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旅行者365日-3/6【覺培法師-和為貴 轉的修行】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26 гру 2024

КОМЕНТАРІ • 51

  • @AliceYew-xu2tq
    @AliceYew-xu2tq Рік тому

    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 @lindatan3587
    @lindatan3587 2 роки тому

    感恩分享
    感恩觉培法师慈悲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

  • @2023sandy
    @2023sandy Рік тому

    感恩!
    今日能聽到覺培法師的這一席話,(和為貴)讓我獲益良多,一生受用無窮~

  • @升至游
    @升至游 Рік тому

    覺培法師,吉祥,第一名。

  • @lindatan9963
    @lindatan9963 2 роки тому

    感恩觉培法师慈悲开示与分享
    南无阿弥陀佛

  • @王麗萍-c7x
    @王麗萍-c7x 8 місяців тому

    轉心 修行在生活當中

  • @jennts2869
    @jennts2869 2 роки тому

    哦弥陀佛🙏

  • @邱素蘭
    @邱素蘭 2 роки тому

    法師的說法、言語聲音讓人法喜充滿正量滿滿。可說是每天的心靈雞湯啊

  • @麗嬌鄭-t9x
    @麗嬌鄭-t9x Рік тому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美玉翁-k5j
    @美玉翁-k5j Рік тому

    南無阿彌陀佛

  • @洪水伸
    @洪水伸 2 роки тому

    覺培法師吉祥,說得太好了要做太難了

  • @曾月金
    @曾月金 Рік тому +1

    願自己能儘量身體力行,做中學學中做,
    終生學習

  • @tacchicoong4053
    @tacchicoong4053 Рік тому +1

    頂禮敬愛的培師父吉祥🙏
    感恩師父慈悲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

  • @quartzlimestone4510
    @quartzlimestone4510 2 роки тому +1

    南无阿弥陀佛 🙏🏼🙏🏼🙏🏼

  • @李春華-w5t
    @李春華-w5t 2 роки тому

    感謝覺培法師開示 南麽阿彌陀佛

  • @sanmeike8616
    @sanmeike8616 2 роки тому

    阿弥陀佛!

  • @REDY-ww6gr
    @REDY-ww6gr 2 роки тому

    感恩觉培法师 开示佛法之道🙏

  • @黄玉群-e6y
    @黄玉群-e6y 2 роки тому +1

    感恩法师慈悲开示🙏
    修行在生活当中🙏
    南无阿弥陀佛🙏

  • @suilim4590
    @suilim4590 2 роки тому

    🙏🙏🙏

  • @慈葉-j5d
    @慈葉-j5d 2 роки тому

    感恩师父阿弥陀佛🙏🏻

  • @玟媛
    @玟媛 2 роки тому

    師父吉祥:阿彌陀佛!
    修行的人能婉約柔和是我們大眾的典範,感恩覺培師父慈悲的教法。
    感恩大師以宏法利生的胸襟艱辛創建大道場、大叢林的佛光山使佛光永流五大洲並永世流芳。
    末學 虔十!

  • @yeungsusana6340
    @yeungsusana6340 2 роки тому

    感恩敬爱的觉培法师精彩導讀🙏🏼🙏🏼❤️!學習佛法,學習轉迷為悟、轉苦為樂,轉凡為聖,在生活中實踐.把人問佛教的的真、善、美傳承,自利利他能幸福人間!

  • @vivianhuang8535
    @vivianhuang8535 2 роки тому +5

    感恩覺培法師的解説,引導,把【轉】闡述的真的非常的到位,值得再次聆聽。

  • @張曜丞-w7l
    @張曜丞-w7l 2 роки тому +1

    感恩師父阿彌陀佛吉祥…

  • @ngwailee3690
    @ngwailee3690 2 роки тому +1

    一句對不起,謝謝你,慈悲無敵。

  • @lisachang9631
    @lisachang9631 2 роки тому +2

    感恩覺培法師精闢的闡述,聽完心中充滿法喜

  • @skywalkerdr.shen.6460
    @skywalkerdr.shen.6460 2 роки тому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觉培法师的开始,让我等修行者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早课晚课,无论顺遂挫折、无论喜怒哀乐,都得以聆听受教,都得以一再听闻。感恩觉培法师用博文广识的智慧阐释星云大师无量智慧的开示。
    学习【转】的圆融智慧,期待法喜充满的持续。

