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这期花了我们不少功夫:因为不光讲了原理,还采访了音乐平台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烧友,也做了柴司内部测试,尽可能在原理和现实层面把这件事讲清楚了。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我们最近的内容越做越深,越大型了。其实蛮爽的,但就是成本太高......anyway,喜欢的话点赞支持一下,我们继续加油。
相反,我觉得越来越水了……
老板,,,,龙图图小姐姐啥时候回来啊。。。。
哈哈哈
@@ymirsoftmeud903哪里水? 这期有理有据 还有专业人士 我觉得很好呀
睡
我在錄音室這行做了近十年,我只能說可以分辨,但這是需要訓練的。在越好的設備上越能分辨差異,不過格式對音質的影響遠不如錄音、混音跟母帶,數位格式的差異小到可以不考慮,甚至多數作品從源頭錄音就只有48K
我这边达不到专业级别,但还是能够分辨出来320和无损,主要是声音的间隔感会感知到。另外很多时候高中低三频本身挤在一起的时候特别能体现出来差异。
@@LeeeroyDex mp3壓縮 是一定能分辨的,還有另一項好分辨的是動態範圍16bit 24bit,但sample rate就真的難,原因是20k以上在製作端都被low pass filter給砍掉了,其實根本沒東西
@@LeeeroyDex 總看到有人說能分得到,但油管上卻沒有一個大V敢出來說他有信心能明確分辨320跟無損,真的是一個都沒有,這東西就是智商稅
@@ShawshankLam 最終都淪為用工具來檢查,精度遠超主觀人耳腦的判斷,
@@ShawshankLam 这个你要看使用什么声音,不是所有歌曲都适合。《渡口》作为试音碟不是没有道理,高中低三频都有,并且都有可能挤在一起同时出现。
我很喜歡某齣音樂劇,我用高級的耳機聽過原聲帶、甚至去聽過現場交響樂的演奏,但是不管如何重溫都比不過我第一次在老舊的電視用第四台看到那般的感動!賦予音樂意義的從不是音質而是本身歌詞、背後的故事與或是情境。
這種情況只能說懷舊的加成,就好比我一個好友還在說重置的FF7不如舊版的
耳機本來就會有一些先天的缺陷,特別是封閉式,耳機跟喇叭雖然同為單體但聽感上是完全不同,很多有損音樂在耳機上聽起來沒差別但放到音響上卻有音場嚴重塌陷的問題。
雖然是大陸的頻道但影片內附的字幕以及標題都是繁體字非常用心好評!
初级烧友玩的是声学,中级烧友玩的是材料学,高级烧友玩的是玄学和汉语言文学
最终都是玩电⚡,比如火电、水电、风电、核电的区别,🐶🐶🐶
哈哈哈哈哈@@ConstantineTung
@@ConstantineTung 哈哈 这个还真是
你以跳出六道輪迴了!這一句偈語能渡人無數!
@@ConstantineTung据说真的音乐发烧友连换个保险丝都能听得出来1、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2、同一套器材,晚上8点到10点的时候音色就感觉有点偏冷,晚上11点之后声音明显偏暖。后来才发现高峰电用的是外省的水电,低谷电以本地火电为主,铁证如山!3、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听感朦胧,听菜可妇司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4、风力发电的单机功率在500w以下的音色都偏薄。5、电是三相和两相和音色关系不大,关键是平衡感。三相电播放大编制的交响乐阵脚明显比两相的要稳!核电适合播放《终结者》之类的大片伴音。但遗憾水、火、风、核电都并在了国家电网上了,所以放什么声音都是混论一片。6、有位烧友为此从上海搬家到广州,声音好很多。因为南方电网以大亚湾核电和两广水电为主,音响既有力度,又比较清澈。最近准备投资建设独立不并网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高山雪原的天水将使音响脱胎换骨,但可研报告遭到印度的反对。7、太阳能发电有何不同?声音偏向温暖,不冷,但是有点薄。8、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水库水位暴涨,达到1953年来的最高水位,要知道辽宁电网只有1%的电力来自小丰满!四座皆惊,以为神耳!
44.1 Khz,已經很好聽了,錄音取樣也是這樣取樣的,音樂的故事在於音場跟空間感❤
我個人是真聽不出來320K MP3和無損的區別,但從這集視頻學到了很多音頻參數的知識,謝謝柴知道團隊。
在安靜的環境下,使用較高階的耳機,仔細聽其實可以聽出無損音樂真的可以聽到彷彿現場演出的感覺,不管是人聲或是樂器,都有細微的差異。😃😃😃
我能听出全损和无损的区别
320k跟FLAC差異蠻大的你聽不出來可能是器材問題
聽到折騰那段話,整個內心都滋潤了起來,人生的樂趣不就是在這裡嗎?真的能感受到那種快樂!!
最重要的音響以及耳機,再來是推它們的音效卡及擴大機,最後才是訊號
喜欢听歌320K的mp3足矣!喜欢古典音乐flac之类的也足矣!至于DSD之类,是满足烧友对设备现象的!😁😁😁
我也曾经是个器材发烧友,无论是音响,耳机,相机,打羽毛球的球拍等等,不断追求更贵的设备,以为拥有更高端的设备,自己就能获得更多的体验。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回归到事物的本身,比如在听音乐方面,以前会拿着穆特拉的《四季》不停换着设备听区别,现在会拿着穆特、Christian Li,帕尔曼拉的三个版本的《四季》,用同一套设备听他们不同的演绎风格。
小提琴高音樂,mp3/wav會有明顯差別
無損音樂是指"輸出端"沒有損的音檔, 也就是說"和錄音室壓製"的版本相同, 簡單一點說就是"聽CD一樣的版本"沒錯!!!! 聽有損MP3的音樂等同音質連三十年前技術的CD音質都不到, 所要才要無損但HiRes又是另一回事, HiRes是錄音室到壓製都要錄更高的規格如果CD音質是一個人, HiRes是一個帥一點的人, 但有損MP3就是跛子人是可以聽到人耳辨識不到的聲音的, 和人眼辨識不到60Hz以上的影像但你144hz的螢幕還是有感一樣, 是連貫性的問題, 大腦擅長整體看問題而不是快問快答聲音在同一空間反射得多次就會有空間感大多數高頻就是反應在空間感人耳不是聽不到高頻, 相反就因為你耳朵是每一秒都在聽高頻, 辨識不到是因為聽了幾十年大腦屏閉掉沒有意義的超高頻 你去一下隔音的房間你會耳嗚, 你要是去專業的隔音室, 能聽到自己心跳的那一種, 待兩分鐘你已經會想吐, 因為隔音的房間沒有反射沒有高頻你可以問一下視障人士甚至自己試一下, 在靜的室內是不是能大概感覺到牆有多遠所以是現場錄音的檔案 opera orchestra liveband jazz 演唱會等才會因為音質而有分別流行樂大多數都是在隔音室裡錄, 樂器很多也是分開錄再混音甚至電子音的不是現場錄出廠前每一層音軌都已經不知在mix時壓了多少次, 已經不會有那些高音質的需求了而且多音軌在電腦的"數碼加法"和現場錄音真實各音源的superposition是不是一樣? 那當然不同所以平常在聽假音樂的人真的沒必要在意音質, 你的音樂出廠已經不存在音質可言
我自己擁有Sony WM1ZM2 + Sony MDR-z1r/Sennheiser HD800s/UE 18Pro/Shure 846,我去挑戰KKBox還有好幾個外國網站的無損音樂挑戰,我的結果是不論用什麼耳機也好都是幾乎全錯但我肯定的是比較好的DAP/耳機聽到的音樂都比較好聽,這點我覺得是重點。
百萬元高級音響能原音重現, 把解析度/泛音/音場/結像/定位, 高度還原,很容易讓平常人分辨出, 有/無損音樂的差異. 尤其是大編制交響樂曲.用上 100 元的耳機, 訓練有素的錄音師也無能為力.
