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A8-9600 最大的價值就是.....多年以後她的主板更新BIOS 可以讓你裝上5700X3D 再戰N年 哈哈哈......
確實🤣
共用浮點運算單元.......實際上也可以把另一個核心當作是超線程 那麼8核就相當於4核8線程推土機的效能的確就是如此程度另一個原因是推土機是為了伺服器推出的 所以比較注重CPU方面的能力因為結構跟以前不一樣 造成優化不夠好 這是真的頻率高造成高溫.......這不太能這樣說 因為它整個推土機系列,最早的FX4100是32奈米到最後的FX8000系列是28奈米......而INTEL在同樣的時間段裡面從I7-2600ㄧ樣32奈米 ->22->16->到I7-6800K 已經到14奈米到後期 拿28奈米跟14奈米 能比啥 當然是不能比呀ˇˇ"。
沒有這回事,AMD每年寫的PDF已經告訴大家;推土機的架構是故意壓低效能 縮減CPU面積空給GPU用他們要抓的是Sweet Point,推土機設定目標就是80% K10;也就是說一開始AMD就打算做爛CPU為什麼會有這個決定,取決於他們是因為想做APU才收購ATiPC能用的CPU size在那個年代是受到限制的大概220mm^2,一顆Die能裝的面積受限制 那就要分配面積的使用比例這也就是AMD所謂的Sweet Point,CPU如果持續像K10大顆那就裝不了8核心最終APU的比例是雙方各一半,APU砍掉GPU那一半 都拿來做CPU 就是8核的FX(入門的APU跟AMD所謂的"高階"CPU成本是一模一樣)推土機架構跟GCN都是以這個前提開發出來的東西,你可以看作 他們想把面積留給GPU用 CPU堪用就好不重要(或者說併購後的ATi掌握了AMD的開發方向 讓高層忽視AMD原本的CPU設計團隊)後來大神降臨,還是原本AMD CPU設計的團隊就開發出Zen至於Piledriver跟Steamroller則是Bulldozer 推出GG後的急救方案,即便最新的版本嚴格來說也只作到95%的K10當時還有個bobcat這個設計目標是90%K10(但本身維持傳統CPU設計 不像Bulldozer有兩組整數運算)放在mobile平台上,它就變成了atom killer;如果沒有大神降臨開發zen 在bulldozer失敗後接上來得很可能就是這個bobcat
@@rangeo1492sweet point基本上是marketing team 在救風向 bulldozer 發表前吹太大了 下不來台 買了ATi 又deliver不及 只能劍走偏鋒吹一些不成熟的生態(HSA異構) bulldozer一開始就share FPU 又走P4失敗的高頻寬架構老路 GF製程做不出來 直接爛尾
最早推土機系列 跟APU系列是兩套不同架構 。我猜是到後面 研發經費問題。取捨之間 才把兩者共用同一架構。
@@歸虛 APU一開始是Star core/K10的架構 我記得那時候有說過star已經沒有再加強的空間了 bobcat又太弱 資源也只夠做這麼多
推土機 打樁機製程比較老 而且核心設計比較奇葩對面已經到22nm、14nm 比較新直到瑞龍改用新製程才好起來不然fx8350居然超不過2600xCCX單元就是以此為基礎誕生的
加油
好神奇喔! 為什麼GIGABYTE GA-AB350-Gaming 3 主機板,盒裝是寫盈嘉? 難不成到中國平台都要改名? 是我誤會了 沒注意到盈嘉外盒是INTEL 主機板@@
您誤會了啦,盈嘉主板是大陸的一間小廠,裡面裝的是魔改的ITX X79,這畫面是我從我之前的影片拿過來用的😊
不過有一說一,技嘉在中國確實混得很糟,因為技嘉堅持「台灣製造」等字眼,造成辱華風波,在中國會被稱作「賣國嘉」、「勇氣牌」等,並會將技嘉LOGO打馬賽克。
希望 Windows 11 23H2 之後的更新能有所改進。目前我使用 Ryzen 5 3600 搭配 RTX 3070 運行 ComfyUI 和 SD AI,遇到 GPU 共享記憶體的問題,無法讓 GPU 利用 DDR4 記憶體來擴展。
@@EricTechnology一個筆電文宣,害了整個部門的經典案例😂
