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翼为何有的高有的低?带你认识上单翼和下单翼的优缺点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4 лют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319

  • @TszWaFung
    @TszWaFung 3 роки тому +111

    找上單去召喚峽谷,下單要去淘寶,亲

  • @huanweng9935
    @huanweng9935 3 роки тому +106

    造飞机有一半的设计原因是为了防骂娘XD

    • @gancuimian
      @gancuimian 3 роки тому

      还有一半是为了吃着火锅唱着歌

  • @erickuo2786
    @erickuo2786 3 роки тому +10

    還記得 對地攻擊的攻擊機 大部分都是採取上單翼 因為機翼要掛各式各樣的炸彈 會佔很多空間 所以上單翼才可以掛取比較多的東西(如果是下單翼的話 就得把起落架做的更高才可以確保基翼有足夠的空間掛載炸彈(A-10疣豬是個例外) 另外就是以前的螺旋槳飛機 必須確保螺旋槳葉片不會打到地面 所以基本上只要是把引擎掛在機翼上的飛機都是上單翼 (Tu-95是個例外)

  • @Ayba-wz6qg
    @Ayba-wz6qg 3 роки тому +6

    96年的时候玩航模,那时候就只知道一个事,上单翼重心在升力面下面,稳,P3A-1级别遥控飞机和P3B级遥控滑翔机基本都是这个布局;P3A-2级和F3A比赛用的都是中单翼和下单翼,图仿真,其次灵活性好。模型嘛,谁在乎储物空间的哈哈哈哈
    设计飞机的一腔热血砸在了03年高考,也怪自己学渣

  • @dra888chang
    @dra888chang 2 роки тому +4

    下单翼有两个好处没有说:视野比较大,和地面效应。我是美籍华人。我飞过的Grumman, Piper 都是下单翼, Cessna是上单翼,看不到上面,而且需要比较大的翼面起飞。

  • @不动不静
    @不动不静 3 роки тому +6

    从飞行稳定性分析,上单翼飞机重心在机翼以下,稳定性好。 下单翼飞机重心在机翼以上,操纵性好。 不过军用运输机和客机的比较,使用性和工作环境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 @thomasmu1879
    @thomasmu1879 3 роки тому +5

    民航機也有上單翼的,像BAE-146和ATR-72。
    最大好處是機艙門打開就可以直接放下登機梯,讓乘客上下,不需要機場地勤支援。

    • @lgq2012
      @lgq2012 3 роки тому

      没见过这种飞机,好像也不错。

    • @不动不静
      @不动不静 3 роки тому

      这不算好处吧。。。

    • @thomasmu1879
      @thomasmu1879 3 роки тому +2

      @@不动不静 在歐美國家,你要用登機梯就要另外收費,而且如果同一時間來了很多飛機,登機梯不夠用你就得等。
      自備梯就沒這些問題,不但省錢,也可以避免誤時,在短程多段的航班有很多好處。

    • @frencisshuen1054
      @frencisshuen1054 2 роки тому +1

      或是Dash-6,因為起降環境通常沒那麼好,不光是上單翼,連起落架都是固定式

  • @Avionics_Space
    @Avionics_Space 3 роки тому +4

    果然他沒說到重點,首先,飛機分三種,高、中、低翼機,首先,高翼機的穩定性好,你可以想像今天你用一個木棍下面掛一個重物往上推,因為中心偏下所以很穩定,反之如果今天重物放木棍上方,在往上推時一不小心一邊用力了點,就很容易失衡,所以,高翼機穩定,中翼機平衡,低翼機甚至要用電腦來保持平衡,常見的中翼機為IDF、F-16等,低翼機就是像幻象2000-5那種的,會有很好的機動能力,還有影片中提到的機翼變長,即是所謂的展弦比,展弦比越高的飛機制空能力越好(展弦比就是機翼長×平均機翼寬)展弦比約低機動能力越好,另外就是機翼安裝位置,通常中心會在機翼的MAC上,大概是1/4機翼寬處

    • @Avionics_Space
      @Avionics_Space 3 роки тому

      更正,重心會在機翼MAC的1/4處

    • @Avionics_Space
      @Avionics_Space 3 роки тому

      你可以想像,重心為一個向下的力,機翼是向上,升力中心如果在中心前面會變得極為靈敏,在重心後面則是較好操控,為什麼我沒說尾翼和機翼都是向上呢?是因為尾翼平常是向下做一個配平力,這會違反很多人的影響,但是這是為了保持飛機穩定性的手段,客機到了平流層時會利用配平油箱改變重心,讓重心向後,尾翼就可以提供升力以達到省油目的,此階段必須使用電腦來代替手動,不然很容易失控

