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對台灣造成哪些影響?|零碳進行式|公視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3 жов 2023
  • 極端氣候讓天氣越來越熱,近兩年世界各地乾旱、暴雨天災不斷,氣候變遷危機迫在眉睫。全球有超過130個國家宣示在2050年前要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具體的作法是,今年十月歐盟已經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又稱為碳關稅。雖然現在只是過渡期,但現在排碳者付費的全球趨勢,讓企業減碳壓力兵臨城下。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針對台灣企業所做的調查指出,超過七成中小企業表示,國際淨零潮流對公司營運會產生威脅,而超過九成的中小企業卻還處於正在或尚未研擬因應策略的階段。台灣經濟發展以外銷為導向,在淨零轉型中會面臨哪些困境?又要如何挑戰2050淨零排放的艱鉅任務呢?
    ▻ 圖文報導:news.pts.org.tw/article/661312
    #碳稅 #碳交易 #排碳 #淨零 #碳關稅 #溫室氣體 #減碳 #經濟 #環境
    週三晚上十點 ➥ 《獨立特派員》帶您深度解析新聞議題
    追蹤我們了解更多 ▻ linktr.ee/ptsinnews

КОМЕНТАРІ • 128

  • @yenchiaotang7430
    @yenchiaotang743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2

    看了不下50個相關影片, 沒人敢講真話, 第1次在報導中看到企業與學者講真話, 政府不重視、企業不重視

  • @CorNer_J
    @CorNer_J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2

    講得輕鬆...大部分高碳排的產業不都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或比歐美更落後的國家),然而這群人還打著要開徵炭稅,到頭來不只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更延緩,自己的物價也只會更貴😅

    • @watsonkawaii9505
      @watsonkawaii950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移轉也不是你講的那麼簡單,搬家可能很輕鬆,搬公司問題可就大了

    • @AlbertEinstein-nj6vb
      @AlbertEinstein-nj6vb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本來就是使用者付費,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Twitchtv_zh-tw
    @Twitchtv_zh-tw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3

    低碳排的國家靠的是 1 核能 2 風力 3 水力
    臺灣 80%燃煤+燃氣
    我相信臺灣民衆是不知道在80%的石化能源下
    要怎麼降低碳排啦

    • @bearlin6136
      @bearlin613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以上核能廣告置入,以下羅列無核能的低碳排國家:冰島、挪威、不丹、格陵蘭、紐西蘭、巴拉圭、奧地利、丹麥、荷蘭、巴西、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等。

    • @user-ut3hg2iz1b
      @user-ut3hg2iz1b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4

      @@bearlin6136
      你列的國家都屬於 畜牧 礦藏 文化 金融 觀光 特殊收入國
      但是台灣是精密加工+服務轉型 還是你家生石油?
      帶風向?????
      跟台灣同類型 無核低碳排的舉例一下吧

    • @bearlin6136
      @bearlin613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user-ut3hg2iz1b明明上面有好幾個國家符合你說的,不懂你在說什麼

    • @hhorace_hsu
      @hhorace_hsu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4

      @@bearlin6136 冰島、挪威、不丹、格陵蘭、紐西蘭、巴拉圭、奧地利、巴西、哥斯大黎加、巴拿馬 歸功於地形、河道長的優勢 水力發電都佔50%以上 丹麥則因為位在西風帶上 能維持穩定的風力發電
      你舉這麼多國家 裡面只有荷蘭(天然氣40%、燃煤12%、風力17%、太陽能15%、生質燃料8%、核能3%)值得參考...

    • @MurphyChu
      @MurphyChu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4

      ​@@bearlin6136 列一堆國家卻不看各國人口、土地面積、天然資源、耗電量
      舉例來說 巴西土地面積廣、水力資源豐富能做到將近7成水力
      台灣根本沒辦法玩這套
      石化系列的 天然氣、石油台灣也不具備條件,跟人買總是比較貴的
      耗電量比台灣高的國家
      要嘛靠核能撐 (南韓、法國)、要嘛就是本身天然資源豐富 (墨西哥、澳洲)
      先去 wiki 與 lowcarbonpower 爬爬資料再來吧
      核能置入?先想想看台灣有什麼條件不玩核能吧?

