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accurate. Your confidence in our Lord Jesus Christ is steadfast. Some Catholics are doubtful that God will not hear their prayers, therefore they pray to the saints. "Surely the arm of the LORD is not too short to save, nor his ear too dull to hear." Isaiah 59:1
東正教會就是不信三位一體而從天主教分裂出去的。公元451年羅馬新任皇帝召開第四次大公教會議時羅馬大主教所提出的基督的人性和神性是完整的接合為-位(二性-位)的主張。而亞历山大和安提亞教會所不認同而自成-系的東方教會oriental orthodoxy church ( 東正教前身)也是天主教的第一次分裂。
For those who criticize Protestantism for the existence of cults, is it really fair to blame Protestants for these groups when we strongly disagree with and do not share their beliefs? Similarly, can people blame Catholics for the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Orthodoxy and Protestantism?
Hi, sorry I am learning Chinese and especially apologetics in this language. So I hope you don't mind the English comment. I like your videos, very informative. In this video, some mistakes are made which I believe are misunderstandings. Here are some: The Catholic Church believes that worship is for God alone (CCC 2084-2086). Your Eng subtitle at 3:28 is incorrect. You may refer to the Cathec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CCC), a book detailing what the Church believes and why. On your mention about "sects", 7:33, which is incorrect, they are usually referred to as religious orders, and they do not have different teachings and doctrines. All adheres to the teachings and doctrines of the Cathoic Church. What they have different are their disciplines and vows e.g. vow of poverty, vow to remain cloistered (secluded like cloistered nuns) etc. You may find sources online and also from the Church's Code of Canon Law. On authority, 6:43 is not accurate. CCC 74-100 explains that through the Sacred Scripture, Sacred Tradition and the Magisterium, that Divine Revelation is given to us. CCC 100 states that The task of interpreting the Word of God authentically has been entrusted solely to the Magisterium of the Church, that is, to the Pope and to the bishops in communion with him. So the authority lies with the Pope and the bishops in communion with him. God bless!
Well that's what the Catholic Cathecism says, but not what Scripture says. Only Scripture is the total authority, not man or man made religious rules and traditions.
@@elijah0127 You need to know that the Bible is put together by Catholics. What the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does is explain what is in the Bible and Catholic practices based on the Bible. What the Pope puts out in the encyclicals is inspired by the Holy Spirit. Sure there are bad Popes in history. However, bad Popes don't say things that are untrue. You need to question further, if you truly follow the Bible, why are there more than 36,000 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each claiming to be led by the Holy Spirit? Your churches are not listed in the Bible too. Why are you in your church then? What we know is mentioned in the Bible is Jesus appointing Peter, calling him the rock on which he will build his Church and the gates of Hades shall not prevail against it. (Matthew 16:18) That is why despite all political persecution and the rebellion started by Martin Luther and continued by yourself, the Church is still strong and growing. God Wills the Catholic Church to be His Church. And Peter is given the keys of the kingdom of heaven, "and whatever you bind on earth shall be bound in heaven, and whatever you loose on earth shall be loosed in heaven." (Matthew 16:19). It tells of the God-given authority of the Seat of Peter, i.e. the Pope.
可以直接向上帝祈禱 - Nothing is breaking the bond between you and God. He is your Father, should I talk to my father through some dead saints? Your Father loves you and more than willing to listen to you. This is fallacy of the catholic
For those who criticize Protestants for the acceptance of LGBTQ+ individuals by some churches,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not all Protestant churches share this view. One benefit of the Protestantism is that we do not fall under a single leadership. In return, I'd like to ask Catholics: Pope Francis has formally approved allowing Catholic priests to bless same-sex couples. How do you view and accept that? And would all Catholics accept this decision?
我曾是一位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之間遊走(在兩個教會受過洗)的基督徒。我衹能說公説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間教會都有他們的優缺點,特別是裡面信徒的思維,有時候我們需要跳出這些框框去思考,think out of the box,無論是哪一間教會,我們得救不是靠著教會,而是靠著耶穌基督為我們釘在十字架的救恩,btw近期的天主教也接受了因信得救的教導,衹是不太強調。現在我的思維是偏向自由派基督徒,我只知道我的老闆是三位一體的天主(上帝),主耶穌基督,其他的範文細節就讓別人去辯論,我還是會在大家的辯論中think out of the box, that's all
We honour Mother Mary not worship. The church never teaches compulsory to go through Mother Mary for intercession. However due to many Catholics' experiences, prayer answered through Mother Mary intercession. Hence we will approach her but we clearly know all the blessings and grace are from God. Moreover, I see no reason why we cant honour her, the one chosen to carry our God. As for saints, who done great things during their lifetime, submissive and devotion to God, their spirituality should pass on, a good role model for all to learn. No reason why we cant honour them too. Are Mother Mary or the Saints with God now? Luke 9:28-31 Transfiguration (Elijah and Moses). With God, everything is possible. I am very sure He will keep His promise, eternal life In the book of Exodus, God instructed Moses to build Cherubim, arent these images of heaven? No idol worship could it be referring to No Pagan Idol worship???
Indeed, nobody knows where Isaiah is, whether he's dead or alive. Nobody found his body either. He appeared at the Transfiguration, even though he's mere human. What's more the Ark of the New Covenant, who is in God's design conceived without sin to bear His Son?
Dear friend, I appreciate your thoughtful reflection on the Catholic practice of venerating Mary and the saints. As a fellow Catholic, I'd like to offer some additional perspectives to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beautiful traditions. Regarding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you've eloquently expressed the essence of our devotion. Indeed, we honor Mary with profound respect, recognizing her unique role in salvation history.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s document "Lumen Gentium" beautifully articulates this, stating that Mary "occupies a place in the Church which is the highest after Christ and yet very close to us" (LG 54). Your point about the efficacy of Marian intercession is well-taken. The Church has long recognized Mary's powerful intercessory role, as evidenced by the ancient prayer "Sub tuum praesidium" (Under your protection), dating back to the 3rd century. This prayer demonstrates the early Christian community's trust in Mary's maternal care. Concerning the saints, the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affirms their importance: "By canonizing some of the faithful, i.e., by solemnly proclaiming that they practiced heroic virtue and lived in fidelity to God's grace, the Church recognizes the power of the Spirit of holiness within her and sustains the hope of believers by proposing the saints to them as models and intercessors" (CCC 828). Your reference to the Transfiguration (Luke 9:28-31) is particularly insightful. This event not only reveals Christ's glory but also demonstrates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showing that those who have passed from this life remain in communion with God and with us. Regarding images and statues, you've correctly pointed ou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dolatry and sacred art. The Catechism clarifies: "The Christian veneration of images is not contrary to the first commandment which proscribes idols. Indeed, 'the honor rendered to an image passes to its prototype,' and 'whoever venerates an image venerates the person portrayed in it'" (CCC 2132). In conclusion, our Catholic traditions of honoring Mary and the saints, far from detracting from our worship of God, actually enhance our relationship with Him. These practices remind us of the great cloud of witnesses (Hebrews 12:1) that surrounds us, encouraging us in our journey of faith. May God bless you abundantly as you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our rich Catholic faith.
@@jojosephoho 1. Christ is the Sole Mediator A primary point of concern in this argument is the role of Mary as an intercessor. While the Catholic tradition holds that Mary plays a powerful intercessory role, Scripture consistently teaches that Christ alone is our mediator. According to 1 Timothy 2:5: “For there is one God and one mediator between God and mankind, the man Christ Jesus.” This verse clearly establishes that Jesus is the sole mediator between humanity and God, leaving no room for additional mediators, whether they be saints or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The Bible never suggests that believers should pray to Mary or any other saint for intercession. Instead, Jesus Himself invites us to approach the Father directly through Him: “Truly, truly, I say to you, whatever you ask of the Father in my name, He will give it to you” (John 16:23). This passage underscores that prayer is directed to the Father through Jesus, not through intermediaries like Mary. 2. The Sufficiency of Christ’s Intercession The argument claims that Mary’s intercession is powerful and beneficial. However, the Bible teaches that Christ’s intercession is absolutely sufficient for all believers. Hebrews 7:25 states: “Therefore He (Jesus) is able to save completely those who come to God through Him, because He always lives to intercede for them.” Jesus, as the eternal and perfect High Priest, is the only one who can intercede on behalf of believers. To suggest that Mary’s intercession is necessary or even helpful diminishes the completeness of Christ’s work as our intercessor. 3. Veneration vs. Idolatry The Catholic Catechism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veneration and worship, claiming that the veneration of Mary and the saints does not constitute idolatry. However, Exodus 20:3-5 is clear in its prohibition: "You shall have no other gods before me. You shall not make for yourself a carved image... You shall not bow down to them or serve them.” While Catholics maintain that the honor given to images "passes to its prototype," the actual practice of bowing before statues, lighting candles, and praying to images can easily lead to idolatry, as it resembles the acts of worship that Scripture forbids. Furthermore, whenever biblical figures encountered angelic beings or divine manifestations, they were often rebuked if they attempted to offer worship or inappropriate veneration. For example, in Revelation 22:8-9, when John tries to worship an angel, the angel responds, “You must not do that! I am a fellow servant with you... Worship God!” This shows that even the appearance of reverence toward created beings can be misinterpreted as worship, which belongs to God alone. 4. Communion of Saints and the Transfiguration The argument references the Transfiguration (Luke 9:28-31) as evidence of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While this event does demonstrate that Moses and Elijah were present with Jesus,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re is no indication that the disciples sought intercession from Moses and Elijah. The focus of the Transfiguration is entirely on Christ’s revealed glory. In fact, when Peter suggests building three tents-one for Jesus, one for Moses, and one for Elijah-he is immediately corrected by the voice from heaven, which says: “This is my Son, my Chosen One; listen to Him!” (Luke 9:35). This reinforces that Christ alone is to be the focus of our attention, not other figures, no matter how revered they may be. 5. The Early Church and Marian Devotion The argument references the ancient prayer Sub tuum praesidium as early evidence of Marian devotion. While this prayer does date back to the 3rd century,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practices of the earliest Christian church as described in Scripture. The New Testament, particularly the writings of the apostles, never instructs believers to seek the intercession of Mary or any saints. The prayers and devotions of the early Christian community were directed solely to God through Jesus Christ, as seen throughout the Book of Acts and the epistles. The development of Marian devotion over time reflects later theological traditions rather than the practices of the apostolic church. It is essential for believers to ground their faith and practice in the clear teaching of Scripture, rather than later ecclesiastical developments. 6. The “Great Cloud of Witnesses” The argument concludes by referring to Hebrews 12:1 and the “great cloud of witnesses” as a justification for Marian and saintly intercession. However, the context of this passage is important. Hebrews 11 recounts the faith of Old Testament saints, showing how their lives serve as examples of faithfulness. Hebrews 12:1 encourages believers to “run with endurance the race that is set before us, looking to Jesus, the founder and perfecter of our faith” (Hebrews 12:2). This passage does not suggest that these witnesses are interceding for us; rather, their lives serve as testimonies that encourage us to keep our eyes fixed on Christ. Conclusion While the Catholic tradition holds Mary and the saints in high regard, the Bible teaches that Jesus Christ alone is our mediator, intercessor, and the focus of our worship. The veneration of Mary and the saints, even if well-intentioned, risks overshadowing the sufficiency of Christ’s work and detracting from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lievers are called to have with God through Jesus. Scriptural evidence consistently points to Christ as the only one worthy of our prayers, our worship, and our full devotion.
Here is my personal Faith Biometrics I identify as a Protestant Christian, appreciating the diversity within the Protestant tradition while embracing a Christ-centered, Bible-focused approach. My faith is shaped by a deep respect for both Martin Luther and the Apostle Paul: - **20% Lutheranism:** I admire Martin Luther as a pioneer of the Reformation, valuing his courage and unwavering dedication to scriptural truth. His insistence on direct engagement with the Bible resonates with my desire to build a personal connection with Jesus Christ. - **20% Pauline Christianity:** I strongly advocate for Paul’s “Sola Fide” principle, believing that salvation comes through faith alone. His teachings continue to inspire me to seek God’s grace and love directly. I prefer to engage with the Bible directly to strengthen my relationship with Jesus Christ, without relying on intermediaries or "agents." For
John 14:21 “He that hath my commandments, and keepeth them, he it is that loveth me: and he that loveth me shall be loved of my Father, and I will love him, and will manifest myself to him.” God will show himself to followers who abide by words of God. John 18:37 “Pilate therefore said unto him, Art thou a king then? Jesus answered, Thou sayest that I am a king. To this end was I born, and for this cause came I into the world, that I should bear witness unto the truth. Every one that is of the truth heareth my voice.” God will make any kind of voice to remind the followers that He is showing up to help. The followers shall say prayers to ask more leading to work on what to do successfully.
@@raymondlai4962yes being in Protestant it’s easily to get strayed off from Jesus with only a symbol of cross and so many denominations and authorities using cross for own interpretations and missions, but in catholic it’s about God Jesus and its founded tradition, those figures are the aids for people to visualise when praying.
我是剛領洗的天主教徒,我想告訴大家,天主教是尊敬而非敬拜、朝拜瑪麗亞、以及其他聖人,我們不會拜!而是請祂們幫忙代禱。天主教徒知道也承認瑪麗亞與其他聖人也只是人,是我們效仿的好榜樣。我們都知道只有唯一的神,我們三位一體的主天主耶穌基督。
但聖經沒有記載過向瑪麗亞祈禱有功效!
你如何知道玛利亚可以听到你的祷告?从圣经的教导,你可否举例,有哪一个先知或使徒曾经向以睡的圣徒祷告的?你只要可以从圣经找到一个例子,我就相信天主教是正统。
謝謝您的澄清(一樣是天主教基督徒+1 ❤
尊敬也好,朝拜也罢,我们只承认人与神之间唯一的中保,那就是弥赛亚Yeshua。唯有祂才是配得所有的尊荣和敬拜。
“因为 神只有一位,在 神和人中间也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摩太前书2:5)
天主教把圣经里十戒的第二诫拿掉了。把第10诫分成9和10诫。
嚴格來說,“基督教”這種翻譯其實是被錯誤地使用了。很多華人所信的Protestant應該叫“新教”,而新教是在1517年在馬丁路德的帶領下從天主教分裂出來的,而天主教和東正教本來都是屬於一個羅馬大公教會的,是從1054年分裂的。所以,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的信徒,都叫“基督徒”,這“基督徒”一稱並非新教所獨用。
非常正确 🙏👍
@@susannachan2176 你只信圣父圣子,那你不信圣灵吗?缺一都不可哦
正解
這用法是因為翻譯和歷史上的約定俗成,謝謝你的補充。
@@wiwusoul-speakouturlove8023 “約定俗成”的東西未必都是正確的,“存在即合理”在很多時候是認知的絆腳石喔。
關於教宗 他不是世上耶穌的代表 而是伯多祿/彼得的代表 也就是宗徒長的位子 天主教是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跟許多有聖統制的正教及東方古老教會一樣 為何天主教不用“唯獨聖經”呢?因為聖經也是聖傳的一種 教會的教導也一樣重要 新教就是因為沒有教會的教導跟聖傳 所以有很多教派 很多不一樣的解經 甚至有些新教徒還會互相排斥對方 這樣難道符合聖經教導嗎?
基督教由于宽泛的解经规范,已经在世界各地发展出不少的邪教组织了,没有贬低基督教的意思,他们在相当多的方面做得甚至比天主教还要好,值得肯定! 都是上帝的子女,互相攻击一定是上帝最不愿意看到的,希望主内兄弟姐妹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在灵魂得救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天主教不是崇拜玛利亚,而是敬礼玛利亚与圣人圣女,这两者意义不同,不要混淆。对圣人圣女的敬礼,为我们代祷会得到更多一份恩典与祝福!第一、因为他们是天主的宠臣爱子,天主为报答他们在世所受的苦难,因他们的转求而获得恩典,这也是荣耀主啊!第二、因义人转祷功效也是激励、鼓励我们也能效法、学习他们的榜样。
效法耶穌基督就足夠了,因為祂也是人!
@@Gadol_Adonai 嗯,你從沒效法過基督新教內有好榜樣的教牧或信徒嗎?
圣经(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了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所以,直接向耶稣祈求,就可以。不要用人为的思想通过其他人/圣人转求。圣人不是神啊!也不要做什么雕像,这是容易堕入拜偶像的境况。简单来说,用心灵敬拜独一无二的真神是正确之途。
一直想知道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分別, 謝謝你著意的解釋! 我還會繼續了解其他知情人士的看法。 我原本以為凡人是有缺陷(原罪)的, 這樣看來, 天主教留出太多空間給神職人員經不起誘惑(如你的朋友向神父示好)而濫用特權。 也許你並沒有選擇基督教, 而是基督教選擇了你。
@@thamteresa-mq6ol 耶穌基督的門徒有建立教會,教導耶穌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嗎? 他們2000年前就建立了基督為頭的教會來教導。為什麼2000年後的你會覺得比他們還懂耶穌基督的教導呢?