    • @Avionics_Space
      @Avionics_Space 3 роки тому +1

      而超音速時中心也會改變,F16就運用這一點,在亞音速時機動性很好,必須用電腦來調整,等到了超音速時則有很高的穩定性,以免失控,在這也補充一點,所謂失速和沒辦法飛是不一樣的,失速的意思為機翼無法提供足夠升力,由此可得知,F35或特技機進行垂直起降或垂直懸停時,那台飛機是處於失速狀態的。

    • @你问我滋不滋磁我说滋
      @你问我滋不滋磁我说滋 3 роки тому

      @@Avionics_Space 学习了!谢谢

    • @tengzhang5098
      @tengzhang5098 3 роки тому

      问题我们看不懂

  • @perrystark3684
    @perrystark3684 3 роки тому +16

    伴随一声清脆的“滴”,我又帅了回去。

  • @Michael_LI
    @Michael_LI 3 роки тому +6

    你的口音加上樣貌,有喜感。

  • @ethanca-i29926
    @ethanca-i29926 3 роки тому +4

    螢幕的動畫好搶鏡呀,一個大男人講飛機的硬核視頻旁邊是可愛的樂隊

  • @林柏宏-f3b
    @林柏宏-f3b Рік тому +1

    上身翼 機身離地更低是為了給戰車之類車輛直接開上去而設計 而且貨物在機翼下方飛行比重也比較穩定 主要是上下貨比較方便

  • @avalontang6097
    @avalontang6097 3 роки тому +8

    这期看出马卡耶夫的逻辑性非常强了,学习了很多~

  • @EugeneHuang
    @EugeneHuang 3 роки тому +2

    上單機身離地低,方便大貨裝卸。
    運輸機早年有下單的,
    慢慢試錯成熟,通通變上單。

  • @北极光-h1o
    @北极光-h1o 3 роки тому +2

    谢谢马卡耶夫的干货,看了你的视频学了很多东西。可否花一集就介绍一下平尾,民航机的平尾好像除了舵面,整个平尾都可以动是吗?为何有了舵面还要整个动?

  • @就不更新吹啊
    @就不更新吹啊 3 роки тому +26

    升力越大,阻力,也是就是drag force也会更大

    • @不动不静
      @不动不静 3 роки тому

      是的。影响参数都是一样的,就是升力系数变成了阻力系数。 此外在有攻角的情况下还有induce drag。 不过这和视频内容关系不大啊

  • @h.m.lenstalk8955
    @h.m.lenstalk8955 3 роки тому +2

    客机要是有上单翼,看风景方便,不会被遮挡
    每次坐飞机,总是被机翼挡住很多地面风光 🤣🤣

  • @李國揚
    @李國揚 2 роки тому +1

    從飛行原理來講解會好些吧 如上單翼橫向穩定較好 下單翼地面效應優良 設計理念應是性能
    安全 任務要求 等來考量 不會是因為維修方便等為主吧

  • @Nosajwu
    @Nosajwu 2 роки тому

    你說的沒有什麼錯,但運輸機的機翼要放上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運輸機在飛行逃中要打開機倉把物資或部隊空降,如果機翼在下方的話,打開後整架飛機會解體,所以是結構的原因所以運輸機機翼要放上面。

  • @laomati
    @laomati 3 роки тому +16

    我大帅逼来了~!

  • @CarlYo
    @CarlYo 3 роки тому +4

    請問上單翼與下單翼,對於飛機的重心與擺動有何影響呢?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3

      单纯从气动布局考虑,上单翼会增加安定系数,下单翼会降低安定系数。
      不过如果机翼作为油箱空间。可能还是下单翼对提高安定系数的影响比较大。因为燃油占飞机重量的三四成。满油和告馨状态,下单翼对稳定性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不过现代飞机打多采用大后掠角。会产生正侧滑安定性。发动机挂在翼下,也要求机翼必须有一点上反角,也会提高安定系数。下单翼刚好可以平衡部分正安定性。
      上单翼飞机要平衡后掠角和上单翼本身带来的正安定系数,就只能让机翼略微下反了。不然安定系数太大,会引起在飞行包线的某些局部出现非线性的气动特性,增加飞控软件的难度。

  • @cherrywang9099
    @cherrywang9099 3 роки тому +3

    似乎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點,上單翼向下凹在空氣中操控性更強,下單翼向上凹所以在空氣中穩定性更好。

    • @hanskaleido533
      @hanskaleido533 3 роки тому

      好像反了?

