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破解代銷人員經典話術|地產詹哥老實說完整版 EP4|案場代銷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9 лис 2020
  • 訂閱雲端最有錢頻道👉bit.ly/2WZotHV
    多數購屋客走進接待中心,宛如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案場銷售人員彷彿手中握有一本「砍客寶典」,各種話術讓人虛實難分。最常見的不外乎是「武場」的熱鬧氛圍、「刷卡就交屋」的優惠、「買房送裝潢、家電」的誘惑等10大話術,消費者該如何見招拆招,成為買房時必學的一堂課。
    高音質Podcast歡迎收聽
    ★地產詹哥老實說
    《Apple Podcast》: apple.co/31mnuWz
    《Spotify》:spoti.fi/2SVH0oe
    《Google Podcast》:bit.ly/34cLa1w
    《KKBOX》:bit.ly/379xTIO
    《SoundOn》:sndn.link/ettodayhouse
    ★ 更多理財節目推薦 Watch More★
    《雲端最有錢》bit.ly/37wrEPL
    【房市相關】:bit.ly/2OLaTFK
    【ETF相關】:bit.ly/2ZPJXuU
    ★ 更多投資影片推薦 Watch More★
    《GMoney》:bit.ly/2OI3KWP
    《台股達人秀》:bit.ly/2WMSsVA
    《投資不NG》:bit.ly/39mWOYD
    《米克的財經訪談室》:bit.ly/2CEmOTo
    《KEN哥理財秀》:bit.ly/3jwCvwx
    《財經皓角》:bit.ly/2WKO9tK
    《Follow Me蕙理財》:bit.ly/3jwSLxG
    📢《雲端最有錢Telegram》新開張!
    👉t.me/ettodaymoney
    給您在家也能賺的財經資訊!
    #代銷話術大揭密 #破解代銷套路 #代銷十大話術

КОМЕНТАРІ • 27

  • @tangtommy2471
    @tangtommy2471 3 роки тому +14

    真的很貼切實際的狀況,也說了很多真話,可惜很多酸酸還活在自己世界裡

  • @user-tp2sv9tw9t
    @user-tp2sv9tw9t 3 роки тому +16

    我認為這集來賓點多非常多的重點細節
    首購族最好一定要看好記好
    台灣房市會這麼亂
    代銷要負的責任不比建商少

  • @user-middle-aged-40
    @user-middle-aged-40 3 роки тому +12

    蠻多細節的,很棒的分享,我一直覺得價格大家你情我願,但是銷售人員講的話,跟DM,廣告內容,如果有爭議甚至不實,應該要立法確實明訂相關規定罰則,主要是不能任由銷售人員隨便講,廣告內容隨便下,不確實不準確,或誤導,也都不需要背負任何責任,這樣是不對的。

  • @user-jd7cx7ng8f
    @user-jd7cx7ng8f 3 роки тому +9

    可以做個字幕嗎

  • @maggiechien33
    @maggiechien33 3 роки тому +5

    受益良多

  • @user-tu4ij3kb1f
    @user-tu4ij3kb1f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滿滿乾貨

  • @user-uf4ed8mm8e
    @user-uf4ed8mm8e 2 роки тому +2

    建議聲音後製要做基本處理下。有點混濁

  • @user-nr4jv9bp5w
    @user-nr4jv9bp5w Рік тому +2

    價格願意拉高都有滿意的房子

  • @paulpierce9110
    @paulpierce9110 17 днів тому

    這一集到底要推幾次?我邊開車邊聽其它人的影片,每次都會播到你們影片,到底花多少錢推影片做疲勞轟炸?聽第十七次了!真煩!

