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深度解读:‘见性’才是佛家最大的秘密!《楞严经》之:显见是心,显见不动,显见不灭,显见不失,显见无还合集|seeker大师兄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9 лют 2025
- 成为此频道的会员即可获享以下福利:
/ @seeker7603
• 為什麼說《楞嚴經》,是最容易讓人開悟的佛經?...
為什麼說《楞嚴經》,是最容易讓人開悟的佛經?帶你探索佛陀智慧的終極秘密!|seeker大师兄
• 看懂這個視頻,你就掌握了十分之二的開悟秘密。...
看懂這個視頻,你就掌握了十分之二的開悟秘密。《楞嚴經》第二章:十番顯見|seeker大师兄
哥! 感謝你對佛法的分享。
你需要知道,有很多佛門中人,在教授楞嚴經時間非常嚴謹,說法很深層,我等傻瓜根本沒有法緣聽得明,大師兄福德深厚,能為大眾說法,簡單明顯,聽到楞嚴經的教授,我感激不盡。
願上天能感受到大師兄的誠意,多多福澤大師兄,功德無量,願大師兄一切安好。能為大眾分享所見所聞,提升眾人的智慧。 大師兄,為弟感激不盡。
不要再貶低自己,你的一言一思一行都是創造的力量。請讚美、欣賞自己。🦁💚 或許您過往的經驗讓您不去看見自己的美好,這是因為過去地球是比較偏負向的星球,不要被影響 😉。 每個靈魂都是極為璀璨的存在、都是無上的Authority。負向星際勢力想讓人類誤以為自己很渺小,好繼續操控人群。他們甚至還在地球上擺了腦控機器,試圖阻止人類大覺醒 😄。但是沒用的,大覺醒浪潮已經勢不可擋 🔥。所有星際靈魂也都是光的戰士,Never stop fighting 任何阻止你獲得自由的障礙。藉由自己先做到,你能教其他人怎麼做到。 這是個意志的世界,精煉自己的眉心輪/松果體,讓自己所向披靡。眉心輪決定了你的實相顯化。 每一次失敗都是成長的養分,再接再厲,永不放棄。🌈😉
有關真心,有幸最近讀到淨土宗黃念組老居士的莖草集第四卷。書中他引用了他的老師們盡力用文字來讓人嘗試感受到真心,我自己是看了這些古代見性過的大德們的形容,再配合大師兄解說的十番顯見,配合自己念佛或持咒的過程去感受。在這邊也分享一下個人的感受。僅供參考,畢竟每個人感受一定都不同。感受真心的方法也不同。適合我的不見得適合其他位。
說真心前,先了解萬物有「體」與「用」。「體」是實相真實本質,「用」是它流現出來的用途與功用。比方說一面鏡子,鏡子的體是玻璃,鏡子的用是「照」。鏡子沒有分別心,它只是照出所有的事物。它不會因為照過一個美女帥哥,離開的時候美女帥哥殘留在那。它不會因為照過顏色,鏡子就殘留或變了色。照山川河水任何事物,鏡子不添加一分執著與分別,事物離開了鏡子範圍它也不殘留或留戀。因此心經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經典,其濃縮了所有經典。而心經可以再濃縮為一個字「照」。照見五蘊皆空的那個「照」。照與想不同,想是動了念頭,觀也是動了一個想觀的念頭,而照是沒有念頭但卻如實知曉,無住而生其心。
那麼回到見性。見性的體是明寂,它如如不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它的用是重點,因為我是從它的用來感受的。它的用是「知」。
知什麼?知自己能看的見性,知自己能聽的聞性(比如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法門,先內聽然後慢慢感受到自己有個知道能聽的真心)。在理解這個層面後我回到自己持修的淨土念佛法門。在唸佛時隱約可以感受到一個說不明的東西,又或是不能稱為東西,但它讓我隱約「知」能唸佛的這個心,讓我能「知」在念佛時如有妄心或念頭生出來時的起與滅,這個感受讓我能突然理解見性與聞性。(如在妄想中,不能知是妄想。不處在妄想與念頭中才能知妄想與念頭)。說實話,我沒有辦法用文字很清楚說明感受是什麼,表達不好還請諸位同修見諒。
以上是很簡短很粗淺地分享自己在持修過程中的感受。了解真心的用為「知」,再配合大師兄解說的這些內容及「客塵」這個詞,再持修念佛時隱約有那麼一絲絲的感受。
但也強調一下僅是個人感受,能見真心的方法非常多種,畢竟是十番顯見。我只是透過淨土宗念佛法門稍微感受到。淨土法門本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但暗合妙道,讓人慢慢自然地念到事一心及理一心。唸佛法門不讓我們放棄世間的事情,平常都可以唸不一定要靜靜座在那才可以。這也是殊勝之處,能讓唸佛持修的人處在那迦定(不入也不出的大定,不會因離開定而亂,也不會因入定而斷滅,能知外在色物,但真心如如不動)
祝各位福慧圓滿。阿彌陀佛。
意思是我們在冥想時,應該是像鏡子般照著內心,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自己,才能分辨出妄心與真心。如果處在妄心中,就有如當局者,無法看清自己。可是要如何才能自觀內心呢?在冥想時念佛號嗎?我的理解能力有限😢,可是又對您的修行方法頗有感觸,希望您能用更白話的方式解釋~~
阿彌陀佛 讚嘆大德分享! 六祖壇經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那個能顯又不動的正是我們的本心.. 能唸佛的是誰? 🙏
你的回答是想说你对妙明真心有所感悟是吗?如果你是这种意思,那么我觉得你根本还未感受到妙明真心 连边都没沾到,从你说读什么经建议读那个经典就晓得你还未与妙明真心相遇 甚至越来越远
真心的用為「知」。。。是的
多谢分享你的心得
有興趣聽佛經的 都是前世有修行人😊
真的!我是突然很想,把所有佛經塞進自性裡!
