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麼判決作品寫得好不好?從「形式」和「內容」談起 | 真文青養成班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4 гру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57

  • @阿碰0626
    @阿碰0626 Рік тому +112

    一直以來都最喜歡真文青養成班這個系列,也幫助我非常多。從技職體系轉跳文學,本來很擔心會跟不上,但跟著影片一步步深入理解後,竟然發現自己可以跟同儕還有教授討論起來了。
    討論引發好奇,好奇又引導討論更深入,等回過神來,我們可能已經討論了兩三小時沒有停止,那種感覺真是相當暢快,真的非常非常謝謝老師帶我深入文學。
    另外對於老師最後提出的問題,我個人的理解是:
    當作者選擇要怎麼說一個故事(形式)的同時,其實也已經把故事本身(內容)剪裁過一遍了。作者本人非常清楚這樣剪裁會為讀者帶來什麼樣的體驗,而這樣「被作者刻意營造的體驗」,自然就跟被作者營造的故事一樣,屬於內容的一部份,而故事的內容,自然也就包含了形式本身,兩者是彼此包容的。
    比如 髻 ,本應是一個爸爸媽媽姨娘三角關係的故事,但作者選擇用小女孩的視角、裝傻去述說,因此,作者寫的故事,所傳遞的內容事實上是「屬於裝傻小女孩的髻」。三角關係的故事(內容)裏頭包含了小女孩的視角(形式),而小女孩視角(形式),也成為了三角關係故事的一部分(內容)。
    既然我們在讀作品時同時接收到了形式與內容,兩者又是彼此影響才創造了「作品」,那麼兩者又怎麼能被完全切開看待呢?
    話雖如此,但寫到這邊老是覺得沒有很精準回答心裡那種微妙的模糊感...還請各位大幫忙解惑Orz

    • @Chuck158207
      @Chuck158207  Рік тому +27

      咦,你覺得哪裡不夠精準呢?我覺得你的理解很棒啊,我來解說也不過如此XD

    • @阿碰0626
      @阿碰0626 Рік тому +10

      ​@@Chuck158207 竟然得到老師回覆了!先讓我開心個三分之一秒XD
      總覺得回答得不夠完整,尤其是內容也是形式的一部份這句話,感覺自己好像沒有理解得很清楚......。
      而且也沒辦法像老師那樣直接抓出重點(也是我很喜歡這系列的原因),看著自己落落長一大段就覺得,欸我怎麼這麼囉嗦啊XDDD

    • @莊永濠
      @莊永濠 Рік тому

      sssss7#r46rppp

  • @ZIONH-ym9oo
    @ZIONH-ym9oo Рік тому +15

    這個「形式」、「裝傻」的說法讓我馬上聯想到米津玄師的「連起來又分開的羅剎與骨骸」,這首歌的內容是雛妓悲歌,形式卻是「小女孩用童稚的語氣愉悅的說著雙眼所見的恐怖事實」,例如歌詞「在松樹上用頸圈,在半空中飄呀晃,大家大家大家,一起連起来吧」、「別人的不幸啊,通通裝不知道哈哈哈哈哈!」
    同樣是講一件悲劇,用這種天真的形式講出來,瞬間變成驚悚片😂

  • @Ariel-fh3ok
    @Ariel-fh3ok Рік тому +7

    形式會影響內容的資訊量,想要表達的內容會影響選用的形式;這是我的理解。
    像是當我想要在短篇文章寫出橫跨多年的時間軸時,為了讓內容看起來不要太瑣碎,就把時間線剪裁一下穿插著寫。這個做法會讓資訊量減少(只給出我想要讓讀者看到的重點事件,省去很多日常);但又不會錯過任何一個關鍵事件。
    另外分享一下,我在評價一部作品的時候通常會用幾個角度去切入:
    1、敘事手法/形式
    2、故事本身的創意/內容
    3、視角會不會亂轉
    4、角色塑造
    5、用詞和故事的氣氛、節奏是否搭配適宜
    6、受眾是誰
    讀完再用以上方法去拆解一遍這些作品,幾次下來覺得自己的文筆也會提升一些,個人覺得滿有幫助的~

