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 China Shock 2.0來了?「產能過剩」讓中國經濟走進死胡同?人民幣若大幅貶值 對全球經濟影響?【TODAY 看世界】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1 тра 2024
  • 2024年第一季已經結束了,根據 #中國 官方公佈的數據,在習近平的帶領之下,中國經濟可是一路向好。但外國媒體最近跟中國經濟相關的新聞,都是「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中國要怎麼救市」,《紐時》甚至說「中國經濟陷入死胡同」!所以中國經濟到底是怎樣?另外,老外一直講中國產能過剩,中國就一直說我哪有,為什麼要爭這個?誰又會爭贏呢?
    快來測:看世界四月月考
    u.lin.ee/qppTlrs/pro
    🌏 鎖定 LINE TODAY 看片分類 ⇨ 原創節目 ⇨ #TODAY看世界,天天帶你秒懂世界大小事:u.lin.ee/N8pYfra/fb
    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不漏接
    lin.ee/OKm23kXh

КОМЕНТАРІ • 1,6 тис.

  • @nathany945
    @nathany945 Місяць тому +786

    沒什麼好討論的,10多年前我也是傾向於中國有錢了就會走向民主開放,如今這個樣子你還想幫他救他就是犯蠢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39

      我们可不想像台湾一样在议会直接开打。。。

    • @ofy1225
      @ofy1225 Місяць тому +240

      @@user-bk6pw6ji7s是不想還是不敢😂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33

      @@ofy1225 不想也不敢,首先这样乱糟糟的打起来对国家治理只有坏处,所以不想。其次我们人大代表有近3000个,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不敢

    • @colbert608
      @colbert608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國的人大只能拍拍手~ ​無異意,全數通過 @@user-bk6pw6ji7s

    • @wan-chiehpai2397
      @wan-chiehpai2397 Місяць тому +80

      ​@@user-bk6pw6ji7s我們是亂糟糟的,最終國家治理得很好啊!貴國如何呢?

  • @frankcheung99
    @frankcheung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61

    我在美國經營一家網路零售業務,大部分東西都是中國製造,有些是越南製造,
    我出售的每件商品,
    產品成本為15%
    業務管理費用/行政費用 20%
    銷售額/佣金 15%
    稅20%
    交通費30%

    • @eriks626
      @eriks6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美國就是人工太貴!

    • @adventurer6591
      @adventurer6591 29 днів тому +1

      看來不景氣時唯一能砍的就只剩薪資了 (裁員) 😂

  • @ALBEVA
    @ALBEVA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1

    中國經濟的負責單位事統計局和新華社,所以中國絕無經濟問題
    有問題就請那兩個單位解決就好

    • @user-lf1vs3io5l
      @user-lf1vs3io5l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他们家人在外国 没事可以润 反正倒霉的是老百姓不关他的事

    • @user-ty9jo6ww8l
      @user-ty9jo6ww8l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明明就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 @user-lf1vs3io5l
      @user-lf1vs3io5l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ty9jo6ww8l 能不能问下侯友宜什么时候反攻大陆啊

    • @user-ty9jo6ww8l
      @user-ty9jo6ww8l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user-lf1vs3io5l 做夢的時候。別傻惹,國民黨已成歷史,除了嘴砲冥禁擋外沒其他用處,指望美帝更有希望(訕笑

    • @user-rg6vq8mh1t
      @user-rg6vq8mh1t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重點是統計局跟經濟部的數據還時常打架~~~我每次都在看笑話~真的很好笑~

  • @b6709882
    @b67098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340

    東西便宜的確很吸引人,但幾年下來,我真覺得便宜沒好貨。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25

      是因为你买不起贵的

    • @b6709882
      @b67098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1

      @@user-bk6pw6ji7s 我在說的是同樣商品,價格低的就是比較容易壞、不耐用,我也沒指名道姓是中國貨,我拜託你們人民心裡素質強點再翻牆行不行?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b6709882 我也没说你说中国货呀。一份钱一份货,所以我的意思是叫你直接买贵的呀。
      我有错吗,感觉是你破防了。。。。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b6709882额。。我也没说你说中国货呀,你急什么。。。。

    • @programmerPo
      @programmerPo Місяць тому +33

      有些東西,買的時候開心了一下了,用的時候痛苦了一輩子。
      也有些東西,買的時候心痛了一陣子,卻輕鬆快樂用了一輩子。

  • @linfrank693
    @linfrank6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84

    是時候阿姨想知道再邀請小翠聊這個了😊

    • @Fuling-gk1kj
      @Fuling-gk1kj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绿党小翠吗

    • @user-du7st8ix9n
      @user-du7st8ix9n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Fuling-gk1kj 祖國牛逼

    • @henrytan622
      @henrytan62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我覺得談論這主題一定要先拋棄政治本位,客觀地細究傳統工業帝國的既得利益、中國選擇在各項科技商品佔有一席之地的事實與他帶來的好處、西方霸權慣用的制裁工具和自定的遊戲規則被中國給學了去反鉗制了西方自己、人有二支腳錢有八支腳爲什麼全世界買家貿易商消費者始終對中國商品趨之若鶩多轉八個彎仍硬要跟中國做貿易、中國的供應鏈加內需市場爲什麼能造就高競爭力的中國商品…. 拋開政治成見,才能有效探討問題。

    • @vincenttan8109
      @vincenttan81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henrytan622问题是,中国的这样倾销就连我生在东南亚都感觉被威胁到了。

    • @henrytan622
      @henrytan62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vincenttan8109 所以說啊很有感,但是又一堆人下至小民消費者、小生意人上至歐美大企業趨之若鶩、前仆後繼、你走我進… 非常令人玩味 值得深度探討!

  • @yindu_Weige888
    @yindu_Weige888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感谢分享啊!💓*

  • @user-fe7hb3hi5b
    @user-fe7hb3hi5b Місяць тому +261

    中国经济也就这样了,一直都说产业在转型,需要3-5年甚至是10年阵痛期,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这两年毕业的大学生是真的惨。

    • @theodorekuo3013
      @theodorekuo301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6

      現在看來,鄧公真可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堪稱偉人的人物。他把他那一代人能做的事都做了。(缺點是做過頭了。難聽點說叫無所不用其極。)
      今上則是凡他敢做的都做了。大家目前還在猜他到底有什麼不敢的。

    • @wahrheitmachtfrei7550
      @wahrheitmachtfrei755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theodorekuo3013
      今上的特长是骑墙磨蛋,但谁也不知道蛋哪一天会被磨破。😂

    • @cjh903
      @cjh90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4

      依我看西媒的经验,中国经济不是一直这样么?这30多年,中国主要制造业从30年前衣服玩具“转型失败”到20年前黑白家电,再“转型失败”到10年前的面板手机高铁等机电产品,现在又一次“转型失败”到电动汽车太阳能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我担心下一次再“失败”就轮到芯片大飞机这些西方所剩无几的产业了🤣🤣🤣。西方的对中国的所谓经济研究,感觉像在念经,而且是30年如一日地念,看多了就不用太再意,图一乐就完了,毕竟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念经是念不死人滴😂

    • @user-ge1bj3gy6b
      @user-ge1bj3gy6b Місяць тому +24

      ​@@cjh903你的薪水什麼時候要漲?

    • @2080_King
      @2080_Ki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好不好自己去大陸一趟看一下,每天看綠媒能多健康

  • @TheBrotherLO
    @TheBrotherLO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

    請繼續“增長”,
    🎉🎉🎉🎉

  • @DuncanLin820
    @DuncanLin82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7

    根本就是30年前的台灣,那時候一堆企業西移中國或南移東南亞,一堆底層勞工都被解雇,也拿不到資遣費

    • @jojotachi
      @jojotachi Місяць тому +32

      他們不過就是走我們走過的老路,我們當年怎麼崩的,他們今天就怎麼崩。

    • @shr4076
      @shr40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45

      應該說所有從勞動轉型的國家都是這樣的過程
      工作機會增加,人民富足帶動消費及工資上漲,工資上漲導致資本家成本增高,就會開始考慮轉移,轉移就導致失業,而失業就會產生一連串的問題
      國家要做的就是抓住機會進行產業轉型,而不是死要面子(當然這個過程很痛苦...要抓回投資者的信心不是那麼容易的)

    • @jasword26
      @jasword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6

      他們還多了30年前的日本,所以真的引爆會非常難看

    • @willli684
      @willli684 Місяць тому +29

      稍微有点不一样,中国产业很广,有很多低端产业,但也有一些高端产业在国际上竞争,最有名的比如电动车,手机之类的。但台湾没有太多的高端产业(除了台基电) 所以在台湾的人一说到创业,90%都是指餐饮

    • @danbhdwei2014
      @danbhdwei2014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jasword26 目前被引爆的是越南

  • @ufongwong5778
    @ufongwong577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9

    中國鋼鐵大部分是內銷,外銷只佔很少,何來產能過剩,相反,日本汽車出口佔內銷多很多,那算不算產能過剩?我覺得有點思維謬誤

    • @nightcool2
      @nightcool2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是中國鋼鐵做的一大堆鋼鐵為了應付[產能過剩]的房地產及公設衝GDP

    • @user-yl2nl4ow2q
      @user-yl2nl4ow2q 28 днів тому

      中國我看到的確實在鋼鐵上應該內需還是一直有的

    • @ylfyg
      @ylfyg 28 днів тому +3

      那減產石油/煤炭/天然氣的國家,自己用不完出口的,你也會說他 “ 產能過盛 ” 嗎 😂
      這裡的主持和主流觀眾的觀點真的很好笑。中國出口稀土 也 “ 產能過盛 ” 嗎😂 只拿鋼鐵來斷章取義說故事?

