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暢速飆網11月!誰說雙11才有好康⚡家用網路首選【大大寬頻】光纖飆網就是快!整個11月都有加碼送!申裝360M以上 免裝機費500元!🏃🏻♂ 專人服務,快速安裝,暢快飆網穩定!快到大大數位門市搶辦! - 大大寬頻 新北/高雄申裝:bit.ly/3QQ6ToB - 大大寬頻 桃竹苗/台中申裝: tbc.im/rMvuaujaMZju🏃🏻♂現在還享有數位門市限定優惠唷!趕快去看看吧!
👍
就好像有一部電影(嬰兒轉運站)演的
我有申辦過,主要還是得牽線,由於我家是偏遠地區,該公司也有經費問題不方便弄,這終究沒法處裡我家20幾年來一直用中華電信16MB的網速;順帶一題大大寬頻的服務態度挺好的 👍
ㄅ
這才是記者,感動是可以看到本著記者初心仍堅持的人😊
祝台灣的媒體環境越來越健康😢
😢
但這種新聞沒人在意 腥羶色才有點擊率
@@123redlight_3希望
平均台灣記者:誰跟你管什麼初心,有點閱有賺錢就好,新聞是製造業
相較於各大政媒,報導者真的是少數保有記者精神的媒體了,希望一直都是靠小額捐款來支撐的你們,能繼續保有這麼純淨優質的報導品質。
報導者是一個超優質的媒體,希望能看到更多採訪報導者記者的內容。
從五六年前我在媒體業,就知道「報導者」這個媒體。也是它讓我決定離開當時的公司。這才是真正的記者,盡一份媒體該盡的責任。報導者真的是很棒的媒體!
看到哭,沒想到一篇報導背後有這麼多思考和糾結QQ好喜歡這種請一線採訪者來聊聊的節目,希望可以再聊多一點,二十分鐘太短了!
我跟你一樣看到哭,不管是對報導者記者的堅持,或是報導中當事者長久以來的感受。
我是在podcast 上聽完來的,時間比較長可以去聽看看
小時候媽媽跟阿嬤帶我去逛街 他們在裡面看 我在門口晃 就被抱走了 好險路人馬上看到 我媽也很快就追出來 現在才能幸福的長大 (這是光天化日下 發生在南港的街頭)
我是我媽去喝喜酒上帶回來的耶就這麼隨性😅😅我媽因為子宮問題無法生育在去台北喝喜酒時聊天聊到 就帶回來了那時候還不滿1歲到現在我結婚生小孩了也沒去找過不是不去找而是在意我媽的感受
都是親戚ㄚ
其實養育的長輩讓你人生過得不錯身心靈都健康,其實我也覺得活在當下就好
養大於生
很高興再次深切體會到台灣有一群堅持理念的工作者默默努力著 非常期待志祺這個新系列“人們的祖國並不存在於血緣 而是在於我們的語言” 當台灣社會在抖音影片的影響下越來越不自覺的使用中國文革語言時 或許該理性思考後再選擇用語
看到這篇百感交集。我小時候媽媽也常說我是撿來的,有一個搬去美國的爸爸,25歲跟爸爸相認,還一起生活了三四年。37歲時卻發現DNA檢測根本不是親生的。那我到底哪來的,我媽到現在堅決不告訴我,全親戚也不肯說,有一個我懷疑是爸爸的叔叔也死了。雖說養育之恩最大,但這種被騙的心情真的不好受,如果我都沒發現就算了,發現了還死不講,就算我已經快中年了還是很難想通。我最討厭跟我說不要再追究的那種人,未經他人苦末勸他人善。
海賊王 娜美
對於視自己所擁有、為理所當然的人來說追尋自己的根源有多重要、他們是無法理解的
感謝你的故事祝你能順利的達成你的目標
親戚也知道??那其實就說明這件事的範圍人選很小了高機率大家都認識 說出來大家臉面都很難看 所以才全部都不肯說有個方向可以想想 哪個長輩(非直系)對你特別好的 很有可能就跟目標人選有關係台灣人老輩的想法 自家血脈多少會比較關照
@@仁仁仁-w3i 問題就是大家都不說,而且我懷疑是的人已經死了... 那個人有家庭我也不好去打擾這樣。
想到小時候,父母離異後有段時間日子不是很好過,然後有天家母突然問我,想不想去美國讀書?她有朋友在那,也許她也差點被迫放棄我跟弟弟,但很慶幸我們都挺過來了
難怪小時候我阿公阿罵爸爸媽媽常常告訴我們說別人拿給我們的東西要問過他們才可以吃,還有出去不可以跟陌生人走每天耳提面命的說原來當時台灣的社會環境是這樣子的現在長大才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小時候家境不好,偽單親的媽媽,養著5個孩子著實不容易.中途曾經送養四哥給其他親友.只是後來捨不得.反悔抱回來養...對她來說,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人生.母親每當回想過去的日子,總會忍不住落淚.
讓這些用心報導的小眾媒體被看見很好。專題內容有深度,增廣見聞。
早期台灣的社會送養很常見,有的是兄弟姐妹過繼給自己的親戚,有的是過繼給沒有小孩的夫婦,有的是當長工,有的是當童養媳,只要能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我死掉的奶奶據說以前曾經在路上撿過別人丟棄的嬰兒,當然有沒有養大就不知道了,我爸那邊的血親出生日期跟身份證上的幾乎都不一樣
半世紀以前是在家生產,報戶口那天就登記成出生日期,所以很多人身分證上生日跟實際差很多,我媽就是過年前出生,等戶政放完年假已經二月底了😂
我某個舅舅就是當年經濟狀況不好家裡小孩多,加上一生下來小孩體弱所以直接找認識的人幫忙送養(對象:例如戰後離鄉背井的榮民),對方提供醫療和金援,小孩長大跟他姓奉養他。能活下來就很感謝了。長輩和比較大的孩子知道這件事,我這輩的逢年過節也沒見過他,只是聽老一輩聊天時有提起一點,早年也聽說有往來,後來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活下來。😢連名字和後面姓氏都不清楚挺悲傷的,也不想挖老人家傷疤。
@@separate022 我爸媽有跟我說,以前報戶口跟出生時間不一致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點是因為以前的人真的太窮,沒有健保,醫療技術也不發達,所以小孩剛生出會先養一陣子,確認小孩身體健康沒有夭折再去報戶口。第二點就是當時交通不便利,從家裡騎個腳踏車到戶政事務所可能也要半天,來回一整天的時間就沒了,所以才會有第一點看小孩健不健康,再去報戶口。
@@TheYaFun 不過我奶奶那邊經濟不好是因為家族男性太抗了(爺爺),然後又遇到惡鄰居
希望報導者這樣的新聞媒體清流可以日漸壯大
這才是錫蘭所說的臺灣媒體應該報導的內容!
