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轉型的困境與希望:從「世界工廠」走向高技能產業- BBC News 中文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8 кві 2024
  • 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曾通過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經濟騰飛。但現在,隨著很多工廠將生產線遷出、家具、服裝和電器等老工業支柱陷入困境,北京希望推動「中國製造」向新能源和電子信息等高科技領域轉型。
    這給一些創業者帶來希望的同時,也讓一些農民工擔憂無法在新的成功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BBC News 中文: www.bbc.com/zhongwen
    訂閱BBC News 中文 UA-cam:bit.ly/1wkHh5T
    BBC News 中文 Facebook - / bbcchinese
    BBC News 中文 Twitter - / bbcchinese
    BBC News 中文 Instagram - / bbcchinese

КОМЕНТАРІ • 1,5 тис.

  • @sssapphireee
    @sssapphireee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7

    首先對於視頻前半部分因產業升級丟掉工作的工人表示同情,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可能是一座山。至於後半部分,中國高速發展的時候指責中國不環保,大力發展綠色科技的時候又開始譴責打擊了西方企業,真是雙標到了極緻。

    • @saturdayzhang1876
      @saturdayzhang18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37

      从指责不环保要搞碳中和,到新疆种族灭绝,到不基于规则次序,到现在产能过剩,下一步会说啥?希望BBC及时为我们解惑😅

    • @KaiserChief-mm2ib
      @KaiserChief-mm2ib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錯誤解讀片段,不是蠢就是壞,我看應該兩樣都是。playing the victim card 技能解鎖

    • @danielwang9455
      @danielwang9455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saturdayzhang1876 哈哈哈

    • @Spike_chn542
      @Spike_chn542 Місяць тому

      产能过剩对内对外都不利,不过你是理解不了的,就知道跟着大棒子转圈

    • @femjojo8641
      @femjojo864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非也 中國為了製造太陽能板產生的污染和後續對於廢棄板材的射後不理 其實對地球的環境危害更大。要發展科技得先有人性 才有辦法造福人群和維護環境。

  • @suun021
    @suun02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4

    不搞产业升级难道一辈子用8亿件衬衣换一架波音吗,你知道低端制造业有多少污染和工伤吗,以前我们有个挺大的产业就是收洋垃圾来分拣和回收,这个产业绝对赚钱,也绝对适合没有技术的社会底层,但是由此造成的污染和癌症也是惊人的,现在这个产业转移到印度非洲等不发达国家去了,你会说可惜吗,其实我们转移走的大多数都是这种重污染无技术低人权的产业,一辈子干这些产业,绝对不会有人说你产能过剩

    • @saturdayzhang1876
      @saturdayzhang18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是的,以前每条偏僻的街道都有人专门收垃圾的店,现在基本很少见了。

    • @xiitan7863
      @xiitan7863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同意,只要你一直干这些产业,欧美绝对不会说你产业过剩

    • @kelee4730
      @kelee473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我们…”

    • @terrytang1699
      @terrytang16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他们就想我们一直做这种低端的东西。可惜他们的梦存了

    • @javazhang6309
      @javazhang63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就是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要打压中国的原因,.

  • @nawei1976
    @nawei19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57

    相信中国人是勤奋的,就算失了业,也会努力去赚钱而不是零元购

    • @qj_26hf
      @qj_26hf Місяць тому

      正直的中国人是大多数,道德败坏的只是教育没到位😂

    • @Spike_chn542
      @Spike_chn54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发怒了只会磕头,“已头抢地而”

    • @nawei1976
      @nawei1976 Місяць тому

      @@Spike_chn542 别以为自己能过嘴瘾就成了上等人,黑鬼当着警察的面敢犯罪,你一个亚裔敢放个屁吗?

    • @WinnerLv-TV
      @WinnerLv-TV Місяць тому +25

      全世界最茁壮的韭菜,得配上最好的镰刀

    • @leileizhu3724
      @leileizhu372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如果勤奋就能成为强国,我们早就引领世界了,到什么时候了,还在闭着眼睛振臂高呼,傻不傻

  • @user-cd9pm3qk9o
    @user-cd9pm3qk9o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9

    自从中国在太阳能等环保设施领先,西方就再也不提环保问题了,时间表也不说了

    • @f12505
      @f12505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翻牆出來了去看看真實世界吧

    • @kingyang728
      @kingyang7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f12505 出井底看看真实世界,看看绿能中国占比。

    • @user-ul3el1jl5q
      @user-ul3el1jl5q Місяць тому

      @@f12505 看过了,白人至上

    • @f12505
      @f12505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user-xt2jb1iu4p 是啊你也應該多出去走走因為你在活也沒幾年了

    • @bonbon19977
      @bonbon199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似乎是說中國高度發展, 超越歐美?

  • @hjMagic-ud5wx
    @hjMagic-ud5wx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2

    哈哈哈前几年都吵吵碳中和,中国发力并贯彻新能源政策,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后这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又都不提了,玩嘴炮的干不过实干家。😊😊😊

    • @KKK-wh1sd
      @KKK-wh1sd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是的,就在前2.3年,还兴致勃勃地说要收“碳排放税”的,现在中国电动车2.3年一崛起,他们就没声了了。

    • @user-cx1vu6db9d
      @user-cx1vu6db9d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国的电动车还不成熟,就高调的觉得自己是引领世界潮流,真他么😅智障

    • @user-jg9lf4lr4p
      @user-jg9lf4lr4p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太陽能板價格低到無法成為經濟支柱是可惜的地方

    • @byersroger5774
      @byersroger57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user-jg9lf4lr4p 其实还是不够低。如果想要满足整个人类的能源需求,目前的太阳能的价格仍然高,因为还要考虑到晚上和天气。未来在沙漠中会出现大量的太阳能牧场。

    • @user-ux3sn1wv7v
      @user-ux3sn1wv7v Місяць тому

      還是終狗人傻 西方激一下就省去犧牲自己人民的代價,讓忠狗政府割自己人民韭菜發展環保

  • @user-zlibman
    @user-zlibman Місяць тому +99

    请BBC告诉西方,你们也可以做袜子,家具,玩具的,衬衫。如果价格合适我们也乐于购买。

    • @KaiserChief-mm2ib
      @KaiserChief-mm2ib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就是這種水鬼省城隍的格令到文明世界敬而遠之

    • @user-zlibman
      @user-zlibma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KaiserChief-mm2ib 噗,不高兴了?我手上还有几个包也是闻名世界来的,你老板还做不做生意?