I'm a Christian, I only believe in Jesus, because Jesus is the way, the truth & life.
Clear cut
Amen
You are accurate. Your confidence in our Lord Jesus Christ is steadfast. Some Catholics are doubtful that God will not hear their prayers, therefore they pray to the saints. "Surely the arm of the LORD is not too short to save, nor his ear too dull to hear." Isaiah 59:1
Amen. We believe in God the Father the Son and the Holy Spirit. We don’t necessary believe in religions.
我是基督徒,我相信耶穌是唯一的救主。但我也尊重天主教會,他們對於聖禮的重視和傳統的維護,值得學習。
謝謝您的尊重,天主教的基督徒也相信耶穌是”唯一”的救主~~(但舉個例就像我們信主的過程不一定直接就是神顯現要我們信,多數情況神也可以透過人幫忙,例如牧師,親朋好友….這些人在天主的計劃參與了你的得救,我們對聖人的尊敬來自於此,信理很確定救贖100%來自耶穌,所以16世紀離開天主教的新教弟兄姊妹至少在這個事情上不需要為我們擔心🥹)
朋友考虑一下圣公会?
@ceciliatan5659 Amen
Amen
耶蘇係聖母的子嗎?
我是一個讀過新教聖經的天主教徒。
根據啟示錄6:10:「聖潔而真實的主啊!你不行審判,不向世上的居民為我們的血伸冤,要到幾時呢?」可見得那些在天上的殉道聖人,對於在地上關於自己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有所知曉的。並且我們也不能說這樣就是在跟"死人"說話,因為「摩西在《荊棘篇》上就指明了,他稱主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因為對他來說,人都是活的」(路20:37-38)。此外,所謂向聖人或聖母祈禱,語意上可能有點不太清楚,不過很多的基督徒見到有信心、有恩典,屬靈上較為成熟的其他弟兄姊妹,也會請求他們的代禱,聖人對於天主教徒來說也是這樣的。除了表現出我們與眾聖徒是一家人(有同一個父親),更應該明白聖人們最首先的渴望,並非為地上的世人求得現世的需要,而是人靈的得救與成聖。並且如果真的因為聖人的轉求而獲得現世的恩惠,天主教徒明白光榮應該歸於三位一體的天主(上帝),除非天主自己願意,沒有人能獲得甚麼,同時也明白聖人或聖母只是按照天主的意思去祈求恩惠而已。這些都是關於諸聖相通的一些道理。
葉博士提到關於瑪利亞的信理只是其中三個(終身童貞、無染原罪、靈肉升天),但是這三個信理都可以在西元431年厄弗所大公會議定斷的信理「瑪利亞是天主之母」找到基礎,四者並稱瑪利亞四大信理。這在神學上使用的是「屬性交流原則」,也就是耶穌完整的人性和完整的神性同時在一個聖言、道(Logos)這個位格上,因此我們可以將描述在人身上的用語描述在耶穌這天主身上(例如:天主子也會肚子餓、受苦、死亡etc.),也可以將描述在天主身上的用語描述在耶穌這個人身上(例如:耶穌平息風浪、驅逐魔鬼、醫治病人)。總而言之,這是為什麼天主教徒會說「瑪利亞是天主(上帝)的母親」,的確有些天主教徒的宗教行為看起來很難理解,但我們清楚明白瑪利亞是受造物,萬代都要稱她有福(路1:48)。關於瑪利亞的信理和其他的信理一樣,都是在主教們開會前就已經在教會中存在很久了,只是因為在那個時代出現與教會傳遞的救恩訊息難以共融的理論,或是因應時代需要而特別強調,並不是因為開會訂了、宣布以後才有的信理。貶低救主的母親,並不會使我們更加親近耶穌。
在天主教會,我們相信有所謂的信仰寶庫(Deposit of faith),主要是聖經與聖傳二者,並透過教會當中的訓導權加以保護。保護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顯示自己有多麼正確、別人有多麼錯誤,而是出於牧者的心腸,為了使基督所託付給牧人的羊群獲得靈魂的得救。
1. 之所以分為聖經與聖傳二者,是因為福音(天主的啟示)只有一個源頭,就是耶穌基督,但是啟示傳遞的方式,則是在歷史中分為兩種:文字上的(聖經)與口頭上的(聖傳),因此天主教並不接受唯獨聖經。甚至聖經正典的形成,也不是忽然就從天上掉下來的東西,也是藉著教會既有的權柄,從眾多的書信、文件之中在聖神(聖靈)的光照下「認出」來的。此外,所謂的聖人並不是不會犯罪,而是他們的生命藉著聖神的恩寵和光照,充分地反映出福音的精神,因此也屬於聖傳的一部份。
2. 所謂的權柄,是因為按照聖傳,伯多祿(彼得)和保祿(保羅)都是在羅馬殉道而死。真正的好牧人是會為了自己的羊捨命的(約10:11、15),並且「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15:13)。這權柄的建立,不只是因為耶穌說伯多祿是磐石(馬16:18),將祂自己的羊託付給他(約21:15-17),更因為伯多祿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最大的愛情(約21:19)。
3. 人的得救,不只是依靠羅馬書10:9-10心裡相信、口裡承認。除了需要洗禮(水和聖神;約3:5),需要吃耶穌的肉、喝耶穌的血(聖體聖事或聖餐;約6:54),也需要遵行天父的旨意(馬7:21-23),因此天主教並不接受唯獨信心。
在此也提醒我的天主教弟兄姊妹,教會推動的所有基督徒合一、宗教交談的目的,並不是要勸別人改信我們的宗教,對我們來說,除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與基督相遇,更大的目的是要「與他人一起尋求真理」。我們總是沒有辦法給出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因此如果別人不能了解我們,這不是他們的問題,但我們總是要對天主有信心,聖神會引領我們進入一切真理,引領我們歸向耶穌基督。
@@raymondwu221 天主教要七個聖事才或者得救。大公教會不會堂會也有不同,像主保聖人不同(像異教不同職業有不同神祇),向聖物聖髑禱告。
彌撒對死去的人有“功德”助其將來到或有一日到天堂。(像法事)
這位弟兄姊妹主內平安!我以前是天主教徒,現在是基督徒。
您舉的路加福音1:48,沒錯瑪麗亞是有福的,但是聖經中沒有說要封聖,立為主保或要讓她代禱。聖經中被稱為有福的人有很多,山中聖訓中的真福八端寫的很清楚,那些都是有福的!而且同樣是路加福音,也這樣寫道:
【路加福音11:27-28】
耶穌說這些話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婦人高聲向他說:「懷過你的胎,及你所吮吸過的乳房,是有福的!」耶穌卻說:「可是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
請問您是聽瑪麗亞的話還是聽耶穌的話?
聖經中提倡我們彼此互相代禱,但從來沒有講過要向亡者代禱。為什麼不能向亡者代禱?那是因為「祈禱」是靈性的呼吸,會有回應的。而亡者不能隨便與活人交流,我們向天主祈禱,天主也是通過中保耶穌和聖神來回應人。祈禱不是像拿一塊石頭丟進河裡,只能聽到「噗通」一聲就完了,是要像打球一樣有來有去的。那種情況只有活人之間和人與耶穌聖神之間才可以辦到。
聖經中沒有任何經文支持瑪麗亞沒有原罪的觀點。天主教認為,【默示錄12:2】「她胎中懷了孕,在產痛和苦勞中,呼疼呻吟。」這段是在講聖母瑪麗亞,但 【創世紀1:1】「後對女人說:我要增加你懷孕的苦楚,在痛苦中生子;你要依戀你的丈夫,也要受他的管轄。」
由於犯了罪所以女人生產時非常痛苦,天主教認為聖母無染原罪,也就是說她生產時不會感到痛苦。所以結論只有兩個:一,那個女人要麼不是瑪麗亞,二,瑪麗亞有原罪。
天主教說伯多祿是第一任教皇,很遺憾他活著的時候都不知道那件事情,更不要說他建了天主教會。
最早那麼講的是羅馬主教斯德望一世(西元254-257年)聲稱自己是伯多祿的繼承人,權力高於其他主教;但有些主教,例如,凱撒里亞的費彌里主教,還有迦太基的西普里安主教,都不認同他的說法。
瑪竇福音16:18
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 πετρος,在這磐石πετρα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
請參考希臘原文:
ΚΑΤΑ ΜΑΤΘΑΙΟΝ - 16
18. καγω δε σοι λεγω οτι συ ει πετρος και επι ταυτη τη πετρα οικοδομησω μου την εκκλησιαν και πυλαι αδου ου κατισχυσουσιν αυτης
彼得:πετρος (大石頭上的一塊小石頭)
磐石:πετρα
請參考舊約,所有的磐石都是指神。因為伯多祿認識到耶穌是神,耶穌才說要在神的這塊磐石上建立教會。
而在五節之後的【瑪竇福音16:23】耶穌轉身對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西緬的原意是蘆葦,而伯多祿也像蘆葦一樣順風倒,所以耶穌要他堅固自己,給他改名字為小石頭。
聖經需要結合當時的背景並完整的理解,如果只引用一段經文來說明,那伯多祿豈不成了撒旦?
其實任何團體和個人的神學觀點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確。但是我不得不說,天主教在很多教義上,只是從聖經中抽出一兩節經文作為依據,沒有通過整本聖經來考量。所以使得信仰的焦點模糊甚至偏離。願主帶領我們理解祂的聖言,尋求真理。
@@Gadol_Adonai 弟兄你好。天主教册封一些信徒为圣人,并非说他们变了神仙,或说他们做了天主,或认定他们的神格。天主教教理第828条指出宣圣的意思:【册封一些信徒为圣人,就是隆重地宣布那些信徒曾英勇地修德行,并曾忠於天主的恩宠而生活过。教会藉此承认在她内的圣德之神的能力,并支持信徒们的望德,给他们提供圣人作为模范和代祷者】。圣经也曾褒扬众多如云的证人,以鼓励信徒坚守信仰,跟随基督(希11:1-12),也叫信徒要效法他们的表率(参雅5:10)。称信徒为圣,并不违反圣经!斐/腓1:1,格林前 6:1及16:1,格林後1:1都称基督徒为「圣徒」。
聖經中被稱為有福的人确实有很多,但不要忘了,是圣母玛利亚听从了天主的话,把道成肉身的圣子耶稣带来世上。 你以这段经文:耶穌說這些話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婦人高聲向他說:「懷過你的胎,及你所吮吸過的乳房,是有福的!」耶穌卻說:「可是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来否定天主教敬礼赞扬圣母。其实耶稣是趁着这个机会指出,奉行天主的旨意重要过与祂有血缘,亲属的关系。当然这亦不是否定圣母生下祂来, 相反,耶稣这样说,是更加承认和肯定圣母是祂的母亲,肯定圣母的崇高地位,祂指出圣母的伟大,不仅在於生育了祂,更在於她承行了天主的旨意。因为圣母就是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人啊。天主派天使找她怀孕圣子,她欣然从命(路1:26-38)。 耶稣这句说话,根本不是拒绝或贬抑圣母,而是赞扬圣母。
你说互相代祷只有活人之間和人與耶穌聖神之間才可以辦到。但是,圣徒不是活的吗?天主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谷/可12:27),忠实的信徒离世後得享永生(若/约3:16)。他们仍是活着, 且在天主的怀抱内生活。这些圣徒可以说比我们在世上还更加的活呢。我们在现世中还会犯罪远离天主,跟天主亦只是凭信德往来,并非凭目覩(格後5:7),但在天国里的圣母和圣人们可谓比我们更接近天主,他们会在天主前祈祷(参阅默/启4:9-11,5:8-10,6:9-10,7:9-12,11:15-18)。那麽,他们为世上的人祈祷,有多难呢?别说他们,就算我们进入天国之後,按理都经常与天主谈话/祈祷,如果在天国的我们见到自己在世上的子女和朋友遇上困难,大概都会为他们祈祷吧。所以天主教直接向天主祈祷(例如:念天主经/主祷文)之馀,也可以向那些在天主怀中享受永生的信徒(即圣人,包括圣母)祈祷,或请他们为我们代祷,两者并行不悖。
聖經中沒有任何經文支持瑪麗亞沒有原罪的觀點。有叻弟兄。创3:15及路1:28可作为「无染原罪」的启示基础。创3:15被称为「原始福音」,即是当人犯罪後,天主向人类预告拯救的第一个喜讯。这段圣经是预言默西亚的胜利。创3:15中所说的踏破蛇头的女人,其圆满意义应当是指玛利亚。既然因着基督的救恩,这女人能够战胜邪恶的魔鬼,换言之,在这女人身上不可能有一刻时间隶属於罪恶权下,由此推论,圣母从受孕那一刻开始,就没有受到原罪的玷污。此外,路1:28又称圣母为「万福,充满恩宠者」。按希伯来文,[万福」本有「高兴吧,欢乐吧!」之意,这一问安语正反映了旧约匝9:9所说的:「熙雍女子,你应尽量喜乐!耶路撒冷女子,你应该欢呼! 看,你的君王到你这里来,他是正义的,胜利的,谦逊的,骑在驴驹上」。 这「欢乐吧!」亦反映着伪经诺厄耳先知书的「西雍女子欢乐吧……上主君王已在你们当中」。 由此可见,天使向圣母请安时所说的这句话,并非普通的问候语。「万福」是含有特殊的意义。天使邀请圣母进入欢乐之中,因为默西亚/弥赛亚君王要在她身上来到人间。「万福,充满恩宠者」,可以译为「欢乐吧!早已被天主所宠爱的」,既然圣母充满了天主的恩宠(full of grace),则在她身上不可能有罪的阴影存在,所以结论出圣母是「无染原罪」的。
在希腊文,阳性和阴性的石字固然有不同的写法,但现在的玛窦/马太福音是希腊文译本,其原着是阿拉美文(即耶稣说话时所用的语文),阿拉美文的石字不论是阳性或阴性都是KEPHA【刻法/矶法】(若/约1:42)。所以「伯多禄」和「磐石」是同一样的字 (KEPHA, 刻法/矶法)。若/约1:42就这样记载:「……你要叫『刻法』意即伯多禄」。希腊文(及拉丁文)石头一字当作人名用时,男的用阳性,女的用阴性。所以叫伯多禄时,会用阳性的petros,而petros这个阳性词语解小石,若要表示「基石」或「磐石」之意时,则要用阴性的petra了(petra解磐石丶基石)。所以,第一句用petros称伯多禄,因他是男仕,第二句转用petra,以表示这个伯多禄(petros)是磐石,不是小石。其实,「磐石」一词在不同的经文可以指不同的对象,例如:诗18:2,31及47中的「磐石」(希伯来原文是SUR)是指天主,但依/赛51:1的「磐石」,按其上文下理便可知它是指亚巴郎/亚伯拉罕哩。「磐石」在弗 2:20及伯 /彼前2:4-8指基督,在玛/太16:18可指伯多禄,这并不构成问题。新约圣经常显出伯多祿/彼得的磐石地位。他在十二宗/使徒中常居首席,主耶稣对他特别重视。例如在若/约21:15-17伯多禄/ 彼得三次回覆耶稣 [你爱我吗?] 的提问,对话中亦见耶稣将羊群(教会)委托给他。路22:31-32记载在受难前夕,主耶稣知道撒殚将要像筛麦子一样筛众宗/使徒,祂没有为所有宗/使徒祈祷,却只为伯多禄/彼得祈求,为叫他的信德不致丧失,并且在他回头之後,坚固其他弟兄。事实上,在圣经中,天主都拣选一些人出来做领袖,服侍其他人,例如梅瑟,民长,君王,十二宗徒,而教宗即伯多禄及其继承者的元首地位也是主耶稣所赐予的(玛16:18-19,路22:31-32,若21:15-17)。罗9:15-16说:「我们可说什麽呢?难道天主不公道吗?绝对不是!因为祂对梅瑟说过:【我要恩待的,就恩待;我要怜悯的,就怜悯】。这样看来,蒙召并不在乎人愿意,也不在乎人努力,而是由於天主的仁慈。教宗(无论是伯多禄/彼得及其继承人)的教会元首地位,并非靠他们个人的品行或努力赚来,而是由於天主的仁慈,由那位明知他们有软弱,且会犯罪跌倒的天主所赐予的。当然,教宗们若有完备的品行,就更加理想了。但幸好,正如保禄/保罗所说:我们所以够资格,是出於天主,并且是祂使我们能够做新约的仆役(格林後3:5-6)。
如上所述,天主教的教义不是你说的只是從聖經中抽出一兩節經文作為依據,沒有通過整本聖經來考量。这教会是2000年来,在圣神的带灵下,担保圣经和圣传的完正性以及正确性,而在教会的训导下保存至今天和未来。愿天主帶領我們理解祂的圣言,在圣神带领教会的训导下巩固真理,破除疑惑。
@@generous0617
簡潔回應您:
1救恩論在不同教會間本來就有不同的教導(特別是16世紀後離開耶穌建立2000年派遣聖靈保護的教會,相信唯獨聖經後教導更多樣化),新教在救恩論也不是統一的。
2聖人是受造物不能被當神拜(天主教教理很清楚)
3聖髑的部分,當有病的婦人因著信德觸碰耶穌的衣服得到治癒,力量也不是來自衣服而是”信仰相信耶穌”(這沒有相反聖經)
4幫過世的人祈禱:很美呀❤基督徒同一個肢體互相祈禱 (耶穌有禁止我們幫肉體逝去的親友祈禱嗎?)