@@EricTechnology大陸內部偏激又自卑的排外情緒是這樣的,很多人都在跟風,不過技嘉確實不如同為台廠的華碩,衛星
當時幫朋友 組 A10 CP值超高 當時線上遊戲都能玩 當時窮學生路過
看到這個想到當初沒啥錢的時候用著多年前的i74710HQ配850M筆電掛上After Burner 跟 XTU後降壓超頻跟改良散熱的日子。用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健康度50%的美光MX500-128G,在上面跑坦克世界,想想也蠻有樂趣的。
我以前測FX4100 R15 分數是267cb...以前自己的測試報告留著一句話: "大致上來說 FX-4100與I5-650(2C4T)效能差不多"A8-9600 還是用28奈米做的 爭霸是不用想,INTEL都到14奈米+++了但以現在的角度來說,能看H265的影片 就不錯了 上上網看YT不太費力就不錯了。我下載機還在用FM1的A6-3670呢 看H265 有安裝LAV軟體解碼器 上YT看影片還是有點吃力 準備要淘汰了可惜這板子可接6個SATA 換新一點的都只有4個SATA了 不太夠用ㄋ。在那個APU系列 A10-7850K是CPU能力最強的 後來出的A12-9800都贏不過他 但內顯勝過。(P.S.FPS遊戲的話 7850K還勝過A12-9800)(3000G用12奈米製程 2核4線程 3CU就打敗了兩者)而A10-7850K買的那時候 AMD有說他的內顯可以拿來支援FPU運算結果好像微軟這方面有問題 後來就沒消沒息所以那時候的AMD可能有跟老黃ㄧ樣想在GPU部分搞運算能力共用架構的想法 可惜沒搞成RYZEN有點算是部分接續了推土機的架構 ----"模組化"架構的想法FX4100是2核CPU共用1個FPU為1模組 2模組搭建而成 4核 後續到4模組成8核RYZEN是4核CPU/FPU為1模組 2模組搭建而成 8核一晶片 兩晶片成16核 撕裂者可以用到4晶片 後來用到8晶片 模組化而成。現在撕裂者 8核1模組 兩模組成16核一晶片 8晶片可到128核後面直接16核一晶片不分兩模組了 不過可能會分大小核 更後面32核一晶片都是小核 或許可能已經出來了。
FPU 共用其實嚴格就不是雙核了 再來想走高時脈寬指令也是大敗筆 不過聽說cpu大神 Jim Keller 離開前在Intel做的架構是用多核去組合一個超強大核的路線 但是好像內鬥就不幹了
@@ASDAA15 不是雙線程 只是可以視同單核雙線程 不過多了一個CPU控制單元 可以看情況運用。效能上比較也是如此FX4100 4核只能跟INTEL的雙核4線程比 而且FPU還弱一線 只有AES256比較強。我覺得是應該組合一個超大核甚至內部是用128BIT 256BIT同時執行當然這樣的麻煩就又要增加一些關於128BIT的指令集在CISC的道路上一騎絕塵了~堆核心的方式有上限大概256核就差不多了 512核是極限 以目前的了解 是不可能有1024核存在的價值跟意義所以差不多到256核之後還想要更強 就得增加單核能力。
AM4腳位到現在都幾年了,還能繼續用新的CPU咧
當初投靠AMD的,現在贏麻了🤣
🥲我舊電腦用的CPU就是Pentium G4560......
推土機很可惜,如果當年的製程足夠新,快取得得夠大,推土機本身的效能並不會太糟糕,至少當年跟同代的i7還是能夠在多核心效能上面競爭我當時從FX8350換到i7 6700K的時候,在多核心應用上面就有感覺到明顯的效能退步但是單核心效能就真的很笑能了
是用什麼剪輯軟體
Davinci Resolve 19
我有買顆A12-9800來玩 搭華碩X370是能超倍頻的但拉到x42遊戲會報錯x43就直接開不了不知道是不是抽了顆雷🥲
有考慮換掉主力機的3060嗎 感覺算是個入門卡之前自己用3060玩後多遊戲都會卡頓換4070ti 就沒問題了
原本配電腦時是用4070,我爸說一張卡兩萬太貴(當時),所以就往下選,我那時候還比較菜嘛,什麼卡不選,選一個垃圾3060
@@h.l.y-sky 當然想換掉,之前應觀眾推薦購入了A750 8G,結果賣家沒出貨😰
之前開過A8 5600K 用鋁製散熱器還會撞到溫度上限關機 一定要銅的
我直接拿FX的散熱器壓,涼快的不要不要~
開頭三秒字幕就出包
在肝了,放在置頂
这款好像不正常nvme协议吧?
