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德國教育「孩子要輸在起跑點」5歲絕不學寫字!老師激動喊「骨頭都還沒長好」玩就對了!|聚焦全世界|舒夢蘭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 лют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262

  • @moredenmark
    @moredenmark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41

    座標丹麥:我兒子快六歲了,每天去幼稚園就是玩。學的是生活,切菜、煮飯、做麵包、認識小動物、認識世間萬物。

    • @2300万玉碎
      @2300万玉碎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我昨天才去丹麦打卡,物价太高了比德国贵一倍了

    • @moredenmark
      @moredenmark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2300万玉碎 對啊!物價很高,所得稅也很高。
      德國去過幾次,我很喜歡柏林,每次去都很享受上餐廳,因為荷包不會像破洞一樣,份量也比較大。

    • @waterjinhsiao8617
      @waterjinhsiao861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衞生不吃到蘇丹紅塑化劑含量就好

    • @小明-l6d
      @小明-l6d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出社會穩掛

    • @waterjinhsiao8617
      @waterjinhsiao861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小明-l6d 他們福利政策很好啦國家養

  • @jeeerywoods5556
    @jeeerywoods555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5

    一個國家把人當人,真的少,特別是當一個社會滿滿鐺鐺都是人,用不完的人,要生存就要比別人快比別人高,卷卷卷,從小眼睛近視,不怕;寫字的手指頸部脊椎畸彎,不怕;不快樂,不怕;匆匆忙一直被強迫的過完了一生,體驗貧乏,大都僅此而已,明明是人兩隻腳到處走卻活的像倉鼠原地轉轉,疲於生存。

    • @力丞陳
      @力丞陳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台灣人都被當成工具,從小就為了成為好用的機器而努力

    • @guojin2012
      @guojin201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感同身受❤

    • @東方甲乙-d2c
      @東方甲乙-d2c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來來去去都是想做懶人

    • @Sausage-u5g
      @Sausage-u5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你不是住的很開心😹 有什麼資格吐槽

  • @TheMyhsiang
    @TheMyhsia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3

    童年的彈性生活,能培養更多無限的可能,這才是給大腦與心靈,最友善的合一。

  • @xiaojiacai
    @xiaojiacai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德国教育不是不卷而是不带普通孩子卷。对于有天赋的孩子德国教育照样卷,而且卷到我都害怕的地步。我女儿一个小学同学直接从一年级跳到四年级。我儿子今年七年级在十年级上数学课,老师还说他已经可以准备申请Schülerstudium 中学生大学课程。我儿子和他一个同学两人都是同时获得了音乐和自然科学奖学金,而奖学金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参加各种竞赛。于此同时他文理中学5年级刚开始时班上的30个学生现在到7年级已经只剩下23个人了,其余几个孩子已经被劝退到第一学校了。而我女儿天赋一般,虽然成绩也不错,但是动不动就会哭得 梨花带雨的,所以老师对她永远“满意”😂

  • @qq78629
    @qq78629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7

    亞洲家長:五歲前必須給我把大四以下的課程唸完,達不到標準你就完了,最好是四歲以前就要做到樣樣精通,你看看隔壁老王的兒子,三歲就拿到諾貝爾獎了,我對你的要求比較寬鬆了。

    • @천고운담
      @천고운담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

    • @galax2028
      @galax202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5

      ❤😂🎉😢😮😅😊所以我們長大後都變得怪怪的:大人不像大人;小孩不像小孩😊😅😮😢🎉😂❤

    • @張蓉甄
      @張蓉甄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哈哈哈😂

    • @1230cheng
      @1230che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

    • @arthur9238
      @arthur923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確定不是諾貝兒獎?XD

  • @ninjarattt9527
    @ninjarattt952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5

    就節目看看就好,沒住過德國你真不知道,座標德國,念德國碩士 今年第三年了。
    德國教育沒必要吹捧,德國分流教育也是很捲的,大家為了去Gymnasium 也是要好好念書,分流也是很多詬病的,如果小孩剛好念不好遇到不好的老師,基本上也是很痛苦的。
    德國製造,現在很多德國工廠,都因為新能源政策,準備把工廠遷到中國或是東歐國家了,能源基本都是貴到爆炸,至從俄烏戰爭,天然氣被切,又要廢核,電費基本是炸了。
    德國能源,轉非核電,已經沒天然氣,又非核,這德國重工業真的自砍經脈。
    台灣教育真的沒那麼差,德國小孩教育之所以可以這麼chill,因為德國這國經過好幾代的人奮鬥,現在年輕的一代也可以半躺平了,德國專利德國大學都已經歷史悠久了,台灣也就那一百年歷史,沒有資本專利儲備,才需要這麼努力奮鬥。
    之所以來德國念書,就是在台灣捲不過別人,不過你說薪水,台灣是真的賺的比德國快,但生活品質確實是德國好,不過真的是看你住哪,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kaomartin4240
      @kaomartin424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很高興您提供了當前德國的經濟與教育現況