大师兄啊,你讲解的太好了!我也正在读楞严经,就是你讲的!空寂相、清净相都还不是妙明真心….希望你继续讲下去!感恩分享!功德无量🙏🙏🙏
認為是也不是😅認為不是也不是😅
臣附议❤
佛才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自然哲學
是的,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无二无别,佛陀能堪破宇宙本质确实不简单。
遠遠不只、比諸葛亮還諸葛亮😂
簡單的說,心被各種情緒,喜怒唉樂恐貪憂帶著走,就是妄心,而每當產生妄心時,能跳脫出自己的情緒,猶如自己只是電玩中的角色,用真心去察覺自己的情緒,就像看電影一樣,觀察但不去改變劇情,這個觀察的意識就是真心
心被各種情緒。。。。能被带走的是“识”。。心是不动的。
我是一個很喜歡佛學一20年的學子⋯!大師兄是素人(佛家講的:白衣居士)開講楞嚴經 講的最棒、最有意涵、引人洞見的博主⋯⋯❤請務必充滿信心!!!期待再期待 讓世人能體悟、體證自性 同登極樂 共證菩提!!!🎉🎉🎉🎉🎉🙏❤️南無阿彌陀佛
大师兄坦诚,直心入道,祝福你早日悟道❤
yes /// he is Great
Seeker兄的坦坦蕩令人尊敬
謝謝!
Thanks!
👍👍👍
直心是道場!妄心是試題!
多謝!🙆♀️🙆♀️🙆♀️
法布施,功德無量
一切有為法(客塵)
如夢幻泡影(搖動)
如露亦如電(暫住)
應作如是觀(見性如如不動)
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答案就在題目裡,顛倒的就是見性指的方向,一個指向不動,一個指向搖動,還把搖動錯認為自己。
知道與不知、頓悟與不悟、凡夫與聖賢,實無差別。
見性起修、發菩提心、入三昧定、得不退轉,累積功德、福報圓滿,成就佛道。
小時候 因該都玩過風箏
此刻
是風箏是我
還是站在下方的我 ,是我
👍👍👍
大师兄为小白们解读楞严经,功德无量。佛经难读难懂,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大师兄一起学习,就是最大的助力。不要感到惭愧。
謝謝大師兄!!每次聽到你生動的描述佛陀與阿難的對話都覺得十分有趣XD
就像您說的,真心是超越一切的二元對立,比如黑與白、左與右、上與下、內道與外道、你我他等等,所以真心的對立並不是妄心,而是涵容一切,超越二元對立,所以也不用去除妄心。妄心用現代語言來講,其實就是腦袋,所有人間所見所聽所嘗所聞、感受、情緒、念頭,都是「客塵」,也可以說是種種無常短暫的「訊號、訊息」,把注意力從「客塵」移開,讓一切來,讓一切走,真心就浮出來了🙏🙏🙏
谢谢!
谢谢大师兄!做真正的自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而妄想则可能导致消极、被动的生活状态。通过自我反思和积极行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个人价值。希望这个观点能激励你在生活中勇敢做自己,追求真实与幸福!
