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般那,成就聖人一樣無限強大的內心!佛家最古老,最簡單,卻最有效的修行方式,修煉神通,最終修煉成佛|seeker大師兄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5 тра 2024
  • 成为此频道的会员即可获享以下福利:
    / @seeker7603
    HI 大家好,我是大师兄,今天我们来探索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修行方式--安那般那。这是一种源自佛家的禅修方法--也叫数息法 , 2500年前佛祖释迦摩尼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最终证悟成佛。
    不过一提到禅修,静坐,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种误解,认为这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是那些和尚或者是道士。他们去修炼神通或者修炼成仙,成佛的一种方法。那这种修行的方法,似乎跟普通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我一个普通人贪财好色算了,参什么禅呀。但是事实上,这是对禅修的最大的误解。当你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禅修之后,你会发现,他可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神通,或者修炼成仙,要出离这个俗世。
    其实禅修对我们现实中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帮助,而且不是一点点帮助,他的帮助大到你不可思议。
    所以在正式聊安那般那之前,在这里我想,先和大家聊,中国最后一个圣人王阳明的故事,那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我们普通人也需要练习静坐冥想!
    王阳明为什么能被人们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圣人,这主要就是他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王阳明只用了35天,就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要知道当时宁王朱宸濠已经密谋十几年,宁王手上,明里暗里已经掌握了20万左右的精兵。而当时的王阳明却只有草草组建的几千人临时军。然而王阳明却在35天就完全平叛了宁王。这中间非常的故事非常精彩。
    比如在宁王谋反的一开始,王阳明马上就意识到,宁王手握重兵,而明军这边几乎没什么军队,可以用来平乱。而当时如果宁王立刻发兵明朝的都城南京,那肯定就会重创朝廷,不说一举改朝换代,起码也能拿下一半的江山。但是偏偏啊,宁王遇到了王阳明。一场世界上,最顶级的心理战马上开始上演。
    王阳明马上让人到处张贴告示,传假消息说,朝廷早就知道宁王要反了,所以早就从四面八方总共召集了16万人马,要来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军队可调,王阳明就只能到县衙召集到一些,县衙的捕快,散兵游勇,最多组织了几千人马而已。
  • Розваги

КОМЕНТАРІ • 499

  • @haipengli6000
    @haipengli60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54

    感谢大师兄介绍安那般那。但是,大家可千万别照大师兄说的做😊。佛当年说的安般就有16个阶段。大师兄最后说的境界只是第5-6阶段。而且,数息的方法是要随着境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现代和古代的区分。南师的数息的方法适合于11-12阶段。在某些阶段还要用到类似道家的丹田呼吸法。进入高阶的时候,还需在意念中提前植入,呼吸必要性的观念,防止呼吸停止的危害。个人觉得关于安般最好的经典是 觉音尊者的 清净道论。
    看大家疑问多,我再加一点。
    (一)出息长时,知‘我出息长’,或者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二)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三)‘觉知全身我出息’及‘觉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学。(四)‘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学。(五)觉知喜(六)觉知乐(七)觉知心行(八)觉知安息心行(九)觉知心(十)令心喜悦(十一)令心等持(十二)令心解脱(十三)观无常(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 - 安般16胜行。
    1. 第三胜行已经是 觉知全身我出入息。所以它不是许多人理解的 呼吸那点事情。
    2. 安般和四禅八定有无对应关系。根据我的理解,有。纯属个人意见。
    3. 安般目的-破我执。
    4. 安般优点:寂静,殊胜,纯粹与乐住(佛说)
    5. 南师的诀窍 在修 十一和十二 胜行时有帮助。个人实验结果。
    6. 修完安般是不是没有呼吸了? 不是,是慢慢的把“我”修没了。
    7. 如果你想修神通,请绕道。对修神通,各部派意见不一。如果你真想修神通,可以从火遍和光明遍开始(不是佛和我说的,这是部派论师意见)。我个人发现在修安般的人中,许多人在修到3-5的胜行时,自觉或不自觉的去修光明遍去了。想想也可理解,好不容易看到从由里向外发的光了,谁还舍得把它销了。我这里顺带介绍一个销光的方法。如果你见到一片光明并一下子没有杂念了。请仔细看看里面是不是有红色和白色的点点? 如果有,请通过淡淡的做意将两者结合,你会发现,白点和红点开始相销了。我发现许多人如果不知道这个,就以为得道,无法继续修行了。
    尽力了,希望对你实修有点帮助。

    • @agivak9205
      @agivak920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俺偏要照大師兄說的做!