    • @user-cg5kv2td1b
      @user-cg5kv2td1b Місяць тому

      @@KaiserChief-mm2ib 文明世界?一群流氓强盗而已。
      祖上都是侩子手,杀人犯。

    • @KaiserChief-mm2ib
      @KaiserChief-mm2ib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xt2jb1iu4p 能令你這種人噁心即説對了

    • @pw5279
      @pw5279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user-zlibman 謝謝你幫我們示範「中國」為什麼要被封殺的原因😊

  • @lihaoly
    @lihaoly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0

    便宜的牛仔裤小家电美国就很欢迎,便宜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新能源电动车就是产能过剩😂

    • @Lee-hn5bc
      @Lee-hn5bc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确实有产能过剩的问题,高考政治材料题上都有。电动车这些主要是国家巨额补贴有点犯规❤

    • @user-wb5vt8ji4w
      @user-wb5vt8ji4w Місяць тому +30

      @@Lee-hn5bc
      你怎樣解釋intel美國政府補助400億美元

    • @xiitan7863
      @xiitan7863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Lee-hn5bc拜登都补贴多少了,可人家就是起不来有什么办法

    • @user-ij4mi3qr5f
      @user-ij4mi3qr5f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Lee-hn5bc 波音拿了多少补贴,拿了几十年了,每年出口到国外多少架,其他国家的还有像样的飞机制造企业吗?这就是正常吗?

    • @neingleung3509
      @neingleung35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ij4mi3qr5f现在却出现问题。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40

    中国新能源发展太快,光伏组件占了全球80%的份额,但这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美国担忧....
    为啥每次都担忧,贸易战都打了这么多年了,而且美国本身就对中国的新能源和绿能都做了禁止,都禁止的,还担忧啥啊

    • @z11y11f11
      @z11y11f11 Місяць тому

      他是老大,你好了他说你产能过剩,你不好他说你光伏落后,反正就是想弄你,没什么理由。
      印度也买俄罗斯石油,啥事没有

    • @dongtaiqingling
      @dongtaiqingli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所谓的中国新能源就是污染环境。

    • @ney9781
      @ney978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西方是靠这一招离间中国和产油国家的关系。

    • @jizifeng
      @jizife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ney9781 产油国对中国光伏高兴还来不及呢,沙特这些产油国都是沙漠,光伏来了石油用完了也不愁了。

  • @haohao_1
    @haohao_1 Місяць тому +55

    转变有点生硬,从中年失业到西方依赖,我有点没看懂

    • @elitekoru6661
      @elitekoru6661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年失业都是西方人害的

    • @user-nv5rv5yi4o
      @user-nv5rv5yi4o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

      为黑而黑就是这样了

    • @Liuming-gc6zk
      @Liuming-gc6zk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nv5rv5yi4o 纱Bi

    • @user-oy4rf7vn2t
      @user-oy4rf7vn2t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第一个采访者,长相很像美籍华人了,甚至有可能自编自导的🤣

    • @wzq1314740
      @wzq131474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根据我身边的实际情况,一大原因是美国对中国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企业被迫搬迁工厂到东南亚和墨西哥。本质上就是美国对中国的打压,特别是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导致大量产业工人失业,试图造成社会动荡。

  • @user-kg4yx7vr1t
    @user-kg4yx7vr1t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2

    从BBC这篇报道你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正稳步走在产业升级中,非常成功。😊😊😊要不然美国和欧洲也不会这么紧张担忧。我们感谢BBC的夸奖🎉🎉

    • @bonbon19977
      @bonbon199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真的是高度發展國家, 提高關稅很正常

    • @user-kg4yx7vr1t
      @user-kg4yx7vr1t Місяць тому +11

      @@bonbon19977 大英帝国当年也用帝国特惠制提高关税阻挡德国和美国廉价工业品,它成功了么?
      你以为靠提高关税就能解决问题么??太幼稚。真正的办法永远是你比他便宜比他更好,这才是终极解决方案

    • @xuli3961
      @xuli396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没有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按照英国当前的通胀早就崩盘了,敢提高关税就提呗。

    • @bonbon19977
      @bonbon199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xuli3961 不妨試試😂

    • @bonbon19977
      @bonbon199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kg4yx7vr1t 印度才是發展中國家

  • @user-rm3xu1wo1v
    @user-rm3xu1wo1v Місяць тому +39

    but what cost 系列

    • @user-kk6ec4mj4g
      @user-kk6ec4mj4g Місяць тому

      看了开头不到一分钟,我同意

    • @JoanneMa-ek6ox
      @JoanneMa-ek6ox Місяць тому

      任何事都有利有弊 当然要都说 而且媒体本身就更关注社会问题

    • @user-xw2sb7pi4m
      @user-xw2sb7pi4m Місяць тому

      求问 这个系列是啥意思

    • @user-rm3xu1wo1v
      @user-rm3xu1wo1v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user-xw2sb7pi4m BBC这媒体报道中国时,只有两种路数:
      一、中国烂爆了
      二、中国有一些事做得不错,然后画风一转:“但是代价是什么呢?”这是but what cost...
      不信你留意看看,每一个貌似正面的报道之后,都会转向先扬后抑,明褒实贬,无一次例外。

    • @user-xw2sb7pi4m
      @user-xw2sb7pi4m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rm3xu1wo1v 明白了 你说的是对的 尤其是现在bbc下面有关中国的报道评论区 现在明眼人多 直接反击了

  • @user-qh6xh8vk7u
    @user-qh6xh8vk7u Місяць тому +13

    感激BBCNews中文的支持與分享信息

    • @shengan5712
      @shengan5712 Місяць тому

      前排问一个题外话,视频中中主播的英文是哪一种口音?感觉不像英式英文,谢谢

    • @Liuming-gc6zk
      @Liuming-gc6zk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shengan5712苏格兰

    • @shengan5712
      @shengan5712 Місяць тому

      @@Liuming-gc6zk 感谢

    • @elitekoru6661
      @elitekoru6661 Місяць тому

      BBC News are overcapacity

    • @holiday8473
      @holiday8473 Місяць тому

      秦晖:与中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最像最接近的其实就是以前南非白人对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他们背后的共同特点就是低人权、无财产权和公共服务的不平等。
      中国的户籍制度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三个不平等:第一个是人权不平等,尤其是居住权。第二个就是财产权不平等,中国农民的土地不是他真正的财产,不能在市场中自由买卖。第三个就是公共服务不平等,政府公务员和高官干部享受特权高福利、城市居民享受低福利、农村居民和农民工享受的却是“负福利”。
      今天中国的“负福利”制度极大的加剧了贫富差距,导致中国大多数人普遍存在低人权状况,所以中国的人权问题绝对不是只有新疆、西藏、香港的人权那么简单,而是全面的、整体大多数人的人权问题。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背景下所谓的“中国模式”:其实就是利用中国几亿流动农民工的“负福利”“低人权”优势,再加上中国政府可以征地强拆、随意驱赶低端贫民进行“圈地运动”。
      通过“中国模式”吸引大量投资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才会出现比资本主义血汗工厂更加剥削中国农民工的红色血汗工厂。如果全世界自由民主国家不能联合起来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改变和提高中国的“低人权”和“负福利”状况,那么自由民主国家的劳工就会受到影响而不得不降低人权和福利待遇向中国流动农民工看齐(这点从纪录片《美国工厂》中就可以看出)。
      对于一个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是可以进行无限问责的,一直要问到他承受不了为止。中国的出路依然在于渐进式的和平转型,其中的要义不外乎两点:一是限制政府的权力;其次老百姓要大力向政府要福利。做到这两点,理想中的宪政与民主也就会到来。这两个方面,我觉得都可以不断施加压力。在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上逐渐地改进。最终让现行体制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权力太大责任太小的问题,不断地受到压缩。当压缩到权力和责任对应的时候,中国的政治体制变化就到来了。

  • @simonc4764
    @simonc4764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China is no longer a low tech low salary manufacturing for Western companies.