難來還是有正常的記者謝謝報導者的存在希望你們可以繼續靠你們的影響力跟民眾的力量走下去加油🎉❤
身為高中才知道是被出養的人,突然被告知並與原生家庭見面,其實感到非常受傷。與原生家庭見面共二次,第二次則是在外面吃飯。在此知道有一個哥哥三個姐姐,一個弟弟。(印象中)我出生一個月就出養,但是弟弟僅小我一歲,這代表沒有環境養我的原因之一,可能因為我是女生?!反正我個人非常抗拒與原生家庭任何接觸。另外,後話就是~我也想過如果當初出養到國外,說不定環境相對比較好,能過上更好的日子,可以活得更出采。(現在的家庭是一般工薪階層)當然這就像是玩遊戲一樣,類似角色扮演的幻想啦~~最後很感謝我現在的父母,對我及對弟弟(他們親生兒子),沒有特殊差異,甚至在其他鄰居眼中,他們都有點溺愛我們倆@@
好棒
我也是販嬰潮流長大的人,感謝這篇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境遇不孤單。😂
當年是真的有很多漏洞,我的一位舅爺就因為總是有半年在遠洋漁船上,他跟孩子們的親子關係那時候的戶籍辦法只能登記為領養。他們發現之後舅爺為了證明他們真的是親生的,還專程去做DNA鑑定。
別看現在台灣好像很安全 以前台灣也是問題很多小時候真的很多人被拐走 新聞上也常常有媽媽帶小孩去菜市場買菜 一轉身小孩就不見找不回來了 還有小朋友(國高中)出門倒垃圾還是買東西(5分鐘左右) 人就不見找不回來電視上也有再宣導拐賣問題 感覺好像是2000後還是2010後就比較少這樣拐走的事情 對比一下訊息 大概是這時後台灣的監視器變多增加難度 所以拐賣集團轉往其他國家去操作了送養一開始是好意 可是當送養變成一門生意 絕對會變得很恐怖除了少部分真心要送養的人(含養不起 意外生孩) 更大的送養缺口就是用偷拐的 所以當初才會常常出現小孩失蹤 這種事情在東亞國家真的不少見
小時候, 常聽說, 小孩被拐罵失蹤的消息, 真的很可怕我爸媽那一輩, 小孩被過繼送養是常態想起小時候... 一路走來, 台灣真的不容易啊
11:04 我以前中學時期曾經和一位美國家教上一對一英文課,他有一天很感慨的和我說到,他認為respect 不等於obey, 他提到這個是因為剛剛他台灣太太的嫂嫂,在大罵他這個美國人不孝順台灣岳母,他很無奈。所以當時的我理解了台灣說的孝順居然是服從,那不就是奴隸!!!所以那個台灣嫂嫂很自以為是的覺得她的輩分高,可以隨意用輩分罵人....假孝順之名,行不理智及低智商之事
印象中我媽說過小時候她曾經差點被讓給別人家養,因為外公跟外婆生了10幾個小孩,夭折跟早死幾個後,最後剩下8個兄弟姊妹,我媽是最小的一個,但是是女生,當時又重男輕女,所以曾經養不起那麼多小孩,所以我媽差點被有錢人家抱去養,是我媽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賺錢),才得以在原生家庭長大。
幫補充以前是真的會賣小孩的 我媽也是最小的也沒什麼工作能力(姐姐們都在做電子花車) 那個時候報紙上就有我媽的照片 所以我有兩個外婆 而我媽也是過了好幾十年才又回去聯絡原外婆 理解外婆那個時候這麼做的苦衷
我外婆就是被賣給有錢人當養女
以前的人沒節育觀念 有的還會拼命生(以前人多=勞動力多)後來發現養不起就送養
我是七年級生,小時候聽我爸說,我的爺爺(爸爸的爸爸)其實是養子。當下我聽到覺得有點驚訝,但我爸說,爺爺那個年代這種事很正常...
我是八年級生,但我也是在幾年前我爺爺過世時才知道我爺爺是養子的事,我爺爺的養父本來非常有錢,但賭博輸光而我爺爺又是長子,所以只念到小學畢業就出來養家賺錢,但我就不清楚我爺爺的弟弟妹妹是否是親生的還是領養的,而我奶奶是從小寄養在有錢人家。
那個年代養子、還有童養媳,從嬰兒就已經被決定結婚對象了。我有陣子工作不順,已經已婚變二度就業了,只好臨時找了個加油站打工,讓我驚訝的是,那裡快10個未成年的工讀生,都大概15~17歲,都是輟學生,有些是育幼院孤兒,有些也是養子、養女、經濟狀況不佳,未成年就必須辛苦工作養家,一個工讀生女生一個月要賺四萬養全家(所以一個瘦弱的童工要一直加班),我才開了眼界,我以前真的太好命,這些現在在這個年代依然存在,而且很多。
也許 這有點像以前常聽老人嚇小孩說 再不乖就載你到火車站賣掉
不是非洲嗎?
會不會是真的有才會拿來說?
@@M80103 我是相信真的有 以前在鄉下就有聽過很多這種故事
@@ursowrongwrongisaid 還好現代社會比較注重兒童人權了
我就是想看到更多這樣的內容阿! 很棒!
"人永遠會渴望自己沒有的東西,而看不見自己所擁有的,等到了失去才在後悔"人或許在尋找是一種名為"根"的感覺,留在心底的一根刺,不拔或許時間會沖淡一切,但當情緒上來時或許又會想起進而產生"遺憾""做或不做,這是個問題"改變不了什麼,但可以消除"遺憾"
雖不可否定他人追求自己身世的權利,但這還是比較幸福的有多少在原生家庭長大卻一路得不到愛的孩子,必須用一生去治癒童年,甚至還有小時被送養領養,卻也是一路苦到大...