    • @fanzhizhu1425
      @fanzhizhu142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每个人因缘不一样,该做的人自然会做

    • @neo2nyon154
      @neo2nyon154 Місяць тому +22

      不要搞神密。靜坐觀呼吸就好了。

    • @user-ks4tw2yi6q
      @user-ks4tw2yi6q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靜坐跟禪定差多了,南傳那邊有完整的系統教學,印度教本身也有

    • @user-se2sv5ni6d
      @user-se2sv5ni6d Місяць тому +30

      佛陀说过了法无我,连我都是空的,经也是空的,法都是空的,怎么会去有什么阶段,还分那么细,禅宗有顿悟,那可是佛陀的正法眼藏,没有啥阶段和细分,到了就到了,大道至简,就这么简单。

  • @user-jg9lb1ir7s
    @user-jg9lb1ir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67

    呼吸法要專注,當到一定層數,身體就會那裏癢那裏痛 的,那些都不要理,專注呼吸,就會進其他世界見種種色,會讓自己迷失,接下來就是守意,還是要專注和控制,一定要到睡夢中能控制自己夢的才能在進上層,
    接下來陀羅尼,不要著相做到無相

    • @xinliu2024
      @xinliu2024 Місяць тому

      🙏

    • @mkli7746
      @mkli7746 24 дні тому

      请问一个朋友,小学没毕业的普通人,用一个心法口诀平静的感受到蚊子在身上吸血的动静,这个怎么解释

    • @user-jg9lb1ir7s
      @user-jg9lb1ir7s 23 дні тому +1

      @@mkli7746 嗯,應該是剛開始修的,沒辦法請找清淨地方,專注呼吸可吸氣時心中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南無地藏王菩薩或其他佛神也可以的,吐氣也一樣心中也要心中念

  • @mentalflow
    @mentalflow Місяць тому +91

    不用纠结双盘,只要用能长时间坐着的姿势就行。气脉通了身体会变软,自然就能双盘了

    • @user-xb8tk9en2h
      @user-xb8tk9en2h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那都不盤腿可以嗎

    • @ilovetrendy1095
      @ilovetrendy1095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user-xb8tk9en2h 可以,行立坐卧都可以

    • @mentalflow
      @mentalflow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user-xb8tk9en2h 我去一个韩国法师的禅宗寺院学的时候他教了好多种坐的姿势, 初学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能稳定不动的坐姿就行了, 坐久了自然会知道用什么姿势

    • @user-mr5iv3do3j
      @user-mr5iv3do3j Місяць тому

      @@mentalflow请问你说的韩国禅宗学院 可以多介绍一下么 我也在首尔接触过很多类宗教都听不进去 但是你的评论我很认同 有缘的话想多了解一下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peterclark9129
    @peterclark91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5

    讚,希望師兄多說些南傳佛教,原始佛教的內容,還有七佛的故事,祝您發財健康,阿彌陀佛

  • @AMTF18
    @AMTF18 Місяць тому +36

    當你心無所依,孤立無援的時候,別忘了還有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我心即是阿彌陀佛
    常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誠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
    願此功德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迴向冤親債主
    迴向歷代祖先
    迴向法界眾生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普皆迴向♾️️💰🌷🌸

    • @yfl1019
      @yfl10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 @bcda2248
      @bcda2248 27 днів тому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rw3qw7qe7z
    @user-rw3qw7qe7z Місяць тому +30

    我本身有修禪定,修的是印心佛法,如果禪定能做到深入,確實能接到能量,那是一種宇宙本有的能量,只要心能靜下來,並且有慈悲心,當你的磁場與能量共振,你就能接受到宇宙本有的能量。能體會到心經所講的,行深波羅波羅蜜之時,照見五蘊皆空,當你到那種境界會非常殊勝,勝過人世間的各種快樂,

    • @chuasengseong8528
      @chuasengseong85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怎么修的

    • @user-td7jz3jr5f
      @user-td7jz3jr5f Місяць тому

      @@chuasengseong8528 寫心經也可以 慢慢來 不要變成慾望 自然而然會

    • @user-pv7ee1fn9x
      @user-pv7ee1fn9x Місяць тому

      ​@@chuasengseong8528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
      隨喜讚歎禪定作,
      般若熟酥權解脫。
      但知世尊本懷心,
      唯有一乘圓實果!
      般若禪定固然好,
      信願念佛不可少。
      此生心向極樂界,
      一生補處真覺妙!
      十大願王普賢導,
      諸經中王法華照。
      奧藏秘髓蓮池芳,
      華開一乘綻佛道!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十大願王 大行普賢菩薩摩訶薩!

    • @xinyishi3231
      @xinyishi3231 26 днів тому

      @@chuasengseong8528 😄

    • @user-fx8eo4ms4y
      @user-fx8eo4ms4y 20 днів тому +1

      求方法❤

  • @DandanHuang-vw8wn
    @DandanHuang-vw8w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我的右眼眼角膜有一个类似激光打的孔(像飞蚊症),是和仙家定的契约,我20多年来经常在梦里听一些(古代庙宇)道场的讲学(道德经……作品解释)。一旦像大师兄说的入静,就感觉有什么人从我右眼看这个世界一样,那种感觉非常神奇,最近一段时间还能在脑内有回应(心灵沟通)。我的注意力聚焦点不是嘴的△区,是头顶上3寸,一入静就感觉有个小火球在头顶,全身在非三围状态,躺着也能感觉各种轻、柔、顺、滑的美妙感觉(用西医解释是,我的身体在分泌内啡肽),幸福感满满。目前我在日本,正感受东胜神州的灵力,这里的磁场和大陆很不一样,是很适合修炼的道场。