    • @ajajlam2403
      @ajajlam2403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德國教育非常的卷

    • @polycarrie
      @polycarrie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沒錯沒錯,比精英教育,歐美精英教育讓大眾連空氣都聞不到。😂

    • @tw00533118
      @tw0053311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台灣教育真的沒那麼差???
      教育系統是否好是要看整體的,你如果只看台清交成那些前端學校
      那台灣確實不差,但那只是一小搓人能享受到的資源而已
      占比更多的中低端大學及技職,影響的層面更廣更實際
      台灣教育的問題是所有人都讀了大學
      但大學教的跟就業幾乎脫鉤,念書完全就是虛耗時間
      "大多數"人念的跟工作毫無相關,這才是必須重視的

    • @高明-l4p
      @高明-l4p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才是實情,不捲好工作是上天給嗎?家裏有錢當然不必跟著捲

  • @UUU5221
    @UUU522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81

    台灣教育贏在起跑點
    輸在終點😂😂

    • @p12332119
      @p1233211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一語道破

    • @maxwu1656
      @maxwu165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台灣有輸在終點嗎?

    • @kaiyulo-r7s
      @kaiyulo-r7s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

      只有理工才能活還不輸!贏到了蘋果失去了蘋果樹,強國絕對不是只有一種職業的人能活!雞蛋放同個籃子就祈禱不會破,破了基本國家就沒救了!

    • @敏潔居家
      @敏潔居家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是中國不是臺灣

    • @gkgkyy3
      @gkgkyy3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輸在政治....

  • @nataliecpwang63
    @nataliecpwang63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7

    請不要過度吹捧。 我在德國中學任教, 深入德國基層, 學校體制、社會、經濟正受到空前考驗。
    期待貴節目下次的平衡報導。

    • @kaomartin4240
      @kaomartin424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

      您看到的問題應該很有意義,能談一些嗎?

    • @張育誠-k7j
      @張育誠-k7j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 @nelson12362
      @nelson1236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都有副作用

    • @xdetadae
      @xdetadae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所以您甚麼時候要開一個頻道專門發表您在德國看到的教育? 請您發表您的高見,不要只敢躲在鍵盤後面講幹話

    • @kuofang-chieh2417
      @kuofang-chieh241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別想太多,台灣只是三十年前走對了半導體這條路而已。

  • @Jason-oo7uf
    @Jason-oo7uf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 15:15 ) 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 ( 製作單位的照片搞錯了 )
    德語:Helmuth Karl Bernhard von Moltke,1800年10月26日-1891年4月24日,通稱老毛奇,普魯士和德意志名將,普魯士和德意志總參謀長,軍事家,德國陸軍元帥。
    畫面中的照片是 埃里希·馮·曼斯坦 製作單位搞錯了
    德語: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是一名職業軍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納粹德國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馮·曼施坦因的構想最終成為制訂征服法國的「鐮刀收割」(德語:Sichelschnitt)計畫的依據。
    台北 勇

    • @u50904vic
      @u50904vic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你不說 大家都被它們唬了

  • @Ooss-x5r
    @Ooss-x5r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三岁定八十!七岁之前让孩子轻松玩乐,培养阅读兴趣,通过游戏与阅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十二岁之前,循序渐进地扩大孩子的阅读范围,持续培养专注力量,让孩子喜欢探索与热爱学习。太轻松,孩子会怠憜,太压迫,孩子会紧张。因材施教最好。

  • @besteam0
    @besteam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7

    台灣的公幼也是這模式。但升上公立小一,老師認為全部學生在私幼就預學課程,進度飛快,之前上公幼的孩子就被甩到後面,家長開始擔心孩子輸太多,又送到補習班追進度。
    一切又回到中式教育環境,所以這環境到底哪有問題?

    • @白-b6b
      @白-b6b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私立幼稚園會教小孩讀書,那就是家長的需求,有需求才有供應,所以私幼才會教孩子
      而國小老師如果放慢腳步試著以公幼學生為主來教導,就會被一些家長罵太慢、不會教
      很多時候,一些傳統的家長和老師的觀念不改,就會促成環境如此

    • @a-weilin8755
      @a-weilin875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真的,曾經的我就是這種制度的受害者,剛上國中第一次接觸英文,結果第一節課英文老師就直接問說已經補過英文的請舉手,結果全班都有舉手,只有我沒舉,然後老師就直接跳過一開始的26個英文字母,開始教單字了。導致我國中三年在毫無基礎的狀況下,英文一路被拉著跑,成績也一路墊底...然後我就對英文自暴自棄,直到出社會因工作需要再重新學,才發覺英文其實不難...

    • @愛玉-q4j
      @愛玉-q4j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因為只做半套啊!只有公幼執行國外那套,到了小學依然是傳統教育,導致唸公幼畢業的追的很辛苦,因為上國小後老師會告訴家長你家小孩程度不好,要家長多多輔導

    • @余明新
      @余明新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白-b6b It is not teachers' duty, it is the校長's duty,不依程度分班, this phenomena just happens.