DK也講過這件事建議之後這個類型的影片 廣告可以再挑一下 盡量跟主題氣氛類似或相關 比較不會有情緒斷掉的感覺 這部的廣告就有一點(原本醞釀不錯的 跳廣告突然變很歡樂)
早年台灣的拐賣、非法送收養是真的很多。現在比較老牌的醫院或婦產科都還是看的到防竊嬰措施喔!婦產科的樓層每個出入口門一開警報器就會響、每個嬰兒都配戴追蹤器之類的
我喜歡這種新的節目型態,透過記者採訪的過程可以知道很多面向,引發省思。之前看另一集討論數位性暴力的議題,這類討論真的很優質。
被賣到英國 美國 歐洲等這些國家的人真的是羨慕!畢竟已經成了人生勝利組了脫離台灣糟糕社會現象,如果要承擔這代價我願意被賣而不是被原生家庭繼續畢竟養不起就不要生或者讓小孩繼續在身邊受苦。
那位遺失的小哥應該近60歲了(196x年) 隔壁的小哥被誘拐帶走 我看他的媽媽用盡一切方法找那位小哥那是真實的 悲傷的故事 在屏東鄉下 我的童年回憶
謝謝志祺,讓我又可以看到一位真正的記者!感覺台灣沒有記者很久了😢
報導者裡的記者都很優秀
@@小馬克-d2e 真的!!!非常難得
40年前非常猖獗。而且換嬰兒養 黑戶非常多
看了好想哭😢這個形式很讚🎉
這是一個很好的議題,很喜歡這樣不同的報導,社會有太多的面向了,值得我們去了解跟探討^^
我想我應該也是再哪個時期被到處販賣的孩子。現在也已經34歲了當時我在大學期間,在網路上當時的無名小站看到與我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一開始以為原來有人與我長這麼像,後來與對方認識後得知說,他現在的養父養母從小就告訴他說他是醫院領養回來的,因為說當時生我們的媽媽沒錢養小孩生完就跑走了,但是有另一個雙胞胎哥哥不見了,(但後來還有其他版本的故事,所以以上版本是一開始的版本),所以他看到我後覺得是我,一開始覺得我只是跟他長很像而已,幹嘛編這個故事給我聽,因為我爸媽沒有跟我講過這些,我也一直認為我是他們唯一的小孩(家中只有我一個小孩,但與他深談過後,覺得嗯…我就是應該也是被領養的,因為我跟他有很多地方都很像,而且我的長相與我爸媽都不一樣,加上當時在成長過程中也有發現一些疑惑不解的事情,也讓我聯想拼湊在一起…等等 但一直希望也能找到我們的爸媽!
請問你們倆有去做過DNA檢測?
@@sonatine0820 當初再大學時期認識時,有想過要不要去驗DNA 但費用太貴,後來就作罷。但現在已經30幾歲了,就沒想去驗。但是我跟他的聲音很像,還有身體一些特徵跟症狀都一樣,應該就是真的是雙胞胎了。
好離奇的事件,謝謝你的分享
我也有個妹妹在嬰兒時期就被送養的,77年次(1988),聽說是送去西螺。小時候媽媽也常講說家裡的小孩曾經被美國人或日本人看中想要領養,但後來沒有。
雖然跟這集的主題不同,但是10:36「其實人們的祖國並不存在於血緣之中,而是在於我們的語言。」看到這句好有感觸:身分的認同跟語言、文化的關聯性更大。同時也害怕這些本土語言消失,而有12:04那段開始所說的那種「失語」的感受(13:33),所以本土語的復興才會有這麼前輩跟有志前仆後繼地去推動啊。
確實但我也同時想到了有一群打算用中文綁架我們的人這種兩者想法都存在的矛盾就是難以定義對或錯的例子
@@m240582想恢复本土语言,得去那些古村落,越是与外界接触得少,保留得东西就越多
@@m240582你是原住民吗?
啊……然後就會有一堆人說什麼讓 ChatGPT 保存就好之類的人…… 😢然後 AI 像 Meta 或 OpenAI 這邊就會鼓吹什麼 No languages left behind 實際上卻是讓大家都被大資源的語言(尤其是英文)牽著走…… 😢
然後還有羅馬拼音霸權之類的,這群人以為自己這樣是在復振本土語言,但卻是在排擠使用其他文字系統保留本土語言的人(還自以為優越、國際化云云……到最後想學習自己語言卻要先被這些封閉的社群洗臉侮辱一番後才能學習,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放棄 😰
希望多一點這種深入報導❤
Good topic, 在愛爾蘭香港人,相信香港都一樣這樣情況,很喜歡這樣報導approach
看完對台灣記者改觀了 口條邏輯都很棒 知感性兼具 期待郭找到第四個名字😢
報導者真的很不錯,大家可以多關注
這集好棒🥹 是我看志祺七七裡面對我來說數一數二的一集🥹🥹
志祺七七最近真的辛苦了,竟然被抹上政治色彩,明明是推廣更多知識給大家的優質頻道,在這邊也向許伯與簡芝還有Bump說聲辛苦了,感謝你們做出富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希望你們不要被媒體操作給擊倒!加油!
在大概國小就聽過賣到國外的故事,其實我以前是羨慕的,總感覺經濟上會過得比較好,但長大就覺得人生各有各的好
我喜歡這個系列!這個系列可以讓我們知道更多更優質的記者與報導😊
誠心希望七七能報導與精神疾病相關的正面新聞以及話題
看到這個標題讓我想到一個特別的例子有對夫妻生了雙胞胎女兒其中一個在很小的時候被偷抱走了媽媽整日以淚洗面後來到有觀音的廟裡去拜拜籤詩的大意我忘記了但大致上是說有緣會再見面許多年過去了有一天因緣際會之下被抱走的女兒來到台灣因為剛好有認識的人認出她的樣子後來跟原本這對夫妻見面後來了解之後竟然發現對方夫妻是自己的親戚(多年一直無所出才決定領養小孩)他們哭成一團緣份千里一線牽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
我爺爺的一個妹妹就被送養了,我家當時滿有錢的,當時我太婆剛生了一個女兒,然後他小叔生了個兒子(我爺的堂弟),結果小叔的老婆沒奶,她婆婆(爺爺的奶奶;繼母)就把堂弟抱給我太婆,然後把我太婆生的女兒送養到一個很窮苦的人家。我爺爺過世時他所有的姊妹都來了,就可以看到三個白胖又嫩的中年貴婦vs黑乾瘦的老年婦人,那個姑婆來時已經封蓋了,她哭的很慘,說不是字問路來的,苦以後沒娘家了。我四姨也差點送養,沒送出去是因為我大姨帶我二姨去哪家哭,把四姨哭回來,後來四姨人生不順遂40幾就意外過世,我大姨就很後悔把她帶回來,那家比較有錢沒女兒,覺得就算看不到至少她還活著,而我外婆一直不怎麼把四姨當女兒,直到她死後才後悔。以前鄰居阿姨也是給人當養女的,說她的原生家庭以為她是去給有錢人當養女,結果那家是媽媽桑,是私妓,後來她要接客前認識現在老公,直接跟他說,她老公就去給她贖身。我個人是覺得只要不是殺人犯跟戀童癖、吸毒崽,再怎樣都比我爸好,畢竟他基本上已經處於人類下限狀態了。
好像早期戲劇的故事,果然戲如人生
你爸是酒鬼嗎?😮💨
我是2001年出生的年輕人,沒想到這些事情竟然離我這麼近欸我還有另一個身分是中二代,以前去對岸時,媽媽總會提醒出門要注意,人口販子很多,自己也有親戚被拐走失蹤了。原本以為這些故事只會發生在對岸(跟其他亞洲國家),沒想到台灣竟然也有!