    • @jay_leng
      @jay_leng 3 роки тому

      @@hanskaleido533 卧槽!真有个内行。

    • @不动不静
      @不动不静 3 роки тому

      @@hanskaleido533 没反啊

    • @leemz2002
      @leemz2002 2 роки тому +1

      机翼影响滚转安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安装位置、上反角和前缘后掠角三个。机翼安装位置越高、上反角和后掠角越大,滚转安定性越好。
      运输机为了获得中、高亚音速性能,机翼必须有后掠角,以推迟机翼局部达到音障。如果用上单翼布局(也就是机翼的安装位置高于机身中线),滚转安定性就过强,影响副翼和飞控系统的设计。所以上单翼+后掠角的设计就必须加一点下反角,以补偿过度的滚转安定性。
      下单翼布局则需要弥补滚转安定性不足问题,同时为了缩短起落架高度,所以通常采用上反设计。
      不考虑高亚音速飞行的运输机可以采用平直机翼,比如C-130、An-12、An-22、运7、运8、运9等。这种机翼就不需要下反角来补偿了。平直机翼可以简化结构设计,提高机翼强度。

  • @robertma8278
    @robertma8278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马卡耶夫这个小山东讲的很不错啊,通俗易懂。😅

  • @林致廷-x9l
    @林致廷-x9l 3 роки тому +6

    可以說說上反角跟下反角機翼的優缺點嗎? 謝謝

    • @jackz1620
      @jackz1620 3 роки тому

      前掠容易导致振颤,具体原理是什么不清楚。据说前掠能提高操纵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前后掠缺点基本一致,低速下升力不足会导致俯仰失衡。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1

      上反角是为了增加侧滑稳定系数,下反角则相反。
      无论是上反角还是下反角,对机翼而言都是个增重减升的不利因素。因为假设上(下)反角是A,带来的升力损失就是cosA100%。也就是同样面积的平直机翼效率最高,带一点上(下)反角就会有一点损失。上(下)反角90度时,升力为零。
      而且上(下)反角对机翼的结构强度和结构重量也是个不利因素。预应力的平直粱结构效率最高,上(下)反角越大,结构效率损失越大。
      军用运输机的下反角,主要是为了降低正安定系数,改善操控品质。客机的上反角主要是为了降低起落架高度(因为发动机挂在翼下)。

  • @zsong002
    @zsong002 3 роки тому +1

    机翼在上,下面货物车辆啥的更容易通过,飞机屁股打开装卸货也更容易更快。这也是运输机用上翼的原因之一

  • @lincoln4419
    @lincoln4419 3 роки тому +1

    大型运输机普遍上单主要还是考虑能肚大能盛吧?按说下单翼地效区间长,同等条件的起飞重量应该更大呀

    • @ginvt
      @ginvt 3 роки тому

      是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能装……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1

      如果单纯考虑机身容积。下单翼比较有利。因为机翼主梁可以和机身下主梁,以及起落架结构交叉在同一平面上,共用一套加强结构。上面的机身设计就比较自由了。Boeing和Airbus都在现有客机的下单翼机身的基础上设计过运输大件的特殊机身。
      不过下单翼如果采用翼下发动机布局,地板高度会比较高。大概只能等翼上发动机布局成熟之后才会出现下单翼的军用运输机。比如采用翼上小支架短舱,耐热机翼蒙皮或者引射气流冷却等结构。发动机在机翼上方,可以利用气流增升,缩短滑跑距离。

