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Liu 我的看法是,虽然许多太监都在政治中起过不好的作用(当然也存在少部分人品好的太监,)但他们会变成这样几乎不是自己能决定的:遭受阉割那种痛就算是死过一次了,还要被世上所有人鄙夷和辱骂、在宫里做奴隶伺候人,身边的同伴们又大多和自己一样没受过什么教育,再加上宫廷派系纷争,保持心态正常真的是太难了。此外还存在你说的,皇帝决策失误后,世人把太监作为替罪羊乃至于主要的过失者来看待的现象。边令成、王诜等例子和这也很类似。实际上,大部分处于这种情况的太监除了顺便为自己捞把好处以外,主要还是揣摩皇帝的意思办事的。
看了剧,再了解一下真实历史,挺有意思的
有点问题,如果带一个月干粮是出于军事计划,那难道在出征前就预料到出征的路上遇不到敌人,所以早就想好了要一去就返回?这不太现实吧,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带一个月的干粮是按常规估计的,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正好出征就花一个月,而大军返回恰恰是因为行了半月不见敌人,考虑到粮食只剩一半,所以不得不返回。所以返回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处于粮草所限。
其实我是看大明风华过来的。
王琪 我也是😝
哈哈,我也是····
英宗从小是王振带大的,劝成于内和裹挟其实没啥差别。
22岁太年轻,不可能什么事都是他自己决定的,不是说不能做决定,而是没有那么大的主意,肯定有人在背后挑拨,不要给王振洗白了
Danceinpiano 古代十几岁生孩子结婚,太小?别看不起皇帝
古代人比較早熟,22歲在當時是可以自己做決定的年紀
很想知道當時的瓦剌主將是誰,有如此高明的作戰謀略,真是高人。
我得出结论,这一切都不是英宗的错,是他爸爸的错
明朝皇帝和臣子们都任性。
這戰前評估的一個月口糧是怎樣。我想王振跟皇帝就是兩個沒看過戰爭的屁孩的兒戲。
太監要控制軍隊不必收買軍隊。只要在皇帝耳邊說幾句就可以了
老師也說了將軍進不到皇帝營地還被趕出來
代表皇帝打這次的戰只跟王振討論
一個太監的餿主意跟屁孩皇能有什麼好結果?
所以王振還是別洗白了
太惨烈了
声音跟乐嘉好像啊
当兵的竟然怕死,哎
京军三大营,由张辅率领其中三分之一出征即可
肢体语言很丰富。。
问題不在皇帝丶
兵者丶不祥之器。这也不重要。
廿五万大軍。誰帶领丶統軍。
谁帶軍丶~~
还有给王振洗的。。。
可以讨论。
历史都是幸存者书写,一个太监还有本事让后人给他写好话?就好像那些红颜祸水误国的故事,都是无能皇帝丢了政权最后只好甩锅给女人。
@@lluow 无论怎样,太监都是令人恶心的误国误民的角色
Degang Guo 然而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太监当初都不是自愿变成太监的。他们能有机会接触到权力,还不是因为皇家对太监有需求... ...
Li Liu 我的看法是,虽然许多太监都在政治中起过不好的作用(当然也存在少部分人品好的太监,)但他们会变成这样几乎不是自己能决定的:遭受阉割那种痛就算是死过一次了,还要被世上所有人鄙夷和辱骂、在宫里做奴隶伺候人,身边的同伴们又大多和自己一样没受过什么教育,再加上宫廷派系纷争,保持心态正常真的是太难了。此外还存在你说的,皇帝决策失误后,世人把太监作为替罪羊乃至于主要的过失者来看待的现象。边令成、王诜等例子和这也很类似。实际上,大部分处于这种情况的太监除了顺便为自己捞把好处以外,主要还是揣摩皇帝的意思办事的。
有什麼迷 打不過而已
不能这么说,后来北京保卫战就赢了。明军当时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学学历史,什么叫将熊熊一窝,师老兵疲,皇帝瞎指挥,换韩信来也是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