  • @zy8210
    @zy821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企业转型迈向自动化高集成式的生产,现在工厂里的庞大的普工操作工等社会人群群体可该怎么办?到底他们老得快还是转型的快?

    • @josephguo6256
      @josephguo62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为了工厂工人就不转型,维持落后?问题为什么要生小孩传宗接代,责任推在别人身上?

  • @jiaxinrao
    @jiaxinrao 27 днів тому

    Ren's hat resembles the type commonly worn by workers in Taiwanese factories.

  • @xiitan7863
    @xiitan7863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大家是不是忘了那个环保少女?她好像好久都没出现了。

    • @user-ve2ff1jl1m
      @user-ve2ff1jl1m Місяць тому

      从她支持巴勒斯坦开始已经被西方官方抛弃了

    • @bca9870
      @bca9870 20 днів тому

      不是支持巴勒斯坦被抓了吗😀

  • @user-gw6fz4ee5e
    @user-gw6fz4ee5e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風向變了😂🎉

    • @user-bl5yc3sn8m
      @user-bl5yc3sn8m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丞相起風了

    • @user-hn8dp3mj4k
      @user-hn8dp3mj4k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意外了,现在看BBC评论区太有意思了,忽悠不住了

  • @user-yd5ce2iy8s
    @user-yd5ce2iy8s Місяць тому +28

    神奇的新闻学,试图把世界塑造成它们想让人们看到的样子

    • @JoanneMa-ek6ox
      @JoanneMa-ek6ox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这不是事实吗?里面提到了中国经济现在的优点和缺点 正反面都提了变成“塑造”了?

    • @user-yf1tr9nt7v
      @user-yf1tr9nt7v Місяць тому

      對傻蛙洗腦真是一絕😅

    • @user-yd5ce2iy8s
      @user-yd5ce2iy8s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JoanneMa-ek6ox 就算排除造谣,新闻最擅长的就是放大优点或缺点,让事实扭曲,控制你的感受

    • @kuanminming368
      @kuanminming3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一个常识:媒体的职责就是针砭时弊,你去看看BBC报道英美,负面的占90%,你见过几次他们表扬英美zf?

    • @JoanneMa-ek6ox
      @JoanneMa-ek6ox Місяць тому

      既然那么讨厌,你还要来墙外看BBC干嘛?你可以去看人民日报,还有关系好的朝鲜、叙利亚、委内瑞拉的媒体。而且都不说真假了,我就想问一些国家媒体很多时政新闻连评论区都不敢开,还讨论什么呢?BBC公然质疑英美军队、王室、政府时,怎么就信了?了解一下伊战、阿战多少英美的黑料是BBC报道的?什么时候上述“优秀”国家媒体能和BBC一样批评本国政府,就真的没人看BBC了

  • @user-ov2zb4sz1n
    @user-ov2zb4sz1n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这种事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来过一次了,当时是国有企业大量破产,很多干了几十年的工人一夕成为了下岗职工,当时很多人的出路就是保安、保姆和保洁。现在也一样,叫灵活就业,出路无非三处,躺平、滴滴和外卖员。只不过那次经济转型带来的下岗潮很快因为加入世贸组织,外资大量涌入,经济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而渡过了。这次经济不景气带来的产业转型不知道能否快速渡过?如果不能快速转型,看看现在的阿根廷就是未来的生活,渡过了就是现在韩国、日本和台湾的模样。不过也不怎么好过,特别是东亚这种极度内卷的社会形态。

    • @huping7706
      @huping7706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台湾 跟日本不能相提并论 一个低端代工 一个高端品牌 大部分内循环
      当然代工是因为对美国胃口 大量给订单

    • @pollittdominic9116
      @pollittdominic9116 Місяць тому

      感觉这一代中年人会被牺牲掉,作为劳动力他们的素质不行,年龄上来了纯体力劳动又难以为继,转型目前来看是势不可挡了,除非全世界都愿意类经裤腰带来封锁中国

    • @xuli3961
      @xuli3961 Місяць тому

      如果美国炸了要跟中国开片儿,就是另一种格局了。最后谁站在台上谁才能衣食无忧,就好像美苏争霸时期如果苏联活到95年以后,美国挺不过石油危机,那后面互联网科技浪潮啥的就没美国什么事儿了,美元也不会成为与石油绑定的强势货币,那美国就墨西哥化了。现在全世界反全球化新冷战格局下,又到了大家比谁活的长的时刻,挺过去就生机勃勃,挺不过去就国破家亡

    • @mikeyL-os5cf
      @mikeyL-os5cf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怎么可能是韩国和日本的模样,它们连主权都没有,发展上限早就被钉死了😅

    • @huping7706
      @huping7706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mikeyL-os5cf 俄罗斯 朝鲜有主权 应该他们的模样

  • @xinli3926
    @xinli39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BBC没有只放出第一段视频而是把产业转型的两个案例放到一起,难能可贵,以往大多都是放前一个负面新闻。😂😂😂

    • @chen-sn6kl
      @chen-sn6kl Місяць тому

      bb c还是有一定的底线的,但cnn和什么华尔街日报就是乱来了

  • @user-lt6ke9hg8f
    @user-lt6ke9hg8f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一开头就是春秋笔法。。可惜啊。。这套我们玩的更溜。普通人都能理解你们要表达的内容和动机。

  • @jeremyzhang2782
    @jeremyzhang27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繁體台灣人還酸呀,自己拿著和幾十年前同樣的工資用在比幾十年前貴幾倍的便當和租金,開著補貼幾十年都扶不起的阿斗車或者花市場價幾倍的價格買低端車,這不是不懂反抗的韭菜是什麼

    • @user-le8vi9uu1p
      @user-le8vi9uu1p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管台湾人干什么反正他们从90年开始就在复读崩溃,习上台又开始反着方向说大陆崩溃,之前对他们好的胡温还不是直接被他们骂台湾就是群贱骨头

    • @tthe2594
      @tthe259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台湾人本来就是韭菜,拿着几千块的工资,享受着全球最贵的物价,真是超级搞笑的一群很奴性的人,明明是韭菜 才厚颜无耻说自己有自由有民主?一群奇葩而已

  • @garendemacia5862
    @garendemacia5862 29 днів тому +1

    刚回国一段时间,感觉加拿大的生活压力大于国内。移民对于大多数有知识的年轻人已经吸引力不大,英国及欧洲国家应该更艰难。

  • @jing-yichen8182
    @jing-yichen81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中國政府急遽的轉型搶單,產業升級沒有緩衝期, 輔導轉型?政策因素外資撤離, 工廠倒閉,農民工在中國佔比大多數,記者採訪的那位大叔的例子就是廣大老百姓的縮影!未來生計怎辦?回老家山坡,農田都伐平,全裝上大量的太陽能板!也沒地可種了........