  • @conniewong8241
    @conniewong824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这是最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好棒啊👍👍……非常感谢视频组的全体员工🌹💐……台湾的媒体工作者很厉害👍👍……

    • @jake9854
      @jake9854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可是女生不喜欢这样的教育方法

  • @fannylee9120
    @fannylee912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在學校這麼久,我真的覺得改成德國體制的教育階段會比較適合,我們過去的體制是日本模式但其實不大適合我們,小學太長,中學太短,中學又要考高中讓孩子整天都在準備考試,中學應該要和高中合併,因為小學5年級孩子的興趣大概就會出來了,只要讓中學可以讓孩子變換跑道就行,而且現在網路化,在網路上都可以查到資料,很多科目例如..地理和歷史這些學科,幾乎只讓孩子背誦,雖然課本會有很好的跨領域實作範例,但是很少老師帶著去體現,大部分就是背起來考試,現在的體制感覺大家都要去當研究人員,社會中大家是分工的,絕對不是哪個職業比較高貴!

    • @余明新
      @余明新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you are wrong.6-3-3制just is good. I just am interested in math and science in high school. It is long for American high school of 4 years, . It is short for American middle school of only 2 years to explore the interest and potential.

  • @lillian1187
    @lillian118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這節目好棒喔!比一些所謂國家訪查團能帶給人的反思跟學習更多吧!希望政府官員能看看這集

    • @白-b6b
      @白-b6b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家長和一些老師的教學觀念不改的話,政府要做甚麼也只會被罵

  • @kaomartin4240
    @kaomartin424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給個讚

  • @liualice4121
    @liualice412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內容很棒讚,配音樂可以小聲一點比較能聽到主持人的聲音

  • @冰鏡-s6y
    @冰鏡-s6y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嗨,聚焦全世界👍🏻👍🏻👍🏻,最棒的旅遊教學節目🥰,您好喔
    🌞🍀🧧🎊🙋🏻0

    • @冰鏡-s6y
      @冰鏡-s6y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嗨,聚焦全世界小編好朋友🥰,感恩您能喜歡我的留言喔🙏🏻💬🙏🏻,您真好👍🏻👍🏻👍🏻,祝褔您有美好愉快的一天喔🌄🍀🙋🏻0

  • @sunnylin9494
    @sunnylin9494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幼童身心發展比學習更重要。

  • @ich840
    @ich84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4

    從小就能好好當人,自然覺得別人應該如此待遇;從小被社會條框思想壓抑、壓榨,長大自然奴性

    • @akaihuang
      @akaihuan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就直說了,你講的是陳腔濫調。比如以近期的時事來講,請問美國德國有把加薩的居民當人看嗎?

  • @Cc-om6rm
    @Cc-om6rm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我幼兒園的兒子還是有先教注音,不是像私幼制式頻繁。兒子到了小一還是跟不上其他同學,考不好被罰寫,在校大哭。老師要我在家幫他複習。老師還是會看整體學生程度跟學校進度在教學,要像德國這樣是要整體性的教育制度改變才有可能改變。

  • @MTKG-00001
    @MTKG-0000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

    我很贊成這種想法,我從小被逼著唸書,只要和父母在一起,我從未覺得快樂過,我現在五十幾歲了,還是這樣覺得.
    我覺得"中華爛文化"是社會中禁錮思想和心靈並製造對立痛苦的根源.

  • @公田溝
    @公田溝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7

    日本職人是磨出來的
    德國在學校就教你做職人

  • @StephC2134
    @StephC2134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

    這是多久前的節目?

  • @洪志宏-s6n
    @洪志宏-s6n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C'est vrai, Claire !

  • @andreadavidson2352
    @andreadavidson235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台灣教育制度快快看過來,學他人的優點補自己的缺失!👍💪👍

  • @鄧凱軒-t6d
    @鄧凱軒-t6d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15:15 圖用成曼施坦因 了

  • @songweimai6411
    @songweimai641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后来能用到生活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不到10%,而且那些创造价值的东西,后来----大多数都是你自己自学的。 (包括在名校,教授讲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你自己翻书的)。现在在美国,想想当年背过的历史书,地理书,语文古诗没啥用。 德国和美国的教育----只专一做自己喜欢的,既有效率也高效率。

  • @chiahsuanchen-ziegler1488
    @chiahsuanchen-ziegler148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9

    德國在2023年還推出49€/每月的全國交通工具隨你搭。 很多上班族和學生因為學校和公司補助只需29€。 所以很多人就不再開車上班了!

