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一定不好嗎?存在主義帶你看焦慮的「意義」|存在主義5-3|【心理小學堂#14】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8 чер 2024
  • #好好和自己相處 #面對焦慮找到意義 #面對孤獨承受痛苦 #為什麼會害怕做決定
    00:00:00 銜接上一集~自由與責任
    00:03:00 利用失控、暴怒、發瘋、退化,得到別人的照顧
    00:10:58 讓別人幫你做決定
    00:14:10 孤獨-和自己和諧相處,才能建立穩定關係
    00:25:17 焦慮是存在主義的基本旋律
    00:31:55 存在主義小結
    00:35:32 瞭解孤獨,好好在一起
    【線上課程】《好好在一起》~找回親密享受獨立,在關係裡自由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2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好好在一起#第一講免費試聽】找回你的歸屬感...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448x5y
    【11/1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www.koob.com.tw/topic/10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goo.gl/Guc6V6
    【線上課程】《全方位職涯思維》~深職你的未來,佈局理想人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1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全方位職涯思維#第一講免費試聽(全)】深職...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v7n5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 • 【過好人生學】第一講免費試聽~避開這兩種思維...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KQZZH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內容為王#第一講免費試聽】文案・腳本・訪談...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3zzte2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 • 【理財心裡學】第一講免費試聽~擺脫家庭影響,...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時間駕訓班】第一講免費試聽~不了解大腦,怎...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GXZW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你有壓力嗎?壓力怎麼讓...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wugyq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專業有價#第一講免費試聽】建立自己的事業,...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自信表達力】表達,到底在學什麼?#免費試聽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NUJK9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是什麼阻礙了你與他人的...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QWLR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 • 人際斷捨離,跟你想的不一樣~線上課程【人際斷...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LVRLY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成為你想要的改變】生活裡的不滿是怎麼來的?...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g4mjq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 / 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goo.gl/ASruqR
    =========================
    #啟點文化 #心理小學堂 #嘉玲 #媗甯 #podcast #TurnKeySolution

КОМЕНТАРІ • 99

  • @shiningcrack123
    @shiningcrack123 Рік тому +73

    這集讓我想到曾經聽過的一句話:”人往往想要被治療,卻不想被治好”,很具體的表達了人性心理的複雜和矛盾,那種不想長大的心情

    • @user-lz1tp2db5f
      @user-lz1tp2db5f Рік тому +7

      有些痛苦會上癮,長期處於壓力下,突然沒東西壓,他們反而沒安全感

  • @huanwu5250
    @huanwu5250 2 роки тому +105

    09:55 你要自由就要負擔責任
    12:28 是什麼讓你現在不做決定?
    12:55 生命一直活不出想要的樣子,無意識的不斷把自主權交出去,希望別人幫他做決定
    29:00 不冒險就解決焦慮的辦法,就是放棄自由(想要享受自由,那就面對焦慮,找到意義)
    29:40 意義是所有行動過後產出的結果(原來我做這件事情,能滿足我什麼)
    31:00 沒有辦法憑空就有意義,必須透過工作、去愛、受苦,才會知道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是他被抓去集中營,原來意義是活下去把一切告訴世人)
    最愛這一段話 so true
    「如果你沒有要承擔自己的責任,透過行動找到自己的意義,單純只想要更多的選擇,那自由就會將你淹沒,讓你陷入一種沒辦法決定的癱瘓感,你做跟不做決定都很後悔。」
    一個人不知道要什麼,你給他什麼都不對

  • @badabadahitha
    @badabadahitha Рік тому +7

    一直換工作的我, 完全被點出來了。 表面的順從,私下的疏離,夜深人靜的空虛。永遠的下一份會更好。

  • @beewq1014
    @beewq1014 2 роки тому +56

    聽第一段覺得很有感觸~
    過去十年來經歷了很嚴重的焦慮和憂鬱,我覺得最可怕的是,那些所謂的「找藉口」被自己當成事實,持續了十年左右,是真心地認為自己會打擾人、不夠好、甚至沒有價值,真的是很可怕。我的確會希望世界滿足自己的需求(例如我想被父母看見、我想被誇獎...等等),但其實如果家人做不到,我就應該要用自己的力量逃出來了。被困在裡面的感覺真的好痛苦,再也不想要體會那種感受了。
    不過慶幸的是,我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心靈健康這條路。後面聽到「焦慮是黎明前最深的黑暗」,反而覺得心裡很安慰。希望自己可以走過這個黑暗,迎來勇敢做選擇、擁有自由又扛下責任的自己

