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過最強的PGO車款!TIG賽道試駕『開啟字幕』 / 試車誌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8 лют 2025
- IG: / r_ben_8888
FB: / supermoto.ben
抖音: / r_ben_8
攝影相簿: / b________p
微博: www.weibo.com/...
------------------
使用器材
Sony A7c
Insta360oneRS
www.insta360.c...
Insta360oneX2
www.insta360.c...
Gopro Hero11
------------------
固定每週發片
歡迎訂閱我的UA-cam頻道
goo.gl/z6eDHZ
1:35 口誤 正確為12吋 自我懺悔
聽到真的有嚇到
今天參加了北區的試駕下賽道 , 灣中穩定度特別好 , 出灣補瞬間動力非常強勁 , 更甚於TIGRA150 , 一路補油延伸到時速90以上一氣呵成
彎中多次嘗試壓更深都無壓到中柱的情形出現 , 過彎的安定感很足
雖然號稱170 但整體靈活度跟一班運動型125 相當(JETS之類車款) , 感覺上特別輕巧好操控
除了螢幕邊框有點粗 , 車廂不夠深之外 , 白牌輕巧加速王當之無愧
原本也想試的...
以為是一週前開放報名
結果是前一週
意識到的時候名額已經滿了
PGO的老傳統了!
用心做引擎,用膝蓋做造型!
造型我覺得很帥啊😂
造型這部分我覺得pgo走在最前面😂
想到就想笑 GMAX這麼多顆引擎 外觀死都不改進一下
PGO就是要醜到讓你覺得很狂的程度,老實說還真的有些人是完全不在乎外型的,車子好騎就好,不希望停紅燈就車聚😂
造型我真心覺得很好看,但那塊螢幕就…😅
外觀這種感覺,只能說每個人都是主觀的,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小弟曾經有過五年的製圖工程師的經驗,如果要我只看外型分析,我只能說TIG的造型,註定是一臺不會大賣的冷門車!
PGO這次的設計真的很微妙
但就務實面來說,短軸距+長椅墊
不論跑山還是載家人通勤
都非常好用
PGO不跟隨主流審美的堅持
說實話有點佩服
但車廂就有點悲劇
@@RBEN 果然沒有完美的車😢
我覺得年輕取向的機車跟旗艦車款都車廂,應該都要標配能放全罩的車廂才對,應該不難
凹凸座椅真的不好座 這種平椅比較好座
長尾犧牲美感卻沒換到車廂空間,不解🤔
車子不是線條很多就是帥
看久了根本視覺疲勞
很東南亞風
身為drg車主,真心覺得這台車不差啊,我也騎過pgo的車,不要再停在過去的觀念了,看看sym的進步,怎麼到了pgo這邊就謾罵聲連連??
@諭廷 但老實說單槍的優點就是帥而已,通病是會歪屁股,影片裡也提到說雖然這台車是單槍但是他們設定的很好並不會像jet原廠那種跳來跳去更別說勁戰了
@諭廷 所以這台定位很模糊,動力給你169.5cc,但輪胎卻配12吋的,畢竟美觀這種東西見仁見智,也許在外觀設計上不是主流的,但並不代表這不是一台不能買的車,反正Pgo本就沒有要擠進前三大車廠的排名,他們顧的是小眾市場的
就這麼說吧,如果這台車這樣的置物空間,搭配drg緊湊的車身設計,你覺得會不會大賣?
如果這台車用了長坐墊增加乘坐空間及舒適度,搭配MMBCU的大容量置物空間跟長一點點的軸距走跑旅會不會更好?
會被罵代表他明明可以做出一台很好騎也好看的車,卻敗在最容易成功的地方,如果要長坐墊,是想要有跑旅的感覺嗎?好像不是…就算長坐墊犧牲視覺美觀好了,但置物空間也沒有變大…車子性能是比較難達成的,外觀跟功能性是比較好設計的,難的做好了,卻敗在外觀跟車體,整個車子定位和設計合起來變成四不像…會被罵就只是因為這台車太可惜了
因為前面外觀真的做太醜..
PGO的老毛病了,明明都覺得他能作的更完美,偏偏就留那些很尷尬的點,品牌力又不足,搞的人人都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就說這麼多吧
水 喔水喔~
讚譽有嘉
看來TIG是真的不錯!
