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到美軍搞出阿帕契 地獄火以及更多的核彈? T-64在當時到底有多強?【Dino Brothers Studio】[CC字幕]

Поділитися
Вставка
  • Опубліковано 14 чер 2024
  • 強到美軍搞出阿帕契 地獄火以及更多的核彈? T-64在當時到底有多強?【Dino Brothers Studio】[CC字幕]
    蝦皮賣場
    shope.ee/2L5xZ8B9C4
    Instagram
    / dino_brothers_studio
    Facebook
    / dinobrothersstudio
    Dino Brothers Studio Discord
    / discord
    / discord
    #T90 #烏俄戰爭 #dbs #俄國 #烏克蘭 #戰車 #tank #俄羅斯 #俄羅斯烏克蘭
    #北約 #烏俄 #最新時事 #t64
    #烏克蘭 #烏俄衝突 #烏俄戰爭 #烏俄 #俄烏戰爭 #俄烏 #俄國 #俄羅斯 #俄烏邊境 #俄烏危機 #俄烏局勢 #俄烏衝突 #烏克蘭的即時戰況分析 #即時戰況分析 #即時戰況 #即時分析 #即時分析 #全球時事
  • Ігри

КОМЕНТАРІ • 329

  • @user-zc2gc5wj1t
    @user-zc2gc5wj1t 15 днів тому +183

    大家信不信不重要 只要國會老爺相信 美軍又有新玩具可以玩了.....

    • @user-pc8fh6ds2t
      @user-pc8fh6ds2t 15 днів тому +6

      玩具没有九百万美刀一只的烤羊倒是不少。

    • @user-dn8ew2yb7k
      @user-dn8ew2yb7k 15 днів тому

      国会老爷相信也不行,不如让史密斯专员相信才对,9万美元的螺丝,1000美元的垃圾桶,上百万美元的手推车,不愧是美军玩具就是高级

    • @user-ou6fp4ob5x
      @user-ou6fp4ob5x 15 днів тому +3

      冷战时期美军战车一直被苏联压着

    • @user-nd1gn2lo9m
      @user-nd1gn2lo9m 15 днів тому

      @@ybz2998支那

    • @li19831224
      @li19831224 14 днів тому +6

      ​@@user-ou6fp4ob5x二戰美國就不是地面戰強者,一直都被德國壓著打

  • @EE-dm9uv
    @EE-dm9uv 15 днів тому +132

    以前北約怕,現在是俄軍怕

    • @potatox5199
      @potatox5199 15 днів тому

      還記得美國M1還沒撥交到烏克蘭的時候,俄羅斯就宣傳擊毀了好幾輛M1🎉然後台灣記者沒證實就報導高潮

    • @erickuo2786
      @erickuo2786 15 днів тому +18

      不過說真的 T-64現在俄羅斯想做也做不出來 因為工廠都在烏克蘭的哈爾科夫...

    • @user-dn8ew2yb7k
      @user-dn8ew2yb7k 15 днів тому +3

      @@erickuo2786 有T72 T80就够用了,

    • @EE-dm9uv
      @EE-dm9uv 15 днів тому +5

      @@erickuo2786 難怪俄羅斯想拿下那地方(

    • @longwu3598
      @longwu3598 15 днів тому +16

      蘇聯解體時很多歐洲國家畏懼烏克蘭,因為烏克蘭擁有蘇聯科技與工廠並且也擁有不少核武,但經濟下行,烏克蘭請求西方援助被拒絕,直到烏克蘭民主廢核西方才同意援助烏克蘭經濟發展

  • @user-yr8pn8mp1d
    @user-yr8pn8mp1d 15 днів тому +35

    T-64的定位有點類似二戰時的重戰車,用來當作進攻用矛頭,技術當然要點滿(雖然好像也沒有多滿),因此這輛戰車沒有被外銷過,直到蘇聯解體後才被拿來外銷

    • @user-xk2qp3sp9l
      @user-xk2qp3sp9l 15 днів тому +2

      这东西贵啊😂而且技术等级高,一般国家只能买t72

  • @forcesun2881
    @forcesun2881 15 днів тому +32

    對t64印象比較深的是牠那套小到誤認為是水箱的引擎,起初牠的問題與製造技術有很大關係,300小時就要大修,但實際上不到300小時就一定會出問題,以至於當時的哈爾可夫廠會隨車附工程師一起配給坦克營。

    • @user-abiko_cccc
      @user-abiko_cccc 15 днів тому +16

      那是苏联第一次尝试制造的水平对置坦克发动机。以苏联这孱弱的工业实力来说,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技术大冒险,能转起来就不错了,可靠性就别提了。水平对置发动机在没有进行特殊的技术处理的情况下,由于气缸躺平,所以在自然重力条件下只有半个曲轴能浸泡在机油里润滑,所以肯定会有偏磨和过热的问题(必须要有特殊的润滑方式设计才能解决,显然苏联人没有这方面的任何经验)。而且,最奇葩的是,不知道是设计师哪里出了问题,气缸数竟然被设计成了5个(这也是它为什么叫5TD)的原因(全世界也只有极个别的小型汽车和摩托车使用过奇数个3气缸设计,5气缸的发动机T64是独一份创新到连汽车界都服了😂)。这脑残的奇数设计使得气缸的振动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互抵消,这要是寿命能长那就见鬼了。

    • @RCTUN748
      @RCTUN748 14 днів тому +4

      @@user-abiko_cccc 第一次聽到原來水平對臥還有奇數的汽缸,這....

    • @petertsai52
      @petertsai52 13 днів тому

      @@user-abiko_cccc水平對臥汽缸有基數,感謝兄台讓我大開眼界。

  • @jaypopin8738
    @jaypopin8738 15 днів тому +140

    極權國家都喜歡疊數字,深怕數據不好看。美軍也喜歡引用這些數字,這樣元老院才會撥款。大家都知道這數字很好笑;但表面上都信了😂

    • @danbhdwei2014
      @danbhdwei2014 15 днів тому

      所以台湾的防弹插板和头盔现在有准信吗?