    • @user-pm9pv6mr3p
      @user-pm9pv6mr3p 2 роки тому +1

    • @naes1154
      @naes1154 2 роки тому +2

      仔細思考,你已經走了一段很遠的路,過去的工作家庭,也有屬於你的掌聲讚美
      不要害怕,去感激自己,感激身邊的人,感激妳今天還活得很開心,試著去運動,奔跑

    • @user-ld2rm7co7b
      @user-ld2rm7co7b Рік тому +1

      抱抱!惜惜!
      願意繼續努力的你很棒!

    • @stay_army1212
      @stay_army1212 Рік тому +4

      我也是欸,想要解脫,找人聊聊,都是害怕打擾別人,直到這幾天這個議題湧出之後,才慢慢的自我審視,接受自己憂慮、焦慮、恐慌,與他們相處,我現在也在習慣自由,很痛苦,本以為搬出來就是自由,但是潛意識還沒脫離就變成肉體自由,精神還沒,我憂鬱症也有十年了,我們一起努力得到「真正的」自由

  • @mayayumin
    @mayayumin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2

    尼采和叔本華的哲學,陪伴我走過苦澀的年少時光
    謝謝您們的分享

  • @claytonchung
    @claytonchung 2 роки тому +11

    對人生負責,一次次驗證,創建生命意義。

  • @momoliu3448
    @momoliu3448 Рік тому +8

    剛剛報名楊老師的好好在一起的課程,雖然到了50幾歲才開始往內心探討自己,但總比不知道,不做什麼來的好,謝謝啟點文化的影片,讓自己慢慢往內及往外看到了沒看到的地方。

  • @user-md6rf7ij1p
    @user-md6rf7ij1p 2 роки тому +4

    無論到哪裡,我們都無法和他人同一(identify)。因為我們永遠『無法到達他人』。他人活在他人自由;我們活在我們的自由。不管我們到哪裡,我們都只能活在自己的自由。我們無法逃離自己的自由。
    這段話看似哲學其實是心境上的體悟

  • @niall8567
    @niall8567 2 роки тому +17

    好喜歡這一集,改變之後的迷茫期真的很煎熬,但知道焦慮是正常狀況之後,反倒就更有勇氣能去面對它。

  • @Piecselina
    @Piecselina Рік тому +3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生活是不斷選擇與自我負責😊😊,才能活出像自己的樣子❤

  • @chilin2314
    @chilin2314 Рік тому +2

    大部分影片的內容都講中了我的行為以及怎麼看待事情
    第一次了解心理的學派,對存在主義開始感興趣,即使是抽象的但都講中了..有點奇妙的感覺,會更加關注這方面的知識,多加思考....
    我真的希望變好,感覺自己沈淪好久了
    謝謝點破.... 增加了新觀點

  • @user-vi8yq4jn1b
    @user-vi8yq4jn1b 2 роки тому +6

    聽完這次的影片後,我的理解,是存在主義所指的焦慮與阿德勒所提的自卑,都是更懂自己的契機,也都是好事。”另外,枉然大悟,以往的啟點影片“討好,是不負責任。”原來,是解說存在主義的一環。😳
    這一集,果真是抽象派。但是,聽完後,是似懂非懂的印象派。😄
    (❤️謝謝啟點小學堂❤️)

  • @thomastang303
    @thomastang303 2 роки тому +11

    很棒的一集,焦慮是進步的動力,學好與其共處非常重要!

  • @owenClarinet
    @owenClarinet 2 роки тому +3

    接觸存在主義真的給我很大的啟發,每次讀一點都有很多的反思。我也很高興能接觸到啟點文化,將整體脈絡講解如此清晰,每每收聽都彷彿遇到知音,振奮、激勵我心!

