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озмір ві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увати елементи керування програвачем
Автоматичне відтворення
Автоповтор
arch 現在真的像一個宗教 。我20年來來回回最終又是回到 debian,小型項目 alpine, 特別項目 openbsd
debian稳😁
感謝分享,最近因為報告太繁重,預算的考量下購入了一台有Linux沙盒的ChromeOS筆電,只是發現這種模擬環境的Linux已經不夠我的使用需求了,所以只有用過Ubuntu的我正在考慮要將這台筆電的系統轉換到Arch看完這部影片後覺得Arch Linux還不錯,我打算嘗試看看!
Arch 也就安装麻烦点,使用起来比很多其他的发行版更方便,配合btrfs文件系统,定期快照,滚挂了也不怕
Manjaro也不错,arch的包都能用,而且有图形安装界面。
B站上刷到过你这个视频,现在又在UA-cam刷到了你的视频,神了😂
😁缘分呐(bushi)
单就Arch wiki的完善就能自主解决遇到的95%的问题。AUR的存在更是大大增加了软件的生态。只能说爽
是这样,aur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懒得折腾发行版了,现在桌面用 debian sid,服务器用 debian stable。
我linux入门是debian,10年后用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debian,反正我只是服务器上面用,只要能跑点服务什么发行版都无所谓。
arch 是入门linux的好途径,wiki非常丰富
我怎么觉得这个视频是对arch的反向宣传 安装困难 维护困难 挂掉的风险高 出了滚动更新也没什么过人之处 普通人没必要那么激进的更新 还会滚挂。。。
真的不能亂滾,我就是滾掛了 現在都換debian base的系統
@@magicsomeone都2024了,还能滚挂
安装很难吗,arch安装是所有linux发行版中最快的
@@emeportage 问题是视频里看不出来 arch 有什么优势,只看到没苦硬吃
或许是反向宣传吧,因为从自己视角的体验都带有很多主观性。Arch专业性上的优势,我这个入门爱好者不敢班门弄斧。Arch目前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我還是喜歡Linux mint. 滾動式更新根本是假議題。每次大版本更新就把home備份出來,從灌就好啦。穩定好用。
你那麼喜歡重灌呀?
#14:30 其实也可以用timeshift设置定时备份,我在用linux当主要系统的时候都会配一个额外的硬盘定时存备份,防止系统因为更新而出现问题,并且备份还有好处就是丝滑回滚
10:19 我之前也是想尝试Linux替代windows,但是最后我还是认清楚了现实,应该让专业的系统干专业的事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装过,麻烦得很。试过一轮各linux后,还是觉得linuxmint最好,输入法直接有了,哈哈。还有黑苹果啥的折腾,chromeos也开箱可用不错。
倒腾派、折腾派等很不错呀~
2002年,尝试了Red Hat Linux 7.2。折腾了很久安装到mmx200的机器上。那会Linux的桌面体验远不如现在成熟,Linux发行版选择也不多。2003年,改用BluePoint Linux 2.0,还挺好用。2005年~2010年一直使用Fedora。2010年至今,Debian和OpenSuse。
@@michaelw5660 蓝点以前不错,可惜后来挂了
工具而已,那个快用哪个,都docker时代了,用哪个都一样
初用Linux 的人要先用 Debian, 這個視頻適合用了幾年 Linux 的人。我也是入門級的Linux 使用者,我覺得這個視頻很好。
新手适合用ubuntu,更简单一些
Arch 可能安装门槛看起来会比较高,不过 Arch 系的其他发行版也不是不能考虑,考虑到 Arch Wiki 这个比较完善的文档系统,其实我认为 Arch 系也不是那么得对新手不友好。不过让我给建议我可能还是会优先推 Ubuntu,开箱即用上做得比较好,虽然它商业味太浓我不太喜欢 XD
佩服。一直因为生态原因放不下 windows,看 Uper 用了五个月,我想绝大多数软件应该都有了。啥时候可以玩起来了
作为探索和尝试是可以的,可以体验到Arch的特色,当然玩玩游戏也可行。
一個介紹Arch 卻沒說Arch 產生的原因跟目的反倒是著重在OS 軟體使用上而這個所有Linux based都是類似體驗以現在來說沒那個必要用Arch (誘因趨近為零),真的要走極端會去Gentoo
一般用户只想使用电脑,而不像成为电脑专家,就像大多数人只想吃东西,而不是想成为厨师
這個比喻不恰當,win是預製菜,不難吃但上限也就那樣了。而Linux是你自己做菜,不會做很難吃,但是如果你是個國宴大廚呢?你就會發現,win那個預製菜是什麼垃圾,真的是狗都不吃!
当你需要用到flatpak+podman+cockpit的时候,你就可以转到fedora和红帽系那边了。。。
Arch就個過程,撇除掉有沒有真正學習Linux本身的完成基礎操作。其實就是熟悉軟體生態
我的音响坏了吗
新手:ubuntu deepin 麒麟 入门: Mint fedora suse 高手:debian Arch/Majaro gentoo 职业:centos/redhat ubuntu
Debian 算是高手级别吗?