  • @skywalkerdr.shen.6460
    @skywalkerdr.shen.6460 2 роки тому +1

    感恩覺培法師在youtube上的開示播放,讓我等修行者無論身在何處、無論早課晚課,無論順遂挫折、無論喜怒哀樂,都得以尋求而聆聽受教,都得以一再聽聞。
    感恩覺培法師用博文廣識的智慧闡釋星雲大師無量智慧的開示。
    學習【轉】的圓融智慧,期待往後法喜充滿的持續分享。
    感恩!

  • @joanchung2042
    @joanchung2042 2 роки тому

    感恩覺培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meilingche5881
    @meilingche5881 2 роки тому +4

    以和為貴,活學活用!🙏🌹
    能轉則仁,感恩有您!🙏❤️

  • @ddhmm3606
    @ddhmm3606 2 роки тому +2

    頂禮
    覺培法師
    阿彌陀佛

  • @許碧玥-j2x
    @許碧玥-j2x 2 роки тому +2

    心經明解
    觀自在菩薩深入自性如來藏時;發現這個自性如來藏;祂的體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他能出生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乃至意識界;也因此故:無有無明,也無有能盡無明;乃至老死盡的十二因緣;無四諦的苦集滅道;乃至於六度:施戒忍進定智,也是無所得的,(本來具足故);因此菩薩以這個緣故;能夠無畏的廣度眾生;十方諸佛也依此故而成佛;所以深入自性如來藏是最高無上的總持法。
    (佛教的不分別;不是叫你不去分別善惡;而是要分別清楚而心不執著; 不然就是在助紂為虐;如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所說:「欲作自愚伴; 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
    修行不落斷滅空
    (經):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這是破斥「斷滅之見」。空生聽說應當以離相才能見佛,就生起斷滅的見解,認為:如來不必以具足三十二相的緣故得證菩提的。佛教示他說:不要這麼想!如果這麼認為,那麼說一切法都是斷滅的了。發菩提心的人,對一切法並不是說「去斷滅一切法相」,只是說要「了知一切法都是無自性」而已。若是又有人了知一切法無自性,因而得以成就無生法忍,那這個菩薩所得的功德,勝過用滿恆河沙世界七寶布施的功德,因為他不受福德的緣故啊!所說「不受」的意思,並不是說絕對沒有福德,只是不貪著福德罷了!所謂:沒有能做的人、沒有所造的事物、也沒有接受的對相,但善惡之業也不會沒有果報。世尊出現於世間,說法四十九年,只說一個「無」字而已。因為九法界的眾生,通通都執著一切法有我。如來只以「無」字破斥衆生的迷執,這是「金剛正眼」,直截透觀向上一路,所以禪宗門下有所謂的「單傳直指」,就是要從這個地方進入。
    (第八阿賴耶識是轉依識)
    《成唯識論》卷三:
    已入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或諸菩薩皆名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為說。非諸轉識有如是識。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意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 盲昧無知的擁戴 ;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上品往生之實相念佛
    此實相念佛法門雖已無相,猶是因地念佛。設使寶相念佛法門已經修成,成佛之念猶如湧泉。法喜之覺受則因時日之俱增而漸漸習慣、淡薄、消失。若能持續實相念佛法門,必於某一時節突然一念迴光返照:「念佛者是誰?」或遇善知識冷冷一句:「念佛者是誰?」當下直得不辨東西南北,一頭栽進漆桶裡。從此每日孜孜矻矻體究此一疑情,猶如一團美味滾燙元宵,卡在嘴裡;吞又吞不下,捨也捨不下。此時憑藉實相念佛之深厚功夫,不必依賴語言文字,即能深入體究。有朝一日,突然悟得:「色身覺受、妄心妄識都不是我,那一念都無之真心,真實是我。」直下承擔,毫無猶豫。從此識得一切生命之本源,見到那肉眼不能見得之真心,從此不以靈知為真。
    如今突然打失鼻孔,有人因此哈哈大笑,有人因此喜極而泣,有人則不動聲色、安住真心之中。從此頓覺輕安無比,身心明淨。身(我)見頓時斷除。身(我)見斷故疑見隨斷斷,疑見斷故禁取見亦斷除。此三縛結斷故,其實相念佛即是果地念佛。雖是果地念佛,亦不過預流而已。既名預入聖流,即非真實聖者,猶執空性一邊以為真實。此即明心而未見性,尚未進入實相,即當求見佛性,進入實相念佛層次。
    《大乘起信論》云: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這段是廣釋空義,以顯示真如實體本來就是離四句、絕百非。有無四句是教內學佛法不得真實義的人所推想的;一異等四句,是外道錯謬的推想。