    • @Mimi-eo7wl
      @Mimi-eo7wl 26 днів тому +2

      只是隨便找個看似中立的名詞來打壓中國而已

    • @rsps469414123
      @rsps469414123 23 дні тому +2

      真的 影片舉例的邏輯不是謬誤的問題而已 是直接不太通順了

  • @tyu3721
    @tyu37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45

    這次中國會踢到鐵板,因為美國及西方國家把中共當敵人看。而且新能源車並不是毫無缺點,例如「電」的成本不低,舊電池污染処理也麻煩。(電池本身就很貴)

    • @user-gp3dg9wq7x
      @user-gp3dg9wq7x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自己都知道关键了,电池很贵,这个算什么倾销?😂😂

    • @wanghouzhi
      @wanghouzhi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西方美国和西方没有你说的那么团结,法国像独立于欧盟想独立,尤其是法国,虽然所以那是为什么习近平访问法国其次是中国虽然加了关税,他可以转销到墨西哥之后,用墨西哥在转销到美国,你可以去查一下墨西哥的汽车出口率增长就知道了,其次是美国他经济也不好,自从2008年来的金融危机,以后,他的经济也一直没有恢复到以前,再加上阿富汗战争打掉了2:00 20,000亿美元,一直是美方一直在恢复其中你的想法有点太幼稚了,这个是个多极化的世界,不是美国主导的世界,正在向多极化运转,这是大势所趋,美国已经没有以前的统治力了

    • @user-fr4ud8dh1h
      @user-fr4ud8dh1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说好的自由贸易呢? 美国公然迫害自由 我没看到台湾人有任何反对的意见~ 台湾人分裂了吗?

    • @SWIFTIESCHN
      @SWIFTIESCHN 19 днів тому

      ​@@wanghouzhi无论如何美国和欧洲也根本不会买中国电车的😂中国国内的都卖不动了,宁德时代一季度销量暴跌20%,其次欧美国家的基建就跟不上,哪有那么多充电桩

    • @wanghouzhi
      @wanghouzhi 18 днів тому

      @@SWIFTIESCHN 你这话就很矛盾,既然卖不动为什么要制裁🫨显得他们更民主自由吗?至于你说的收入确实下降了但是净利润增长了百分之7,希望你以后做数据的时候多看一下

  • @a2011521
    @a20115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67

    有沒有很熟悉 中國的反駁方式就像回到小學

    • @user-cc6ho5iv7q
      @user-cc6ho5iv7q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有没可能是你们媒体的问题,这个包括穷奢极欲,总是xx地的某姓男士或女士说,然后借人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采访视频,没有真名无法考证,这种毫无可信度的论据却是你们媒体常用的手法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额,看来你从来没有看过中国中央的官方发言

    • @cjh903
      @cjh903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对于幼儿园式的指责,小学刚刚好。美弟传统汽车业太废,为了挡住中国电动车,找的借口也够搞笑的😂

    • @Flyerwithoutwings-lw8jl
      @Flyerwithoutwings-lw8jl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本来领导就是小学生,不正常?

    • @Flyerwithoutwings-lw8jl
      @Flyerwithoutwings-lw8jl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bk6pw6ji7s经典实名上网,我擦我不好说

  • @kaze7412000
    @kaze7412000 Місяць тому +345

    拜託不要再讓他們經濟好起來了,有錢就會亂搞

    • @gatebill9654
      @gatebill9654 Місяць тому

      没钱也会乱搞😋

    • @user-bk3pj5qf4v
      @user-bk3pj5qf4v Місяць тому

      沒錢他們會更亂 對台灣對世界都不好

    • @sufa-ol1cr
      @sufa-ol1cr Місяць тому

      没钱了就要发动战争转移视线了,你确定?

    • @leoxu6411
      @leoxu64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没钱就不会搞台湾么?俄罗斯打乌克兰时手里有钱么?

    • @user-bm4os5id8o
      @user-bm4os5id8o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真是佩服你们洗腦,在深圳月入一萬都是底層

  • @book775533
    @book775533 Місяць тому +96

    沒什麼,台灣也正在k型產業及m型社會,能去半導體產業真的在享受經濟果實及產業轉型紅利,不能去半導體產業通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台灣不管傳統產業還是零售業或是服務業都呈現凍薪、低薪、實質薪資負成長,更可怕的是台灣大多數勞工都在這區塊,能入職半導體反而是少數人在受惠,看看台灣多少商圈及夜市都沒落了,逛街人潮沒多年前熱鬧,整條商店街幾個人在逛,這就是非台北其他城市狀況,台灣目前貧富差距越來越擴大中,我也深感體會,以前我家財富算中產,但通膨影響及央行擺爛,家裡資產漸漸縮水中,也難怪全台瘋股市,畢竟只剩股市能避免資產縮水

    • @tsli2011
      @tsli20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哥 你真的知道甚麼叫做中等收入陷阱嗎...

    • @user-rf6uu7vp6j
      @user-rf6uu7vp6j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你該不會以為沒了半導體產業的人
      你賺的錢就會變多?
      就像你在班上考試都考低分
      只想著那些高分的人消失了
      你分數就會變高?
      醒醒吧
      加強自己賺錢的能力才是重點
      別只想著跟國內的人競爭
      現在是地球村
      是要跟全世界的人競爭

    • @chrisdt2297
      @chrisdt229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不是只剩股市能避免資產縮水,而是股市是入門門檻最低的吧
      尤其開始有一堆無腦入場ETF的人,大大衝高了投資人數
      至於商圈的話,通膨是不小的影響但感覺更多是因為人潮都往新商圈遷移與被更多百貨吸納
      加上新生代消費習慣改變,老商圈大多賣便宜的常見的東西網路上都可以找到更便宜的,平常省省吃消費集中到一波波新開又消失的餐廳去,加上新商圈/百貨的冷氣、停車、促銷優勢,社區型與老商圈如果不轉型都開始走入陌路
      話說比起台北,個人感覺台中與高雄新舊城對比這些趨勢更明顯

    • @SyuAsyou
      @SyuAsyo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台灣的問題是產業沒有升級,只有半導體升級成功一路沖天

    • @mmnnll1908
      @mmnnll1908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台灣在面對中國製造業的侵襲, 能夠維持目前狀況已經很好了.
      台灣政府敢升息, 如何面對有房貸百姓?
      全台瘋股市, 好壞未知. 在AIPC下可能還漲一波, 誰能知道?
      三黨鬥爭, 卻都對建商特別好, 早晚出事.

  • @Freddylin324
    @Freddylin324 29 днів тому +1

    好棒,分析精闢

  • @user-fw7yz6rh3g
    @user-fw7yz6rh3g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產能過剩是必然的,製造業現在多由自動化機械生產,機械就是要取代人工。製造業的失業主要還是自動化生產的結果。

    • @shekyeung2683
      @shekyeung268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我同意你的看法。中国半导体经过最近的极速扩张,也就刚接近世界的10%。中国的汽车交付时间也还远远没达到就是库存立刻提车。产能过剩本来就是一种借口罢了。
      再说了,在资本市场的情况下。没有利润和利益他怎么可能产生产能?中国的人工是越南的近十倍之高,没看越南真的能替代中国。中国的廉价完全是自动化以及产业链庞大的规模效应造成的。而产能过剩完全是西方怕自己的高利润产业的汽车,飞机,半导体(非台积电那种单纯代工,而是全产业链)被中国威胁。
      特别是今年华为高端半导体产品已经完全可以大规模铺货,甚至推出高性能廉价产品。这已经完完全全突破了西方的底线了

    • @finny0410
      @finny0410 29 днів тому

      中國現在努力培植自主的電動車 比亞迪. 以 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生產已超過10年,請問這兩家電動車生產的產能,和3年新冠疫情下,的購買能力下降 不也是讓消費者降低消費讓3年前換車的時間延後,讓中國的庫存升高.
      依現狀評估 AI在3年後會取代50%的人工. 現在的中國人力過剩 消費通縮.3年之後呢?
      實際上,中國傾銷的商品 早在上世紀各國發現 Made in China的商品早讓各國的工廠 工人消失, 美國 日本 歐盟如此 現在連一代一路上低開發國家充斥著中國商品 而該國基本的產業 工廠消失,使這些國家要發展自身經濟都陷入泥沼.