    • @user-dy4om3ik5t
      @user-dy4om3ik5t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我近視800
      我會刻意只戴一邊的隱形眼鏡
      另一邊是模糊的
      我會用意念放掉對另一邊的眼睛的控制
      把表意識專注在覺察上
      空性才是我們的本性..
      也是實體..
      安住在這個頻率上很舒服..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keai-cp3zo
      @keai-cp3zo Місяць тому

      日本现在神佛不佑,底气差很多了,想修行可以来大陆或者台湾

  • @user-zw6tf7xc1z
    @user-zw6tf7xc1z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供參考
    單盤到雙盤大約花了兩年
    1~10的數息法, 剛好走一趟大周天
    自己的方式是, 有意識時1~10走大周天, 自然時不數息(應該是走小周天)
    接觸打坐到現在, 這些所謂的雜念, 其實有些想法還不錯
    我自己是用手機把不錯的想法記錄著
    常常打坐一半就在那打字紀錄
    手機上記好了, 這個念頭也就放下了
    之後打坐也就不會為這一件事打斷
    慢慢的雜念就越來越少
    然後嘗試禁慾的天數, 已經有超過200天(沒有仔細算過)
    運動時的身體機能表現比以前好不少
    有時候都想說是不是已經不行了, 結果久久一陣子還是感覺的到

  • @ben-wu
    @ben-wu Місяць тому +32

    定大致分三種:a.欲界定,b.色界定,c.無色界定。止是因,定是果。
    a:通常欲界定有九個階段:1.令心内住;2.续住;3.安住;4.近住;5.调顺;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趣;9.等持。這九個階段中,沒有輕安樂。
    你繼續用功,會超越欲界定,但是沒有達到色界定,處於中間地帶,這個時候叫做近分定或者未到地定,這個時候才有輕安樂。
    b:再繼續用功,才可以到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四禪。其中必須到四禪才可以修神通。未到地定,初,二,三禪,所謂的“神通”,實在講是自欺欺人,只能叫做“異能”而已,和真正的神通比起來,不值一提,奈何現在修止的人少,往往會以訛傳訛,自己認爲自己得神通了,貽笑大方。
    你修止的時候,必須有個所緣境,使心可以明靜而住。一般就是二十五種法門,比如呼吸就是其中一種。但是到初禪的時候,你的鼻識沒有了,你無法知道自己的出入息,所以理論上,安那般那只能修到初禪,如果想繼續進步修止,需要換法門。
    c:到四禪的境界,繼續努力修止,那就只能修無色界定。
    因爲在色界定的時候,色法會障礙修止,所以成就四禪后,心中不歡喜色法,呵斥厭棄色法,歡喜虛空,故以虛空為所緣境,比如觀行身上毛孔,毛孔越來越大,大如虛空,如果成功,會失掉色界四禪,失去定力,就像未到地定階段,處於色界定和無色界定的中間階段。
    如果再努力修止,定力還會回來,然後成就空無邊處定,不見一切色法,唯見虛空無量無邊,如脫籠鳥。此時,雖空無量無邊,但一念識心依然在,會擾動空無邊處定,且空為外因,識為内因,故而呵斥捨棄空,以識為所緣境,如果成功,會失去空無邊處定,有個中間階段。
    如果再努力修止,定力更高深了,成就之後,得識無邊處定。因識而入定,所以叫做識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現出來以後,比空無邊處定定力更高深,心裡面寂靜明了,安閒自在。此時,因爲心緣念無量無邊的境界,緣無量無邊太粗動,易使心散亂,所以不歡喜空,也不歡喜識。願意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而住,也不依空,亦不依識,心無所依,認爲這是安穩處。故而呵斥空識,歡喜無所依。以無所依為所緣境,如果成功,會失去識無邊處定,有個中間階段。
    如果再努力修止,繼續精進的修行,心能離一切相,唯安住於無所有,寂然不動,得識無邊處定。因爲無所有處定,心裡面什麼也沒有,這個境界,如癡、如醉、如暗、如眠。所以認為無所有處的境界,就像人很愚癡似的,什麼也不懂;如醉,像人喝醉酒了似的;如暗,像人在黑暗的地方似的;如眠,像人睡著覺似的,沒有智慧。故而呵斥無所有處定,認爲非想非非想定最為殊勝、寂靜、安穩,贊歎歡喜非想非非想定。以昧劣想為所緣境,這個想很劣弱的,不明利,但也不是無想,所以還是有想而想很軟弱。前面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都是有明利想,此時修非想非非想定的人,認爲明利想是件苦惱的事情。故而呵斥明利想,歡喜昧劣想,繼續精進修止,得非想非非想定。如果成功,會失去無所有處定,有個中間階段。
    這時如果還想繼續修止,是不可能的了,就像蟲子爬到了竹子的最高頭,沒有更高的所緣境,所依止的境界,故到此爲止。
    另外,所有的定中,色界四禪的定力最高深。而且比如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不是只有非想非非想定,也可以很容易重新修成之前的定,而且在定中可以隨意切換,就像游泳一樣~ 想蝶泳就蝶泳,想自由泳就自由泳。
    綜上所述:修這三種止,如果沒有般若智慧,如果不修觀,不在定中修無常,無我,緣起觀。即使修成非想非非想定,依然是生死凡夫!依然要輪回!非想非非想定不是涅槃!