你這是畫了個圈啊!但也確實,職業其實應該排在入門差不多,水得一批,跟高手沒法比
笔记本你直接拷盘就行了,不用从头部署一遍了。我目前用的系统从最初的版本滚动到现在都快十年了,换电脑都是这么干的
什么时候体验以下nixos邪教
已经入教8年多了,一切都好😂
03年开始fedora4,算是正统;11年开始用大便,当时公司服务器用的就是没办法,偶尔还得串换着用OSX;17年跳槽了,买了性能本,看到arch抛弃686了就用了,现在直接manjaro或者endeavourOS养老,不折腾了;各个操作系统感觉没什么不同......只是门槛和收益不一样......这像追女一样,门槛成本精力需求越高,享受越........你懂;爽--有成本的;
博主是少有的分享的视频里没有错误的人。🤪
感谢认可啊🤩
很多Linux繫統在安裝的時候沒有圖形界面,安裝過程就像在終端裏面一樣需要手動輸入密碼設置語言鍵盤布局網絡,分區等,很麻煩
无论怎么对比,我都觉得非ARCH系的LINUX无法使用。
显示器不错,有品位
为什么 我的docker jellyfin 不能读到外部硬盘的path😢😢😢😢
硬盘路径有没有映射给容器?
系统嘛还是少折腾,拿来用就好
Manjaro是Arch分支,對初學者比較友好,可以試試
是的,当时也了解过,后期再去试试😁
@@watsonsdou 别听,对初学者最友好的还是ArcoLinux,manjaro还是有很多不和arch一样的,我记得之前有一些依赖包就是.ArcoLinux让你装arch和装ubuntu一样简单,然后完全是arch的主分支
首先我总是念ark,然后我搜了一圈,确实应该年arch,弓箭手那个arch
然而可能我这辈子都改不过来
既然你已经体验到了Arch神教的乐趣,是时候试试NixOS邪教了
他目前程度應該就算nixing 也是用成windows 的樣子 不會有什麼意義 ._.
有没有炒股的软件?
关于软件有时候不想用最新版,要用旧版本你得自行静态编译脱离依赖,这就是linux的劣势。至于小白编译是什么?怎么用啊?怕不是直接砸电脑了,而win平台只需要解压旧版本完事
例如python多版本,win平台只需要用便携包解压即用,根本就不需要配置。例如qbittorrent,我需要多个不同版本一个pt站运行1个,一个bt,我同时运行4/5个qb,解压即用不需要安装和配置。而linux怕不是折腾死人
然后软件迁移,因为win平台都是便携版,软件配置都在根目录,我重装系统跟玩一样。而linux又得重新折腾。
其實你的問題現在linux也解決了,你可以使用snap, flatpak, appimage......等等打包的軟體,規避軟體相依的問題。
AppImage、Flatpak 就是解决这种问题而生的啊,再不济还有 Docker
Windows 也是有 最近安裝某程式 結果它會呼叫Visual C++ runtime.它又有好多版本然後有的程式綁.net framework或不支援舊版比如Windows 7最近試裝php8就是這樣
滚挂的问题在ubuntu上偶尔也会出现,就是更新后系统挂了,虽然极为罕见,但确实也有
经常在大版本更新时出现😂
I use arch btw
debian testing也差不多了
aur, 丰富的wiki, 滚动更新, 确实是桌面的优选选择.但服务器就没办法了. 真希望有工具可以让debian的 apt 改造成 yay/pacman 的格式, 这样就不用记两套命令了.
@@WithDebugger 菜就多练
@@emeportage 呵呵, 照你这么说, vite 核心开发团队的 antfu 也是菜咯. 它统一npm yarn pnpm 命令专门搞了 ni 工具, 有 6k star.估计你这大神记忆力好, 看不上.
@@WithDebugger 乐
用过 Arch 一段时间,后来跳到 EndeavourOS 了。没什么原因,就是懒得敲命令安装了 (doge)
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watsonsdou 不过还是没有跑出 Arch 系,AUR 还是太舒服了,就是不敢说自己是 Arch 邪教徒了,怕被一些纯粹激进派嘴“用 Arch-based 也敢说自己用 Arch”😂
@@jks15satoshiyay yay yay yay yay yay 😂
试试Gentoo😂
还好,就是很多软件要自己打包,有点儿烦
我的第一套是kali上課需要的
谁家小孩
现在arch的安装镜像里面集成archinstall脚本了,如果不是为了熟悉操作系统直接傻瓜式安装就行了😂
是的,视频里提到了。有时间的话,一步一步命令下来也挺顺畅。哈哈
I use Arch btw
滾掛了先別急著重灌,到 /var/cache/pacman/pkg 找找看有沒有上一版正常的版本,然後使用 pacman -U
用命令行安装软件当然要方便很多!不过,现在在win11当中也可以用命令行安装软件,要用到的命令就是:Winget
他那个winget就跟自己双击安装软件一个样子, 而且里面的软件包很多好久不维护
@@Chris-Sone 比手动去网上找,再下载安装要好一些。另外,它里面的软件包并不是太新,这也是难免的,必竞用的人不多,必然不能倒推他们去不断更新。
我倒是挺喜歡winget 現在又支持sudo 裝軟體體驗蠻不錯的,更新也沒遇過比較慢的
steamdeck os 就是用的arch
没用过 Arch 不过 Linux 在桌面上并非所长 毕竟 Windows 和 macOS 的软件生态更丰富 家用的话 Armbian 和 OpenWrt 足够日常使用 VPS 之前用 CentOS 后来换了 Debian 目前还是稳定优先
确实是这样,Linux桌面用户数量小,绝大部分靠来自民间的爱,尤其桌面、软件交互的细节又是决定体验的关键因素。
还是ubuntu吧😂懒得折腾!ubuntu,安装docker,docker-compose,v2raya一装,基本搞定系统了,
什麼鬼東西?ubuntu的網紅系統 + docker這個套娃領頭人 + v2raya這個不知道有什麼毛病的東西(我的機器裝v2raya可以連上,但開一個網頁幾分鐘,奇慢無比,我用v2rayN)。這套組合拳下來,還不如用win可能還好點。(我用Arch)
面上是米家智慧屏吗?