  • @Uniboy3
    @Uniboy3 Рік тому +40

    謝謝你,讓我從上課都在睡覺,超級討厭國文課的高中生,成為更能欣賞何謂寫作的藝術的學生,希望下次可以說說平穩世代的韋駄天們這一部動畫,我雖然很喜歡但卻不知從何談起。

  • @sometimeva
    @sometimeva Рік тому +2

    奧斯卡名片「寄生上流」是內容豐沛又把形式運用到極致的經典,
    內容不用說了,
    形式上居然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
    一開始是標準喜劇片的形式,
    後半段轉為恐怖驚悚片的形式,
    而且十分合理平順!

  • @咩シーポ桑
    @咩シーポ桑 Рік тому +15

    我是一名高中生,近期突然對寫作萌生極大的興趣,奈何知道的資訊不夠多,很難釐清該從何下手,朱老師的真文青養成班系列對我而言就像久旱後的甘霖,像找到寶藏一樣。謝謝老師的影片,今後會多多支持

    • @林宜慧-y3x
      @林宜慧-y3x Рік тому +1

      這系列的影片是大學文學系專業課程的內容精華。有興趣的話,大學選課時可以選擇相關課程,能學到更多更充實的內容。

  • @XxRokuChangxX
    @XxRokuChangxX Рік тому +27

    「形式與內容不協調到互相撕裂」,明明沒有特別提什麼作品,我卻感覺到有某款遊戲在暗中又被鞭了一下

  • @LKK_aayy
    @LKK_aayy Рік тому +2

    分析得真好!這也是為什麼寫作文時會鼓勵學生先擬大綱,確定好大致的內容後再慢慢琢磨形式,把思考流程分開才不會腦袋打結

  • @玖玖壹991
    @玖玖壹991 Рік тому +2

    個人是沒有繼續讀大學
    但很喜歡藝術領域的東西
    特別喜歡歌詞
    或在學期間只要有機會寫作文
    我就會變得很興奮開心
    因為聽歌職業病的影片過來
    現在看朱老師的影片
    是對我來說一件很療癒的事情
    太棒了🎉

  • @lauyeashea
    @lauyeashea Рік тому +3

    有時候我覺得切得太細反而失去閱讀的快樂,不小心就把作品解構得支離破碎了;如果是面對我真的很喜歡的作品,我不會這樣去分析它,可能讀第二次或是要寫心得才會吧。

  • @可可源生
    @可可源生 Рік тому +2

    感謝老師!4:10今天統測剛好有考這個

  • @shw5489
    @shw5489 Рік тому +1

    個人理解:
    以三體2而言,葉文潔給羅輯有關黑暗森林的提示,諸如猜疑鍊及技術爆炸,屬於內容層面。
    而後續以自然選擇號、企業號、終極規律號、深空號、藍色空間號等飛船間的相殺演出表現黑暗森林的概念,則是內容兼形式。

  • @leofuliu
    @leofuliu Рік тому +2

    內容真的太扎實了,受益良多。

  • @youyu5259
    @youyu5259 Рік тому +1

    原來是這樣,真的換個方式說、統整舉例的說,清楚理解好多~~太厲害了

  • @chlin1428
    @chlin1428 Рік тому +10

    我想請問老師在文學作品中「形式&內容是否有輕重的分別呢?」
    我本身是美術底子,在美術裡內容可視為“描繪的對象”、形式則是“繪畫風格與呈現方式”。
    而美術之中形式的重要性是超越內容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內容往往不那麼特別,相似的內容早有無數作品;令一件作品獨特、能突顯作者意圖的,往往是形式。例如描繪人物的肖像畫多不勝數,但能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往往不是因為畫中的人物,而是畫家運用了某種特殊的風格形式去描繪人物。