    • @0209fay
      @0209fay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好幸福 法国里昂 每月公交卡69.9欧😢

    • @tuansiuang7772
      @tuansiuang777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對。除了高鐵外 公車/街頭電車/地鐵/鐵路運輸 全德國一票到底都能搭。連到奧地利的薩爾斯堡(為止)都能搭區間鐵路列車到達,不必再買火車票。全票49€,學生票29€

  • @uzuz.wentsu
    @uzuz.wentsu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這部影片就是華人思維,反正我就是要贏。

  • @maxwu1656
    @maxwu165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台灣公幼就是這樣的,但普遍家長把自己孩子送私幼而且會要求英文數學成績,現在再來靠盃教育部。一切就家長要求的市場供需法則。
    說穿了台灣父母就是希望別人的小孩沒有學,自己的小孩先學了贏別人,講來講去就大人的問題,還扯什麼一大堆。

  • @akaihuang
    @akaihua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9

    我好心告訴各位實情,外國人如果想讀好大學很多一樣有類似補習的過程,然後要讀好大學可能不是一般普通人家庭的普遍目標,但是比較富裕的家庭很多都有這種期望,所以不要被這種什麼外國人讀書沒有壓力的宣傳騙了。這種宣傳就像你成績好的心機同學考試前跟你講他都沒讀書都在玩考試後都是一百分,你信就太天真了
    我同意不用給小孩太大壓力,但是說外國讀書沒壓力就太唬爛了,如果不一定要進好大學當然可能壓力不大,但是頂尖大學壓力不大你真的會相信?同一句話,不要太天真

    • @noonejack
      @noonejack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唸好書本身很有壓力,同意
      然而在國外,書念不好可以轉其他跑道、做其他事情,還是能有尊嚴
      在台灣,書念不好、沒大學畢業,能維持尊嚴和生活嗎?😢 留給大家思考

    • @戳戳-x5u
      @戳戳-x5u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笑死,國外是重視個人發展,而且重視技術,你不用高學歷學好技術也可以賺不少錢,反觀台灣一樣的寄宿被當作底層下賤的工作,還會被嘲笑不努力領低薪活該。
      國外是你想要讀書,那就朝那個方向發展,不想也沒關係。
      台灣風氣呢?你根本搞錯了方向

    • @akaihuang
      @akaihua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戳戳-x5u 我覺得你沒看懂我想講的意思,國外機會比較多我是同意,但是我要講的是在國外要進入頂尖大學,一樣有一定壓力,甚至進入頂尖大學後壓力更大且很大,我要表達的意思就是所謂國外快樂學習最多只是一部分事實不是全貌,頂尖大學壓力並不低,這個事實很多吹噓國外教育的都刻意忽略

    • @abeccc1107
      @abeccc110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要競爭高階教育本來就會有壓力,沒什麼好說的吧,而且在國外父母大多較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選擇,不管是要鑽研學術或技能大都是出於個人興趣選擇。
      問題是台灣人的價值觀、社會潮流不重視個人發展、不重視技職、反而用教育階級去限制人的發展,不學習尊重各行各業、不同的人,這就是造成國家不進步、惡性循環的緣由。
      台灣現在面臨缺工,就是不重視技職的結果,一堆庸才還硬去唸大學、研究所,畢業後一樣頭腦不靈光,不然就是根本沒興趣自己所學。一些也跟著社會潮流汲汲營營的想當奸商、賺大錢,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就去坐辦公桌當螺絲。
      大部分都缺乏自主性、搞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歡什麼,一生活在別人的眼光、社會的價值觀裡。
      很多台灣人在國外交不到朋友(連我都不想),因為大部分都很無聊、眼光狹隘(喜歡帶著評價、現實的眼光)、不懂得尊重、放鬆玩。

    • @akaihuang
      @akaihua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abeccc1107 我又沒鼓勵學歷至上的意思你跟我講這些好像搞錯了對象吧?我唯一想表達的是國外頂尖學校也一樣很競爭也有壓力,不要被這些影片誤導

  • @李聰敏-p7z
    @李聰敏-p7z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其實生活就是一門知識但很多東方的家長認為在書本裡面才能獲得知識,在這樣子的教育方針之下生活常識0分的學生就出現了。

    • @ich840
      @ich84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沒錯,知識都在生活之中,根本不用刻意去記憶..經驗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習了,動物都會。

  • @simonlin4687
    @simonlin468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不要再什麼德吹、美吹了,橘逾淮為枳,讓自己的孩子循咱們的教育模式成長即可!一樣米飼百樣人!

  • @charmingliao8252
    @charmingliao825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台灣要去德國取經, 建立 雙軌技職教育 這是年輕人各行各業 生活/就業的未來.

    • @inggermanydeutschland3808
      @inggermanydeutschland380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不要再取經了
      不要把原來的升級砍掉就偷笑了
      德國Ausbildung 是先找工作,
      給四天薪資
      公司和學校合作,2-3天上公司要的課

    • @knight555
      @knight55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現在是德國人來台積電取經了。
      而且已經來了。
      但教育方面確實是輕鬆一點比較好。
      看中國就知道,一直死讀書一點屁用也沒有。

    • @liaube5934
      @liaube5934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需要的是牛马不是人😂

    • @liuyang8854
      @liuyang8854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knight555 我可能是你嘴里死读书那种,不过硕士毕业证找工作真的香。

  • @polam2595
    @polam259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正确的教育!

  • @rswaremember4208
    @rswaremember420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要有長期意志力是很罕見的!