多年前买的一款红米智能音箱,应该都更新好几代了
arch linux当服务器?
其实做 IT 的人,难道最恨的不就是安装系统和软件。
作為所謂的IT專業人士,我表示完全用不到linux,所有東西,包括服務器都還是喜歡用windows實現。有些東西沒有windows版本怎麼辦呢?答案很簡單,docker desktop...我的理解是linux,不管哪個發行版其實對於桌面使用和輕量級服務器使用來說,都沒有任何優勢。唯獨對於一些重量級服務器應用來說,linux可以極大的節省系統資源,這也是它唯一的優勢和存在價值。可能我的理解不正確,不過我的確是這麼認為的
感谢分享。因为我自己并非专业人士,只称得上一个初级homelab爱好者,所以也不能从专业角度进行深度交流(抱歉)。我日常工作都是靠Windows,可能就是由来已久的使用习惯,很喜欢Windows。尝试Linux更多的是打开眼界,从Linux切入看看这个开源的世界。说回homesever这一趴,真的很喜欢Debian以及它的衍生系统。
@@watsonsdou 嗯嗯,加油,自己喜歡就好。你對linux的掌握程度絕對超過了絕大部分的所謂IT專業人士。我的同事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會玩Linux哈哈
作所謂的IT專業人士,軟體開發,我表示這個世界完全可以不需要windows,會需要用windows的大部份都是要維護自己工作權(因為很常壞掉),可能我的理解不正確,不過這麼多年我長期使用幾種OS的經驗我是這麼認為的。
本人本業是網路交換機軟體開發,日常是一個arch桌面使用者與homelab愛好者,家中同時跑著openwrt, truenas, debian, ubuntu server。個人不太能同意你的看法,我認為linux的軟體開發應用都優於windows系統,所有的操作都能單靠cmd line與script完成。而你所謂的windows docker desktop底層實際上也是在windows上跑一個linux的虛擬機。
个人终端用windows无可厚非,服务器还使用Windows而不是Linux,私以为还是有些没苦硬吃的
R克
有沒有什麼系統佔用資源小,適合性能差的機器的LINUX推薦
armbian
@@wi86live 好的!謝謝!我看看
Mx 或 q4os
@@makechinadreamagain 好的!謝謝!
@@makechinadreamagain 我安裝Q4OS怎麼就當天能用?時間不準不能啟動嗎?MX還沒有下載過
学AI避不开linux,训练或者部署模型都在linux环境下才最方便,如果是windows,各种配置会折磨死你
windows上的wsl也不错呀,虽然有时候驱动需要反复配置
@@Aspirin2D 有时候比较新的模型还是不支持(不一定是什么问题,驱动问题可能更多),比如年初火起来的mamba,当时没人用win跑得起来,需要等一段时间,对于发实效性强的paper作者来说还得是linux
@@Aspirin2D 企业应用,用windows才是少数
不是 都用arch了 不试试manjaro?
manjaro是个纯垃圾
尝试过Ubuntu和OpenSuse,最终还是回到了熟悉的Win……,学习命令行不是门槛,主要还是习惯难改。
用习惯了 Linux,每次用 Windows 的 CMD 都像在坐牢
不折腾直接debian
Debian才是王道。
一直拿Debian和它的衍生系统做server用
用的第一个linux是红帽9
2004年前后,做vpn用
簡單來說,圖型化介面真的很方便。但Linux 系統對長期使用者來說。文字化介面才是神。對新手來說完全不友好。但對長期使用者來說文字化介面超方便。
並沒有,別胡說。長期使用者也不是受虐狂,桌面使用有vscode這種方便的圖形化編輯器,大部分人也不會想要用反人類的vi編輯器。裝軟體要不是那個搜索其實並不好用,不知為何總是超級慢,可能是代理沒掛上。不然也不會想要「默寫」軟體包名稱
@ 你真的有用linux嗎?我是有在電信機房工作的,上百台的linux數十台的windows。我不覺的我胡說。
@@steve0jobs 你要明確,電信機房那裡的都是Server!伺服器系統那不叫使用者,基本上維護完很久都不會動,只是運維,談不上使用。我說的是Desktop,日常使用的桌面系統,是要工作、看片、寫代碼、玩遊戲等等等等,像windows一樣使用的
@@velhlkj 在機房不叫使用者。....