    • @SWIFTIESCHN
      @SWIFTIESCHN 19 днів тому

      ​@@shekyeung2683关键新能源汽车现在就是贴着成本卖,赚不了多少钱😂整车10万赚不了1万

  • @TimEC-dt2ci
    @TimEC-dt2ci Місяць тому +29

    呃…平常不留言的,但因為一些事情讓人想吐槽,特別是生產過剩跟固定成本那段;固定成本就是那些不會根據產量調整的成本,當然極短期下你可以都當成固定;但重點在於生產到什麼程度,顯然老闆是不會在意什人會不會過勞、機器壞不壞掉,他在意的是怎麼樣可以賺最多錢,生產過量會導致價格下跌利潤降低,特別是中國這種體量的生產者,但一般來說虧錢生意沒人做,會自己調整產能;但在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可能就不會產生調整,從而用低價趕走剩下的生產者,改變市場型態最終獲利,也就是最後傾銷的那段,這才是大家真正在意的部分

    • @user-gs6vz9ks8q
      @user-gs6vz9ks8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在中國很多老闆幾乎就是在做辛苦錢,這在資源人口不充裕的地方很難想象是怎麼做下去的,然而他們就是能壓縮資源及人力成本爭那一點利潤,內捲也是普片存在於這些小老闆身上的

    • @user-xt7kx5jv6e
      @user-xt7kx5jv6e 29 днів тому +2

      我認同你最後一段說的,中國有些工廠、企業主的思維是寧可先不太賺錢(甚至倒賠的都有),把市場打下來(轉化市場、吃下客群、兼併其他同業等),之後再靠其他方面把利潤吃回來(改變產線、降低生產成本、使用更低成本的原物料/人工低薪高工時、適時調整售價),最後實現傾銷(因為壓低製造成本,海內外都鮮有對手了,能控制價格)。

  • @user-knndruzaqqbvhuh2
    @user-knndruzaqqbvhuh2 Місяць тому +25

    人家數字可是「做」的很高😂

    • @user-vs3cm8tu1f
      @user-vs3cm8tu1f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而且隔年再把前一年的數字下修好讓今年的看起來比去年好,大陸各省GDP加起來還跟全國GDP總數不一樣。

    • @user-jo8ib4in9y
      @user-jo8ib4in9y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vs3cm8tu1f是的,我们会校正回归

    • @ylfyg
      @ylfyg 28 днів тому

      某國的印鈔數字也很高,印了的後果由全世界持有者攤分🤭 但不印又會債務違約,政府停擺😂

  • @Talia778real
    @Talia778real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呵哈哈😂 暖心❤

  • @user-ym7no3qc6s
    @user-ym7no3qc6s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講更實際一點,正因為天然資源匱乏依賴進口以及土地面積小的問題,此外還有外部的關稅問題,導致最後只能選擇做半導體,現在中國的消費力道不只歐洲人期待快點恢復,實質上ROC的製造業者也期待著。 要賺錢但不想為了意識形態而餓死,這才是業者真正的想法。

  • @jackhuang7337
    @jackhuang733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不談論政治面的話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經濟升級例子。
    過去中國企業只能生產低技術的便宜生活用品,而發達國家本來也就勞動力朝向高附加價值產品,不會去生產廉價家用品消耗品。
    但是現在中國不想永遠當低階產品生產國了,不願意領東南亞等級的薪水,只好朝向高附加價值的科技產品邁進,那就是去搶發達國家的大餅了,自然出現發達國家的阻力。
    大部分的國家都會經過這個階段,但是通常是中小型國家才能成功產業升級,比如亞洲四小龍,因為世界的大餅容不下又一個人口過億的發達國家,而這些失敗的轉型國家就會陷入經濟學上的「中等收入陷阱」,低價產業比不過窮國,高價產業過不了發達國家的專利跟貿易壁壘,像是巴西、墨西哥、俄羅斯等國都是如此,最後變成上不去下不來的經濟停滯。
    中國比起前面的失敗案例,擁有更多經濟優勢,更有機會度過中等收入陷阱,但是在政治這一關完全過不了發達國家這一關。中國想要順利產業升等唯一的辦法就是民主化,因為發達國家只會願意把資本利益讓給有同等普世價值的可信任國家來自由競爭,比如明明中國物聯網設備更先進,但是西方國家仍然優先採購台日韓製造的商品。
    如果中國持續專制,只會落得跟俄羅斯一樣因為內部經濟問題影響政權穩定,只好透過對外戰爭來洩壓,把民生經濟轉化為軍工經濟來維持經濟循環。
    因此發達國家不能一昧的經濟圍堵中國讓他內部加壓,要努力把它導向前者,讓民生壓力跟不滿轉向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改革不滿,進而促進民主化,而不是讓民生經濟問題轉向民族主義對外不滿,否則會上升到區域安全穩定的問題。

    • @hanhan2070
      @hanhan2070 29 днів тому +3

      请说出你所说的民主发达国家哪个不是靠战争靠压榨别国发家的?

    • @jicl1132
      @jicl1132 29 днів тому +2

      你字多 我信你(開玩笑的
      你說的讓人很好理解,但這很理想,中國一直想要穩定黨的政權,要讓他們的人民因為經濟而轉向民主化實在太難,中共一定會想盡辦法力挽狂瀾(或鎮壓?
      要達到你最後說的完美目標,可能要好幾十年甚至一世紀,畢竟幾千幾百年來都是這副德性

    • @jicl1132
      @jicl1132 29 днів тому +1

      ⁠@@hanhan2070請問南韓有嗎?台灣有嗎?新加坡有嗎?隨便講都一大堆

    • @jkajajaj7277
      @jkajajaj7277 29 днів тому +2

      現在就是不想玩了,不讓我發財我就打仗,全世界一起死😂反正都窮了這麼多年,聯合窮國一起反抗🎉加油

    • @user-wn3rg8on6y
      @user-wn3rg8on6y 29 днів тому

      你说的话其实站不住脚,本质上是因为发达国家不能允许这么庞大的人口跨入发达国家里面,因为这是抢饭碗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政治制度的问题。就算中国是和他们一样的民主国家也不会被允许(会用很多办法渗透分解,再不行就像对待印度一样,永远在灵活定义民主国家的认证标准。)
      比如沙特这种国家是封建君主制度,更没有民主和普世价值观,但不妨碍欧美把沙特当亲密盟友。这证明国家之间利益远大于政治体制。美国对欧盟一样有很多条款限制和破坏掠夺的操作。体制政治说白了都是意识形态认知战得说辞罢了。😂

  • @user-he1vp1nt2x
    @user-he1vp1nt2x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謝范姐分析國際經濟議題😂

  • @whchange5421
    @whchange54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戰時體制宜早不宜遲

  • @tariqtari9407
    @tariqtari9407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你敢分析廣場協議嗎?

  • @ILoveMalaysia831
    @ILoveMalaysia831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廉价商品如果品质不佳只会增加垃圾、反而造成很多成本去处理垃圾!
    应为廉价所以也没有维修的必要,周而复始......对环境的负担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我也非常反对一次性餐具!
    爱地球,应为我们就只有一个地球!!!
    ❤🌍

  • @kmkwong
    @kmkwong 19 днів тому

    👍👍

  • @yongjianl7337
    @yongjianl733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7:11 這個才是主因

  • @user-ch2lw6cr1b
    @user-ch2lw6cr1b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隨著所謂的偉大復興崛起,他們可真想過要把世界秩序變成牆囯版。可不是沒可能啊!網格化封控維穩真實能實現的反烏托邦,真就只有那裡最能強制執行!賽博反賊2077可參考...什麼1984、Thx1138、鐘點戰、分歧者、羊毛戰記、索命條碼等。如果那就是所謂的“未來”,唯物下的鐵鍊女、鞋帶男都能有效量化...你怎麼做選擇呢?

  • @akakakakakak3084
    @akakakakakak3084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一個買,一個賣,
    有的是自由,
    你可以不買,亦可以不賣,
    說中國經濟差便輸出便宜貨由國際去承擔,
    不明的是,
    為何外國要輸入中國便宜貨?
    就算加稅後也有外國人繼續輸入?
    另一方面,
    若說中國經濟差,
    為何仍可以大量生產便宜貨物?
    難道沒有生產成本?
    這世上有人做生意為了要蝕本嗎?
    那中國為何不直接送錢給外國人?

  • @user-kl5kc2wt6i
    @user-kl5kc2wt6i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今天早上吃的田鼠,中午也是吃的田鼠,晚上还是吃田鼠。😂

  • @IiliIilil
    @IiliIilil Місяць тому

    TFC TVC 哇 回憶滿滿欸

  • @user-he7sr2pu8p
    @user-he7sr2pu8p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

    其實什麼東西對美國都有威脅,美國絕對不會把雞蛋全都放在同一個地方,中國東西便宜沒錯,但也只是其中之一。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前提是他要有能选择的能力!他现在玩大清那套闭关锁国,不就是没有选择和控制的能力了么!
      打击中国的低端制造业,中国就索性发展中高端制造业!
      最离谱的是低端制造业虽然转移了,但大多还是中国人控制,最多也就是个合资,很多原材料还是要从中国进口过去!
      还有更离谱的,越南墨西哥的很多产品,是直接中国生产,然后运过去直接贴标签的,哈哈哈!
      你当这些老美不知道么,他知道,他清楚,他只是没有任何办法,他没办法把墨西哥和越南再制裁一次!
      其实说到这,中国真的最该感谢的国家是印度,要是印度做事不那么离谱,估计很多企业会转到印度,但可惜的是印度是真的牛,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公司来,都统一标准,全部收拾,哈哈哈!所以导致企业也不敢去,马斯克想来想去都还在纠结要不要去

    • @inaqingww
      @inaqingww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cloudwithwind574神特么闭关锁国😅