其實當初在2010-2016年間在串流音樂上追求無損更多的是追求音質的底線,那個年代盜版氾濫到很多『免費聽音樂』的串流軟體上面提供的音質真的是慘不忍睹。
玩音樂跟玩相機很類似以前玩鏡頭、機身,有陣子一直糾結測試卡上拍出的成相效果如何,其實這實際上在拍照片時,我根本看不出哪張照片是我哪顆鏡頭拍出來的😂
终于明白为什么音乐会现场听会觉得更好听,因为那些听不到的东西可以引起脑电波的反应。也验证了我一直以来觉得去演唱会听音乐就是浪费钱的想法,因为我一直觉得去演唱会听的没有在家里音响听的好听。另外这类视频对比其实这种比较没有太大意义。主要它还是会受到听音设备的限制。尤其耳机能还原出来的效果很有限。我觉得更有价值的应该是做一个无损或者hi res和现场的对比。那更有意义。如果结果也是差不多,那以后都不用花钱去听音乐现场了。
音視頻編輯使用監聽耳機(森海的便宜貨,聽得清,無偏差就好!),日常在家聽音樂HomePod,出門就AirPods感覺還湊合!
聊聊这期的感想:1. 动态范围那里漏掉了位宽的概念。相信录音时rail to rail的值应该是固定的(我是搞电的,音乐是外行),那么bit位数越多意味着位宽越小,采样更准确,而不应该是位宽固定,动态范围越大采样范围越大。2. 我本人是木耳,做过无数听力测试,就是正态分布的那个尖的水平。我有个朋友,测试成绩超过99.7%的水平。3.在意识到自己是木耳之前,我也穷烧了一段时间的耳机,从MX500开始一路烧到HD660s,中间也试过拜亚T1,T5和森海塞尔的HD8004. 最后让我退烧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不是发现了自己是木耳的事实,而是没有能力找到足够的高品质音乐。一开始我也混迹于各个音乐论坛,订阅过国内各大音乐app,最后都是假无损多,真无损寥寥无几。现在就在Tidal上听了,但是就是华语资源太少了。
設備會把細節或音量放大,能能聽出更多細節,但一旦音源夠好,至少mp3不足夠好去被放大,可能320mp3的會好一點。但在高級設備應該還不太足夠
我以前也是发烧,现在退烧了,觉得airpods pro+ apple music已经满足。毕竟平时都是嘈杂的环境,要这么“无损”意义真的不大,最重要的是歌曲或音乐本身能给你带来快乐。
这烧退得够彻底,个人感觉airpods的解析力和瞬态完全是不及格的标准
我耳機也退燒了,只玩玩音箱,現在只用Jabra Elite 7 Active,耳機只在運動時用用,那麼吵的外在環境,追求音質極致根本沒什麼用,走路做其他事途中你根本不會那麼去在意注意音質
在大街上走路,解析力不是太重要了,反正都听不清@@戰于长勺
太对了 咱俩一模一样的设备 再好的设备它在地铁上也发挥不出来效果
@@Maho66745赞同
很認真的創作已訂閱
感謝分享 真仔細
在iPhone上面用QQ音乐听无损. 结果传输到AirPods的过程是有损的.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我只听320kbps的有损音乐就行了. 几年前一时发烧买的IE80等,已经吃灰了好多年了.
辛苦了,谢谢你们❤
说的太好了,设备党的乐趣就在于换设备本身,其实他们是细分赛道的数码爱好者,哈哈哈
謝謝!!很有趣!
無損音樂從來沒有說就等於更好聽想一下無損的刮黑板聲音.......比如 他說的只是一個比較高的地板 天花板還不一定就很高 而我覺得這個高地板也還是有爛掉的(錄音差)無損給出的是更多細節 聽了很久的流行歌 才發現居然是有BASS伴奏的 這段居然有吉他和弦 等等你不知道得更豐富編曲
確實人類就喜歡搞東西的過程我一個普通人也沒有太高的資安需求、用不到大量存儲、沒有架設伺服器的必要結果在家搞了防火牆 建了NAS 建了網頁伺服器 😂
320K和無損還是有明顯區別的特別是在古典音樂方面。另mp3格式聼感不行真要聼有損壓縮從AAC(就是MP4的音頻格式)開始吧聼感不同的。
大部分人聽常聽的歌 用相同的設備就會聽出來了前提耳機也要有一定水準
檔案格式 - 撥放設備(傳輸/喇叭) 中間的最低環節會影響結果無損音樂配上100塊的耳機,大概也分不出來 XD
人類就是喜歡折騰所有有區別的東西,甭管這區別有沒有意義,但只要它有區別,就得折騰下
優良很好的視頻 還有和音樂平台人員求證。
12:05 應該是說用AI創作出來,而不是恢復出來
是的,AI在此的工作就是「無中生有」,修辭成「恢復」可以說是不要臉了
那個說法能當真,那麼美顏全開到爹娘都認不得也是恢復出來了 🤣
我也喜欢听音乐,我就是个初级设备选手,好坏也能听出来,我喜欢听细节,偏向于女声。太贵的设备搞不起,就搞个自己听起来入耳就可以了。
首先入门前要先纠正听音的三观,就像校准设备一样。有了标准再去接触不同的播放器和耳机,区分音源好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设备越好,越会放大有损与无损之间的区别。如果使用无线耳机,一般没太大差别。
很多時候是設備放大了細節
我依然怀念第一次用MP3播放器听歌,那种感觉真的好棒,比以往听歌都好很多,不过当时mp3只有128MB的容量,只有几首歌,第一次听的歌是《快乐崇拜》
做的不错
耳機是重點, 你用shure 535以上級別的, 是一聽就分得到.