這款APU直出PCIE只有X8,因為內顯佔用掉了一些PCIE頻寬
要榨乾GPU應該要跑2K吧 基本上就不太關CPU的事了
手邊沒1080P以上的螢幕🫠
這兩難,因為高解析度會爆顯存(最多就2G) 1080p就很勉強了720p或者540p更適合這塊內顯
我猜他應該是指後面外接顯卡的部分,我說要讓顯卡產生瓶頸,結果1080P開最高了也不行,所以要上2K
A8還是舊架構 所以可能AMD想要蛋雕他(當時AMD被INTEL屌打那麼久都沒死了 為甚麼現在INTEL也沒有被屌打多久就說要死了 尤其是現在INTEL好像也要放棄自家工藝要轉台積電了 AMD也是蛋雕GF後翻身的
GF真的是累贅🤣
現在IDM的路已經很難走下去了,專業分工才是王道。
建議還是多花500買 r5 2400g 各方面都比較順 基本上多500效能翻好幾倍
當然,這次只是好奇來玩玩看初代AM4 APU🤣
不过这颗核显已经可以干翻I家挤了一万年牙膏的HD 600全系核显了
編解碼 intel強圖形性能 AMD贏
我有用 FX-8120 來收藏 而且能用"
我有FX8150(觀眾送的),還有FX6100(垃圾場撿到的),都是可以正常開機!
@@EricTechnology 真棒
牙膏的4核配40系能超順跑
對,這遊戲CPU要求有夠低🤣主要是顯卡瓶頸太嚴重
太慘了😂可見這幾年AMD進步有多大了
Zen:瑕不掩瑜Zen+ :青出於藍Zen2: 一鳴驚人Zen3: 傲視群雄Zen架構真的是傳奇
实际上amd打败intel应该算是台积电打败了intel的芯片厂。ryzen第一代的稳定性其实非常差,zen2才开始改善,zen3才稳定。
電子拉基
就是辣雞才好玩😁
但是300元實在真香
丟棄才叫垃圾
內顯,結果沒測影音編解碼只測遊戲,那不如別測
1080P的YT可以順暢播放,文書時雖然時常滿載,但還可以接受,整體就775的水準。A8-9600的內顯只有H.264的編解碼,所以2K以上就稍嫌吃力,2K只能維持影片播放30幀(CPU軟解)。一開始是我太高估這CPU的效能,認為他像Vega一樣有入門顯卡的水準,結果就是影片裡的那樣。下次我會根據定位對評測內容做出調整,謝謝您的建議。
A8-9600 最大的價值就是.....多年以後她的主板更新BIOS 可以讓你裝上5700X3D 再戰N年 哈哈哈......
確實🤣
共用浮點運算單元.......
實際上也可以把另一個核心當作是超線程 那麼8核就相當於4核8線程
推土機的效能的確就是如此程度
另一個原因是推土機是為了伺服器推出的 所以比較注重CPU方面的能力
因為結構跟以前不一樣 造成優化不夠好 這是真的
頻率高造成高溫.......這不太能這樣說 因為它整個推土機系列,最早的FX4100是32奈米
到最後的FX8000系列是28奈米......
而INTEL在同樣的時間段裡面從I7-2600ㄧ樣32奈米 ->22->16->到I7-6800K 已經到14奈米
到後期 拿28奈米跟14奈米 能比啥 當然是不能比呀ˇˇ"。
沒有這回事,AMD每年寫的PDF已經告訴大家;推土機的架構是故意壓低效能 縮減CPU面積空給GPU用
他們要抓的是Sweet Point,推土機設定目標就是80% K10;也就是說一開始AMD就打算做爛CPU
為什麼會有這個決定,取決於他們是因為想做APU才收購ATi
PC能用的CPU size在那個年代是受到限制的大概220mm^2,一顆Die能裝的面積受限制 那就要分配面積的使用比例
這也就是AMD所謂的Sweet Point,CPU如果持續像K10大顆那就裝不了8核心
最終APU的比例是雙方各一半,APU砍掉GPU那一半 都拿來做CPU 就是8核的FX
(入門的APU跟AMD所謂的"高階"CPU成本是一模一樣)
推土機架構跟GCN都是以這個前提開發出來的東西,你可以看作 他們想把面積留給GPU用 CPU堪用就好不重要
(或者說併購後的ATi掌握了AMD的開發方向 讓高層忽視AMD原本的CPU設計團隊)
後來大神降臨,還是原本AMD CPU設計的團隊就開發出Zen
至於Piledriver跟Steamroller則是Bulldozer 推出GG後的急救方案,即便最新的版本嚴格來說也只作到95%的K10
當時還有個bobcat這個設計目標是90%K10(但本身維持傳統CPU設計 不像Bulldozer有兩組整數運算)
放在mobile平台上,它就變成了atom killer;如果沒有大神降臨開發zen 在bulldozer失敗後接上來得很可能就是這個bobcat
@@rangeo1492sweet point基本上是marketing team 在救風向 bulldozer 發表前吹太大了 下不來台 買了ATi 又deliver不及 只能劍走偏鋒吹一些不成熟的生態(HSA異構) bulldozer一開始就share FPU 又走P4失敗的高頻寬架構老路 GF製程做不出來 直接爛尾