  • @5jvm0u4
    @5jvm0u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5

    你看看法國,你知道為什麼他們排第一嗎?核能、水力風電跟太陽能。
    根據2022年數據,法國85.24%的電力來源於低碳能源。 其中,核能占比高達61.42%,水力發電、風能、太陽能及則分別佔9.54%、7.95%、4.13%與。
    再看看台灣,你知道為什麼我們排那麼後面嗎?因為某個意識形態把核能妖魔化了

    • @user-gb5ti9wx2t
      @user-gb5ti9wx2t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核能發電雖然排碳量低,但也有需要克服的問題,比如說核廢料處理、天災風險等因素,當然核能仍然是作為低碳政策的選項之一。

    • @h906230
      @h90623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台灣有研發新乾淨核能技術只是看政府要不要投資

    • @AlbertEinstein-nj6vb
      @AlbertEinstein-nj6vb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h906230 乾淨核廢料??那放你家剛好

    • @CCPTiananmenMassacre8964
      @CCPTiananmenMassacre896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AlbertEinstein-nj6vb他說的是核融合,而不是核分裂發電,但核融合目前就還在研究中

    • @yankev0u
      @yankev0u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AlbertEinstein-nj6vb 你還有進步的空間來羞辱愛因斯坦.

  • @user-ie6rc7hb2c
    @user-ie6rc7hb2c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感謝你們的特派報導,公視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媒體👍🏻

  • @yee0930
    @yee093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6

    也不只企業 台灣太多一人汽車了

    • @user-gb5ti9wx2t
      @user-gb5ti9wx2t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1

      私有運具比重太高,人均碳排量也隨之上升。

    • @yun3327
      @yun3327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我覺得這件事情政府跟人民各付一半的責任。台灣早期發展捷運以及大眾運輸系統起步比周圍國家晚很多,然後現在要蓋一條捷運線還要經過複雜的行政程序,看看台中藍線就知道了,遲來的大眾運輸導致許多人都覺得還不如自己買車比較快;民眾的話相信多少人都發現到,台灣大部分人很愛騎機車,連一些小巷子以及走沒幾步路的地方都還騎機車過去,有時候我就在想:台灣人是沒腳可以走路還是腳已經爛掉沒辦法走了?😅
      我只能說:這個國家是在是太短視近利了,沒有長遠目標,導致現在要開始做必須花比其他國家還多的成本去完成別人已實現的目標

    • @user-gb5ti9wx2t
      @user-gb5ti9wx2t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yun3327 認同。台灣早期的交通規劃沒有長遠考量,導致都市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要再興建大眾運輸會變得困難且費用高昂,當人們習慣開車騎車之後,會衍生塞車、停車空間不足、交通紊亂、空汙、噪音等一連串問題,要有效改善只能循序漸進優化大眾運輸,改變民眾交通使用習慣,藉此讓大眾運輸的使用率提升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 @haisyu7715
    @haisyu7715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2025非核家園根本做不到
    當初挺的人,腦子都不曉得壞到哪裡去了

  • @jaycool1719
    @jaycool171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好的媒體要多支持

  • @user-gb5ti9wx2t
    @user-gb5ti9wx2t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大企業率先實施減碳政策或許是可行性較高的做法,一方面有足夠的投資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中小企業做出示範,同時也因為其產量高,減碳的成效會比小企業來得明顯,將來減碳政策進一步實施後,其他企業能夠有具體的借鑑。

  • @julialiu8593
    @julialiu8593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9

    政府不但沒有幫企業減碳,還一直不斷增碳,中油3接、破壞藻礁,壞事幹盡!

  • @brucelee4251
    @brucelee4251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前瞻計畫8400億跑去哪裡

    • @giga01091
      @giga01091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東沾西沾 各種口袋 瑞士銀行,超前部署A錢 再不A以後沒錢了,直接預支未來。

  • @a0522a2000
    @a0522a200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真正需要的是制定規則跟不守規則的國家地位啦~

  • @share434
    @share43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減碳 和 核能,是兩個問題。
    不要再提天然氣!我就問臺灣產天然氣嗎?