不用耳机,或是骨传导类的耳机呢?以及外放的呢?那用什么设备能跟耳机一样呢?
专门听音乐的有线耳罩和音响@@dangjl985
用轉檔器的預覽模式,一邊無損 一邊320K就能知道聽的聽不出來,但要品嘗出來就要經驗了,不然通常只會回覆你320K那邊比較小聲 節奏好像少一點
一般来说,无损跟mp3是有区别的,但是喜欢哪个又因人而异了。还有,就是你愿不愿意花钱去买所谓的提升而已…
数码音频输出有没有台阶拿个示波器看一下就清楚了,一般不会有想象中的台阶,否则高次谐波的噪音非常明显
除非以後能有ai軟件能達到類似顯卡dlss 3的那種功能插值放大,音質提升才有用。
如果採樣的時間間隔達到普朗克時間,那在物理意義上是不是就是「無損」呢?
我能听出128kH和192kH的区别,在往上就不行了。在我车上听华为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歌曲就有区别了,华为音乐更接近我U盘里的无损音质(耳朵不太能分辨),网易云的确实差一些(比较明显的感知)
我只能說,在0:45 這裡的左右聲道應該反了吧?還是只是故意示意,其實根本沒有差?
印象深刻的是《夏洛特烦恼》里的插曲“一剪梅”,我翻了很多音乐软件都没找到电影里的那种音质,害~
简单问题讲复杂了
不然怎么恰饭
跟影片的的 fps、色彩深度一個道理。
感覺要Yanny Laurel 咪咪咕嚕都能自由轉換的人才有機會完美分辨
折騰的樂趣就在於折騰本身.講得很貼切.沒錯.
無損的意義在於不刪減,刪減就是有那censor味,就是讓人不爽,憑什麼花錢買的東西還要被偷斤減兩。就像你看新聞也不希望媒體給你斷章取義,不管是否能聽得出來,這才是hi-fi的價值所在。
首先最常見的無損壓縮格式FLAC中的lossless講的是它不像mp3編碼一樣將高頻資訊捨棄 所以無損這2個字根本就跟類別音波轉數位檔案的採樣過程無關而且蘋果及其他廠商所說的hi-res lossless 第一個字是high resolution 意思是它們除了無損 "解析度"也更高 所以什麼44.1增加成96khz根本不關無損這2個字的事情 概念完全不一樣
拿iphone 測試就更沒搞清楚了 沒有耳機孔的手機你一定是外接USB DAC 俗稱小耳朵 這時候數位檔案轉成類比音波的過程完全是小耳朵負責 跟iphone完全沒關係 甚至有可能lightning給的電壓不足 讓外接設備運作不良 影響到產生的類別音波
@@nicolauscarton4426lightning那是蘋果故意鎖usb2.0,實際上一直以來都支持usb3.0,只是你要越獄才能解鎖😂
@@Freedom-of-Thought 带宽从来不是问题,大部分hi res音源需要的贷款其实USB1.1都够了。他说的是电压的问题,虽然说实话我觉得电压应该也不会有那么大的问题
聽音樂的應用場景都是在噪音環境下或是同時做別的事,沒對音質有要求
那dsd是否好聽過pcm?
大部分老年人高频听觉损失,超过15kHz的声音基本上都听不到。
我给游戏做音效时能明显听出来同一个音效40k48k采样率的音质区别。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人能听出来的。
人聲很容易被聽覺模糊掉吧,我以前聽沒人聲沒電音的音樂就很容易區分,現在不行了
光电,风电,火电,水电,核电,这些听起来区别大吗?🙃
數位化的現代源頭錄音幾乎是48k要可以無損到哪裡去?🤣另外說為什麼覺得貴的設備好聽,大部分是因為裡面的類比迴路會讓聲音過了之後有saturation 的效果,再來是價格讓你感到全身舒爽
想請教,電腦系統裡的設定需要怎麼調比較好?就是位深、取樣率那些越高越好嗎?還是維持在常用的48000hz/16bit即可
一般來說96k夠用大多數音樂,除非某些訂製曲需要到192k。像是什麼導演、母帶,那是動漫遊戲電影的初採樣,為了給剪輯輸出成品時的失真預留空間。因為剪輯後為了使檔案大小合理,會壓縮一些。如果源頭碼率太低,處理後品質會差。
我只喜欢苹果音乐的AAC,体积小音质优,而且是母带压制的!😍
讲动态范围的时候举例“人说话的声音通常在 40-60dB,长期听超过 90dB 的声音就会损坏听力”不恰当,例子中说的是声压级,通俗讲就是声音大小,和动态范围不是一个概念。
说的对。好像声压级是名字spl,单位正好也是dB,动态范围的单位正好也是dB,很多人会搞混的。
以前玩mp3的時候感覺不深 現在拿mp3對比無損格式確定高清了
很好,肖斯塔科维奇!🎉
喜欢就好
支持一下
想要听无损先要有无损音乐文件,还要有能无损解码它的软件,最后还得有无损播放它的设备。三个里有一个有损都不行。
怎麼不是從收錄音開始?不同的演藝廳,不同的收音位置,不同的收音設備就開始有差異了。
虽然不发烧,但自己的桌面音箱对于mp3 128k和320K感觉听觉质感上区别还是很大!
之前你提到的 jpg 也是一樣,不是無敵,它最怕的就是把圖放大 !! 一放大必失真,所以 mp3 也是一樣,它的硬傷是只要你把音樂放大聲聽,你就會聽到破音 !! 這就是 mp3 最大的缺點 !! 你用 flac 放大音量都不會失真 !!