    • @jaypopin8738
      @jaypopin8738 15 днів тому +9

      ​​@@danbhdwei2014看不懂中文嗎?有人在裡面提到台灣?

    • @user-iu2np6fk3y
      @user-iu2np6fk3y 15 днів тому

      最怕數據不好看的是日本吧!!五大國際巨頭車企全都"安全數據"作假,之前三菱重工還報造假數據40年....X的,我還沒出生就開始作假了.....還工匠精神...,夏普爛到倒閉被鴻海接管的時候還因為看不起台灣企業在郭台銘面前耍小手段...,然後一定要去看一下福島核災事件整個過程,其中東京電力公司在事件中跟事後的處理,美國的話罄竹難書,你就直接看危機解密....你會發現美日基本上跟極權國家沒兩樣甚至有過之!

    • @liuzhen1220
      @liuzhen1220 15 днів тому +3

      北韩军坦克军T34给那时美军很大压力,M24面对T34就像是被打开罐头一样简单~事实上在冷战期间 M1装备前 北约坦克性能上都是落后于苏军的,现在在乌克兰战场上t72b3m面对豹1A5也毫无压力。

    • @durianlau1914
      @durianlau1914 15 днів тому +2

      @@liuzhen1220啥?美軍韓戰有m26

  • @user-abiko_cccc
    @user-abiko_cccc 15 днів тому +11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采用自动装弹机,但是T64的自动装弹机和T72的自动装弹机是完全不同的型号和设计。而我一再强调的是,自动装弹机从来不是导致坦克生存力下降的根源,弹药存储方式的设计错误才是(没有使用安全的弹药存储方式,如水套弹药架或者是装甲隔离弹药舱等)。西方坦克中同样也有弹药散落在乘员周边的(如以色列的梅卡瓦/驰车),也有使用自动装弹机的(如法国勒克莱尔/雷克勒)。但前者因为采用水套式弹药箱(即弹箱外层有一圈装水的套筒),后者使用隔舱式弹药舱,都不会有苏联坦克的飞头问题。回到T64的自动装弹机上来。T64的自动装弹机其实在一开始早期型号上测试时,暴露的最大问题,还不是因为减少了车组人数而导致的维护工作量加倍带来的不满,而是因为要过于追求毫无意义的“小尺寸”,结果内部结构被过度压缩在过小的空间上,导致装弹机的抓弹器距离坦克车长太近,而又没有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现代坦克当中会采用的装填手安全开关,或者火炮防危隔板),导致在装弹机运作的时候,装弹机的抓弹器经常会勾住坦克车长的衣服袖子往炮膛里塞,危及车长生命安全。这个危险的装弹机设计问题直到后来的T64改进型上重新设计了新的装弹机之后才解决。另外就是T64采用的是液压式自动装弹机,而T72采用的是电动式自动装弹机。液压式的好处是动作比电动式快,但是安全性比电动式差(因为液压管一旦被敌方弹药打穿,高压的液压油会被瞬间点燃,然后在炮台内部喷射,你可以想象这种自带内部喷火器的杀伤效果(早期的美国M60坦克也采用液压炮塔设计,直到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M60被苏制反坦克导弹打穿时产生可怕的内部喷火反应之后各国才意识到在坦克上使用民间工程机械上常用的液压驱动设计的作战风险))T64另外的主要缺陷,就是早起型号采用了型号为5TD的水平对置多燃料发动机,这个技术在当时听上去是非常先进的。水平对置发动机理论上能大幅降低车身高度,而多燃料适应性可以让坦克灵活选择使用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作为燃料,为后勤带来灵活性。但这一切都是在发动机制造可靠,能稳定运作的前提下才有的。而显示是,由于自身的工业基础薄弱,苏联根本造不出如设计图上画的一样好的5TD发动机,结果就是量产的发动机质量极差,在低温条件下机会无法启动(这对常年低温的苏联来说是致命的),而且由于没有设计好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导致气缸偏磨严重,发动机寿命急速降低。这一切的问题,是的被赶工发送到部队的坦克可靠性极差,差到了必须让厂家工程师不得不常驻部队修坦克的地步(当时的苏军部队曾嘲讽这些厂家工程师叫“永久居民”)。

  • @cobra2482-
    @cobra2482- 15 днів тому +36

    俄系坦克砲塔飛行高度,至今無人能打破

    • @user-pe3xm4se8k
      @user-pe3xm4se8k 15 днів тому +4

      真的飛很高,不可思議

    • @Kirino-Asaya
      @Kirino-Asaya 15 днів тому

      www

    • @Little-chilli
      @Little-chilli 14 днів тому

      不如去年的爆二宰人航天😂

    • @wangdulu
      @wangdulu 13 днів тому

      @@Little-chilli 那豹二里边早就没人了, 怎么还在这造谣

    • @dinfirst1007
      @dinfirst1007 9 днів тому

      @@Little-chilli S B

  • @ChihYaunCheng
    @ChihYaunCheng 15 днів тому +15

    現在看起來,根本就是跟元老院要錢的劇本XDDDD

    • @shunsun436
      @shunsun436 14 днів тому

      确实,美国情报部门在开战后不久,下了一大堆官员,因为“长期刻意夸大俄军实力,以骗取国家补贴”