@@steve0jobs 廣義上都叫使用者,但狹義上,一個是管理員/維護者,一個是Users(用戶),使用者是說用戶。這個影片一直講的都是「桌面用戶」或者是「日常使用」。而維護者其實並不太能算在這一類裡面。
怎麼沒人用ubuntu
ubuntu是最多人用的吧.但是爱捣鼓系统的肯定不用ubuntu了!
很多系統其實是ubuntu 分支例如我用的Linux Mint
我喜欢windows直到它趁我睡觉自动更新私自重启了我正在渲染的电脑我喜欢linux直到我用notepadqq打字打到一半 core dump Sway开个浏览器core dump模拟器刚进游戏core dump刚进桌面waybar core dump刚按了下键盘fcitx5 core dump装mocz-git编译器core dumpkvm死机蓝牙daemon core dump网卡驱动卡死
😄总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
老了,还是老老实实MacOS...
😁
Popos
大概2012年左右第一次接觸arch 有夠難裝XDDDDDDD
哇,挺早的了😁
每一款系统是红帽
最近看很多linux 介紹, 不是it 人員用個電腦就上上網,看看youtube , 最多寫下文件我是真不懂linux 除了免費,還有什麼優點
我是一位IT人員,在我的感受中會用Linux的情況只在於公司需要系統又不想要花錢買license或是不希望讓虛擬機的設備吃太多效能,那只好使用Linux,另外就是電腦的年紀太大了,新的windows無法讓他順暢運行,只好使用Linux或是其他OS讓他可以順暢使用,當然如果你所使用的軟體只能相容windows那自然不會考慮到Linux,反之沒有特別的需求只是要打打文件,追追劇,又不希望花錢換電腦,那Linux就是最好的選擇
其他情況的話可能是像要做一些特殊的操作,在windows上不方便就會有特殊的linux系統使用,例如kali
謝謝你的解答, 我最近就想試一下linux , 但就我的使用習慣來講, 我覺得win/mac 就比較適一般大眾使用者, 支援度也比較好, win11 也是我從win 7 的license 直接升上去的.
windows 許多功能不支援 bug又多又吃效能
对于非 IT 可能没什么必要吧。office adobe 等商业软件不兼容是最致命的。尽管开源世界有替代品。
众所周知,windows平台有轻巧的绿色软件,即单个可执行文件就是软件本身,不用安装,双击执行即可以使用,LINUX下面有没有这种软件呢?
appimage就是
archinstall老是失败,手动安装grub又装不上,我也是菜透了😂
遇到问题也正常,多试几次😁
archinstall沒用過,我還是習慣手裝。grub這東西應該還好,注意手冊中的磁盤路徑要對,要換成你自己的,別直接照著打。不用grub還有其他很多種啟動引導,Arch安裝盤默認用的就不是grub了,而是bootmgr
你好依賴 UI 做安裝跟配置... 你這樣體驗多久都體驗不到什麼東西的 = =
使用arch的用户大都会安装一个桌面环境吧,我使用debian armbian跑服务确实是只借助命令环境。😁
@@watsonsdou 裝圖形界面不代表配置要用UI設定, 通常都還是直接寫config檔的, 光圖形界面本身的config檔就可以寫到飛天,你可以搜一下linux ricing的影片
@@salinia 感谢指点,我去看看😃
沒必要為了提高難度而提高難度,我翻譯po都是用工具的,能用快捷鍵跳到下一個,能直接生成配置檔,我幹嘛要去為難自己?
任何把一款产品神话的行为都是耍流氓。系统是拿来使用的,不是拿来让人学习的。
学习和使用并不冲突
可以通过使用系统来学习
最終,人總有偏好。有人能跟 linux 當好朋友。有人能跟 Windows 當好朋友。有人能跟 MacOs 當好朋友。最終系統是讓你完成某事用的。不論是開發軟體,打電玩,上網,編輯文件。。。用你自己覺得可以跟它是好朋友的。至於別人想跟誰當好朋友,那是別人的事。
上手任何新东西都有学习的过程,学个系统操作也能叫“神话”?
咦,装个系统还要命令,ubuntu好评
我能理解Gentoo的意义,但完全不理解Arch。比如:滚动更新到底有什么好处,或者,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才会要求使用Arch?
桌面用户多吧, 工具链永远是最新的, 包括打包的应用也是最新的. 只要一切都是最新的, 就没有依赖过旧装不上的问题.
喜歡修復系統的可以用Arch
玩ricing的人很多都用arch, 因為想要最新的package跟高度客製化配置
何苦为难自己啊,linux 的桌面是多么的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一番也不错。😁
Gnome日常使用还是很不错的
無知
台湾要独立!