演唱會如果用 mp3 放出大喇叭聽的話,保證粉絲通通離場 !! 所以你做實驗要全面 !! 不然有種美中不足的地方 !! 看上去你說了很多專業,但是沒有說到重點。
我用320k mp3 跟flac对比过 差别超级大 当然要你的发生设备必须很好才能听出来
过去做过一段耳机发烧友,Diy过很多很多耳机,最终发现音色就是自己花了大把的钱,音色全靠脑补
24bit 比16bit有区别,我能听出细节区别,HOT第五张专辑 有个24bit版本,的确不一样
其实根本听不出来,96kHz是为了方便后期处理的工程级采样,为了抖动到48kHz输出而已。专业监听也达不到这样的响应频率,那就不是用来给人听的。
花錢燒設備不如用來清理耳垢,那區別比換設備還爽
在聽音樂部分都是以手上設備看能不能呈現自己想要的聲音,所以手上耳機就會自己增加😆
13:56只要有心,每個人都可以是西西弗斯
其實以前的無損和有損概念是基於CD和MP3的比較,人們買了CD回來再壓縮成MP3,所以CD就是源頭,你能夠1比1的複製沒有破壞過原來的音頻資訊,所以才叫無損,例如WAV FLAC APE等等格式,而MP3 M4A等等就因為破壞了原來的資訊所以才叫有損。另外所謂的比無損更高的音質也是錯誤說法,在串流音樂流行之前,早就有了SACD這些比普通CD更高級別的訊源,其實SACD也就是以前Hi Res訊源,如果有人用SACD壓成跟普通CD一樣只有16BIT的無損格式,這情況下CD級數同樣也可以算是有損,因為這情況下的SACD的級數才是無損,有損無損其實也是相對的概念。
你get到了,無損的意義就在於「不刪減」。不偷斤減兩才是hi-fi的原始價值,而不是什麼「聽不聽得出來」。
小弟自己有做音樂(9成EDM曲風) 我轉成.FLAC .WAV .MP3 老實說.FLAC和 .WAV 沒有很認真聽 聽不出差異 .MP3 認真聽還能感受到有差異
你的意思就是只要認真聽都會聽得出差異,那為什麼要分開兩次來說?🤔
没有好的声卡和前端设备,再好的音质也白搭
好了,学会了
其實聽不聽得出來因人而異,有些人不再太乎細節,例如: 遊戲玩家,有些人 1080P 解析度可以玩得很開心,但是我必須要 4K 畫質才玩得下去。你音樂格式沒介紹完整, mp3 再上去是 Flac,Flac 就算是無損 CD 音質,我自己也是完全可以聽出差異, mp3 音樂整個細節都沒了,就如我提到的畫質一樣, mp3 像是 1080P, Flac 像是 4K 畫質,請問這樣比喻能知道差異有多大嗎? 如果你聽不出 Flac 音質,一定是耳機不夠好,音效卡太差,耳機品質跟音效卡你都沒有考量進去,這影片要扣分喔 !! 就像為什麼有人願意花很多錢買專業麥克風,而不是廉價的麥克風,就是因為聲音品質差很多 !!
讲真确实听不出区别,但经常听的几首本地无损,偶尔听到日推版本,那是一下就能听出区别。
大后天就我就要考研究生了 今天在吃饭的时候居然看到了自己平时学的东西😂😂
非破壞性壓縮表示.... 若真要做到無吮那一首歌(約三分鐘)的大小可能就要幾百MB
普通CD (CDDA) 的码率也就1.4Mbps,终端回放,那儿会需要几百兆一首歌。整张cd才650兆字节
人類如果在有包容心情況下去折騰,我是覺得這種人類是難得的可愛😂😂。我天性就是愛深究更更更更真實無華的愛情,但同時我不得不去包容其他我個人覺得不太真實無華的愛情,畢竟我本身就討厭自己成了苛刻的人😂。
parachutes这张专辑突然就变成流行专辑了😢
音乐采样固定的MP3以码率来区分,128K明显听出了,256K和320K大部分人听不出来!
想请问一下,4:42秒出现的那个计算一首无损音乐占用空间大小的公式里,为什么需要乘以2呀?
双耳?
其實金耳訓練得出來 而且也很看設備 有些設備就是吃不起一般音質 有些就差不多
看你音樂內容,小提琴高音樂會很明顯,mp3特有的小提琴破音一下就發現了
真的有些設備對前端很敏感,簡直是細節放大器,通常遇到這類設備的人只要他說太刺耳我會建議他搭一個真空管後級我還有遇過晶體機全搭配純銀線材配Ultrasone的靜電耳機,聽什麼歌都只有一個感想就是有夠吵
网友QQ音乐国际版可以破解绿钻VIP吗?