@@Gadol_Adonai❤
羅馬書第二章1~8. (提到了主照各人行為施行報應.) 羅馬書第十章9~10. (內心真信神能得救) . 羅馬書描述了改善行為的重要, 也描述了改善內心信念的重要.
谢谢叶博士的分享!我看到她对真理的热爱和拥护。遗憾的是,在这分享有太多对天主教教导的误解与不全面的解说。的确,当我们要了解天主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过与天主教徒沟通与接触,但这也不能保证你所听与见到的就是天主教会完整与正确的教理。我建议你能够尝试透过认真与考证的方式去了解。我想这会是比较严谨与正确的做法。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基督的爱内共同努力寻求真理,向天国迈进!天主爱您!
大致上这视频的内容或多或少都明确讲明天主教的内涵与教义,已经算很不错了。愿你早日认识弥赛亚耶稣与祂的真理并领悟到救恩的真谛。
我覺得當天主教徒很幸福,有一位溫柔堅強靜默的聖母媽媽陪伴我們,為我們轉求,別忘了耶穌在地上所行第一個奇蹟:加納婚宴水變成酒,就是聖母瑪利亞求來的喔! 願基督徒彼此相愛,合一。
玛利亚在迦拿的婚礼上命令我们要听并跟随她的儿子耶稣。
@@timetraveler9040
無需將人的想法加在聖經經文原文上文下理之上。
約 翰 福 音 14:6
耶 穌 說 我 就 是 道 路 、 真 理 、 生 命 ; 若 不 藉 著 我 , 沒 有 人 能 到 父 那 裡 去 。
雖然我是新教徒,是聖公會, 也覺得聖人代導是好的,就是無時無刻知道有人為我們代導🙂
@@lamkw6329
「聖人的代禱」與「要求信徒代禱」的含意大不相同,後者是信徒「在世」互相關顧守望所然,前者是信徒「在世」向屬於「靈」的已故聖人求告,有一種「神助神力」的意涵。所以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雖說並非另立中保,內涵實在太危險及粗疏了。
講來講去,是否需要有中介人瑪利亞
天主教徒不是崇拜聖母瑪麗亞,我們知道她也是受造物,但是因爲她的特殊身份,她可以在天堂上為我們代禱。
天主教、東正教徒相信聖母瑪麗亞的靈魂肉身被接升天。其他聖徒的靈魂已經升天了,但肉身還要等到耶穌基督再度來臨,才會肉身復活。
天主教徒只崇拜天主,其他的聖人聖女,只是通過聖徒相同,求他們為信徒代禱。請你多瞭解天主教與東正教的教義,再對天主教(及東正教)做出公正的批評。
为啥不直接跟耶稣基督说你自己的问题?为啥要通过玛利亚?如果你上班要请假你会通过你的同事还是自己跟老板讲?耶稣不是人,他是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即使你通过玛利亚,他也是能够知道。他是不会拒绝你,肯定抽空来聆听你的烦恼和问题。
exactly. the video is very inaccurate.
你们相信的都是人说的 人自己定的 圣经从来没有说过玛丽亚的身份有多特殊 更没有要我们通过她祷告 你隔这拜偶像搞通灵呢?
@@xuweiwen 為什麼天主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什麼都知道還要你親自開口跟祂求?為什麼天主無所不在無所不能還要藉由肉體讓聖言成了血肉?為什麼你要看輕天主所造的人及主所建立的教會?你知道你的言語中提到耶穌不是人,是在說耶穌沒有被釘沒有死亡沒有復活沒有聖神降臨到教會中,你在否定天主
@@cross-pubgmobile8865 所以聖經是天主自己一筆一劃一字自己寫的?特別寫了四部福音書?天主也沒有說要我們上禮拜大哭大叫的敬拜祂呀?
我是天主教徒 我覺得 既然因信稱義 由信生望 由望生愛 只要信主都很好! 差距很多 每個基督教會甚至東正教跟天主教所頌念的使徒信經都有多少差異 但唯一不變的是我們都活在天主三位一體之下 都是天主特別愛的! 不管如何 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會就是最好的 互相尊重 互相包容 互相對話 求同存異 不互相攻擊 才是根本之道! 既然都信主 就更該彼此相愛🙏
雖然我是基督徒但我尊重你 願主賜福予你 阿們😊
正确,但你相信的超出了必要的范围,其中包含一些异教的元素。
我是新教基督徒。我觉得新教和天主教在几个重要的基要真理上是一样的,如都承认三位一体,都承认人是有罪的,都承认主耶稣是唯一的救主。其他方面,无论天主教还是新教,在对方眼中,都有问题。比如神透过保罗明明说,我不准女人讲道,因为先造的是男人。这个命令的原因是神造人的先后顺序,到现在都是我们承认的真理,可是在新教很大教会,特别是当今世风日下的环境,越来越多的新教教会有女牧师。这是违背圣经真理的。
所有的异端邪教,都是出自新教,原因之一就是新教误解" 人人皆祭师",他们人人解经,人人都来拉一个山头搞教会,,,异端层出不穷,还不说新教里其他各种乱想,各种不敬谦,而天主教就从来没有。
我很尊重天主教和天主教徒。有时也会去他们那儿听弥撒
東正教會就是不信三位一體而從天主教分裂出去的。公元451年羅馬新任皇帝召開第四次大公教會議時羅馬大主教所提出的基督的人性和神性是完整的接合為-位(二性-位)的主張。而亞历山大和安提亞教會所不認同而自成-系的東方教會oriental orthodoxy church ( 東正教前身)也是天主教的第一次分裂。
可是天主教的教义和圣经比基督教多了几篇诶,甚至有一些教导观念和圣经不符,这才是天主教最大的问题所在,圣经就是圣经,不需要添加或减少其中的几篇
For those who criticize Protestantism for the existence of cults, is it really fair to blame Protestants for these groups when we strongly disagree with and do not share their beliefs? Similarly, can people blame Catholics for the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Orthodoxy and Protestantism?
問題就在於「教皇無誤論」,如果瑪麗亞已死沒有升天,那天主教徒就是向死人禱告(這裡沒有不敬的意思,我們邏輯上討論),那麽這樣的禱告永遠不會達到上帝那裡.
另外,新約裡耶穌且教導祂的門徒直接向天父禱告,為什麼教皇要另闢蹊徑?
讓我從天主教神學的角度來回應這個重要的問題:
## 關於教宗無誤論
教宗無誤論並非指教宗所說的每一句話都絕對正確,而是特指他在特定條件下,代表教會宣告關於信仰和道德的訓令才列入無誤的範圍。這個教義有嚴格的規範,必須:
- 得到教會最高權威的確認
- 涉及信仰或道德教義
- 能約束普世教會
- 建基於神聖傳統和聖經
## 關於聖母升天
聖母升天的教義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基於:
1. 基督論的基礎:瑪利亞是天主之母,她與基督有獨特的關係。如果她真的「生」了天主,生了「死亡的死亡」和絕對的生命,那麼她的存在就是一種不會死去的開始[2]。
2. 教會的傳統:這個信理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瑪利亞的奧蹟(天主之母、無染原罪、貞女受孕)密切相連。
## 關於向聖人代禱
天主教徒並非「向死人禱告」,而是請求在天上的聖人為我們轉禱。這建基於:
- 教會是基督的奧體,包括在世和在天之人
- 聖人在天堂與基督共融,能為我們轉求
## 關於禱告方式
天主教完全認同並實踐向天父禱告。教理明確指出:
「我們向父祈禱時,就是與祂共融,也與祂的子耶穌基督共融。」
「論到禱告的事情,整本聖經教導的原則是:基督徒是靠著聖神的引導,奉主耶穌的聖名,向父天主禱告。」
教會從未「另闢蹊徑」,而是在基督所建立的傳統上,豐富了信徒與天主交往的方式。這些方式都指向同一個目標 - 與天主更親密的結合。
天主教的禱告傳統完全建基於聖經和教會傳統,並非偏離基督的教導,而是對其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與實踐。
@@jojosephoho
1. 關於教宗無誤論
教宗無誤論的確是天主教教義中一個重要的概念,但提出異議:
權威來源的問題:即使教宗的無誤論被限制在信仰和道德的教義上,為什麼一個人(教宗)有機會成為無誤的代言人?這個權威的基礎來自何處?根據聖經,除了基督之外,沒有人是完全無誤的(羅馬書3:23:「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因此,這種無誤性是否符合聖經的整體教導?
歷史上的錯誤:歷史上教宗曾經做過許多錯誤的決定,例如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宗教裁判所等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是否削弱了教宗無誤的概念?
新約教義的基礎:新約教導信徒要依靠聖經作為最高權威(提摩太後書3: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而不是依靠某個教會領袖。因此,教宗無誤論是否合理,特別是在聖經沒有明確支持這類權威的情況下?
2. 關於聖母升天.
聖經缺乏明確證據:聖母升天這一教義在聖經中並無直接提及。新約聖經中,最後一次提到瑪利亞是在《使徒行傳》1章,她與其他信徒一同禱告,但沒有提到她升天的事件。這使得聖母升天似乎是建立在教會傳統而非聖經基礎上。
基督論基礎的質疑:雖然瑪利亞作為耶穌的母親在天主教中有特殊地位,但這是否意味著她應該有超自然的結局(如昇天)呢?基督論的基礎是耶穌基督的神性,而瑪利亞雖然是耶穌的母親,但她仍然是人,並無證據顯示她在神學上必然與耶穌的神性有相同的命運。
傳統的問題:雖然教會傳統是天主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質疑者可問,傳統是否應該與聖經的啟示同等重要?特別是在聖經無法證實這一教義時,傳統是否足夠堅實?
3. 關於向聖人代禱
聖經教導的禱告對象:聖經教導基督徒直接向天父禱告,並且只有耶穌基督是唯一的中保(提摩太前書2:5:「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因此,任何形式的禱告,如果是向聖人而非向神,是否違背了聖經的基本教導?
生命與死亡的界線:雖然天主教認為聖人已經在天堂與基督共融,但死者和生者之間是否有明確的交流管道?舊約《申命記》18:10-12也明確禁止與死人接觸或交談的行為,這是否表示向聖人代禱的行為是違反聖經的?
4. 關於禱告方式
聖經中禱告的模式:聖經中,耶穌教導門徒禱告時,直接教導他們向父禱告(馬太福音6:9:「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因此,任何將禱告指向聖人或其他中介的行為似乎是對耶穌教導的偏離。
禱告的目標應該是單一的:天主教雖然強調禱告依然是向天父,但同時允許向聖母、聖人等代禱,這可能會混淆禱告的對象和焦點,甚至會分散信徒與天父的直接交流。
Hi, sorry I am learning Chinese and especially apologetics in this language. So I hope you don't mind the English comment. I like your videos, very informative. In this video, some mistakes are made which I believe are misunderstandings. Here are some:
The Catholic Church believes that worship is for God alone (CCC 2084-2086). Your Eng subtitle at 3:28 is incorrect. You may refer to the Cathec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CCC), a book detailing what the Church believes and why.
On your mention about "sects", 7:33, which is incorrect, they are usually referred to as religious orders, and they do not have different teachings and doctrines. All adheres to the teachings and doctrines of the Cathoic Church. What they have different are their disciplines and vows e.g. vow of poverty, vow to remain cloistered (secluded like cloistered nuns) etc. You may find sources online and also from the Church's Code of Canon Law.
On authority, 6:43 is not accurate. CCC 74-100 explains that through the Sacred Scripture, Sacred Tradition and the Magisterium, that Divine Revelation is given to us. CCC 100 states that The task of interpreting the Word of God authentically has been entrusted solely to the Magisterium of the Church, that is, to the Pope and to the bishops in communion with him. So the authority lies with the Pope and the bishops in communion with him.
God bless!
Thanks
Well that's what the Catholic Cathecism says, but not what Scripture says. Only Scripture is the total authority, not man or man made religious rules and traditions.
@@elijah0127 You need to know that the Bible is put together by Catholics. What the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does is explain what is in the Bible and Catholic practices based on the Bible. What the Pope puts out in the encyclicals is inspired by the Holy Spirit. Sure there are bad Popes in history. However, bad Popes don't say things that are untrue.
You need to question further, if you truly follow the Bible, why are there more than 36,000 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each claiming to be led by the Holy Spirit? Your churches are not listed in the Bible too. Why are you in your church then? What we know is mentioned in the Bible is Jesus appointing Peter, calling him the rock on which he will build his Church and the gates of Hades shall not prevail against it. (Matthew 16:18) That is why despite all political persecution and the rebellion started by Martin Luther and continued by yourself, the Church is still strong and growing. God Wills the Catholic Church to be His Church. And Peter is given the keys of the kingdom of heaven, "and whatever you bind on earth shall be bound in heaven, and whatever you loose on earth shall be loosed in heaven." (Matthew 16:19). It tells of the God-given authority of the Seat of Peter, i.e. the Pope.
Yes, I agree with you totally.
I believe and trust in Lord Jesus. Jesus is The Way, The Truth, The Life. Amen 🙏
我是基督教,我也尊重天主教,對我來說只是不同體系,而只要行出愛並以耶穌為一生的標竿,嘴裡承認、心裡相信耶穌,並愛神和愛人就是「基督徒」。而我的認知是,門徒都是神所揀選的;就像我們彼此都是屬不同的教會,而天主教只是更古老的教會。佛教的規則跟戒律比天主教還多,論善良也不輸我們。所以我希望我們能越來越善良,彼此尊重,幫祈禱❤
耶穌基督只建立一個教會。 不屬神,就屬撒但! 也就是非黑即白, 世間有不好不壞的人嗎?
@@Yuentalk 有冒犯到先說聲抱歉,我只知道神是愛,耶穌是教會的頭。非黑即白是不是人說的算而神說的算,在聖經裡的人,很多人物都是不完美的,任何人都有可能被神改變,而有時想法太偏激,我是覺得只是把人推出去,而不是接納人。而我愛的耶穌是寧願拯救全世界,也不願看見任何一人沈淪。聖經教的是由愛爲出發點。而你問的世間有不好不壞的人嗎?我的看法任何人都介於不好不壞之間,因爲我們都是罪人,但我們能選擇成為快樂的人或悲傷的人。
@@JaronTsai-ck2ng 你說的話,如果是屬神的,只會冒犯撒旦。 冒犯撒旦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耶和華是嫉邪的神。因為人的愚昧,所以常常干犯神,所做的所說的人不知道,天父的憐憫才得以存活到現在。人是活在罪中,所以永遠的死就是代價。神按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但人卻認撒旦做了父親。認罪悔改回歸的耶穌就接納,是神的慈愛憐憫。所以各人當省察自己,每一個行爲 ,每一句話語,如果不屬神,那就屬撒旦。 罪人可以傳講神的道,因為這個世界沒有義人,連一個都沒有。
@@Yuentalk 雖然你句句正確、鏗鏘有力、義正辭嚴。沒錯妳對神抱有絕對的愛戴和忠誠,然而我沒有感受到妳對人的愛。
@ 什麼是愛?愛是什麼。
既然你要向神禱告,為何不直接向神祈禱呢? 如 腓 立 比 書 4:6-7節
6 應 當 一 無 罣 慮 , 只 要 凡 事 藉 著 禱 告 、 祈 求 , 和 感 謝 , 將 你 們 所 要 的 告 訴 神 。 7 神 所 賜 、 出 人 意 外 的 平 安 必 在 基 督 耶 穌 裡 保 守 你 們 的 心 懷 意 念 。
這是多麼簡單和直接呢!
