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看到哭 铅笔转带子 粘住防抹槽 影片内容的剪裁 片段的呈现 都把一个年代和一段故事从尘封的记忆里找了出来 ❤
很敬佩把科普视频能做到这么精致的团队
小学的时候看过班里富二代的索尼随身听,可以直接快进 到下一首歌的开头,还可以自动换面,对比自己只能拉进度条一样快进的复读机,简直就是外星人的产品。
其實只要買條雙頭公的 3.5mm 接頭線,把磁帶撥放器的耳機孔接到電腦音效卡麥克風空的孔,就可以記錄撥放器的聲音音質,也可以用此方法將磁帶的音樂或是錄音轉成電腦的數位檔案
高中的时候攒钱买过一台爱华的磁带随身听,和一个索尼头戴耳机,买了很多当时流行的磁带,最喜欢梅艳芳的,她的女中音真的让人欲罢不能。还带收音功能,那时候正式港台音乐的黄金时期末期,电台经常播放经典的音乐,那真是一种令人回味的享受
以前年代的專輯,很常只有主打歌好聽,頂多A2、A3還聽的下去,其他B面的歌都是湊數的現象,所以當年還有代客製作精選輯的店家客製化服務。
高中时羡慕同学的索尼超薄线控磁带机,工作后2014年入手了一台。现在家里还有索尼的磁带机6台,cd机4台,松下的磁带机2台,cd机2台。还偶尔听听周杰伦,SHE,光良,孙燕姿,任贤齐
LD黑胶与Tape卡带是目前日常生活中唯二常见的音乐模拟信号存储系统。人耳有且只有听模拟信号,声音采集有且只有模拟信号。数模DA转换再高逼如何都是二次加工。
天天听的,100多台磁带机,不落伍。这个好听
记得以前是塞团卫生纸在防擦槽里😂
松下,索尼的磁带机,巨省电,一颗5号干电池就放能好久。
沒有說到錄音帶曾經跟CD開始流行後併行一段時間,但因為磁帶價格是CD的一半,我記得小學時家裡窮都買不起CD,只能買磁帶版聽音樂,一直到高中靠著零用錢才開始慢慢轉買CD
很喜欢,继续加油!
我在扔我初中攒钱买的磁带的时候,挣扎过,到底要不要留下来?考虑了半天,我想明白了,再过几十年,我也要嘎掉,留这破玩意何用。不过我还是很佩服,磁带这东西怎么能记录这么丰富的信息,太厉害了。
对喔,想起来了,当年的索尼超薄随身听随便高级一点儿的都上千块了。
7,8,9后的回忆😢
00:43的轉法並不會讓磁帶好轉唷
转反了呀
我是還有留錄音帶上次想跟朋友借結果問了一圈根本沒有有留有幾個錄音帶我不知道還能不能播但是我會一直留著那是青澀的年紀和女朋友的電話錄音
防擦的那个地方 有专门的名字 叫“防误抹小翼”
當年擁有sony線控收錄音機 就像今天擁有i phone 走路都很超派
cd之后还有md, 不过没有流行起来, 确实怀念那段时光
我还在玩磁带,除了随身听,也有卡座,相对于流媒体和无损,不知道为什么,磁带听着不累耳朵,虽然有底噪,但听着真的舒服
信噪比低,就是动态差。可以试试音乐类型lofi
或許3040年後會突然來一陣錄音帶復古潮流
我小时候都买不起复读机。我的人生也直接从磁带到流媒体mp3,跳过了CD阶段~我家周围现在都没有音像店了。
😆最后那段bgm是美少女万花镜第三部的
即使到了今天,磁带机在数据存储领域依然在大放异彩,并没有凉透
老飛機 還在用3.5磁片 因為成本低划算
我現在發行的新歌依舊使用了卡式磁帶做母帶的說
新復古浪潮再度流行了
那个孙燕姿和周杰伦的专辑我也有
这数据磁带有点贵啊。另外用得上数据磁带存储的,谁买手动的磁带机啊。就算不搞个全自动装卸运输一条龙和恒温恒湿的归档室,也要搞个几十个仓的好自动换带呀。
柴知道那个磁带转反了, 这样用铅笔拧只能让磁带出来变乱..😁
陶吉吉😂 1:15
請問老錄音帶回放時聲音降調了是帶子壞了嗎?小時候還用過縮小版錄音機,很可愛一台。記得是索尼的。
那是因為速度變慢,通常是因為電池沒電
当年的音乐天堂,music heaven都在我的NAS里面了
磁带应该是极限容量最大的存储设备了,这方面秒杀硬盘,就是读取太麻烦了。
这玩意随机读取基本等于0
现在咸鱼上磁带贵得很,好磁带音质比cd耐听
最后一啵回忆杀
防呆處除了膠帶,我還塞過衛生紙
原来那两个凹槽是卡住了录制按键啊,小时候一直好奇为什么机器的录制按钮在放进磁带就按不动了
我家乡这里,现在不仅磁带很稀少了,就连实体的影像店都已经很难见到了,许多家庭甚至连CD机这种播放终端都没有了,甚至现在购买的一些电脑都开始不再默认配置光驱
最近(G)I-DLE的迷你專就有材磁帶版本
錄音錄影帶很難顧阿話說沒介紹大卡錄音帶嘛話說磁帶機不知道在貴幾點的怕打到硬碟嘛
太青涩了,99年我记得320块钱买的爱华TA373最低端带收音机的,才发现什么是音乐。
那它咋做到反过来播放其他内容的
我们叫录音带和录像带😂
43秒 动画做错了,铅笔转错方向了😂
而且 在磁带 和 cd之后 mp3之前是 md
动画上有多处错误
請指出來!