输出设备更重要些 ,细微的差别 , 低阶设备表现不出来 ,
只是把低音增強高音拉高讓你感覺跟好聽而已
其实就算是音质不太好的唱片只要喜欢听就好,或许这就是创作这要表达的,既然录音行业制定了很多标准,只要符合cd音质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是创作者,另当别论,好多发烧友根本就没清楚自己就是个聆听者,能在听音乐时听出创作者想传达给你的东西这才重要,非要想把创作者的东西再创作一遍,有意义嘛?什么声场多宽啦,什么时间某个声音 的响度啦,扪心问一下自己,你真能知道该有多宽和多大的响度?如果你真想再创作,现在的编辑软件也不会比硬件贵吧,买软件和各种插件自己在家再混一遍算了!(其实我到觉得盲听的话先对盲听的人做一个听力测试好一些,绝大多数人是听不到18-20khz的)
用好設備就聽得出來了,雙聲道喇叭聽得到耳機沒有的「音場」,照理說MP3的音場沒有無損的好。
MP3聲音就像被熨斗燙平一樣,聲音全部糊在一起😂
都有音場,兩聲道的音場來自於喇叭位置跟視聽環境的諧波距離比,再透過環境各類材質反射後的結果,耳機沒這些可以玩,對於音源混音本身就很吃重,其實喇叭有一種特有的共振泛音,喜歡的人很上頭。
耳机、音响、解析比音源重要得多😁
就像是圖像,自然界是沒有解析度的概念的,解析度只是因應電腦處理能力而定義出來的規格數據聲音也是一樣的道理
这期花了我们不少功夫:因为不光讲了原理,还采访了音乐平台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烧友,也做了柴司内部测试,尽可能在原理和现实层面把这件事讲清楚了。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我们最近的内容越做越深,越大型了。其实蛮爽的,但就是成本太高......anyway,喜欢的话点赞支持一下,我们继续加油。
相反,我觉得越来越水了……
老板,,,,龙图图小姐姐啥时候回来啊。。。。
哈哈哈
@@ymirsoftmeud903哪里水? 这期有理有据 还有专业人士 我觉得很好呀
睡
我在錄音室這行做了近十年,我只能說可以分辨,但這是需要訓練的。在越好的設備上越能分辨差異,不過格式對音質的影響遠不如錄音、混音跟母帶,數位格式的差異小到可以不考慮,甚至多數作品從源頭錄音就只有48K
我这边达不到专业级别,但还是能够分辨出来320和无损,主要是声音的间隔感会感知到。另外很多时候高中低三频本身挤在一起的时候特别能体现出来差异。
@@LeeeroyDex mp3壓縮 是一定能分辨的,還有另一項好分辨的是動態範圍16bit 24bit,但sample rate就真的難,原因是20k以上在製作端都被low pass filter給砍掉了,其實根本沒東西
@@LeeeroyDex 總看到有人說能分得到,但油管上卻沒有一個大V敢出來說他有信心能明確分辨320跟無損,真的是一個都沒有,這東西就是智商稅
@@ShawshankLam 最終都淪為用工具來檢查,精度遠超主觀人耳腦的判斷,
@@ShawshankLam 这个你要看使用什么声音,不是所有歌曲都适合。《渡口》作为试音碟不是没有道理,高中低三频都有,并且都有可能挤在一起同时出现。
我很喜歡某齣音樂劇,我用高級的耳機聽過原聲帶、甚至去聽過現場交響樂的演奏,但是不管如何重溫都比不過我第一次在老舊的電視用第四台看到那般的感動!賦予音樂意義的從不是音質而是本身歌詞、背後的故事與或是情境。
這種情況只能說懷舊的加成,就好比我一個好友還在說重置的FF7不如舊版的
耳機本來就會有一些先天的缺陷,特別是封閉式,耳機跟喇叭雖然同為單體但聽感上是完全不同,很多有損音樂在耳機上聽起來沒差別但放到音響上卻有音場嚴重塌陷的問題。
雖然是大陸的頻道
但影片內附的字幕以及標題都是繁體字
非常用心
好評!
初级烧友玩的是声学,中级烧友玩的是材料学,高级烧友玩的是玄学和汉语言文学
最终都是玩电⚡,比如火电、水电、风电、核电的区别,🐶🐶🐶
哈哈哈哈哈@@ConstantineTung
@@ConstantineTung 哈哈 这个还真是
你以跳出六道輪迴了!這一句偈語能渡人無數!
@@ConstantineTung据说真的音乐发烧友连换个保险丝都能听得出来
1、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
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
2、同一套器材,晚上8点到10点的时候音色就感觉有点偏冷,晚上11点之后声音明显偏暖。
后来才发现高峰电用的是外省的水电,低谷电以本地火电为主,铁证如山!
3、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听感朦胧,听菜可妇司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
4、风力发电的单机功率在500w以下的音色都偏薄。
5、电是三相和两相和音色关系不大,关键是平衡感。
三相电播放大编制的交响乐阵脚明显比两相的要稳!核电适合播放《终结者》之类的大片伴音。
但遗憾水、火、风、核电都并在了国家电网上了,所以放什么声音都是混论一片。
6、有位烧友为此从上海搬家到广州,声音好很多。
因为南方电网以大亚湾核电和两广水电为主,音响既有力度,又比较清澈。
最近准备投资建设独立不并网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高山雪原的天水将使音响脱胎换骨,但可研报告遭到印度的反对。
7、太阳能发电有何不同?声音偏向温暖,不冷,但是有点薄。
8、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水库水位暴涨,达到1953年来的最高水位,要知道辽宁电网只有1%的电力来自小丰满!
四座皆惊,以为神耳!
44.1 Khz,已經很好聽了,錄音取樣也是這樣取樣的,音樂的故事在於音場跟空間感❤
我個人是真聽不出來320K MP3和無損的區別,但從這集視頻學到了很多音頻參數的知識,謝謝柴知道團隊。
在安靜的環境下,使用較高階的耳機,仔細聽其實可以聽出無損音樂真的可以聽到彷彿現場演出的感覺,不管是人聲或是樂器,都有細微的差異。😃😃😃
我能听出全损和无损的区别
320k跟FLAC差異蠻大的
你聽不出來可能是器材問題
聽到折騰那段話,整個內心都滋潤了起來,人生的樂趣不就是在這裡嗎?真的能感受到那種快樂!!
最重要的音響以及耳機,再來是推它們的音效卡及擴大機,最後才是訊號
喜欢听歌320K的mp3足矣!喜欢古典音乐flac之类的也足矣!至于DSD之类,是满足烧友对设备现象的!😁😁😁
我也曾经是个器材发烧友,无论是音响,耳机,相机,打羽毛球的球拍等等,不断追求更贵的设备,以为拥有更高端的设备,自己就能获得更多的体验。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回归到事物的本身,比如在听音乐方面,以前会拿着穆特拉的《四季》不停换着设备听区别,现在会拿着穆特、Christian Li,帕尔曼拉的三个版本的《四季》,用同一套设备听他们不同的演绎风格。
小提琴高音樂,mp3/wav會有明顯差別
無損音樂是指"輸出端"沒有損的音檔, 也就是說"和錄音室壓製"的版本相同, 簡單一點說就是"聽CD一樣的版本"
沒錯!!!! 聽有損MP3的音樂等同音質連三十年前技術的CD音質都不到, 所要才要無損
但HiRes又是另一回事, HiRes是錄音室到壓製都要錄更高的規格
如果CD音質是一個人, HiRes是一個帥一點的人, 但有損MP3就是跛子
人是可以聽到人耳辨識不到的聲音的, 和人眼辨識不到60Hz以上的影像但你144hz的螢幕還是有感一樣, 是連貫性的問題, 大腦擅長整體看問題而不是快問快答
聲音在同一空間反射得多次就會有空間感大多數高頻就是反應在空間感
人耳不是聽不到高頻, 相反就因為你耳朵是每一秒都在聽高頻, 辨識不到是因為聽了幾十年大腦屏閉掉沒有意義的超高頻
你去一下隔音的房間你會耳嗚, 你要是去專業的隔音室, 能聽到自己心跳的那一種, 待兩分鐘你已經會想吐, 因為隔音的房間沒有反射沒有高頻
你可以問一下視障人士甚至自己試一下, 在靜的室內是不是能大概感覺到牆有多遠
所以是現場錄音的檔案 opera orchestra liveband jazz 演唱會等才會因為音質而有分別
流行樂大多數都是在隔音室裡錄, 樂器很多也是分開錄再混音甚至電子音的不是現場錄
出廠前每一層音軌都已經不知在mix時壓了多少次, 已經不會有那些高音質的需求了
而且多音軌在電腦的"數碼加法"和現場錄音真實各音源的superposition是不是一樣? 那當然不同
所以平常在聽假音樂的人真的沒必要在意音質, 你的音樂出廠已經不存在音質可言
我自己擁有Sony WM1ZM2 + Sony MDR-z1r/Sennheiser HD800s/UE 18Pro/Shure 846,我去挑戰KKBox還有好幾個外國網站的無損音樂挑戰,我的結果是不論用什麼耳機也好都是幾乎全錯
但我肯定的是比較好的DAP/耳機聽到的音樂都比較好聽,這點我覺得是重點。
百萬元高級音響能原音重現, 把解析度/泛音/音場/結像/定位, 高度還原,
很容易讓平常人分辨出, 有/無損音樂的差異. 尤其是大編制交響樂曲.