PGO終於醒了~ 😆
真心覺得PGO外型設計越來越獨樹一格!!(十分委婉了)
這才是當初TIGRA150上需要的的一切~
性能很好,但是車體外觀設計師應該要開除,想要跑車的軸距跟馬力,卻用了旅行車的車身設計…
然後車身長卻沒有該有的置物空間,只能說…好好的性能卻給車體搞成了四不像
不要說什麼騎過就知道他的好這種事,就想試問誰買車不是第一眼先看外型,誰不會在意置物空間…還是要說…會被罵是因為這台車太可惜了
現在的人真幸福
代步機車 就能有那麼多選擇
還能讓各車廠端出好料 互相競爭
好可惜 沒有第一時間 推出原廠精品配件的資訊或介紹
個人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有三點
1.儀表板跟龍頭上蓋的整合度
2.動力比Tigra150強,油箱容量卻少0.8公升?DRG都有7.4公升了
3.車廂空間至少要跟Tigra一樣
4.螢幕顯示後方影像似乎不實用
總覺得摩特動力以後會以此結構外觀為基礎而推出更大排氣量的...
就和某150一樣
用125這種緊湊的車型+後雙槍(+耗油)
要上山的話油量真的要自己注意
@@浂
還有皮帶消耗太快的問題也是需要改善
硬體感覺很不錯,
設計語彙的部分除了車頭真的還是待加強;
個人認為騎士第一人稱的介面語彙是不夠的。
感覺除了儀表其他地方都空空的、龍頭殼感覺也稍微過窄了,或許可以試試裸把或把開關整合在龍頭殼的第一人稱介面中。
再來是屁股。個人覺得從椅墊側殼到尾燈的層次不夠多。拉得太長了,需要一些層次或塗裝來打破。
最後尾燈的概念個人真的不行
但有一說一,PGO這次的用心是看得見的
品牌對了,出個鳥車大家捧
品牌錯了,做什麼大家狂噴
因為台灣多的是智障
其實看久了 還不錯看 有點像BMW大鼻孔一樣又開始很怪 越看越好看。
跟著前人的走步走一樣的路只有死路一條,必須創作不同的路,才能有活路,見爾顯現與他人的不同,代表我跟你們不一樣!這才能再殺出一條生路,創作自己的價值走出他牌審美觀的枷鎖!
Pgo 賣的是動力加配備
其他也各有優缺點,但重點是pgo的車不需要買來就有提升動力的必要!
PGO的運動車款是動力本質就足夠...但是重度玩家還是會改缸改傳動改電腦改霹靂啪啦,然後總花費可以買得起一台黃牌...
外型可以哦 換個不是圓的端子鏡 後土除等短牌套件 車尾翹起來 再全車黑化 外觀會很殺
我還是認為他的發表時間有些問題,為什麼要挑大家高階都買過幾批了才出,難道是有信心大家會賣車來買!
我怎麼覺得外型蠻好看,但如果這塊儀表搭裸把就完美了
我對這台車比較驚豔的是他把前後鏡頭整合到儀表板
以前ai1已經有了,還有方向燈與後顯示連動。不過小毛病車友回饋實在太多
鏡頭整合日後維修貴
不論性能,光外型上的設計與實用性還是需要很多修正。
後座長了點很好啊!實用
前煞原廠蟬叫聲~銷魂
以前pgo 的G-max引領群雄使用環抱車架+中置避震
如果可以已以前的設計架構+現在的引擎動力,應該就有看頭了!
就期待他們會聽到心聲,之前水冷GMAX就是tigra那顆引擎直接移過來,現在是同一顆引擎做改良,所以應該是有點機會GMAX小改款少量上市,讓為數不多的想入手GMAX的人能圓夢
但要PGO再專門針對GMAX投入資金做改款研發,應該是這輩子沒機會見到了,畢竟他的車架懸吊就是那樣設計,就是不給你便利........除非PGO把版權賣給三大廠
在鄉下 可雙載 動力不差 很多時候是實用為主 建議出雙生車 像MMBCU 車型 祇有說加油。
後移改單槍避震感覺很帥
我覺得摩特動力不會不知道這種熱血車應該要配短座墊才會帥的道理,應該是想要把熱血玩家和買菜煮婦一起一網打盡吧
熱血買菜煮婦~~~不是只有爸爸才熱血啊~~~~XD
後座箱打開我只能說馬上扣很多分數了!電瓶空間比例也占太多了吧,現在後車箱只要做的大(都2023年了還不知道消費者的需求在哪),也許會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把最基本回饋給消費者較實在,開發那些科技我講真的用幾次應該沒有人會再用吧??