  • @strkmax
    @strkmax Рік тому +1

    第一次在頻道留言,這集好有感觸。前陣子因為職涯問題去諮商,心理師介紹自己是現實療法,一開始方向是車子前面的兩個輪子不一致,理想vs現實,越往下挖發現為什麼對生活、目標、未來感到無力,因為缺乏掌控感。
    從小到大有個直升機父母老實說真的很爽,他們替你做決定,幫你承擔代價,當結果不如意時大可說 啊 是他們叫我做的。
    這幾次諮商的收穫在終於正視逃避責任的問題,知道不想要什麼卻不知道想要什麼,這集又知道了責任與自由的關係,有種茅塞頓開、畫龍點睛的感覺。
    想了下覺得可行的方法是把想要做的事列出來,評估如何執行,告訴自己做就對了,呼應影片中提到的意義要透過行動。
    最後給些回饋,喜歡你們言談中的自在及真誠,同時含金量又高,提到某些人可能敏感的話題還特意澄清,不禁莞爾一笑,真是善良的人呀。總之只有一句話,相見恨晚呀!

  • @user-zx1sg4zc2c
    @user-zx1sg4zc2c 2 роки тому +8

    這集解開了以前跟朋友死循環的溝通的狀況!很受用~

  • @payton103075
    @payton103075 2 роки тому +5

    感覺要多聽幾次~~

  • @user-mx1cx2ll6o
    @user-mx1cx2ll6o 2 роки тому +2

    感謝分享~我喜歡這超級新鮮、又有趣的存在主義,
    每一集、我都要做筆記,
    又要停下來思考很多天、所以進度有點慢,
    而且又可以跟家人討論、超好玩的。

  • @user-ei9fp4ig6w
    @user-ei9fp4ig6w Рік тому

    被診斷焦慮的我,流著淚被打醒,非常感謝。

  • @user-ih5vy1mn1i
    @user-ih5vy1mn1i 2 роки тому +3

    久了就習慣了 我是逼自己習慣孤獨 然後習慣後就沒什麼了

  • @Chunyu08
    @Chunyu08 Рік тому +2

    感謝本集讓我了解存在主義思維!獲益良多!
    我是長年精神疾病患者,從小就在思考為何生而為人而生存的意義又是什麼?
    這集讓我想到我最喜歡的啟點文化另一個節目 心理敲敲門 第126集,內容談及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也很有幫助!

  • @user-kk4qh7rl9g
    @user-kk4qh7rl9g 2 роки тому +3

    寶藏頻道!!!

  • @cgechh7431
    @cgechh7431 2 роки тому +2

    這集好讚!

  • @ravityg4415
    @ravityg4415 2 роки тому +2

    謝謝你們出這集

  • @OH1City
    @OH1City 2 роки тому +2

    謝謝你們:)

  • @stay_army1212
    @stay_army1212 Рік тому

    說到心坎

  • @user-mp5mt5tb2m
    @user-mp5mt5tb2m 2 роки тому +1

    好實用,也很發人深省,好棒!

  • @youtubebubble144
    @youtubebubble144 Рік тому

    嗯嗯,完美的困境

  • @user-ke9kr6wl1f
    @user-ke9kr6wl1f 2 роки тому +2

    關係也是一種認識自己。

  • @jonahlemuel7492
    @jonahlemuel7492 2 роки тому

    谢谢!感觉被戳中!
    正如老师所说,需要很大的耐心陪自己走这一段。

  • @user-yc8fu4zu9r
    @user-yc8fu4zu9r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

  • @user-qd6js1op4h
    @user-qd6js1op4h Рік тому

    又講得很好了

  • @theratseng3572
    @theratseng3572 2 роки тому +4

    天啊…這集在說我!被朋友拒絕約了好幾次,正常的有事真的被放鴿子的也有,就覺得累了

  • @iris6178
    @iris6178 Рік тому

    透過行動就會找到意義❤好棒

  • @ps7033
    @ps7033 Рік тому +1

    自由與責任謝謝老師講這麼多例子,變得很好理解了

  • @yunjuwang7205
    @yunjuwang7205 Рік тому

    謝謝你.小姐姐

  • @user-pm9pv6mr3p
    @user-pm9pv6mr3p 2 роки тому +1

    我覺得很有幫助阿!👍

  • @ohboffo
    @ohboffo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焦慮是生活的主旋律😮如雷貫頂