随身听的电池快没电的时候声音就会变得低沉,然后变的非常搞笑😂
国产机是这样,电机转速变慢高端的磁带机不会,因为它不转 🤭
用笔转磁带那个笔转反了。估计做视频的小兄弟还年轻
還有匣式磁帶........
柴老板,你没说为啥同一面磁带正反两个反方向能录不同的声音啊,不觉得这个很神奇么?
讀寫頭偏一側 本質上你可以當作兩條磁帶併成一條
磁头只读写位于外侧的一半
原来如此!我就说为啥磁带机上面有一个按键怎么按都按不下去!小时候我是真的超级疑惑,寻思着这没用的按钮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要和播放键同时按
为什么我记得我买的都是正版呢
我是铅笔插进去然后摇磁带
我家還留著的磁帶只剩佛經了沒辦法,廠商沒出CD版本
現在正版的錄音帶有的變超貴,但中國那邊出了一堆盜版,出現在影片中外盒有一個圓形貼紙的通通都是盜版,音質奇差無比,千萬不要買,再來,絕對不要買掏寶那種卡帶機或是beans的又貴又爛,真的要買新的可以買日本最近出的aurex系列,或是去卡帶社團買老機。
另外影片中出現的白色四類帶是傳說中的metal master外殼是陶瓷的,拿起來超級尊爵。
给老人怀念一下,不是真要买,这东西彻底的淘汰了,我的老唱机可以播放磁带cd也可以接外置音源,有只是多个选择,没什么实际用处
@@ws-jw1tv 我沒經歷過那個年代,但我很喜歡錄音帶的外觀設計跟感覺,所以還是買了好幾百張跟三磁頭卡座來自己錄音,沒啥理由,就是玩兒。
@@左顧又盤 就是玩,可以。我只有一盘磁带,其他全丢了,亲戚家拿走不还,不了了之
原來
第一!
盜版真的有那麽多嗎?整個八九十年代我就沒見過賣盜版的地方,也沒見過買盜版的同學啊~我在上海,專輯磁帶都是7.9元一盒,九十年代中期漲價到9.8元。這個價格應該全國都一樣的吧,我猜。也不至於貴到有盜版市場的程度吧~~
80年代的一线贸易城市比如你说的北上广,和现如今成为二三线城市的那些地方,收入,物价和商品品类差距巨大。有些地方甚至就没有进过正版磁带卖的。八十年代城市工资平均在30-80之间,有些县城虽然也是城,但成年人每月收入也不过三四十块。一线城市一个月挣一百多的买8元的正版磁带没什么,农村就更低了。我去看了当年物价总结的论文,当时月入30元可以养活一家四口,一公斤鸡蛋不到1元,一斤猪肉几毛钱,一家人下家常菜馆子吃一顿三肉两菜的大餐也才10元,如果磁带价格全国一样,半大小孩去买8元的磁带就太奢侈了。90年代的北京,两人吃一顿必胜客也已经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了。上海的贸易确实比北京早,所以东西多不稀奇。但还是多少去做做物价research吧……
卖这么贵肯定是去买盗版了。买过原装的,盗版也分三六九等,好的盗版音质不差
@@martinayang6307 我也不知道我父母當時工資多少,反正都是公薪階層,不管是不是一線城市,全國幾乎統一的工資啊。。。當然磁帶不是隨便想買就買的,但繞著父母給錢的話,好像也不是很難同學也沒什麼有錢的,磁帶也經常借來借去。奇怪的是我幾乎就不知道磁帶有盜版這回事🤔有點靈異了😅
第一次听磁带,就是听周杰伦,一晃22年过去了
這表示畫圖的人是年輕人,而知道鉛筆轉錯方向的就...🤣我是看不懂有沒有畫錯啦🤣
看到哭 铅笔转带子 粘住防抹槽 影片内容的剪裁 片段的呈现 都把一个年代和一段故事从尘封的记忆里找了出来 ❤