I am a Christian and I also curious why we have such differences with Catholic 🤔🤔
Call yourself a Protestant
我出生在天主教家庭,在疫情前我堅定的認為自己是天主教徒。由於疫情,工作沒有了,以為世界末日開始了,就去讀默示錄,但以前沒有系統的讀過聖經,根本就看不懂。於是從創世紀開始研讀聖經,遇到有疑問的經文就去查找希伯來文和希臘文原文,發現天主教有很多教義不符合聖經教導。最後我決定離開天主教會,成為一個基督徒。我也向家人們宣告了我的決定,當然大多數人是反對的,但那不重要,我現在也在為他們祈禱,鼓勵他們研讀聖經。神把祂要啟示給我們的都寫在聖經裡了,不符合聖經教導的我是不會去相信的。
天主教是最大的新教,發明了無數人造的新教義
弟兄你好。基督信仰是基於圣经。研读圣经是对的,但必须补充一句就是,怎样理解圣经亦非常重要!如果我凡事钻牛角尖,或只选 一些合自己口胃的才看,即使看了圣经,我都很容易会懂错它的意思,无限度地自由解经,或放纵不羁地随意解经,更是不稳健的做法。圣神固然会帮助我们领略圣经的讯息,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可像脱缰野马般毫无依据和方法地理解圣经。其实,透过天主教会传给我们的「理解圣经方法」本身已是圣神的一种引领指导和祝福。
天主教并非不信圣经,我们是相信圣经的。对於圣经和圣传,天主教以同等的热忱和敬意去接受和尊重。上主的启示是透过圣经(Scripture) 和圣传(Tradition) 这两种方式传递给我们。在耶稣基督升天及圣神降临後,宗徒们就以言以行四出宣讲福音即宣讲天主的启示。当时,他们不是立刻笔录成书(新约圣经),而是口传天主的圣道。口传即是宗徒们以口头的宣讲,以榜样和制度,将他们从基督的口授,生活和行事上所承受的, 或他们从圣神的提示所学来的传授给人。耶稣基督的福音, 天主的圣道,也就产生了教会一致的信仰,敬礼,规范,生活,这种传授的总合为圣传。圣经不是抽空而来,也不是忽然从天上掉下来,而是从圣传中慢慢形成,诞生及辨认出来的。 比方,12宗徒相继去世,他们所口传的耶稣生平和教训等等,便有需要记录下来。保禄身在监狱或其他地方, 不能即时前往某些地方教会去解决他们的问题,於是就透过写信来回应。作者写的时候, 他们已经日复日,年复年地宣讲和默想反思他们所领受的福音,参与弥撒,实行诫命,祈祷,与其他教友共融团契。他们动笔,也就是将圣传的内容形诸笔墨成为文字----->圣经。圣经固然是天主的话,是在圣神的默感下写成的,但它亦是圣传即整个教会生活的结晶。若说圣经是定了型的文字,是整个教会生活的客观准绳和反映,圣传则是圣经活生生的表现和诠释。 静态的文字(圣经)与动态的教会生活(圣传)是一个银币的两面,彼此相连相通,互相照明, 因为圣经与圣传都是出於同一天主启示,只是传递的方式不同而已。故此,若抽掉了圣传,把圣经孤立地了解,则容易懂错圣经的意思,易以自己主观的看法,当成圣经的真理。相反,透过圣传,我们能正确地理解圣经。圣经是在圣传中慢慢形成,诞生及辨认出来的,如果否定圣传,那麽,正典圣经的基础也跟着动摇了!今日不少人,尤其是在西方国家拿着圣经乱解一通,还美其名说,‘’我们每个人看圣经时都有圣神的带领‘’ 结果是惊人见解百出,异端林立,有些更为祸社会,这足以证明正确的理解圣经方法是不容忽视的。圣经既由圣神写成,就该遵照同一的圣神去阅读去领悟。为正确地去探讨圣经原文的意义,尚须勤加注意全部圣经的内容及统一性,顾及整个教会的传授(圣传),并与信德相比照。
所以,当你研读圣经后说天主教有很多教义不符合圣经教导,请问是你主观的理解正确,高举自己对圣经的理解,还是教会2000年来从宗徒传承到今天一至的信仰生活,在耶稣赋予圣神的担保下更为正确呢?
阿门
@@Gadol_Adonai 我衷心鼓勵你研讀聖經。 真的了解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話就知道公教會是耶穌基督成立的 。只有邪惡的人抹去聖神給予宗徒之首智慧。
新教没有圣传
We have to go to Priest for confessions, Holy hours adoration and Station of the cross.🙏
我跟隨的是天國的神
不跟隨地上任何一教派
基督教、天主教、都往同一條天國路
這種分裂實在很不舒服
遇到這種狀況、只能用心凝聽上帝的聲音~而不是人的聲音~
沒錯
@@tingkeesiong8379 天主教是華語翻譯。 Catholic 的意思公教會。所以正確的分類應該是公教會,正教會和新教會
@@laststone777 你是对的。问题如果我说公教会,他们未必懂。
@@laststone777 宗徒信经里头清楚写着“我信圣而公教会”。 宗徒们的信念。 新教都不懂信经,扭曲了许多事实。
聖經教導我們信的是基督而不是教,我一直堅定的認為無教派才是唯一符合聖經的
為什麼需要聖母馬利亞和所有的聖徒幫助我祈禱?我可以直接向上帝祈禱。聖經從未說過我們需要其他逝去的聖徒幫助祈禱。
我請求其他逝去的人幫助我祈禱,並相信他們已經升天,
這難道不是在崇拜偶像嗎?請問天主教對此是如何教導的?謝謝。
如果以世俗点的角度去形容就好像我们开会的时候董事长是上帝,我们会“提议”给上帝这位董事长“祈祷”,但是也会请圣母和圣人“附议”帮我们“代祷”,你今天的问题就好像直接向董事长提议不就好了吗?没错这当然也可以,但是我们也会请“相关部门”的主保圣人帮我们向上帝“附议”。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今天祈求上帝赐予我父亲身体健康,但是我们也可以同时请主保父亲的圣若瑟(耶稣在法律上的父亲)帮我们向上帝“代祷”,因为我还没当父亲,圣若瑟或许更能理解父亲的辛苦,所以我请他帮我代祷,为我的祷告“附议”。而我们天主教徒也是直接“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向上帝祈祷,而不是以圣母或圣人的名,他们只是“部门主管”帮我们附议,核心还是向上帝这个“董事长”祈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愿主与我们同在🙏🏻
可以直接向上帝祈禱 - Nothing is breaking the bond between you and God. He is your Father, should I talk to my father through some dead saints? Your Father loves you and more than willing to listen to you. This is fallacy of the catholic
你说的是,很多新教已经没有了十字架,这是崇拜物体。你的教会还有十字架吗?
很簡單,因為我們也會請親友,還有基督徒彼此代禱,您怎麼沒有想過直接向上帝就好為什麼需要教會朋友幫牧師祈禱等等的互相代禱?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主內一體互相幫忙的,不是單獨的。
我也是有相同疑問
我也是有天主教的朋友,但是他們的星期日不是稱為主日崇拜,而是稱為主日彌撒😮 原來天主教還有那麼多其他的聖禮呢!
不只天主教,聖公會/高派的信義宗/東正教/科普特等團體都也是這種形式的禮儀禮拜,也都會有差遣禮
@@tingkeesiong8379ㄜ……其實信義宗教會是有悔罪複合禮就是了。
路德在〈大問答〉、〈小問答〉:墨蘭頓在〈奧斯堡信條〉明確支持“私下認罪”的重要性,高派的密蘇里路德會也真的在使用“悔罪複合禮”,所以路德本人應該更偏向不否認聖禮的重要性。
把星期日(太陽神的日子Sun-day,)每周的第一天人為定為主日,是沒有任何聖經經文背書的。我們要守安息日,就是早就被梵蒂岡修改為星期六的日子。
@@tammy2685每週的第一天是主的復活日簡稱主日,在使徒行傳第20章第七節,保羅在一週的第一天和民眾們舉行了擘餅禮(彌撒),一週的第一天就是週日。
我們稱七件聖事
現在是新約時代,信徒可以直接向神禱告,不像舊約需要透過祭司獻祭代求!
還有一點在教義上的不同。基督教是因信稱義,因著信便白白可得到救恩,不用加上什麼德行的。而天主救的教理裡提到的是因信成義,信了之後要不斷加上德行,才能成義,不是信後便白白得救的。
葉博士是我喜歡聽的基督徒。
好像看到了贖罪券的翻版。馬丁路德雖然脫離天主教進行信仰切割,但他沒有剪斷臍帶。所以新教教義裡,所繼承的內容,很可能還有未被發現的些許偏差。
I am a Catholic but many things I also don’t know. Clear video. Maybe next time you can teach more on Catholics too 😅👍
我很想了解你們的信仰,我應該信哪一邊?聽說還有一個「東正教」,與你們又是什麼關係?
這個你去google應該就有很多解釋
簡單來說
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都是屬於基督信仰.稱基督宗教
東正教禮儀和教義跟天主教差不多.新教比較自由
至於研究宗教是一回事.信仰又是另一回事
但身為天主教徒的我
當然是希望你可以去找一間教堂問問本堂神父.然後上一些慕道班課程
但你也可以多聽多看.祝你找到屬於自己的信仰
+天主保佑+
@@junjin93新教還是要看派別,當中所謂的高派教會,也是保留了較多教會傳統,而與天主教會、正教會更接近!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但是不承认他是神, 他也向上帝祷告。
@@maslimwidjaja1963耶稣是神也是人。祂是我们的标杆。做人的时候,祂也通过祷告跟神沟通。到了天堂,祂只会为我们还在人间的教徒祷告。
基督教是簡化版天主教。
基督徒花更少時間,精神,金錢在信仰生活,那麼便可有更多時間,金錢去過俗世生活,即工作或揾錢。
因此基督教國家較富裕,或產生資本主義。
基督教,靠因信稱義的經文,直接向神求恩典赦罪,便可上天堂。簡單易明。
聖母是天主母親,地位非同小可,若去求祂,再由祂求耶穌,容易應承,母親開聲,兒子因孝順大多答應。
若說聖經無這個教導,不能接受。
那我問三位一體有直接教導嗎?那里提Trinity 呢?
新教徒花在教会的钱多天主教徒几倍。只是十一奉献就不得了了。
沒直接說,透過幾個章節說了。
若望福音10:30 “我與父原是一體。”
若望福音 15:26 “當護慰者,就是我從父那裡給你們派遣的,那發於父的真理之神來到時,他必要為我作證;”
Trinity 就是天主教大公会议确定的核心信仰,在信经中。 如果只是看圣经,没有外部教导,我认为绝大读书人对Trinity以及神的本体会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所以这也是天主教教会在教会指导下阅读圣经,不能随意解经的重要所在。
你这和给领导他妈送礼, 也没什么区别啊
兩個月過去,無新教朋友回覆。看來主日學和崇拜是白返😢
我有一個問題困擾已久。偶像的標準定義是什麼?單單一個木制的十字架掛在牆上。 這個算不算是一個偶像?
好像是在被定十字架上面前他說的故事
聖經中所提到的偶像膜拜,除了拜形體與假神之外,還包括我們的心態、驕傲、自我中心、貪婪、暴食(腓立比書3:19)、以及對財富的迷戀(馬太福音6:24)。
所謂「偶像」,就是「看的比神還重要的事物」;任何能把你的心從神轉移的事物都是偶像。
如果,你把这个墙上的十字架当神,而不是取到一个提醒耶稣基督为我们挂上除罪的真谛,恐怕也是偶像?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出埃及記20:4) 所以, 天主教雕刻耶穌像、聖母像, 明顯已經違反聖經。經文清楚明暸, 這是不容詭辯也不能妥協的。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这里说是"为自己" 不是为其他人 如果按字面来说 任何人为自己雕刻出自己的形象才算是雕刻偶像 例如毛译东像。斯大林像 但是自己为他人雕刻的形象就不算在内 例如信徒为耶稣做耶稣像 圣母像 都是为他人 不算是为自己 如此说来基督新教徒做一个木制十字架来挂在墙上敬拜也是一个偶像。 因为这个十字架是彷造当年耶稣受刑的刑具的"形象"。 十分疑惑 信仰是圣经 引无数纷争的根源也是圣经。到底人的智慧有限而神的智慧有无限。以有限的载体去试着理解无限的智慧是不可能的 所以相信爱吧 爱能掩盖一切的罪 可怜的人 夏虫语冰 井蛙语海
For those who criticize Protestants for the acceptance of LGBTQ+ individuals by some churches,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not all Protestant churches share this view. One benefit of the Protestantism is that we do not fall under a single leadership. In return, I'd like to ask Catholics: Pope Francis has formally approved allowing Catholic priests to bless same-sex couples. How do you view and accept that? And would all Catholics accept this decision?
Here is the answer。梵蒂冈宣布允许神父为同性未婚伴侣祝福,但同时表示,祝福并不代表教会对同性关系的认可,祝福也不得以祝福婚姻的宗教仪式进行。看来你错误理解了祝福的意思。
@@tingkeesiong8379那真的想請問你祝福到底是什麼意思?哈哈
@@麗娟-t10u我也不確定非教徒想要得到祝福是甚麼意思,但是樂意為外教人祝福這有什麼不對?
“願上帝賜你平安”這樣的有甚麼不妥?
你要說他們不配嗎?但是即使是受洗過的基督徒,依然還是個罪人不是嗎?
@@麗娟-t10u 就像祝你安好一样的意思。你们教会会不会说蒙恩这句话?
其实,你说的就是你们教会牧师正在做的事情。 譬如说ABC教会已经承认同性恋可以当牧师了,ABC的教会就组织马来西亚ABC宗派,然后说国外的ABC宗派和我们马来西亚ABC宗派无关,只是以前是一起的,现在无关了。
葉博士談到不可跪拜偶像,也引用了出埃及記20:4-6為引據,之後,在6:28-6:35說:「違背聖經上面所說的話 我們就不去做 就比如說 上帝說不能夠拜偶像 所以我們就不能夠拜任何人 除了耶穌之外」
不知葉博士可否另外製作一段短片,給我們講解一下叫人不要雕刻和跪拜偶像的上帝,怎麼也叫摩西在約櫃上製造兩個基路伯天使的像出來呢?(參出25:10-22,另參王上6:23-36),後來祂又命摩西造一銅蛇像,還要把這蛇像懸在木竿上供人瞻仰(參民21:8-9)?
此外,代上29:20記載了「大衛對全會眾說:“你們應當稱頌耶和華你們的神。”於是會眾稱頌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低頭拜耶和華與王。」按其上文下理來看,聖經並沒有責備當時全會眾除了耶和華之外,也「低頭拜(大衛)王」,請葉博士幫忙,給我們一併解說為何聖經竟接受這樣的事呢?低頭拜王與低頭拜耶和華,兩者是同一的意義嗎?
