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 鄧惠文 專訪 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 -【心事有人知】20231211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0 гру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27

  • @jose-vy3dz
    @jose-vy3dz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感謝你們,默默中總能打動到深陷其中不自知但終於明白自己狀況的我。非常感謝

  • @christinetung9239
    @christinetung923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童年經驗影響我的婚姻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還有夫妻關係😢真的!

  • @wendychen5333
    @wendychen5333 Рік тому +10

    聽到一半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有打動到我的心😢

  • @小青-x4p
    @小青-x4p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真的,吳若權老師說的沒錯,鄧醫師有這些特質🤣🤣🤣🤣🤣

  • @thepassionattitude
    @thepassionattitude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與人交往有觀察期,何須輕易交付愛。有資歷後,彼此檢驗的項目變多以確保自己購買、認同的商品,與規格相同😊,
    關係經營應該籃子裡有更多雞蛋,男女關係、家庭關係、朋友關係、僱傭關係...,找適合的關係,是餘生與社會融合,對外交通的一座橋。有些關係是歐姆蛋、水煮蛋、荷包蛋,料理豐富後,就算沒勤於經營的對外,別人也會主動因料理,試試這間餐廳。但還沒成氣候前、沒打算開餐廳,都要主動多嘗試。
    愛與喜歡,其實也是一種供需的市場開發;人類需求與自我滿足筆記。😊

  • @christinetung9239
    @christinetung923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Amazing!

  • @半仙姑
    @半仙姑 Рік тому +3

    每集都精彩,讚

  • @christinetung9239
    @christinetung9239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親密恐懼
    鄧醫師今天節目ㄧ開始前半段談樂團的時候的聲音很低、很扁….😅
    若權老師的見解獨到精闢
    說話精簡有力!我也很喜歡。
    慕姿老師的書對我非常有幫助!
    現在,我剩演唱會還沒去😊

  • @華蘭金
    @華蘭金 2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因為我哥哥姐姐都離婚,我自己也離過婚,又看見無數多人都離婚了,所以我對愛情沒有信心,也沒有憧憬。除了受過前夫的傷痛之外,我一生都沒有談過戀愛,所以對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會有恐懼生疏感。我現今除了房產之外,為我自己存有養老金之下,我才有心境心情去想愛情的選擇和篩選,,我才有安全感。沒辦法,我的情緒思想觀念就是這樣。

  • @林玉枝-l1g
    @林玉枝-l1g Рік тому +3

    真的很有感受

  • @林玉枝-l1g
    @林玉枝-l1g Рік тому +4

    親密恐懼

  • @ning-enchang8988
    @ning-enchang8988 Рік тому

    聽得真想哭😢

  • @shixingnian
    @shixingnian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6

    因為大家都是有自己不同的喜歡跟討厭的標準雙標啦✌️以佛教來說「就是各個我執非常嚴重」🔥以致於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不管你當初結婚多麼愛的死去活來😘最後還是啊分道揚鑣💔💔💔南無阿彌陀佛

  • @gwenliu7529
    @gwenliu7529 Рік тому +7

    若沒找到最深的原因,似乎就不斷的輪迴重複。

  • @huangdaniel9425
    @huangdaniel9425 Рік тому +25

    可是自己不懂得自我安撫,對方就算試著安撫,他們也一直卡在‘’自己不夠好,自己不值得被愛也不會愛人‘’的死胡同裡

  • @sinpin224
    @sinpin224 Рік тому +8

    可以說周醫生是台灣版的機智醫生嗎?(業餘玩音樂)👍👍👍

  • @ems5301
    @ems5301 Рік тому +1

    有沒理由不喜歡對方的自由權?這叫為反對而反對?那到底是用什麼心態在維持親密關係?

    • @jmwang4512
      @jmwang4512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這就是「迴避型依附」和「焦慮型依附」兩種人不同的地方。前者認為理所當然,後者覺得無法接受。但是如果兩種人碰在一起又結了婚,就祇能依靠「情緒界限」來幫忙: "每一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但不必為他人的情緒負責"。對於「焦慮型依附」的人非常不容易,但是有時沒有這樣做,糾結、痛苦似乎又無解,除非一刀兩斷,離婚。可以參考周慕姿心理師寫的「關係黑洞」這本書。

    • @ems5301
      @ems5301 11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要負責教育小孩的夫妻,雙方情緒界限不容易不外延影響...@@jmwang4512

  • @fannieymin
    @fannieymin Рік тому +4

    廢話一堆

    • @fstsai
      @fstsai Рік тому +25

      有一個人甲說他有幾個朋友很無聊,常常打麻將打整晚。乙就問甲說你怎麼那麼清楚?甲說 因為每次他們打麻將時我都在旁邊看。

    • @許嘉琳-p3z
      @許嘉琳-p3z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3

      認真建議您,若是節目內容讓妳不開心的當下,盡可能立馬結束觀看收聽,而不是持續讓自己處於不開心的狀態中虐己。又刻意留下讓人不舒服的字眼。其實這樣反而對自身更不好喔~這段話沒有攻擊的意思。希望你能活在當下,珍惜當下。

    • @陳芬如-l5m
      @陳芬如-l5m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感謝鄧主持人,每集都精彩,每天都要上課,太棒了!😊

  • @陳雪莉-h5g
    @陳雪莉-h5g Рік тому +2

    你們怎麼沒有去宣傳日本殖民對台灣不好的影響呢?
    未婚懷孕對嗎?

    • @許嘉琳-p3z
      @許嘉琳-p3z 9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是沒有對錯可言,畢竟是很個人的事情。每個人面對的問題、狀況、立場不同, 並非是非對錯 能一語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