  • @danielchang55
    @danielchang55 26 днів тому

    都更水很深,"黑心都更2"如是說:
    第29講
    「沒有價值」的東西,你想買嗎?
    如果你走都市更新,你是住戶,走權利變換的程序,事業計畫與權利變換計畫中的共同負擔,就是你的成本,也就是要還給建商的錢,但卻不可以用錢付,只可以用新房子來付,這時候估價師給的每坪售價,就變得很重要,我第一次聽到建商說的價格是65萬,我感覺很奇怪,也可以說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
    如果你走合建分屋,合建契約書中的採整棟價值分配方式,地主依其佔比可以分得53%,這裏又不講坪數幾坪,這是我的第二個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你走合建分屋的這條路,權利變換的結果跟你無關,有關的地方,只以擇優選項,也就是說,如果權利變換所換算的結果比較好,屋主就可以依照這個比例,重點是依照「預算書」上的數字,也可以說,真實數字與預算數字就是兩個不同的數字,這是我的第三個疑問所在。
    如果你走都更更新,而且是自組更新會,雖然事業計畫與權利變換並核上有一個共同負擔預算數,又或者說是有一組營造工程費用,這一組的數字有預算與實際支出,真正的盈虧在於實際數字,這才是住戶的真實共同負擔數字,這個實際數字放在建商身上時,這又有什麼貓膩存在呢?這是我的第四個疑問。
    後來合建分屋的建商提到,找補金額以建設公司所提出房屋與車位價格表為主,後面又有一個新數字95%,這是我的第五個疑問所在。
    首先我們來講一個預售屋的淺規則,假如我們買了一個30坪的房子,結果建商也給我一個30坪的房子,可以一個公設27%,一個公設40%,請問您選哪一間呢?
    接著我們問,如果我們一個30坪的房子,結果建商蓋出來的房子差距很大,只有27坪與50坪的房子,請問您怎麼選?
    假如當初約定一個上下5%的無條件解約條件,請問您解約後,建商需不需要付您利息呢?假設你也選了50坪的房子,這個找補金額該怎麼算呢?
    所以當初我們在跟買預售屋的時候,為了把風險鎖住,我們就約定了兩個對買屋者最有保障的法條,第一條是超過2%以上不用找補,音為我們對自己的建築面積有信心,第二條是找補金額就跟現在的每坪購買單價一樣,你買80萬,找補就是80萬,退款也是80萬。
    如果買預售屋的客戶跟建商沒有約定的話,交屋時,將有非常大的風險,第一是面積不確定的大,可能會買不起、住不起、或貸不起,第二是金額不確定,萬一市價往上走,前一個訂金是每坪80萬,後一個找補是每坪100萬,請問您到底是買或不買呢?
    同樣的這個問題,也會發生在「都市更新」的「找補基準」中,需要思考的問題有四:
    1. 共同負擔的預算數字與共同負擔的實際數字。
    2. 估價師所給的每坪單價與代銷公司所給的每坪單價。
    3. 建商所給的每坪單價與所謂的95折與77折計算出來的單價。
    4. 兩階段的找補單價,可分配金額內得找補,共同負擔內得找補,超額選配找補,到底是一個階段找補或多個階段找補。
    5. 超額選配到底是登記在自主更新會中,還是登記在找補得個人身上。
    重點是,當你的選擇是合建分屋時,可以確定的是,你絕對看不到實際真正的共同負擔,你只可以看到預算上的共同費用負擔,也許你可以看到估價師表定的每坪售價,但建商告訴你「建商所提出的房屋與車為價值表為準」是「找補金額的計算依據」。
    我很多眷村的窮朋友就是這樣被掃地出門的,你不要小看小小的2坪,只要差2坪,每坪250萬,就是要繳500萬的找補金額,這就是在台北市;一瞬間要哪些二級貧戶哪裏找500萬,才可以取回10坪的小套房呢?最後只好選擇拿回8坪4000萬的現金(這是權利金的總數),搬出了台北市,不然為什麼台北市人口越來越少,窮人也越來越不多見的原因。(如果是領補償金,搞不好要再打一個3折,夠恐怖吧?)
    最後講一個「沒價值的東西」沒人買的故事,主題「登場」了。
    有一個建築師買到了便宜大樓的頂層,通常頂樓應該是附有一個車位或者是兩個車位的單位,他剛巧買到沒有車位的頂層大樓四拼中的一間,也許是有撿到便宜(或親屬買賣移轉),所以他把車停在大樓外面的「租用車位」。
    有一天,他老媽告訴他,這一棟大樓的樓下住戶,有一戶想賣掉車位,看建築師是否要買?
    建築師說不要,因為該大樓是機械進出停車位,目前停車設備已經用了15年,整個機器耐用為20年,建築師認為「現在」應該是其他住戶替換新停車設備的時間點,也可以說,是大家重新找接盤俠的重要時刻,他不想當哪一個開會討論「停車公設」的「委員代表」或「管理費支付者」。
    除此之外,「將來」也一定會有四件事情將會循環發生,只是前後順序出現的次數與頻率,分別是:
    1. 機器壞掉,再也不能修護。
    2. 不能停車,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出大錢,購買與安裝新的停車設備。
    3. 機器修了壞,壞了又修,修了又修不好,導致停又不能停,想開又開不出來。
    4. 機器砸死人,或壓死人,大家變成罪人,必須出錢賠償受害者。
    所以建築師,認為這種停車位是沒有價值的東西,未來還可能是麻煩精,所以他寧可麻煩一點,租用外面或購買平面車位,而走走路也有益身體健康,他跟老媽說,這種停車位再便宜都不會買。
    唯一的可能購買點是,當大家都受不了之後,也終於替換成「全新停車設備」之後,他將再以低價買入,用了15年之後,再甩賣給其他人(時間點很重要);由其他人去負擔維護保養的費用(重度維護保養費用),甚至是「替換全新設備的費用」。
    也就是說,千萬不要買「沒有價值的停車位」;
    「停車位」是有「等級之分」:(與特殊的買入時間與甩賣時間。)
    有「大小之分」,有可以「停放兩台小車之分」,「有「好用與不好用之分」,有「能不能開門之分」,有「兩車道進出與單車道進出之分」(獨立機車道之分),有「機械進出與平面進出之分」,有「機械停放與平面停放之分」,最差的一個等級就是「兩種機械結合的停車位」,這是千萬不能碰的東西(停車位)。(循環車位也算是「不易維護」的特殊設備,商業使用可以,住家也千萬不要碰,畢竟沒有自己的工班與技師。)
    重點是,今天如果當事人不是「建築師」,搞不好就傻傻地「買進來」,接著就是一直後悔且一直無奈,卻始終賣不掉。
    筆者認為,賣不掉的房子,或不好用的房子,也算是一種人生的重大負擔(向股票套牢或下市);畢竟凡是不能用來「週轉」的房子,最後都會變成法拍屋,自然也就不可能變成你第一桶金的「起家厝」;一個讓你「珍愛一生」且「充滿回憶」的家。(小套房的週期最短,只適合超時加班的上班族,一房一廳只適合夫妻小倆口,二房兩廳適合小家庭,只有三房兩廳兩衛的週期最長,讓你的家族從國小到大學,從三代同堂到分租套房,從啃老族到二代宅。)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房子設計成「沒有價值」的房子;這就是預售屋中樣品屋,需要找「知名的平面設計師」來擺設與佈置的原因。(國內知名豪宅立面也都會委請知名的建築師來加以設計,我還跟高松伸與隈研吾一起吃過飯,聽過他們的建築設計簡報)。
    p.s.就像業界所說的「房不成房」的「+1房」,講的就是不好用的房:無法滿足下床放腳的房,無法滿足放上標準衣櫃的房,放不下標準床型的房,夫妻進出需要跨過對方與吵醒對方的房。
    p.s.就像柱子應該來撐樑,「大樑小樑不可以在床頭上」的風水概念;更多的是「柱子是包在牆裏面」,只是超出幾公分;印象之中,柱子在房間中間,還多達三大根柱子在店面中間,只有懷生忠孝危老案的設計圖說。