    • @johnsoncheung4576
      @johnsoncheung4576 14 днів тому

      對元老院而言面子比美刀重要得多

  • @user-bc2fr7mo9k
    @user-bc2fr7mo9k 15 днів тому +25

    以前:地獄戰車
    現在:看看砲塔掉下來的時候能不能順便砸到一些衰洨郎@@

    • @_Linqiang
      @_Linqiang 15 днів тому

      现在可以改装FPV无人坦克,M1和豹式就不可以,因为需要人工装填。

    • @menghooihng6889
      @menghooihng6889 15 днів тому

      地狱战车?,它的战场该是在地狱,乌克兰和北约的责任就是把它送去地狱。

    • @zXcTuIoPy
      @zXcTuIoPy 14 днів тому

      @@_Linqiang 真要弄 美國應該是改得出來

    • @_Linqiang
      @_Linqiang 14 днів тому

      @@zXcTuIoPy自动装填需要可靠的装弹机,除非把炮塔换掉重新设计,那太不值得了。

  • @user-qd3vb6he2m
    @user-qd3vb6he2m 15 днів тому

    感謝持平而詳盡的介紹,訂閱回來了

  • @4thutopia719
    @4thutopia719 15 днів тому +7

    事实上T-64的可靠性问题到了T-64A就解决了,1976年的T-64B更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款第三代主战坦克,其1A33火控系统有完全的动对动射击能力,相比非现代化的T-72A/B的1A40扰动火控强太多。

  • @00-fr6rx
    @00-fr6rx 15 днів тому +35

    苏联的军事实力从来没有超过美国,苏联唯一明显占优的只有陆军,在火炮装甲车坦克等方面确实数量碾压了美国,在陆航直升机方面一直是劣势美国占优
    苏联空军50年代战机性能和美国相当,60年代鬼怪f4服役后,美苏的战机性能差距开始拉大,特别是70年代,f14,f15,f16服役,苏联才使用米格23,质量和美国的差距已经拉的很大,美军战机也一直对苏联保持着数量优势,80年代苏27sk和米格29刚服役,f15c都停产了,美苏空军几乎不是一个级别
    海军这种没有啥好比的,苏联80年代服役的一些水面舰艇可以拿出来看看,但和美国不能比,核潜艇苏联数量占优,美国的静音占优,美国还有一堆航母打击群,苏联只是几艘象征性的小航母
    核弹80年代苏联才占有数量优势,美国占据技术优势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如果算上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苏联更不是美国的对手,美国国力比苏联强太多了

    • @potatox5199
      @potatox5199 15 днів тому +8

      可惜就是有一堆蘇粉愛誇他們

    • @AstorRay
      @AstorRay 15 днів тому +8

      畢竟國防就是燒錢不會賺錢的產業,上帝視角來看:以蘇聯的經濟模式擴大軍備養一堆百萬雄師再加上擴張領土增加統治成本的最後就是被自己耗死,這還不算上車諾比...

    • @ftft117
      @ftft117 15 днів тому

      @@potatox5199 但幾乎都承認美國比較強阿 除了陸軍

    • @user-sy8oc2ql9g
      @user-sy8oc2ql9g 15 днів тому

      思考基本正确,但你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苏联从来不靠空军夺取制空权再获胜,同时期美欧所有前线战术战略机场全部在苏联火箭、导弹打击范围内。真要爆发欧洲战争,包括美国、北约都认为很难撑过4个星期。

    • @potatox5199
      @potatox5199 15 днів тому

      @@user-sy8oc2ql9g 是是是,這麼強怎麼沒打,這麼強現在怎麼不用全力挑戰迷你烏克蘭

  • @francoiswarren9946
    @francoiswarren9946 15 днів тому +7

    “肥迪南”🤣🤣🤣

  • @jimyuanyo299
    @jimyuanyo299 15 днів тому +4

    太短 看不過癮 跪求影片長度加長!!!

  • @astf7000
    @astf7000 14 днів тому +10

    T-64 數字不太妙,難怪中國很少吹這款戰車

  • @nisstw
    @nisstw 15 днів тому +7

    蘇聯當時設計的鋼鐵洪流,是一次發出 數萬輛 的坦克高低配。
    低階坦克先上戰場消耗彈藥,高階坦克再去清掃戰場。
    藉由數量優勢,算是穩贏不輸。
    但,從蘇聯到俄羅斯,經濟都無法支撐。應該有超過兩萬輛的坦克庫存,但對一個戰區發出2000輛坦克,也辦不到。

    • @ftft117
      @ftft117 15 днів тому +2

      蘇聯可以 俄羅斯經濟實力差蘇聯一個數量級阿當然不行了

    • @user-pc8fh6ds2t
      @user-pc8fh6ds2t 15 днів тому

      你也是人才让轻坦开道,重坦收尾?

    • @nisstw
      @nisstw 15 днів тому +1

      @@user-pc8fh6ds2t
      不是我編造的,當時就是這樣計畫,也許你還得到相關報導。
      蘇聯坦克一直遵循高低配,並且在很長時間維持大量庫存,就是這個原因。
      後來諸多坦克殺手出現,這個想法當然不合理了,但在1980之前,這可行性很高。

    • @castle6941
      @castle6941 15 днів тому

      @@nisstw”低階坦克上場消耗彈藥,高階去清掃戰場”這個說法真是毫無根據的黑啊。
      冷戰雙方的戰術設想都是大規模坦克戰,哪來的高階低階之分,都是耗材

    • @nisstw
      @nisstw 15 днів тому

      @@castle6941 不信就算囉,俄軍也沒啥好黑的,督戰人肉衝鋒這麼多次了。這可比坦克兵死傷大多了
      現實作戰也是,你看T90很晚才現身戰場,T14則是幾乎沒有看見。
      數量少不能成為藉口,開發武器,正常都要由實戰獲得改善依據,而俄羅斯似乎不想這麼做。

  • @AltriaPendragon-mw1js
    @AltriaPendragon-mw1js 14 днів тому +3

    說實在的T-64除了火控方面之外輸給台灣現役主戰坦克其他方面的性能(基本)上都贏

  • @user-no9wo2vt7j
    @user-no9wo2vt7j 15 днів тому +1

    好強好強~

  • @cobrachen
    @cobrachen 10 днів тому +1

    美國的攻擊直升機在越戰時期就開始服役和發展,阿帕契不過是接續下來的計畫,和T-64有沒有出現根本沒關係。而地獄火的出現,更多是因為蘇聯的機動短程防空系統對攻擊直升機的威脅,而不是某一款戰車是不是裝甲特別厚的因素。把阿帕契放在標題,文不對題。