    • @lettychen1223
      @lettychen12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cloudwithwind574你都翻牆了請你也把腦子帶出來好嗎 美國閉關鎖國?那你們是什麼😂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lettychen1223 我们是全球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国!你可以反驳,但你得拿出来你的例证,而不是在这呱呱呱

    • @user-wn3rg8on6y
      @user-wn3rg8on6y 29 днів тому +3

      ​@@lettychen1223看看贸易保护谁最严重,再看看闭关锁国的定义,一清二楚是谁闭关锁国😂

  • @eircleenb
    @eircleenb Місяць тому +25

    如果重點不擺在政治上的話,中國廉價的電動車,其實是動到了,西方資本家的起司。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争市场本身就是残酷的事,优胜劣汰!
      除非像大清那样闭关锁国,就跟老美现在干的事情一样!不让你的东西进来

    • @User-Pro-OWO
      @User-Pro-OWO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別說電動車,連鋼鐵他們現在也是低價傾銷,所以現在中鋼很慘阿,2023eps才0.11歷年第二低,別說只有台灣業者苦了,各國肯定也是苦不堪言

    • @eircleenb
      @eircleenb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Pro-OWO 中國低價傾銷,應該沒銷到台灣來吧?房價也沒降價。

    • @User-Pro-OWO
      @User-Pro-OWO Місяць тому

      @@eircleenb 房價沒降價,是供需問題,會覺得成本下降建商就要降價的想法太過天真,你可以參考超級房仲學院|Zack這個youtuber的影片

    • @eircleenb
      @eircleenb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Pro-OWO 天真?我知道它不會降。

  • @wudiNB
    @wudiNB Місяць тому

    哈哈哈哈哈

  • @_roro8885
    @_roro8885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想要解决结构性问题最好的办法我觉得就是降低人口总数,这就好像是开头说的工厂雇了太多工人,超过了市场需求总量。要知道中国早些年经济发展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能相比国内需求一直都是过剩状态不然怎么做世界工厂?现在改走制造业转型并且转向内循环,就是不可行的,因为每个人能消费的东西是有限的,尤其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 @aresjung
    @aresju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57

    美國學者Gordon Guthrie Chang在2001年就已經出書分析中國即將崩潰。
    而且這二十幾年來每年的分析結果都一樣:「中國即將崩潰」

    • @Rhetoricalact
      @Rhetoricalact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在民主國家可能早就崩潰了 在極權國家 如北韓那樣的經濟叫人民吃草就好也不會崩潰

    • @markli354
      @markli354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用崩潰去形容的確是誇張
      不過中國成長經濟會必然的減緩,如果到停滯的話的確可以說中國的經濟在崩潰

    • @loveartanis
      @loveartanis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只能說那個學者還真的蠻有遠見的

    • @shanliang7601
      @shanliang76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markli354 重新定义崩溃?

    • @shanliang7601
      @shanliang76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loveartanis 大清王朝从鸦片战争到灭亡都坚持了70年呢。

  • @user-cp1pr7io4n
    @user-cp1pr7io4n Місяць тому +28

    給C大大點讚~~台灣的獨立就靠倒車加速師惹

    • @saturnwu5482
      @saturnwu54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那一天最好不要这么快, 不然历史又在循环.

    • @user-wq6ov3bg6k
      @user-wq6ov3bg6k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内部矛盾加剧那就会转嫁外部矛盾,你觉得哪个外部矛盾最好

  • @kotasbyubilieau8365
    @kotasbyubilieau83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不用争,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 @henrytan622
    @henrytan622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在國際現實的運作上,「制裁」 「反傾銷」 「戰爭罪」 這三者,都只存在於強國對付弱國、勝國處理敗國.. 的實際情境,有部份觀察家既好奇也擔心,如果真有某國對中國「反傾銷」的話,那麼後續所遭受的反擊會有哪些,是否會使得南方聯盟、金磚組織更加合作密切,發展出自成一格的國貿生態? 專家們怕的是,打中國喊打喊殺是容易,但如果造就出另一個分庭抗禮的集團/生態呢?.. 這反而會把西方利益直接砍半打個五折。

  • @user-yt8cs2ew2t
    @user-yt8cs2ew2t Місяць тому +33

    綠能和電動車行業在中國的確有產能過剩的情形,當時我2021年在合肥的時候,中國即祭出「新能源行業」產能限制的措施,他們也怕全球經濟萎縮銷不出去。但以新能源行業來講,中國暫時不怕,因為全球市場依然處在成長期,大可外銷,利潤相較於其他傳統產業也高許多,價格也十分有競爭力,而這才是讓歐美國家懼怕的部分。成長型產業被中國拔得頭籌,又是高利潤的商品,他們當然撰文批評中國產能過剩。然而,這不過是他們競爭不了中國價格和技術水準的託辭而已。

    • @xmz70
      @xmz7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还不是马斯克主动放弃专利的惹的事情。

    • @user-nm4cd8wt2u
      @user-nm4cd8wt2u Місяць тому

      別讓西方站道德置高點,讓他們逃不過真香定律😈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很正常,汽车和高科技领域以前都是欧美控制的,现在中国进来了,而且无论是产品和速度,他们根本都还没反应过来,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闭关锁国,搞大清那一套!
      欧洲不是不想,是欧洲跟中国绑定的太深了,脱不了,欧洲要是跟中国脱钩,欧洲直接原地爆炸,本来已经被老美收割了一波,都已经四肢无力了,再去跟中国较劲,那欧洲完吃不消,这也是为啥欧盟的人天天喊着要加关税,要搞贸易战,但从来得不到实施的根本原因!欧盟这个组织是美国的,但欧盟的国家是欧洲的,各有各的算盘!

    • @programmerPo
      @programmerPo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我竟没認識一個人買中國大陸國產車,連考慮買的人都没一個。。。(不過,小型鋰電池倒是有人買,即使明知有機會爆炸,多買些金屬箱裝電池也願意。)

    • @user-gp3dg9wq7x
      @user-gp3dg9wq7x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programmerPomg在台湾不是卖的很好吗?mg就是大陆车

  • @totang3560
    @totang35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很喜歡聽你分析的內容,謝謝你!

  • @petpet3398
    @petpet3398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中國出口就是產能過剩,那歐日的汽車出口是產能過剩嗎?美國大豆是產能過剩嗎?美國大量發債是美元過剩嗎?

  • @yangliu-jd7ht
    @yangliu-jd7ht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可能有的行业可能的确是产能过剩。但是光伏,锂电,电动车这三个绝对没有。

  • @seacatlin9529
    @seacatlin952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美元计价实际是负5.5%

  • @PinkyKiller19
    @PinkyKiller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

    我来谈谈我在中国的感受,以及网络上、身边的人的抱怨:
    1、年轻失业率高,工作难找,工资低甚至不如好几年前
    2、消费降级,中产返贫,实体商业冷冷清清
    3、生意难做,钱难赚,屎难吃
    4、不管政府还是老百姓都负债累累,忙于还债,不敢再借贷
    整体感觉就是经济危机的边缘,通缩的螺旋,经济没有活力

    • @echosu5793
      @echosu57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你这些描述,自从我会上网以来,就没好过,你往十年前翻翻,网上都有记录

    • @PinkyKiller19
      @PinkyKiller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echosu5793 就你会上网?你怎么知道我十年前没上网?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PinkyKiller19我十年前上网就这么讲了,难道我们用的不是同个网?

    • @PinkyKiller19
      @PinkyKiller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bk6pw6ji7s 我十年前上网没这么讲啊,难道我们用的不是同一个网?

    • @echosu5793
      @echosu579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PinkyKiller19 2003年,2008年,2015年,2019年,2023年,各种经济衰退,出口雪崩。从来没好过,真的,每次都是一样的数据。当前液也不过是其中之一

  • @yangshao1701
    @yangshao17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不偷不抢 美国欧盟台湾出口叫提供先进制程,中国出口叫产能过剩。纯经济问题非要扯政治。 中国也是BMW第二大消费国,是不是德国也产能过剩

    • @plokiumn
      @plokiumn 13 днів тому

      因為中國出口的模式就是大量傾銷,低價搶市啊~
      美國是做出沒人做過的新產品,擴散到全世界,讓別人方便,自己也賺到錢。
      中國是用體量壓低成本,把別人的產業拿來自己做。如果這是沒人做,或是別人已經做到沒什麼利潤的產業,當然人家願意放手。但如果是別人賴以生存的產業,能不跟你翻臉嗎?

    • @yangshao1701
      @yangshao1701 13 днів тому

      Emmm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倾销地定义是通过补贴或者远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意抢占市场叫做倾销,可是今天中国出口的商品包括电动汽车国内外都是一个价格 ,也没有低于成本在销售,本质上就是因为中国作为制造业国家本土化加规模效应爸成本做低了,你不能因为中国造的东西便宜。欧美达不到那个成本就说中国倾销吧

    • @user-hl5ul5rl9p
      @user-hl5ul5rl9p 7 днів тому

      毋庸置疑补贴是存在的,新能源企业有非常多的政策优惠与扶持@@yangshao1701

  • @user-hv3nn5xu8q
    @user-hv3nn5xu8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看著經濟學十大原理的第五條「貿易使所有人更好」,不禁陷入沉思...