  • @user-mf8yk4tf3m
    @user-mf8yk4tf3m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是的

  • @deadfaith969
    @deadfaith969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台灣教育從頭輸到尾,從尾輸到頭

  • @dolce0310
    @dolce031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台灣公幼大多也沒教寫字啊。私幼教寫字什麼的不都也是為了迎合家長。

    • @echochen8325
      @echochen832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私幼也是要看什麼學校,現在很多私幼主題式教學,上課隨便坐,重生活自理,沒在教寫字。

    • @Ray-b7h
      @Ray-b7h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私幼也沒有寫字!

  • @bcbb3338
    @bcbb3338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我覺得教育這件事因國家、因人而異!不是每個人都適用,有些國家小孩想讀書還沒機會!德國福利好可以這樣,但亞洲社會什麼都要靠自己自立自強,除非你有個有錢爸媽能給你靠! 我之前在法國留學時,有先去語言學校,認識了一些德國高中生!他們利用自己暑假期間來精進法文,我問了他們才知道,原來他們有規定高中畢業前要學會三種語言才能畢業!英語是必修,其他可選擇法文、義大利文等!再來,大學他們都可免費入學,但畢不畢得了業這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麻煩報導不要整天都只報人家國家很好,也有現實面的! 要不乾脆報導直接廢除教育都不要讀書算了!本身就該在壓力下成長,才不會造就現在一堆媽寶、沒腦子的小朋友!

  • @ohyeah4194
    @ohyeah4194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9

    个人对德国没有成见,对于德国人守时严谨,去了德国一趟你就知道是否属实了。下雨可以导致地铁停驶,地铁出发时间可以延迟,列车还可以反向行驶,跟严谨守时追求完美的论调相差甚远,人类就是人类,是不分国家肤色种族的。

    • @買辦
      @買辦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這才是正常社會,過度醜化與美化都是病

    • @sychen5000
      @sychen500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紀律已經退步了。

    • @kuofang-chieh2417
      @kuofang-chieh241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跟日本一樣,年輕的一代再也不是嚴守紀律,沒人想過過度緊繃的生活

  • @waynehsintw6647
    @waynehsintw664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台灣可悲在小朋友就要送補習班!德國沒有什麼補習班,學生中午後就是放假回家,高中後課程就會難很多,整個思考邏輯會培養的很好

    • @nelson12362
      @nelson1236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不這樣做,台灣沒有機會有台積電,更何況台積電嚴格來說也不算台灣的,台灣祖上沒有留遺產,過去的祖先也沒有叱吒風雲的偉業,土地不產油煤,台灣還沒努力之前,就已經輸在起跑點了,如果連努力都不願意,台灣沒有任何機會,努力是台灣人不得不的選擇
      真希望台灣像阿拉伯一樣產油,這樣真的就不用工作了

  • @user-mt7ne2vr7v
    @user-mt7ne2vr7v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北歐模式的快樂教育與亞洲模式的精英教育,在未來結果來說競爭力與創新力並無差異。在憂鬱症人數上也無明顯差異。比較明顯的差異可能是在社會文化風氣與制度上的關係

    • @白-b6b
      @白-b6b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憂鬱症人數上也無明顯差異?
      日本韓國中國的學生壓力很大,一直都是老生常談了
      台灣的學生雖然沒有前述三國學生壓力這麼大,但也算不上輕鬆

    • @kuofang-chieh2417
      @kuofang-chieh241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如果都沒差異,何不快樂學習

  • @rx20045509x
    @rx20045509x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請問23:50處的背景音樂是哪一首歌?

  • @eat.melon.qunzhong
    @eat.melon.qunzho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德国衰弱的那么快。20世纪初几个物理学家数学家牛b的一塌糊涂,哥廷根大学是神一般的存在。20世纪下半年学术优势没那么大了,但不少技术比如高铁,通讯领先世界,比如如雷贯耳的西门子。现在德国虽然还有一些技术领先,但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了。甚至像奔驰宝马,本身没太多技术优势了,就靠着累积的品牌效应。现在最热门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根本就没德国什么事 😅

  • @言論自由-f4e
    @言論自由-f4e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幼兒園本來就是要玩得開心~不然是怎樣呢?!亞洲教育真的是奴隸教育😢😢😢

    • @楊慧妃
      @楊慧妃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上一年級有先學注音的小孩真的會輕鬆很多,反而變成沒學的小孩壓力很大。小孩之間會互相嘲笑,沒事先學到小孩就變成很需要大人鼓勵和安慰

  • @user-mf8yk4tf3m
    @user-mf8yk4tf3m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否在德國與數學有直接相關的工作,數學不好也可被接受?