  • @aaa811218
    @aaa811218 14 днів тому +3

    64...戰車...,雖說遲,你也是挺應景的

  • @duckcats
    @duckcats 13 днів тому +1

    因為製造成本與難度過高,後來便催生出猴版只有火力一樣但簡化防禦與動力射控大名鼎鼎的T-72
    而T-72車族反倒最終成為了俄式系列坦克主要車族,許多後續俄系坦克皆是以T-72為基礎上修改而來
    而T-72系列日後其出色的「戰績」令人印象深刻

  • @mansteinerichvon9856
    @mansteinerichvon9856 15 днів тому +3

    鋼鐵洪流,正如馬克沁機槍未面世時,一下子湧出幾千,幾萬人出嚟,那恐懼感是幾嚇人的😅😅😅

  • @viscourtroy
    @viscourtroy 14 днів тому

    還是要有可靠性才可以。火力性能﹑殺傷力固然要重視,但都不能忽視可靠性,媭多方面都要顧慮考量。

  • @fakecake6776
    @fakecake6776 14 днів тому

    想體積小 應該使用轉子引擎

  • @user-di6yo3hp9l
    @user-di6yo3hp9l 15 днів тому

    T-64的複合裝甲,在砲塔的地方,還有用剛玉(人造鑽石)的夾層,後來成本過高,才改材質

  • @ReviveHF
    @ReviveHF 14 днів тому

    建議up主製作關於英軍從1982年至2004年使用刺刀擊退敵軍的案例影片。因為有非常多國內外軍事迷懷疑過去40年英軍使用刺刀擊退敵軍的案例是唬爛效果較多。希望您能夠做這個題材來為大家反思,為何取消傳統刺槍術比取消踢正步更加重要。

    • @_jom_5434
      @_jom_5434 13 днів тому

      兩個沒用的東西都早點取消,對軍隊更好

  • @CJSH77
    @CJSH77 14 днів тому

    實戰起來,環形自動裝填就是開罐器

  • @user-sj1cx2ch5o
    @user-sj1cx2ch5o 14 днів тому

    放在9.3還不錯啦

  • @whmak3882
    @whmak3882 15 днів тому

    11:04 有沒有這酷東西的介紹

  • @user-jy9yj1vj5i
    @user-jy9yj1vj5i 15 днів тому

    以前的火炮精準度差 所以跑得快的T64很有優勢

  • @FOOL-vr7rv
    @FOOL-vr7rv 15 днів тому +6

    沒差 以後無人機的天下 坦克應該轉換成外骨骼機甲娘 科技英雄時代來臨

    • @arcusdong2979
      @arcusdong2979 15 днів тому +3

      其實無人機沒這麼威,只是突然出現打的各國部隊反應不及。

    • @jack4683
      @jack4683 15 днів тому +10

      無人機遇上干擾電台,基本馬上被軟殺,坦克目前並無裝備,要知道目前的戰車還是冷戰的第三代主戰,一直沒變過,那時候的研發重點根本沒想過小型無人機自殺攻擊

    • @nisstw
      @nisstw 15 днів тому +3

      @@jack4683 要抗干擾可能就要大量AI了
      指令發出後,就算失去訊號,AI也能自己去打。
      這應該違反AI開發共識了,但希望美軍別那麼呆,又一次中導條約綁死自己。

    • @user-dn8ew2yb7k
      @user-dn8ew2yb7k 15 днів тому

      ​@@jack4683干扰电台没见过俄乌战场哪个无人机被干扰了的,没信号无人机也会朝着目的地飞去有啥用?

    • @duckduck9487
      @duckduck9487 15 днів тому

      ​@@nisstw美國可能不研發,但架不住俄羅斯研發😂
      俄羅斯研發了,那美國怎麼可能不研發

  • @scottchang6591
    @scottchang6591 9 днів тому

    以前去東歐,有去參觀過T-64/72/80,那座艙真的太擠了(我180公分/80公斤),特別是駕駛員艙,我得縮一下,不然座艙蓋,蓋不上..那怎麼長時間作戰?

  • @user-wf5jz1vx5o
    @user-wf5jz1vx5o 15 днів тому

    沒辦法,當時流出的資訊是量大管夠,而且6070年代的美軍沒有像現在有全面的制空權,西歐就像現在的烏克蘭一樣,一大片都是填,所以鋼鐵洪流一往前衝,就會像閃電戰

  • @yindu_Weige888
    @yindu_Weige888 15 днів тому +4

    *很喜欢啊!💓*

  • @user-rb9gn5ou7f
    @user-rb9gn5ou7f 15 днів тому +2

    T-64最特別的就是opposed-piston diesel engine,據說熱效率比T-72的四行程柴油機好,至於有沒有比現在的巴士引擎好就不曉得了。不過廢氣問題應該沒辦法民用化,顏色有點濃。

    • @user-abiko_cccc
      @user-abiko_cccc 15 днів тому +1

      T64的5TD发动机是个非常奇葩的5气缸水平对置发动机,热效率其实一般,并没有特别高,理论上最大的优点是因为气缸躺平,所以比原本V型气缸的占用空间减小,可以做到很紧凑,为车辆内部节约出空间。但是水平对置发动机因为设计的关系本身就有先天曲轴润滑不充分,容易过热的缺陷(因为在自然重力条件下,机油只能浸泡到半个曲轴(如果你把气缸和曲轴的结构想象成一根筷子就可以知道,除非你把气缸立起来或者斜着放,否则你不可能让机油浸泡到整个曲轴部分))。民用车辆是有用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但是也因为这个本身的设计缺陷,所以应用的车型不多,最著名的就是日本制造的斯巴鲁汽车和德国制造的宝马摩托车,其余的应用很少。出了水平对置之外,T64最奇葩的是那个5个气缸的数量,不知道苏联设计师是怎么想的,这样要是运转起来能平衡那就有鬼了。这种奇葩发动机的设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T64独一份。

    • @user-rb9gn5ou7f
      @user-rb9gn5ou7f 14 днів тому

      @@user-abiko_cccc 我以為曲軸潤滑是把機油透過管道打到曲軸裡,不是把曲軸整根泡在油裡攪?