看 TIG為了操控性, 避震加長修改車架後避上支點, 就只能把電瓶前移, 犧牲車箱後方空間
這點真的滿扣分 屁股這麼長本來還以為車廂很大 結果打開來才這樣
為什麼近燈要做單邊 遠燈才雙開啊?
以前重車的跑車也流行過這樣
三陽銷量遙遙領先,光陽不服換皮猛追,PGO努力不落人後,YAMAHA依舊高貴欠改
這台如果是Y牌大家就會說很帥了 可惜
哪裡來的道理?
神話不再了..
Y牌是一開始出來會被大家說醜
而且Y也不會把車搞的那麼銳利
原廠煞車煞 車有蟬叫聲!!
彪虎250就有了~蟬叫聲也超大~
懸吊煞車一樣原廠就有感配得好
2019 彪虎200開始就有了😂
蟬叫聲聽了就很爽
不知道能不能變裸把呢
評論內容有種KRV剛發表的感覺,
希望不要跟光陽有樣學樣,
有分媒體試乘版跟市售版
XD
應該說每個產家都會這樣搞 只是差了多少
這台車線條太多了 變得很像東南亞風
這台不錯!然後車廂再大一點就更棒了
車大台車箱這麽小看看光陽車箱改大更好
鏡頭畫面整合到儀錶是要幹嘛?倒車?有沒有倒車雷達?
後輪像是被追撞潰縮
龍頭土炮感也太重
TIG軸距1295mm車重135kg
對比MMBCU的軸距1380mm車重136kg
KRV軸距1405mm車重147kg
上市又要刷一波誰比較快文了
KRV的車重錯了喔147是空車重量不是裝備重量請看官方網站上有
屁股這麼長又是雙避震,車廂小成那樣到底是怎麼設計的
那個龍頭內裝造型真的是怎麼看怎麼母湯🤣
前後比例搭不起來比較難解
@@RBEN 感覺要後移個10公分才對稱。
引擎真的猛,一些小細節如果打磨更好的話會不會更有市場?
必須說PGO 車廠的車都不錯
但外型設計真的很前衛 不是我喜歡的😂
再來就是後勤保養 我覺得真的蠻少的(個人認為 )不然路上能見度一定會更高
Gsr125後面也放電瓶,車廂還可以做那麼大,要不要去問一下怎麼搞的😂
說不定這台TIG是油電混合,後面有偷藏電池(不是電瓶喔)嘻嘻
看車架就知道了,
不知道皮帶會不會只能撐10000
以前的飆虎皮帶常斷
,有皮帶恐懼症
@@昇鑫楊
很多3至7千就斷了
說車箱小,DRG也很小阿,再往其他方面想,坐墊長坐起來也比較爽,就是側邊車殼設計真的差🤦
車就是藝術品,這個詭異的長尾我個人不ok
多到誇張的鱗片、蜂巢簍空我看得很不舒服
但青菜蘿蔔個有所好還是有人喜歡啦
不過我本來就喜歡大面積平板儀表板
這還能調角度真的太優了
但我如果要買還是不會選它
那個長尾和異世界車廂直接ok掉我
如果mmb及krv小改款也有這種可調角度平板彩色儀表就太棒了
TIG的車尾我覺得還可以呀,可能我漢堡人看習慣了😂😂
踢魅視560車尾
認真說 如果能用G-MAX的外觀下去改造就好了
儀表感真的太突出了 很怪
我的表情顯示 ~ 真TMD好騎
好奇RBEN心中最帥的速克達是哪台?
手機架怎麼架上去??
好車,可惜外觀沒什麼獨特性😅.
撇開外觀是台不錯的車.
主打運動操控結果給你鑽石胎😂
確實可惜
配好胎價格就超過13了
我覺得鑽石胎還不錯👍
目前騎JET SL 順順騎 很好啊😆
大家講的好像這胎很爛😂
@@gtrr6955 在緊急狀況時後急煞/打滑輪胎就有差別了
@@gtrr6955 很好啊,古溜古溜而已😊
Ben騎得比較保守 可能輪胎給的信心度不足
看其他人的線跟狠度
這台白牌是狠腳色啊
我怕我的肩膀..試車分享為主
@@RBEN 保重啊~~
怎麼感覺煞車時候有聽到蟬叫聲😂😂😂😂
我也有聽到
Pgo Tig 旗艦速可達 馬力配備規格好
差在品牌 可靠度
問題在儀表 感覺儀表很容易被破壞 感覺螢幕缺乏保護力
萬年不變藍卡鉗
儀表先不說,但龍頭造型整個很陽春
車頭很好看,車尾很不協調,外觀上前後無法呼應
嗯..不錯!但購買的心冷掉。
給過你機會!再哪裡要出不出的
車尾過長的造型問題 改後搖臂拉長會不會好看點? 感覺好像可以
皮帶消耗太快
3至7千就斷
否則好想買啊~
車廂太小了
12:29 但是車廂空間就881
阿嬤的造車公司 給好給滿 就怕你餓
這一次改進了車頭
下一次就車頭車尾一起改進了吧?