感恩法布施
感謝大師兄認真地想介紹楞嚴經給大家的發心。🙏
您分享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察,法門無數、說法無數,然而,是不是願意認真地做到四依四不依,才是重點。
無明心滅,一切境界滅,而非一切境界滅,無明心滅,因為一切境界從來無生無滅。
与师兄同步啦,刚读完楞严😊
四年前开始看大师兄的视频,那时候谁能想到我大师兄真是大师兄
功德無量🙏謝謝你
《楞严经》说得透彻:‘见性’才是终极秘籍!显见,是心的本质;显见,不曾改变。无来无去,无增无减,堪称宇宙稳定器!深读之下,才发现佛家智慧的精妙,直教人拍案叫绝!🙏
是的佛陀 才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後面大師兄 看到後面就會說出來了 宇宙如何形成 物質能量如何形成😊
感恩遇上大師兄 🙏🏻 您的精進與謙厚,啟發了我!學到某一階段,確定自己心念中正,確實要開始嘗試為人說法,同時用心,才有機會慢慢進步!無論是太害怕說錯而不說只停留在腦子裡自我幻想/ 自詡學識淵博而一副大師模樣並執著自己是對的/ 只說不做,光理論而不投入生活,都是世俗的妄念,作為修行人,應該勇於面對並超越它們 🙏🏻 大師兄您做了很好的示範,是我的楷模!我也會嘗試啟動 💪
謝謝大師兄的分享,非常感恩
感謝大師兄,功德無量!
感谢大师兄的分享,我觉得跟你一起学习好好,我最近也好像“看”到自己的妄心,希望你能继续分享,我们一同进步!
楞嚴經:1.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 2. 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3.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4.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 5. 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
我來解說一下,上述文字是在說:
1. 如來藏、真心,是無始而來,自有永有。
2. & 3. 一切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有情無情,都是如來藏、真心所變現。
4. 上述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有情無情都有來源,源頭就是如來藏、真心,而因為如來藏、真心是自有永有,所以沒有來源,以楞嚴經的語言就是:如來藏、真心沒有可歸還的處所。
5. 如來藏、真心是不生不滅的。
大师兄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24:35 不用捨
而是能收放自如的妙用,
佛菩薩度眾生的工具🧰
我觉得这部视频非常引人入胜,也非常欣赏讲者对于传授见性所做的努力。虽然这种方式可能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但它可能无意间将见性描述为某种个人化、分割的东西。这种视角可能会模糊见性的根本本质,因为见性既非分离,也不属于任何具体的个体。
见性被揭示为超越分割与形式的,它是现实的本质,既不‘属于’任何人,也不是‘占有’的对象。如果将见性理解为与‘我’、‘你’或‘他人’相关联,就可能在无形中制造了一种本不存在的概念上的边界。讲者将感官比喻为‘客人’,将身体或意识比喻为‘旅店’的比喻很有启发性,但需要进一步认识到,‘旅店’本身也是无常的。正如将见性视为某种具体的或局限化的存在,这种理解可以被比作一种‘疾病’,一种不断强化二元思维的疾病。
然而,这种疾病并非无法治愈。见性如同一种需要被恢复的状态,通过超越这些人为的概念和界限,我们才能回归到见性的本来面目--既不是‘此’,也不是‘彼’,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最终,无论是‘客人’还是‘旅店’,它们都只是暂时的存在,需要通过治愈这一‘疾病’而回归到‘一切’与‘无一’的本质。视频内容为见性的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基础,但如果进一步强调这种治愈和回归的过程,将会让教学更为深刻。
P.S.: 理解这一点会让人明白,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以去获得,无论是修行的阶段、成就,甚至是觉悟本身。《楞严经》教导我们,一切关于进步的概念仅存在于二元的思维之中。在究竟的实相中,一切早已圆满无缺,不生不灭。执着于追求某种成就,只会强化分离的幻觉,而事实上,并没有一个“自我”能够去获得任何东西。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认识到从未有任何需要获得的东西,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是缺失的。
师兄 功德无量🙏
梦里明明有六趣,醒来空空无大千!师兄讲的不错!
功德無量
善哉!善哉!自悟悟人
菩萨行径
示佛知见!功德无量
我今随喜!赞叹汝行😅😊
讲的真好,简易明了🙏感恩
把佛经里面的心、空性之类的所指的那个东西当做一个全能全知、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东西来理解就对了。播主真的讲得不错!功德无量!
感恩法布施。
开悟不一定是见道。见道的一定开悟。没有证得无生法忍,开启无分别智的决定不是初地菩萨。
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所住而妄其心
無所住而真其心 🙏
感谢分享!期待您下次继续更新 👏👏
大師兄說的太好了,真的非常有慧根🎉🎉🎉
感謝大師兄的分享,非常的感動,收穫良多😊❤🙏
❤❤好好聽版本佛歌分享《六字大明咒》ua-cam.com/video/wK4vWKX_AZ8/v-deo.htmlsi=TFC940ydn_Pcwn6k
《大悲咒》ua-cam.com/video/qgvoA3_bgTw/v-deo.htmlsi=8wfhQ9hHxspGmt_X
梵音《葯師佛》ua-cam.com/video/AJRnPwNnAoM/v-deo.htmlsi=02YdSei8s45sU1AV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大师兄分享🙏
感谢分享,福生无量天尊
妙明真心 ☀️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謝謝大師兄 期待下回🙏
感謝大師兄,獲益良多
隨喜讚嘆大師兄講楞嚴經!!!期待下一期。
隨喜讚歎,感謝師兄講經🙏
感恩
層次,總是一步一腳印。 別太執著。道發自然!