    • @user-og7db3el1j
      @user-og7db3el1j Місяць тому

      的確沒問題,因為你比較的對象是不做貿易的人

    • @user-gs6vz9ks8q
      @user-gs6vz9ks8q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og7db3el1j 有問題,這句話擺到現在已經難以成立了,貿易早就不是什麼靈丹妙藥,能和民主外送一起打包,資本家本更希望維權極權能幫他們打壓打工人

    • @user-og7db3el1j
      @user-og7db3el1j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gs6vz9ks8q 那是你眼光偏斜只看到政治鬥爭,真的不貿易就是物價高漲,到時候不只電車行業遭殃

  • @laod7192
    @laod719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

    中国虽然在高端制造业上和西方有差距,但是日用品的生产竞争激烈,同价格的品质和更新迭代速度远超西方。这一点在我从美国回中国休假的时候感受很明显。世界上Made in China口碑差的重要原因是,市场更喜欢便宜货,因此供货商不断要求工厂下压成本,而只有中国可以如此低成本出货。日常生活中,如果对比Made in USA同价格的Made in China,那后者往往选择更多品质也不差。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高端制造业中国还不够厉害么?
      高铁,通信技术,光伏,锂电,汽车,手机,芯片....
      这些不算是高端制造业么?

    • @laod7192
      @laod719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cloudwithwind574 你说的这些东西里没有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些东西里发展迭代过程中的革命性创新也少有以中国人为主导推动的。中国最擅长的是把已有技术路径迅速规模化控制成本,在创新上差距很大。一说到产能都是遥遥领先,一说到利润率就不行了。

    • @user-ty9jo6ww8l
      @user-ty9jo6ww8l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口碑差只是個過程,當給同行造成夠大的壓力負評自然湧現,是好是壞大家會有自己的選擇。

    • @rednoah30143
      @rednoah30143 Місяць тому

      ​@@cloudwithwind574光電是真的,但高鐵和芯片你是認真的嗎😮

    • @shanliang7601
      @shanliang76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rednoah30143 不要总是盯着3nm、5nm的高端芯片。。家电、工控设备、汽车上,有一堆低端制程的芯片。低端才是大多数。我把金字塔的地基挖掉,最上面的尖,能坚持几天?

  • @newtonhung
    @newtonhu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台灣人要準備好承受人民幣巨大貶值的資產減損,所有在中國的資產都會產生帳面虧損,現在日本和台灣的對美𣾀率一直在低檔就是因為國人有大量資產在中國尚未撤出,保持和人民幣的匯率差距不要過大而產生的匯兌金融帳損失,但如果人民幣撐不住大貶值,一大堆持有中國資產公司的股價就會劇烈修正。台灣的上市櫃公司老闆應該儘早決定避險措施。

    • @yanxuechen8615
      @yanxuechen8615 28 днів тому

      據我所知
      江浙一帶的台資企業
      早在兩三年前都已經在東南亞地區進行移廠了
      現在還在大陸的台資企業
      基本上都是走不掉
      而不是不想走

    • @newtonhung
      @newtonhung 28 днів тому

      @@yanxuechen8615 這些走不掉的台商已經成為中共的血肉長城了,但這些人對台灣政壇的影響力仍然還很大,滙率政策得牽就他們,台灣的國防也得看他們的臉色,甚至台灣的行政和立法都被這些人拖住,這是現在台灣往國際化走的拖油瓶

  • @chhsgames
    @chhsgames Місяць тому

    遙遙領先

  • @chingwu8366
    @chingwu836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9 廠房停擺為什麼要放淹水的畫面?

  • @SYP1019
    @SYP10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45

    中國就賣自己人貴一點,品質好一點,就不用一直賣廉價產品啦,也不用賣到國外!賣得貴,就賺的多啦!當然品質也要好,大家才會買單。請國內的人買多一點,經濟就會起來啦!

    • @Dr_JC
      @Dr_JC Місяць тому +39

      你可能可以得搞笑諾貝爾獎

    • @TheKenzhang
      @TheKenzh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所以裕隆卖100多万台币一辆车

    • @forcebender5079
      @forcebender5079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台湾“高端”很贵哦。

    • @Edward_Kasner
      @Edward_Kasner Місяць тому

      @@TheKenzhang 可是品質沒有好一點

    • @eddie790913
      @eddie79091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中國都在削價競爭,很難

  • @Yibu-mo3qy
    @Yibu-mo3qy Місяць тому +21

    要是经济真这么好,我这个中国人怎么感受不到?

    • @forcebender5079
      @forcebender5079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你可以问问台湾人,台湾经济这么“好”,台湾人感受到了吗?

    • @user-kp9gq4jc4y
      @user-kp9gq4jc4y Місяць тому

      ​@@forcebender5079 民進黨連續執政12年,你覺得呢~在網路上哭窮的結果投票出來還不是少數,真好笑😂

    • @user-cv1ty1dg1j
      @user-cv1ty1dg1j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因為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但是我不想跟中國一樣

    • @user-zg8rw9qh5j
      @user-zg8rw9qh5j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forcebender5079 看股市不就知道了,身邊的親友都笑嘻嘻的,真是太慘了XD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kp9gq4jc4y民进党只有40%,这40%不过半在数学是少数派吧

  • @user-zv3xy3jo7f
    @user-zv3xy3jo7f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人民幣若大幅貶值 對全球經濟影響? 請問幾分有講到

  • @fake_messenger
    @fake_messenger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可以從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作為考量。
    人民可以買到便宜的商品就能省錢。但是當人民大量購買國外產品會使國內產品滯銷,國內廠商因為滯銷,所以削價競爭降低產量,產量降低就不需要這麼多員工開始裁員,裁員後失業率上升人民變窮。
    但是人民薪水就這麼少,要人民去購買價格更高品質一樣的商品,除非是信仰,不然不會有人這麼做。
    解決方法:增加關稅維持市場平衡。

    • @user-gp3dg9wq7x
      @user-gp3dg9wq7x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短时间有用! 长时间自己产品提升不了的话,没啥用!还记得日本电饭煲的故事? 马桶盖

  • @Heming_home
    @Heming_home Місяць тому +37

    中國民主化不了讓他變北韓吧😊

    • @yongjianl7337
      @yongjianl733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早就已經是了

    • @user-gp3dg9wq7x
      @user-gp3dg9wq7x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民主化不了,精英化不可以吗? 🐸

    • @zhaomike952
      @zhaomike952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user-gp3dg9wq7x小学生治国还精英🤣

    • @user-gp3dg9wq7x
      @user-gp3dg9wq7x Місяць тому

      @@zhaomike952 人呀,之所以和动物不同,是因为他会努力学习,让自己力争上游成为精英! 不过有些不学无术之人只会嘲笑他人,却一直在下层

    • @user-gp3dg9wq7x
      @user-gp3dg9wq7x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台湾民主化其实是台湾民进党当为主化! 🐸🐸🐸🐸🐸🐸🐸

  • @wupoon9445
    @wupoon9445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不用聊了,明年必崩溃,没有的话后年再聊一次😂

  • @SyuAsyou
    @SyuAsyou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會有人買便宜的原物料,只是買太多就比較對不起那些之前賣比較貴的合作伙伴。就像前陣子俄羅斯的石油,就會偷偷的買一些降低成本。

  • @henrytan622
    @henrytan622 Місяць тому +23

    有幾個反駁的點,讓西方的傾銷指控很難成立:1.產品的出口價格高於內銷; 2.內銷的比重仍很高,沒有外銷明顯高於內銷的事證; 3.以汽車為例,中國車的外銷比例僅佔2成,日本車和德國車的外銷比例遠高於中國車; 4.論補貼西方自己也沒有什麼踩得牢的立場,因爲自2020後,西方也對保護主義下的自家企業開始大力補貼; 5.最後.. 反傾銷其實是國貿上強國對弱國的指控和逞罰,現在中國在國際地位/經貿/科技/軍事外交領域已非一即二,應該很難真的有國家敢冒死正式指控中國「反傾銷」,恐招中國以「對等互惠」原則或其他領域做出反報復回擊。

    • @user-rg6vq8mh1t
      @user-rg6vq8mh1t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反駁你的反駁~
      1.2.對於西方說的傾銷並不是看中國的內銷~是看外國的內銷~你中國貨比他國內銷貨便宜太多導致該國原物料滯銷連帶失業~甚至你以後不買中國便宜貨你很難維持毛利率~這會導致該國產業被中國壟斷甚至控制~現在各國都知道中國商品便宜是中國政府在補貼所以為了自己的國家產業跟人民外國才會搞反傾銷...
      3.你要不要考慮日本德國車比中國車好太多~中國車除了出口晚比較便宜外沒任何優點~你有一天到晚看到日本德國車自燃?比亞迪跟小米都上幾次新聞了....雷軍幾天前還在路上"測試"SU7咧~
      4.這是廢話嗎..而且你再帶風向吧~西方補貼自家企業是因為保護國產避免自家產業被打死並非是補貼外銷好嗎~
      5.你搞錯了吧~反傾銷沒有所謂弱國對強國吧~反傾銷就是阻止某國對某國的不正當銷售行為所以提出的辦法吧...美國不就把電動車提升到100%..直接打臉中國了阿~他冒死了嗎?中國也就是無能狂怒阿~他賣不出去他就要自己接受產能過剩~她怕的就是反傾銷~中國以「對等互惠」原則~~最大的笑話~中國一直在吃世界的豆腐偷取世界的技術~對等互惠?