    • @user-ie6ci5wk9v
      @user-ie6ci5wk9v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修禪要有一定智慧,比較穩當的修行還是淨土法門,堅持信願行到底,靠自力他力渡自己到彼岸。

    • @leeallen7002
      @leeallen7002 Місяць тому

      高人

    • @user-ks4tw2yi6q
      @user-ks4tw2yi6q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漢傳就是這樣,一堆都只有結果的描述,過程怎麼鍛鍊的方式都沒完整系統,就像跟你說這是地心引力,阿為什麼這是地心引力,原理是什麼,能用來做什麼,這邊漢傳是很缺少的,可以去看南傳,那邊有很完整的安般念教學

    • @ben-wu
      @ben-wu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user-ks4tw2yi6q不知閣下讀過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 」「摩訶止觀」,或者玄奘大師專門去印度取回來的「瑜伽師地論」沒。這三部經典對於修止觀有詳細且圓滿的描述。尤其瑜伽師地論,裡面專門講的安若般若法門,對於這個法門的境,教,行,果,都有全面的詳細記載,實在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 @ben-wu
      @ben-w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ie6ci5wk9v 淨土法門我也很歡喜贊嘆,我也喜歡修,我也在修,平時也經常阿彌陀佛,也發愿去極樂世界。但是坦白講,如果讓我專門一直念阿彌陀佛,我念不來,心裏厭煩這件事情。
      念佛法門也是二十五種法門之一,法門,門門道同,無有高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且修止,也會幫助念佛。因爲經常修止,心裏面清净,這點和念佛沒有差別。所以看每個人的根性了,歡喜什麽法門就學什麽法門。
      但是,如果想當下就斷惑証真,今生就得聖道,證得小乘須陀洹果,或者大乘菩薩的無生法忍。必須修止觀,就算你念佛,你也要觀!持名也好,觀相也好,必須思維苦,空,無常,無我,緣起的道理,思維般若,思維佛菩薩的法語。否則,輕則,臨命終時,四大不調,心顛倒散亂,重則,平時煩惱根本就伏不住,更別提斷煩惱了。
      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這三種定,外道也可以修,是共於外道的。唯有佛法的般若不共!要不然佛教豈不和一般宗教毫無差別,讓你做點好事,然後升天,實則不然。佛法,如果你歡喜人天乘,教你十善道,這點通於其他宗教。如果你喜歡自了漢,教你小乘佛法。如果喜歡沒有老師教導,有獨覺乘。如果有大悲心,無所得心,菩提心,教你大乘成佛法門!這幾點,完全不通於一般宗教,讓你永久地解脫生死苦,也是其他宗教所不能及也。
      奈何止觀,現在提倡的人很少。因爲之前的時代,社會上能識字的不多,讀不了經典,更別提深入經藏了,無奈之下,讓你什麽也不要管,念佛就好。所以說,念佛是頓根,但是睹佛聞法,也是很好的,也都是高手,非常厲害,也不容易。可就算到了極樂世界,佛還是會講般若,講諸法實相,也都一樣的,早學和晚學而已。所以這點,就看各人情況,如果有餘力和時間,多學也是很好的。總之,聞思修,三者不可缺也。

  • @ricyon2
    @ricyon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

    脑海中出现了杂念时不要排斥它,觉知它的出现后继续把观照的心回到呼吸,身体或脸部出现痒的时候觉知它的出现,再把心回到观照目标,身体痛,脚痛时也如此觉知痛的出现,再把心回归到观照目标(呼吸)上,一直不停地如此禅修,久之杂念就会逐步消失,禅者也会逐渐进入定而体验和验证法的真实相。

    • @MarceloKitchen
      @MarceloKitch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这是不就是内观vipassana吗

    • @bwwb1526
      @bwwb15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MarceloKitchen 元道经

  • @chantinghim2241
    @chantinghim224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阿彌陀佛 大師兄你的影片又是一個大功德 啟發眾生 阿彌陀佛

  • @wengsiongsai2815
    @wengsiongsai2815 Місяць тому +25

    我曾经通过念经。眼观鼻。鼻观心。身口意。耳回听自己念的声音。音调。眼光专注在一点。大概念一个小时左右就进入一个看不到边界的白色空间。自从进入几次后。过后的时候是我一生中收入最高的时候。心想事成。。过后因为意念不纯了。就没再进入。。最近试过很多方式。有一次听赛古鲁的。不是我身体。不是我灵魂试过一次身体跟意识分开的体验

    • @user-we7yd2su1n
      @user-we7yd2su1n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是闭着眼睛还是睁开眼睛做?边念经边观呼吸吗?