親愛的朋友,感謝您提出這些深入的問題。作為一位天主教徒,我很高興能夠就這些重要的聖經問題與您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必須理解,天主在出谷紀20:4-6中禁止偶像崇拜的核心目的是什麼。這條誡命的本質不是禁止所有的圖像或雕塑,而是防止人們將受造物當作造物主來崇拜。天主要求我們專一地敬拜祂,不要將祂與任何受造物混淆或等同。
讓我們逐一看看您提到的例子:
1. 約櫃上的基路伯(出25:10-22):
這些基路伯像並非用來崇拜的對象,而是作為天主臨在的象徵。它們提醒以色列子民天主的威嚴和神聖。更重要的是,這些像是按照天主的明確指示製作的,目的是為了彰顯天主的榮耀,而不是取代天主。
2. 銅蛇(民21:8-9):
銅蛇是天主命令製作的,作為祂醫治和拯救能力的標記。重點不在蛇像本身,而在於人們對天主的信心。這個事件預示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救贖(若3:14-15)。然而,當人們後來開始崇拜這銅蛇時,希則克雅王就將其毀壞(列下18:4),這再次證明了問題不在於圖像本身,而在於如何使用它。
3. 向大衛王下拜(編上29:20):
在這裡,「拜」(原文為שָׁחָה,shachah)可以理解為表示尊敬的鞠躬或俯伏,而不一定是宗教意義上的崇拜。在古代近東文化中,向君王表示敬意是常見的。聖經沒有譴責這個行為,因為它並不等同於將大衛與天主同等看待。重要的是,經文先提到他們稱頌並敬拜耶和華,然後才提到向王表示敬意。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關鍵在於我們心中的態度和意圖。天主看重的是我們內心的敬拜,而不僅僅是外在的行為。正如耶穌所說:「那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若4:23)。
在天主教傳統中,我們使用聖像、雕塑和其他宗教藝術品,不是為了崇拜它們,而是將它們視為引導我們親近天主的工具。就像家裡的照片能喚起我們對所愛之人的回憶一樣,聖像幫助我們將思緒集中在天主和聖人身上。
讓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想像一下,如果國家元首的肖像掛在政府辦公室裡,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在崇拜那幅畫像,而是表達對元首和國家的尊重。同樣,當我們在教堂或家中擺放耶穌或聖人的聖像時,我們是在表達對他們的尊敬,並藉此提醒自己效法他們的榜樣。
我們必須謹記,第一條誡命的精神是「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20:3)。這要求我們將天主置於生命的首位,不讓任何事物取代祂在我們心中的地位。無論是聖像、聖物,還是任何其他事物,都不應成為我們崇拜的對象,而應該成為幫助我們更接近天主的工具。
最後,我想提醒我們,在解釋聖經時,我們需要考慮整體的上下文、歷史背景和文學體裁。天主教會教導我們,聖經是天主的話語,但它是通過人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因此,我們需要在聖神的引導下,結合教會的傳統和教導,正確理解聖經的意義。
您的問題提醒我們,信仰生活中確實存在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但當我們深入思考時,往往會發現這些「矛盾」實際上揭示了天主旨意的深度和豐富性。它們邀請我們更深入地探索我們的信仰,而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表面。
我希望這些解釋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這些聖經段落。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或想法,我很樂意繼續與您交流。願天主祝福您的求知之旅,願聖神引導我們所有人更深入地認識真理。
@@jojosephoho
1. 偶像崇拜的本質
反駁:論述中強調了天主禁止偶像崇拜的核心目的是防止人們將受造物當作造物主來崇拜,這是正確的。然而,天主在《出谷紀》20:4-6中的命令卻是明確的:「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任何形像,不論是天上、地下或水中的。」這條誡命是禁止製作任何天上、地下或水中的形像,無論這些形像是否被當作崇拜的對象。禁止製作形像的命令是非常廣泛的,並不僅僅限制於防止崇拜行為。天主的原意似乎是防止任何形式的形象製作,因為這可能會引發崇拜的誘惑或錯誤的信仰實踐。
當論述指出「這條誡命的本質不是禁止所有的圖像」,這一點可能會被質疑,因為經文中沒有區分不同的圖像用途,尤其是對於那些可能導致誤導或混淆的圖像。
2. 約櫃上的基路伯
反駁:關於約櫃上的基路伯(出25:10-22),論述指出這些基路伯像是按照天主的指示製作的,且不是崇拜的對象,而是象徵天主的臨在。這確實顯示出天主並非禁止所有圖像,但需要注意的是,基路伯是特定的指示,並且它們的用途是非常有限的,只存在於至聖所內,普通百姓無法接觸或觀看到它們。這與後來教會中普遍使用聖像的情況有所不同。
因此,天主指示製作基路伯像是為了特定的宗教用途,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製作和使用宗教圖像。這種特定的指示不能被普遍化為對所有宗教圖像的許可,特別是如果這些圖像可能引發崇拜的誤解。
3. 銅蛇的例子
反駁:銅蛇(民21:8-9)的例子確實顯示了天主允許製作某些象徵物來達成祂的目的,但這個例子也揭示了製作這些象徵物的潛在危險。正如論述中提到的,當以色列人後來開始崇拜銅蛇時,希則克雅王將其毀壞(列下18:4)。這表明,即便是最初由天主指示製作的象徵物,最終也可能成為偶像崇拜的對象。
這個例子強調了人類傾向於崇拜可見的象徵物,即便它們最初的目的不是為了崇拜。這反映出宗教圖像的危險性,即它們可能從「引導敬拜天主的工具」變成「被崇拜的對象」。因此,即便圖像的原意是幫助人們親近天主,它們仍可能導致錯誤的敬拜行為。
4. 向大衛王下拜
反駁:論述中提到的向大衛王下拜的例子(編上29:20)被解釋為文化上的尊敬,而不是宗教崇拜。然而,這樣的行為很容易混淆,尤其是當「拜」的動作同時用於表示對天主的敬拜。聖經中,拜跪的動作常常是表達崇敬的一種具體方式,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神,這樣的行為在不同的語境中可能難以區分。
這種行為的模糊性可能會導致人們將敬拜的對象錯誤地轉向人或物。即使是表示尊敬的俯伏或跪拜,也可能會引發對象崇拜。因此,這類動作必須非常謹慎地使用,以避免模糊人與天主之間的界限。
5. 聖像的使用
反駁:論述中將聖像比喻為「家裡的照片」,這是天主教對聖像使用的典型解釋,認為聖像只是幫助信徒集中思想的工具。然而,這樣的比喻可能會被認為過於簡化,因為在天主教傳統中,聖像不僅僅是裝飾品或照片,它們往往具有更深的宗教含義,並且在某些情況下,人們確實會對聖像進行敬拜性行為,如跪拜、親吻等。
儘管天主教教會聲稱聖像只是一種「幫助工具」,但實際上這些圖像往往會被賦予過多的宗教意義,甚至可能被當作崇拜的對象。這與《出谷紀》中的命令相沖突,因為天主明確禁止製作和崇拜任何形像,而不僅僅是那些直接被當作偶像的形像。
6. 聖經的正確解釋
反駁:論述最後強調了聖經需要在教會傳統和聖神的引導下解釋,這是天主教對經典解釋的立場。然而,這種立場本身可能會被質疑,因為它將教會的傳統置於與聖經同等甚至更高的權威之上。新教傳統強調「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認為聖經本身是最高且唯一的權威,教會的傳統和解釋應該從屬於聖經,而不是與之平行或超越。
過度依賴教會傳統來解釋聖經,可能會導致對經文的誤解或過度解釋,從而偏離聖經的原意。聖經的命令是清晰的,並不需要過多的傳統來進行詮釋,特別是在禁止偶像崇拜這樣的根本性教義上。
想請教一下基督徒和天主教徒怎樣看上帝之眼或叫全視之眼。即美金一元金字塔頂之眼。我在德國德累斯頓Dresden 的聖母教堂內就看見過這個眼在教堂正中央
好問題.
除此之外,我對天主教還有另外兩個問題
問題就在於「教皇無誤論」,如果瑪麗亞已死沒有升天,那天主教徒就是向死人禱告(這裡沒有不敬的意思,我們邏輯上討論),那麽這樣的禱告永遠不會達到上帝那裡?
另外,新約裡耶穌且教導祂的門徒直接向天父禱告,為什麼天主教要另闢蹊徑?
谢谢叶博士的讲解,让我更明白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分别😊
天主教和東正教一樣都是宗教改革以前的「基督教」,即「舊教」,而「基督教」不一定就是宗教改革以後出現的各派新教,前述的天主/公教會、(東)正教會,其實也都是個別的宗派,另外提到景教(正名東方亞述教會),它被公認是最早入華的「基督教」派別,當然,它也是舊教。如果舊教都被教來教去,而被誤認為是異端、異教,那麼,新教各派是否也該被如此公平對待?例如信義會改稱「路德教」,長老教會或改革宗改稱「加爾文教」,聖公會改稱「安立甘教」,循道宗改稱「衛斯理教」,神召會改稱「五旬教」,依此類推…
在基督教來說,天主教是異端,天主教相信馬利亞和聖人升天,但聖經文沒有講過,而且信徒可以直接向神禱告,不需已死的人代禱。
還有其他地方不符聖經。
基督教唯獨聖經。
您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觀點。作為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我願意就此分享一些個人的看法和反思。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基督信仰的歷史確實是複雜而多元的。您提到的天主教(公教會)、東正教、景教(東方亞述教會)等,的確都是在宗教改革之前就已存在的教會傳統。這些教會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脈絡和神學傳統,都宣稱自己是基督教會的正統繼承者。
然而,我認為將天主教會簡單地歸類為「舊教」或「個別的宗派」,可能會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天主教會一直主張自己是由耶穌基督親自建立,並由宗徒們延續下來的教會。我們相信,天主教會保持了從宗徒時代以來的信仰傳承,特別是透過伯多祿的繼承者--教宗--的職務。
讓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想像一棵古老的橄欖樹,它的主幹代表著最初的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樹長出了許多枝條。有些枝條(如東正教)在某個時點與主幹分離,但仍保留了許多共同的根源。而後來的新教宗派,則可以看作是從這些枝條上再分出的枝葉。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在歷史上,教會確實曾有過偏離正道的時候。正如您所說,有時甚至將某些團體錯誼地視為異端或異教。這提醒我們,教會雖然是神聖的,但同時也是由人組成的,因此也會犯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就明確承認了這一點,並呼籲教會不斷更新和淨化。
關於您提出的是否應該將新教各派重新命名的建議,我想說的是,名稱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些名稱背後所代表的信仰內容和教會傳統。天主教會尊重其他基督宗教團體的自我認同,我們相信上主的恩寵也在這些團體中運作。
然而,我們也堅持,天主教會擁有基督信仰的圓滿真理。這並不是出於驕傲,而是基於我們對教會本質的理解。我們相信,基督建立的是一個教會,而不是多個教會。正如聖保祿所說:「一個身體和一個聖神,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希望一樣。一個主,一個信德,一個洗禮。」(弗4:4-5)
因此,我們天主教徒的使命不是要否定或貶低其他基督宗教團體,而是要努力促進基督徒合一。梵二大公會議明確指出,分裂的罪過不僅在於那些分離的人,也在於留在教會內的人。我們都有責任為合一祈禱並努力。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無論是「舊教」還是「新教」,我們都應該以謙遜和開放的態度彼此對話。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傳統的獨特性,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們共同的基督信仰根源。正如聖若望保祿二世所說:「教會必須呼吸兩個肺葉」,意指東西方教會傳統的重要性。
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爭論誰更「正統」或誰更「純正」,而應該是如何更好地見證和實踐基督的教導。畢竟,正是我們的合一見證才能最有力地向世界宣揚福音。
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我很樂意繼續這個對話,深入探討這個複雜而重要的話題。
@@jojosephoho
1. 天主教會是否由耶穌基督親自建立?
聖經反駁:
天主教會主張自己是由耶穌基督親自建立的,並且透過使徒延續下來。然而,許多基督教派別質疑天主教會的這種獨佔性。雖然耶穌確實建立了祂的教會,但在新約中並沒有明確提到天主教會的特殊地位。例如,耶穌在馬太福音16:18中對彼得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在這磐石上」,天主教認為彼得是教宗的先驅。然而,這種解讀並不是唯一的可能。有些基督徒認為「磐石」指的是彼得的信仰或耶穌自己,而不是某個特定的繼承體制。
歷史反駁:
天主教會的結構和教義是在許多世紀中逐漸形成的,尤其是在羅馬帝國時期。早期教會的形式沒有像今天天主教那樣的複雜階級制度。使徒時代的教會較為鬆散,地方教會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因此,天主教會今天的形式並不完全等同於耶穌時代或使徒時代的教會。
2. 教宗繼承伯多祿的職務?
聖經反駁:
天主教會認為教宗是伯多祿的繼承者,但《新約聖經》中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彼得的權威會代代相傳。彼得和其他使徒在早期教會中確實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他們的職務並沒有明確設立一個永久、世襲的教宗職位。在使徒行傳15章的耶路撒冷會議中,雅各似乎是會議的主持人,顯示出教會決策並非完全由彼得主導。
邏輯反駁:
教宗制度是後期發展起來的,尤其是在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基督教化之後。天主教會並非一開始就擁有教宗體制。東正教會和許多新教教會拒絕承認教宗的至高權威,認為他不過是羅馬主教,和其他地方主教平等。因此,教宗的權威並非基督教信仰的必然結果,而是歷史發展的產物。
3. 天主教會是否擁有信仰的「圓滿真理」?
聖經反駁:
天主教會主張自己擁有基督信仰的「圓滿真理」,但新約並沒有明確說明某個機構會壟斷所有的真理。聖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章提到,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每個信徒都是身體的一部分,顯示所有基督徒共同組成了教會,沒有某個派別可以壟斷真理。
神學反駁:
其他基督教派別強調「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原則,認為所有的信仰和教義都應以聖經為最終權威,而不是教會的傳統或教宗的解釋。天主教會雖然也尊重聖經,但它同時依賴教會傳統和教宗的教導,導致了一些不同於《聖經》的教義(如聖母無原罪、煉獄等)。因此,天主教會所稱的「圓滿真理」在某些人看來是對聖經的過度解釋或偏離。
4. 其他教會作為「枝條」的比喻
歷史與神學反駁:
天主教會的比喻將其他基督教會描繪為從主幹(天主教會)分出的「枝條」。然而,這種比喻對許多新教和東正教信徒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他們認為自己並不是從天主教分離出來的「支派」,而是同樣從早期教會延續下來的團體,擁有獨立於天主教的正統性。東正教會特別強調自己是與天主教會平行的、同樣正統的教會,而不是從天主教分裂出來的。
5. 天主教的改革與更新
歷史反駁:
天主教會承認在歷史上有偏離正道的時刻,包括宗教迫害、聖職販賣等議題。雖然梵二大公會議呼籲教會進行改革和更新,但這一點也顯示天主教會並不是一直無誤的。反對者可能會指出,這些歷史上的錯誤不僅是偶然事件,而是反映了天主教體制的一些系統性問題。
6. 基督徒合一
神學反駁:
天主教會確實提倡基督徒合一,但不同基督教派別對合一的理解不同。天主教會的合一觀念更多是呼籲其他教派回歸天主教的教義體系,這對新教和東正教來說可能被視為一種「吸收」,而不是平等的對話。新教的許多教派主張「信仰合一」而非「結構合一」,認為基督徒可以在不同教會中共同分享一個信仰,而不必在機構層面實現統一。
結論
天主教會的論點雖然基於其神學傳統和歷史解釋,但從其他基督教派別的角度來看,它存在一些值得討論和質疑的地方。許多人認為聖經、歷史和神學並不支持天主教會對自己獨佔正統性的主張。不同教派的信徒可以透過仔細研讀聖經、考察歷史和神學傳統,得出與天主教不同的信仰理解。
@@jojosephoho 以正教會的觀點,也認為羅馬教會脫離了正統教會,以往的牧首/宗主教區,彼此之間的共融,教權是互不干涉的,羅馬也只是其中之一。還有,「舊」就一定是不好的嗎?酒是越陳越香,有傳統的才可能更正統!用不著因此失去自信。
@@xj1200gt 非常感謝您坦誠的分享與指教。拜讀您的回覆後,我深感這是一個極具價值且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作為一位天主教徒,我始終秉持著開放的態度,願意與持有不同觀點的兄弟姊妹們交流互鑒。您所提出的觀點,觸及了基督宗教歷史發展中一些非常核心的問題,也促使我重新審視自身的信仰與教會的傳統。
首先,針對您提到正教會認為羅馬教會脫離正統教會的觀點,東西方教會的分裂一直是基督徒心中一道難以癒合的傷痕。歷史的發展錯綜複雜,其中既有神學上的歧異,也有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響。的確,在早期教會的發展過程中,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安提約基亞和耶路撒冷五大宗主教區各自擁有其影響力範圍,彼此之間保持著共融的關係,教權也相對獨立。羅馬主教區固然享有特殊的地位,但並非凌駕於其他宗主教區之上。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羅馬主教,也就是後來的教宗,基於伯多祿宗徒的首席地位以及羅馬教會在早期教會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逐漸發展出一種普世性的領導權。這種領導權的發展,在西方教會看來是維護教會統一和信仰純正的必要之舉,但在東方教會看來,卻是對早期教會共融傳統的一種破壞。
因此,我們必須承認,東西方教會的分裂,並非單方面的責任,而是雙方在神學理解、教會治理、文化傳統等方面長期累積的差異所導致的結果。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以來,天主教會一直致力於促進與東正教會的合一,雙方在神學對話、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我們承認東正教會是真正的姊妹教會,擁有真實的聖事和有效的宗徒傳承,我們也尊重東正教會獨特的靈修傳統和禮儀形式。
至於您提到「舊」不一定不好的觀點,我完全同意。事實上,天主教會一直非常重視傳統的價值。我們相信,天主啟示的真理是超越時空的,而教會的傳統正是傳承和詮釋這一真理的重要途徑。我們所說的「傳統」並非僵化保守,而是指在聖神引導下,教會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和豐富的信仰寶庫。正如聖文森‧萊蘭(Saint Vincent of Lerins)所說:「在天主教會內,我們應當竭力持守那在各處、各時、被眾人所相信的。」這句話精闢地闡述了傳統的普世性、一貫性和共同性。
您用「酒是越陳越香」來比喻傳統的價值,我認為非常貼切。正如一瓶上好的葡萄酒,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才能散發出醇厚的香氣,教會的傳統也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才能彰顯其智慧與價值。我們堅信,天主教會所持守的信仰,是從宗徒時代一脈相承的,是經過歷代聖師、教父和聖人們的智慧所驗證的。因此,我們對自身的信仰充滿自信,並不會因為被稱為「舊教」而感到自卑。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傳統並非一成不變。教會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在聖神的引導下,她會不斷地成長和發展。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就強調了教會與時俱進的重要性,呼籲教會要以開放的態度回應時代的挑戰,並以新的方式向現代人宣講福音。因此,我們在堅守傳統的同時,也要不斷地反思和更新,使教會的教導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關於您提到新教各宗派名稱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次要的問題。重要的是,我們應該以愛德和尊重的態度彼此相待,共同為基督作見證。天主教會承認其他基督宗教團體擁有部分真理,我們也願意與他們在共同的信仰基礎上展開合作,共同促進基督徒的合一。
然而,我們也必須堅定地指出,天主教會相信自己擁有基督信仰的圓滿真理。這並非出於傲慢,而是基於我們對教會本質的理解。我們相信,基督建立的是一個教會,而不是多個教會。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身體只有一個,聖神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希望一樣。主只有一位,信德只有一個,洗禮只有一個。」(弗4:4-5)
因此,天主教會的使命不僅是維護自身信仰的純正,也是要促進所有基督徒的合一。我們相信,只有在合一中,基督的福音才能更有力地傳遍世界。為此,我們願意與所有善意的人士展開對話,共同尋求真理,共同為基督作見證。
最後,我想再次感謝您的指教。您的觀點促使我更深入地思考了教會的歷史、傳統與合一等重要議題。我深信,透過真誠的對話和交流,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彼此的信仰,也能更有效地為基督作見證。願天主降福您和您的家人!
