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琛《春闺梦》(1983年 赵荣琛先生68岁与京昆泰斗俞振飞先生合演)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2 жов 2024
  • 赵荣琛,程派儒伶 他是宦门公子,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里,祖上一连出过四代翰林,太高祖赵雯楷是清­朝嘉庆年间的状元,李鸿章一家三代都是赵家门婿。20世纪20年代随家北上,定居北­京­。自幼常随母亲看戏,对京剧产生了兴趣,上中学时,就是业余国剧研习社的积极分子。1­934年他高中二年级时,山东省立剧院到京招生,他应试被录取进入京剧科赴济南­学习。­入学后初学小生,后从孙怡云学青衣,开蒙戏是《二进宫》。由于他会记简谱,接受快、成­绩好,受到喜爱,接着又学《武家坡》;关丽卿也为他说了《六月雪》,技艺日­增,实习演­出赢得了济南观众的赞扬。在校期间向孙怡云学了《御碑亭》、《骂殿》、《三娘教子》、­《牧羊卷》、《回荆州》;向郭际湘学习了《穆柯寨》、《战金山》;还向­关丽卿学习了《­二堂舍子》、《文姬归汉》等程派戏。在校期间还曾从张善庭、郭际湘学戏,从此,他对程­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许伯明先生介绍,用通信方式得拜程砚秋为师,通过函授学习程派艺术。1946年在上­海补行了拜师典礼。同年,梅、程两派为提携后辈,各率其弟同台演出了《四五花洞》,­轰­动了上海。一次演《龙凤呈祥》,前、中、后孙尚香分别由赵荣琛、梅兰芳、程砚秋扮演,­赵荣琛演以唱工吃重的"洞房"一折,获得成功,上海报界纷纷盛赞程派后继有人。   在上海一年多的时间里,赵荣琛向程砚秋学了《荒山泪》、《春闺梦》、《碧玉簪》、《锁­麟囊》、《金锁记》、《文姬归汉》、《青霜剑》等程派戏和《玉堂春》、《御碑亭》、­《­桑园会》、《贺后骂殿》、《二堂舍子》、《汾河湾》、《三击掌》、《四郎探母》、《弓­砚缘》、《祭塔》、《战蒲关》等传统戏,技艺大进。1947年赵荣琛回到北京,­用秋声­社班底,以"大风剧社"的名义在北京演出。
    俞振飞(1902年7月15日-1993年7月17日),男,京剧、昆曲小生。名远威,字涤盫,号箴非,江苏松江人。生于苏州义巷。出生在昆曲世家,父俞粟庐为著名昆曲唱家,自成"俞派"。他6岁从父习曲,14岁起先后拜沈锡卿、沈月泉等名师学艺,能昆曲戏200余折。1914年首次登台,1920年学演京剧,先从李智先习老生,不久即改学小生,得蒋砚香传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岁正式登台。1923年程砚秋赴沪演出,特邀其合作颇获好评。1930年北上,经程砚秋介绍拜程继先为师,正式下海为专业演员。与程砚秋合作六年间,誉满京、津、沪、宁、渝等各大城市。1941年应聘赴沪,后定居上海。曾与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张君秋、黄桂秋、章遏云、新艳秋、李玉茹、童芷苓、吴素秋等诸多名家同台合作。并曾担任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讲师。1948年与张君秋合拍了《玉堂春》彩色影片,1955年和1959年与梅兰芳先后又拍摄了《断桥》和《游园惊梦》的彩色艺术影片。1958年曾参加中国艺术代表团赴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等国演出昆曲《百花赠剑》80余场。著有《振飞曲谱》、《习曲要解》、《念白要领》、《俞振飞艺术论集》等行世。俞振飞曾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上海昆剧团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和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于"俞振飞演剧生活六十年纪念"活动时,为他颁发了奖状。1988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文学博士"的荣誉学位。 俞振飞演小生,尤以扮演巾生,表现儒雅清新的风格最为突出。他擅长演出的剧目,昆曲有《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荆钗记》、《太白醉酒》、《墙头马上》、《千忠戮》等;京剧有《群英会》、《奇双会》、《玉堂春》、《春秋配》、《断桥》、《打侄上坟》、《鸿鸾禧》、《辕门射戟》、《红拂传》、《春闺梦》等。   俞振飞学识渊博,能诗善画,其表演儒雅优美,倜傥不群,擅演冠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角色,尤以表演巾生儒雅清新的风格最为突出,极富书卷气。俞振飞天赋佳嗓,大小嗓运用自如。演唱注重字、音、气、节,精研音韵口法,讲究吞吐虚实,发展了"俞派"唱法。1993年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КОМЕНТАРІ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