    • @user-abiko_cccc
      @user-abiko_cccc 14 днів тому

      @@user-rb9gn5ou7f 如果是一般的直列或者是V型发动机的话,就是整根曲轴都泡在机油里啊。毕竟气缸在上,曲轴在下,直接让下半部分的曲轴全泡在油里是最简单的设计了。

  • @crochou8173
    @crochou8173 15 днів тому +1

    土芒果霸主當之無愧,GHPC就算艾布蘭看見T64 T80都繞著走,用手長優勢摸他們

  • @fonghuilee3321
    @fonghuilee3321 3 години тому

    T64B最領先的武器是~炮射飛彈 坦克自備反武裝直升機的武器 這對北約的壓力非常大 尤有甚者 炮射反裝甲飛彈 能在戰車炮的直擊射程外就摧毀當時的MBT

  • @coffeey3200
    @coffeey3200 14 днів тому

    自己嚇自己的 卡特嚇得屁滾尿流

  • @tt6983
    @tt6983 15 днів тому

    非常符合我對蘇制俄制武器的刻板印象

  • @user-qc7yj5se1v
    @user-qc7yj5se1v 15 днів тому +1

    不過我覺得T-64還是有亮點
    戰車砲的有效射程通常約2000m,而美國的拖式飛彈射程接近4000m,這讓戰車在被飛彈攻擊時因射程不足,無法還手
    所以蘇聯特地發展射程4000m的9K112、9M119一類的砲射飛彈,來對抗這個距離的北約反戰車飛彈車
    這種飛彈雖然因為直徑及裝藥問題,很難對戰車造成有效傷害,但對付通常是輕裝甲的飛彈車沒有難度
    這點倒是蘇聯少有能強過美軍的裝備,因為美軍同樣具備飛彈/主砲合一設計的M60A2及M551,評價可說是非常糟糕
    不過實戰上,T-64的砲射飛彈卻幾乎沒有使用的案例,但問題不是出在飛彈上,而是T-64的觀瞄系統很難發現4000m的目標,若是單兵反戰車單位就更難發現,而且不論哪一國,飛彈都是高成本的彈藥,即便有帶也帶不多,更別說浪費在步兵身上
    不過近年來由於電子技術進步及成本降低,歐美開始研發出各種智慧型砲彈,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砲射飛彈,相對之下俄國在這部分進步有限,所以歐美在砲射飛彈領域已經開始反超,甚至為了測試155榴砲在反無人機方面的可行性,竟然還搞出155mm防空砲彈這麼離譜的彈藥,而且測試還成功擊落了目標,只是美軍似乎沒有想量產的跡象

    • @cookingcat1
      @cookingcat1 15 днів тому

      4000M不是KM

    • @castle6941
      @castle6941 15 днів тому

      這篇錯誤滿多的,幫你修正一下
      蘇軍有炮射導彈很大程度上和當時的風氣有關(流行導彈致勝論,美蘇都是,所以上層就命令所有坦克都要能發射導彈)和抗衡飛彈車無關
      而炮射導彈對坦克難造成殺傷就很難繃了,發射和坦克主砲一樣口徑的導彈殺傷力會差??

    • @user-qc7yj5se1v
      @user-qc7yj5se1v 15 днів тому

      @@cookingcat1 啊,不知為何會跳出km,這就改

  • @Grom-Leonkoro
    @Grom-Leonkoro 15 днів тому +2

    下次可不可以介紹反法西斯最強的T72到T90 跟T80戰車的歷史? 畢竟被它們的殉爆幹掉的法西斯主義者數量應該是世界第一,更好奇那個現實跟遊戲都難用的炮射導彈的背景.(還有戰雷到底什麼時侯才會出T64BM & T84 & T72B2 & T90MS...)
    不過比起蘇聯一堆Object跟戰機.現在的俄羅斯幾乎沒創新力😑

    • @ftft117
      @ftft117 15 днів тому

      問題就是沒錢 人才跑光了

    • @user-abiko_cccc
      @user-abiko_cccc 15 днів тому +1

      这叫坦克工业的航太魂(为俄罗斯的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 @eagleharmony8216
      @eagleharmony8216 14 днів тому

      ​@@user-abiko_cccc自帶逃生塔是吧😂😂😂

  • @nadolpa
    @nadolpa 15 днів тому +9

    這東西根本打不贏艾布蘭主戰車,只能當在俄烏戰場當靶子飛砲塔

    • @rickyjiang301
      @rickyjiang301 15 днів тому +5

      是的,然後那時北約有m1?不都是一票裝甲無用論的主戰

    • @user-zo7db8dt1l
      @user-zo7db8dt1l 15 днів тому +1

      T64遇到的是豹一或amx30吧(1967)

    • @lw.c802
      @lw.c802 15 днів тому +2

      t64 過後15年m1 abram 才服役ㄟ

    • @crueltya807
      @crueltya807 15 днів тому

      美国援助给乌克兰的艾布拉姆斯已经被俄军摧毁了百分之50了😅😅

    • @ftft117
      @ftft117 15 днів тому

      你看看服役年份= =

  • @user-ou1wl9fb1r
    @user-ou1wl9fb1r 15 днів тому

    主要是數量,有一仟萬台

  • @user-vu3kv6qr1y
    @user-vu3kv6qr1y 15 днів тому

    t-64最大的问题是发动机的可靠性问题 动不动就抛锚 才是催生了t-72 另外t-64的自动装弹机 比起故障率的问题 更糟心的是吃人 苏系坦克狭小的空间 上膛过程容易卷入衣服 进而弄伤炮手

  • @fumibox3513
    @fumibox3513 15 днів тому +1

    現在大家關心的是坦克要如何在現代戰場避免被無人機和反坦克武器攻擊,已經沒有人在管什麼T-64當年有多厲害了吧!😂

  • @ulysses9376
    @ulysses9376 14 днів тому

    從烏俄戰爭來看,美軍提出的空地一體作戰系統確實是有效的
    只是以前要動用直升機,現在換成本更低的無人機而已
    同樣的招式對付美軍應該也有效果,類似俄軍那樣,被入侵國不一定打得過美俄
    但至少可以用無人機使對方的主戰坦克有一定的戰損,類似海灣戰爭伊拉克被輾壓的戰例應該不容易再現了.......嗎?