新教弟兄,請細味一下! 為我等祈的意思🙏🏻
有一個重點學者沒有提及,公教會相信諸聖的相通,地上的教會 , 天上的教會,甚及煉靈的教會也是共融的🙏🏻
感謝葉博士製作影片,做得非常好🙏🏻
你是对的。大部分新教和我们一样,都有使徒信经,《宗徒信经》白话文版
我信全能的天主父,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我信父的唯一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我信祂因圣神降孕,由童贞玛利亚诞生。
我信祂在比拉多执政时蒙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而安葬。
我信祂下降阴府,第三日从死者中复活。
我信祂升了天,坐在全能天主父的右边。
我信祂要从天降来,审判生者死者。
我信圣神。
我信圣而公教会,诸圣的相通。
我信罪过的赦免。
我信肉身的复活。
我信永恒的生命。亚孟。[6]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华语版)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祂从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与死人。 我信圣灵,圣而公的教会,圣徒的相通,罪的赦免,身体的复活,永远的活命。阿们。
圣公宗
我信上帝,即全能之圣父,创造天地之主。我信其独生之圣子,我主耶稣基督;我信耶稣为受圣灵感动之童贞女马利亚所生;我信耶稣在本丢彼拉多手下遇难,被钉十字架,死而埋葬;我信其降至阴间,第三日从死复活;我信其升天,坐于全能之天主父之右;我信其日后必自彼处降临,审判生人死人。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诸圣相通功;我信赦罪之恩;我信身死后必复活;我信永生。阿们。[7]
信义宗(路德宗)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我们的主;因着圣灵成孕,从童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遇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后升天,坐在无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边;将来要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我信圣灵;一圣基督教会,圣徒相通;罪得赦免;肉身复活;并且永生。阿们。[8]
改革宗长老会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因圣灵感孕,为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阿们。
浸信宗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我们的主;因着圣灵成孕,从童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遇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 下到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祂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神圣大公教会,圣徒相通; 罪得赦免;肉身复活;并且永生。阿门。
《普天颂赞》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独生的子。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阿们。[9]
普天颂赞1936年版本并没有在诗集封底附印使徒信经,却有一首使徒信经的诗歌,内容与普天颂赞1977年版本的使徒信经一致。可见,普天颂赞1936年版本的使徒信经中文翻译本,在中国教会界之中已得极高的认受性,才能被收编入普天颂赞之中。
2007年的普天颂赞曾出现文笔之误,使徒信经其中一句‘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独生的子。’误刊为:‘我信我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翁社长上任后,积极修正,其后的版本再无此错失。
中国基督教协会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独生的子;因圣灵成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我信圣灵;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阿们。[10]
嗯 新教沒有諸聖相通功 也沒有煉獄煉靈說法 他們認為任何事都能直接向主祈求 而不需要透過聖人代禱 這是我所知道的
@@520520mrir聖徒相通是有的,聖經裡寫了每一個弟兄之間都是聖徒,是可以互相祈禱的,不是天主教要人為確定後才是聖徒,也不是非要死了之後才是聖徒
@@kriegtotengraber8528 不是非要死了之後才是聖徒,是因為基督是聖的,教會在祂內也是聖的,那為何要那麼排斥在基督內彼此相愛代禱,或是只接受人的代禱而不接受聖人天使們的代禱?
天主教徒亦不會崇拜偶像,我們不認為那些塑像是神,而是以睹物思人(神)的方式,用這樣的方式方便傳福音、傳教
多此一举!我们信徒是以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神,不需要睹物思人(神)!
约翰福音 4:23-24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veekee75 你有佩戴十字架吗?或 你的教堂取消了十字架这个偶像了吗?很多最新的教派说新教崇拜十字架。初代教会是没有十字架的,一开始是使用鱼为标志。
@@veekee75誰說心靈與誠實敬拜上主就等於不能用聖像?
如果是這樣的話,摩西也不用舉起銅蛇了。
聖公會、高派信義宗教會也有聖像和十字苦像
連路德自己都認為真正重要的,是對付“內心”的偶像,例如權利、地位、財產……等
福音若不是耶穌基督的血與十字架,那就不是福音
“唯獨聖經”那段,身為一個信義宗,不是很能認同。因為信義宗更是“聖經優先”,它並未要割掉大公教會傳統的意思。
例如雖然路德在【教會被擄於巴比倫】文章裡面表達“兩種聖禮”(洗禮與聖餐),但是在大小問答卻更強調“私下認罪”的重要性,也就是悔罪複合禮。這個在密蘇里路德會都仍然被使用。
另外,在〈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路德大小問答、〈施馬加登信條〉等信義宗信條,都明確表達“三大信經”(四大?)還有大公會議的內容均是信義宗必須承認與宣信的信仰內容。
因此,“唯獨聖經”不等於“只有聖經,其他丟掉”,這並不是改教運動所訴求的。
相反,後期新教一本聖經各自解讀,還擅自當作自己的解讀就是來自於上主,結果與大公信仰內容違背。這樣的現象真的好嗎?這樣還能自稱自己是“正統”嗎?
建議您參考馬丁路德“五個唯獨”
〈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路德的【大問答】、【小問答】。全部都是信義宗教會共同承認的〈協同書〉裡面的內容喔~
開頭就宣認:信義宗沒有拋棄大公信仰,共同承認四大信經
因此真正路德本人的立場是:只要沒有絕對違反聖經及教父著作的傳統,是可以使用的。因此信義宗教會是可以擁有三大聖禮、聖像……而且在使用的。
“唯獨聖經”不等於“割掉”大公遺產喔,而是:
強調宣認大公傳統與大公信經,並不代表我們否認聖經權威,而是當我們在理解聖經的時候,不只用我們自己的理解去閱讀聖經,而是將過去歷世歷代的教父們的詮釋、甚至文本本身的背景、原文文法等也一起參考,為了讓我們更有正確的理解。
唯獨聖經是唯獨救恩的信息只來自於聖經
我信基督,算是基督徒,我愛他。但我是都信。連道教和佛教我也是很愛的。勸人為善的我都愛。
我是从小就在基督家庭长大,应该说我是第二代基督徒。父母信主,可是婆婆公公奶奶爷爷亲戚都未信主。我觉得很神奇的一点,就是,我从小就看到偶像不喜欢我的感觉~而且从小其实我都看到所谓的啊飘~它们没有伤害我,是不敢接近我,甚至会厌恶害怕我。小时候不懂,但是又爱研究,直到最近回想起来,原来神就在我身边,所以我就不害怕,我也觉得基督就是我唯一的信仰。
天主教聖母瑪麗亞同瑪利亞邊個名字正確?
瑪利亞
用心灵与诚实敬拜是耶稣亲自说的。。
我们应当如此行。。
想請教您們的教會在馬來西亞哪裡?!謝謝❤
我倒是覺得基督教要解決一個問題:馬丁路德說了要以聖經為尊,因此舊教的信仰有很多誤區必須改革。確實在教會歷史錯誤的信息造成歷史上很多的大劫難,但是馬丁路德又怎麼證明自己的權威性與代表性?只是因為他的見解?如果只是這樣,人人在教會遇到與自己解讀聖經不同見解的事情是否都可以來不斷改革?那這個基督教信仰根本不必要了,人人拿著一本聖經自己詮釋自己可接受的神學就好了嘛!
其實這正是當今基督新教宗派林立的現狀!
你已经说明了什么是新教,现在的几千支派算少了。未来将会有几万个。
作為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我非常理解您提出的這個問題。這確實是自宗教改革以來,一直困擾著基督宗教的一個核心問題。讓我從天主教的角度,來分享一些個人的看法。
首先,我們要明白,馬丁路德提出「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教義,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當時的確存在一些教會濫用權力、販賣贖罪券等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偏差就全盤否定教會兩千年來的傳統。
試想,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自行解釋聖經,那麼基督的教會還能保持合一嗎?這就像一個家庭,如果每個成員都按自己的理解來解釋家規,豈不是會陷入混亂?教會作為基督的奧體,需要有一個權威來維護教義的純正和統一。
天主教會認為,聖經、聖傳和教會訓導權是同等重要的。聖經固然是信仰的基礎,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聖經是在教會的傳統中誕生的,也是在教會的傳統中被解釋的。教宗和主教們繼承了宗徒的權柄,有權威來解釋聖經和教義。
我們可以把這比作一棵大樹:聖經是樹根,聖傳是樹幹,而教會的訓導權則是枝葉。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如果只有樹根而沒有樹幹和枝葉,這棵樹還能茁壯成長嗎?
再者,馬丁路德雖然強調「唯獨聖經」,但他本人不也在解釋聖經嗎?他如何保證自己的解釋就是正確的呢?事實上,新教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分裂成無數宗派,每個宗派都聲稱自己對聖經的解釋才是正確的。這不正印證了沒有統一權威解釋的危險性嗎?
反觀天主教會,雖然在歷史上也曾有過爭議和錯誤,但我們始終保持著信仰的核心和合一。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更是展現了教會自我更新的能力,在保持傳統的同時也與時俱進。這不正是聖神在教會內工作的明證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信仰不僅僅是個人與上主的關係,更是一個團體的經驗。教會不僅是一個組織,更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當我們參與彌撒、領受聖事時,我們不僅是在實踐個人信仰,更是在與整個教會團體共融。這種共融超越了時空,把我們與兩千年來的聖徒們聯繫在一起。
因此,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把「遵從聖經」和「遵從教會」對立起來。相反,我們應該在教會的懷抱中閱讀聖經,在聖傳的光照下理解聖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領會天主的啟示,在信仰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您覺得呢?我很樂意聽聽您的想法,也歡迎您提出任何疑問。讓我們一起在真理的道路上互相砥礪,共同成長。
@@jojosephoho
其實信義宗的「唯獨聖經」,更像是「聖經優先」,它並未要割掉大公教會傳統的意思;因此我也不是很能認同他影片的觀點。
另外,身為一個信義宗的支持者,我想說:其實傳統的信義宗教會保留了相當多的大公教會的傳統,例如:雖然路德在【教會被擄於巴比倫】文章裡面表達『兩種聖禮」(洗禮與聖餐),但是在大小問答卻更強調「私下認罪」的重要性,也就是悔罪複合禮(告解)。這個在密蘇里路德會都仍然被使用;因此聖禮上,信義宗是3大聖禮。
說是這麼說,其實也並不表示其他的聖禮就消失了,撫油、堅振、婚禮...等,如果在傳統的信義宗教會的話,仍然看的到拉丁禮的元素在裡面。
另外,腓力-莫蘭頓寫的〈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路德寫的〈大問答〉、〈小問答〉、〈施馬加登信條〉等信義宗信條,都明確表達“三大信經”(四大?)還有大公會議的內容均是信義宗必須承認與宣信的信仰內容;這些信條也引述很多教父的著作強調:信義宗的信條與教理並非獨創,而是大公教會成立以來一直有的觀念。
因此,「唯獨聖經」不等於「只要聖經,其他丟掉」,這並不是改教運動所訴求的。
@@賴沐恩-d9h 首先,我要感謝您提出這麼深入且富有洞見的回應。作為一位天主教徒,我非常珍惜這樣的對話機會,因為它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彼此的信仰傳統,並在基督內尋求合一。
您提到信義宗的「唯獨聖經」更像是「聖經優先」,並未完全割裂與大公教會傳統的聯繫,這一點我深表認同。確實,路德宗保留了許多大公教會的傳統元素,這反映了改教運動並非要全盤否定教會的歷史,而是希望回歸到更純正的信仰根源。然而,這裡我想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承認大公教會傳統的重要性,那麼為何要脫離這個傳統的主體--天主教會呢?
讓我們來看看「聖經優先」這個概念。誠然,聖經是我們信仰的基石,但我們不能忽視聖傳和教會訓導權的重要性。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有一本古老的家族食譜,這本食譜就像聖經。但如果沒有家族長輩們代代相傳的烹飪技巧(聖傳)和對食譜的詮釋(教會訓導權),我們能完全理解並重現那些美味佳餚嗎?聖經、聖傳和教會訓導權是三位一體的,缺一不可。
您提到信義宗保留了許多大公教會的傳統,如三大聖事和其他禮儀元素,這確實值得讚賞。但這不正說明了天主教會所堅持的傳統的重要性嗎?這些傳統不是無關緊要的外在形式,而是承載著深刻的神學意義和靈修智慧。例如,和好聖事(告解)不僅是個人與天主和好的機會,更是與整個教會團體和好的過程。當我們承認自己的罪過並領受赦罪時,我們不僅是在個人層面上獲得治癒,更是在修復我們與整個奧體基督的關係。
關於信義宗承認三大信經和大公會議的內容,這確實展現了對教會傳統的尊重。但這裡有一個邏輯問題:如果承認這些信經和會議的權威,那麼為何不承認制定這些信經和召開這些會議的教會的權威呢?這些信經和會議決議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教會的引導下,在聖神的啟發中形成的。承認結果卻否定產生這結果的過程,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您提到信義宗的信條引述了許多教父的著作,強調其教理並非獨創,而是源自大公教會。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顯示了教會傳統的連續性和重要性。但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承認教父們的智慧和權威,那麼為何不承認繼承了教父傳統的天主教會的權威呢?教父們不僅留下了寶貴的著作,更重要的是,他們建立和維護了教會的體制,這個體制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天主教會。
最後,我完全同意「唯獨聖經」不等於「只要聖經,其他丟掉」。但問題是,誰來決定哪些傳統要保留,哪些要改革呢?在天主教會,我們相信教會的訓導權在聖神的引導下,能夠分辨什麼是本質的傳統,什麼是可以與時俱進的。這種分辨不是隨意的,而是建立在兩千年的智慧和經驗之上。
讓我用一個比喻來總結:教會就像一棵古老的橄欖樹。聖經是它的根,聖傳是它的樹幹,教會的訓導權則是滋養整棵樹的養分。信義宗等新教團體就像是從這棵樹上分出去的枝條。這些枝條雖然保留了一些原有的特質,但失去了與主幹的直接聯繫,也就失去了持續不斷的養分供應。它們可能會開花結果,但能否像主幹一樣持久、穩定地成長呢?
我真誠地希望,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能夠更加理解彼此的立場,並在基督內尋求更深的合一。畢竟,我們都是在尋求同一位主,追隨同一個信仰。願天主祝福我們的對話,讓它成為互相理解和靈性成長的機會。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使徒行传4:12 和合本)
10:08其實這個並不是結婚不結婚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持守貞節的問題(佛教長老也問徒弟:能持否?)一甲子前本人有一位化學老師是天主教修士,當大家談到「性」的問題時,他說:「我是為天主而守的。」講後非常得意。這是神職人員與世俗人不同的地方。對,應彼此尊重。
我跟著我的朋友每星期日都往教堂望彌撒,已經有半年多了,但在彌撒崇拜禮儀之中,從未見有崇拜瑪利亞的儀式和行動,天主教沒有教皇的。"教皇"這二字是基督教用來中傷天主教的名詞,天主教的領導人是教宗,不是"皇"。你似是在向人洗腦。
說得太好
我對“教皇”這稱呼很反感
不管黑歷史多少
天主教就是稱呼“教宗”
审判的时候耶稣对天主教徒说:我是谁?你怎么定义我的能力,圣母玛丽亚,圣彼得,圣保罗对天主教徒说:咱们认识吗?你就找我帮忙! 也不想想,上帝是创造万物的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的心思意念那个能逃的掉祂的眼睛,而且上帝是我们的天父,我和父亲说话,还需要中介吗?
聖母瑪利亞就是新約的約櫃
默示錄第11章19節:「天主的約櫃也在他的聖殿中顯出來了」,第十二章接著說:「那時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異兆,有一個女人,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12顆星的榮冠。」這兩節經文預示瑪麗亞是新約的約櫃。
舊約裡的約櫃放著三樣東西,分別是刻著十誡的石板和瑪納及亞倫發芽的牧杖,瑪利亞身懷著基督,而基督正有上述三種含義:
十誡指的是神的話語,瑪納是生命的食糧,亞倫是祭司。
耶穌是神的話語是生命的食糧是永遠的大祭司,孕育耶穌的聖母瑪利亞就是新約的約櫃。
舊約馬加伯書(下)二章4-8節說:耶利米曾說,上主會仁慈的指出約櫃的所在,如今預言已經實現:在南美洲的天主教國家及台灣屏東萬金,教友們會抬著聖母瑪利亞的像遊行,如同舊約中的以色列人抬著約櫃一樣。
聽你的解釋之後,我十分確定「你所閱讀的不是國際全球公認的聖經」。
這跟偶像崇拜有什麼不一樣?