  • @qq315465327
    @qq315465327 3 роки тому +1

    你这窗帘也太可爱了

  • @李路-w1h
    @李路-w1h 3 роки тому

    一直盯着你的电脑壁纸再看,好看,哈哈哈

  • @achillesheel3262
    @achillesheel3262 3 роки тому +9

    上下单还有个区别,升力中心不一样

  • @cnlinliu567
    @cnlinliu567 3 роки тому +1

    讲得真好👍👍👍

  • @markzhangMA261
    @markzhangMA261 3 роки тому +2

    先赞再看,养成习惯

    • @lukelu6238
      @lukelu6238 3 роки тому

      哈哈mark 推荐你去看 机坪夜话 做的很不错。

    • @markzhangMA261
      @markzhangMA261 3 роки тому

      @@lukelu6238 哈哈都看过了

  • @zgvip
    @zgvip 3 роки тому +1

    其实你应该说一下J20和FC31的气动布局,这个更是热点。

  • @peterli3058
    @peterli3058 3 роки тому +8

    请教马老师,为什么萨利机长说之前的水上迫降都失败了,但是唯独他成功了?感觉可以专门出一期视频讲讲哈哈

    • @kettlehead8994
      @kettlehead8994 3 роки тому +6

      水上迫降成功是有先例的,到目前为止唯一没有成功先例的就是在大楼里迫降

    • @kelvinyung1534
      @kelvinyung1534 3 роки тому

      @@kettlehead8994 911失敗了

    • @红杏出墙-c7g
      @红杏出墙-c7g Рік тому

      我记得印尼还是哪个国家有一次水上迫降要比萨利在哈德逊河迫降的难度高得多。那架飞机经历了雷暴、冰雹然后是双发停机无法启动、错过了雷雨区的机场,飞出雷雨区后高度不够了只能迫降,迫降之前还在空中绕了一个圈,最后降落在两座桥之间。只不过萨利这次迫降被拍摄成了电影广为人知。

  • @Raphael-yolo
    @Raphael-yolo 3 роки тому +6

    有一点你没有提到,就是上单翼可以做成向下倾斜的角度,可以让飞机更不稳定,但是对于大块头来说也就是多了操控性。向上倾斜的机翼在滚转的时候有自我纠正的倾向,具体受力分析不难,画画就知道了。

    • @stevenhong7099
      @stevenhong7099 3 роки тому +3

      不只这个,关于气动上的区别他很多都没讲。弄的太专业其实没人看

    • @ame9021
      @ame9021 3 роки тому +1

      篇幅有限吧,逼近只是随便聊聊,不是讲课。你说得对,anhedral high wings的确能减少多余的roll stability。bae146就是一个好例子。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1

      那是在钢丝操控时代的事情。陀螺仪和飞控系统被引进飞机设计之后就已经不必为了稳定性来考虑布局问题了。在FBW时代,哪怕是负安定系数的布局,也可以用软件手段摆平。
      现在选择布局,主要考虑的是实用性、结构效率和气动效率。

    • @stevenhong7099
      @stevenhong7099 3 роки тому +1

      @@leemz2002 大家都是这个专业,要深究就没完没了了。。。。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stevenhong7099
      时代不同了,整体设计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我小时候,设计飞机主要考虑的是安定性和结构强度。造一架装2.5cc发动机的模型需要半年的时间。现在的孩子设计飞行棋,考虑的主要是好玩、引人注目。我家就有一位小哥哥,把一块简单加工的聚氨酯泡沫板装上电池、电机、螺旋桨和控制系统,做了一个下午就给放飞了。

  • @arsssh7338
    @arsssh7338 3 роки тому

    How did it emerge in my recommendations?

  • @BoSong
    @BoSong 3 роки тому

    先不急着打赏,点个赞!人才!

  • @jimchou69
    @jimchou69 3 роки тому

    主要還是以應用做為設計考量,軍用運輸機除了可能在非標準跑道起降,貨物的裝卸也要考慮由地面直接進入,所以機腹離地面越接近越好,同樣做為運輸用途的空巴大白鯨,設計上就是下單翼,因為他的貨物裝卸是有專用的設備在工廠裡操作的

    • @frencisshuen1054
      @frencisshuen1054 2 роки тому

      還有他是A300/A330改的,原有格局動不了

  • @brigerwater
    @brigerwater 3 роки тому

    雙翼機能省油嗎

  • @alanissosmart
    @alanissosmart 2 роки тому

    其實民用飛機還是有用上單翼的(大部分為螺旋槳機),比如ATR72和DHC-8

  • @stephane.c
    @stephane.c 3 роки тому +1

    有意思,看了涨知识。谢谢老马

  • @hohocui3346
    @hohocui3346 3 роки тому +1

    虽然现在只是大帅X,但是听着依旧这么舒服,哈哈😂

  • @wuyuebing
    @wuyuebing 3 роки тому

    民机下单翼是不是还差一个理由啊? 机翼里面放油 很重,它同时提供升力和承重,机体坐在机翼上也比把机翼吊在机体肩膀上安全。忘了从哪看的不知道是否科学啊

  • @changdi2042
    @changdi2042 3 роки тому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静态或动态稳定性吧,上单翼的机翼往下垂,下单翼的机翼上扬... 都是有讲究的

    • @就不更新吹啊
      @就不更新吹啊 3 роки тому

      飞机的机翼不都是静态的吗?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在FBW时代,经稳定性不是飞机布局选择阶段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因为即便是彻底的静不稳定布局,也可以用传感器和飞控软件给摆平。
      我家就有一位天才少年,将一块只经过简单加工的聚氨酯泡沫板装上动力和控制系统给送上了天,并且在电池耗尽后可控坠落前有惊无险地飞行了十几分钟。