    • @yankev0u
      @yankev0u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核能減碳好主意 ,國民黨能源白皮書

  • @user-ls5qp3dh5n
    @user-ls5qp3dh5n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就是買東西越來越貴~但你的薪水還是不變

  • @wxw919
    @wxw91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賴:我只選4年總統,後面不關他的事😂

  • @Lees5366
    @Lees536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3

    政府沒有想辦法啊
    還想要非核家園
    大家繼續燒煤吧

    • @AlbertEinstein-nj6vb
      @AlbertEinstein-nj6vb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核能不是終極綠能

    • @aaasyui77777
      @aaasyui77777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經濟呢! 你知道你用綠能產電的成本多少!? 是你經濟撐的住人民不會上街頭降電價! 還是你的非核家園過得去!?

    • @highping100
      @highping100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AlbertEinstein-nj6vb我總有一天要吃到米其林三星餐,所以我餓死都不吃眼前的炒飯。
      真香只是時間問題

  • @kyletseng2030
    @kyletseng2030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1

    12:16 法國的低電力排碳係數會不會與高比例的核能發電相關,若單純考慮碳關稅,核能能不能作為一種解決方案?

  • @user-yf4bx4zv5b
    @user-yf4bx4zv5b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看看電廠與電力結構,那些喊著愛呆完的呆完人會懂這個?

  • @jhaohenghu
    @jhaohenghu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碳稅有用,聯合國就制裁得了俄羅斯、北韓….
    這就是有權有勢的人,拿來控制沒錢沒勢的百姓而已。
    你課不到有錢人的錢,也扒不了惡棍的權力。

    • @AlbertEinstein-nj6vb
      @AlbertEinstein-nj6vb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俄羅斯中國不做凈零,那國際就不會買他的產品,國際貿易制裁誰說沒用

    • @Anzs1152
      @Anzs1152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AlbertEinstein-nj6vb國際有辦法拒絕中國的產品嗎?
      先把淘寶跟蝦皮下架了吧😆😆

  • @aegis43210
    @aegis4321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要盡快在2030年將風力裝置容量提升至20GW,就不用擔憂淨零

  • @HondaLiang
    @HondaLiang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感謝專題報導,讓人對碳封存又有更多認識

  • @luckysmile3859
    @luckysmile3859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感覺碳關稅只是幌子 若不符合碳標準就直接禁止進口不就好了 為何要收錢 錢進誰口袋

    • @user-km4sc7of5k
      @user-km4sc7of5k 4 місяці тому

      不这样搞欧美国家如何让压制亚洲发展中的各国?这样就能尽可能排除竞争对手+有理由拿钱。能把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价格提高这样能把他们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价格劣势(同样质量的东西他们卖的贵)排除。用碳税来降低发展中国家的价格优势。

  • @user-xe8ir1or1h
    @user-xe8ir1or1h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想請問企業對於這方面的問題可以找誰來當顧問,大學讀環境工程科系的嗎?

  • @rhyther
    @rhyther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8

    沒有檢討用核電的議題,直接躲開,這個不行欸。

  • @user-dc4rv4de3j
    @user-dc4rv4de3j 7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每次都媽說刻不容緩
    並沒有人積極做這種事

  • @ioriaclooney6441
    @ioriaclooney644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核電是綠能

  • @Zoe-vz9pj
    @Zoe-vz9pj 3 місяці тому

    公視了不起 欣賞!也支持!

  • @hakchoi100
    @hakchoi10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沙特阿接伯要負最大的責任!