換個說法就比較神聖?
@@maaxxxa 那你認為天父會把自己的聖子裝在一個不完美的人身上嗎?舊約聖經都存放在純金的櫃子裡,更何況是祂的聖子?
創世紀3:15 「 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後裔和她的後裔之間,她的後裔要踏碎你的頭顱,你要傷害他的腳跟。」
只有屬於邪惡的,才恨那個女人。
朋友,十誡板,瑪納,亞倫的手杖指向的耶穌基督!真理,生命,道路!
您的那些理論完全可以稱為媽媽教!
@@maaxxxa其實就是給崇拜換了個說法,包裝一下看起來不是崇拜的樣子而已
天堂在那里?
我曾是一位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之間遊走(在兩個教會受過洗)的基督徒。我衹能說公説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間教會都有他們的優缺點,特別是裡面信徒的思維,有時候我們需要跳出這些框框去思考,think out of the box,無論是哪一間教會,我們得救不是靠著教會,而是靠著耶穌基督為我們釘在十字架的救恩,btw近期的天主教也接受了因信得救的教導,衹是不太強調。現在我的思維是偏向自由派基督徒,我只知道我的老闆是三位一體的天主(上帝),主耶穌基督,其他的範文細節就讓別人去辯論,我還是會在大家的辯論中think out of the box, that's all
我們得救是靠著基督,祂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肢體。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聖神的宮殿,也因著諸聖相通功,在天上教會、旅途中的教會、等待中的教會與基督合一。所以我們也是間接靠著教會(聖經、聖傳、聖人、教會訓導)而成聖。
首先,我要感謝你分享了你的信仰歷程和思考。你的經歷確實很特別,能夠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兩個傳統中都有深入的體驗,這讓你有了獨特的視角。我非常欣賞你能夠以開放的心態來看待不同的信仰傳統,並且強調「跳出框框思考」的重要性。
你提到的幾個觀點,我想和你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1. 關於教會的優缺點:
你說得對,每個教會傳統都有其優點和不足之處。這正是我們需要謙遜的地方。教會是由人組成的,儘管有聖神的引導,但仍會存在人性的軟弱。正如聖奧思定所說:「教會是罪人的醫院,而不是聖人的展覽館。」我們都在成聖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2. 得救的根源:
你強調我們得救是靠著耶穌基督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的救恩,這一點天主教會完全認同。事實上,這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天主教教理明確指出:「除祂以外,無論在誰身上,決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4:12;教理432)
3. 因信得救:
你提到天主教近期也接受了因信得救的教導。事實上,天主教一直相信因信得救,只是我們對「信德」的理解可能比較全面。我們認為真正的信德必然會結出愛德和善工的果實。正如聖雅各伯書信所說:「沒有行為的信德是死的。」(雅2:26)這不是說我們靠行為得救,而是說真實的信德必然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
4. 教義的重要性:
雖然你提到你偏向關注核心信仰而不太在意教義細節,但我想說的是,教義的存在是有其重要性的。教義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我們所信的是什麼,也幫助我們避免可能的錯誤理解。就像一張地圖,雖然不是目的地本身,但能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5. 跳出框框思考:
我很欣賞你強調「跳出框框思考」的態度。這讓我想起教宗方濟各常常呼籲我們要「走出去」,不要被固有的思維模式所限制。但同時,我也想提醒的是,跳出框框並不意味著完全拋棄傳統。相反,真正深入理解傳統往往能讓我們有更廣闊的視野。
6. 合一的重要性:
你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之間的經歷,讓我想到耶穌在最後晚餐時的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17:21)雖然我們有不同的傳統,但我們都是基督奧體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在尊重差異的同時,更多地關注我們共同的信仰核心。
讓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想像信仰就像一棵大樹。樹幹代表我們共同的核心信仰--耶穌基督的救贖。不同的枝條可能代表不同的教會傳統,每個枝條都有其獨特的形態和果實。雖然形態不同,但它們都連接在同一個樹幹上,汲取同樣的養分。
你可能會問:「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堅持特定的教會傳統呢?」我的回答是,正如一棵樹需要不同的枝條來平衡生長,教會的多樣性也能豐富我們對信仰的理解。每個傳統都有其獨特的恩賜和見解,這些差異能互相補充,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天主。
最後,我想說的是,你的開放態度是非常可貴的。在堅持核心信仰的同時保持開放和包容,這正是我們今天的世界所需要的。我們都在尋找真理的道路上,雖然可能走的路不完全相同,但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更深地認識和愛慕天主,並在生活中見證祂的愛。
親愛的朋友,願天主繼續引導你的信仰旅程。無論你現在偏向哪種教會傳統,重要的是你與天主保持著活潑的關係。願聖神繼續啟發你,幫助你在信仰中不斷成長。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想要分享或討論,我隨時樂意傾聽。願主的平安與你同在!
@@jojosephoho
1. 教會的優缺點
反駁:雖然教會是由人組成的,且人性有其軟弱之處,但這並不應成為忽視教會錯誤的理由。當教會犯錯時,尤其是涉及教義或倫理問題,應該有更嚴肅的反思和改革,而不是僅僅以「人性軟弱」來解釋。教會若真是聖神引導的機構,應該有更高的道德標準來糾正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簡單地把錯誤歸結為人的不完美。
2. 得救的根源
反駁:雖然天主教會也承認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恩來源,但教會的傳統中仍然強調聖禮和教會本身的角色,這在某種程度上模糊了「唯靠基督得救」的純粹性。比如,天主教的教義中強調聖事(如洗禮、聖體聖事)是得救過程中的必要元素,這與許多新教教派強調「唯獨信心」的教義存在差異。因此,天主教對得救的理解,實際上是將信仰與教會的規範和聖禮結合起來,而非僅僅依靠基督的救贖。
3. 因信得救
反駁:天主教強調「信德必須結出愛德和善工的果實」,這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被解讀為「行為」在得救中的必要性,從而與「因信稱義」的教義產生衝突。這樣的教導容易使人誤解為必須透過善行來「維持」得救,然而根據新教的「唯獨信心」教義,得救是一次性且完全依賴基督的救恩,行為是得救的後果,而非條件。
4. 教義的重要性
反駁:過於重視教義細節,可能會導致對信仰核心的忽視。教義繁多、複雜的解釋有時會讓人迷失在細節裡,失去對基督簡單而核心的依靠。耶穌在福音書中強調的往往是愛、信仰和跟隨祂,而不是繁瑣的教義。同時,過度強調教義細節也可能製造分裂,正如歷史上許多不同的教派分裂都是基於對教義的不同理解。
5. 跳出框框思考
反駁:雖然跳出框框思考並不等於完全拋棄傳統,但有時傳統本身可能成為束縛。我們應該時刻反思哪些傳統是基於基督的教導,哪些則是歷史或文化的產物。正如耶穌在祂的時代挑戰法利賽人過於依賴傳統的行為,我們也應該勇敢地質疑當代教會中那些可能脫離基督核心教導的做法。某些傳統如果僅僅是形式上的,且無法真正促進信仰的成長,是否應該被保留?
6. 合一的重要性
反駁:雖然合一是耶穌的心願,但這不應該以犧牲真理為代價。教會的合一應該建立在對基督教義的正確理解上,而不是僅僅為了表面上的和諧而忽略教義的分歧。不同教派的存在,正是因為他們對教義的理解存在重大差異。如果我們過於追求形式上的合一,可能會忽視真正的信仰核心。因此,合一不應以妥協真理為代價。
請問德国馬丁路德神父是否在五百年前,由天主教会出來,成立基督教又叫新教?馬丁路德神父也很尊敬埾母瑪利亞?
當然是尊敬埾母瑪利亞!! 馬丁路德其實一開始沒想要分開,只是當時的環境逼得他自立門戶
同意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著作 : 《論聖母瑪利亞》(De Maria, Mutter Jesu)
馬丁·路德作為宗教改革的倡導者之一,強烈反對天主教會中的一些聖母崇拜形式。他認為聖經沒有明確支持「新厄娃」的概念,並強調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原則。路德主張,雖然瑪利亞在救贖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她不應被視為「新厄娃」,與基督平等地參與救贖。
路德(Martin Luther)在《律法與福音》(Law and Gospel)和《基督教自由》(The Freedom of a Christian)中,並沒有直接討論馬利亞卒世童貞的觀點。
路德的著作主要集中在神學改革,特別是關於救恩的教義。他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類無法靠自己的行為獲得救贖,只有藉著上帝的恩典才能得救。
路德的著作中,他批評了天主教會的一些教條,例如贖罪券、聖徒崇拜和教皇的權威。但是,他並沒有特別針對馬利亞卒世童貞的教義進行批判。
雖然路德沒有明確反駁馬利亞卒世童貞,但他對聖經的理解和對救恩的教義強調,已經暗示了對這個教義的不同看法。
路德認為,聖經是信仰和生活唯一的準則。 他強調聖經的權威,並認為所有教義都必須建立在聖經的基礎上。路德認為,人類無法靠自己的行為獲得救贖。 他強調上帝的恩典,認為只有藉著上帝的恩典才能得救。
路德的這些觀點可能與馬利亞卒世童貞的教義產生衝突。因為這個教義強調了馬利亞的特殊地位,以及她作為聖母的純潔性。
「基督徒」是一個通稱!
凡基督新教教徒、天主教徒、東正教徒,皆通稱為「基督徒」。
我自己是基督新教的信徒,但我也反對台灣的很多基督教信徒搞不清楚狀況,以為信基督教(新教)的才叫基督徒,其它天主教,東正教的信徒都不是基督徒。這錯誤認知的責任完全是新教多種複雜宗派的錯,某些新教教會各種排外教導,甚至否定全世界另一半耶穌門徒的信仰(全世界天主教徒總人口其實多過新教徒)。多數新教教會內部嚴重缺乏對整個耶穌信仰歷史變革的裝備教導,以致一堆信徒否定甚至敵視天主教。若你的教會教導你只有新教徒才是基督徒,才能得救,勸你早點換教會。
@@yulinfan8991你講的太對了,我聽過基督新教教友說天主教會崇拜聖母,然後不知道整個基督宗教的歷史,目前臺灣基督新教對天主教會比較親和當屬聖公會,畢竟聖公會多數禮儀同天主教會,是新教中的舊教
@@hsiungchiu5895 圣公会是亨利八世分裂出来的。那国王出轨又要斩杀自己的妻子,遭到教宗的反对,而分出来的。
教會無非就是個大房子而已,是信基督的才是基督徒,和你哪個房子沒關係
Thanks for sharing the Truth.
We honour Mother Mary not worship. The church never teaches compulsory to go through Mother Mary for intercession. However due to many Catholics' experiences, prayer answered through Mother Mary intercession. Hence we will approach her but we clearly know all the blessings and grace are from God. Moreover, I see no reason why we cant honour her, the one chosen to carry our God.
As for saints, who done great things during their lifetime, submissive and devotion to God, their spirituality should pass on, a good role model for all to learn. No reason why we cant honour them too.
Are Mother Mary or the Saints with God now? Luke 9:28-31 Transfiguration (Elijah and Moses). With God, everything is possible. I am very sure He will keep His promise, eternal life
In the book of Exodus, God instructed Moses to build Cherubim, arent these images of heaven?
No idol worship could it be referring to No Pagan Idol worship???
Indeed, nobody knows where Isaiah is, whether he's dead or alive. Nobody found his body either. He appeared at the Transfiguration, even though he's mere human. What's more the Ark of the New Covenant, who is in God's design conceived without sin to bear His Son?
Dear friend, I appreciate your thoughtful reflection on the Catholic practice of venerating Mary and the saints. As a fellow Catholic, I'd like to offer some additional perspectives to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beautiful traditions.
Regarding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you've eloquently expressed the essence of our devotion. Indeed, we honor Mary with profound respect, recognizing her unique role in salvation history.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s document "Lumen Gentium" beautifully articulates this, stating that Mary "occupies a place in the Church which is the highest after Christ and yet very close to us" (LG 54).
Your point about the efficacy of Marian intercession is well-taken. The Church has long recognized Mary's powerful intercessory role, as evidenced by the ancient prayer "Sub tuum praesidium" (Under your protection), dating back to the 3rd century. This prayer demonstrates the early Christian community's trust in Mary's maternal care.
Concerning the saints, the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affirms their importance: "By canonizing some of the faithful, i.e., by solemnly proclaiming that they practiced heroic virtue and lived in fidelity to God's grace, the Church recognizes the power of the Spirit of holiness within her and sustains the hope of believers by proposing the saints to them as models and intercessors" (CCC 828).
Your reference to the Transfiguration (Luke 9:28-31) is particularly insightful. This event not only reveals Christ's glory but also demonstrates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showing that those who have passed from this life remain in communion with God and with us.
Regarding images and statues, you've correctly pointed ou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dolatry and sacred art. The Catechism clarifies: "The Christian veneration of images is not contrary to the first commandment which proscribes idols. Indeed, 'the honor rendered to an image passes to its prototype,' and 'whoever venerates an image venerates the person portrayed in it'" (CCC 2132).
In conclusion, our Catholic traditions of honoring Mary and the saints, far from detracting from our worship of God, actually enhance our relationship with Him. These practices remind us of the great cloud of witnesses (Hebrews 12:1) that surrounds us, encouraging us in our journey of faith.
May God bless you abundantly as you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our rich Catholic faith.
@@jojosephoho Thank you. God bless you:)
@@jojosephoho
1. Christ is the Sole Mediator
A primary point of concern in this argument is the role of Mary as an intercessor. While the Catholic tradition holds that Mary plays a powerful intercessory role, Scripture consistently teaches that Christ alone is our mediator. According to 1 Timothy 2:5: “For there is one God and one mediator between God and mankind, the man Christ Jesus.” This verse clearly establishes that Jesus is the sole mediator between humanity and God, leaving no room for additional mediators, whether they be saints or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The Bible never suggests that believers should pray to Mary or any other saint for intercession. Instead, Jesus Himself invites us to approach the Father directly through Him: “Truly, truly, I say to you, whatever you ask of the Father in my name, He will give it to you” (John 16:23). This passage underscores that prayer is directed to the Father through Jesus, not through intermediaries like Mary.
2. The Sufficiency of Christ’s Intercession
The argument claims that Mary’s intercession is powerful and beneficial. However, the Bible teaches that Christ’s intercession is absolutely sufficient for all believers. Hebrews 7:25 states: “Therefore He (Jesus) is able to save completely those who come to God through Him, because He always lives to intercede for them.” Jesus, as the eternal and perfect High Priest, is the only one who can intercede on behalf of believers. To suggest that Mary’s intercession is necessary or even helpful diminishes the completeness of Christ’s work as our intercessor.
3. Veneration vs. Idolatry
The Catholic Catechism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veneration and worship, claiming that the veneration of Mary and the saints does not constitute idolatry. However, Exodus 20:3-5 is clear in its prohibition: "You shall have no other gods before me. You shall not make for yourself a carved image... You shall not bow down to them or serve them.” While Catholics maintain that the honor given to images "passes to its prototype," the actual practice of bowing before statues, lighting candles, and praying to images can easily lead to idolatry, as it resembles the acts of worship that Scripture forbids.
Furthermore, whenever biblical figures encountered angelic beings or divine manifestations, they were often rebuked if they attempted to offer worship or inappropriate veneration. For example, in Revelation 22:8-9, when John tries to worship an angel, the angel responds, “You must not do that! I am a fellow servant with you... Worship God!” This shows that even the appearance of reverence toward created beings can be misinterpreted as worship, which belongs to God alone.
4. Communion of Saints and the Transfiguration
The argument references the Transfiguration (Luke 9:28-31) as evidence of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While this event does demonstrate that Moses and Elijah were present with Jesus,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re is no indication that the disciples sought intercession from Moses and Elijah. The focus of the Transfiguration is entirely on Christ’s revealed glory. In fact, when Peter suggests building three tents-one for Jesus, one for Moses, and one for Elijah-he is immediately corrected by the voice from heaven, which says: “This is my Son, my Chosen One; listen to Him!” (Luke 9:35). This reinforces that Christ alone is to be the focus of our attention, not other figures, no matter how revered they may be.
5. The Early Church and Marian Devotion
The argument references the ancient prayer Sub tuum praesidium as early evidence of Marian devotion. While this prayer does date back to the 3rd century,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practices of the earliest Christian church as described in Scripture. The New Testament, particularly the writings of the apostles, never instructs believers to seek the intercession of Mary or any saints. The prayers and devotions of the early Christian community were directed solely to God through Jesus Christ, as seen throughout the Book of Acts and the epistles.
The development of Marian devotion over time reflects later theological traditions rather than the practices of the apostolic church. It is essential for believers to ground their faith and practice in the clear teaching of Scripture, rather than later ecclesiastical developments.