    • @grissomgil7733
      @grissomgil7733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你的白光有可能是禅相,初期以灰白为主,然后逐渐转白,不要跟随,不要观察分析这片白,不要起心动念,这份白就会逐渐耀眼,耀眼程度胜过一切肉眼所能感受的光明,就到近行定了,再往下就到初禅,也可能直接跳过初禅进深定。

    • @felizpn7596
      @felizpn7596 Місяць тому

      ​@@grissomgil7733教我,我也试过遇见白光极其“刺眼” 不得不睁开眼,不自主的睁看眼。

    • @grissomgil7733
      @grissomgil7733 Місяць тому

      @@felizpn7596 习惯它,淡化它,忽视它,不跟随。

    • @wengsiongsai2815
      @wengsiongsai2815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user-we7yd2su1n 开着眼睛。或者是半闭眼好像观音的眼睛。。明确的说。。最有效是两眼半闭阳光专注前面一点。对就是一个点。我试过几个方法。有效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尽量在没风的房间。不要太亮。点一根蜡烛。把目光对着烛光。然后调试距离。就是调到你看清楚。跟模糊的交界点。然后念经。而念的时候要很有规律。一口气大概是7秒左右念一句。最好是重复一样的。比如说。嗡嘛呢叭咪吽。。关键也是呼吸交界点

  • @user-de6im7ng6g
    @user-de6im7ng6g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以我的亲身经验,入定不需要双盘。禅定是一种意识状态,并且四禅八定走到头依然是邪定。如果真的想修行,可以看看杨宁老师的视频,先把知见大致理清楚。

    • @1ZZFE
      @1ZZFE Місяць тому

      好的,我注意。感谢🙏

    • @user-xb8tk9en2h
      @user-xb8tk9en2h Місяць тому

      想請問楊寧老師近來都沒有新的開示了,為什麼呢?

    • @user-de6im7ng6g
      @user-de6im7ng6g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xb8tk9en2h 老师这几年闭关,完整的视频可以在子归家网站上看

    • @user-de6im7ng6g
      @user-de6im7ng6g Місяць тому

      @@1ZZFE 🙏

    • @user-yx3ef6jc4i
      @user-yx3ef6jc4i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超級推薦!遇到楊寧老師後,知見一直改變一直進步 !感謝恩師

  • @user-pv7ee1fn9x
    @user-pv7ee1fn9x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佛陀本懷一乘法,華嚴法華圓通達。
    十大願王微塵境,方便禪定何須他?
    諸經中王醍醐妙,佛知見證何用雜?
    諸佛護念淨土舟,念念本願無量剎。
    導歸極樂不思議,本來面目自綻華。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十大願王 普賢菩薩摩訶薩!

  • @chang0224
    @chang0224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數息/安般等聽過無數遍,從沒有聽見過像大師兄說的吸和呼都各數一次,試著做還真的覺得比一般的數息法有感覺。大師兄就是有這種能力,已經知道的東西聽大師兄講解一次就好像更有所得,大師兄多做些影片吧!

  • @KungSiangLoh
    @KungSiangLoh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恩感谢感激南无阿弥陀佛
    谢谢谢谢師父谢谢谢谢師父谢谢谢谢宇宙谢谢谢谢

  • @experienceearth-op3jz
    @experienceearth-op3jz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內容很沉悶, 可能比較深, 但是繼續看完之後, 覺得很精采, 重點很清楚, 謝謝分享, 完美

  • @BeautifulThingBoutiq
    @BeautifulThingBoutiq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Thank you so very much for sharing. It's very helpful! 🙏🙏🙏

  • @Lao_Wang369
    @Lao_Wang36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感恩您的分享!😊🙏

  • @user-wl3zm3zh8j
    @user-wl3zm3zh8j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感謝大師兄分享精彩視頻

  • @weekndhsu4258
    @weekndhsu425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感謝分享 獲益良多
    南無阿彌陀佛🙏

  • @maggiehung3511
    @maggiehung35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期待已久的更新~
    感謝大師兄用心製作影片,每輯都很受用👍🍻

  • @user-st1dx3kb1l
    @user-st1dx3kb1l Місяць тому

    謝謝師兄教導靜坐知識,獲益良多。希望在講講這方面的一些事情。👍👍

  • @user-uv6kw7eh2p
    @user-uv6kw7eh2p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大感恩~感謝大師兄這期講解非常棒~🤗🙏

  • @minglove5051
    @minglove5051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恩讚嘆大師兄

  • @user-pq5tq3es1u
    @user-pq5tq3es1u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哇!大師兄這集說的真夠到位!我就是這樣的如來法身!學習禪修一開始真的不要想的太複雜😂

  • @yixiu1992
    @yixiu199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你的开场白速度越来越快了 我听成 嗨大家好我是阿兄 這姿勢一坐就舒服 謝謝師兄

  • @hketube
    @hketube 4 дні тому

    感謝大師兄的講解,真是收益良多。

  • @user-um4dt2et6q
    @user-um4dt2et6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大师兄,您一般多久更新一次视频哦,每次登很期待,特别是道德经部分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vivihan-1314
    @vivihan-1314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多謝!

