得叛逆,最後反而是悲傷的情緒,幫助她釋放了壓力,重拾與父母的溝通。
    如同這部動畫給予人們的啟示:情緒沒有好壞,每種情緒都有功能,是我們為它們貼上了評價的標籤,例如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就被歸類為負面情緒。其實情緒更像是一種信號,提供我們理解內心潛藏的創傷或心理模式,若細細觀察,就有機會更理解、貼近自己。
    要達到這樣的狀態,得要先「看見」負面情緒,再慢慢練習「放下」的課題。這個過程可以拆解成細緻的操作步驟,透過持續的練習達成目標;但這樣的轉變,也可能發生在一瞬間。重點是,我們是否願意接受事情有其他的可能。願意從不同角度去觀看和理解,而不是讓自己一直困在情緒之中。
    面對未解的創傷:你可以拒絕你不想要的東西
    很多人跟我說:「我知道自己生氣,也看得到自己生氣,可是那明明就是別人的錯!為什麼要放下的卻是我?」前陣子有個年輕人告訴我,他讀博士班時,指導教授因為自己的升等需求,不顧他有經濟負擔,延遲他畢業的時程。雖然事過境遷,他也畢業多年,但這件事情對他來說仍是很大的創傷,心裡或多或少還是恨著老師。「該怎麼化解心裡的怨?」他如此問我。
    學習放下,從來就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自己。放下,對自己是一件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一個人不放下,一直帶著這個仇恨,等同是加害者傷害了我們一次,我們卻將他人短暫、一時的傷害變成永久的傷害,不停地記仇及回想,一直折磨自己。我覺得這對自己是不公平的……
    #佛法#佛陀#修行#修持#禪修#藏傳佛教#大寶法王#有聲書#壓力#放下#快樂#正面#情緒

КОМЕНТАРІ • 2

  • @limkimchoo1574
    @limkimchoo1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谢谢法王与李师兄!🙏🏽

  • @pinkiss88
    @pinkiss8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噶瑪巴千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