多食莱猪
arch 現在真的像一個宗教 。我20年來來回回最終又是回到 debian,小型項目 alpine, 特別項目 openbsd
debian稳😁
感謝分享,最近因為報告太繁重,預算的考量下購入了一台有Linux沙盒的ChromeOS筆電,
只是發現這種模擬環境的Linux已經不夠我的使用需求了,所以只有用過Ubuntu的我正在考慮要將這台筆電的系統轉換到Arch
看完這部影片後覺得Arch Linux還不錯,我打算嘗試看看!
Arch 也就安装麻烦点,使用起来比很多其他的发行版更方便,配合btrfs文件系统,定期快照,滚挂了也不怕
Manjaro也不错,arch的包都能用,而且有图形安装界面。
B站上刷到过你这个视频,现在又在UA-cam刷到了你的视频,神了😂
😁缘分呐(bushi)
单就Arch wiki的完善就能自主解决遇到的95%的问题。AUR的存在更是大大增加了软件的生态。只能说爽
是这样,aur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懒得折腾发行版了,现在桌面用 debian sid,服务器用 debian stable。
我linux入门是debian,10年后用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debian,反正我只是服务器上面用,只要能跑点服务什么发行版都无所谓。
arch 是入门linux的好途径,wiki非常丰富
我怎么觉得这个视频是对arch的反向宣传 安装困难 维护困难 挂掉的风险高 出了滚动更新也没什么过人之处 普通人没必要那么激进的更新 还会滚挂。。。
真的不能亂滾,我就是滾掛了 現在都換debian base的系統
@@magicsomeone都2024了,还能滚挂
安装很难吗,arch安装是所有linux发行版中最快的
@@emeportage 问题是视频里看不出来 arch 有什么优势,只看到没苦硬吃
或许是反向宣传吧,因为从自己视角的体验都带有很多主观性。Arch专业性上的优势,我这个入门爱好者不敢班门弄斧。Arch目前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我還是喜歡Linux mint. 滾動式更新根本是假議題。每次大版本更新就把home備份出來,從灌就好啦。穩定好用。
你那麼喜歡重灌呀?
#14:30 其实也可以用timeshift设置定时备份,我在用linux当主要系统的时候都会配一个额外的硬盘定时存备份,防止系统因为更新而出现问题,并且备份还有好处就是丝滑回滚
10:19 我之前也是想尝试Linux替代windows,但是最后我还是认清楚了现实,应该让专业的系统干专业的事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装过,麻烦得很。试过一轮各linux后,还是觉得linuxmint最好,输入法直接有了,哈哈。还有黑苹果啥的折腾,chromeos也开箱可用不错。
倒腾派、折腾派等很不错呀~
2002年,尝试了Red Hat Linux 7.2。折腾了很久安装到mmx200的机器上。那会Linux的桌面体验远不如现在成熟,Linux发行版选择也不多。
2003年,改用BluePoint Linux 2.0,还挺好用。
2005年~2010年一直使用Fedora。
2010年至今,Debian和OpenSuse。
@@michaelw5660 蓝点以前不错,可惜后来挂了
工具而已,那个快用哪个,都docker时代了,用哪个都一样
初用Linux 的人要先用 Debian, 這個視頻適合用了幾年 Linux 的人。我也是入門級的Linux 使用者,我覺得這個視頻很好。
新手适合用ubuntu,更简单一些
Arch 可能安装门槛看起来会比较高,不过 Arch 系的其他发行版也不是不能考虑,考虑到 Arch Wiki 这个比较完善的文档系统,其实我认为 Arch 系也不是那么得对新手不友好。
不过让我给建议我可能还是会优先推 Ubuntu,开箱即用上做得比较好,虽然它商业味太浓我不太喜欢 XD
佩服。一直因为生态原因放不下 windows,看 Uper 用了五个月,我想绝大多数软件应该都有了。啥时候可以玩起来了
作为探索和尝试是可以的,可以体验到Arch的特色,当然玩玩游戏也可行。
一個介紹Arch 卻沒說Arch 產生的原因跟目的
反倒是著重在OS 軟體使用上而這個所有Linux based都是類似體驗
以現在來說沒那個必要用Arch (誘因趨近為零),真的要走極端會去Gentoo
一般用户只想使用电脑,而不像成为电脑专家,就像大多数人只想吃东西,而不是想成为厨师
這個比喻不恰當,win是預製菜,不難吃但上限也就那樣了。而Linux是你自己做菜,不會做很難吃,但是如果你是個國宴大廚呢?你就會發現,win那個預製菜是什麼垃圾,真的是狗都不吃!
当你需要用到flatpak+podman+cockpit的时候,你就可以转到fedora和红帽系那边了。。。
Arch就個過程,撇除掉有沒有真正學習Linux本身的完成基礎操作。其實就是熟悉軟體生態
我的音响坏了吗
新手:ubuntu deepin 麒麟 入门: Mint fedora suse 高手:debian Arch/Majaro gentoo 职业:centos/redhat ubuntu
Debian 算是高手级别吗?