    • @tuansiuang7772
      @tuansiuang777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數學好的人就能去做需要好數學能力的工作。許多大學的專業科系都有入學的特定成績等第要求,比如小犬申請慕尼黑工大的大氣物理專業,學校要求新生必須有數學/物理/化學均為1等,總平均1.8 的最低成績。主要的專業學門 每年考兩次,只要一次不合格,就得重唸一年(限一次)或離開(轉學)重新申請他系重唸。比起台灣,至少在德國唸大學絕不是由你玩四年。

  • @LanMel268
    @LanMel26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西方教育文化一直也是帶領全世界走向,他們根本不需要什麼贏在起跑線,但亞洲要和西方教育水平達到一致其實只可以靠努力學習西方文化和英語水平,如果老外沒有乎合亞洲名牌大學的入學要求,我相信就算他們三十歲才學中文也未遲😂

    • @林逸中-u4u
      @林逸中-u4u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你叫愛因斯坦 中文也必修 看看他能不能成為有名的愛因斯坦..
      學語言是非常非常浪費時間的 尤其是中文 與英文 對事務的敘述邏輯完全不同
      這對理工人才 是非常非常大的硬傷
      你還在那裡什麼英語水平 笑死人了!!
      歐美 他們是工業化贏在起跑點一百多年啦!!
      而且理工人才 不用費心再去學那個對理工人才最傷的語言...

    • @ViolinLover365
      @ViolinLover36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林逸中-u4u
      但是歐盟的語言政策,是每個人民都要會3種語言喔,你可能誤會了什麼。
      學語言雖然耗時,但是可以改變大腦的思維方式,讓人思考更有彈性和創新能力。

    • @林逸中-u4u
      @林逸中-u4u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ViolinLover365
      哈哈哈!!
      我說了 你叫愛因斯坦也學中文看看
      看他能不能成為愛因斯坦 ....
      你要知道 愛因斯坦 對於文科是很不在行的
      也就是因為文科不行 他才無法在德國讀大學 而是去瑞士讀的.
      而所謂的文科不行 不是他不能背 而是他壓根不想只靠記憶的學問...
      語言 是比歷史...等等文科 還要麻煩的學門. 因為它幾乎邏輯性非常非常的低...
      而且中文 跟英文 對事務的敘述邏輯 是相差十萬八千里 所以...
      你說學語言可以更有彈性 以及創新能力 根本就是在胡說八道 !!!

    • @herofai1994
      @herofai1994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林逸中-u4u 你說的對,言語是一種蠻不講理的學問,就算學會了,亦不會一理通,百理明,真要選一個全能語言,其實中文就是了。
      其表達邏輯最不反人性,意義精密度更是能精準到不被環境當下改變的一字一義。
      其他語言的字詞動不動被當下環境改變了字眼意思,有夠煩-_-
      一字一義很難嗎?
      社會風氣一有變動,字義又得改變,究竟我是在學文字藝術,還是在學文字共識?
      做不到一字一義的文字系統,我是懶的學。
      而且文字系統之間都有藝術差異的。
      英文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堆字符堆砌出來的...字符?...
      反正英文是不太足夠美感到讓我有心去學去記去適應就是了。
      唉...只能說秦始皇那套法家管治理念沒被儒生打壓下來的話,現在的世界領先應該是本就全能的華語了,哪有學其他語言的事😅。

    • @林逸中-u4u
      @林逸中-u4u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herofai1994
      其實英文有一個很大的弊病
      那就是一個字 用在不同場合 是對應到很多中文 根本風馬牛不相干的字句 , 然後又有很多的字 對應到中文 同一個字句
      這就是
      我們中文 一個字句說出來 也就說明了場合以及意義了, 但英文卻不是 是要看場合 才能說明那個字所代表的意義.
      也就是說 我們是字句 來敘述各種不同事 物的. 所以 我們的字句 一出來 就說明了 那是什麼場合 什麼事 物. 但英文卻不是...
      這就是我說的 英文 跟中文對事 物的敘述邏輯 相差十萬八千里

  • @user-bi8ko7kc6h
    @user-bi8ko7kc6h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我也是外國長大的. 到中學了同學的數學連亞洲國小都不如. 真自由

    • @akaihuang
      @akaihua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問題是你講的這種同學一般來講也上不了多好的大學,雖然我同意外國數學能力平均來講遠不如亞洲,但是要上頂尖大學的都會特別認真,這些學生跟亞洲學生的數學成績差距並不算太大

    • @kuofang-chieh2417
      @kuofang-chieh241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端看你對強的定義,華人世界普遍以成績作為評量標準,西方教育多以找出自己熱衷的事物為標準

    • @carlosche7
      @carlosche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跟電腦爭會算數?
      中學慢沒關係,長大多拿點諾貝爾 就行了😊

    • @akaihuang
      @akaihuang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carlosche7 這種觀念就是被某些台灣媒體誤導了,事實上如果去查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背景,會發現不少高中都是讀數理高級班的,他們至少在數理方面的學習可不慢

    • @carlosche7
      @carlosche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akaihuang 台灣某媒體…… 我是不只看台灣的,也不只是某媒體。
      另外,我們在講不同的東西, slow but firmly,是一種價值觀,開始時慢慢走,往後走得更遠。但東方教育,大多在你真正懂之前就 “學了” 。
      講的是整體教育的分野,不是真的針對諾貝爾獎,不然,又是在追逐一些成就來唸書。苦讀,通常保證一般能力的比例,但頂尖的,不是去迫出來,特別是基礎研究,更是有好奇心,再加耐力才行。