  • @user-wo6jc3nb4y
    @user-wo6jc3nb4y Рік тому

    影片後面提到的行動後的意義,跟王陽明心學裡的知行合一很類似,都是在說行動後的理解,非常神奇。謝謝你們的分享😊

  • @littleafternoon
    @littleafternoon Рік тому

    聽到這集才發現自己的思考跟行動都很存在主義😆 透過行動去實驗自己相信的

  • @KL-se1ft
    @KL-se1ft 2 роки тому +7

    和之前說過的阿德勒很像,都強調自我心靈、行為上的主動性。 這兩個學派,很適用於現代人。
    只是,直面自己的問題真的不是誰也能做得到~
    也可以想像存在主義對那種思維硬化的人不太可能有效,需要有強烈改變自我意志或能變通的人才能接受呢~

    • @YM-L
      @YM-L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思維已經硬化的人就是所謂不見棺材不掉淚,老天會讓他遇到棺材(他自己必須驚覺「這已經是棺材」,別人講也無用)、然後讓他自己選是要改變還是就那樣死去

  • @user-lz1tp2db5f
    @user-lz1tp2db5f Рік тому +2

    好喜歡媗甯跟嘉玲老師搭檔,常常戳到笑點又長知識,請問小學堂結束後,還有新的節目有妳們搭檔的嗎?

  • @tongzhao6840
    @tongzhao6840 Рік тому

    存在主义真是扎心了,感觉好痛😂

  • @qmeganl
    @qmeganl Рік тому +1

    真的,這節課,我聽了3次以上。

  • @bcboyslife
    @bcboyslife Рік тому +1

    當我感到焦慮,代表我正在活著。

  • @sadlyabyss
    @sadlyabyss 2 роки тому

    這就是我目前的窘境欸, 但我有在努力了!

  • @chiu3529
    @chiu3529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在等待停車的時間中(45分鐘),過程中有焦慮感和憂鬱感因為想急著上厠所,但是卻無法丟下車子....突然抬起頭看這路燈上的鳥群,發現小鳥似乎沒有了焦慮、憂鬱和追求生活上意義的困擾也比起人類自由的多了!

  • @Kai-bl2ew
    @Kai-bl2ew Рік тому +1

    我是从多年的忧郁海洋里稍稍探出头呼吸,有点好转的人。本身有尝试过所说的负责,尝试解决心中的孤独感,找朋友,找家人。不过真正让我觉得脱节的是大家都很正常这件事。你试着和别人说你的情况,但大家会觉得为什么你要这样困着自己?你就改变思维,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好。我也像大家口中说的努力变好,但是越来越累。连呼吸都很困难,好像一个诅咒,没办法摆脱。我真的很想变正常,但是一直没办法,一直一直挣扎。也试着寻找问题根源,但是毫无所获。大家也不会有时间陪你,你也只能靠你自己。这影片所带来的嘲讽不会有任何帮助。
    给各位还在挣扎的朋友,在这黑暗的海洋里,你不孤独。愿你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光。

  • @user-yn3hf9dw5d
    @user-yn3hf9dw5d Рік тому

    諮商太赤裸了
    感覺像是把行為外層的理由扒開,裡面全部是都是挫折與自卑
    「過得好、無壓力 」的感覺讓人以為自己沒有成長,也得不到身邊正在經受(痛苦者)的成長認可、無法激起人的覺察能力、無法學會感恩
    而人重視「從苦中得到成長」這才是被認可的成長
    但又有多少人能從苦中掙扎出來而不是對疼痛上癮
    能清醒的人皆是大智若愚
    從小就有種感受是,一直被灌輸著獨特自己喜歡什麼就做什麼,也沒有課業壓力,但這讓過往的我很徬徨,我一直在嘗試各式各樣看起來是我想要的東西,卻又失敗著放棄每個興趣,沒有人逼我上進,但也沒人教我除了上進外我都生活還能怎樣過好
    過而不及,太多的獨特及選擇,真的很容易讓孩子茫然,而孩子長大後回頭看,看到的可能都是錯過錯過錯過來不及了
    (有時候家長還是得適時引導小孩抉擇未來的方向,比較能使小孩對未來有安全感跟責任感,不然小孩自己決定很多時候沒辦法方方面面考慮到😅之後到底要怨誰 可想而知怨誰都對人生沒有好處 )