    • @許碧玥-j2x
      @許碧玥-j2x 2 роки тому +1

      般若邪見
      凡是講緣起性空、二乘法或二乘之無常空,都必須依般若所說之如來藏空性來說,不然必會堕於斷滅論中,將會同於外道斷見論、無因論;所以般若慧必定要以法界實相的空性心的體性為歸,從這體性上的觸証領纳,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實證人無我及法無我,這才是般若慧。再依這空性心的般若智慧,依空性心的法界體性智慧,再回頭現前觀察蘊處界自相共相……觀察自己的蘊處界無常空、緣起性空,有情與我同樣有此自性自相,這叫「共相」。如是依空性心觀察蘊處界無常空及緣起性空的自共相,然後才能說是般若。如果違背此一原則,而說般若就是一切法空……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就成為斷見論外道。密宗中又有人說:虛空之中有一種殊勝的體性能量,它能無中生有,生我們這個蘊處界,所以虛空是真實的法界體性。這也是一種般若邪見,他誤解般若空性了。這些人雖不否認第八識,但離第八識空性而說般若,也是般若邪見。
      二乘法如果離開了如來藏空性心,而說緣起性空、一切無常故空,那就成了斷滅論、無因論。這些人會執著緣起性空才是真實的法,其他的法都不是真實法。有人說:「緣起性空這個指定的概念,才是究竟的實相,其他都不對。」這個論點和星雲法師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這就成了佛在四大部《阿含經》裏所講的外道無因論。佛說:「無因論是外道論」,因此必須依於般若實相心,才能成就真實法義,而般若根本主旨就是法界空性的第八識如來藏。如果有人把這空性心否定而說般若,必定會以緣起性空、無常故空解釋般若,這樣就成無因論,和外道斷見沒有絲毫差別;只是外道沒有講那麼多佛法名相而已。
      (佛教的不分別;不是叫你不去分別善惡;而是要分別清楚而心不執著; 不然就是在助紂為虐;如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所說:「欲作自愚伴; 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
      一切粗細意識皆以意法為緣生
      欲界中之不如理作意所生之三縛結,若有真實明師指導,利根人甫聞即斷,成初果人,從此永不再執欲界中之無念靈知心為真如心,「欲界我」之邪見已經永斷故;由永斷欲界我見故,疑見及戒禁取見隨之永斷,分證解脫,不受欲界我見所惑,預入聖流,名為真實聲聞初果人也。
      所謂我見,略述如下:一者,斷分別我見,即是聲聞法中初果人所斷之我見也。謂如凡夫、外道之誤認意識心為常住不斷法者,皆屬我見未斷之人 ;或謂南傳佛法中錯悟二乘菩提者,同以種種變相境界之意識心作為涅槃心者,即是聲聞法中未斷我見之人;或謂大乘法中同以種種變相境界中之意識心(譬如長久安住於一念不生境界中之離念靈知、或如前念已過後念未起中間之短暫離念靈知、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覺之心……等),作為第八識真如、如來藏者,皆是大乘法中未斷我見之人也。云何謂此為我見未斷之凡夫?謂-佛於四阿含中說:「一切粗細意識皆意法為緣生。」意識是意根與法塵為緣方能出生之法,是有生必滅之法,堕於意識境界中者,即同於眾生我;若有差別者,都在意識境界之高下差別而已,都不離意識生滅法境界,故為我見未斷之凡夫。
      二者,俱生分別我見亦可由此現觀而斷除之。俱生分別我見者,謂出生時之覺知心即已自動執著覺知心自我,亦自動執著處處作主之意根自我,由是緣故堕於意識俱生斷續我見之中,亦由是故轉墮於意根相續我見之中,此即是我執(意識對「意根相續常住不斷」之我見雖斷,但意根之自我執著心性仍未能斷除,要藉三乘見道後之斷我執觀行,確實修行才能斷除之,故名我執),然-世尊於二乘菩提中,往往不說意根所有之俱生相續我見,但說斷盡意識我見及斷盡意識對意根處處做主體性之執著,而不告知意根之執著性,要待第三轉法輪時,方才告知二乘菩提中已斷我執之正理。
