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版】該給不給孝親費?為人子女控訴父母自私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31 січ 2025

КОМЕНТАРІ • 20

  • @ベジット-e5u
    @ベジット-e5u 4 роки тому +8

    如果談到養兒防老,會覺得親子關係只是建立在金錢上,會認為蠻傷感情!
    難道生小孩的目的只是希望老的時候,有下一代給你錢嗎?那說難聽點只是利益交換!

  • @何曉娟-n6j
    @何曉娟-n6j 4 роки тому +7

    孝亲费没有一定要给的吧,如果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了,哪还有钱上缴孝亲费呀,如果父母都不能工作赚钱了,儿女给父母孝亲费才有必要吧,还有给多少,就看个人经济能礼了,硬定多少钱没必要的

  • @h24eric1
    @h24eric1 3 роки тому +2

    醫生賺7萬給1萬5還算比較能負荷
    一般人賺25K~40K,給一萬就蠻痛了
    有的老人不知道為啥,很沒有安全感,就算他其實蠻有錢的
    可能他也花不完
    他也不愛花錢,搞不好也跟小孩要孝親費
    是有多怕老了沒錢用?

  • @TheCatsSandra
    @TheCatsSandra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父母養小孩可能沒能留太多錢養老 小孩長大若有營愉給個1/10是可以的 但可設個限如付個20年 但也該看父母和子女之間是否會理財

  • @ベジット-e5u
    @ベジット-e5u 4 роки тому +4

    小孩不是商品 也不要把生小孩當作投資 難道都沒有親情觀念嗎?
    另外 親情不是只能用金錢衡量的

    • @jiefuzhang5589
      @jiefuzhang5589 3 роки тому +1

      可惜很多父母就是为了养老才生的,自私得很。

  • @Fei093
    @Fei093 4 роки тому

    孝順的英文 是Filial Piety

  • @sucittagan
    @sucittagan 4 роки тому

    Filial piety 孝順

  • @邪見-x1q
    @邪見-x1q 4 роки тому

    我覺得他們偏離主題.結婚前結婚後一定不同.結婚後就是另一個家庭要拿錢回娘家本身就是要跟老公商量因為跟老公是個共同經營的家庭.就算10萬塊是自己賺的也要跟老公商量一下.老公可能會希望用在小孩子或自身家庭的作用上.不一定會像他們說的嫁到他們家錢就是他們的.這種是屬於他們的個人想法

  • @張元渝
    @張元渝 4 роки тому +1

    女人就是這樣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中外皆然 聖經講得很明白 女人只是男人的一根肋骨而已 國內外都是這樣重男輕女 國內外的有錢人的遺產 幾乎都是給男生 而女生也認為自己不該拿 這很奇特的現象 這些現像不是男人造成的 女生本身 就岐視 女生 中外皆然

    • @世界奇妙物語
      @世界奇妙物語 4 роки тому

      米可白嫁有錢人離婚,還要怪男人喔!女人真瞎,啥麼都怪東怪西,離婚還有膳養費

    • @世界奇妙物語
      @世界奇妙物語 4 роки тому +1

      你想法太中2,現代沒重男輕女那麼嚴重,又不是農業社會,男女平等,以前女人不用當兵啊,女人也可以不婚不生啊

    • @世界奇妙物語
      @世界奇妙物語 4 роки тому +1

      現在女人都劈腿不輸男人,工作能力還比男人強,賺的還比男人多,自己不努力改變,一直抱怨老天爺重男輕女,妳腦子到底裝啥麼?成熟一點好嗎?男女平等,同志都能結婚囉,愛仇男妳家的事

    • @世界奇妙物語
      @世界奇妙物語 4 роки тому

      妳很愛計較,很愛錢,全捐出來這樣好嗎?男女都不要拿

    • @ベジット-e5u
      @ベジット-e5u 4 роки тому

      那只是你的價值觀吧?

  • @liing111852
    @liing111852 4 роки тому +1

    其實如果要按照歐美模式~就照顧、養育孩子到滿18歲,其他要孩子個人去打工存錢讀大學。在東方社會會被諒解嗎?19歲的孩子能高興自己獨立了?還是怨父母呢?
    還有父母把自己的財富留著養老,最後捐給社團和他人。孩子們能看開嗎?
    討論議題還是要兼顧民情較客觀。ㄧ味地學習外國思想,並不ㄧ定適宜。
    男、女主角都是原生父母照顧養育成人的。不論是否踏入婚姻,都該孝養父母。單身則孝養自己原生家庭。結婚就孝養雙方父母!
    孝親費~應視為個人責任與孝心之展現(無論父母經濟狀況)。那是為了感恩父母應該主動的行為。
    個人覺得(薪資的1/10)是不錯的標準。當然如果原生家庭經濟較弱,孩子可視個人能力增加。
    其實孝親費也是父母年老時的尊嚴~如果需要額外支出的時候,毋需跟孩子媳婦開口啊!

    • @ベジット-e5u
      @ベジット-e5u 4 роки тому

      尊嚴不是用金錢衡量的

    • @zip05031
      @zip05031 4 роки тому +1

      後半段, 感恩的心, 1/10的觀念認同,但你前面說的並非事實,外國家庭雖然號稱18歲趕出家門,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孩子如果是讀大學其實也都會贊助,如果是名校更是如此,不過確實很多孩子是自己打工賺生活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