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巡禮2 - 路演(深圳灣公路大橋~深中通道)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6 лют 2025
  • 深圳灣公路大橋,與深圳灣口岸、10號幹線合稱為深港西部通道,是一條橫跨深圳灣和后海灣的跨海公路大橋,屬於香港10號幹線的一部份,工程於2003年8月28日展開,於2007年7月1日通車。
    深中通道,全稱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是橫跨珠江口、連接中國廣東省深圳市與中山市的公路通道,從深圳到中山駕車只需要半個小時。由海底(珠江底)隧道及跨海(跨珠江)公路橋組成。深中通道屬於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中深岑高速公路的起點段,其在地理位置上與虎門大橋和港珠澳大橋平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第三座橫跨珠江口的交通通道。2024年6月30日15時,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西人工島舉行了開通儀式。然而由於嘗鮮的民眾過多,且不少私家車車主將車停在路邊進行擺拍,導致深中通道開通首日出現嚴重擁堵。因通行條件複雜特殊,深中通道全線全時段禁止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通行。深中通道全長24公里,雙向共八車道,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00公里。深中通道採用東隧西橋的布局,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84公里,橋梁部分長約17公里。橋梁段包括兩個航道橋,西側為中山大橋,東側為深中大橋(建設時暫名「伶仃洋大橋」)。工程亦在深圳近海新建兩座人工島以貫通隧道。大橋為主跨1666公尺的全漂浮系吊橋,共設兩根主纜,每根最大纜力10萬餘噸。大橋長約2.83公里,兩根索塔高約270公尺,高約90層樓高。中山大橋為主跨580公尺的雙塔斜張橋,主塔高213.5公尺,由120根斜拉索連接主塔與橋面,其中西塔位於中山翠亨新區馬鞍島,東塔位於廣州萬頃沙鎮東側。其海底隧道部分為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
    深中通道十大世界之最:
    1.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主跨1666米)。
    2.世界最高通航淨高海中大橋(通航淨高76.5米)。
    3.世界最大海中懸索橋錨碇(單個錨碇混凝土方量約34.4萬立方米)。
    4.世界最高懸索橋抗風檢驗風速(最高顫振檢驗風速83.7m/s)。
    5.世界最大體量鋼橋面熱拌環氧瀝青鋪裝(面積達到37.88萬平方米)。
    6.世界最長的雙向八車道海底沈管隧道(長5035米,32個管節+1個最終接頭)。
    7.世界最寬的海底鋼殼-混凝土沈管隧道[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最寬55.6米)、高10.6米]。
    8.世界單體體量澆築最大鋼殼沈管自密實混凝土澆築(單個標準管節混凝土澆築方量達到29000立方米,累計910000立方米)。
    9.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樞紐互通-機場互通立交。
    10.世界最寬(3米)的可反復折疊M型止水帶應用於沈管最終接頭。

КОМЕНТАР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