      我見若斷,即知二乘菩提所說無我之真實義;由此即可了知諸方大師是否已斷我見?便可於諸方大師之著作中,或於諸方大師之言語中,僅憑一段言語,即可確認諸方大師已斷或未斷我見,於諸方大師已斷或未斷我見一事之判斷結論,絕無絲毫猶豫,即是經中-佛所說已斷疑見者:「於諸方大師不疑者,是名斷疑見。」復由如是實證識陰無我之二乘菩提見地而分證解脫果時,便可了知諸方大師或外道所施設之禁戒,其實與解脫果無關;由是緣故,了知彼等所施設之禁戒乃是非戒取戒,譬如水戒、魚戒、食自落果戒、不可貪求五欲、不可起瞋、常立不坐、常些不臥……等;彼諸外道或大師們謂言:持如是戒者即可證得出離三界生死之解脫果。其實乃是於解脫果上所誤設之禁戒,皆堕於戒禁取的邪見中。謂如是戒法之實行,都不能使人斷除我見故。行者正斷我見之後,即可如是現觀而了知諸方大師是否已斷戒禁取見,謂行者自身已確實斷除戒禁取見故。
      解脫道之親證者,要再現前觀察覺知心的無我虛妄無常,要再現前觀察恆審思量的我、夢中思量做主的我虛妄、眠熟無夢時思量作主的我虛妄,如是斷我見已,方得初證解脫果之初果,斷三縛結。尚須前進斷除我執,非唯觀察了知即得;是故尚須歷緣對境中斷除對於自己之執著,不樂自己繼續存在,真實斷除「願欲自己繼續存在」之執著已,方是滿證解脫道之極果者。
      聲聞人是怎麼修解脫道的呢?他就是從行、住、坐、臥當中去如實的觀察我們的五蕴、十二處、十八界是無常、空;他如實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無常、空;如實的了知我們這個見聞覺知的心~也就是識蘊~是無常、空,是變異法,所以他斷了我見,斷了我見之後再把這個自我的執著修除掉,然後他成為阿羅漢;成為阿羅漢後,我執斷了,三界的貪愛也斷了,捨報的時候就不再受生,不再投胎,蘊處界就全部消失不見了,這叫無餘依涅槃,簡稱無餘涅槃,這樣就是解脫果修證完成。他的三界煩惱斷盡,捨報可以出離三界;但當他還沒到捨報時,他就要去度眾生~隨分隨緣去度眾生。他在入無餘依涅槃之前,雖然沒有煩惱,但仍要跟我們一樣受寒風、熱苦、飢餓、痛癢、色受想識蕴的行苦……等,可是對他而言,這不是大苦,所以名為「微苦所依」,他還有這種輕微的苦為所依,所以叫有餘依涅槃;他捨報時把十八界捨了,這些苦也就捨了,就是無餘依涅槃,這就是二乘所證得的解脫。
      佛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佛於《佛藏經》卷二已經說過: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種種諸見,壞我正法。
      《大般涅槃經》卷七也說過: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 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世尊的預言,千餘年來已在娑婆世界應驗了,這就是末法時代正法將滅的象徵。因此,廣老入滅後,當時人間已經沒有宗門正法的證悟者住世了,所幸後來有……師將宗門正法命脈延續下來,乃至擎正法之大纛、建大法幢接引福德因緣俱足之學人,得入宗門正道。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意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 盲昧無知的擁戴 ;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 @薑匠手作宴王用品擺宴
      @薑匠手作宴王用品擺宴 2 роки тому