    • @hongtianyi
      @hongtianyi Місяць тому

      明显不是耕地,现在耕地想转换用途几乎不可能

    • @jing-yichen8182
      @jing-yichen81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hongtianyi 這種坡地可以種茶, 一些經濟作物。希望不是將大片樹林伐平整的。

    • @slowhai2719
      @slowhai271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jing-yichen8182茶叶要高海拔,啥也不懂也不知道在这儿嘚嘚什么

    • @user-rn4hu1cg1w
      @user-rn4hu1cg1w Місяць тому

      问问那个大叔 一个月一千块钱薪水 干不干?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繼續蓋大而無當的「無人」基建,衝高中國GDP啊!雖然這樣人民還是窮到脫褲,但至少國家看起來是富的!中國人就高潮了!😁

  • @lmcdragonfly
    @lmcdragonfly Місяць тому

    技术的进步,伴随着对普工的需求的减少。产业升级,但是就业怎么保障?我想这不光是中国的问题。未来随着AI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需要的工人,甚至是高技能工人,比如程序员都越来越少。。

  • @user-yv7wn7fg2b
    @user-yv7wn7fg2b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双刃剑”

  • @benjaminchow7943
    @benjaminchow7943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Thanks for the unbiased report

  • @lovedancer9
    @lovedancer9 Місяць тому +29

    西方:中国崩溃论 西方:中国威胁论 怎么这么双标呢

    • @apaoliu
      @apaoliu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因為這幾年宣傳的大國崛起、東升西降、戰狼外交、雖遠必誅,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 @lizhongshen
      @lizhongshen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一三五威胁
      二四六崩溃
      星期天反思

    • @fhsl5832
      @fhsl5832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国富民穷不冲突啊

    • @georgefunx
      @georgefunx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國是毒瘤國家,必須讓其崩潰。沒毛病啊,哪裡雙標了?!
      新冠肺炎是威脅,必須讓其消失。沒毛病啊!哪裡不對了?!

    • @kalasend
      @kalasend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一點都不違和, 小孩子都能搞懂背後的邏輯

  • @peterwong8401
    @peterwong8401 Місяць тому

    文明的衝突.
    對內無能(民主人權自由) v.s. 對內萬能(依”法”治國 楓橋經驗 外包鎮壓)

  • @kok0816
    @kok081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BBC报道开头讲了一个事实,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衰退,失业率在大幅上升。这在外界都已是明了的事实,但是国内的舆论宣传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政府要求只能唱好不能唱衰中国经济的前提下,中国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3月中国GDP增长率为5.3%,都知道中国统计局编造数字,但是没想到编得如此离谱。经济衰退之中,谈论所谓的经济转型更象是画饼充饥,另外太阳能产业并不是高科技产业,这个产业效益低下,不可能取代传统能源。

    • @user-eg9pv5fc2h
      @user-eg9pv5fc2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今年我在杭州和上海,又去过广东和其他地方,我只能说衰弱和发展在同时进行,只不过不是同一批人,土木和农民工是最惨的,因为房地产问题 很多人都要面临失业,但半导体 电动车等新型行业 需求还是蛮多的,我一个高中同学,前年大专毕业的,去了吉利的测试网络的工作,现在在宁波8k每月,另一个学土木的,还是本科目前4k每月

    • @xrw9965
      @xrw99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虽然但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说是5.3啊,你找一个说不是5.3的外国金融机构呗

    • @user-kc3rr3zb6r
      @user-kc3rr3zb6r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你下面的评论说的很对,现在大陆的经济处于转型期,以前部分旧产业萎缩淘汰,而与此同时新产业也在发展。另外,太阳能产业是包括欧洲在内的公认的未来能源发展方向,不知道你在哪儿找到的结论

    • @huping7706
      @huping7706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user-eg9pv5fc2h 问题是14亿 大部分是低端劳动力
      这大部分只能靠建筑业 各种电子厂 鞋厂 解决就业啊

    • @kok0816
      @kok0816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user-eg9pv5fc2h 太阳能和电动车都不可能取代传统产业,以帮助中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经济结构有严重缺陷,中国经济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在近十年中又实行了“国进民退”的产业政策,那就是政府强化扶植国有企业,同时削弱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在这种经济结构下,靠国家扶植的国有经济企图实现产业升级是不可能的。直白地说,从十年前开始,中国政府已经用自己的手掐断了进行经济结构升级的机会和希望,如今当危机来临时,大谈“产业升级”是在画饼充饥。

  • @max19967
    @max19967 Місяць тому +26

    貌似铁拳下,更多的人会接受外媒采访

    • @user-kg4yx7vr1t
      @user-kg4yx7vr1t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你得明白,你能去访问是因为当局让你去访问。你以为你想接受采访就能接受采访吗?不要这么幼稚

    • @Liuming-gc6zk
      @Liuming-gc6zk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kg4yx7vr1t你好幼稚 😂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找一个中国人,就代表了14亿人,这思路很清奇

    • @user-kg4yx7vr1t
      @user-kg4yx7vr1t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Liuming-gc6zk 我哪一点说错了? 你都根本不懂中国国情

    • @user-sc6ri1wj5u
      @user-sc6ri1wj5u Місяць тому

      @@cloudwithwind574只有共产党能代表14亿人是吧,哈哈

  • @user-qh6xh8vk7u
    @user-qh6xh8vk7u Місяць тому

    鞠躬盡瘁

    • @user-fy5gp6yo9s
      @user-fy5gp6yo9s Місяць тому

      很不幸的一代人,他们造就了中国的腾飞,可惜未富先老,国内有很大的声音呼吁财富分配,可惜还不是时候,压力还很大

  • @sdfsafasfsf5545
    @sdfsafasfsf554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好像有点在赞美我们

  • @bonbon19977
    @bonbon199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9

    砍伐樹木建太陽能板似乎是破壞環境😂

    • @user-cd9pm3qk9o
      @user-cd9pm3qk9o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好像台南比这严重啊,连水面上都是