  • @user-wy9fg7fi6t
    @user-wy9fg7fi6t 2 роки тому +1

    行有不🉐️凡求諸己

  • @user-lp9vo5mi5l
    @user-lp9vo5mi5l 2 роки тому +2

    其實存在主義真的是好工具,所謂的焦慮要更延伸的話應該是齊克果所說的「絕望」吧!
    對我來說存在主義真的內化到身體裡面以後就代表一個意義:
    你會很清楚要怎麼跟外界的人事物劃一個『底線』
    我自己跟別人介紹講白話文就是:乾我屁事/乾你屁事
    當你這種態度很清楚明白的在你心中出來以後,沒有人能情緒勒索你,但你如果想因此而情緒勒索對方......你就會變得跟沙特/西蒙波娃一樣...打著性解放的大旗無故地『傷害』了不少人

  • @user-tm1zn4jk7e
    @user-tm1zn4jk7e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孤單是分階段的,忍受孤單,習慣孤單,享受孤單

  • @kobeiholland
    @kobeiholland Рік тому +2

    這跟學語言一樣耶,回家都不讀,覺得上課上完就要會,然後在那邊怪老師不會教,以前當英文老師都被學生潑髒水,然後後來學第三外語,有同學回家都不讀書,在那邊怪老師教的讓他們無法考過考試,真的是巨嬰之顛耶。

    • @YM-L
      @YM-L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對啊就是把責任都丟給別人,自己付了錢、上了課就覺得自己已經做了很多、理所當然
      覺得累、辛苦是沒問題的,但不要光是把自己內在產生的負面情緒怪到外在

  • @user-sm4cu7ro9u
    @user-sm4cu7ro9u 2 роки тому +2

    原來我自己的孤獨感是我自己造成的
    愛喝酒的毛命也是因為這樣養成XD
    我們家是開店,我爸也是理所當然覺得小孩應該要承接🤔

    • @user-uv6kn5gb9k
      @user-uv6kn5gb9k 2 роки тому +3

      我也是酗酒……幾乎每天下班在家必喝,且常常喝到睡著……我也是強烈的孤獨感……尤其疫情……不敢去餐廳,不敢找朋友聚會……下班就是買吃的和酒直接回家吃喝……非常焦慮……
      上星期竟然還第一次發生恐慌症……簡直無法呼吸……喘到連叫救護車的能力都沒有,根本喘到無法說話……有強烈瀕死的感覺……到了晚上稍有緩解……到隔壁診所醫生竟然說我是腸胃炎,我既沒發燒也不拉肚子……
      後來我查詢焦慮症資料,才知道長期焦慮會引起嚴重自律神經失調而引發恐慌症……症狀幾乎99%都一樣……
      第二天我又去診所要求開抗焦慮藥……知道自己是長期焦慮症引起的恐慌症,我就開始調整心態……只要做好防護,就算是染疫也是天命,這樣想就輕鬆多了!

  • @jiaxingliu4386
    @jiaxingliu4386 2 роки тому +2

    那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好好在一起啊
    🤣🤣🤣

  • @chiehchang3360
    @chiehchang3360 Рік тому

    自由帶來焦慮,但焦慮是從外在框架蛻變成自我的必經過程,如果逃開就會回到原點;我們需要先行動,單純因為想做什麼事而去做,後面就會發現因為做了這件事出現了什麼意義

  • @bryanlin6240
    @bryanlin6240 Рік тому

    標題很吸引我。
    但聽完之後,
    就覺得都是一些我已經知道的事實。
    我不想改變,又希望世界滿足我的需求。
    既然這是不可能的,在我不想改變的原則下,
    那只能回歸到自然法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我已經跟這個世界奮鬥了40多年,
    我累了,看來我才是不適合生存的物種。
    所以,我把工作辭掉了,準備要自殺了。
    我沒有很悲傷,也沒有覺得世界對不起我。
    我反而很驕傲,自始至終我都在做自己,
    就算一路上總是被排擠,
    家人,朋友,都與我不親,
    更別說要有交往對象,
    但這個是我做自己必須承受的代價。
    現在只是到了適當的時刻。
    在台灣無法安樂死,那我只能想辦法,
    讓自己不要死的太難看,
    畢竟我對自己外表還是覺得蠻不錯的⋯
    死的環境要人煙稀少,才不會被救回來。
    環境要清幽,因為這個世界充滿太多污點,
    我想選擇一個大自然中,賞心悅目的地方。
    小編看了不用作什麼事,
    我只是說自己想說的話而已,
    沒有其他用意。

  • @Lala.8
    @Lala.8 2 роки тому +1

    請問焦慮與壓力有什麼方別

  • @naturelele
    @naturelele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发疯、退化、生气、暴怒,来得到关注,这不就我吗?我经常暴怒😭很多很多的anger…

  • @qmeganl
    @qmeganl Рік тому

    我好痛,也好慌,我想解決自己的問題,我要怎麼辦?我要怎麼做呢?