      感恩!阿彌陀佛

    • @許碧玥-j2x
      @許碧玥-j2x 2 роки тому

      @@薑匠手作宴王用品擺宴 《大乘起信論》這部論的著作,是因為佛入滅六百年當中,小乘行者不信唯心的道理,心外取法,所以多起諍論,外道又多有邪執,破壞正法,因此論主興起悲心,特地造了這部論。所以在下文說到造論因緣時就說到:「為欲除疑捨邪執故。」因為「疑」與「信」是相反的,現在若信此心,那麼疑就自然除滅。
      這部論是根據《楞伽經》、《思益經》等百部大乘經典所造,說明了唯心唯識的道理,統歸於一心,是性相二宗的綱要。深入的窮究了迷與悟的根源,也指示出修行的方法,正所謂是總攝了如來所說深廣的道理,實在是大教之綱宗,禪門之準則!
      (佛教的不分別;不是叫你不去分別善惡;而是要分別清楚而心不執著; 不然就是在助紂為虐;如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所說:「欲作自愚伴; 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
      修證要知道修證的內涵
      佛菩提又名大乘菩提,或名大菩提,依此菩提修行即能成佛,故名佛菩提。佛菩提是以親證如來藏為其根本,就是以襌宗所說的開悟作為入門,開悟明心就是證得如來藏,所以能現觀真實常住心的所在與體性。這是佛子們修學佛法時所最期盼的,但是,往往卻沒有信心去實證;這個開悟明心的境界,就是大乘佛菩提的見道。能證悟明心,只是大乘般若實相智慧的總相智,又稱為根本無分別智;只是知道如來藏真心許多表面中的一面,至於從別的方向觀察時有什麼不同?就不知道了;想要知道不同方向所看見的狀況,就得進修別相智,發起後得無分別智,這就是相見道位的修行。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觀察,至於如來藏心體裡面有些什麼內容,還是不清楚,因為這是無生法忍的部分,不是剛悟的人所能了知的;如同一部電腦,你只看到整台電腦的各部分外表,但是對於電腦裡面的零組件與功能都不很清楚,只知道是一部電腦不同角度的表相而已,這就是總相智與別相智。所以證悟如來藏而明心時,再依總相智才能真正的入門開始修學大乘佛法:進修別相智與一切種智,所以開悟明心只是修學佛菩提道的起步,只是剛進入佛教的内門,剛剛成為實義菩薩而已。
      (換句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以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央掘魔羅經》卷二
      若諸眾生多背諸佛者,聞如來藏則生誹謗,彼諸眾生自燒種子。嗚呼!苦哉!苦哉!不信之人於三世中甚可哀愍。
      世尊成佛時,思惟此土眾生難度,欲取涅槃,是因為成佛之道極難宣說故,眾生極難信受故。後來因為大梵天的請求,才留住人間,不得不思惟應如何為眾生說法,所以觀察過往諸佛如何利樂眾生,最後才施設三會說法,從淺至深,漸次方便引入大乘了義法中,乃先說涅槃的修證,令得解脫生死,生起大信;次則宣演般若中道,令知法界真相,令知解脫不等於親證法界實相;末則宣演方廣唯識教,令知成佛所憑之一切種智內涵,令得進修諸地無生法忍,終能成就佛道。這是有次第的漸漸引入大乘教中,最後圓成佛道,這就是漸教的由來。
      原始佛法中解說涅槃時,為了不堕入斷見外道見中,不得不處處隱語密意說有如來藏本住法的存在,而如來藏法義本是應該留到第二、第三轉法輪時才正式宣說的。所以二乘法其實是以大乘法為根本而方便宣說的,若離大乘法宗本的如來藏根本心,二乘涅槃將難逃於斷滅見之譏評,本質也將成為斷滅空。
      二乘菩提所修證之解脫道,只是佛菩提道一切種智中之一小部分爾,只是修證大乘般若所得之副產品。
      大乘別教法門之修證中,既已涵蓋二乘菩提之解脫果修證,亦具足顯示佛菩提道之內涵,何須別立二乘菩提之法?而有通教菩提?皆因別教菩提難悟難證,未悟之人聞之,極難信解,何況修證?不如先說解脫道,故另建立二乘菩提,易解易修易證故;證已再觀時機因緣,漸漸引入佛菩提道~令修如來藏自心之般若中觀,乃至如來藏自心之無生法忍一切種智。是故-世尊觀機逗教,依根機差別、依境界差別、依法相差別、依功德差別,而將唯一佛乘一分為三,建立三乘菩提差別,然三乘菩提皆是同一法界性~如來藏性,皆依藏識而建立 ;而藏識法界體性本來悉無差別,是故不應分為三乘?今我大乘別教法門既已涵蓋三乘菩提,圓滿具足,何須再分三乘?故應依別教法門修證全面之佛法,尚不應分三乘菩提,何況於大乘法中再行分宗立派耶?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意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 盲昧無知的擁戴 ;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 @許碧玥-j2x
      @許碧玥-j2x 2 роки тому