用上 100 元的耳機, 訓練有素的錄音師也無能為力.
其實當初在2010-2016年間在串流音樂上追求無損更多的是追求音質的底線,那個年代盜版氾濫到很多『免費聽音樂』的串流軟體上面提供的音質真的是慘不忍睹。
玩音樂跟玩相機很類似
以前玩鏡頭、機身,有陣子一直糾結測試卡上拍出的成相效果如何,其實這實際上在拍照片時,我根本看不出哪張照片是我哪顆鏡頭拍出來的😂
终于明白为什么音乐会现场听会觉得更好听,因为那些听不到的东西可以引起脑电波的反应。也验证了我一直以来觉得去演唱会听音乐就是浪费钱的想法,因为我一直觉得去演唱会听的没有在家里音响听的好听。
另外这类视频对比其实这种比较没有太大意义。主要它还是会受到听音设备的限制。尤其耳机能还原出来的效果很有限。我觉得更有价值的应该是做一个无损或者hi res和现场的对比。那更有意义。如果结果也是差不多,那以后都不用花钱去听音乐现场了。
音視頻編輯使用監聽耳機(森海的便宜貨,聽得清,無偏差就好!),日常在家聽音樂HomePod,出門就AirPods感覺還湊合!
聊聊这期的感想:
1. 动态范围那里漏掉了位宽的概念。相信录音时rail to rail的值应该是固定的(我是搞电的,音乐是外行),那么bit位数越多意味着位宽越小,采样更准确,而不应该是位宽固定,动态范围越大采样范围越大。
2. 我本人是木耳,做过无数听力测试,就是正态分布的那个尖的水平。我有个朋友,测试成绩超过99.7%的水平。
3.在意识到自己是木耳之前,我也穷烧了一段时间的耳机,从MX500开始一路烧到HD660s,中间也试过拜亚T1,T5和森海塞尔的HD800
4. 最后让我退烧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不是发现了自己是木耳的事实,而是没有能力找到足够的高品质音乐。一开始我也混迹于各个音乐论坛,订阅过国内各大音乐app,最后都是假无损多,真无损寥寥无几。现在就在Tidal上听了,但是就是华语资源太少了。
設備會把細節或音量放大,能能聽出更多細節,但一旦音源夠好,至少mp3不足夠好去被放大,可能320mp3的會好一點。但在高級設備應該還不太足夠
我以前也是发烧,现在退烧了,觉得airpods pro+ apple music已经满足。毕竟平时都是嘈杂的环境,要这么“无损”意义真的不大,最重要的是歌曲或音乐本身能给你带来快乐。
这烧退得够彻底,个人感觉airpods的解析力和瞬态完全是不及格的标准
我耳機也退燒了,只玩玩音箱,
現在只用Jabra Elite 7 Active,耳機只在運動時用用,
那麼吵的外在環境,追求音質極致根本沒什麼用,走路做其他事途中你根本不會那麼去在意注意音質
在大街上走路,解析力不是太重要了,反正都听不清@@戰于长勺
太对了 咱俩一模一样的设备 再好的设备它在地铁上也发挥不出来效果
@@Maho66745赞同
很認真的創作已訂閱
感謝分享 真仔細
在iPhone上面用QQ音乐听无损. 结果传输到AirPods的过程是有损的.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我只听320kbps的有损音乐就行了.
几年前一时发烧买的IE80等,已经吃灰了好多年了.
辛苦了,谢谢你们❤
说的太好了,设备党的乐趣就在于换设备本身,其实他们是细分赛道的数码爱好者,哈哈哈
謝謝!!很有趣!
無損音樂從來沒有說就等於更好聽
想一下無損的刮黑板聲音.......
比如 他說的只是一個比較高的地板 天花板還不一定就很高
而我覺得這個高地板也還是有爛掉的(錄音差)
無損給出的是更多細節
聽了很久的流行歌 才發現居然是有BASS伴奏的
這段居然有吉他和弦 等等你不知道得更豐富編曲
確實人類就喜歡搞東西的過程
我一個普通人也沒有太高的資安需求、用不到大量存儲、沒有架設伺服器的必要
結果在家搞了防火牆 建了NAS 建了網頁伺服器 😂
320K和無損還是有明顯區別的特別是在古典音樂方面。另mp3格式聼感不行真要聼有損壓縮從AAC(就是MP4的音頻格式)開始吧聼感不同的。
大部分人聽常聽的歌 用相同的設備就會聽出來了
前提耳機也要有一定水準
檔案格式 - 撥放設備(傳輸/喇叭) 中間的最低環節會影響結果
無損音樂配上100塊的耳機,大概也分不出來 XD
人類就是喜歡折騰所有有區別的東西,甭管這區別有沒有意義,但只要它有區別,就得折騰下
優良很好的視頻 還有和音樂平台人員求證。
12:05 應該是說用AI創作出來,而不是恢復出來
是的,AI在此的工作就是「無中生有」,修辭成「恢復」可以說是不要臉了
那個說法能當真,那麼美顏全開到爹娘都認不得也是恢復出來了 🤣
我也喜欢听音乐,我就是个初级设备选手,好坏也能听出来,我喜欢听细节,偏向于女声。太贵的设备搞不起,就搞个自己听起来入耳就可以了。
首先入门前要先纠正听音的三观,就像校准设备一样。有了标准再去接触不同的播放器和耳机,区分音源好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设备越好,越会放大有损与无损之间的区别。如果使用无线耳机,一般没太大差别。
很多時候是設備放大了細節
我依然怀念第一次用MP3播放器听歌,那种感觉真的好棒,比以往听歌都好很多,不过当时mp3只有128MB的容量,只有几首歌,第一次听的歌是《快乐崇拜》
做的不错
耳機是重點, 你用shure 535以上級別的, 是一聽就分得到.