  • @林子閎-p1r
    @林子閎-p1r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新豐街弟弟👦

  • @winnie806
    @winnie806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7:38 媽阿我學校上電視 著名學院過譽了吧哈哈

  • @jameszen4865
    @jameszen486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學職雙軌制台灣也有學到,只不過變成了廉價勞工的來源及學校撈錢的另類管道,至於學生只是廉價勞動力,啥麼東西也沒學到。

  • @gisen41
    @gisen4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起跑點不是重點。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是用成績來評量一個學生的好壞,卻不重視教育的過程。

  • @EvelynHuang-n9y
    @EvelynHuang-n9y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 我住在國外,知道歐洲的教育體系是懶惰散慢,不是我們自以為是的自主發展。因為老師們不想太努力,放飛小孩子自由學習,最後小孩子變的腦袋空空,但自我意識強烈目中無人。節目講的應該是免費的公立學校,如果是去付費的私立學校,是完全不一樣的。社會精英大部分都是讀私立學校出來的。😂所以請台灣人不要被騙。

  • @heheheohyeah
    @heheheohyeah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腦子長好再學才有效率😊

  • @靈0-y2i
    @靈0-y2i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內涵品行最重要,有德斯有內財!新世紀,全球已慢慢學向中國文化內蘊,心靈世紀,風水輪流轉。

    • @EvelynHuang-n9y
      @EvelynHuang-n9y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在國外的教育是學不到品行和知識的😂

  • @u50904vic
    @u50904vic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骨頭還沒長好 那為什麼老外都讓小孩自己吃反 吃的到處都是 莫名奇妙

    • @youronglin1789
      @youronglin178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創造力

    • @herofai1994
      @herofai1994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youronglin1789 😂別這樣政確梗,笑噴😂😂

  •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在台灣男孩紙不是五個月就要去工地搬水泥嗎?

  • @阿良-g4y
    @阿良-g4y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認同 幼稚園就是去玩的 , 學習同學相處 生活娛樂 如何吃喝玩樂 .

  • @xu268
    @xu26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9

    台灣政府官員只顧自己(盡量貪錢)不會為國家人民的未來😂

  • @tw00533118
    @tw0053311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看了德國的教育跟能源政策
    真的對台灣政府有夠失望
    教育跟就業脫鉤
    能源設了目標,結果規劃的亂七八糟
    人民素質的差距也是讓人搖頭
    政府這麼多高學歷的"菁英份子"
    到底在搞啥阿?就不能好好做實事嗎...

  • @tea_bao
    @tea_bao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其實這教育也有一個缺點,現在需要的“基本知識”越來越多,二十年前的基本知識與現在的基本知識數量不可能一樣,每天都有新的基本知識增加,所以學校教的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有很多我們覺得是很基礎的知識,但跟外國人聊天時,他們有時會露出不懂的表情,可能因為他們沒有在學校學過。
    因為沒學也對生活沒有任何影響,但就是覺得有點怪怪的。

  • @yalinwu3166
    @yalinwu316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台灣駐外是代表處 沒有大使館 所以只能稱為代表 而不是大使

  • @youtaitai2770
    @youtaitai277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不能説輸在起跑點,應該説把起跑點往後挪,孩童先學習生活和一般常識,到小學5年級時就已經能思考和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挹苗助長只是摧殘幼苗的方法。

  • @年糕-f5q
    @年糕-f5q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台灣家長:你滿週歲就給我去找工作!

  • @2300万玉碎
    @2300万玉碎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是可以玩,但就是卷不过东亚,殖民积累和早期技术殖民积累的资本总有消耗完的时候

    • @youronglin1789
      @youronglin178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還是贏不了 創造不出改變世界的產物 就只能當代工

  • @小罐頭-x1v
    @小罐頭-x1v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華人大部分都想贏在起跑點,但幾乎都輸在終點

  • @lsh4406
    @lsh440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他們菁英對自己的子弟也這樣嗎?他們對ordinary people 當然不會花費更多成本。而且現在的德國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郎,現在😅根本就是美國殖民地。誰人不知?

  • @alilin221
    @alilin221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拉回正軌? 應該是 打 回正軌😂

  • @scotthsu2095
    @scotthsu2095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請實際走一趟德國…再來考慮適不適合,那種傳統工業強國的教育體系,真能適應台灣目前的產業發展嗎?我是很懷疑的…學德國的技職教育和工安教育和職前訓練還比較合理…,整篇重點在21分鐘處…起薪和薪資成長😂

  • @劉俊成-s8n
    @劉俊成-s8n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書念那麼多出了社會能用多少?出社會才再次學習工作技能,大學教授對我們說,現在學校最終只能培育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已。
    最終出社會工作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再次學習能力而已,台灣填鴨式教育對學生創新思考力上較劣勢。

  • @mmmhung8007
    @mmmhung8007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生活常識與技能比學歷重要...