      阿羅漢入滅盡定中安住數日,六識俱滅,息脈俱斷,若無七八識住身,云何數日後身不爛壞又復出定現起六識?復如外道、凡夫,入無想定中,六識俱滅,息脈俱斷,猶如人死;然身不壞,數日後又復出定,非如人死隨即僵硬敗壞。是故-佛說二無心定中「身不爛壞,識不離身」;若如印順法師否定七八識者,則「無心定中不離身識」之佛語即成虛妄,二無心定中六識俱滅盡故;是故印順法師之見邪謬,彼主張七八識為佛教發展演變過程中,由後人先立七識,再立八識……是由佛教思想演變發展而漸立者,名為妄說。妄說之法即非佛法,不應取來誤導佛學院諸學子也。
      (佛教的不分別;不是叫你不去分別善惡;而是要分別清楚而心不執著; 不然就是在助紂為虐;如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所說:「欲作自愚伴; 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
      (佛云:不起空見懷增上慢 )
      《 大乘起信論》 上文說明對治的離執,下文要說明究竟的離執。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這才是圓融的說法)
      (學佛當學菩薩道)
      《瑜伽師地論》卷76:
      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做道場,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棄背利益諸眾生事;由彼一向怖畏眾苦,是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我終不說一向棄背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當作道場,能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
      (二乘的無餘依涅槃不是斷滅空)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
      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靜無為離垢真法界在。……問: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已,所得轉依當言是有,當言非有?答:當言是有。問:當言何相?答:無戲論相,又善清淨法界為相。
      (換句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以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大德莫因愚-之舉陳「如來藏實有」,便責愚-為「執著如來藏」,愚-意乃在辨正此第八識實有,教化佛門中之斷滅論者迴心,純為佛教正法著眼,無著可言。如世尊踵隨外道之後,遍至當時天竺各大城,以第八識破諸外道,不可因此便誣指世尊執著如來藏也;亦如龍樹以《中論》預破應成中觀邪見,亦如提婆、如來賢、玄奘等菩薩,遍歷天竺各大城摧邪顯正,皆以第八識如來藏廣破外道常見斷見,復興佛法。當知親證如來藏者,皆能現觀自身及一切有情悉皆無我,不墮「十八界我、五蕴我」中,非如印順法師之堕於「意識細心我」中,不斷我見也。
      既證「五蕴十八界我」虛妄,純由第八識緣無明種而生,已得「有情我」之緣起性空正觀,云何可謂此人執著如來藏?我見尚不存,云何有「我」執如來藏?無是理也!而諸親證如來藏者,又復現觀如來藏自無始來離見聞覺知,從不思量一切法,具足無漏無我性;以常住不滅故,-佛於四阿含中假名為「我」,云何而有藏識之我執所執也!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意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 盲昧無知的擁戴 ;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 @許碧玥-j2x
      @許碧玥-j2x 2 роки тому