  • @WilliamMighty
    @WilliamMighty 3 роки тому +1

    上下單翼對水平尾翼的布局也有影響。上單翼機如果發動機裝在機翼下,水平尾翼必須移到垂直尾翼頂部,呈T字型,否則發動機氣流會直接噴到水平尾翼,會降低穩定性和耐用性,但為了安装T字尾翼,垂直尾翼需要補強,這樣就增加了重量。

  • @budaka-yi8hc
    @budaka-yi8hc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3:05的视频出自哪里?

  • @lileang601
    @lileang601 2 роки тому

    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横向稳定性来说,上单翼会产生增稳效果,而下单翼则会产生不稳定或失稳效果。所以一般轰炸机,攻击机,运输机这类对稳定要求高的都喜欢用上单翼,比如飞豹。战斗机都喜欢用中翼或者下单翼,利于机动。

  • @jimzhou5381
    @jimzhou5381 2 роки тому

    小伙子说话挺逗

  • @alexxu3004
    @alexxu3004 2 роки тому

    还有飞机的静稳定性,升心在重心之上更稳定

  • @vin-ql7ef
    @vin-ql7ef 3 роки тому

    若非得在水上迫降,還上單翼較安全,造成翻覆及旋轉的因素較低。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如果机翼中没有油箱,可能上单翼的稳定性比较好。如果机翼中要布置油箱,还是下单翼比较好。因为起降时的油量差距悬殊。油箱布置在上单翼中,满油和告馨时的重心差距比较大,会增加飞控软件的编写难度。

  • @jackgee6210
    @jackgee6210 3 роки тому

    涨姿势了,谢谢!

  • @canond915
    @canond915 3 роки тому

    啥时候讲讲中单翼?

  • @a27938686
    @a27938686 3 роки тому +6

    能不能講講為什麼灣流跟以前麥道都做後置引擎的飛機
    還有波音跟空巴的飛機設計理念

    • @ginvt
      @ginvt 3 роки тому

      噪音小啊……

    • @ginvt
      @ginvt 3 роки тому

      众所周知……发动机前面的是嘤嘤嘤的噪音……发动机后面的是轰轰轰的噪音……所以坐飞机记得要选发动机前面的座位……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机身后置发动鸡短舱布局可以减轻在单发失效时的偏航力矩。过去有过727和Ty154、DH.121之类190座级的客机采用这种布局。不过现在大多用在100座级以下的支线客机和公务机上了。这种布局不大适合装大推力发动机,噪音和振动难以控制。
      大概主动降噪、减震技术成熟之后,这种布局才有可能卷土重来。

  • @leocui9069
    @leocui9069 3 роки тому

    见你就点赞!

  • @johnniewang7148
    @johnniewang7148 Рік тому

    想問 1:02 秒屁股這麼離地正常嗎?

  • @段誉-v5u
    @段誉-v5u 3 роки тому +1

    漏了很重要一点:军用运输机用上单翼,为了地板要低,方便上下货物。而且起落架的设计长短你刚好说反了。

  • @davidchan1094
    @davidchan1094 3 роки тому

    馬主送大禮: 專業知識

  • @0070-w9i
    @0070-w9i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我真的想问马老师飞机的升力来自机翼,但是战斗机反转180度倒飞这升力咋来的,百思不得姐啊

    • @Makayev
      @Makayev  3 роки тому

      因为攻角

    • @0070-w9i
      @0070-w9i 3 роки тому

      @@Makayev 出期视频

    • @0070-w9i
      @0070-w9i 3 роки тому

      @@Makayev 你整这么专业我能懂咩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1

      战斗机的机翼基本上都是对称翼型。零攻角时不产生升力。Cy-27之类采用升力体机身设计的飞机,在零攻角时,升力主要由机身升力体产生。因为机身是个上下不对称外形。
      基本上,把对称翼型理解成一个船舵就可以了。船舵在中立位置完全不产生任何升力,往哪边偏,就会产生反方向的升力。

  • @jleo7145
    @jleo7145 3 роки тому +1

    马老师,为啥超音速战斗机以及航天飞机也貌似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下单翼呢?是否有你所提及之外的特殊好处?