    • @Lkk1973
      @Lkk1973 Місяць тому

      ​@@user-cd9pm3qk9o對啊比爛咩!這或許是解結的好方法,台南人的我很熱意“請服用”……

    • @user-kg4yx7vr1t
      @user-kg4yx7vr1t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本来就是不长树木的荒地,盖了太阳能板反而长了一堆草

    • @cloudwithwind574
      @cloudwithwind574 Місяць тому

      井蛙真可怕,在井蛙的概念里,建设光伏是要砍伐树木,井蛙对绿能这个词估计没有任何概念,哈哈哈

    • @bonbon19977
      @bonbon199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user-kg4yx7vr1t 不如全中國都蓋上太陽能板, 可以全民免費供電

  • @user-wn4qx6jx5x
    @user-wn4qx6jx5x Місяць тому +8

    当初西方大量领先的科技产品卖到中国的时候,中国表示欢迎,如今中国的产业升级了,能生产出与西方相比也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了,为什么这一切就不合理了?是不是中国只能生产服装玩具这些西方不想涉及的商品?难道一直处于低端产业,中国的劳工就能收入增加,工作稳定,提高内需?

    • @KaiserChief-mm2ib
      @KaiserChief-mm2ib Місяць тому

      已經說了是傾銷。當初入wto什麼條款都不顧別人都沒有向你追究,現今做大了就搞亂別人跌序然後再扮受害者,文明世界這次要看清看楚了

    • @user-wn4qx6jx5x
      @user-wn4qx6jx5x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KaiserChief-mm2ib 倾销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出口产品时,将产品价格设置得比在本国市场上低得多,以获取竞争优势或推动出口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或进入新市场。倾销可能对目标市场造成损害,因为它可能导致本地产业无法与低价产品竞争,从而减少了本地产业的盈利能力,甚至导致产业的衰退。大众ID3在德国卖得比中国贵一倍,这叫倾销?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可能需要补补脑。

    • @HasiahfHasina
      @HasiahfHasina Місяць тому

      @@KaiserChief-mm2ib 说白了就是动了“文明”世界的蛋糕。。。跟WTO有个鸡毛关系。。“文明”世界的人哪天经济崩溃了,会比你想像中的野蛮。。。哪天非洲人有实力颠覆世界的规则,穿上西装喝上洋酒,一样可以是“文明世界”。。。

    • @xinhai5037
      @xinhai5037 Місяць тому

      @@KaiserChief-mm2ib wto?老美哪项制裁经过WTO了?一个残废组织

  • @junzuo3254
    @junzuo3254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新闻所描述的事实,与新闻最后所得出的结论,内在的逻辑不知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 @Sun-lf5hn
    @Sun-lf5hn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低價就是中國製的競爭力,對開發中國家這種方式還不錯。

  • @user-rn4hu1cg1w
    @user-rn4hu1cg1w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西方国家为什么不补贴呢? 这样人民都能买到更便宜的产品,

    • @bonbon19977
      @bonbon199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國有補貼嗎?

    • @Lee-hn5bc
      @Lee-hn5bc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关键是拿你交的税补,而且用力过猛会干废这一行😮

    • @ericxin-lp7jd
      @ericxin-lp7jd Місяць тому

      西方政府怎么花钱得看公民(民意)的脸色,如果大家觉得补贴还不成熟的新能源技术是贪小便宜吃大亏,那就不会支持政府乱花钱呵呵。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因為民主國家要交由自由市場競爭,不是靠政府過度補貼打趴競爭對手甚至整個產業。中國唯一比較自豪的BYD跟特斯拉比還是賺不了什麼錢!沒虧錢是因為中國政府大量各方面補貼,但是中國人只想高潮就好!結果BYD終於贏了特斯拉一季之後,就急轉直下的殘酷事實,中國人假裝不知道!

    • @bonbon19977
      @bonbon19977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猜一猜新質力是否另一波大躍進?
      做膠鞋也去做晶片😂

  • @samuelchung6852
    @samuelchung6852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這樣大面積的太陽能板
    不會帶來環境的反噬?

    • @zhangguai
      @zhangguai Місяць тому +39

      会的,造成了海峡对岸的酸度上升。

    • @Wenshengzhai
      @Wenshengzhai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好喜感😁

    • @hanlin3824
      @hanlin382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唯一就是储能问题,晚上没法发电

    • @fish250jiang
      @fish250ji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个要计算的 是树林吸收的co2多 还是太阳能板减排的多

    • @user-bd7oq3yx2k
      @user-bd7oq3yx2k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要放在美国,绝对被吹成人类之光

  • @linzhaoxu
    @linzhaoxu Місяць тому

    👍BBC中文!一直坚持“一管窥豹”

  • @user-fl1tz4sc2j
    @user-fl1tz4sc2j Місяць тому

    张雪峰有句名言,BBC可以去了解一下

  • @user-pm5co2fb2v
    @user-pm5co2fb2v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BBC太棒了,敢於說實話的頻道

    • @neingleung3509
      @neingleung35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最讲逢中必反的实话,但不讲英国困难的实话。

    • @JunNice
      @JunNice Місяць тому

      喉舌媒体罢了。

    • @Liuming-gc6zk
      @Liuming-gc6zk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neingleung3509ShaB

    • @douyin.451
      @douyin.451 Місяць тому

      凡是说出这种话的人已经是​这个字了@@Liuming-gc6zk

    • @neingleung3509
      @neingleung35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Liuming-gc6zk 中文不会写就不要看中文频道了。

  • @NoNameToHave
    @NoNameToHave Місяць тому +12

    这就是“低人权优势”!

    • @hjMagic-ud5wx
      @hjMagic-ud5wx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哦你有多低说说吧

    • @user-ce2jp8dy9f
      @user-ce2jp8dy9f Місяць тому

      现在的狗都评论人权了😂、给劳资把舌头舌出来、爪子抬起来、赏根骨头😂

    • @dk-but8
      @dk-but8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我想起了工业发展初期欧美的童工老惨了

    • @dk-but8
      @dk-but8 Місяць тому

      工业发展初期欧美

    • @dk-but8
      @dk-but8 Місяць тому

      童工,你去关心一下他们

  • @josephguo6256
    @josephguo62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二者兼备,有问题吗?