  • @user-ou9od6hr2r
    @user-ou9od6hr2r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做耐用的產品 碳排放量就會減少

  • @user-mk7qu1pw4n
    @user-mk7qu1pw4n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所以不要廢核
    不然電一定不夠
    請問忘恩負義的人是不是有報應?因翻身貴人相助而翻身賺鉅富 卻過河拆橋到極致 這樣賺的鉅財留得住嗎?謝謝
    新竹召會的國中退休女老師顏智 台東高中 義守大學大學部和 研究所畢業的66年次楊斐雯即是如此之人
    所以一直覺得幫錯了人
    他們真的是得到賺大錢的方法後就封鎖我了 楊斐雯還要親朋好友都封鎖我 他認識我時還非常落魄

  • @h906230
    @h90623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台灣明明有研發乾淨新核能政府不投資嗎?🤷‍♂️

  • @Rruify
    @Rruify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這能讓獨裁爬起來

  • @er6780
    @er678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中國都直接忽視的爽吧 😂😂😂😂

  • @226Liu
    @226Liu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0

    重啟核電

    • @AlbertEinstein-nj6vb
      @AlbertEinstein-nj6vb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核廢料放你家

    • @226Liu
      @226Liu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AlbertEinstein-nj6vb PM2.5往你家人的鼻孔排

    • @yuan8240
      @yuan824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核廢料放你家」是一種早期核能論辯中的大絕招,意思就是說「要是你敢把核廢料帶回家堆放,我就相信你說核能很安全」。
      通常這種話是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不管我想不想把核廢料帶回家,就現行法規而言都是做不到的,所以嗆出這句話叫做「進可攻、退可守」,因為對方要是不敢承諾帶回家,那麼就可以全盤否定他前面的論述;要是他反嗆「放我家就放我家」,他也做不到,你就可以噓他講空話,不愧是大絕招中的大絕招。不過話說回來,假設法令規定可以把自己的發電廢料帶回家,核廢料帶回家會發生什麼事情?
      推薦好書《怕輻射不如先補腦》
      pansci.asia/archives/98444@@AlbertEinstein-nj6vb

    • @CCPTiananmenMassacre8964
      @CCPTiananmenMassacre896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yuan8240 所謂的高階核廢料(燃料棒)目前最終處置廠,沒有一個縣市願意接受,現今都存放在電廠,請問台灣土地很大嗎?
      你最終燃料棒要放哪?
      既然封裝好就好,為什麼各縣市都不敢接收呢?
      邏輯卡關?

    • @user-sp6bv4on1q
      @user-sp6bv4on1q 6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有完成核廢料最終儲存場的國家,全世界只有芬蘭這一國家,美國都還沒找到核廢料最終儲存場,芬蘭條件比較優,有找到一個地層穩定的地區,往下挖隧道四百公尺深的地底空間,把高階的核廢料準備放這空間十萬年,讓放射慢慢衰減後,輻射量才合標準對動物無害,台灣不曉得能不能找到這樣的地層,台灣地震頻繁地底水豐沛,會不會污染到台灣的地下水源,養殖漁業抽地下水有放射線的魚

  • @user-tk6mo9jl5r
    @user-tk6mo9jl5r 15 годин тому

    台灣金牛小兵立大功

  • @mklan991
    @mklan991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ㄌㄨㄚˋ神說過
    我們是用乾淨的煤
    根本不是其他國家的煤可比的
    所以這種排碳量跟碳關稅應該與我國無關
    大家要相信專家的話
    相信礦工之子的話
    台灣不可能與國際脫節、被世界淘汰的
    有黨在 不怕

  • @user-oo7vr4zx2g
    @user-oo7vr4zx2g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給北極熊一個溫暖的家😅

  • @Home-ku8dj
    @Home-ku8dj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如果一個政府都是為了黨而貪腐,管什麼排碳環保,什麼都不是為進步而做,反正撈夠換黨做,下次再來

  • @SUYINHC
    @SUYINHC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核能原料掌握極少數國家,原料採購僅能圖利特定商人,會推核電只有壞蛋及笨蛋。
    近年來日本福島電廠,中國台山電廠..等發生重大核災事故至今仍無法善後。

    • @wxw919
      @wxw91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7

      推光電風電才能讓自己的特定人士賺飽飽,新潮流思維

    • @SUYINHC
      @SUYINHC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wxw919你以為鈾原是到處都買的到嗎