    • @user-xg3rs9iu1i
      @user-xg3rs9iu1i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傾銷問題已經不是經濟的問題,這幾年歐美等經濟大國,都因中國大量便宜物品進口而使得國內製造業蕭條,國內有一定比例的選票受到影響,所以政府非得要做些反應,回應選民。
      這幾年中國+1已經說明,外資有計劃的將產能移向他國(印、墨等國),目前雖還影響不了中國太多,但趨勢已成形,只要歐盟、澳、日、韓等國有共識,這方向趨勢是無法停止的。
      中國已經有對美國實施一些制裁,但基於中國無法履行WTO所答應的多項開放,西方的籌碼明顯比中國更多。
      以上小弟淺見。

    • @simayijun
      @simayiju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看到第三点就笑了,日本德国的绿能车有比中国车好太多? 我只能你建议来大陆看看吧 自己亲身走一走看一看,就不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

    • @user-yp9ki8cn6u
      @user-yp9ki8cn6u Місяць тому

      @@simayijun 你是被你自己蠢笑的吧,人家什麼時候說過誰的車比誰好了 ?

    • @user-eo3qh1zv7w
      @user-eo3qh1zv7w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你的反駁才是錯誤的吧,建議你央視、中天少看點
      日本、德國外銷高於內需,這不是廢話嗎,日本、德國國內才多少人,這兩國假如內許高於外銷,那早倒了
      問題就在於中國是用超低價傾銷到國外,日本車雖然算便宜,但跟中國車比根本小巫見大巫,德國更不用說,本來就是賣比較高檔的汽車,不可能低價,再來,你說西方也補貼自家產業,廢話,中國透過大量補貼傾銷低價產品到海外,使的他們許多本土產業倒閉,國家這時候不救自家產業難道是要放給他倒? 他們總統下一屆直接不用選...
      但為何西方國家需要這樣做,還不都是因為中國先違反自由市場的規則,大量補貼讓國內企業開著外掛跟海外企業打,讓國內企業有著用不完的錢,那當然可以低價傾銷,反正虧錢有國家補貼罩,而問題是中國竟經濟並沒有因此比較好,人民生活品質仍沒有提升,繼續每天996,但薪水仍低的跟什麼一樣,爽的都是達官貴人

  • @karlcuirassier2917
    @karlcuirassier291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9

    綠能不存在產能過剩,而是遠遠不足

  • @spacecraftchang2004
    @spacecraftchang200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啊 今天星期四

  • @kxz4673
    @kxz4673 Місяць тому

    范姊的衣服都很有特色🤓

  • @user-bt1ew7jr6f
    @user-bt1ew7jr6f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電動車、太陽能、電池這是巴黎氣候協定,判斷為拯救地球阻止暖化的良藥,所以中國全力發展,然後用極其低廉的價格出售,結果被稱產能過剩?其實現在地球真的很缺這些藥,美國產業競爭不過就將問題政治化了,其實中國樣樣都產能過剩,所以週遭買得到的廉價商品都來自中國製造,德國汽車80%出口沒被說產能過剩,中國汽車15%出口叫產能過剩,中國電動車賣歐盟加價兩倍賣還被叫傾銷,那只是其產業競爭力太強,壓迫到其他國家企業的生存,如果對自己有利就標榜自由市場,對自己不利就開啟關稅壁壘,這就是兩套標準,信仰美國的人都會有

  • @user-js4zu1by8k
    @user-js4zu1by8k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真正的市场没有产能过剩,补贴也是补贴外国的消费者,况且现在也没有补贴了。加关税闭关锁国也保护不了本国产业,落后的产业一样被淘汰。

  • @wahrheitmachtfrei7550
    @wahrheitmachtfrei7550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水电费偷偷涨一波,消费总额不就上去了吗?管它注水不注水。😂

  • @tinochen7472
    @tinochen7472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这个说法挺扯的,其实地球市场就这么大,中国想实现资本积累当然要开足马力。别的国家要想竞争就把价格做下去,别天天用昂贵的产品割别人韭菜,遇到跟自己产业竞争就不情不愿,天底下有这种好事?而且美国那种不计一切后果刷信用卡透支未来的消费,一旦美元霸权动摇则是地崩山摧,况且美国的通膨已经给老百姓造成巨大压力,就看看谁撑到最后🎉

  • @user-ym7no3qc6s
    @user-ym7no3qc6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而且現行全球發展就是非常極端,出現了中國這個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以及美國這個有最強勢通用貨幣的消費型國家,現在美國的優勢就是通用貨幣讓他們可以一直印鈔並讓其他國家承受後果,美國的國債上升速度非常快,之前斯里蘭卡已經破產了,美國再維持高利息跟持續發國債的行為,天曉得下一個破產的是哪國家,而且我會很好奇阿根廷的飛速增長通膨還能撐多久?那物價飆漲真的可怕。阿根廷的總理米雷伊突然莫名奇妙去得罪西班牙總理跟西班牙國王,比較怕的是他可能因為壓不住內政民怨而想要製造外部衝突來轉移焦點,這是一個警訊。天曉得中南美洲如果阿根廷先出問題,會不會引發連鎖效應。

  • @kmw03062
    @kmw03062 Місяць тому

    還好目前還沒辦法在淘寶上面買到EV

  • @Chi-na-mogu
    @Chi-na-mogu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下一次被制裁的五人名單可能是斐姐

    • @HsuAlejandro
      @HsuAlejandro Місяць тому

      😂

    • @luffy74123
      @luffy74123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斐姊有說她不敢去中國觀光了,怕去了就被抓了。不只斐姊,很多台灣年輕人都這麼想。

  • @FaiBroadcastChannel
    @FaiBroadcastChannel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我们这些零售业能证明的,是现在中国游客根本没有消费能力,好听些是“理性消费”。。。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很正常,看看居民存款就知道了!
      三年疫情,然后又是贸易战,老美加息,你要看全世界的话,中国的经济真的算好的了!

    • @rednoah30143
      @rednoah30143 Місяць тому

      五月初那個連假人均消費不到一千人民幣...聽起來真的很糟糕😅

    • @jackon2397
      @jackon2397 Місяць тому

      @@cloudwithwind574疫情封鎖是中國自己搞的,別怪到國際上。😝😝

    • @FaiBroadcastChannel
      @FaiBroadcastChannel Місяць тому

      @@rednoah30143 別“你们”。我不是中国人

  • @Eagleeye
    @Eagleeye Місяць тому

    所以產能過剩的問題,可以透過國際貿易的方式解決,但可能會侵害到他國的人民工作

  • @jonrychen
    @jonrych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我每天也是開淘寶來看看有什麼“便宜”的東西好買,但看的比較是基礎的工具和材料,真的便宜。但實際再看用工具和材料組合出來的商品,有中國朋友私下講,要小心,很多工人領的錢相當少,工作態度就那個樣子,雖然表面上就按照SOP組裝,但螺絲有沒有鎖到位,電子零件用很快的方法大量焊接。反覆操作下,品質把關很隨便。東西做出來看起來“能用”,但是不是“耐用”又是另一回事。而且有拼多多這種消費大殺器在,人都想買便宜貨的心態下,東西敢賣便宜一定有貓膩。 有想像力的人很快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便宜沒好貨這件事一直都在,只是多數人都在追求“快時尚”,東西便宜就好,壞了丟掉再買不心疼。但沒想到的是垃圾量大增,現在的商品又難修理,用超音波加熱封裝的,或乾脆用膠水黏的,要拆只能破壞。以“工業生產”這門學科的角度來看,大量生產但降低使用年限,才會有人回頭來買商品,過去有個很有名的例子,就是Epson噴墨印表機,價格愈來愈便宜,但有人發現,為什麼大約用一年就會出現“故障”,這時產品也剛好過保固期。仔細拆解發現有特定的晶片在控制產品在一年左右出現“故障碼”而讓機器停擺,把這顆晶片拆了,上網找“被破解”的晶片,也是中國人破解的,真的厲害!買回來裝上去就印表機又好了。 其實中國特別會把這種“工業生產”的毛病特別放大,反正中國和美國一樣,土地面積大,對物質垃圾土地的容忍力相當高,或往海裡扔(X的)。但台灣就不能這樣了,物質垃圾土地容忍力極低,人民又對垃圾處理意見特別多,中共最愛這樣,把便宜爛貨拼命賣給別人,別人買了變大型垃圾處理又難,但又不能像中國那樣往沒有人的地方藏或往海裡扔。中國和台灣都特愛講眼不見為淨。中國人不會怪政府,因為中共會把垃圾藏很好;可是台灣人會怪政府怎麼沒處理好垃圾,這都是事實,但看誰更會吵放大爭議,這才是問題。

  • @tenge5
    @tenge5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两句话,产能过剩?不要买啊,不要进口啊!
    有人会说德国车出口是产能过剩吗?有人会说美国的apple手机出口是产能过剩吗?
    典型双标