最早推土機系列 跟APU系列是兩套不同架構 。
我猜是到後面 研發經費問題。
取捨之間 才把兩者共用同一架構。
@@歸虛 APU一開始是Star core/K10的架構 我記得那時候有說過star已經沒有再加強的空間了 bobcat又太弱 資源也只夠做這麼多
推土機 打樁機製程比較老
而且核心設計比較奇葩
對面已經到22nm、14nm 比較新
直到瑞龍改用新製程才好起來
不然fx8350居然超不過2600x
CCX單元就是以此為基礎誕生的
加油
好神奇喔! 為什麼GIGABYTE GA-AB350-Gaming 3 主機板,盒裝是寫盈嘉? 難不成到中國平台都要改名? 是我誤會了 沒注意到盈嘉外盒是INTEL 主機板@@
您誤會了啦,盈嘉主板是大陸的一間小廠,裡面裝的是魔改的ITX X79,這畫面是我從我之前的影片拿過來用的😊
不過有一說一,技嘉在中國確實混得很糟,因為技嘉堅持「台灣製造」等字眼,造成辱華風波,在中國會被稱作「賣國嘉」、「勇氣牌」等,並會將技嘉LOGO打馬賽克。
希望 Windows 11 23H2 之後的更新能有所改進。目前我使用 Ryzen 5 3600 搭配 RTX 3070 運行 ComfyUI 和 SD AI,遇到 GPU 共享記憶體的問題,無法讓 GPU 利用 DDR4 記憶體來擴展。
@@EricTechnology
一個筆電文宣,害了整個部門的經典案例😂
@@EricTechnology大陸內部偏激又自卑的排外情緒是這樣的,很多人都在跟風,不過技嘉確實不如同為台廠的華碩,衛星
當時幫朋友 組 A10 CP值超高 當時線上遊戲都能玩 當時窮學生路過
看到這個想到當初沒啥錢的時候用著多年前的i74710HQ配850M筆電掛上After Burner 跟 XTU後降壓超頻跟改良散熱的日子。
用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健康度50%的美光MX500-128G,在上面跑坦克世界,想想也蠻有樂趣的。
我以前測FX4100 R15 分數是267cb...
以前自己的測試報告留著一句話: "大致上來說 FX-4100與I5-650(2C4T)效能差不多"
A8-9600 還是用28奈米做的 爭霸是不用想,INTEL都到14奈米+++了
但以現在的角度來說,能看H265的影片 就不錯了 上上網看YT不太費力就不錯了。
我下載機還在用FM1的A6-3670呢 看H265 有安裝LAV軟體解碼器 上YT看影片還是有點吃力
準備要淘汰了
可惜這板子可接6個SATA 換新一點的都只有4個SATA了 不太夠用ㄋ。
在那個APU系列 A10-7850K是CPU能力最強的 後來出的A12-9800都贏不過他 但內顯勝過。
(P.S.FPS遊戲的話 7850K還勝過A12-9800)
(3000G用12奈米製程 2核4線程 3CU就打敗了兩者)
而A10-7850K買的那時候 AMD有說他的內顯可以拿來支援FPU運算
結果好像微軟這方面有問題 後來就沒消沒息
所以那時候的AMD可能有跟老黃ㄧ樣想在GPU部分搞運算能力共用架構的想法 可惜沒搞成
RYZEN有點算是部分接續了推土機的架構 ----"模組化"架構的想法
FX4100是2核CPU共用1個FPU為1模組 2模組搭建而成 4核 後續到4模組成8核
RYZEN是4核CPU/FPU為1模組 2模組搭建而成 8核一晶片 兩晶片成16核
撕裂者可以用到4晶片 後來用到8晶片 模組化而成。
現在撕裂者 8核1模組 兩模組成16核一晶片 8晶片可到128核
後面直接16核一晶片不分兩模組了 不過可能會分大小核 更後面32核一晶片都是小核 或許可能已經出來了。
FPU 共用其實嚴格就不是雙核了 再來想走高時脈寬指令也是大敗筆 不過聽說cpu大神 Jim Keller 離開前在Intel做的架構是用多核去組合一個超強大核的路線 但是好像內鬥就不幹了
@@ASDAA15 不是雙線程 只是可以視同單核雙線程 不過多了一個CPU控制單元 可以看情況運用。效能上比較也是如此
FX4100 4核只能跟INTEL的雙核4線程比 而且FPU還弱一線 只有AES256比較強。
我覺得是應該組合一個超大核
甚至內部是用128BIT 256BIT同時執行
當然這樣的麻煩就又要增加一些關於128BIT的指令集
在CISC的道路上一騎絕塵了~
堆核心的方式有上限大概256核就差不多了 512核是極限 以目前的了解 是不可能有1024核存在的價值跟意義
所以差不多到256核之後還想要更強 就得增加單核能力。
AM4腳位到現在都幾年了,還能繼續用新的CPU咧
當初投靠AMD的,現在贏麻了🤣
🥲我舊電腦用的CPU
就是Pentium G4560......