    • @quakeleee
      @quakeleee 3 роки тому +1

      航天飞机是因为上单的话无法做防热处理,再入的时候翅膀直接烧没了。下单翼才能铺设整体的隔热层。总的来讲还是下单翼的构型比较好控制结构,重心靠下,机身稳定性好。采用上单翼的基本只有大型货运飞机,主要是为了大型的货仓,下单翼穿过机体的翼盒太占地了,影响装载。上单翼的飞行性能差和控制难度高,缺点很多

    • @jleo7145
      @jleo7145 3 роки тому

      @@quakeleee soga,谢谢答疑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进入超音速时代以来,МиГ-19/21/29、 Cy-7/9/11/15/17/22/27/30/34/35/37/57、 F-100/101/102/104/105/106/14/15/16/18/22/35、Rafale、Saab35/39、歼-8/8II/10/20都是中单翼;МиГ-23/27、Cy-24、F-111/Tornado、FBC-1都是上单翼。

    • @不动不静
      @不动不静 3 роки тому

      @@quakeleee 下单翼机身稳定性比上单好??

  • @yichenqiao8772
    @yichenqiao8772 3 роки тому

    马卡耶夫,不对啊,下单翼起落架并不比上单翼短,上单翼的起落架的长度站起来必须大过发动机,但下单翼就不一样
    而且上单翼的话,舱门接地,坦克啥啥都好运。

    • @2024-l9n
      @2024-l9n 3 роки тому

      对 起落架没听明白。 助教给展开说说

    • @ame9021
      @ame9021 3 роки тому

      这个看机型了。有些上单翼飞机,起落架装在发动机吊舱里,比如dash8,因为吊舱离地面高,整个起落架就很长。还有些上单一飞机,比如bae146,atr72,起落架装在机腹,这就很短。

  • @amosxu8473
    @amosxu8473 3 роки тому

    能做一期解释一下为什么飞机能巡航一万多米高,但却不一定能飞四千多米的高原航线?

    • @shuaicao3233
      @shuaicao3233 3 роки тому

      起飞降落时速度不够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起飞高度越高,需要的滑跑距离和净空条件越苛刻。因为空气密度低会导致滑跑距离变长、起飞后的爬升坡度变小、转弯半径增加。高原机场往往建在山谷中,跑道长度受限,净空条件也往往不大好。

  • @stevenchen4978
    @stevenchen4978 3 роки тому

    除了B52 机翼上有辅助起落架 外 ,大小飞机少见 起落架安装在机翼上了!

  • @networkflac9379
    @networkflac9379 3 роки тому

    这个录音好棒

  • @ame9021
    @ame9021 3 роки тому +3

    视频里那架瑞士航空应该是擦尾了。

    • @achillesheel3262
      @achillesheel3262 3 роки тому

      升力不够硬抬头

    • @Makayev
      @Makayev  3 роки тому

      5APU

    • @ame9021
      @ame9021 3 роки тому

      这个飞机装得有点多,早点抬起前轮能减少主轮的负载。对于机身长的飞机,控制不好或者有阵风就容易擦尾。

  • @sofizfan8387
    @sofizfan8387 3 роки тому

    说了这么多就没说道最重要的气动布局的区别……上单翼飞机稳定性好,因为机身在机翼下方,就像吊篮吊在下方一样。下单翼飞机稳定性差,因为机身在机翼上方,就像你踩个高跷似的,重心在上方。所以战斗机一般都不会采用上单翼

  • @randomuser8087
    @randomuser8087 3 роки тому

    马老师下期能不能讲讲飞机的静动稳定性

  • @leechiou-yann3683
    @leechiou-yann3683 3 роки тому

    是否也與穩定和操控性有關

  • @hemlock7518
    @hemlock7518 3 роки тому

    常香玉的标准豫腔很亲切,混搭表达增色不少。

  • @stevenchen4978
    @stevenchen4978 3 роки тому

    上单翼的最大优势是 两侧机翼可以连成一体 要比两侧机翼,分别安装到主体上 坚固的多!!!!!!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1