你這是畫了個圈啊!但也確實,職業其實應該排在入門差不多,水得一批,跟高手沒法比
笔记本你直接拷盘就行了,不用从头部署一遍了。我目前用的系统从最初的版本滚动到现在都快十年了,换电脑都是这么干的
什么时候体验以下nixos邪教
已经入教8年多了,一切都好😂
03年开始fedora4,算是正统;11年开始用大便,当时公司服务器用的就是没办法,偶尔还得串换着用OSX;17年跳槽了,买了性能本,看到arch抛弃686了就用了,现在直接manjaro或者endeavourOS养老,不折腾了;
各个操作系统感觉没什么不同......只是门槛和收益不一样......这像追女一样,门槛成本精力需求越高,享受越........你懂;爽--有成本的;
博主是少有的分享的视频里没有错误的人。🤪
感谢认可啊🤩
很多Linux繫統在安裝的時候沒有圖形界面,安裝過程就像在終端裏面一樣需要手動輸入密碼設置語言鍵盤布局網絡,分區等,很麻煩
无论怎么对比,我都觉得非ARCH系的LINUX无法使用。
显示器不错,有品位
为什么 我的docker jellyfin 不能读到外部硬盘的path😢😢😢😢
硬盘路径有没有映射给容器?
系统嘛还是少折腾,拿来用就好
Manjaro是Arch分支,對初學者比較友好,可以試試
是的,当时也了解过,后期再去试试😁
@@watsonsdou 别听,对初学者最友好的还是ArcoLinux,manjaro还是有很多不和arch一样的,我记得之前有一些依赖包就是.ArcoLinux让你装arch和装ubuntu一样简单,然后完全是arch的主分支
首先我总是念ark,然后我搜了一圈,确实应该年arch,弓箭手那个arch
然而可能我这辈子都改不过来
既然你已经体验到了Arch神教的乐趣,是时候试试NixOS邪教了
他目前程度應該就算nixing 也是用成windows 的樣子 不會有什麼意義 ._.
有没有炒股的软件?
关于软件有时候不想用最新版,要用旧版本你得自行静态编译脱离依赖,这就是linux的劣势。至于小白编译是什么?怎么用啊?怕不是直接砸电脑了,而win平台只需要解压旧版本完事
例如python多版本,win平台只需要用便携包解压即用,根本就不需要配置。例如qbittorrent,我需要多个不同版本一个pt站运行1个,一个bt,我同时运行4/5个qb,解压即用不需要安装和配置。而linux怕不是折腾死人
然后软件迁移,因为win平台都是便携版,软件配置都在根目录,我重装系统跟玩一样。而linux又得重新折腾。
其實你的問題現在linux也解決了,你可以使用snap, flatpak, appimage......等等打包的軟體,規避軟體相依的問題。
AppImage、Flatpak 就是解决这种问题而生的啊,再不济还有 Docker
Windows 也是有 最近安裝某程式 結果它會呼叫Visual C++ runtime.它又有好多版本
然後有的程式綁.net framework
或不支援舊版比如Windows 7
最近試裝php8就是這樣
滚挂的问题在ubuntu上偶尔也会出现,就是更新后系统挂了,虽然极为罕见,但确实也有
经常在大版本更新时出现😂
I use arch btw
debian testing也差不多了
aur, 丰富的wiki, 滚动更新, 确实是桌面的优选选择.
但服务器就没办法了. 真希望有工具可以让debian的 apt 改造成 yay/pacman 的格式, 这样就不用记两套命令了.
@@WithDebugger 菜就多练
@@emeportage 呵呵, 照你这么说, vite 核心开发团队的 antfu 也是菜咯. 它统一npm yarn pnpm 命令专门搞了 ni 工具, 有 6k star.
估计你这大神记忆力好, 看不上.
@@WithDebugger 乐
用过 Arch 一段时间,后来跳到 EndeavourOS 了。没什么原因,就是懒得敲命令安装了 (doge)
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watsonsdou 不过还是没有跑出 Arch 系,AUR 还是太舒服了,就是不敢说自己是 Arch 邪教徒了,怕被一些纯粹激进派嘴“用 Arch-based 也敢说自己用 Arch”😂
@@jks15satoshiyay yay yay yay yay yay 😂
试试Gentoo😂
还好,就是很多软件要自己打包,有点儿烦
我的第一套是kali
上課需要的
谁家小孩
现在arch的安装镜像里面集成archinstall脚本了,如果不是为了熟悉操作系统直接傻瓜式安装就行了😂
是的,视频里提到了。有时间的话,一步一步命令下来也挺顺畅。哈哈
I use Arch btw
滾掛了先別急著重灌,到 /var/cache/pacman/pkg 找找看有沒有上一版正常的版本,然後使用 pacman -U
用命令行安装软件当然要方便很多!不过,现在在win11当中也可以用命令行安装软件,要用到的命令就是:Winget
他那个winget就跟自己双击安装软件一个样子, 而且里面的软件包很多好久不维护
@@Chris-Sone 比手动去网上找,再下载安装要好一些。另外,它里面的软件包并不是太新,这也是难免的,必竞用的人不多,必然不能倒推他们去不断更新。
我倒是挺喜歡winget 現在又支持sudo 裝軟體體驗蠻不錯的,更新也沒遇過比較慢的
steamdeck os 就是用的arch
没用过 Arch 不过 Linux 在桌面上并非所长 毕竟 Windows 和 macOS 的软件生态更丰富 家用的话 Armbian 和 OpenWrt 足够日常使用 VPS 之前用 CentOS 后来换了 Debian 目前还是稳定优先
确实是这样,Linux桌面用户数量小,绝大部分靠来自民间的爱,尤其桌面、软件交互的细节又是决定体验的关键因素。
还是ubuntu吧😂懒得折腾!ubuntu,安装docker,docker-compose,v2raya一装,基本搞定系统了,
什麼鬼東西?ubuntu的網紅系統 + docker這個套娃領頭人 + v2raya這個不知道有什麼毛病的東西(我的機器裝v2raya可以連上,但開一個網頁幾分鐘,奇慢無比,我用v2rayN)。這套組合拳下來,還不如用win可能還好點。(我用Arch)
面上是米家智慧屏吗?