很敬佩把科普视频能做到这么精致的团队
小学的时候看过班里富二代的索尼随身听,可以直接快进 到下一首歌的开头,还可以自动换面,对比自己只能拉进度条一样快进的复读机,简直就是外星人的产品。
其實只要買條雙頭公的 3.5mm 接頭線,把磁帶撥放器的耳機孔接到電腦音效卡麥克風空的孔,就可以記錄撥放器的聲音音質,也可以用此方法將磁帶的音樂或是錄音轉成電腦的數位檔案
高中的时候攒钱买过一台爱华的磁带随身听,和一个索尼头戴耳机,买了很多当时流行的磁带,最喜欢梅艳芳的,她的女中音真的让人欲罢不能。还带收音功能,那时候正式港台音乐的黄金时期末期,电台经常播放经典的音乐,那真是一种令人回味的享受
以前年代的專輯,很常只有主打歌好聽,頂多A2、A3還聽的下去,其他B面的歌都是湊數的現象,所以當年還有代客製作精選輯的店家客製化服務。
高中时羡慕同学的索尼超薄线控磁带机,工作后2014年入手了一台。现在家里还有索尼的磁带机6台,cd机4台,松下的磁带机2台,cd机2台。还偶尔听听周杰伦,SHE,光良,孙燕姿,任贤齐
LD黑胶与Tape卡带是目前日常生活中唯二常见的音乐模拟信号存储系统。人耳有且只有听模拟信号,声音采集有且只有模拟信号。数模DA转换再高逼如何都是二次加工。
天天听的,100多台磁带机,不落伍。这个好听
记得以前是塞团卫生纸在防擦槽里😂
松下,索尼的磁带机,巨省电,一颗5号干电池就放能好久。
沒有說到錄音帶曾經跟CD開始流行後併行一段時間,但因為磁帶價格是CD的一半,我記得小學時家裡窮都買不起CD,只能買磁帶版聽音樂,一直到高中靠著零用錢才開始慢慢轉買CD
很喜欢,继续加油!
我在扔我初中攒钱买的磁带的时候,挣扎过,到底要不要留下来?考虑了半天,我想明白了,再过几十年,我也要嘎掉,留这破玩意何用。不过我还是很佩服,磁带这东西怎么能记录这么丰富的信息,太厉害了。
对喔,想起来了,当年的索尼超薄随身听随便高级一点儿的都上千块了。
7,8,9后的回忆😢
00:43的轉法並不會讓磁帶好轉唷
转反了呀
我是還有留錄音帶
上次想跟朋友借
結果問了一圈根本沒有有留
有幾個錄音帶我不知道還能不能播
但是我會一直留著
那是青澀的年紀和女朋友的電話錄音
防擦的那个地方 有专门的名字 叫“防误抹小翼”
當年擁有sony線控收錄音機 就像今天擁有i phone 走路都很超派
cd之后还有md, 不过没有流行起来, 确实怀念那段时光
我还在玩磁带,除了随身听,也有卡座,相对于流媒体和无损,不知道为什么,磁带听着不累耳朵,虽然有底噪,但听着真的舒服
信噪比低,就是动态差。可以试试音乐类型lofi
或許3040年後會突然來一陣錄音帶復古潮流
我小时候都买不起复读机。我的人生也直接从磁带到流媒体mp3,跳过了CD阶段~我家周围现在都没有音像店了。
😆最后那段bgm是美少女万花镜第三部的
即使到了今天,磁带机在数据存储领域依然在大放异彩,并没有凉透
老飛機 還在用3.5磁片 因為成本低划算
我現在發行的新歌依舊使用了卡式磁帶做母帶的說
新復古浪潮再度流行了
那个孙燕姿和周杰伦的专辑我也有
这数据磁带有点贵啊。另外用得上数据磁带存储的,谁买手动的磁带机啊。就算不搞个全自动装卸运输一条龙和恒温恒湿的归档室,也要搞个几十个仓的好自动换带呀。
柴知道那个磁带转反了, 这样用铅笔拧只能让磁带出来变乱..😁
陶吉吉😂 1:15
請問老錄音帶回放時聲音降調了是帶子壞了嗎?