  • @Ali-nb2cr
    @Ali-nb2cr Місяць тому +17

    好久沒聽到中國製造2025啦~《中國製造2025》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2015年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首個十年綱領。快10年了...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都不敢提《中國製造2025》了~😅

    • @user-nc5tu6qb6f
      @user-nc5tu6qb6f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你难道不觉得中国制造2025其实已经提前实现了吗?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第一,出口第一;2023年,中国商用大飞机实现商用化;2023年华为手机实现全自主产业链,mate60横空出世; 像液晶面板,汽车动力电池,太阳能面板这些早就是烂大街的第一了。还有你不知道的东西存在:中国船舶制造拿下世界订单的70%; 中国新型核反应堆投产,、、、、、、留给外国的优质产业链已经不多了,其他的,都是中国白菜。

    • @HBZHang-rn9pt
      @HBZHang-rn9pt Місяць тому +30

      因为中国制造2025已于2023年基本实现,包括船舶制造、机器人信息技术、汽车、半导体、航天、先进铁路、先进农业等,均已完成预订目标。所以再喊2025已经没有意义了

    • @user-cd9pm3qk9o
      @user-cd9pm3qk9o Місяць тому

      蔡英文2025非核家园也不提了

    • @kingyang728
      @kingyang72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4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

    • @Ali-nb2cr
      @Ali-nb2cr Місяць тому +7

      @@HBZHang-rn9pt 維尼 : 我的大飛機呢 ? 😭我要大飛機啦~~

  • @beidaihou
    @beidaihou Місяць тому

    cn BBC😎

  • @jamesyang8964
    @jamesyang8964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武汉病毒研究所制造尤其体现了大国风范

    • @neingleung3509
      @neingleung35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所以才有了台湾高端疫苗。

    • @xuli3961
      @xuli3961 Місяць тому

      就算真是武汉造的,你不服么?有这种生物科技实力谁还敢跟中国人搞生物战?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xuli3961中國人真是沒有道德底線!又說痛恨日本731,結果卻對中國做一樣的事就雙標!

    • @douyin.451
      @douyin.451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不当中国人
      确说中国话
      想当美国狗
      英语又很差
      遇到中国人
      脾气就变差
      遇到外国人
      立马就跪下3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華為又出新機了,愛國的小粉紅還不快去買起來!衝啊!🤭

    • @neingleung3509
      @neingleung35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台独的小粉绿有钱買苹果。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neingleung3509你買華為了嗎?愛國不能落人後啊!🤭

    • @neingleung3509
      @neingleung35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aaaac4260 買了好几支。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neingleung3509果然是好韭菜!😂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neingleung3509中國的未來靠你們了!

  • @kaideng8355
    @kaideng8355 Місяць тому

    看了下面的评论,感觉就很放心了

  • @jasonzeng8741
    @jasonzeng8741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英国人只剩下酸了😂

    • @Liuming-gc6zk
      @Liuming-gc6zk Місяць тому +6

      中国人只剩下润了😂

    • @Lee-hn5bc
      @Lee-hn5bc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自信❤

    • @neingleung3509
      @neingleung35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英国早己变印国了。

    • @user-ud3hr3rw4h
      @user-ud3hr3rw4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酸你3-4k的工资,还是酸你996啊

    • @Miaoli_Tutu
      @Miaoli_Tutu Місяць тому

      ​@@neingleung3509 英國變印度?那豈不是中共國退回成猿人穴居😂

  • @huaiyuwang3165
    @huaiyuwang31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10

    我真服了,非得弄这种滤镜吗?你自己看着不难受?BBC审美就这?你想营造压抑氛围我能理解,但是你考虑没考虑过观感到底好不好?恶心观众的媒体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奥!

    • @JoanneMa-ek6ox
      @JoanneMa-ek6ox Місяць тому

      2024了还在说滤镜这种烂梗,你哪怕自己去看看BBC对英国国内报道也应该知道这种颜色再正常不过吧?上次布林肯来中国也说滤镜,后来发现是央视自己提供的画面,没声了

    • @WallackLiu
      @WallackLiu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是滤镜吗? ua-cam.com/video/GgXnlD7wg7o/v-deo.html

    • @WallackLiu
      @WallackLiu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也是滤镜吗? ua-cam.com/video/wAWsxa3DZcU/v-deo.html

    • @kuanminming368
      @kuanminming3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是滤镜?你看看评论里除了你还有人说颜色问题吗?到底是你自己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

    • @kuanminming368
      @kuanminming368 Місяць тому

      看惯了国内的高饱和度宣传,对正常颜色反而看不惯了。提醒你,这是新闻片,不是广告片

  • @user-wm5eg2mf7q
    @user-wm5eg2mf7q 22 дні тому

    真实的老百姓生活

  • @rgot79ac
    @rgot79ac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世界上很多人都背負同樣的故事,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低價傾銷,搞死別人,也搞死中國自己

    • @super-hj2jx
      @super-hj2jx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物美价廉到你这儿就成倾销了😂😂

    • @user-mo5fh1mt4h
      @user-mo5fh1mt4h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关键是为什么价廉@@super-hj2jx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super-hj2jx中國人不是說不想當廉價勞工嗎?怎麼又變了?😂

    • @super-hj2jx
      @super-hj2jx Місяць тому

      @@aaaac4260 bbc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这就是绿蛙

    • @stalin1989
      @stalin198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aaaac4260中國內部市場已經是產能過剩的狀態,只能透過外銷,但便宜就是致命的武器對消費者來說他們不在乎品質只在乎物品的價值,所以歐洲當地的工廠來說是很大的威脅。

  • @-hf2wb
    @-hf2wb Місяць тому +5

    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世界第一!🇨🇳🇨🇳🇨🇳

  • @user-bx2lp5oc3j
    @user-bx2lp5oc3j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优胜劣汰,市场规则。我搞房地产的,现在也被淘汰了。想办法搞吧。

  • @BeYourself-bw3pl
    @BeYourself-bw3pl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政治互信 是本质问题,比如台积电80%尖端制程市场份额,德国和日本造的高端燃油车的压倒性的全球市场份额 不会有问题,
    问题是 如何建立和 俄国 中国 这类威权专政而且测不准的党国 建立政治互信,恐怕难度比较大。 过去几十年西方也是为了自身利益,从将中国融入WTO ,naive 的期望 经济的飞速发展 然后政治上也会融入 以公民社会 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最后发现 是铁板一块。
    换位思考一下,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 @huluwaiwai7838
    @huluwaiwai7838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国可不是被动转型,有计划的高端转型已经进行十几年了。

  • @Summer_killers
    @Summer_killers Місяць тому

    滤镜能不能换下,伦敦天气才是这种画面

  • @yindu_Weige888
    @yindu_Weige888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一般人搞不定啊!♦*

  • @thomasyoungnju4459
    @thomasyoungnju4459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不太明白第一个采访对象的情况--看起来这个人原来的工作是相当不错的,不然不至于这个反应。至少不可能是流水线普工,现在流水线的老板可没资格挑人--有人愿意来就不错了。

  • @kimkunrezi5210
    @kimkunrezi5210 Місяць тому

    啊?这是BBC?