  • @user-ym7no3qc6s
    @user-ym7no3qc6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另外德國跟法國的態度是希望中國買他們的貨,中國則是希望他們買中國的貨,這不就是純粹的商業競爭?如果沒人想當那個付錢的,那有辦法構成交易進而達成貿易嗎?勢必要要有人來付錢的。

  • @yaya5tim
    @yaya5tim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中國其實是想靠大量廉價製造業的產品傾銷歐美,打趴他們的製造業,然後順便壓制他們接下來要扶植的越南印度墨西哥的廉價製造業
    但是,歐美現在就是要只進口越南墨西哥印度的製造業產品,原有的廉價中國產品不進口後導致歐美國家的物價上漲,連帶聯準會當年的QE帶來的通膨,歐美自身的通膨是雪上加霜的在硬扛,目前看起來,就是要扛到越南印度墨西哥的製造業開始起來為止
    而中國人覺得自己很聰明,把工廠移到這些國家來避開產地跟降低成本就好,殊不知這正是歐美想要的效果,逐漸把中國製造業的優勢空洞化,日韓台當年也都經歷過,但是因為是美國盟友的關係,我們原有的產業空洞化時,我們可以擁有十年以上的時間同時慢慢進行產業升級跟產業轉型,完全無痛提升自己的經濟體
    中國要做到產業轉型跟升級我相信也可以,但也需要十年,而且會很痛,現在中國的大學生還有原先的工廠流水線工人就在痛了,而且升級跟轉型成功後,還不一定能跟其他國家拼,大家碰過一次中國這樣刻意無視各國的市場保護主義後,未來對於中國再次出口他拿手的產品時,都會開始進行風險控管,例如控制中國進口的比例只佔15%,而不是30%之類的,確保到時候不會因為中國因政治角力刻意停止進口導致自身原本穩定的商品價出現了30%的供應缺口導致物價上漲,直接把這缺口壓在15%,萬一沒了這15%,隨時可以找其他國家逐一補上
    長期來看,中國輸了,要是中國在習近平這一任甚至習近平下一任願意再忍過一個十年,不要前功盡棄,那中國可能就真的有可能會贏,可惜現代中國人沒有什麼智慧

    • @adventurer6591
      @adventurer6591 29 днів тому

      習的專長是弄人不是做事,而且他所有的認知都是來自於文革時期,他很努力地在讓中國回到他記憶中的美好時代,毛是他心目中的神。

    • @shanliang7601
      @shanliang7601 26 днів тому

      中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已经上升到31%了哦。

  • @doomr4a
    @doomr4a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中國一直贏 , 只會贏 , 因為黨說贏了

    • @cjh903
      @cjh90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不是一直崩溃吗?主要制造业从30年前衣服玩具崩溃到20年前黑白家电,再崩溃到10年前的面板手机高铁等机电产品,现在又一次崩溃到电动汽车太阳能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我有点担心下一个10年应该崩溃到芯片大飞机这些产业了🤣🤣🤣!

  • @Shuads0
    @Shuads0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中國現在的經濟是真的很不景氣 一年不如一年

    • @danbhdwei2014
      @danbhdwei2014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都崩溃十几年了

    • @Shuads0
      @Shuads0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danbhdwei2014 又釣到一個舔共的 XD

    • @junhotan2096
      @junhotan2096 Місяць тому

      ​@@danbhdwei2014来来回回就这几句话,身边的大学生也是这样说话,全是不动脑子的机器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你们这样的人充斥在这个国家,我看这个国家更是寸步难行,看到你们真的是让人痛苦,痛苦到绝望,就算鲁迅生活在今天,也会被网络暴力到收声吧。

    • @premiumla
      @premiumla Місяць тому

      @@Shuads0啥意思 不懂哪裡舔ㄝ

    • @Shuads0
      @Shuads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premiumla 我是直接把結論說出來啊 這種人只要聊到最後 都會發現他們舔共 所以我就不浪費時間了 跳結論就好 XDD

  • @andyyang5234
    @andyyang5234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中國的問題很簡單,就是外資有別的選擇了。之前中國有政策、基建、勞工便宜等各方面的優勢,但隨著政策轉向和勞力成本增加,外資開始考慮其他地區轉移生產,那自然中國就是生產過剩了。
    這本質上說穿了還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延伸,如果是小一點的國家可能可以靠單一的產業實現跨越(像台灣基本就是靠半導體),但中國這種體量、這種人口數,要跨越的難度無疑是要高得多。自古以來人口數過億的國家,成功跨越的應該就只有大英帝國、美國和日本而已,三者都是靠全世界為出口對象才實現的跨越,而且日本其實人口也就一億整而已,跨過之後也沒能得意太久。
    由此可知中國面臨的難度有多大,不僅是人口基數高,而且現在又面臨了相對惡劣的國際環境,如果大搞建設這種障眼法失效的話,真不知道他們還要如何維持 GDP 增長。或許只有大幅度舉債一途了吧…

  • @Freetogone
    @Freetogone 3 дні тому

    低人權優勢,每樣商品服務都有壓榨的人礦補貼

  • @michaelkellyqq7109
    @michaelkellyqq71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這些經濟學人的話就很可笑,難道中國生產的東西只能內銷?那美國和中東的石油是不是只能內銷,賣去其它地方就是產能過剩?就會影響全球經濟?中國的東西不是只賣給歐美國家,別把自已看得太重要,中國一樣幫其它國家建公路,鐵路等工程,還有俄羅斯。歐美現在經濟就非常差,通漲高,如果加關稅,與中國打經濟戰,那損害的只會是歐美的普通人,因為他們買中國產的東西就會更貴。歐美的國際規則就是笑話,不認同你的就各種制裁,像俄羅斯,伊朗,古巴等等,認同你的,就各種支持,無論是滅絕人性的以色列,還是貪污嚴重的黎巴嫩民主政府。簡直是笑話

    • @StevenWangMe
      @StevenWangMe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國可以外銷,但不能用國家力量去補貼導致不公平競爭。更無恥的是中國廠商並沒有所謂的羞恥心,其他人有好的產品就照抄,在沒有支付專利費用的情況下用廉價勞動力產製品質不是很好的產品然後嘗試打趴其他國家相類似產品。

    • @michaelkellyqq7109
      @michaelkellyqq71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StevenWangMe 現在國際規則是無罪推定,你說中國政府補貼,有證據嗎?有確切的人證和物證嗎?美國天天說抖音泄露信息給中國政府,能拿出確切證據嗎?沒有證據你說什麼都沒用。而且美國動不動就搞制裁,只能說明它根本不講道理,完全就只手遮天。廉價勞動力不是中國才有,印度,非洲的勞動力更低,你怎麼不說他們?而且,因為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才能大力降低美國產品的成本,令產品更有競爭力,否則一個iphone 怎麼可能才一千多美元,要是你美國自已生產iphone手機,價格至少三千美元以上,價格貴,競爭力就會下降,更不可能占有大量的市場。你美國拿了廉價勞動力的好處,你怎麼不說?

  • @henrytan622
    @henrytan62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換句歐巴馬曾說過的:如果讓中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那我們西方人就準備過上苦日子了。 …這段話夠現實夠直白完全反映出西方人的高高在上與傲慢態度。

  • @user-sc3fm1ur9q
    @user-sc3fm1ur9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講了好機年崩潰 還不是沒崩 都給你們說就好了

  • @user-vq7ot2fx7s
    @user-vq7ot2fx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最后那个例子 别人干得比你好, 还比你便宜, 你不去反思自己 去怨恨别人。那只会越来越困难。

    • @user-cv1ty1dg1j
      @user-cv1ty1dg1j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內卷還卷出優越感了是吧 你來我這邊上班 記得要給我錢 是我給你機會上班 你要感恩我要愛我如愛國 愛國不如愛我

    • @hchen1851
      @hchen1851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這就是內捲的源頭思想啊!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hchen1851不是说自由市场吗😂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cv1ty1dg1j 怎么?以前中国制造衣服鞋袜子的时候,老美可高兴的很,那时怎么不说中国产能过剩!现在中国高科技产品便宜了,就成了产能过剩了,哈哈哈

    • @brucel7430
      @brucel743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bk6pw6ji7s 問題是, 真的有自由市場嗎? 中國沒有, 美國也沒有, 全世界都沒有, 只有相對更自由而已.

  • @TheKenzhang
    @TheKenzh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有没有可能是美国的车卖的太贵了?随便一辆车,现在卖四五万美元。 Toyota Corolla.在美国要卖3万美元,在中国10万人民币出头,中国现在人均gdp刚刚过13,000美元,沿海大城市已经在25,000美元以上,这个时候正是私家车大发展的时候,中国现在每千人用车比例不过才200多,按照美国和日本的水平,按理说应该到800多才合理。还有剩下的发展空间呢。

    • @forcebender5079
      @forcebender5079 Місяць тому

      美欧在电动车上基本竞争不过中国,尤其是电池方面被中国全方位打压,干不过了开始耍赖。

    • @user-nb7ji5fs6q
      @user-nb7ji5fs6q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美國車貴? 我們家在美國五個人有五輛車 很正常的

    • @supergogogo
      @supergogogo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美国车确实太贵,并且是必需品

    • @danbhdwei2014
      @danbhdwei2014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nb7ji5fs6q 那些很多都是二手的比较多

    • @brucel7430
      @brucel7430 Місяць тому

      Toyota Corolla在美國沒有要賣3萬刀了, 我親戚上年年底去買新車, Corolla稅前都是2.1~2.4萬左右. 2023年, 美國人均收入都接近$6萬, 可以買兩部有餘, 中國人人均GPD一年在中國都買不到一部. 更不要說, 你只比賣的價格是沒什麼意義的. 因為兩國無論是生產成本, 營運成本, 還有對消費者的保障都不同 中國大部份人都生活在城市, 如果你要中國按美國的水平, 只是塞車花了大部份時間了. 還發展!?