    • @kala0629
      @kala0629 Рік тому +1

      您的留言讓我想起了「藍色時期」這部漫畫,我想線索或許就在影片最後朱老師提的問題之中。
      藍色時期中也有這樣的情節,美術大學的教授出了作業題目,譬如「罪惡感」,這樣的題目光是解讀上就會產生千萬種變化,這應該屬於「內容」沒錯吧?
      即便回到肖像畫或靜物素描,確實描繪的標的物是一致的,可能在媒材、畫法或是技巧表現上的「形式」佔大比例,但有趣的是,漫畫中每個學生選擇的「角度」也是不同的,那麼觀察標的物的角度應該算作形式的表達還是內容的選擇呢?形式與內容會是完全區分開來的關係嗎?
      (美術只碰過幾年,如果有認識錯誤請儘管指正我,謝謝)

    • @chlin1428
      @chlin1428 Рік тому +2

      @@kala0629 我會認為「角度」也算在內容的一部分(當然這個歸類並沒有一定,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以你舉例的藍色時期中的"罪惡感”作業而言,"罪惡感”是「主題」、而每個學生有不同看待主題的方式與「角度」,這些東西合併在一起成為「內容」。
      在我個人的歸類中,「內容」是作品的內在成分,是比較屬於作品中非可見的、理念、脈絡、論述等等;而「形式」則是可見的部分、媒材、類型風格、展呈方式等等。

    • @Rrryy0020
      @Rrryy0020 Рік тому

      形式與內容的側重只是創作者的選擇,可能你平常喜歡的作品或者看作品的習慣都是從形式去解讀,很多優秀的作品是內容大於形式的,最極端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Conceptual art 藝術史裡面也是這派人把形式跟內容分得很開,到後來變成在玩語言,可是你看起來很清楚內容跟形式的分別所以應該知道?

    • @子曰-e2e
      @子曰-e2e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我覺得繪畫上來說也是差不多比重的。
      形式決定第一眼驚艷程度,內容決定目光停留在畫作中多久。

  • @paulineuse
    @paulineuse Рік тому +4

    形式和內容不能完全分開看待的例子,一秒想到《記憶拼圖》

  • @final6031
    @final6031 Рік тому +6

    之前不管看電影或小說漫畫,都只有注意到內容,看完影片之後開始想了解各種形式了!請問有專門在介紹各種形式的書籍或者系統性學習的好辦法嗎?非常感謝!

  • @hanyang1441
    @hanyang1441 Рік тому +1

    謝謝你的分享、講解得真好

  • @ddddddsswwwwww
    @ddddddsswwwwww Рік тому +1

    雖然這樣說有些偏廢話,但我個人覺得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將作品的形式和內容在腦內相互設計、碰撞、融合的結果。
    所以以「一部作品」來說,兩者無法完全切開看待。
    你要怎麼「呈現」一部作品,會因為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而受影響;
    而一部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則會因為作品的「呈現」方式受影響。
    以上純屬個人理解,也期許自己更進一步提升文學知識而,感謝朱老師的分享

  • @twgorillaman
    @twgorillaman Рік тому

    真的 自重拾分鐘摘要出來好我 這幾年只進過兩次電影院跟
    連線上看過的電影也兩隻手算得出來~
    感覺院容易取的 越覺得廉價>"<
    以前還要P2P下載時 我一年可以看幾十部電影

  • @radio0529
    @radio0529 Рік тому +4

    作品的評分標準是形式x內容
    只有形式好或只有內容好的時候,作品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這個完全就是幾何平均數的概念啊!

    • @一品-u2o
      @一品-u2o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哇!是收音機耶

  • @朱朱-p8z
    @朱朱-p8z Рік тому

    糟糕了,我根本沒看出那段文字有寫出這麼多,母親的應該會有的情感、母親跟姨娘的暗中較勁,甚至是父親帶姨娘回家會對母親造成的 如此大的影響
    只是覺得他爸好壞,喜新厭舊,害母親難過之類的...我是不是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 @ChantalLin
    @ChantalLin Рік тому +5

    雖然不是文學,負負得正想到台北物語😂

    • @Chuck158207
      @Chuck158207  Рік тому +2

      其實我覺得這個例子很有道理⋯⋯

  • @ripleypoem
    @ripleypoem Рік тому +2

    王文興的《家變》或許就是一個「形式」與「內容」都備受爭議的作品吧?