  • @joewu7534
    @joewu7534 Місяць тому

    补贴是中国产业政策的一部分,西方国家也可以运用产业政策抵消影响

  • @holiday8473
    @holiday8473 Місяць тому

    秦晖:与中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最像最接近的其实就是以前南非白人对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他们背后的共同特点就是低人权、无财产权和公共服务的不平等。
    中国的户籍制度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三个不平等:第一个是人权不平等,尤其是居住权。第二个就是财产权不平等,中国农民的土地不是他真正的财产,不能在市场中自由买卖。第三个就是公共服务不平等,政府公务员和高官干部享受特权高福利、城市居民享受低福利、农村居民和农民工享受的却是“负福利”。
    今天中国的“负福利”制度极大的加剧了贫富差距,导致中国大多数人普遍存在低人权状况,所以中国的人权问题绝对不是只有新疆、西藏、香港的人权那么简单,而是全面的、整体大多数人的人权问题。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背景下所谓的“中国模式”:其实就是利用中国几亿流动农民工的“负福利”“低人权”优势,再加上中国政府可以征地强拆、随意驱赶低端贫民进行“圈地运动”。
    通过“中国模式”吸引大量投资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才会出现比资本主义血汗工厂更加剥削中国农民工的红色血汗工厂。如果全世界自由民主国家不能联合起来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改变和提高中国的“低人权”和“负福利”状况,那么自由民主国家的劳工就会受到影响而不得不降低人权和福利待遇向中国流动农民工看齐(这点从纪录片《美国工厂》中就可以看出)。
    对于一个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是可以进行无限问责的,一直要问到他承受不了为止。中国的出路依然在于渐进式的和平转型,其中的要义不外乎两点:一是限制政府的权力;其次老百姓要大力向政府要福利。做到这两点,理想中的宪政与民主也就会到来。这两个方面,我觉得都可以不断施加压力。在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上逐渐地改进。最终让现行体制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权力太大责任太小的问题,不断地受到压缩。当压缩到权力和责任对应的时候,中国的政治体制变化就到来了。

    • @JiangchengFu
      @JiangchengFu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你是希望农民可以卖土地卖宅基地吗?

    • @holiday8473
      @holiday8473 Місяць тому

      当然希望啊,因为共产党不给农民福利保障就应该给农民自由(买卖农田和宅基地的自由)

  • @haishanan-yn8tk
    @haishanan-yn8tk Місяць тому

    现代年轻人很多都不愿意当工人 钱挣的少 还累 ,国家不转型那才是真的要衰退, 我是火车维修工人 ,这只是我的所见所闻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想轉成高端,中國的高端在哪裡?有不可取代的高端技術嗎?

    • @neingleung3509
      @neingleung35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变成了高端疫苗。

    • @aaaac4260
      @aaaac42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neingleung3509比中國百寫並疫苗高端多了!

    • @neingleung3509
      @neingleung35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aaaac4260 所以大小姐,烂金孙抢着打还要送到中南美的朋友。

    • @hjMagic-ud5wx
      @hjMagic-ud5wx Місяць тому

      高端在太空世界唯一空间站,够高了吧😊😊大概也就三四层楼那么高😊😊😊

    • @chrisronald2856
      @chrisronald28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电动车电池技术,高压电网,还有一票重工业技术,lol 😅

  • @user-SRTP
    @user-SRTP Місяць тому

    話是這樣說,但你看看現實的結果,你會發現很多"高技術"與"科技公司"最後都打回原形,但這不是說中國的技術力不夠,這恰好說明問題的癥結點在於技術之外的領域。
    這問題的癥結點持續存在無法排除的情況,再多的政策優惠與政府推力,最終只會淪為移轉的工具,公口入私袋,補助淪為營收。
    真的非常明顯,中國想要復興真的只能把那一個已經在中國人民身上為所欲為的存在移除,除此之外一切的夢幻都是泡沫。
    不過我想,一般中國人應該不在乎這些,所以就隨他們去吧,一切苦難都是自找。

  • @user-cx1vu6db9d
    @user-cx1vu6db9d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说起来真是令人讽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高技能产业发展滴,但却连一个失业工人的工资都交不到位,真是心虚😂

  • @Miaoli_Tutu
    @Miaoli_Tutu Місяць тому +3

    退耕還電 退林還電 太陽能板造起來 韭菜人礦吃土就行了😂

    • @fish250jiang
      @fish250ji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是要计算的 是这么大面积的树林能吸收的温室气体多 还是 这么大面积的绿能能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多(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如果计算模型正确就选最优选。 问题是计算模型不一定是对的,里面可能还有权力腐败和利益纠葛影响,那这里又回到价值观选择,保持自然生态不变,还是实践科技创新(哪怕其中有腐败)。 从美国的历史看,应该还是选择科技创新来解决人类的问题比较好。

    • @fish250jiang
      @fish250jiang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国实现全球影响力的方式将和美国不同。 美国是让全世界工作提供廉价商品和劳动力为美国人服务。 中国则是压榨自己的人矿向全世界提供廉价商品和投资贷款。 其实全球在中国模式下应该会获益更多。 关键在中国政府能不能持续控制压迫中国人。

    • @bnnj7522
      @bnnj7522 Місяць тому

      关闭核电,绿电发起来🤣

    • @xiaozou7287
      @xiaozou7287 Місяць тому

      核心是农村人都进城了,农地也没人耕种,年轻人都进城了。就变成了撂荒地,改成太阳能还好了呢,和日本一样,大量农村土地没人耕种了,又要成立农庄合作社了

    • @guangjiang647
      @guangjiang647 Місяць тому

      算是业内,这种项目都是在非耕地上开展的,送出线路,面板,风机都不能占用基本农田,生态红线,而且管的很严,有些冒进的企业偷偷建了,而且只是少量占用,比如一基铁塔,都被查的嗷嗷叫,可能有些公司觉得后台硬,但是还是被罚的狠,总体看,随便占用耕地,生态红线的问题很少。

  • @jh-xk2tn
    @jh-xk2tn Місяць тому

    产业升级的目的是什么?更何况是这种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补贴下的不公平竞争,如果产业升级的后果是大批量失业,那国家发展的意义又是什么?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吗?

    • @user-em4yb1lo4v
      @user-em4yb1lo4v Місяць тому

      产业升级意味着生产力提高,利润率提高,以后中国洗盘子的也有三千美金

  • @YHS-wv2in
    @YHS-wv2in Місяць тому

    产业升级中的中国,低端产业的迁移和房地产的萎缩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高端产业的发展却受到欧美越来越高强度的限制

  • @robmesserf
    @robmesserf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產業轉型會淘汰一批人,讓政府擺脫負擔,這種淘汰一代人的做法上個世紀末期下崗潮的時候已經做過一次,這次差不多,被淘汰掉的低階勞動力,不需要給他們好的社會福利,保證基本的溫飽就可以了。這也讓新的轉型後產業能夠快速發展。

    • @user-rk8uc2nt4e
      @user-rk8uc2nt4e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上次来了个8964这次希望请问度过吧。

  • @jordonrandy8904
    @jordonrandy8904 Місяць тому

    做玩具、衣服的人,都可以學做飛機、芯片嗎?