  • @mimi325mimi
    @mimi325mimi 2 роки тому +3

    我最近有卡關的事情,就是很執著要以設計為飯碗生存,但學習的過程非常不開心沒有動力。最近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已經過了三分之一,覺得也許我不需要執著在這件事情上面,可以用別的方式去達到我想要過的生活。我不清楚這樣是不是在逃避過不去的坎呢?我卡了將近一年決定休學了。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工作的問題。
    我焦慮症的狀況非常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我覺得嚴重的焦慮症要靠自己的力量與之共處是有難度的,也許短暫輕微的焦慮還可以。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可以不要有焦慮的基因或孩童時期痛苦的成長經驗。

    • @user-pm9pv6mr3p
      @user-pm9pv6mr3p 2 роки тому +1

      面對未知的時候別忘了還有更大的力量可以看顧你。

    • @naes1154
      @naes1154 2 роки тому

      回去想一下,孩童時期的自己,無論是受到的語言暴力,還是否定
      告訴自己,辛苦了,安慰自己,想一想你有沒有感激的事情

    • @naes1154
      @naes1154 2 роки тому

      接納自己的創傷,原諒自己,你可以選擇抱抱自己
      深呼吸吐氣,去思考現在情緒的感受,可能是什麼感覺
      感覺背後的原因,然後認出她之後,讓這個原因自由存在而不去執意要追逐或在意他

    • @naes1154
      @naes1154 2 роки тому

      我身為設計師,前陣子也有職業倦怠,我個人面對的狀況是
      意識到自己心中的小孩子,把學習當成遊戲,工作也當成遊戲
      遊戲就是為了滿足自己,開開心心的玩,會有難的遊戲,會有簡單的遊戲
      玩的不開心 就換個遊戲玩

  • @TheHigomike
    @TheHigomike 2 роки тому

    內容講得非常棒,聽了很有收穫和幫助,但音質不清楚,聽了很吃力,建議升級麥克風QQ

  • @citytiger4709
    @citytiger4709 2 роки тому +3

    妳只是給建議,至於成敗妳無需負責,所以妳可以輕鬆自在的,指出別人身上的缺點或不擔當。
    所以妳無法真正的幫助需要的人。

    • @YM-L
      @YM-L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完美示範透過「責怪別人」來逃避自我面對和改變

  • @qmeganl
    @qmeganl Рік тому

    我一直以為我是天秤座的選擇障礙。例如買一件衣服,要什麼顏色,要怎麼做。

  • @TJ-YouTube
    @TJ-YouTube Рік тому +1

    很好奇兩位常常在不好笑的句子後有笑聲,這會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希望獲取聽者的贊同感? 或是不想讓聽者覺得他自身有你們所說的問題?

  • @tantzerni9994
    @tantzerni9994 Рік тому

    你好! 请问那一期谈论死亡

  • @user-fg4pf3vi8b
    @user-fg4pf3vi8b 2 роки тому +2

    上課簽到~~
    意義是行動的副產品
    自己做決定
    自由是有代價的,和焦慮共存,在焦慮中和自己靠近
    請問有推薦的關於存在主義的書籍嗎?

  • @user-ou6us3nk7x
    @user-ou6us3nk7x Рік тому +1

    用生氣暴怒的方式,這樣算不算情緒勒索?

  • @user-mm8qc5vo8f
    @user-mm8qc5vo8f Рік тому

    想要上老師的課
    有課程介紹嗎?