感謝報導者詳細深入的報導內容
家裡上個時代也有送養嬰的情況至當年的小孩和我家人多年後 這件事仍佔據他們心中一席之地父母無法訴說的痛孩子內心的種種問題得不到解答因為不能理解 所以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也就這麼過了今年年初 孩子出車禍過世她身上的疑惑也隨風飄散身邊四周的人感慨著世事無常帶走了一條甚至年不過四十的生命只有我們家族中知曉一方面感嘆 一方面希望她來世能有個自己選擇的人生🙏🏻
謝謝!
希望七七可以講一下最近印度勞工要進台灣的事情讓更多人知道
你知道為什麼新聞都不講嗎?因為這是低能卡小朋友,缺乏基本知識,跟世界觀的言論,指高氣昂光明正大的歧視不同國家的人,大人都覺得丟臉,不敢苟同,台灣的下一代一樣ㄧ有歧視種族的文化,太可悲了
看到報導者先讚再看
我非常喜歡報導者 真的好謝謝志祺七七和報導者❤
身世不重要,誰陪伴你長大,你就是從哪裡來。
喜歡這種討論與溝通類型的影片,提出觀點的同時帶出對事情的反思
非常有意義的一個節目 不管是the reporter或是志祺的內容😊 收穫很多~
謝謝報導者 也謝謝志祺七七讓我認識報導者
深度訪談,真棒👍 志祺nice
先前也有閱讀到這篇報導。大推報導者
以前很常看到協尋失蹤兒童的廣告,也常常被大人告誡不要亂跑、手要牽好,不然會被壞人帶走,原來當時有這樣的社會背景
很開心看到志祺跟報導者合作!我最喜歡的兩個媒體❤報導者的文章真的都很好看,大推!
對比起錫蘭那邊如毒瘤般存在的記者,這位記者簡直是天使啊🥹
在尋求歸屬感的旅程中時常感到迷失是必經過程這期內容好讚 人類的情感是很強大的力量
佩服這位記者
小時候媽媽有說過有人出五百萬買我,當時可買一整排房子。而媽媽的朋友兒子確實是被綁走,目前還在協尋公告,找到也應該40歲了吧,照片長相應該差很多了。
還不錯 喜歡聽這種真實的東西
讓人很感動的工作真正的記者
會把小孩送養,肯定是家庭出現了問題!期待找到原生家庭的心情,恐怕要面對更多的失落講白一點,當時可能經濟不好ˋ可能未婚懷孕ˋ可能不在乎小孩ˋ現在生活的很糟糕之類的...除非能承受或放棄否則我不建議去尋找原生家庭很少會有happy end的
看過國外有個小媽媽被強暴懷孕出養的,真的不如不知道
尤其女生找到後 被要求出錢給原生弟買房子
台灣很早有 童養媳..只是 青梅竹馬的妹妹 是自己的老婆..
很棒的記者!很有深度
以前常在郵局牆上看到失蹤兒童的文章
超喜歡志祺跟報導者的合作!
我小時候真的差點有被帶走過 那時在觀光人數很多的九份 我家人在買東西我在一旁等 不一會兒就有人用衣物遮住我的臉 輕扶我前進 因為力量不大 我沒反抗 還以為我媽買好帶我走後來我媽才在旁邊大叫 “你在幹嘛” 把我拉回去 一轉眼那個人就不見了後來我爸媽都很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聊這件事 感覺驚魂未定但我小時候懵懵懂懂 還想說哪有那麼誇張後來是比較大可能國中吧 在一些觀光區 看到張貼失蹤小孩的海報 那些人出生年齡都跟我差不多 才驚覺如果那次我被帶走 有可能真的回不來了
我們不能否定一個人想要知道答案的權利👍
非常感謝志祺七七團隊帶來有深度的內容想看最近很熱的印度移工議題!!
所謂的好與壞換了角色與角度比例就會產生變化這個故事的敘述方式讓我想到一首歌的歌詞蕭敬騰唱的《天敵》偶爾,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提醒我最難的 是不懷疑自己
這次來賓好帥喔🤤🤤🤤
政府能不能建立一個DNA資料庫非強迫的但是可以讓想要尋親的台人自願上傳自己的DNA 透過政府去幫忙找
謝謝 報到者 的不懈報導!
我小時候原本要辦理跨國領養,結果沒成功,繼續留在台灣漂流❤
小時候還會被教戰守則,被帶走後只要兩分鐘,帶到旁邊廁所把頭髮剃掉戴上帽子基本上就找不到了,所以被叫名字跟給糖果絕對不能跟著走因此小時候超怕理髮師,總覺得他們是潛在誘拐犯
我哥小時候都騙我是從菜市場撿回來的, 撿回來的時候還包在高麗菜葉裡面我真的曾經以為自己不是親生.....??
高麗菜之子
超讚 很喜歡這個系列
好喜歡這集!!!!覺得很有溫度 報導者好棒
不止台灣,韓國的小孩被美國人收養,長大後也會想找到他或她的生身父母,了解自己的身世。再補充一下,非洲、非裔的小孩也會(黑人),但很多知道自己是被出讓的,找到生身父母後如何面對他們,還有非洲的窮困及落後可能會讓他們少了很多動力。
感謝提供優質節目
很有內容得報導,希望持續
佩服這個記者
用中二的說法當找到真名的時候,我,終將成我。
推,這個主題讓我很有興趣
志祺加油
報導者真的很棒~
好有深度報導😳🥺
⚡暢速飆網11月!誰說雙11才有好康⚡
家用網路首選【大大寬頻】光纖飆網就是快!
整個11月都有加碼送!申裝360M以上 免裝機費500元!