  • @user-hk8xj3pe3z
    @user-hk8xj3pe3z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大師兄的分享!☺

  • @user-pb1ph9qj5t
    @user-pb1ph9qj5t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大師兄的分享與解說

  • @user-yx3ef6jc4i
    @user-yx3ef6jc4i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想入定要從心入手 而不是從腿入手!心的品質到位 禪定功夫自來 ,明白這點可少走很多彎路

  • @user-ie6ci5wk9v
    @user-ie6ci5wk9v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禪修要有一定自我認識意識基礎且入門要有人引渡,不然易入叉路嚴重就是着魔,所以淨土法門較穩當,只要堅持“信願行”靠自力他力自渡到彼岸,在西方蓮池海會薰陶下達到花開見佛悟無生。

    • @hanmark3642
      @hanmark3642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往生淨土的門檻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就是禪修,修止禪!

    • @user-pv7ee1fn9x
      @user-pv7ee1fn9x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hanmark3642
      南無阿彌陀佛!
      慧淨法師開示:
      第一重因果就是平生念佛為因,臨終佛聖現前為果,這是第一重因果;第二重因果就是命終佛聖現前為因,致使命終心不顛倒為果,所以三段文有兩重因果。依這個執持名號來解釋多善根多福德,依一心不亂來解釋專一不雜,所以善導大師強調我們這個法門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唐朝之後,有些弘揚淨土法門的大德們,由於沒有接觸善導大師這個著作思想,所以他們沒有了解這個道理做這個解釋,他們所接觸的就是聖道門,自力難行的種種修持方法,然後依這個方法來解釋,以三昧就是三摩地來解釋一心不亂,這樣就會讓淨土行者沒有希望、沒有信心。善導大師的這個法脈的著作思想現在都已經回歸我們中國,我們一看才知道,原來一心不亂的真義在哪裡,所以我們要這樣來了解一心不亂,很容易、很簡單,念彌陀就是執持名號,專復專就是一心不亂。善導大師這首偈讓我們在念佛法門上有撥雲見月之效,所以我們最好把它背在腦中,好不好?(好),那我們合掌來念一遍: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所以,我們看往生者,他能夠順利安然往生,並不是他有一心不亂的功夫,什麼事一心、理一心通通都沒有,是他平時有時間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不會跟人閒言雜語,不會跟人計較是非好壞,他就像一個愚痴的人,除了南無阿彌陀佛以外,他什麼都不懂,這種人往生時都很殊勝,往往能預知時至,也不用追求,自然身無病苦,心不貪念,意不顛倒,如入禪定,往往都能夠這樣。你看他有斷德嗎?有證德嗎?其實他不斷也不證,仍然有貪瞋痴,妄想煩惱,依舊是罪惡生死凡夫,他為什麼能夠順利往生?因為背後有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約束使你往生,而且光明攝取不捨。

  • @ningyangwang7512
    @ningyangwang7512 Місяць тому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大师兄分享!🌹🙏

  • @user-uo6zt4ot9m
    @user-uo6zt4ot9m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安般守意在呼吸之間息(風門):數,随,止,觀,還,淨息六妙門!止觀双運,淨念相繼(自性相應)

  • @YOURENWU1990
    @YOURENWU1990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師兄講解,受益良多!

  • @tsts584258
    @tsts584258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大師兄分享智慧

  • @kien426
    @kien4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31

    希望大师兄可以做一集关于“王阳明”🙏

    • @Vv-kn8rl
      @Vv-kn8rl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大学吗

    • @xinliu2024
      @xinliu2024 Місяць тому

      王阳明与佛法 看看他是怎么谤佛的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masteryi5541
      @masteryi5541 Місяць тому

      确实

    • @sungwayliu4421
      @sungwayliu44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非常好奇王陽明一生

  • @jerrykuo7820
    @jerrykuo782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法鼓山圣严法师也说过数息因为大众太习惯容易变成910就1112,甚至会越数数字越大,以及可以一边数一边打妄念,所以他也教我们可以数97531或108642倒过来,因为不熟悉所以更加集中注意力。可以试试看。

  • @suyuhui3237
    @suyuhui3237 Місяць тому

    謝謝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 @susank6974
    @susank69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言之有理, 能有定則慧指日可待. 有慧則自然心隨萬境轉, 無喜亦無憂.

  • @binhuizhang1017
    @binhuizhang1017 Місяць тому

    好有趣,谢谢大师兄

  • @user-zx1dc5mj3f
    @user-zx1dc5mj3f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你的分享!