    • @koob
      @koob  Рік тому

      你好~
      如果你想了解的是「實體課程」,請參考相關報名連結~www.koob.com.tw/physical
      目前今年的實體課程皆已額滿,如有下一期最新的開課時間,我們都會在官網中公告,請持續追蹤我們的官網訊息。
      「線上課程」的部分,如果你尚未登入註冊,請點擊下面連結,先「註冊」成為會員,並且填完資料後,就可以免費試聽與購買課程~www.koob.com.tw
      如果已經註冊登入,請直接點擊課程連結,即可馬上進入購買喔~

  • @TasiZhen
    @TasiZhen 2 роки тому

    請問在31分左右提到的一位抓進集中營的人全名是什麼呢?好奇他的故事想去查一查~

    • @avidya1718
      @avidya1718 2 роки тому +3

      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 @user-os7sl4ln8u
    @user-os7sl4ln8u 2 роки тому

    分析焦慮
    尋找自我價值...
    不負責任 或許是恐懼某些因素 以逃避的方式避開它
    (甚至是甩郭給他人)
    (此集個人見解 非專業)

  • @alvinwong2296
    @alvinwong2296 2 роки тому +1

    有木有课代表可以发我份小笔记,听得有点迷糊

    • @koob
      @koob  2 роки тому +2

      小編歡迎你參考筆記內容~www.koob.com.tw/video/ce4a1Ceaa836819Fb5DC

    • @alvinwong2296
      @alvinwong2296 2 роки тому

      @@koob 感谢感谢 太棒啦

  • @qmeganl
    @qmeganl Рік тому

    放棄自由?何謂放棄自由?

  • @laolao5305
    @laolao5305 Рік тому +1

    题目很吸引 但是讲给小宝宝的语气 导致听不下去 真是遗憾

  • @shawn0244
    @shawn0244 Рік тому

    1.意義是行為的副產品
    2.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給他什麼都覺得不對
    受益良多

  • @andiechen01
    @andiechen01 2 роки тому +1

    主持人們提到「得了癌症,死亡的時間點就在那裡(17:00左右)時,笑得令人不能理解。

  • @banban_and_cat
    @banban_and_cat Рік тому +1

    完全聽不下去,越聽越生氣。
    以裡面那個不願意打電話的憂鬱症患者為例,第一想問的是,你們是否有得到患者的同意,能夠把人家的隱私拿出來講?第二是對於患者害怕打擾到他人的自責感這點,你們學心理學的難道忘了憂鬱症患者其中一個病症就是會有無法控制的自責感嗎?
    我本身就是重度憂鬱症患者,雖然現在好很多了,但我永遠記得那種自己無法控制的情緒失控感。你們在哪裡說人要為自己負責,但完全忘了憂鬱症確實是一種病,而且多半是複雜的生理跟心理相互影響造成的身心疾病,患者可能有受過嚴重的心理創傷導致內分泌失調,有或是反過來是因內分泌失調產生情緒錯亂。有的時候真的不是患者選擇不去做什麼,而是他本身生理狀況就已經失衡到需要就醫的地步,然後你們還要他自己反省自己不去改變?????
    以我自己的經驗,我真的很多時候是我的感受完全跟正在發生的事完全脫節,會莫名的產生毫無理由的恐懼感、自責感,突然莫名的亢奮,有或是完全產生不了任何情緒,這些都對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然後你們要說這都是自己不對自己負責造成的????

    • @banban_and_cat
      @banban_and_cat Рік тому

      喔,對了,我還是你們說的那種會有暴怒然後幼稚化症狀的人,超不負責的是把?
      我曾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整個人情緒崩潰到心智年齡退化成了五歲,後來透過超漫長的藥物和心理治療才慢慢復原到現在這個狀態。
      拜託不要把別人的痛苦講的這麼輕鬆,無法體諒的話至少不要落井下石。

  • @ycnan2011
    @ycnan2011 2 роки тому

    HI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AM LISTENNING YOUR PROGRAM , WHY DOES YOU SCREEN ONLY HAVE THE ORIGINAL PHOTO ..YOU NEED TO KNOW , YOUR DISCUSSION NEEDS TO SHOW YOUR FACE TO BE RESPECTFUL , I WACHED 10 MINS , CANT TAKE IT ANY MORE AND ONE OF YOU JUST GO AROUND THE SAME TOPIC OVER AND OVER ...SUPER BORING..OK..I LIVE IN WASHINGTON ..PERHAPS THIS IS THE TAIWANESE STYLE...SO DISAPPOINTED

  • @qmeganl
    @qmeganl Рік тому

    是啊,我國中換了四次班,高中是家長硬要自己唸國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