🏃🏻♂ 專人服務,快速安裝,暢快飆網穩定!快到大大數位門市搶辦!
- 大大寬頻 新北/高雄申裝:bit.ly/3QQ6ToB
- 大大寬頻 桃竹苗/台中申裝: tbc.im/rMvuaujaMZju
🏃🏻♂現在還享有數位門市限定優惠唷!趕快去看看吧!
👍
就好像有一部電影(嬰兒轉運站)演的
我有申辦過,主要還是得牽線,由於我家是偏遠地區,該公司也有經費問題不方便弄,這終究沒法處裡我家20幾年來一直用中華電信16MB的網速;順帶一題大大寬頻的服務態度挺好的 👍
ㄅ
這才是記者,感動是可以看到本著記者初心仍堅持的人😊
祝台灣的媒體環境越來越健康😢
😢
但這種新聞沒人在意 腥羶色才有點擊率
@@123redlight_3希望
平均台灣記者:誰跟你管什麼初心,有點閱有賺錢就好,新聞是製造業
相較於各大政媒,報導者真的是少數保有記者精神的媒體了,希望一直都是靠小額捐款來支撐的你們,能繼續保有這麼純淨優質的報導品質。
報導者是一個超優質的媒體,希望能看到更多採訪報導者記者的內容。
從五六年前我在媒體業,
就知道「報導者」這個媒體。
也是它讓我決定離開當時的公司。
這才是真正的記者,
盡一份媒體該盡的責任。
報導者真的是很棒的媒體!
看到哭,沒想到一篇報導背後有這麼多思考和糾結QQ
好喜歡這種請一線採訪者來聊聊的節目,希望可以再聊多一點,二十分鐘太短了!
我跟你一樣看到哭,不管是對報導者記者的堅持,或是報導中當事者長久以來的感受。
我是在podcast 上聽完來的,時間比較長可以去聽看看
小時候媽媽跟阿嬤帶我去逛街 他們在裡面看 我在門口晃 就被抱走了 好險路人馬上看到 我媽也很快就追出來 現在才能幸福的長大 (這是光天化日下 發生在南港的街頭)
我是我媽去喝喜酒上帶回來的耶
就這麼隨性😅😅
我媽因為子宮問題無法生育
在去台北喝喜酒時
聊天聊到 就帶回來了
那時候還不滿1歲
到現在我結婚生小孩了
也沒去找過
不是不去找
而是在意我媽的感受
都是親戚ㄚ
其實養育的長輩讓你人生過得不錯身心靈都健康,其實我也覺得活在當下就好
養大於生
很高興再次深切體會到台灣有一群堅持理念的工作者默默努力著 非常期待志祺這個新系列
“人們的祖國並不存在於血緣 而是在於我們的語言” 當台灣社會在抖音影片的影響下越來越不自覺的使用中國文革語言時 或許該理性思考後再選擇用語
看到這篇百感交集。我小時候媽媽也常說我是撿來的,有一個搬去美國的爸爸,25歲跟爸爸相認,還一起生活了三四年。37歲時卻發現DNA檢測根本不是親生的。那我到底哪來的,我媽到現在堅決不告訴我,全親戚也不肯說,有一個我懷疑是爸爸的叔叔也死了。雖說養育之恩最大,但這種被騙的心情真的不好受,如果我都沒發現就算了,發現了還死不講,就算我已經快中年了還是很難想通。我最討厭跟我說不要再追究的那種人,未經他人苦末勸他人善。
海賊王 娜美
對於視自己所擁有、為理所當然的人來說
追尋自己的根源有多重要、他們是無法理解的
感謝你的故事
祝你能順利的達成你的目標
親戚也知道??那其實就說明這件事的範圍人選很小了
高機率大家都認識 說出來大家臉面都很難看 所以才全部都不肯說
有個方向可以想想 哪個長輩(非直系)對你特別好的 很有可能就跟目標人選有關係
台灣人老輩的想法 自家血脈多少會比較關照
@@仁仁仁-w3i 問題就是大家都不說,而且我懷疑是的人已經死了... 那個人有家庭我也不好去打擾這樣。
想到小時候,父母離異後有段時間日子不是很好過,然後有天家母突然問我,想不想去美國讀書?她有朋友在那,也許她也差點被迫放棄我跟弟弟,但很慶幸我們都挺過來了
難怪小時候我阿公阿罵爸爸媽媽常常告訴我們說
別人拿給我們的東西要問過他們才可以吃,還有出去不可以跟陌生人走
每天耳提面命的說
原來當時台灣的社會環境是這樣子的
現在長大才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小時候家境不好,偽單親的媽媽,養著5個孩子著實不容易.中途曾經送養四哥給其他親友.只是後來捨不得.反悔抱回來養...
對她來說,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人生.母親每當回想過去的日子,總會忍不住落淚.
讓這些用心報導的小眾媒體被看見很好。專題內容有深度,增廣見聞。
早期台灣的社會送養很常見,有的是兄弟姐妹過繼給自己的親戚,有的是過繼給沒有小孩的夫婦,有的是當長工,有的是當童養媳,只要能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我死掉的奶奶據說以前曾經在路上撿過別人丟棄的嬰兒,當然有沒有養大就不知道了,我爸那邊的血親出生日期跟身份證上的幾乎都不一樣
半世紀以前是在家生產,報戶口那天就登記成出生日期,所以很多人身分證上生日跟實際差很多,我媽就是過年前出生,等戶政放完年假已經二月底了😂
我某個舅舅就是當年經濟狀況不好家裡小孩多,加上一生下來小孩體弱所以直接找認識的人幫忙送養(對象:例如戰後離鄉背井的榮民),對方提供醫療和金援,小孩長大跟他姓奉養他。能活下來就很感謝了。長輩和比較大的孩子知道這件事,我這輩的逢年過節也沒見過他,只是聽老一輩聊天時有提起一點,早年也聽說有往來,後來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活下來。😢連名字和後面姓氏都不清楚挺悲傷的,也不想挖老人家傷疤。
@@separate022 我爸媽有跟我說,以前報戶口跟出生時間不一致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點是因為以前的人真的太窮,沒有健保,醫療技術也不發達,所以小孩剛生出會先養一陣子,確認小孩身體健康沒有夭折再去報戶口。
第二點就是當時交通不便利,從家裡騎個腳踏車到戶政事務所可能也要半天,來回一整天的時間就沒了,所以才會有第一點看小孩健不健康,再去報戶口。
@@TheYaFun 不過我奶奶那邊經濟不好是因為家族男性太抗了(爺爺),然後又遇到惡鄰居
希望報導者這樣的新聞媒體清流
可以日漸壯大
這才是錫蘭所說的臺灣媒體應該報導的內容!