  • @yunlih
    @yunlih Місяць тому

    謝謝所有的討論分享真的很有愛

  • @Some0ne...
    @Some0ne...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當你嘗試去意識那些神通 那些就會當刻消失
    這是我現在的情況 你知道它在你眼前 但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你根本沒有理解能力 就像是另一個自己在處理一樣
    當你有一絲嘗試理解 大概有一瞬間你會知道那是什麼 但就像夢境一樣 轉眼間也會忘記了
    除非那時候立刻把它寫在紙上記下來吧 否則就是過眼雲煙
    就是種既有神通 卻沒有神通的有趣體驗

  • @user-ul8vm5ey3d
    @user-ul8vm5ey3d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謝謝!

  • @jamylee2033
    @jamylee2033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大師兄分享正道成道

  • @grantyoumoremore7351
    @grantyoumoremore7351 День тому

    謝謝分享🫶感謝繁體字幕🙏

  • @user-cc1rp7fq6p
    @user-cc1rp7fq6p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建議大家去看見護法師的 解釋比較清楚,靜坐一樣到不了般若波羅密,還是去看真正禪宗大師的解釋吧,一般人沒有持戒,很難生出真正的禪定,連4禪都有困難的,佛經寫得很清楚,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發慧

  • @user-xl2ze2up8i
    @user-xl2ze2up8i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谢大师兄,幽默;简单;实际。

  • @1ZZFE
    @1ZZFE Місяць тому

    Seeker您好。感谢你这期的视频。🙏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xkck
    @xkck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南师讲过了“安那般(bo,不是读ban)那”的修炼方法。但是若呼吸真的停顿了,自己会感到害怕的。所以不要随便去试,没有别人在身边,是很难的。何况每个人的根机不一样,要随缘随份,不要轻举妄动。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jk15931943
    @jk15931943 Місяць тому

    謝謝大師兄😊

  • @shye999shye999
    @shye999shye9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大師兄,我愛你❤

  • @hongy4367
    @hongy436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谢谢!

  • @user-cd5fh4wi7e
    @user-cd5fh4wi7e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恩 有收穫🙏

  • @user-dv7oi1rs8f
    @user-dv7oi1rs8f Місяць тому

    講得太好了呀~~~~讚讚讚感恩您造福社會

  • @wudaobygu
    @wudaobygu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最喜欢的频道💜☯️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user-kf5tv4xn3i
    @user-kf5tv4xn3i Місяць тому

    謝謝大師兄❤

  • @benson_ho
    @benson_ho 15 днів тому

    其實冥想就是進入心流模式,也就是專注活在當下而不自覺的那一刻,其實就在冥想,專注自己喜歡的事是冥想,吃飯時用心體會每一口飯菜是冥想,走在路上感受每個畫面也是冥想。很多所謂大師練習打坐甚至開班授課也沒真正冥想,而很多人專注於生活的每一刻,冥想而不自知,無為而無不為。

  • @ipdavid1043
    @ipdavid1043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最棒的一集❤

  • @luckyblue716
    @luckyblue716 Місяць тому

    師兄出品,必屬佳作

  • @user-iw9ze8gl9m
    @user-iw9ze8gl9m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大师兄功德无量
    一个“息”字让我感悟
    自己坐在自己的心上
    便是守息
    🙏🙏🙏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rockNo.1
    @rockNo.1 Місяць тому

    终于更新了 想你啊

  • @eventblock5572
    @eventblock5572 Місяць тому

    随喜赞叹❤❤❤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xiaolingjiang4362
    @xiaolingjiang4362 Місяць тому

    谢谢大师兄 🙏🙏🙏❤❤❤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chenkaic4
    @chenkaic4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感谢大师兄分享!视频质量太高了,祝您六时吉祥,福慧双增。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user-xj3nf2sf9q
    @user-xj3nf2sf9q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多谢大师兄的分享👍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Jsun2022
    @Jsun2022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一直都在訓練自己的耐心和專注自己,姿勢我個人覺得坐正就好,雙盤如對關節有受傷的人會非常困難
    法身是在我的認知是自己的潛意識的自己,因為大家會常常忽視了真正的自己,潛意識有時候會靠著夢告訴肉身的自己

  • @yangyoung8969
    @yangyoung8969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大师兄觉醒了👍

  • @Ukclim
    @Ukclim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谢大师兄的分享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user-cn1ml7ro5d
    @user-cn1ml7ro5d 17 днів тому

    感恩

  • @lihuanzhao
    @lihuanzhao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大师兄得发型真好看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KDQ123
    @KDQ1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南无阿弥陀佛🙏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 @tockchan5338
    @tockchan533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點贊🎉隨喜讚歎👍🙏😘,又成長了...