不用耳机,或是骨传导类的耳机呢?以及外放的呢?那用什么设备能跟耳机一样呢?
专门听音乐的有线耳罩和音响@@dangjl985
用轉檔器的預覽模式,一邊無損 一邊320K就能知道聽的聽不出來,但要品嘗出來就要經驗了,不然通常只會回覆你320K那邊比較小聲 節奏好像少一點
一般来说,无损跟mp3是有区别的,但是喜欢哪个又因人而异了。还有,就是你愿不愿意花钱去买所谓的提升而已…
数码音频输出有没有台阶拿个示波器看一下就清楚了,一般不会有想象中的台阶,否则高次谐波的噪音非常明显
除非以後能有ai軟件能達到類似顯卡dlss 3的那種功能插值放大,音質提升才有用。
如果採樣的時間間隔達到普朗克時間,那在物理意義上是不是就是「無損」呢?
我能听出128kH和192kH的区别,在往上就不行了。
在我车上听华为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歌曲就有区别了,华为音乐更接近我U盘里的无损音质(耳朵不太能分辨),网易云的确实差一些(比较明显的感知)
我只能說,在0:45 這裡的左右聲道應該反了吧?還是只是故意示意,其實根本沒有差?
印象深刻的是《夏洛特烦恼》里的插曲“一剪梅”,我翻了很多音乐软件都没找到电影里的那种音质,害~
简单问题讲复杂了
不然怎么恰饭
跟影片的的 fps、色彩深度一個道理。
感覺要Yanny Laurel 咪咪咕嚕都能自由轉換的人才有機會完美分辨
折騰的樂趣就在於折騰本身.講得很貼切.沒錯.
無損的意義在於不刪減,刪減就是有那censor味,就是讓人不爽,憑什麼花錢買的東西還要被偷斤減兩。就像你看新聞也不希望媒體給你斷章取義,不管是否能聽得出來,這才是hi-fi的價值所在。
首先最常見的無損壓縮格式FLAC中的lossless講的是它不像mp3編碼一樣將高頻資訊捨棄 所以無損這2個字根本就跟類別音波轉數位檔案的採樣過程無關
而且蘋果及其他廠商所說的hi-res lossless 第一個字是high resolution 意思是它們除了無損 "解析度"也更高
所以什麼44.1增加成96khz根本不關無損這2個字的事情 概念完全不一樣
拿iphone 測試就更沒搞清楚了 沒有耳機孔的手機你一定是外接USB DAC 俗稱小耳朵 這時候數位檔案轉成類比音波的過程完全是小耳朵負責 跟iphone完全沒關係 甚至有可能lightning給的電壓不足 讓外接設備運作不良 影響到產生的類別音波
@@nicolauscarton4426lightning那是蘋果故意鎖usb2.0,實際上一直以來都支持usb3.0,只是你要越獄才能解鎖😂
@@Freedom-of-Thought 带宽从来不是问题,大部分hi res音源需要的贷款其实USB1.1都够了。他说的是电压的问题,虽然说实话我觉得电压应该也不会有那么大的问题
聽音樂的應用場景都是在噪音環境下或是同時做別的事,沒對音質有要求
那dsd是否好聽過pcm?
大部分老年人高频听觉损失,超过15kHz的声音基本上都听不到。
我给游戏做音效时能明显听出来同一个音效40k48k采样率的音质区别。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人能听出来的。
人聲很容易被聽覺模糊掉吧,我以前聽沒人聲沒電音的音樂就很容易區分,現在不行了
光电,风电,火电,水电,核电,这些听起来区别大吗?🙃
數位化的現代源頭錄音幾乎是48k要可以無損到哪裡去?🤣
另外說為什麼覺得貴的設備好聽,大部分是因為裡面的類比迴路會讓聲音過了之後有saturation 的效果,再來是價格讓你感到全身舒爽
想請教,電腦系統裡的設定需要怎麼調比較好?就是位深、取樣率那些
越高越好嗎?還是維持在常用的48000hz/16bit即可
一般來說96k夠用大多數音樂,除非某些訂製曲需要到192k。像是什麼導演、母帶,那是動漫遊戲電影的初採樣,為了給剪輯輸出成品時的失真預留空間。因為剪輯後為了使檔案大小合理,會壓縮一些。如果源頭碼率太低,處理後品質會差。
我只喜欢苹果音乐的AAC,体积小音质优,而且是母带压制的!😍
讲动态范围的时候举例“人说话的声音通常在 40-60dB,长期听超过 90dB 的声音就会损坏听力”不恰当,例子中说的是声压级,通俗讲就是声音大小,和动态范围不是一个概念。
说的对。好像声压级是名字spl,单位正好也是dB,动态范围的单位正好也是dB,很多人会搞混的。
以前玩mp3的時候感覺不深 現在拿mp3對比無損格式確定高清了
很好,肖斯塔科维奇!🎉
喜欢就好
支持一下
想要听无损先要有无损音乐文件,还要有能无损解码它的软件,最后还得有无损播放它的设备。三个里有一个有损都不行。
怎麼不是從收錄音開始?不同的演藝廳,不同的收音位置,不同的收音設備就開始有差異了。
虽然不发烧,但自己的桌面音箱对于mp3 128k和320K感觉听觉质感上区别还是很大!
之前你提到的 jpg 也是一樣,不是無敵,它最怕的就是把圖放大 !! 一放大必失真,所以 mp3 也是一樣,它的硬傷是只要你把音樂放大聲聽,你就會聽到破音 !! 這就是 mp3 最大的缺點 !! 你用 flac 放大音量都不會失真 !!