    • @gp21s82m6
      @gp21s82m6 13 днів тому

      坦克設計時考慮的都是水平火力,沒有考慮過頭頂會有手榴彈丟下來,才會造成無人機克制坦克的錯覺,這漏洞很快會被修復

  • @HsinYangChang_TW_No1
    @HsinYangChang_TW_No1 9 днів тому

    可阿帕契今天依然神勇,T64卻已經成為鐵罐頭。

  • @stevhao
    @stevhao 8 днів тому

    蘇聯人常常贏得頭籌(軍備,太空...) 但是常被超越... 然後差距越來越大...

  • @user-yh6kp5mw6r
    @user-yh6kp5mw6r 15 днів тому +9

    二年多的烏俄戰爭,說明了俄式的武器,參數沒輸過,實戰沒贏過😎

    • @crueltya807
      @crueltya807 15 днів тому

      两年多的俄乌战争,豹二也扛不住两发涡流,一发涡流就让莱茵金属的豹变成汉莎航空的豹,m1来了头顶也得加蓬

    • @user-yh6kp5mw6r
      @user-yh6kp5mw6r 15 днів тому +6

      @@crueltya807 豹二和M1 就算被擊毁,仍能安全保護車組成員👍🏻怎樣像俄式裝甲會殉爆😂

    • @ftft117
      @ftft117 15 днів тому

      也沒那麼誇張阿 堪用就好本來就是俄式軍武邏輯

    • @user-yh6kp5mw6r
      @user-yh6kp5mw6r 15 днів тому

      @@crueltya807 俄式武器是粗製盜造的代表👍🏻只為向領導交代,而不是保護軍人的生命😎

    • @michaelau6976
      @michaelau6976 15 днів тому

      說得出這句話,即顯示自己多麼無知。
      鳥克蘭目前仍然是靠大量俄式+小量西式+極少量國產武器迎戰
      老實說,我替那些老兵感到不平。他們的風頭被那些被寄予厚望的西式裝備+新兵全部搶去。但結果卻不盡如意。

  • @_Linqiang
    @_Linqiang 14 днів тому +1

    俄乌战争爆发前,乌克兰T-64参加过几次欧洲坦克比赛,与欧洲现役坦克相比表现靠后。

  • @user-ll4uo9mx3r
    @user-ll4uo9mx3r 11 днів тому +1

    請不要每次都說自動裝彈機都飛炮塔 當豹2 挑2 勒克萊爾 90式 10式的駕駛員旁的15發上下的備用彈藥沒有嗎
    第二點T72並不是和T64高低搭配而設計的 T72是卡爾采夫認為繼續改進T64是不如重新設計的 於是在沒告訴上層的情況下研發了新坦克然後測試後然為各有優勢且更便宜然後兩個一起裝備了

  • @user-bt2gr4ll5t
    @user-bt2gr4ll5t 15 днів тому +1

    當年的蘇聯真的把美國嚇到差點做出幽浮了

    • @EE-dm9uv
      @EE-dm9uv 15 днів тому

      還好頂多就SR91而已(

  • @user-fy1nb7ty7s
    @user-fy1nb7ty7s 15 днів тому

    T64的产量注定抗不了大旗~

  • @user-by4su6oo6p
    @user-by4su6oo6p 14 днів тому

    台灣需要男女平等男女皆兵!

  • @user-el4uk4ew7g
    @user-el4uk4ew7g 15 днів тому +1

    T64最大的致命傷是造價壓不下來,當時的第三世界國家想裝備它很難,蘇聯想賣,你也買不起(悲)

  • @arcusdong2979
    @arcusdong2979 15 днів тому +1

    下回說說,台灣跟土耳其有無可能合作開發坦克車(尤其是M60A3魔改砲塔)?目前態勢來看,土耳其是繼捷克之後積極接觸台灣,尋找台灣電子產業的互補合作。😁

    • @qichen4403
      @qichen4403 15 днів тому +1

      可能性不大,大概率走105炮車加無人機

    • @arcusdong2979
      @arcusdong2979 15 днів тому

      @@qichen4403 不是,目前國軍坦克延壽主要是引擎動力及射控,但土耳其的砲塔改裝包可以補足其他方面。

    • @arcusdong2979
      @arcusdong2979 15 днів тому

      @@qichen4403 至於自走砲這部分,還是捷克方案經濟實惠。尤其太拖拉軍用載台真香阿~😁

    • @qichen4403
      @qichen4403 15 днів тому

      @@arcusdong2979 機率低,戰爭情勢已變,前陣子喊在走無人機那塊了,造更多無人機不更好?!
      自制的105雲豹炮車不是自走炮。

    • @arcusdong2979
      @arcusdong2979 15 днів тому

      @@qichen4403 我沒搞混,雲豹基本是輪式坦克,自走砲是美軍M109系列對人員殺傷的榴彈砲,性質不同。沒說不造無人機,但單位時間的火力輸出遠遠不及自走砲對搶灘的敵人有效。
      從俄烏戰爭例子,無人機比較適合長時間小規模游擊、巷戰,但對岸搶灘會是集結短期衝沙灘建立灘頭堡,不一樣的。