多年前买的一款红米智能音箱,应该都更新好几代了
arch linux当服务器?
其实做 IT 的人,难道最恨的不就是安装系统和软件。
作為所謂的IT專業人士,我表示完全用不到linux,所有東西,包括服務器都還是喜歡用windows實現。有些東西沒有windows版本怎麼辦呢?答案很簡單,docker desktop...我的理解是linux,不管哪個發行版其實對於桌面使用和輕量級服務器使用來說,都沒有任何優勢。唯獨對於一些重量級服務器應用來說,linux可以極大的節省系統資源,這也是它唯一的優勢和存在價值。可能我的理解不正確,不過我的確是這麼認為的
感谢分享。因为我自己并非专业人士,只称得上一个初级homelab爱好者,所以也不能从专业角度进行深度交流(抱歉)。我日常工作都是靠Windows,可能就是由来已久的使用习惯,很喜欢Windows。尝试Linux更多的是打开眼界,从Linux切入看看这个开源的世界。说回homesever这一趴,真的很喜欢Debian以及它的衍生系统。
@@watsonsdou 嗯嗯,加油,自己喜歡就好。你對linux的掌握程度絕對超過了絕大部分的所謂IT專業人士。我的同事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會玩Linux哈哈
作所謂的IT專業人士,軟體開發,我表示這個世界完全可以不需要windows,會需要用windows的大部份都是要維護自己工作權(因為很常壞掉),可能我的理解不正確,不過這麼多年我長期使用幾種OS的經驗我是這麼認為的。
本人本業是網路交換機軟體開發,日常是一個arch桌面使用者與homelab愛好者,家中同時跑著openwrt, truenas, debian, ubuntu server。個人不太能同意你的看法,我認為linux的軟體開發應用都優於windows系統,所有的操作都能單靠cmd line與script完成。而你所謂的windows docker desktop底層實際上也是在windows上跑一個linux的虛擬機。
个人终端用windows无可厚非,服务器还使用Windows而不是Linux,私以为还是有些没苦硬吃的
R克
有沒有什麼系統佔用資源小,適合性能差的機器的LINUX推薦
armbian
@@wi86live 好的!謝謝!我看看
Mx 或 q4os
@@makechinadreamagain 好的!謝謝!
@@makechinadreamagain 我安裝Q4OS怎麼就當天能用?時間不準不能啟動嗎?MX還沒有下載過
学AI避不开linux,训练或者部署模型都在linux环境下才最方便,如果是windows,各种配置会折磨死你
windows上的wsl也不错呀,虽然有时候驱动需要反复配置
@@Aspirin2D 有时候比较新的模型还是不支持(不一定是什么问题,驱动问题可能更多),比如年初火起来的mamba,当时没人用win跑得起来,需要等一段时间,对于发实效性强的paper作者来说还得是linux
@@Aspirin2D 企业应用,用windows才是少数
不是 都用arch了 不试试manjaro?
manjaro是个纯垃圾
尝试过Ubuntu和OpenSuse,最终还是回到了熟悉的Win……,学习命令行不是门槛,主要还是习惯难改。
用习惯了 Linux,每次用 Windows 的 CMD 都像在坐牢
不折腾直接debian
Debian才是王道。
一直拿Debian和它的衍生系统做server用
用的第一个linux是红帽9
2004年前后,做vpn用
簡單來說,圖型化介面真的很方便。
但Linux 系統對長期使用者來說。文字化介面才是神。
對新手來說完全不友好。但對長期使用者來說文字化介面超方便。
並沒有,別胡說。長期使用者也不是受虐狂,桌面使用有vscode這種方便的圖形化編輯器,大部分人也不會想要用反人類的vi編輯器。裝軟體要不是那個搜索其實並不好用,不知為何總是超級慢,可能是代理沒掛上。不然也不會想要「默寫」軟體包名稱
@ 你真的有用linux嗎?我是有在電信機房工作的,上百台的linux數十台的windows。我不覺的我胡說。
@@steve0jobs 你要明確,電信機房那裡的都是Server!伺服器系統那不叫使用者,基本上維護完很久都不會動,只是運維,談不上使用。
我說的是Desktop,日常使用的桌面系統,是要工作、看片、寫代碼、玩遊戲等等等等,像windows一樣使用的
@@velhlkj 在機房不叫使用者。....