      运输机的机翼主梁本来就是连成一体的。只不过下单翼的主梁是穿过机身油箱,不会影响到舱内空间罢了。

    • @不动不静
      @不动不静 3 роки тому

      上单很多也是分别装的吧

  • @kingbb8830
    @kingbb8830 3 роки тому +1

    上单还有个好处,就是肚子里可以以低成本做大,做的很大

    • @comet-space
      @comet-space 3 роки тому

      这么觉得这句话好像有点不对劲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也不是。上单翼实际上是对降低成本的不利因素。因为地板结构和机翼结构在垂直方向的高度差比较大,是个增重的不利因素。
      实际上最完美的军用运输机布局应该是下单翼,翼上发动机短舱。机翼贴地,可以利用起降时的地效缩短滑跑距离。翼上发动机短舱可以利用发动机排气增加机翼上表面流速,吹散附面层,起增升和推迟失速作用。机翼和机身之间的干扰也会变成对增升有利的有利干扰。
      而且下单翼布局还可以让油箱高度降低。加上横纵两道梁交叉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可以和起落架共用加强结构,可以减轻很多结构重量。
      机翼主梁高度虽然会侵占一部分机身截面。不过主要都在机身油箱中。地板高度虽然会稍微受一点影响,但可以用地板微微隆起来补救。

  • @colonyresident7151
    @colonyresident7151 3 роки тому

    上下反角也要讲一下吧?

  • @charlieqin1083
    @charlieqin1083 3 роки тому +1

    机票按体重差别收费会如何🤣

  • @习近平禁评
    @习近平禁评 2 роки тому

    跟马卡耶夫混了一个星期之后 我也算半个野生的航空专家了

  • @李博-j4v1u
    @李博-j4v1u 3 роки тому

    博主好啊,请讲讲为什么客机和军机的尾翼也不同呢,有的高,有的竖着的,多谢啊

    • @jameslin1252
      @jameslin1252 3 роки тому

      尾翼高应该是为了避开发动机尾流,否则稳定性下降

  • @NoahSONG
    @NoahSONG 3 роки тому

    我瞅见这个life equation的时候我就好奇你咋在个8分钟视频里给我解释清楚Cl, 果断是解释不清楚啊, 哈哈哈哈

  • @ngkdezbh
    @ngkdezbh 3 роки тому +1

    是首次露脸吗?

  • @zzhic
    @zzhic 3 роки тому +1

    既然各有各的好处,那为什么不一边上单翼一边下单翼,各发挥各的长处?

    • @ame9021
      @ame9021 3 роки тому +1

      飞的时候会转,像子弹那样。乘客的咖啡容易晃出来,会骂娘的。

    • @就不更新吹啊
      @就不更新吹啊 3 роки тому

      我能问下你的年龄吗?

    • @Calltherain
      @Calltherain 3 роки тому +1

      那不好,没有颜值了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上单翼或者下单翼布局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结构效率。机翼主梁做成S形,要在结构效率上付出巨大代价。图什么啊?

  • @Lily-jh4bs
    @Lily-jh4bs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这位是岳岳老乡😂

  • @HsiaoyeChong
    @HsiaoyeChong 3 роки тому

    下单翼是不是怕煤粉?以前美国给西柏林运煤,飞机上的电路什么就怕煤粉,上单翼飞机的底部结构很简单,所以耐得住脏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柏林危机时代,发动机还普遍还装有空滤呢,不怕粉尘。

  • @darknesslight3593
    @darknesslight3593 2 роки тому

    皮实耐*, 哈哈😆

  • @ES-zs9wm
    @ES-zs9wm 2 роки тому

    没讲中单翼啊。

  • @狗子教教主施氏食狮士
    @狗子教教主施氏食狮士 3 роки тому

    马卡马卡,飞机反着飞为什么不会加速掉下来?

  • @ginvt
    @ginvt 3 роки тому +2

    懂了懂了……因为下单翼可以站很多人……

    • @zsong002
      @zsong002 3 роки тому

      还真的和这个有关

  • @音羽-t6q
    @音羽-t6q 3 роки тому

    咦?說到加闊機翼那為甚麼不加闊機翼呢?說起來三角翼見很多,好像真的沒見過正方形翼0.0?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展弦比越小,翼尖诱导阻力就越大。正方形的机翼,大概诱导阻力会超过整个机翼阻力的一半,效率太低了。

    • @音羽-t6q
      @音羽-t6q 3 роки тому

      @@leemz2002 好吧….不懂這個

  • @max1756
    @max1756 3 роки тому +1

    高翼升力好短跑一下就飛上天但大風一來會机身會亂擺動
    低翼升力差要跑一段才能飛上去但穩定性好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刚好相反。下单翼距离地面近,滑跑时可以享受地效升力。就是机翼和地面(或者水面)挤压空气产生的额外升力。地效飞艇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提高载荷能力的。
      通常机翼距离地面(或水面)的高度超过五倍弦长,地效就会基本消失。所以机翼一定是越低,地效越明显。
      而且下单翼在翼身结合部的流场也可以产生附加升力。上单翼的翼身干扰是个削弱升力的因素。
      所以算起来,还是下单翼对增升比较有利。