  • @erikshen7460
    @erikshen7460 15 днів тому

    北約的資源更豐沛,直接擠出阿帕契這個大殺器不跟你拚坦克了,之後坦克的戰場上的主宰性也漸漸式微了,看看玻斯灣伊拉克的戰損比就知道了

    • @cookingcat1
      @cookingcat1 15 днів тому +1

      不拚坦克會被推到海岸線的,是利用空地一體化來去限制住大縱深作戰。巴哈有一篇 [恐怖的軍事對峙 北約.華約顛峰時期軍事部署 ] 可以去看

  • @fullmarktw
    @fullmarktw 15 днів тому

    MBT受限於技術,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依照各國戰術取向而做各種折衷的武器
    重量輕,防護強,火力凶猛三者不可能並存,看看現代都還做不到全面防護的MBT一個個重成啥樣子了
    T64強大的名聲有很多是灌水宣傳來的,但當年的美國MBT運用思想,性能過時也是主因
    這不,T64,T72出現後,國會老爺不就撥款開發M1,不過早期的M1還是有些老美過去的傳統,頗陽春,一代代改良後才高大上起來

  • @yevgeniylu1191
    @yevgeniylu1191 14 днів тому

    我覺得可以反過來想,如果把T64給捧高,不就很快地銷售出阿帕契、地獄火、戰術核彈了?
    商業上要真正大賣,靠的不是市場供需,而是販售恐懼😅😅😅

  • @user-ko9en9py5q
    @user-ko9en9py5q 15 днів тому

    is-3的战斗力被严重夸大了

  • @hktom6032
    @hktom6032 15 днів тому +1

    前面一大堆讚賞,後面一大堆雖然. 我是沒看過北約有這些啦

  • @tsajm6bh
    @tsajm6bh 4 дні тому

    美國快送一些M60給烏克蘭打打T72看看!

  • @ronald922
    @ronald922 15 днів тому +3

    蘇聯坦克對乘員有一個要求:身高170以下。
    美國人平均都180以上還要4個成員。這就是蘇聯坦克輕巧的原因。

    • @_Linqiang
      @_Linqiang 15 днів тому

      苏联坦克改造空间大,由于有自动装弹机现在已经被改造成FPV坦克在战场上试验,这一点没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无法做到。

    • @user-dm4kn9uj9t
      @user-dm4kn9uj9t 13 днів тому

      @@_Linqiang FPV坦克也就玩具,這能吹甚麼,這東西在納粹德國時已經在使用了,就連當年的納粹德國都看不起這東西,現在你能吹了

  • @user-qd3vb6he2m
    @user-qd3vb6he2m 15 днів тому

    看到一些裝甲兵世界排名末段班的,在嘲笑第二名打不過第一名 :)

    • @shinchu2012
      @shinchu2012 14 днів тому +1

      看到一些韭菜自以為是國家主人 , 在嘲笑別人國家小的 , 人家是人但你是韭菜阿

    • @user-qd3vb6he2m
      @user-qd3vb6he2m 13 днів тому +1

      感謝言論自由可以看到這些臥龍鳳雛

  • @albertou1041
    @albertou1041 15 днів тому

    無人機面前全都不值一提

  • @user-cs1pv6ny3v
    @user-cs1pv6ny3v 15 днів тому

    結果21世紀被無人機搞死

  • @emo_comebac
    @emo_comebac 15 днів тому +2

    右手伏特加 左手卡秋沙 明天柏林是我家

  • @hg1305
    @hg1305 14 днів тому

    T34秒殺M1 A2坦克

  • @user-jq3ke9hc1j
    @user-jq3ke9hc1j 15 днів тому

    LARV

  • @cuibird
    @cuibird 15 днів тому

    羅斯福: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一但俄軍神化被戮破之後,現在連中國的軍事大V都接棒罵俄國軍武有多爛,因為他們自己就是用俄系軍武的怨大頭。

  • @cuibird
    @cuibird 15 днів тому

    DBS 講到蘇聯當年設計坦克在拿捏載彈量,在現在的俄烏實際的戰場看起來就是炮塔飛多高的差異而已 😁

    • @user-dn8ew2yb7k
      @user-dn8ew2yb7k 15 днів тому +1

      不如被t72一剑封喉的M1艾布拉姆斯。

  • @user-abiko_cccc
    @user-abiko_cccc 15 днів тому +1

    想当初就是因为T64糟糕的服役表现,使得位于苏联下塔吉尔的另一家坦克工厂的总设计师:卡尔采夫一怒之下决定撸起袖子加油干,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为装甲兵总部的领导们改进毛病频发的T64”的名义把经费骗到手,亲自设计了与T64完全不同的T72坦克。然后,苏联装甲兵总局的领导们兴致勃勃地来参观卡尔采夫当初承诺的“终极问题解决一揽子方案:完全改良版T64”的时候,摔碎眼镜和下巴看出了这根本就是完全推倒重来的全新设计。在一边怒不可遏的痛骂卡尔采夫诈骗国家科研经费的同时,也无可奈何地不得不接受卡尔采夫“钱已经花了,要杀要剐你们看着办”的躺平态度。在捏着鼻子完成了验收步骤之后,把卡尔采夫的样车定型量产,变成了正式的T72。至此,苏联装甲兵的后勤部门开始如字面意义上的“一个头两个大”了,不仅得为新的T72保证零部件和维修供应,还得维持着已经装备了几千辆,还无法撤走驻地的厂方工程师们的T64 的各种大修,当然更别提未来还会诞生的T80。其实整个苏联坦克工业从诞生一开始,就是一个畸形过的怪胎。几个设计局和设计师们为了政治权力明争暗斗,相互拆台,其精彩程度足以拍成好莱坞电影(真希望有个导演能接我这个点子,顺便给我点提成😂),如果能把这部苏联坦克工业部门的宫斗剧拿出来说说,那是非常精彩的故事。