见性,世间99%的人都做不到,呵呵。即便是见到了,才是走完第一步而已。
终于等到楞严经的讲解,谢谢大师兄🎉
谢谢🙏大师兄的分享
谢谢大师兄讲解,不动真心,是理性看待世间万物,用我们的佛性处世。不被因果循环的各种事物牵着鼻子走。
理性也是妄心。
感恩大师兄,希望继续楞严经的内容,收益颇多,多谢🙏
看完之後,腦子突然靜了,人的心結。沒了,放了屁,鬆了❤感恩你的存在。
支持您,感恩有你😊祝您順利精進
讲的很清楚。能使人明白
见性成佛!🙏🙏🙏
謝謝大師兄分享🙏
感恩!
爱给人意义。意义让人得到目的、希望、力量。148项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爱增进健康。爱他人和爱动物都可以增进自己的健康,利他也利己。谋求利他和利己让人得到意义,得到快乐,得到健康。墨子的兼爱是高层次的道德思维,相当于科尔伯格说的第六个层次,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增加幸福总量,最有益的爱。为了最有益的爱活着其乐无穷。
大师兄讲一下,药师佛的故事
Seeker師兄加油
TRUE SELF.
你解说的太棒了!谢谢你!期待后续更新!
感謝大師兄
感谢大师兄分析!❤
感谢大师兄
众生是迷失的佛!佛是觉悟的众生!大师兄独觉👍
不是迷失,是被綁架。負向星際勢力在地球和人類基因內佈下天羅地網 😄
感恩分享,敲碗~敲碗~下一見性。
谢谢分享😇
妙明真心❤
.謝謝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好有意思的故事
谢谢你分享
谢谢
明心見性能內觀修心至內聖見性,明目見解能外觀練心至外王見解,見性有空性是要修心無礙,如把過去累積心靈的垃圾清空和見解要修至無物,等天人境界的心智合一才有禪心和禪氣(靈氣),無我執,無我欲是修行者一步一步去達成的目標,明心明目是本我一體的,見性見解是可以用在一般教育上的運用,若開悟覺醒後就是修行者在明心見性後還能悟禪生智慧造萬法。阿彌陀佛
如來说的法,其实很清楚很透徹,但翻譯者翻的太難了,這不是經與法的過錯,感謝大師兄說明,隨喜讚嘆法布施無邊功德
妙明真心 顯見不還🙏 明心見性
讲到大师兄只服你
「在胎為身,處世名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Namo Amituofo🙏🙏🙏
很棒耶!
赶紧过来学习
加油🎉🎉❤
先人留語度世人,
來人不解其深意;
妄求他人解其義,
己身不願花心思,
是悟是誤何人知?
其義其理在己心,
又有何人願去明?
喜歡大師兄 支撐你
希望seeker能做一集討論佛教的大問題: 偽經,及大乘非佛說...等...🙏🙏
阿彌陀佛
想要不隨著妄心轉,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應作如是觀」,觀自己心隨外境的原因,觀身口意,觀自己妄心起煩惱時,妄心執著些什麼?然後保持觀,當自己即將吃虧就布施,甚至主動布施,不求自己能得到什麼,這是菩薩道之一,每一句話都沒有任何隱藏,這是直心,直心是道場。自己不求不得,不攀緣任何事物,妄心自然慢慢收回來。所謂妄心就是生滅心,生滅心就是相續念,只要攀緣心沒了,自己繼續觀心,就可以看到每一念相續的過程,再把這個相續的過程斷了,念起即斷,只保留真心,真心常住,不因你不攀緣而有生滅。等向外的枝節都沒了,這真心自然現前,也就不會隨諸境所轉了。然而這只是成佛之路的起點。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時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ㄧ切有情眾生皆具足如來德性實相,只因妄念,分別,執著,不能證得。
当知,妄心即真心,如果能舍,妙心亦失,则一切断灭。
師兄好帥
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無明也越多,很正常,自以為是,我見高舉才是不正常。如聲聞破見思二或,緣覺破無明惑,菩薩破塵沙惑。縮小自我,心量寬廣。
自性亦既是佛教說講道教的道,自性(道)是一直存在的,所有的一切無時不刻都是在自性(道)之中,但是萬法(所有的一切)出於自性但是自性(道)又是什麼都不是,說不清道不明,難以琢磨,所謂的明心見性不容易,一見性即是有了一定的境界了的
道理懂,不算太难;做不到=零。
@@慕秋雨做不做到依然是真心变的,不要强求,妄心让你去强求,其实你的真心根本没动过
@@慕秋雨 那就是需要你自己去如实修行,最好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那里必将不生不死寿命无量必将一世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