跟DRG比很明顯看得出來80之後上去到100 TIG比DRG還要更迅速 DRG是慢慢來 TIG是一直往上
這色調怪怪的。。不知道是用了ND濾鏡還是後製覺得偏暗跟藍藍的色調
後照鏡呢?
永安卡丁車場?聽常去那邊騎車的車友說過,永安的場地相較其他的場地滑了一點
這邊柏油比較細
配了JET系列的通勤胎...,好雞肋
不過是原廠胎🤣😊
重點一般通勤買便當的大眾..這些賽道性能都不重要
這次不是用腳做外型了....是用雞眼做的
我還是乖乖騎alpha max 好了 😂
輪框10吋的??
12的
哪比得過我大KRV!自帶怠速熄火、強勁動力又省油😊
就是說咩 開閉盤爆
啟動盤掛 改車都不需理由~
頂到肺😀
1:35輪胎規格市12吋講成10吋...差太多了
「現場」口誤在所難免,不需刻薄
怎麼可能故意講10吋?光12吋就比一般13吋小了。
感覺儀錶板容易被拔走,車尾側和置物廂不行
拔這台儀錶板幹嘛?好銷嗎?
路上很多車的很多改裝部件更好拔,更好銷。
怎麼會擔心這個阿......
照你這說法一堆街車檔車的儀表也是簡單幾個鎖點固定而以不就被拔光了....
真的是品牌錯了啥都能噴耶
真.運動速可達!!!
YAHAHA 6代戰鷹可以去填海了.
真.運動速克達!!!
山羊JET SL可以去填海了
@@CW-sp3zs 這台先去跑比賽贏了再說吧……況且SL才125這台170,根本不是同級的對手,只是車身大小差不多同級而已。
@@Yuan2140 你好像沒看懂我在反串
車廂到底怎麼樣才能設計這麼小
你屁股這麼長 車廂卻沒有該有的樣子
隔壁都已經示範怎樣放才能最大化車廂空間
pgo還把東西全塞到後面佔空間
應該不可能有DRG優 如果這台cc數下放跟DRG一樣公平競爭那動力上勢必就扣不少分了下放成125跟JET SL比也不見得贏
而其他條件優勢也不會是對手,反正規格差異太多失去公平性的比較也上不可能上的了賽道
125的比賽 勁戰跟JET 比的都是相同的條件 很多地方都有相同條件不可動的規範
這儀表很漂亮.... 車頭做得太奇怪
外型很好啊 只有車廂偏小
為了車箱空間~所以沒採中置避震嗎?
是吧, 彪虎200採用中置避震, 車箱深度就很淺
過坑洞前叉還會有以前的尿性嗎@?@
TIG軸距1295mm 等於跟125的勁戰一樣
等於是170cc動力 125的靈巧
但那個龍頭.....還是很畸形🤣
@@Sweetdream17998 TIG軸距比競戰短,跟JET SL相當 0.0
車頭過於前衛、車尾過於老氣。
看起來騎乘感受很好,但這個儀表是敗筆中的敗筆阿!怎麼不整合好一些
那儀表板根本是一台小平板
我只想知道 會不會吃機油 彪虎會.........
我的不會以騎40700公里,14天騎一千公里,加20-50機油
明明12吋...怎麼弄得像G6E那種大車體配10吋胎的感覺
125的軸距卻用180的車身,小朋友穿大人燕尾服的感覺。
押花是什重要東西
塑膠殼表面,用手觸摸會有立體紋路的觸感
是壓花
沒壓花的殼很噁心
咬花
後車身太長,輪圈太小。
PGO轉彎傾角常常過大的話,很容易漏油
原廠就用對四 有蟬叫欸好酷
有蟬叫不是因為對四
打孔碟才有蟬叫
PGO原廠很多有蟬叫
我知道啦 我只是分開說啦😅
這個世界主要還是看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