  • @0youb
    @0youb 15 днів тому +2

    俄羅斯可能會係地球消失

    • @potatox5199
      @potatox5199 15 днів тому

      可惜現在根本不可能了

    • @Jun-mg1wr
      @Jun-mg1wr 15 днів тому +3

      我倒希望他們可以像日本跟德國一樣 被打完以後乖乖做人

    • @TakWahCHIU-ho2eu
      @TakWahCHIU-ho2eu 15 днів тому

      加终共好

    • @ZhinaShow
      @ZhinaShow 15 днів тому

      有孝子支输血,消失不至于

    • @user-ng2nt7dg3w
      @user-ng2nt7dg3w 15 днів тому

      俄罗斯还在那里,赶紧去消失他吧

  • @user-bb9os4jk7i
    @user-bb9os4jk7i 15 днів тому

    呵呵 城管升级版么

  • @user-yz5ir1vc8d
    @user-yz5ir1vc8d 14 днів тому

    你要確定ㄋㄞ

  • @user-jn4ss8gs5x
    @user-jn4ss8gs5x 12 днів тому

    現在都玩無人機還在玩坦克笑死了 科技戰時代還活在
    時器時代

  • @yaklin5547
    @yaklin5547 15 днів тому +1

    這車編號辱華了!

  • @user-lb5jw3bz3s
    @user-lb5jw3bz3s 15 днів тому

    載人航天的始祖

  • @Skimpaul
    @Skimpaul 15 днів тому

    俄製武器🤣🤣🤣🤣🤣🤣🤣🤣🤣🤣

  • @_Linqiang
    @_Linqiang 15 днів тому

    苏联坦克改造空间大,由于有自动装弹机现在已经被改造成FPV坦克在战场上试验,这一点没有自动装弹机的欧美坦克无法做到。

  • @jack-dd6ph
    @jack-dd6ph 13 днів тому

    看数据是没有用的

  • @hobbyshen
    @hobbyshen 15 днів тому

    好漢不提當年勇

  • @amytommy30113
    @amytommy30113 15 днів тому

    通常會被利用的人,都是只見眼前利益,不管自己所做的會對未來的影響,這種人真的讓人失望透頂。

  • @vermouthstone9446
    @vermouthstone9446 14 днів тому

    美國成爲軍工大國是二戰後的事情。。。二戰前,美國的軍工規模甚至不如日本。
    二戰時,美國的軍工優勢也集中於航空領域,以及龐大的工業基礎,之前這些工業都沒有用於生產軍事裝備。
    而蘇聯的經濟模式,用共產黨的名詞叫計劃經濟,其本質就是戰時經濟,蘇聯如此,第三帝國也如此,都是為戰爭做準備、以戰爭為目標的模式。因爲蘇聯這個政權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是戰鬥的,要打内戰鎮壓白衛軍、反對派,要應對外國軍事干涉,可謂舉世皆敵。
    所有的共產主義政權在看地圖時都是這個心態,滿世界都是需要消滅的敵人,只不過優先級不同而已,雖然共產黨是反宗教的,它自身的表現卻像極了伊斯蘭聖戰軍或者十字軍。

  • @user-abiko_cccc
    @user-abiko_cccc 15 днів тому

    刚看到各国记者在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军火系统生产厂里参观155毫米炮弹生产车间的时候,墙上挂着一副标语:
    Victory in the field begins in the factory.(战场上的胜利源自工厂)
    很能说明问题。
    😂!按照美国的工业技术经验,成功率较高的新研制产品通常创新部分的技术要小于所有技术的三成(即只创新30%,剩下的要采用成熟的旧技术)。而按照苏联的工业实力,这个比例恐怕得降到一成以下。但对T64而言,这个比例在当时应该是八成以上,你就可以想象其成品的可靠性能有多差了。

  • @user-we3pi3rk8l
    @user-we3pi3rk8l 15 днів тому

    秦帝国的战车让当时的南极企业胆寒

  • @user-xk2qp3sp9l
    @user-xk2qp3sp9l 15 днів тому

    t64放现在的俄军都是不错的战车😂

    • @ftft117
      @ftft117 15 днів тому

      沒吧 T-72跟T-80才是主力

    • @user-xk2qp3sp9l
      @user-xk2qp3sp9l 15 днів тому

      @@ftft117 主力是因为便宜😂

    • @user-cg9hj7yx7h
      @user-cg9hj7yx7h 15 днів тому

      俄軍主力是​​⁠t72和t72改進型t90,t80是哈爾科夫坦克廠產的,當年就是因為t80的生產廠在烏克蘭,大鵝獨立後才被迫開發t90

    • @ftft117
      @ftft117 15 днів тому

      @@user-xk2qp3sp9l 但T-64早就不是不錯的戰車了阿 論述蠻奇怪的 連放到後冷戰都稍嫌落後了

    • @user-xk2qp3sp9l
      @user-xk2qp3sp9l 15 днів тому

      @@user-cg9hj7yx7h 我的意思是T64的规格放在俄军也是不错的战车,因为俄军大部分还都是t72

  • @user-lv5im4pl9s
    @user-lv5im4pl9s 15 днів тому

    共產極權的武器史,在歷史的點上,都只是贏在量多而以,如果今天不是以洪流之姿與西方武器對抗的情況下,單挑的劇本裡根本沒有與歐美武器一搏的能力

  • @geryonklein9673
    @geryonklein9673 6 днів тому +1

    你講話鼻音不要那麼重 去擤鼻涕

  • @user-dk8uu6cn2s
    @user-dk8uu6cn2s 15 днів тому

    T64被簡化版的T72取代 T72還在用 T64消失了

    • @cookingcat1
      @cookingcat1 14 днів тому +1

      T-64還沒消失啊 還在活躍

    • @user-dk8uu6cn2s
      @user-dk8uu6cn2s 14 днів тому

      @@cookingcat1 沒 T72 活躍 看新聞 爆打 都 T72 幾乎沒看到 T64

    • @cookingcat1
      @cookingcat1 14 днів тому

      @@user-dk8uu6cn2s 烏克蘭主力戰車 自己去查吧

    • @crueltya807
      @crueltya807 14 днів тому +2

      t64变成了t80
      t72变成了t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