小時候還用過縮小版錄音機,很可愛一台。記得是索尼的。
那是因為速度變慢,通常是因為電池沒電
当年的音乐天堂,music heaven都在我的NAS里面了
磁带应该是极限容量最大的存储设备了,这方面秒杀硬盘,就是读取太麻烦了。
这玩意随机读取基本等于0
现在咸鱼上磁带贵得很,好磁带音质比cd耐听
最后一啵回忆杀
防呆處除了膠帶,我還塞過衛生紙
原来那两个凹槽是卡住了录制按键啊,
小时候一直好奇为什么机器的录制按钮在放进磁带就按不动了
我家乡这里,现在不仅磁带很稀少了,就连实体的影像店都已经很难见到了,许多家庭甚至连CD机这种播放终端都没有了,甚至现在购买的一些电脑都开始不再默认配置光驱
最近(G)I-DLE的迷你專就有材磁帶版本
錄音錄影帶很難顧阿
話說沒介紹大卡錄音帶嘛
話說磁帶機不知道在貴幾點的
怕打到硬碟嘛
太青涩了,99年我记得320块钱买的爱华TA373最低端带收音机的,才发现什么是音乐。
那它咋做到反过来播放其他内容的
我们叫录音带和录像带😂
43秒 动画做错了,铅笔转错方向了😂
而且 在磁带 和 cd之后 mp3之前是 md
动画上有多处错误
請指出來!
随身听的电池快没电的时候声音就会变得低沉,然后变的非常搞笑😂
国产机是这样,电机转速变慢
高端的磁带机不会,因为它不转 🤭
用笔转磁带那个笔转反了。估计做视频的小兄弟还年轻
還有匣式磁帶........
柴老板,你没说为啥同一面磁带正反两个反方向能录不同的声音啊,不觉得这个很神奇么?
讀寫頭偏一側 本質上你可以當作兩條磁帶併成一條
磁头只读写位于外侧的一半
原来如此!我就说为啥磁带机上面有一个按键怎么按都按不下去!小时候我是真的超级疑惑,寻思着这没用的按钮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要和播放键同时按
为什么我记得我买的都是正版呢
我是铅笔插进去然后摇磁带
我家還留著的磁帶只剩佛經了
沒辦法,廠商沒出CD版本
現在正版的錄音帶有的變超貴,但中國那邊出了一堆盜版,出現在影片中外盒有一個圓形貼紙的通通都是盜版,音質奇差無比,千萬不要買,再來,絕對不要買掏寶那種卡帶機或是beans的又貴又爛,真的要買新的可以買日本最近出的aurex系列,或是去卡帶社團買老機。
另外影片中出現的白色四類帶是傳說中的metal master外殼是陶瓷的,拿起來超級尊爵。
给老人怀念一下,不是真要买,这东西彻底的淘汰了,我的老唱机可以播放磁带cd也可以接外置音源,有只是多个选择,没什么实际用处
@@ws-jw1tv 我沒經歷過那個年代,但我很喜歡錄音帶的外觀設計跟感覺,所以還是買了好幾百張跟三磁頭卡座來自己錄音,沒啥理由,就是玩兒。
@@左顧又盤 就是玩,可以。我只有一盘磁带,其他全丢了,亲戚家拿走不还,不了了之
原來
第一!
盜版真的有那麽多嗎?
整個八九十年代我就沒見過賣盜版的地方,也沒見過買盜版的同學啊~
我在上海,專輯磁帶都是7.9元一盒,九十年代中期漲價到9.8元。這個價格應該全國都一樣的吧,我猜。
也不至於貴到有盜版市場的程度吧~~
80年代的一线贸易城市比如你说的北上广,和现如今成为二三线城市的那些地方,收入,物价和商品品类差距巨大。有些地方甚至就没有进过正版磁带卖的。
八十年代城市工资平均在30-80之间,有些县城虽然也是城,但成年人每月收入也不过三四十块。一线城市一个月挣一百多的买8元的正版磁带没什么,农村就更低了。我去看了当年物价总结的论文,当时月入30元可以养活一家四口,一公斤鸡蛋不到1元,一斤猪肉几毛钱,一家人下家常菜馆子吃一顿三肉两菜的大餐也才10元,如果磁带价格全国一样,半大小孩去买8元的磁带就太奢侈了。
90年代的北京,两人吃一顿必胜客也已经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了。上海的贸易确实比北京早,所以东西多不稀奇。但还是多少去做做物价research吧……
卖这么贵肯定是去买盗版了。买过原装的,盗版也分三六九等,好的盗版音质不差
@@martinayang6307 我也不知道我父母當時工資多少,反正都是公薪階層,不管是不是一線城市,全國幾乎統一的工資啊。。。
當然磁帶不是隨便想買就買的,但繞著父母給錢的話,好像也不是很難
同學也沒什麼有錢的,磁帶也經常借來借去。奇怪的是我幾乎就不知道磁帶有盜版這回事🤔
有點靈異了😅
第一次听磁带,就是听周杰伦,一晃22年过去了
柴知道那个磁带转反了, 这样用铅笔拧只能让磁带出来变乱..😁
這表示畫圖的人是年輕人,而知道鉛筆轉錯方向的就...🤣
我是看不懂有沒有畫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