難來還是有正常的記者
謝謝報導者的存在
希望你們可以繼續靠你們的影響力跟民眾的力量走下去加油🎉❤
身為高中才知道是被出養的人,突然被告知並與原生家庭見面,其實感到非常受傷。
與原生家庭見面共二次,第二次則是在外面吃飯。
在此知道有一個哥哥三個姐姐,一個弟弟。(印象中)
我出生一個月就出養,但是弟弟僅小我一歲,這代表沒有環境養我的原因之一,可能因為我是女生?!
反正我個人非常抗拒與原生家庭任何接觸。
另外,後話就是~
我也想過如果當初出養到國外,說不定環境相對比較好,能過上更好的日子,可以活得更出采。(現在的家庭是一般工薪階層)
當然這就像是玩遊戲一樣,類似角色扮演的幻想啦~~
最後很感謝我現在的父母,對我及對弟弟(他們親生兒子),沒有特殊差異,甚至在其他鄰居眼中,他們都有點溺愛我們倆@@
好棒
我也是販嬰潮流長大的人,
感謝這篇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境遇不孤單。😂
當年是真的有很多漏洞,我的一位舅爺就因為總是有半年在遠洋漁船上,他跟孩子們的親子關係那時候的戶籍辦法只能登記為領養。
他們發現之後舅爺為了證明他們真的是親生的,還專程去做DNA鑑定。
別看現在台灣好像很安全 以前台灣也是問題很多
小時候真的很多人被拐走 新聞上也常常有媽媽帶小孩去菜市場買菜 一轉身小孩就不見找不回來了 還有小朋友(國高中)出門倒垃圾還是買東西(5分鐘左右) 人就不見找不回來
電視上也有再宣導拐賣問題
感覺好像是2000後還是2010後就比較少這樣拐走的事情 對比一下訊息 大概是這時後台灣的監視器變多增加難度 所以拐賣集團轉往其他國家去操作了
送養一開始是好意 可是當送養變成一門生意 絕對會變得很恐怖
除了少部分真心要送養的人(含養不起 意外生孩) 更大的送養缺口就是用偷拐的 所以當初才會常常出現小孩失蹤 這種事情在東亞國家真的不少見
小時候, 常聽說, 小孩被拐罵失蹤的消息, 真的很可怕
我爸媽那一輩, 小孩被過繼送養是常態
想起小時候... 一路走來, 台灣真的不容易啊
11:04 我以前中學時期曾經和一位美國家教上一對一英文課,他有一天很感慨的和我說到,他認為respect 不等於obey, 他提到這個是因為剛剛他台灣太太的嫂嫂,在大罵他這個美國人不孝順台灣岳母,他很無奈。所以當時的我理解了台灣說的孝順居然是服從,那不就是奴隸!!!
所以那個台灣嫂嫂很自以為是的覺得她的輩分高,可以隨意用輩分罵人....假孝順之名,行不理智及低智商之事
印象中我媽說過小時候她曾經差點被讓給別人家養,
因為外公跟外婆生了10幾個小孩,夭折跟早死幾個後,
最後剩下8個兄弟姊妹,我媽是最小的一個,
但是是女生,當時又重男輕女,所以曾經養不起那麼多小孩,
所以我媽差點被有錢人家抱去養,
是我媽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賺錢),
才得以在原生家庭長大。
幫補充
以前是真的會賣小孩的 我媽也是最小的也沒什麼工作能力(姐姐們都在做電子花車) 那個時候報紙上就有我媽的照片 所以我有兩個外婆 而我媽也是過了好幾十年才又回去聯絡原外婆 理解外婆那個時候這麼做的苦衷
我外婆就是被賣給有錢人當養女
以前的人沒節育觀念 有的還會拼命生(以前人多=勞動力多)
後來發現養不起就送養
我是七年級生,小時候聽我爸說,我的爺爺(爸爸的爸爸)其實是養子。當下我聽到覺得有點驚訝,但我爸說,爺爺那個年代這種事很正常...
我是八年級生,但我也是在幾年前我爺爺過世時才知道我爺爺是養子的事,我爺爺的養父本來非常有錢,但賭博輸光而我爺爺又是長子,所以只念到小學畢業就出來養家賺錢,但我就不清楚我爺爺的弟弟妹妹是否是親生的還是領養的,而我奶奶是從小寄養在有錢人家。
那個年代養子、還有童養媳,從嬰兒就已經被決定結婚對象了。我有陣子工作不順,已經已婚變二度就業了,只好臨時找了個加油站打工,讓我驚訝的是,那裡快10個未成年的工讀生,都大概15~17歲,都是輟學生,有些是育幼院孤兒,有些也是養子、養女、經濟狀況不佳,未成年就必須辛苦工作養家,一個工讀生女生一個月要賺四萬養全家(所以一個瘦弱的童工要一直加班),我才開了眼界,我以前真的太好命,這些現在在這個年代依然存在,而且很多。
也許 這有點像以前常聽老人嚇小孩說 再不乖就載你到火車站賣掉
不是非洲嗎?
會不會是真的有才會拿來說?
@@M80103 我是相信真的有 以前在鄉下就有聽過很多這種故事
@@ursowrongwrongisaid 還好現代社會比較注重兒童人權了
我就是想看到更多這樣的內容阿! 很棒!
"人永遠會渴望自己沒有的東西,而看不見自己所擁有的,等到了失去才在後悔"
人或許在尋找是一種名為"根"的感覺,留在心底的一根刺,不拔或許時間會沖淡一切,但當情緒上來時或許又會想起進而產生"遺憾"
"做或不做,這是個問題"改變不了什麼,但可以消除"遺憾"
雖不可否定他人追求自己身世的權利,但這還是比較幸福的
有多少在原生家庭長大卻一路得不到愛的孩子,必須用一生去治癒童年,甚至還有小時被送養領養,卻也是一路苦到大...
DK也講過這件事
建議之後這個類型的影片 廣告可以再挑一下 盡量跟主題氣氛類似或相關 比較不會有情緒斷掉的感覺 這部的廣告就有一點(原本醞釀不錯的 跳廣告突然變很歡樂)
早年台灣的拐賣、非法送收養是真的很多。現在比較老牌的醫院或婦產科都還是看的到防竊嬰措施喔!婦產科的樓層每個出入口門一開警報器就會響、每個嬰兒都配戴追蹤器之類的
我喜歡這種新的節目型態,透過記者採訪的過程可以知道很多面向,引發省思。之前看另一集討論數位性暴力的議題,這類討論真的很優質。
被賣到英國 美國 歐洲等這些國家的人真的是羨慕!