  • @MollyLiuchen0131
    @MollyLiuchen0131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謝謝你

  • @conanhsu7553
    @conanhsu7553 Рік тому

    今天又學到一課了謝謝

  • @davidh0
    @davidh0 Рік тому

    讲得真好。

  • @wind8499
    @wind8499 Рік тому +5

    明明是完全新的影片,可是為什麼我總覺得好像已經看過了呢...某生還者某學堂來著

    • @Chuck158207
      @Chuck158207  Рік тому +2

      是的,有些內容之前多少提過,但「真文青養成班」系列會系統性地都說一次~

  • @deco02
    @deco02 Рік тому

    Y,其實 "形式" 在不同媒體上都有各自的用法,先看懂採用該形式的必要性、形式的意圖--很高機率可能與內容編排有關,就是說是骨肉皮是跟裡面裝的什麼、支撐著什麼、運作了什麼,是有絕對關係的。考慮到這點再去對內容作發揮,會是比較容易產生一套相對固定標準的方法,而不是完全依自己經驗想法發揮。簡單說就是一百個人的想法都會不同,但搬上解剖台拆開都是同一副骨頭、同樣的臟器配置。

  • @zxcvb31208
    @zxcvb31208 Рік тому +1

    測不準原理:如果確定形式則難以看懂內容,精確解讀內容則難以確定形式

  • @aeshoeverywhere3322
    @aeshoeverywhere3322 Рік тому +2

    老師數學好嗎?想法好清晰 感覺數學也很棒

  • @壓力
    @壓力 Рік тому

    可以推薦負負得正的作品嗎😆

  • @Dean8964Dean
    @Dean8964Dean Рік тому +2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經典的形式爛又內容爛,但組合時卻是表現優秀的作品? 唯一想到只有電影:房間(The Room)而已...

    • @阿爾敏-l3k
      @阿爾敏-l3k Рік тому

      沒人認為房間優秀吧
      他只是爛到出名

    • @Dean8964Dean
      @Dean8964Dean Рік тому

      ​@@阿爾敏-l3k 爛得很優秀也是優秀的一種啊,娛樂性十足。 又想到一部,龍捲鯊也是這種

  • @賴文茹-y1w
    @賴文茹-y1w Рік тому

    形式 在翻譯裡 是指style 嗎?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Рік тому

    bingo!!!!
    8:42

  • @xup1i600
    @xup1i600 Рік тому +1

    感覺CHATGPT就是會講內容,但輸在形式單一......嗎?(沒真的用過這東西)

    • @史密-q8i
      @史密-q8i Рік тому +1

      恩我個人也認為可以這麼說,目前ChatGPT雖然可以產出漂亮的內容,但形式比較沒有溫度,也就是沒有像每個人會從自身內化後的角度,所以就比較農場,頂多是有點溫度、親切感、美化後的農場文字,較沒有創作靈性,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或許也是遲早的事?

  • @Iiyangtseng
    @Iiyangtseng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爛到爆的形式 X 爛到爆的內容 = 奇文共賞

  • @fishfishz06
    @fishfishz06 Рік тому

    😂😂😂覺得古*莫那個是另一個作品了

  • @a98732117
    @a98732117 Рік тому

    異星入境 天能 進擊的巨人

  • @千萬不要看我的影片

    怎麼好久沒上片,是忙啥事情?
    想請你分析下,聊天AI出現後,對文字工作者會有影響嗎?

  • @scloudins
    @scloudins Рік тому +1

    這次的收音是不是怪怪的

  • @zy5522
    @zy5522 Рік тому

    以前國文超爛 看不懂文章想表達什麼 只能硬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