  • @fksbear
    @fksbear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終於又等到大師兄 剛好我最近內心很不平靜,需要禪修法門❤ 晚點來看
    另外希望大師兄 出一集準提菩薩 或準提咒 ❤❤ 謝謝

  • @WENRUAY
    @WENRUAY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讀音: 安那般( buo )那
    靜坐入定所見,皆是幻象.
    數息入定,不是為了定, 而是為了慧.入定是為了參禪參慧的準備工作.
    大乘經典中,佛陀在弟子啟請發問之後,皆先入定,然後宣講.
    入定可以讓意識思考效率更佳.佛陀宣法釋疑,當然要面面俱到,所以先入定然後思慧.
    現代人的生活不正常,
    所以普通人若因數息而昏沈入睡,並非壞事.有品質的睡眠也是有益身心健康.對於淺嘗禪修者而言.

  • @myloarif2834
    @myloarif2834 4 дні тому

    谢谢大师兄!

  • @Lovely-369
    @Lovely-369 12 днів тому

    梵語「安那般那」是指「觀出入息」,即意指專注覺知在觀呼吸氣息的出與入以及長或短上面,但不去控制呼吸的長短或速度。
    至於「數息」則是在內心默數數字並配合呼吸的出入快慢的節奏(例如:吸1、呼2、吸3、呼4……。),其中同樣是不控制呼吸,全程只是專注以及覺知即可。這樣練習久了,真的可以幫助自己的身心慢慢的回復平靜,並且久了還能喚醒療癒身體機能。
    祝福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幸福快樂的活著😊🙏

  • @linlv484
    @linlv484 Місяць тому

    讲得非常好,次第比较深。非常感谢大师兄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julia602
    @julia602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大師兄頭腦真的很棒, 超會整理

  • @windkok75
    @windkok7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说动完全就违背了佛教的理伦,自性本无动摇,六祖慧能大师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要怎么见世尊金刚经告诉我们若见似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要怎么见我相信一点你说的对,也是要善根因缘福德,毕竟要回归自性定功不能少,自性本定我们的心乱七八糟,怎么见,怎么契入?
    阿弥陀佛🙏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alexwang4000
    @alexwang40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制心一處在風門❤

  • @user-dy4xy1jm5m
    @user-dy4xy1jm5m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大道至簡,制心一處在風門❤

  • @libralsy
    @libralsy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昨天才好奇几时出片,这就来了🎉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all_is_empty
    @all_is_empty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入楞伽經中,佛陀教導「一切無非心境界」,來直接止息此心。因為,此時此刻,真相已是畢竟空。所謂的外境(世界),是內心的投影(心在觀看自己的想法),如夢境,實際上空無一物,換言之,此心要足夠清醒,確認此見即是無見,此覺即是無覺。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無所得即菩提。大道至簡,大圓滿中,蓮花生大士直接指出,「此見即是明空體」。

    • @user-pv7ee1fn9x
      @user-pv7ee1fn9x Місяць тому

      隨喜讚歎經解惑,
      般若熟酥權解脫。
      但知世尊本懷心,
      何謂一乘圓實果!
      讀誦般若固然好,
      信願念佛不可少。
      此生心向極樂界,
      一生補處真覺妙!
      十大願王普賢導,
      諸經中王法華照。
      奧藏秘髓蓮池芳,
      華開一乘妙覺道!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十大願王 大行普賢菩薩摩訶薩!

  • @jung2219
    @jung22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
    能到彼岸的方法
    不管坐船 游泳 還是開飛機
    都是好方法
    我覺得 不管有沒有開悟
    何不把握每個當下
    儘管只是開個車 吃個飯
    你都知道自己在幹嘛
    那也算是至心於一處
    面對人生重要抉擇時
    也是如此

  • @user-vs8xm5ol5r
    @user-vs8xm5ol5r Місяць тому

    頭香🎉

  • @karensim5364
    @karensim536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大师兄说得很好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user-pg8zj3my9q
    @user-pg8zj3my9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現代人若能達到靜心和呼吸緩和順暢的狀態,其實就已經是最舒服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每天持續不間斷不僅精神好身體舒暢,連脾氣都能慢慢轉好。

  • @johnchung3868
    @johnchung38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精彩

  • @user-rk3vl3kx1s
    @user-rk3vl3kx1s 13 днів тому

    靜🙏

  • @lanqiao1128
    @lanqiao11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感谢大师兄,讲解的太好❤❤。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总感觉背后有人在盯着我😊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

  • @user-yi2ow7sr2d
    @user-yi2ow7sr2d Місяць тому

    很詳細🙊🙈🙉

  • @Jason_n_Grace
    @Jason_n_Grace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用了很多海雲繼夢法師創用的專有名相!? 制心一處 其實是 置心一處,制與置有何差別? 用心體會哦。

  • @owner44
    @owner44 27 днів тому

    静处体悟,事上磨练。❤

  • @r94525021
    @r945250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大師兄好帥

  • @wonderfulsweet3874
    @wonderfulsweet38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帥氣!

  • @can_be_a_fool.
    @can_be_a_fool. Місяць тому

    来啦来啦!

    • @user-lt7pi7gi3s
      @user-lt7pi7gi3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們中華民族 已經被 佛教 拜偶像 欺騙了五千年 不要再被騙了 - 摘自(從死裡復活的緬甸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