畢竟已經成了人生勝利組了脫離台灣糟糕社會現象,如果要承擔這代價我願意被賣而不是被原生家庭繼續畢竟養不起就不要生或者讓小孩繼續在身邊受苦。
那位遺失的小哥應該近60歲了(196x年) 隔壁的小哥被誘拐帶走 我看他的媽媽用盡一切方法找那位小哥
那是真實的 悲傷的故事 在屏東鄉下 我的童年回憶
謝謝志祺,讓我又可以看到一位真正的記者!
感覺台灣沒有記者很久了😢
報導者裡的記者都很優秀
@@小馬克-d2e 真的!!!非常難得
40年前非常猖獗。
而且換嬰兒養 黑戶非常多
看了好想哭😢
這個形式很讚🎉
這是一個很好的議題,很喜歡這樣不同的報導,社會有太多的面向了,值得我們去了解跟探討^^
我想我應該也是再哪個時期被到處販賣的孩子。現在也已經34歲了
當時我在大學期間,在網路上當時的無名小站看到與我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一開始以為原來有人與我長這麼像,後來與對方認識後得知說,他現在的養父養母從小就告訴他說他是醫院領養回來的,因為說當時生我們的媽媽沒錢養小孩生完就跑走了,但是有另一個雙胞胎哥哥不見了,(但後來還有其他版本的故事,所以以上版本是一開始的版本),所以他看到我後覺得是我,一開始覺得我只是跟他長很像而已,幹嘛編這個故事給我聽,因為我爸媽沒有跟我講過這些,我也一直認為我是他們唯一的小孩(家中只有我一個小孩,但與他深談過後,覺得嗯…我就是應該也是被領養的,因為我跟他有很多地方都很像,而且我的長相與我爸媽都不一樣,加上當時在成長過程中也有發現一些疑惑不解的事情,也讓我聯想拼湊在一起…等等
但一直希望也能找到我們的爸媽!
請問你們倆有去做過DNA檢測?
@@sonatine0820 當初再大學時期認識時,有想過要不要去驗DNA 但費用太貴,後來就作罷。
但現在已經30幾歲了,就沒想去驗。
但是我跟他的聲音很像,還有身體一些特徵跟症狀都一樣,應該就是真的是雙胞胎了。
好離奇的事件,謝謝你的分享
我也有個妹妹在嬰兒時期就被送養的,77年次(1988),聽說是送去西螺。小時候媽媽也常講說家裡的小孩曾經被美國人或日本人看中想要領養,但後來沒有。
雖然跟這集的主題不同,但是
10:36「其實人們的祖國並不存在於血緣之中,而是在於我們的語言。」
看到這句好有感觸:身分的認同跟語言、文化的關聯性更大。
同時也害怕這些本土語言消失,而有12:04那段開始所說的那種「失語」的感受(13:33),
所以本土語的復興才會有這麼前輩跟有志前仆後繼地去推動啊。
確實
但我也同時想到了有一群打算用中文綁架我們的人
這種兩者想法都存在的矛盾
就是難以定義對或錯的例子
@@m240582想恢复本土语言,得去那些古村落,越是与外界接触得少,保留得东西就越多
@@m240582你是原住民吗?
啊……然後就會有一堆人說什麼讓 ChatGPT 保存就好之類的人…… 😢
然後 AI 像 Meta 或 OpenAI 這邊就會鼓吹什麼 No languages left behind 實際上卻是讓大家都被大資源的語言(尤其是英文)牽著走…… 😢
然後還有羅馬拼音霸權之類的,這群人以為自己這樣是在復振本土語言,但卻是在排擠使用其他文字系統保留本土語言的人(還自以為優越、國際化云云……
到最後想學習自己語言卻要先被這些封閉的社群洗臉侮辱一番後才能學習,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放棄 😰
希望多一點這種深入報導❤
Good topic, 在愛爾蘭香港人,相信香港都一樣這樣情況,很喜歡這樣報導approach
看完對台灣記者改觀了 口條邏輯都很棒 知感性兼具 期待郭找到第四個名字😢
報導者真的很不錯,大家可以多關注
這集好棒🥹 是我看志祺七七裡面對我來說數一數二的一集🥹🥹
志祺七七最近真的辛苦了,竟然被抹上政治色彩,明明是推廣更多知識給大家的優質頻道,在這邊也向許伯與簡芝還有Bump說聲辛苦了,感謝你們做出富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希望你們不要被媒體操作給擊倒!加油!
在大概國小就聽過賣到國外的故事,其實我以前是羨慕的,總感覺經濟上會過得比較好,但長大就覺得人生各有各的好
我喜歡這個系列!這個系列可以讓我們知道更多更優質的記者與報導😊
誠心希望七七能報導與精神疾病相關的正面新聞以及話題
看到這個標題
讓我想到一個特別的例子
有對夫妻生了雙胞胎女兒
其中一個在很小的時候被偷抱走了
媽媽整日以淚洗面
後來到有觀音的廟裡去拜拜
籤詩的大意我忘記了
但大致上是說有緣會再見面
許多年過去了
有一天因緣際會之下
被抱走的女兒來到台灣
因為剛好有認識的人認出她的樣子
後來跟原本這對夫妻見面
後來了解之後
竟然發現對方夫妻是自己的親戚
(多年一直無所出才決定領養小孩)
他們哭成一團
緣份千里一線牽
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
我爺爺的一個妹妹就被送養了,
我家當時滿有錢的,
當時我太婆剛生了一個女兒,然後他小叔生了個兒子(我爺的堂弟),
結果小叔的老婆沒奶,她婆婆(爺爺的奶奶;繼母)就把堂弟抱給我太婆,
然後把我太婆生的女兒送養到一個很窮苦的人家。
我爺爺過世時他所有的姊妹都來了,
就可以看到三個白胖又嫩的中年貴婦vs黑乾瘦的老年婦人,
那個姑婆來時已經封蓋了,她哭的很慘,
說不是字問路來的,
苦以後沒娘家了。
我四姨也差點送養,沒送出去是因為我大姨帶我二姨去哪家哭,把四姨哭回來,後來四姨人生不順遂40幾就意外過世,我大姨就很後悔把她帶回來,那家比較有錢沒女兒,覺得就算看不到至少她還活著,而我外婆一直不怎麼把四姨當女兒,直到她死後才後悔。
以前鄰居阿姨也是給人當養女的,
說她的原生家庭以為她是去給有錢人當養女,結果那家是媽媽桑,
是私妓,後來她要接客前認識現在老公,
直接跟他說,
她老公就去給她贖身。
我個人是覺得只要不是殺人犯跟戀童癖、吸毒崽,再怎樣都比我爸好,畢竟他基本上已經處於人類下限狀態了。
好像早期戲劇的故事,果然戲如人生
你爸是酒鬼嗎?😮💨
我是2001年出生的年輕人,沒想到這些事情竟然離我這麼近欸
我還有另一個身分是中二代,以前去對岸時,媽媽總會提醒出門要注意,人口販子很多,自己也有親戚被拐走失蹤了。原本以為這些故事只會發生在對岸(跟其他亞洲國家),沒想到台灣竟然也有!