  • @eisenhowerlau1153
    @eisenhowerlau1153 3 роки тому

    🌝大帅比的桌面这么萌 是不是可以考虑找个男盆友哈哈哈

  • @jamesz5816
    @jamesz5816 2 роки тому

    下单翼有地效,起降有增升效果,操作品质更好。

  • @mflow502
    @mflow502 3 роки тому

    马卡耶夫牛鼻。
    电脑屏保暴露了你的萌属性🤣🤣

  • @Solidmoon
    @Solidmoon 3 роки тому

    稳定性也不一样,升力中心点和飞机重心的位相对置都不一样,上单翼在飞行中稳多了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在FBW时代,安定性不是选择布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因为哪怕是静不安定布局,也可以用传感器+飞控软件给调教得服服帖帖的。

  • @zzbxton5095
    @zzbxton5095 3 роки тому +2

    下单翼机动性好,上单翼稳定性好!

    • @不动不静
      @不动不静 3 роки тому

      那是战斗机的情况。 客机和运输机重实用性

  • @pedrohuang7253
    @pedrohuang7253 3 роки тому

    講重點~

  • @shuaicao3233
    @shuaicao3233 3 роки тому

    要是当初波音737弄上单翼 是不是就不会摔俩Max了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不用。只要重新设计起落架,让发动机的安装角正常一点即可。

  • @henrygu6149
    @henrygu6149 3 роки тому

    马卡耶夫这个发型帅的一吡~~

  • @PeterPan-rr6qg
    @PeterPan-rr6qg 3 роки тому +1

    之前说不用大帅*这个称呼了

  • @OboobO_
    @OboobO_ 3 роки тому

    所以上單下單對飛行都沒差異,我失望了

  • @wilsonjor
    @wilsonjor 3 роки тому

    本田造的小飞机发动机在机翼上面

  • @猎尼人-f1s
    @猎尼人-f1s 3 роки тому +1

    原来如此,学到了

  • @fuseesetexplosions8539
    @fuseesetexplosions8539 3 роки тому

    Me :
    UA-cam recommandations : let’s suggest him chinese video maybe he would more love planes

  • @vin-ql7ef
    @vin-ql7ef 3 роки тому

    三蹦子為啥是兩輪的?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减重。两轮比三轮轻。

    • @vin-ql7ef
      @vin-ql7ef 3 роки тому

      @@leemz2002 哈哈哈!兄弟,咱們乾脆點:來個單輪的~更輕。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vin-ql7ef
      着脱式起落架更轻。起飞之后起落架就留在跑道上,不随飞机升空。
      着陆时,飞机靠滑橇与地面接触。

    • @vin-ql7ef
      @vin-ql7ef 3 роки тому

      @@leemz2002 但火箭哥說: U2 是三蹦子。沒講二戰的滑翔機。

    • @leemz2002
      @leemz2002 3 роки тому

      @@vin-ql7ef
      U-2是自行车式起落架(前后轮)+机翼辅助轮。

  • @林叶龍
    @林叶龍 3 роки тому

    第一次發現博主哥哥很帥氣

  • @shixiongzhi
    @shixiongzhi 3 роки тому +2

    不过听闻现在对于机翼为什么能飞没有科学解释是吗?

    • @就不更新吹啊
      @就不更新吹啊 3 роки тому

      目前来说旧时代的科学是表示飞机的lift force是由bernoulli principle所产生的,就连kssm中5的课本也是这样说。

    • @ame9021
      @ame9021 3 роки тому

      有科学解释。只不过最常见的那种伯努利原理的解释为了科普的目的过于简化,无法全面解释。

    • @shixiongzhi
      @shixiongzhi 3 роки тому

      @@就不更新吹啊 但这个没办法解释特技飞行(倒飞特技

    • @就不更新吹啊
      @就不更新吹啊 3 роки тому +1

      但是我更偏向于新时代的也就是纯粹的newton third law。因为你想想,如果按照bp的来说他是讲因为机翼表面上面的气流要跑更长的距离所以气压更低,那么问题来了:上面的空气虽然是说要跑更长的路,但不代表他的速度要更快,原因是气压能产生高速,但是高速却不能产生气压,而通过实验也能证明虽然他们跑的距离不同,但是它两的速度是一样快的。所以就不存在上面气压低是因为他的气流跑的更快的说法

    • @就不更新吹啊
      @就不更新吹啊 3 роки тому

      MMMMM
      -------------------
      这东西要是能做成机翼飞起来我倒立吃屎
      (把它连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