      (佛教的不分別;不是叫你不去分別善惡;而是要分別清楚而心不執著; 不然就是在助紂為虐;如同《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所說:「欲作自愚伴; 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第七》
      白:佛言。世尊。何故;修諸善功德及觀佛,稱名。往生淨土。其故云何……佛言天王。初心菩薩,及下根士,大恐於此,娑婆國,行六度萬行。及修開悟,佛知見道!或,有倦勞。或有:退轉;以佛,方便。淨土成就根力:而還此土:欲:令成滿;萬善,大行。而說此義……於如是類修行人中:「有二種機。」一者,今生得利勝機。二者,後生得利劣機。
      何為今生,得利勝機。初,心中,有利根,敏慧,聞見經道,即解彼佛:阿彌陀及我釋迦佛:建願示誨;勸,願往生者。是即:諸佛善巧。所以不得止。說:其真實。為令諸:眾生:修行普賢大道是也。不求往生:即向:普賢大道而行。即成大根菩薩。或有菩薩,為往生故、觀佛身時、見已身:了是心,是佛。悟是理時,頓知此土,實,全是淨土。不轉是身;即是佛身:應時;知得;成就根力;不借往生、真行萬善;或有菩薩:為往生故,修行念佛;者不可得具!十大心念……如已前,依彌勒菩薩問之所答:是十念者。一切菩薩;修行本念,為,念佛故;常修十念。………………
      ……
      何為後生;得利劣機。若有下根:愚痴菩薩。雖見如是,諸佛方便、不解不覺、不志菩薩大修,行道;唯念著,於彼佛國土,快樂長壽,愚人是也。或有菩薩;唯稱名號、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一心不亂、唯入此道;不見他人、是非好惡!不思他法;勝劣高下。不對住他行,毀譽信難。不向他教、遠近向背。唯恐自己,罪咎邪惡。唯懺自己,散亂麤動。唯責自己,無道無法。唯愧自已,不正不和。修一心;故。自然成善忘欲:亦,忘邪見:及,忘邪智。無罪無逆;自然作成,孝養:慈悲柔和,質直安樂之心:命終時至;遠離諸執、諸著、即:離生死。往生極樂下品;蓮花胎生之中。………………
      ……
      如是二輩:名為:後生得利劣機。人相有如是等:二種得利。大利益故。諸佛如來往生他方佛土……唯除:以自愚痴無智:不知,道理;暗昧之心,而忘了解聖教義理,以,自為勝:以,他為劣。以私智!教他人,欲:作自愚伴。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入守常護:娑婆世界,修行大道……不以:極樂住安修行:為其本意。
      馬鳴菩薩解釋念佛如下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懦。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這是為根器較差的眾生,為了防止他們會退心所施設的方便。因為初學的眾生,尚未得到正信,內心不但脆弱,於外又缺乏好緣的幫助,因此恐怕他們會退失進修,所以如來施設勝方便,以攝護他們的心,只要專意念佛,求生淨土就好。這是依靠有佛的保護,就好比念阿彌陀佛,得生西方的話,就能居於不退的地位,就是屬於這樣的情形。
      可是淨土的不退,也有三種不退,一是如果蓮花還未開,信行還未滿,這只是從「處所」來說不會有退出淨土的緣了,所以說「不退」。二是華開見佛,這是修十信位已經圓滿具足了,能夠少分見於法身,住正定聚,這才是真正的不退。三是三賢位修圓滿了,進入初地,證徧滿法身,生無邊佛土,這是究竟不退位。
      下文說明修止觀的方法: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之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這是廣明修習止觀的歷程,而修心入定的方法,在這當中也完全指示得很清楚。「住於靜處」就是遠離外緣熱鬧的地方。天台小止觀有說到:想修學入定,要先學習調和身、心、息。文中所說的「端坐」,就是「調身」,身體不俯下、不仰上,所以說「端坐」。「正意」就是「調心」,不昏沈、不掉舉,寂照現前,所以說「正意」。
      但是這裡所說的修止觀的方法是:不依氣息,因此不調息,不依氣息形色,這是離自身;不依虛空四大,是離外在的世界;不依見聞覺知,則是離心意識。所以古大德在教人參禪時都說:於内,要沒有身心之見,於外,也沒有世界之相,只須離心意識去參,要超越凡聖的方法去學,要遠離妄想境界的企求,因此這裡都說「不依」,也就是「脱離」的意思。
      「一切諸想」至「念念不滅」這五句,正是用心的方法。一切眾生,迷失了本有的真心,一向以來都是用妄想心在做事,因此現在要修習,最重要的就是去除念想。所以《楞伽經》中說:「從上諸聖轉相傳授妄想無性」這一句話,是最為明白切要。
      問:妄想無性,要如何除呢?
      答:「一切諸想,隨念皆除。」意思就是說:這一念乃是真心正念真如之念。現在用心,只要提起這一念為主,再沒有第二念,以這一念的觀照之力,若見妄想一起,就隨即一念照破,當下消滅,更不容其相續,這也是永嘉禪師所謂 的「斷相續心」,參禪的要訣,再也沒有超過這一念的了,這已是明確的指出修行的重點。
      由於淨土祖師居多未開悟,又喜歡斷章取義,教人不用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而成就了毀謗正法,所以往生者少。
      (現今的法師,只學一些表相佛法,對第六意識緣起性空;第八識如來藏分不清楚,講的都是方便法,隨著信眾越多,越不肯謙下尋求名師;而信眾無擇法眼, 盲昧無知的擁戴 ;今生就想立祖,不用等到來世,這就是末法的悲哀!以白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 @周裕芳-o6f
    @周裕芳-o6f 2 роки тому +1