感謝報導者詳細深入的報導內容
家裡上個時代也有送養嬰的情況
至當年的小孩和我家人多年後
這件事仍佔據他們心中一席之地
父母無法訴說的痛
孩子內心的種種問題得不到解答
因為不能理解 所以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
也就這麼過了
今年年初 孩子出車禍過世
她身上的疑惑也隨風飄散
身邊四周的人感慨著世事無常
帶走了一條甚至年不過四十的生命
只有我們家族中知曉
一方面感嘆 一方面希望她來世能有個自己選擇的人生🙏🏻
謝謝!
希望七七可以講一下最近印度勞工要進台灣的事情讓更多人知道
你知道為什麼新聞都不講嗎?因為這是低能卡小朋友,缺乏基本知識,跟世界觀的言論,指高氣昂光明正大的歧視不同國家的人,大人都覺得丟臉,不敢苟同,台灣的下一代一樣ㄧ有歧視種族的文化,太可悲了
看到報導者先讚再看
我非常喜歡報導者 真的好謝謝志祺七七和報導者❤
身世不重要,誰陪伴你長大,你就是從哪裡來。
喜歡這種討論與溝通類型的影片,提出觀點的同時帶出對事情的反思
非常有意義的一個節目 不管是the reporter或是志祺的內容😊
收穫很多~
謝謝報導者 也謝謝志祺七七讓我認識報導者
深度訪談,真棒👍 志祺nice
先前也有閱讀到這篇報導。大推報導者
以前很常看到協尋失蹤兒童的廣告,也常常被大人告誡不要亂跑、手要牽好,不然會被壞人帶走,原來當時有這樣的社會背景
很開心看到志祺跟報導者合作!我最喜歡的兩個媒體❤
報導者的文章真的都很好看,大推!
對比起錫蘭那邊如毒瘤般存在的記者,這位記者簡直是天使啊🥹
在尋求歸屬感的旅程中時常感到迷失是必經過程
這期內容好讚 人類的情感是很強大的力量
佩服這位記者
小時候媽媽有說過有人出五百萬買我,當時可買一整排房子。而媽媽的朋友兒子確實是被綁走,目前還在協尋公告,找到也應該40歲了吧,照片長相應該差很多了。
還不錯 喜歡聽這種真實的東西
讓人很感動的工作
真正的記者
會把小孩送養,肯定是家庭出現了問題!
期待找到原生家庭的心情,恐怕要面對更多的失落
講白一點,
當時可能經濟不好ˋ可能未婚懷孕ˋ
可能不在乎小孩ˋ現在生活的很糟糕之類的...
除非能承受或放棄
否則我不建議去尋找原生家庭
很少會有happy end的
看過國外有個小媽媽被強暴懷孕出養的,真的不如不知道
尤其女生找到後 被要求出錢給原生弟買房子
台灣很早有 童養媳..只是 青梅竹馬的妹妹 是自己的老婆..
很棒的記者!很有深度
以前常在郵局牆上看到失蹤兒童的文章
超喜歡志祺跟報導者的合作!
我小時候真的差點有被帶走過 那時在觀光人數很多的九份
我家人在買東西我在一旁等 不一會兒就有人用衣物遮住我的臉 輕扶我前進
因為力量不大 我沒反抗 還以為我媽買好帶我走
後來我媽才在旁邊大叫 “你在幹嘛” 把我拉回去 一轉眼那個人就不見了
後來我爸媽都很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聊這件事 感覺驚魂未定
但我小時候懵懵懂懂 還想說哪有那麼誇張
後來是比較大可能國中吧 在一些觀光區
看到張貼失蹤小孩的海報 那些人出生年齡都跟我差不多
才驚覺如果那次我被帶走 有可能真的回不來了
我們不能否定一個人想要知道答案的權利👍
非常感謝志祺七七團隊帶來有深度的內容
想看最近很熱的印度移工議題!!
所謂的好與壞
換了角色與角度
比例就會產生變化
這個故事的敘述方式
讓我想到一首歌的歌詞
蕭敬騰唱的《天敵》
偶爾,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
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提醒我
最難的 是不懷疑自己
這次來賓好帥喔🤤🤤🤤
政府能不能建立一個DNA資料庫
非強迫的但是可以讓想要尋親的台人自願上傳自己的DNA 透過政府去幫忙找
謝謝 報到者 的不懈報導!
我小時候原本要辦理跨國領養,結果沒成功,繼續留在台灣漂流❤
小時候還會被教戰守則,被帶走後只要兩分鐘,帶到旁邊廁所把頭髮剃掉戴上帽子基本上就找不到了,所以被叫名字跟給糖果絕對不能跟著走
因此小時候超怕理髮師,總覺得他們是潛在誘拐犯
我哥小時候都騙我是從菜市場撿回來的,
撿回來的時候還包在高麗菜葉裡面
我真的曾經以為自己不是親生.....??
高麗菜之子
超讚 很喜歡這個系列
好喜歡這集!!!!覺得很有溫度 報導者好棒
不止台灣,韓國的小孩被美國人收養,長大後也會想找到他或她的生身父母,了解自己的身世。
再補充一下,非洲、非裔的小孩也會(黑人),但很多知道自己是被出讓的,找到生身父母後如何面對他們,還有非洲的窮困及落後可能會讓他們少了很多動力。
感謝提供優質節目
很有內容得報導,希望持續
佩服這個記者
用中二的說法
當找到真名的時候,我,終將成我。
推,這個主題讓我很有興趣
志祺加油
報導者真的很棒~
好有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