  • @regardless_
    @regardless_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前面的客觀城市介紹可以多一點,後面開始為政治服務,強塞當權執政者想要的"價值觀"給觀眾,大媒體為了飽腹而向當權者低頭,實在是很沒骨氣。

  • @許饒順-t1q
    @許饒順-t1q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生命成長莫要偃苗助長,要從容學習人文互動、互助合作,友善溫馨成長!
    以免未來成為功利自私魔獸人磨,禍害人與國!

  • @sony0228
    @sony022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台灣沒有企業笨到幫人訓練人才

  • @蒂芙尼-d5h
    @蒂芙尼-d5h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笑笑,不對,孩童學習最佳黃金時期在0-6歲專注學習力超強,而學習最有效率在8-10歲語言成長期,6歲前不努力教導後面學習就會有學習力斷層也就是專注力無法集中,對台灣這一點父母還是蠻聰明的,後生可畏

  • @user-vm9rz2cb
    @user-vm9rz2cb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好奇德國小孩的爸媽都做什麼工作?他們都幾點下班?

  • @林漢章-g1q
    @林漢章-g1q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德國那麼厲害 就不會2次大戰都是戰敗國 這說明必有其不足的地方 國家的興衰不只侷限於軍工的發達 人民的素質 社會的風氣 乃至國家的領導都優關興衰 如今世界步入高科技時代 哪個國家會成為個中翹楚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asd55538
    @asd5553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那是因為德文的字母西歐拉丁語系的字母還要多,整個語言單字結構都異於周邊國家,當然不利於幼兒學習

  • @李小珠-x9n
    @李小珠-x9n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25年前台灣的幼稚園4歲就在寫字啦,5歲九九乘法表都會背了啊,6歲就會看國字不用注音啊,結果小孩子長了100多公斤,資工系碩士,又沒比別人笨

    • @enric543
      @enric543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絕對沒有比別人笨,但一定是員工。

    • @garrettwang6006
      @garrettwang600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他生活的开心吗

  • @王崇綺
    @王崇綺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哈哈,10歲可以這樣對話真的很強!

  • @ysts3452
    @ysts3452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對大多數人來説是對的 才能不是怎麽大的 不用訓練太多
    勉強訓練多了長大後還是普通人一個

  • @walkerhu7
    @walkerhu7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台灣教育部官員看不到啦,轉頭把小孩送到國外去😂

  • @huangciyun20
    @huangciyun2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Timmy has five job at same time and he is only nine.

  • @Wei-Lun
    @Wei-Lun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只要別再用假環保材質
    一切都會很好

  • @c326679a
    @c326679a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滿好的~台灣可能不少金貴子女到國中都還不會洗米煮白飯或煎荷包蛋~

    • @sychen5000
      @sychen500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到大學還要包髒衣服回去給媽媽洗的也有。不會煮飯煎蛋的應該到大學也有。

  • @peterliang8555
    @peterliang8555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這種影片的缺點就是或許外國的教育方式真的不錯…可是呢我們卻是活在台灣真的要貫徹執行…送小孩去德國吧

  • @HyTsai-o8q
    @HyTsai-o8q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為啥他們鐵路卻…

  • @Trowa159
    @Trowa15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亞洲人被白人爭服那ㄇ多年、教育還是填鴨式

  • @艾-v8j
    @艾-v8j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一直吹其他國家教育批判台灣教育?台灣半導體發展很猛啊,每種發展教育都有所不同,不要被一堆低學歷的記者帶風向了

  • @mhvo3279
    @mhvo3279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其實住在裏面的人就知道德國其實并不是如外人認知的好。火車系統,教育制度,醫療……. 很多都很差。

  • @lindalin4353
    @lindalin4353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很多德國人會說
    之前的德國被一個
    奧地利的混蛋害慘了

  • @瑞景鄒-k5o
    @瑞景鄒-k5o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其時教育=不要給小孩灌輸不正確教育=如共產黨=用民主教育方式=才是未來主人翁!

  • @王景賢-n4r
    @王景賢-n4r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毒雞湯

  • @rickyning
    @rickyning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但是afd 抬頭。

  • @吳秀玲-h4u
    @吳秀玲-h4u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馬的,台灣什麼都學一點說什麼要跟歐美一樣多元發展,所以就塞一堆多元選修,閩南語之類的破課結果最後大學端還不是看你的學測分科,要嘛就全面歐化要嘛就實施唯有讀書高政策,會考成績5c或學測五科底標的全部抓去當奴隸

  • @alanar2046
    @alanar2046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嗯,对,瑞典就是这样,看看这个国家,高中毕业就能当国家领导人。多棒。:) 😉

  • @Michael2008
    @Michael2008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跪的不直,差评。

  • @yolinlin1300
    @yolinlin1300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台灣把國中課程砍一砍,增加體育課,減少近視率就謝天謝地了

  • @hengzhou4566
    @hengzhou4566 10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今中外皆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