  • @linuxjason
    @linuxjason 3 роки тому +5

    桌面擺一台機器並不好看,影響畫面

  • @t29347790
    @t29347790 3 роки тому +1

    請問 我就是要這一戶 問她要不要轉案 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聽不太懂

  • @healy686
    @healy686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沒有字幕

  • @whowhowho77
    @whowhowho77 Рік тому +1

    我不話術,只是良性溝通

  • @user-nv8xg3lw2s
    @user-nv8xg3lw2s Рік тому +1

    代銷跟房仲都ㄧ樣啦!ㄧ個是賣新的,ㄧ個是賣舊的,配合賤商在賣的,招數話數ㄧ堆

  • @user-iu4kt4fm5x
    @user-iu4kt4fm5x 3 роки тому +1

    廢話一堆....

  • @wusunny8637
    @wusunny8637 3 роки тому +2

    銷售人員哪像你們說的那麼會花時間演戲啊?瘋子嗎

    • @user-hy4tv4kg8u
      @user-hy4tv4kg8u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哈哈 2023年 合遠首綻代銷~,兩年後的你被這群瘋子打臉了xd

    • @wusunny8637
      @wusunny8637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user-hy4tv4kg8u 你自己才被你自幾打臉了,神經病

    • @bbb751
      @bbb75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我去案場真的就是這樣
      其他還有很多話術這集也沒提到🤣

  • @wusunny8637
    @wusunny8637 3 роки тому +6

    不得不說很多消費者都是被你們教壞了,真的是有被害妄想症,就怕連說真話都被誤解. 其實銷售中心也不會為了賺一點小錢空口說白話,消費者也不是無腦的笨蛋

    • @ego50020081
      @ego50020081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內容其實都符合現狀阿,有什麼問題,不讓你提個不合理的點來打臉阿。空口說白話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