    合十

  • @陳達裕-o6x
    @陳達裕-o6x 2 роки тому +2

    阿彌陀佛。感恩師父。

  • @許梅珍-w3g
    @許梅珍-w3g 2 роки тому +3

    將煩惱轉為菩提!恭敬為最大供養!

  • @蔡碧玉-n9d
    @蔡碧玉-n9d 2 роки тому +2

    阿彌陀佛🙏

  • @user-mv6wc6so7k
    @user-mv6wc6so7k 2 роки тому

    訪問永寧法師《大法難信》
    2022-09-01
    訪問永寧法師
    大法難信
    訪問主筆:釋法菁
    二O二二年八月三十日
    這個世界,這個宇宙,有太多還不為人知之事存在,人類所知有限,即使擁有再厲害的科技,或再聰明的頭腦,所知道的,依舊只是宇宙中的千萬分之一而已,還有太多是人類所不知道的。
    為什麼大法難信?因為人類所知有限,在有限的思考下,難以相信超越自己所知之事,故無法相信,或不願相信,只信已經知道之事。
    在香光大佛寺,所說之法,真是大法。許多學佛人覺得難信,因為所說之法與他們所學有所差異,但其實應當仔細看見這裡頭差異何在。
    在永寧看來,這其中的差異,就在於能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最大的差異之處。佛說法,只為度眾離苦,不需要眾生知道太多知識,只要眾生曉知淨化、淨心,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這樣就夠了,其他多餘的知識,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已經太多了,隨手滑開手機或打開電腦,資訊滿山遍野,何須再將這些知識裝入自己的腦袋中,障礙自己的清淨與清明。
    法當能伏心,若法無法伏心,則此法失去了教化之意義,只是存於腦中之知識,多也無益,又何必執著於多?
    佛法開解,教化人心,就連靈界眾生皆同受法益。永寧看見無量無邊的眾靈,在聽聞蘇佛講經之後,各各感動萬分,後悔莫及。幸有蘇佛法身能將他們救度,才能幫助他們解脫離苦,不再有後悔。
    永寧勸導大眾,當信莫疑,大法難信亦須信,信者方能得解脫。
    南無阿彌陀佛。
    永寧

  • @choiinja852
    @choiinja852 2 роки тому +3

    感恩覺培法師的解說,南無阿彌陀佛。🙏🙏🙏🌺

  • @許唐嘉
    @許唐嘉 2 роки тому +1

    口食禾素是真和,素染蛋奶難真和,帶髮素淨現高貴,素,肉蛋奶素現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