  • @user-wn3wr5kx8q
    @user-wn3wr5kx8q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只要讓人有事做,有什麼好亂了,誰不愛便宜又好用了!

  • @13xingua
    @13xingua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有点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一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

    • @Drety587
      @Drety587 20 днів тому

      当年没说出来的话是人家买衬衫用的是Cash,中国买飞机用的是杠杆

  • @li-xv6gj
    @li-xv6gj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产能的调整难道不应该是通过市场调节吗?中国相信自由市场的调整而已,现在反倒是西方要求中国政府干预市场了

    • @user-kp9gq4jc4y
      @user-kp9gq4jc4y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中國有自由市場??你在說笑啊😂

    • @user-cv1ty1dg1j
      @user-cv1ty1dg1j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你是說上班還要付錢給老闆讓你上班嗎?是滿自由的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疫苗都不让进口,舍近求远买贵的巴西蛋的人就不要谈论自由市场了,有资格吗😂

    • @user-jt2yx8xq7y
      @user-jt2yx8xq7y Місяць тому

      自由市場不一定能解決一切呀,站在美國角度,開放中國產能過剩幹掉自己家企業,然後再花好幾年讓市場重新平衡不太可能
      經濟大蕭條時期已經演過一次了,全世界花了十幾年才讓經濟回歸正軌

  • @user-ve3gc3im7y
    @user-ve3gc3im7y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粉紅:天天喊崩潰,結果中國還是世界經濟第二,正要奔一,哈哈

  • @sammychen367
    @sammychen367 Місяць тому

    再說就要懲戒了喔

  • @AdrianCHOY
    @AdrianCHOY 9 днів тому

    当前,美国的国债水平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加上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我的担忧非常深刻。如果美国有一天无法按期偿还其债务,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甚至可能引发全球冲突。历史证明,当一个主要经济体未能履行其债务义务时,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在美国的情况下,这样的违约可能会破坏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
    尽管认为美国可能会通过挑起大规模冲突,如第三次世界大战,来逃避其债务似乎有些极端,但这却突显了财政管理不善和国际摩擦所带来的严重风险。如果一个国家无法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义务,那么消灭那些债权人便成为一种严酷但真实的考量。
    我担心我们已经接近这样一场冲突的边缘。局势如此动荡,以至于美国的一次违约就可能成为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 @user-mt5bx5ck1o
    @user-mt5bx5ck1o Місяць тому +41

    中國經濟已經死路一條了 共產黨的玩法 就是我慘沒關係 只要把其他人拖下水跟我一樣慘 我就沒有輸 就跟之前的武漢肺炎一樣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你是指高端疫苗?

    • @user-ym7no3qc6s
      @user-ym7no3qc6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我比較好奇不允許中國出口,那不就只允許中國買貨卻不能賣貨嗎? 各國都是在內銷跟外銷做來回抉擇,如果怕中國便宜的產品優勢太強,那倒是自己加價跟中國買啊,不然原本就是走消費者選擇。而且為何美國主導互聯網跟智慧型手機的時候沒人怕?現在單純就是西方國家在製造業上競爭不過,想要課稅。而且西方國家不是單純課懲罰性關稅來打擊其他國家的製造業,他們還打著環保名義搞出了碳稅想要對自己的企業以及其他國家要錢,但實際上碳稅只會造成業者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造成通膨,且他們西方國家自己先爽完石化燃料跟砍完樹,現在又不給其他發展中國家補償還要別人不能開發,這不就明擺著在打壓別人發展?而且這不是單純對中國,甚至對非洲、中南每周、整個亞洲也有影響

    • @user-re1yu3iq6f
      @user-re1yu3iq6f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bk6pw6ji7s最標準的那種示範馬上出現了😂

    • @huangbatian
      @huangbatian Місяць тому

      哟,大陆经济都要完的话,全世界哪个能好?
      看清楚,下面这些数据:
      大陆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种类,60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工业产值世界第一,制造业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上热效率最高的汽油机,柴油机,蒸气机,燃气机,电动机,全在大陆。
      大陆2023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50.2%、66.6% 和 55.0%。
      卡车产量常年第一,是第2名到最后一名的总和。
      大陆钢产量大于第2名到最后一名的总和。 铝产量大于第2名到最后一名的总和。
      大陆锗行业产量占全球锗产量的72%,镓产量的占比超过90%。
      大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是欧盟27国用电量总和;风电装机容量338.31GW,占全球40%。
      大陆2023年动力电池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大陆年发电量世界第一,几乎是世界第二的两倍。
      大陆光纤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国内铺设总长度达到579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大陆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全球占比超过50%,2022年产能达到2亿平方米,占全球总产能62.7%的。
      大陆玻璃产量达8.6亿重量箱,大于第2名到最后一名的总和。

    • @user-bk6pw6ji7s
      @user-bk6pw6ji7s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re1yu3iq6f 你说怎么示范,请明示

  • @zitaziv
    @zitaziv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有一種日本當初簽廣場合約前的即視感

    • @user-es2tx2my6r
      @user-es2tx2my6r Місяць тому

      情况不一样,美国在日本有驻军,别说签广场协议了,叫天皇吃屎都没问题,日本的经济,军事,科技还有政治都被美国掌控,当然台湾也一样!共产党就不一样了,别说广场协议了,今年8月金砖国家会议要通过非美元支付体系,直接威胁美元霸权!

  • @user-ym7no3qc6s
    @user-ym7no3qc6s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而且如果西方國家怕產業被中國主導,但當初智慧型手機跟互聯網不也是被美國主導?看全球百大就知道是美國有多家產業了,現在講白了就單純是商業戰,但商業戰真的可以用誰對誰錯去討論嗎?這不就單純是消費者的選擇?硬要干涉的話,那就加價買中國產品,要求他們用同樣的價格來販售啊,怕對方賣便宜好用的產品到底是鬧哪樣?

  • @user-xt6ui5lo4y
    @user-xt6ui5lo4y 29 днів тому +1

    去年中國杭州灣海水核污染是日本800倍,中國人依舊照吃魚貨
    中國快完蛋了,國內大型企業總負債數十兆人民幣,就等銀行爆發負債撐不住中國經濟必倒,這4年疫情期間至少有一半外資跑了(而且大多是需要非常多人力工廠),加上中國富豪也是一年比一年多移民海外也帶走非常多資金,最恐怖是現在中國是縮膨,內需消費一年比一年低,中國人沒錢消費一年比一年多,工廠一堆倒閉一年比一年嚴重
    鄭州富士康確定轉投資在印度設廠,光是中國鄭州廠就有32萬中國勞工失業
    中國外資大逃亡,中國工廠倒閉一堆,失業率一直往上爬,去年才會有3萬中國人想偷渡美國討生活,偷渡人數是前年10倍

    • @user-xo4kx7uf8y
      @user-xo4kx7uf8y 29 днів тому

      民进党是这样的 看三立看多了

    • @user-xt6ui5lo4y
      @user-xt6ui5lo4y 29 днів тому

      @@user-xo4kx7uf8y 事實如此,中國經濟非常慘

  • @chrisdt2297
    @chrisdt229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說實話,中國有些產業是認真的捲的沒必要到感覺在自殘了
    前面品牌端拼命砍價,後面產業鏈被壓縮到極限,然後沒人敢提價確保利潤
    製造環節排除掉少數巨頭大多都在燒錢,不燒到死決出勝負不停,結果決出勝負之後消費習慣與預期已經養成了想獲取利潤都難
    且不少產業已經沒有顯著的外國競爭者威脅,不在需要倚靠低價做護城河

  • @user-hh1pu7zv9x
    @user-hh1pu7zv9x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突然發現范姐的髮型和蔡英文好像啊😂

  • @user-fc1mq3mx3k
    @user-fc1mq3mx3k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中国经济有没有陷入僵局?有,而且问题非常大。房地产枪一家接一家爆雷,房价下跌,人民不愿意买房,不知道这个趋势要持续多久。出生率更是一路走低,这个是长期问题。
    有没有产能过剩?没有,产能过剩是高价生产市场无法负担的商品。但中国目前是在低价生产市场可以负担的商品。

  • @else-jc8lu
    @else-jc8lu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作为大陆人我是巴不得其他国家也产能过剩的。
    比如榴莲等水果,我上次买了个花了200元,什么时候便宜下来呢?
    或者台湾生产的显卡,我也想便宜买啊。。。

  • @neabot_vacuumofficial7471
    @neabot_vacuumofficial747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实际上大陆现在产能严重过剩,内卷非常严重。工厂不赚钱,但是为了养活工厂而不得不维持着

  • @xmz70
    @xmz70 Місяць тому

    没有知识产权保护,那里有高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