推土機很可惜,如果當年的製程足夠新,快取得得夠大,推土機本身的效能並不會太糟糕,至少當年跟同代的i7還是能夠在多核心效能上面競爭
我當時從FX8350換到i7 6700K的時候,在多核心應用上面就有感覺到明顯的效能退步
但是單核心效能就真的很笑能了
是用什麼剪輯軟體
Davinci Resolve 19
我有買顆A12-9800來玩 搭華碩X370是能超倍頻的
但拉到x42遊戲會報錯x43就直接開不了
不知道是不是抽了顆雷🥲
有考慮換掉主力機的3060嗎 感覺算是個入門卡
之前自己用3060玩後多遊戲都會卡頓
換4070ti 就沒問題了
原本配電腦時是用4070,我爸說一張卡兩萬太貴(當時),所以就往下選,我那時候還比較菜嘛,什麼卡不選,選一個垃圾3060
@@h.l.y-sky 當然想換掉,之前應觀眾推薦購入了A750 8G,結果賣家沒出貨😰
之前開過A8 5600K 用鋁製散熱器還會撞到溫度上限關機 一定要銅的
我直接拿FX的散熱器壓,涼快的不要不要~
開頭三秒字幕就出包
在肝了,放在置頂
这款好像不正常nvme协议吧?
這款APU直出PCIE只有X8,因為內顯佔用掉了一些PCIE頻寬
要榨乾GPU應該要跑2K吧 基本上就不太關CPU的事了
手邊沒1080P以上的螢幕🫠
這兩難,因為高解析度會爆顯存(最多就2G) 1080p就很勉強了
720p或者540p更適合這塊內顯
我猜他應該是指後面外接顯卡的部分,我說要讓顯卡產生瓶頸,結果1080P開最高了也不行,所以要上2K
A8還是舊架構 所以可能AMD想要蛋雕他(當時AMD被INTEL屌打那麼久都沒死了 為甚麼現在INTEL也沒有被屌打多久就說要死了 尤其是現在INTEL好像也要放棄自家工藝要轉台積電了 AMD也是蛋雕GF後翻身的
GF真的是累贅🤣
現在IDM的路已經很難走下去了,專業分工才是王道。
建議還是多花500買 r5 2400g 各方面都比較順 基本上多500效能翻好幾倍
當然,這次只是好奇來玩玩看初代AM4 APU🤣
不过这颗核显已经可以干翻I家挤了一万年牙膏的HD 600全系核显了
編解碼 intel強
圖形性能 AMD贏
我有用 FX-8120 來收藏 而且能用"
我有FX8150(觀眾送的),還有FX6100(垃圾場撿到的),都是可以正常開機!
@@EricTechnology 真棒
牙膏的4核配40系能超順跑
對,這遊戲CPU要求有夠低🤣
主要是顯卡瓶頸太嚴重
太慘了😂可見這幾年AMD進步有多大了
Zen:瑕不掩瑜
Zen+ :青出於藍
Zen2: 一鳴驚人
Zen3: 傲視群雄
Zen架構真的是傳奇
实际上amd打败intel应该算是台积电打败了intel的芯片厂。ryzen第一代的稳定性其实非常差,zen2才开始改善,zen3才稳定。
電子拉基
就是辣雞才好玩😁
但是300元實在真香
丟棄才叫垃圾
內顯,結果沒測影音編解碼只測遊戲,那不如別測
1080P的YT可以順暢播放,文書時雖然時常滿載,但還可以接受,整體就775的水準。
A8-9600的內顯只有H.264的編解碼,所以2K以上就稍嫌吃力,2K只能維持影片播放30幀(CPU軟解)。
一開始是我太高估這CPU的效能,認為他像Vega一樣有入門顯卡的水準,結果就是影片裡的那樣。
下次我會根據定位對評測內容做出調整,謝謝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