    • @wxw919
      @wxw919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3

      @@SUYINHC 目前看起來全世界各國都買的到又便宜又好用的鈾原料,當然你可以提一些極端狀況來說看看,比如台灣跟美中日完全斷絕往來之類的,我們只能跟澳洲買乾淨的煤或是跟誰買絕對不會被圖利的天然氣🥴

    • @SUYINHC
      @SUYINHC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鈾原料是管制品,不是你有錢就能買的到,連這常識都沒有就不要來討論核能@@wxw919

    • @CCPTiananmenMassacre8964
      @CCPTiananmenMassacre8964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wxw919核分裂的核廢料最終處置廠目前都沒解決,你要怎麼繼續使用核電?
      你把它吃掉嗎?

  • @SSRBDAISUKI446
    @SSRBDAISUKI44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1

    以下留言 奇文共賞
    那些說要核電的 核電廠蓋你家附近 核廢料放你家附近你要不要?

    • @yuan8240
      @yuan824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5

      只要封裝合乎法定標準,就算是核廢料也不會對人體有害
      「核廢料放你家」是一種早期核能論辯中的大絕招,意思就是說「要是你敢把核廢料帶回家堆放,我就相信你說核能很安全」。
      通常這種話是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不管我想不想把核廢料帶回家,就現行法規而言都是做不到的,所以嗆出這句話叫做「進可攻、退可守」,因為對方要是不敢承諾帶回家,那麼就可以全盤否定他前面的論述;要是他反嗆「放我家就放我家」,他也做不到,你就可以噓他講空話,不愧是大絕招中的大絕招。不過話說回來,假設法令規定可以把自己的發電廢料帶回家,核廢料帶回家會發生什麼事情?
      推薦好書《怕輻射不如先補腦》
      pansci.asia/archives/98444

    • @user-sl2io6pq2x
      @user-sl2io6pq2x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4

      那產業出走台灣剩老殘窮好不好

    • @vidowu3830
      @vidowu3830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2

      @@yuan8240
      如果問題是出在封裝是否合乎標準或存方地點是否夠安全那像有點合理,但那跟核廢料放你家的意思是一樣的。
      如果核廢料的封裝真的足夠安全,就算你願意把核廢料帶回家我也不願意,因為你家不夠安全。
      有很多的國家其實都有似乎合乎"安全與規定"的處理核廢料的方法與地方,不過是否符合成本?然而台灣也確實沒有本錢,如果台灣有現在的100倍大,而且還有偏僻且荒廢的大片面積,我也只會半支持核能,因為"人"的因素,從來有沒有人敢打"無事牌",核能安全性足夠是建立在有本錢的國家,日本那麼嚴謹的民族,也是因為天災造成了得不償失後果,最後也是只能靠著"偉大的海洋"不停地幫人類擦屁股,如果在能源的議題上發現有需要作出"決擇"的能源選項,我覺得都沒有支持的考慮性,因為能源議題最大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人口已經過多而且文化與社會結構沒有辦法在進步了,有關碳排的問題,歷史告訴我們如果人類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解決問題選項永遠不會是和平。
      核能的問題應該不是出在原料哪裡來,而是廢料應該怎麼處理?兩萬年的衰退期對宇宙來說不過一瞬,對於人類來說不討論到底地球週期是否會讓人類滅絕,那兩萬年對於微不足道的我們來說,真的太長了。
      人類創造出的美好事物與那豐富的情感絕對值得我們這個物種繼續延續下去,與大自然其他的物種一起。

    • @kevinkao5252
      @kevinkao5252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同理風扇蓋你家旁邊,接收站蓋你家旁邊,火力發電蓋你家旁邊,地熱蓋你家旁邊,水庫蓋你家上

    • @SSRBDAISUKI446
      @SSRBDAISUKI446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kevinkao5252 我可以接受,但核廢料我不行

  • @giga01091
    @giga01091 5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選對的人 走對的路,大家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