  • @issacl6065
    @issacl6065 Місяць тому

    经济发展需要利润来支撑,没有利润,不要利润做什么产业高低端都一样,只会快速消耗创新红利,还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快速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只能说明产品廉价,而不是领先。

  • @eason_zhang2933
    @eason_zhang2933 Місяць тому

    有是学新闻学学的

  • @selinavancouver8433
    @selinavancouver8433 Місяць тому

    之前中国制造低端产品是因为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并且没有威胁到自身利益。现在汽车,新能源,科技进步威胁到了西方的利益,如果中国的电动车进入到北美市场普通老百姓将受益,但是那些大企业呢?现在加拿大买个电动车或者油电车有多贵?还要加价排期等很久才能买到!

  • @user-in6hi5pq9f
    @user-in6hi5pq9f Місяць тому

    麦迪文度假去了?

  • @user-ur2nx1hi8w
    @user-ur2nx1hi8w Місяць тому

    标题没有加“但是代价是什么” 缺了点BBC的味道

  • @oneday663
    @oneday663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是爱尔兰口音吗

  • @TinoMachado-dr3lx
    @TinoMachado-dr3lx Місяць тому

    欧美在某个领域占据市场过大份额无所谓,中国占据就不断制裁批判,双标还得是昂撒

  • @kib695690926
    @kib695690926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熱錢跑了!中國再見

  • @femjojo8641
    @femjojo8641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獨裁政權有資格存在於人類社會?

    • @freshduheqiaolsde7409
      @freshduheqiaolsde7409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照你意思,你们那儿1996年前都不算人类社会?

    • @chrisronald2856
      @chrisronald2856 Місяць тому

      以色列确实不该存在于社会😂

    • @user-dp6si7tq9k
      @user-dp6si7tq9k Місяць тому

      张嘴就是中世纪宗教裁判所的味道,异端不应该有生存权。

    • @user-oitnb
      @user-oitnb Місяць тому

      绿蛆的井底之蛙本性让人震惊😮😮

    • @2013LeeEdward
      @2013LeeEdward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獨裁政權,終須會滅亡

  • @liqingyuan4940
    @liqingyuan4940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国生产衣服和袜子的时候,他们从来不指责“中国供应过剩”。

  • @user-xi4si8rb9b
    @user-xi4si8rb9b Місяць тому

    This underworld filter is so disgusting

  • @ngwj
    @ngwj 19 днів тому

    这个报道挺好的呀,报道失业困境,发展新行业,需要处理的贸易争端。占有率 80% 也许需要处理利益分配问题,这个视频也没有过多指责,欧美需要降低成本,中国需要增加员工待遇。

  • @KIvonIK
    @KIvonIK Місяць тому

    這在下就不解了,為何如此“領先地位”的綠色能源卻拯救不了中國的嚴重污染呢?

    • @hjMagic-ud5wx
      @hjMagic-ud5wx Місяць тому +2

      不了解就对了,哪来的重度污染能有日本核污染严重吗🤔😂😂😂

    • @user-nr1ws4ic5d
      @user-nr1ws4ic5d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严重污染?请您举个详细例子

    • @user-nr1ws4ic5d
      @user-nr1ws4ic5d Місяць тому

      作为大陆人,这几年我是实实在在体会到了经济下行,但是您所谓的严重污染我认为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很好的。空气质量日益增高,环境生态也是受到保护的

    • @jeremyzhang2782
      @jeremyzhang2782 Місяць тому

      我就不解了,你還拿10多年前的新聞來代表中國大陸?你去過中國大陸嗎?不知道現在污染已經大大改善了嗎?

  • @terrytang1699
    @terrytang16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找个中年工人的宿舍,然后说这是他家,其实他家建着别墅。BBC有点意思。

  • @stchk0060
    @stchk0060 Місяць тому

    居然接受外媒訪問,反了吧?
    不愛國了吧。😂😂

  • @zzq1984
    @zzq1984 29 днів тому

    任先生这下更找不到工作了,估计接受完采访得可能进监狱了。

  • @user-lm5us9yt7f
    @user-lm5us9yt7f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个人自己赌博把家产败光,老婆孩子跑了。不会真有人相信,一个曾经有办公室的资深工人,正儿八经工作了一辈子最后就成了半个乞丐吧

  • @randomrlin9979
    @randomrlin9979 27 днів тому

    從三來一補加工廠,到盡量學習、翻抄照做、只會遵守、依據中國專利、版權法,的世界大工廠。

  • @keepcalmandcarryon8353
    @keepcalmandcarryon8353 Місяць тому

    BBC的記者真勇敢,這被中共發現可是行走的50萬。

  • @user-iw1gy8rt1x
    @user-iw1gy8rt1x Місяць тому

    核心觀點:偏差思維会持續不断,即使稱霸世界也改变不易.人民人類資源需珍惜.

    • @super-hj2jx
      @super-hj2jx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安慰安慰你自己吧

  • @chiasun3588
    @chiasun3588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高技能產業的背後是有專利技術的保護、工業機器人只是取代重覆性的工作與提高產量而巳。中國就是個欠缺正規職業訓練的社會、全靠進廠打工來習得自然一失業又要重新摸索未知的相關技能。而太陽能板產業是制造與報廢產生的污染遠大予傳統能源。

    • @user-dp6si7tq9k
      @user-dp6si7tq9k Місяць тому

      快和小英说说,别在台湾搞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了。

  • @user-jd4nq1eb4r
    @user-jd4nq1eb4r Місяць тому

    就业都转向服务业了,服务业就业占比越来越大,中国失业率也没多高,也就5%

  • @user-nj2wd8wp5b
    @user-nj2wd8wp5b 27 днів тому

    只要bbc这些媒体继续这种角度报导,中国就还能继续扩大市场主导地位

  • @mrsli-hr3xo
    @mrsli-hr3xo Місяць тому +4

    当好低端人口和人礦才是中国人最大的贡献。

    • @user-vj3dh9fz8c
      @user-vj3dh9fz8c Місяць тому

      中华人民保持良好的传统美德,贫穷和吃苦耐劳😊

  • @huberthong9799
    @huberthong9799 Місяць тому

    这灰色滤镜也是没谁了

  • @user-jd4nq1eb4r
    @user-jd4nq1eb4r Місяць тому

    胡说八道,就业都转向服务业了,服务业就业占比越来越大,中国失业率也没多高,也就5%

  • @America_No.1
    @America_No.1 Місяць тому +1

    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