演唱會如果用 mp3 放出大喇叭聽的話,保證粉絲通通離場 !! 所以你做實驗要全面 !! 不然有種美中不足的地方 !! 看上去你說了很多專業,但是沒有說到重點。
我用320k mp3 跟flac对比过 差别超级大 当然要你的发生设备必须很好才能听出来
过去做过一段耳机发烧友,Diy过很多很多耳机,最终发现音色就是自己花了大把的钱,音色全靠脑补
24bit 比16bit有区别,我能听出细节区别,HOT第五张专辑 有个24bit版本,的确不一样
其实根本听不出来,96kHz是为了方便后期处理的工程级采样,为了抖动到48kHz输出而已。专业监听也达不到这样的响应频率,那就不是用来给人听的。
花錢燒設備不如用來清理耳垢,那區別比換設備還爽
在聽音樂部分都是以手上設備看能不能呈現自己想要的聲音,所以手上耳機就會自己增加😆
13:56只要有心,每個人都可以是西西弗斯
其實以前的無損和有損概念是基於CD和MP3的比較,人們買了CD回來再壓縮成MP3,所以CD就是源頭,你能夠1比1的複製沒有破壞過原來的音頻資訊,所以才叫無損,例如WAV FLAC APE等等格式,而MP3 M4A等等就因為破壞了原來的資訊所以才叫有損。
另外所謂的比無損更高的音質也是錯誤說法,在串流音樂流行之前,早就有了SACD這些比普通CD更高級別的訊源,其實SACD也就是以前Hi Res訊源,如果有人用SACD壓成跟普通CD一樣只有16BIT的無損格式,這情況下CD級數同樣也可以算是有損,因為這情況下的SACD的級數才是無損,有損無損其實也是相對的概念。
你get到了,無損的意義就在於「不刪減」。不偷斤減兩才是hi-fi的原始價值,而不是什麼「聽不聽得出來」。
小弟自己有做音樂(9成EDM曲風) 我轉成.FLAC .WAV .MP3
老實說.FLAC和 .WAV 沒有很認真聽 聽不出差異 .MP3 認真聽還能感受到有差異
你的意思就是只要認真聽都會聽得出差異,那為什麼要分開兩次來說?🤔
没有好的声卡和前端设备,再好的音质也白搭
好了,学会了
其實聽不聽得出來因人而異,有些人不再太乎細節,例如: 遊戲玩家,有些人 1080P 解析度可以玩得很開心,但是我必須要 4K 畫質才玩得下去。你音樂格式沒介紹完整, mp3 再上去是 Flac,Flac 就算是無損 CD 音質,我自己也是完全可以聽出差異, mp3 音樂整個細節都沒了,就如我提到的畫質一樣, mp3 像是 1080P, Flac 像是 4K 畫質,請問這樣比喻能知道差異有多大嗎? 如果你聽不出 Flac 音質,一定是耳機不夠好,音效卡太差,耳機品質跟音效卡你都沒有考量進去,這影片要扣分喔 !! 就像為什麼有人願意花很多錢買專業麥克風,而不是廉價的麥克風,就是因為聲音品質差很多 !!
讲真确实听不出区别,但经常听的几首本地无损,偶尔听到日推版本,那是一下就能听出区别。
大后天就我就要考研究生了 今天在吃饭的时候居然看到了自己平时学的东西😂😂
非破壞性壓縮表示.... 若真要做到無吮那一首歌(約三分鐘)的大小可能就要幾百MB
普通CD (CDDA) 的码率也就1.4Mbps,终端回放,那儿会需要几百兆一首歌。整张cd才650兆字节
人類如果在有包容心情況下去折騰,我是覺得這種人類是難得的可愛😂😂。
我天性就是愛深究更更更更真實無華的愛情,但同時我不得不去包容其他我個人覺得不太真實無華的愛情,
畢竟我本身就討厭自己成了苛刻的人😂。
parachutes这张专辑突然就变成流行专辑了😢
音乐采样固定的MP3以码率来区分,128K明显听出了,256K和320K大部分人听不出来!
想请问一下,4:42秒出现的那个计算一首无损音乐占用空间大小的公式里,为什么需要乘以2呀?
双耳?
其實金耳訓練得出來 而且也很看設備 有些設備就是吃不起一般音質 有些就差不多
看你音樂內容,小提琴高音樂會很明顯,mp3特有的小提琴破音一下就發現了
真的有些設備對前端很敏感,簡直是細節放大器,通常遇到這類設備的人只要他說太刺耳我會建議他搭一個真空管後級
我還有遇過晶體機全搭配純銀線材配Ultrasone的靜電耳機,聽什麼歌都只有一個感想就是有夠吵
网友QQ音乐国际版可以破解绿钻VIP吗?
输出设备更重要些 ,细微的差别 , 低阶设备表现不出来 ,
只是把低音增強高音拉高讓你感覺跟好聽而已
其实就算是音质不太好的唱片只要喜欢听就好,或许这就是创作这要表达的,既然录音行业制定了很多标准,只要符合cd音质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是创作者,另当别论,好多发烧友根本就没清楚自己就是个聆听者,能在听音乐时听出创作者想传达给你的东西这才重要,非要想把创作者的东西再创作一遍,有意义嘛?什么声场多宽啦,什么时间某个声音 的响度啦,扪心问一下自己,你真能知道该有多宽和多大的响度?如果你真想再创作,现在的编辑软件也不会比硬件贵吧,买软件和各种插件自己在家再混一遍算了!(其实我到觉得盲听的话先对盲听的人做一个听力测试好一些,绝大多数人是听不到18-20khz的)
用好設備就聽得出來了,雙聲道喇叭聽得到耳機沒有的「音場」,照理說MP3的音場沒有無損的好。
MP3聲音就像被熨斗燙平一樣,聲音全部糊在一起😂
都有音場,兩聲道的音場來自於喇叭位置跟視聽環境的諧波距離比,再透過環境各類材質反射後的結果,耳機沒這些可以玩,對於音源混音本身就很吃重,其實喇叭有一種特有的共振泛音,喜歡的人很上頭。
耳机、音响、解析比音源重要得多😁
就像是圖像,自然界是沒有解析度的概念的,解析度只是因應電腦處理能力而定義出來的規格數據
聲音也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