@@steve0jobs 廣義上都叫使用者,但狹義上,一個是管理員/維護者,一個是Users(用戶),使用者是說用戶。這個影片一直講的都是「桌面用戶」或者是「日常使用」。而維護者其實並不太能算在這一類裡面。
怎麼沒人用ubuntu
ubuntu是最多人用的吧.但是爱捣鼓系统的肯定不用ubuntu了!
很多系統其實是ubuntu 分支
例如我用的Linux Mint
我喜欢windows直到它趁我睡觉自动更新私自重启了我正在渲染的电脑
我喜欢linux直到我用notepadqq打字打到一半 core dump
Sway开个浏览器core dump
模拟器刚进游戏core dump
刚进桌面waybar core dump
刚按了下键盘fcitx5 core dump
装mocz-git编译器core dump
kvm死机
蓝牙daemon core dump
网卡驱动卡死
😄总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
老了,还是老老实实MacOS...
😁
Popos
大概2012年左右第一次接觸arch 有夠難裝XDDDDDDD
哇,挺早的了😁
每一款系统是红帽
最近看很多linux 介紹, 不是it 人員用個電腦就上上網,看看youtube , 最多寫下文件
我是真不懂linux 除了免費,還有什麼優點
我是一位IT人員,在我的感受中會用Linux的情況只在於公司需要系統又不想要花錢買license或是不希望讓虛擬機的設備吃太多效能,那只好使用Linux,另外就是電腦的年紀太大了,新的windows無法讓他順暢運行,只好使用Linux或是其他OS讓他可以順暢使用,當然如果你所使用的軟體只能相容windows那自然不會考慮到Linux,反之沒有特別的需求只是要打打文件,追追劇,又不希望花錢換電腦,那Linux就是最好的選擇
其他情況的話可能是像要做一些特殊的操作,在windows上不方便就會有特殊的linux系統使用,例如kali
謝謝你的解答, 我最近就想試一下linux , 但就我的使用習慣來講, 我覺得win/mac 就比較適一般大眾使用者, 支援度也比較好, win11 也是我從win 7 的license 直接升上去的.
windows 許多功能不支援 bug又多又吃效能
对于非 IT 可能没什么必要吧。office adobe 等商业软件不兼容是最致命的。尽管开源世界有替代品。
众所周知,windows平台有轻巧的绿色软件,即单个可执行文件就是软件本身,不用安装,双击执行即可以使用,LINUX下面有没有这种软件呢?
appimage就是
archinstall老是失败,手动安装grub又装不上,我也是菜透了😂
遇到问题也正常,多试几次😁
archinstall沒用過,我還是習慣手裝。grub這東西應該還好,注意手冊中的磁盤路徑要對,要換成你自己的,別直接照著打。不用grub還有其他很多種啟動引導,Arch安裝盤默認用的就不是grub了,而是bootmgr
你好依賴 UI 做安裝跟配置... 你這樣體驗多久都體驗不到什麼東西的 = =
使用arch的用户大都会安装一个桌面环境吧,我使用debian armbian跑服务确实是只借助命令环境。😁
@@watsonsdou 裝圖形界面不代表配置要用UI設定, 通常都還是直接寫config檔的, 光圖形界面本身的config檔就可以寫到飛天,你可以搜一下linux ricing的影片
@@salinia 感谢指点,我去看看😃
沒必要為了提高難度而提高難度,我翻譯po都是用工具的,能用快捷鍵跳到下一個,能直接生成配置檔,我幹嘛要去為難自己?
任何把一款产品神话的行为都是耍流氓。系统是拿来使用的,不是拿来让人学习的。
学习和使用并不冲突
可以通过使用系统来学习
最終,人總有偏好。
有人能跟 linux 當好朋友。
有人能跟 Windows 當好朋友。
有人能跟 MacOs 當好朋友。
最終系統是讓你完成某事用的。
不論是開發軟體,打電玩,上網,編輯文件。。。用你自己覺得可以跟它是好朋友的。
至於別人想跟誰當好朋友,那是別人的事。
上手任何新东西都有学习的过程,学个系统操作也能叫“神话”?
咦,装个系统还要命令,ubuntu好评
我能理解Gentoo的意义,但完全不理解Arch。
比如:滚动更新到底有什么好处,或者,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才会要求使用Arch?
桌面用户多吧, 工具链永远是最新的, 包括打包的应用也是最新的.
只要一切都是最新的, 就没有依赖过旧装不上的问题.
喜歡修復系統的可以用Arch
玩ricing的人很多都用arch, 因為想要最新的package跟高度客製化配置
何苦为难自己啊,linux 的桌面是多么的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一番也不错。😁
Gnome日常使用还是很不错的
無知
台湾要独立!
多食莱猪
已经入教8年多了,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