6. The “Great Cloud of Witnesses”
The argument concludes by referring to Hebrews 12:1 and the “great cloud of witnesses” as a justification for Marian and saintly intercession. However, the context of this passage is important. Hebrews 11 recounts the faith of Old Testament saints, showing how their lives serve as examples of faithfulness. Hebrews 12:1 encourages believers to “run with endurance the race that is set before us, looking to Jesus, the founder and perfecter of our faith” (Hebrews 12:2). This passage does not suggest that these witnesses are interceding for us; rather, their lives serve as testimonies that encourage us to keep our eyes fixed on Christ.
Conclusion
While the Catholic tradition holds Mary and the saints in high regard, the Bible teaches that Jesus Christ alone is our mediator, intercessor, and the focus of our worship. The veneration of Mary and the saints, even if well-intentioned, risks overshadowing the sufficiency of Christ’s work and detracting from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lievers are called to have with God through Jesus. Scriptural evidence consistently points to Christ as the only one worthy of our prayers, our worship, and our full devotion.
無意中UA-cam 發給我這個影片。謝謝你分享和補充我一些天主教的知識,雖然我中學時代在天主教學校讀書,孩子中學亦是,今天也不時參與波蘭朋友在英國的教會彌撒,卻太多的儀式和安排都是一知半解。
我不是基督徒(天主教徒或新教徒),卻會去研究些形而上學,我很清楚我有信仰,卻它不在世俗之中。然而,我很欣賞一些人,他願意去站在自己的對立面去觀察自己,去思考己身,而我,也是這樣的人,所以不得不給你一個讚👍。
很好的分享, 感謝你 。
聖經寫完了在啟示錄有 very serious 的話說:啟示錄:22:18
我是基督徒,我不知道聖人的軀體是不是真的沒有腐壞,但是我覺得很有趣,學到了新的知識。以後我也要去瑞士看看博物館。
这些圣地的确有特别的力量,譬如说大马槟城的圣安纳教堂。我有个多年不孕的朋友,他们去那里祈祷后,回来就有了孩子。
目前新教的灵恩派成长最快,其实天主教的修会里也有注重神迹的,但不是主流。
有些(不是全部)聖人的軀體沒有腐壞,真福卡洛.阿庫迪斯(Carlo Acutis)是其中一個,小女去年在亞西西的聖堂內親眼見到他遺體。
@@tingkeesiong8379 但是一些灵恩派也具有危险性,你怎么知道是来自圣灵(圣神),还是来自你自己的潜意识, 还是来自其他?
我們的聖徒保羅哥寫給7間教會書信!我們基督教徒一定要熟讀謹記在心!感謝主揀選我們成為祂的子民 阿們
Jesus gonna win 萬軍之神 耶和華上帝與我們同在 阿們
我有疑问,玛利亚升不升天是凡夫俗子决定的吗?😮
我理解你對聖母瑪利亞升天的教義可能存有疑問。作為一位天主教徒,我很感謝你提出這個問題,讓我們有機會深入探討這個重要的信仰主題。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聖母瑪利亞升天並非由「凡夫俗子」所決定的。這個教義的確立是教會長期信仰實踐、神學反思和聖神引導的結果。讓我們一步步來看這個問題:
1. 聖經基礎:
雖然聖經中沒有直接記載聖母升天的事蹟,但我們可以在聖經中找到一些暗示。例如,在路加福音1:28中,天使稱瑪利亞為「滿被聖寵者」。這表明瑪利亞在天主的計劃中具有特殊地位。此外,默示錄12章中提到的「身披太陽的女人」,也常被解釋為指向瑪利亞的光榮。
2. 教會傳統:
從早期教會開始,信友們就對聖母瑪利亞的結局懷有特別的關注。東方教會很早就慶祝「聖母安眠節」,相信瑪利亞在生命終結時被提升天國。這個信仰逐漸在整個教會中傳播開來。
3. 教父見證:
許多教父都談到了聖母升天的主題。例如,聖厄弗冷(St. Ephrem)在四世紀就寫道:「至聖潔的童貞女,妳的靈魂和肉身被提升到天國的光榮中。」
4. 神學反思:
神學家們認為,作為無原罪的童貞女,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理應享有特殊的榮耀。她的升天被視為她在救恩史中特殊角色的自然結果。
5. 信友的虔敬:
長期以來,普通信友對聖母升天的信仰一直存在,這種普遍的信仰感也是教會確認這一教義的重要因素之一。
6. 教會訓導權:
1950年,教宗比約十二世在諮詢了全球主教的意見後,以教會最高訓導權正式宣布聖母升天為信德道理。這不是「凡夫俗子的決定」,而是教會在聖神引導下,對長期存在的信仰作出的正式確認。
讓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這個過程:想像教會是一棵大樹,聖母升天的教義就像是這棵樹上的一個果實。這個果實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經過漫長的時間,從一個小小的花蕾慢慢成長、成熟。教會的正式宣布,就像是確認這個果實已經完全成熟,可以被所有信友所接受和分享。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等到1950年才正式宣布這個教義呢?這是因為教會在宣布信理時非常謹慎。教會要確保這個信仰確實是源自天主的啟示,並且已經在信友中普遍接受。教會也需要時間來深入思考這個教義的神學意義和它與其他信仰真理的關係。
我們也應該記住,教會的教義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正如耶穌所說:「我還有許多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不能擔負。」(若16:12)聖神在歷史中不斷引導教會更深入地理解啟示的真理。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聖母升天的教義不僅僅是關於瑪利亞的。它也向我們揭示了天主對整個人類的計劃。瑪利亞的升天預示了我們每個人在基督內的未來。正如聖保祿所說:「我們的家鄉原是在天上,我們等待主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從那裡降來。」(斐3:20)
親愛的朋友,我希望這些解釋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聖母升天教義的由來。這不是「凡夫俗子」的決定,而是教會在聖神引導下,對天主啟示的忠實回應。如果你還有任何疑問或想法,我很樂意繼續與你討論。願天主祝福你,願聖母瑪利亞為我們轉禱!
這是天主教信理
也是小心翼翼開好幾次大公會議才認定的
當然聖神默感一定是有的.這不可輕率
不同意:馬利亞升天(Assumption of Mary)天主教的重要教義之一,指的是聖母馬利亞肉身和靈魂一同被帶入天堂。這個教義於1950年由教宗庇護十二世通過《無玷聖母升天憲章》(Munificentissimus Deus)正式定義為天主教的信仰教條。
1. 聖經沒有明確記載馬利亞升天
- 聖經中沒有任何經文提到馬利亞的肉身升天事件。整個《新約聖經》對馬利亞的最後一次提及是在《使徒行傳》1:14,那裏提到她和使徒們一起禱告,但之後再無關於她的死亡或升天的記載。
- 基督信仰所有的核心教義和信仰都應該有聖經依據,而馬利亞升天的教義並沒有任何直接的聖經支持。
- 升天的例子有限且獨特
- 聖經確實提到了一些人被帶入天國的事件,例如以諾(《創世紀》5:24)和以利亞(《列王記下》2:11)。但這些事件是特殊的、明確記載的,且與這些人物的角色和事工緊密相關。耶穌基督的升天(《使徒行傳》1:9)是救恩歷史的核心事件,然而馬利亞的升天在聖經中毫無提及,如果她的升天是如此重要的教義,聖經不可能對此完全沈默。
2. 馬利亞的角色與升天教義不符
a. 聖經中的馬利亞角色
- 馬利亞在聖經中的角色是耶穌基督的母親,她因其順服和信心而被稱贊(《路加福音》1:28,42)。但聖經沒有賦予她超越其他信徒的地位。在《新約》書信中,馬利亞並未被提及為基督信仰的中心人物,或被賦予類似升天的神聖角色。
- 雖然馬利亞在救贖歷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她並未被賦予比其他信徒更高的地位。聖經教導所有信徒將來都將復活並與基督同在,而不是單獨強調某一位信徒的特殊升天。
b. 基督是唯一的中保
- 《提摩太前書》2:5明確指出:“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 馬利亞升天的教義可能會導致對她的崇拜,進而模糊了基督作為唯一中保的角色。
- 如果馬利亞被賦予升天的特權,這可能意味著她在救贖歷史中有某種特殊的地位,甚至超越了其他聖徒,這與《聖經》中基督作為唯一救主和中保的教義相沖突。
3. 教父和早期教會的沈默
a. 早期教會和教父的教導
- 早期教會的教父們並未廣泛教導馬利亞升天的教義。雖然在4世紀以後有一些基督徒作家提到馬利亞的死亡(如“聖母安息”),但這些並不等同於升天的教義。
- 早期教會的使徒教父如伊拉內烏斯(Irenaeus)和奧古斯丁(Augustine)等,雖然對馬利亞的角色表示尊敬,但他們並未提及馬利亞的升天。這表明馬利亞升天的教義在早期教會中並未形成,也不是使徒傳下來的傳統。
b. 升天教義的晚期發展
- 教會歷史表明,馬利亞升天的教義是一個較為晚近的神學發展。盡管有一些早期的傳說和神話提到馬利亞的“安息”或“入睡”(*Dormition*),但馬利亞升天的教義直到公元6世紀左右才開始出現在教會的文獻中。1950年,教宗庇護十二世才正式將其定義為天主教的信仰教條。
- 馬利亞升天教義的晚期發展,尤其是在聖經完成數百年後才被提出,缺乏使徒傳承的支持,無法作為普世教義。
4. 馬利亞與所有信徒的復活
a. 所有信徒的復活盼望
- 聖經教導,所有信徒將在末日復活,並與基督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16-17;《哥林多前書》15:50-54)。馬利亞的復活或升天不應被視為獨特於她個人的事件,而應該被理解為所有信徒將來共同的盼望。
- 如果升天是指馬利亞提前體驗了信徒末日復活的榮耀,那這在聖經中並沒有明確的依據。升天的教義可能過於強調了馬利亞的獨特性,而忽視了所有信徒在基督裏共同的復活和榮耀。
b. 基督的獨特性
- 馬利亞升天的教義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模糊基督復活和升天的獨特性。基督的復活和升天是救贖歷史的中心事件,預示了信徒將來復活的盼望。天主教教義中的馬利亞升天可能會削弱基督升天作為唯一救主的標誌性事件。
5. 傳統與聖經的權威問題
a. 聖經為信仰的最高權威
- 天主教依賴於 ‘’聖經與教會傳統‘’(包括大公會議和教宗的教導)共同作為信仰的權威基礎。但任何無法從聖經中直接證明的教義,不應強製性地要求所有信徒接受。
b. 過分依賴教會傳統的危險
- 馬利亞升天的教義是過分依賴教會的 “後期傳統” 而不是基於聖經的教義。這可能會導致教義上的濫用,甚至是對馬利亞的過度崇拜(如聖母崇拜),從而模糊了基督作為唯一救主的核心地位。
感謝主讚美主耶和華 我們偉大的神 阿們
願萬民百姓趕快...趕快轉向耶和華我們唯一的救主!信心要有行為 沒有行為是死的!警醒禱告免入了迷惑!主耶穌說:不與我收聚的就是敵我的!阿們
萬物結局了!主耶穌必快來...警醒禱告 謹慎自守 耐心等候。阿們
向圣人祈祷圣经没有明确教导但天主教会有他们的解释,我也听过那些解释/解答,我无法理解但尊重。
你的新教肯定有念使徒信经。答案里边找。
聖經本身就沒有明確教導所有事,例如是否為嬰兒領洗,聖餐時耶穌是否臨在,甚至三位一體…至今任然是許多教會分裂的原因。如果不相信耶穌建立的教會的權柄,不相信耶穌透過他的教會的教導,分裂以及看不懂聖經也是必然的。但我也尊重新教教派們分裂的事實,相信各自在自己教會也有神的恩寵,為你們祈禱合一。
@@tingkeesiong8379聖經裡明確表示了你的弟兄姊妹就是聖徒,是可以互相祈禱的,但不是馬利亞,馬利亞早已死去,她在陰間等待著末日審判是無法給妳祈禱的
@@kriegtotengraber8528 你是什么教派的,好奇你会说玛丽亚在阴间里面等待末日审判?
我是基督徒,但我認為我們不應反天主教,並給予他們尊重。他們是神的兒子門徒彼得直接傳承的教會,不是你我能輕視的。
我是天主教學校從小唸著天主經聖母經長大的,我感激天主教學校用很簡單直白的畫像雕像以及修女們講的故事為我做了宗教上的啟蒙。
大學接觸新教之後突然產生懷疑,這些雕像畫像,這些聖人甚至瑪利亞產生偶像崇拜的疑慮
以前修女只跟我們說耶穌的神跡奇事,跟我們說聖人的故事。。從沒告訴我十誡和律法
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新教。
我相信這都是主的做工臨在我們的身上,祂自會安排最適合你的教會讓你去。
Here is my personal Faith Biometrics
I identify as a Protestant Christian, appreciating the diversity within the Protestant tradition while embracing a Christ-centered, Bible-focused approach. My faith is shaped by a deep respect for both Martin Luther and the Apostle Paul:
- **20% Lutheranism:** I admire Martin Luther as a pioneer of the Reformation, valuing his courage and unwavering dedication to scriptural truth. His insistence on direct engagement with the Bible resonates with my desire to build a personal connection with Jesus Christ.
- **20% Pauline Christianity:** I strongly advocate for Paul’s “Sola Fide” principle, believing that salvation comes through faith alone. His teachings continue to inspire me to seek God’s grace and love directly.
I prefer to engage with the Bible directly to strengthen my relationship with Jesus Christ, without relying on intermediaries or "agents." For
【聖母終身童貞】是天主教和東正教的重要教義之一。雖然這一教義在聖經中沒有直接明確的陳述,但教會認為有許多聖經依據支持這一信仰。讓我為詳細闡述這些依據:
1. 聖母對天使的回應:
路加福音1:34 - "瑪利亞便向天使說:'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
這句話被解釋為瑪利亞已經許下終身守貞的誓願。因為如果她只是一個普通的未婚女子,她不會對懷孕感到困惑。"不認識男人"在希伯來思想中是一個持續性的狀態,而非僅指現在。
2. 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託付:
若望福音19:26-27 - "耶穌看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然後,他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
如果瑪利亞有其他子女,耶穌不需要將她託付給若望。這暗示瑪利亞沒有其他子女。
3. "兄弟"一詞的希伯來用法:
馬爾谷福音6:3 - "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達、西滿的兄弟嗎?"
在希伯來文化中,"兄弟"(adelphos)可以指近親,如堂兄弟或表兄弟。例如,創世紀14:14中,亞巴郎稱羅特為"兄弟",實際上羅特是他的侄子。
4. 舊約中的預表:
厄則克耳書44:2 - "上主對我說:這門應常關閉,不可開放,誰也不可由其中進入,因為上主以色列的天主曾由其中進入,所以應常關閉。"
教父們將這個永遠關閉的門解釋為瑪利亞永久的童貞,象徵只有天主進入過她的母胎。
5. 路加福音中的細節:
路加福音2:7 - "她生了首胎男兒,用襁褓裹起..."
"首胎"(prototokos)在希伯來文化中並不一定意味著之後還有其他孩子,而是指第一個打開母胎的孩子,與是否有弟妹無關。
6. 瑪利亞的獨特稱呼:
在福音中,瑪利亞總是被稱為"耶穌的母親",而不是"耶穌和他兄弟們的母親"。這種一致性暗示她可能只有耶穌一個孩子。
7. 聖若瑟的角色:
瑪竇福音1:24-25 - "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娶了他的妻子;但沒有認識她,直到她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耶穌。"
"直到"(heos)在希伯來文中不一定意味著之後發生了改變。例如,撒慕爾紀下6:23說米加耳"直到死日"沒有孩子,顯然不是說她死後有了孩子。
8. 雅歌中的象徵:
雅歌4:12 - "我的妹妹,我的新娘,是一座關閉的花園,是一個封鎖的泉源,是一眼被封住的水井。"
教會傳統將這節經文寓意化,視為對瑪利亞永久童貞的描述。
9. 初期教會的見證:
雖然不是直接的聖經依據,但早期教父如聖依納爵、殉道者游斯定等人的著作顯示,聖母永久童貞的信仰在初期教會就已存在,這暗示了這一信仰可能源自使徒傳統。
10. 神學推理:
a) 如果瑪利亞是新厄娃,那麼她應該在各方面都與第一個厄娃形成對比,包括保持完全的純潔。
b) 作為盛載天主聖言的器皿,瑪利亞的身體被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c) 瑪利亞對天主的完全奉獻,包括身體的奉獻,被視為終身的。
結論:
雖然聖母終身童貞的教義沒有單一的、明確的聖經經文直接陳述,但透過綜合考慮多個聖經段落、文化背景、語言用法、預表學和早期教會傳統,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教義與聖經的整體資訊是和諧一致的。這種多角度的解釋展示了教會如何理解和發展這一信仰,反映了對瑪利亞在救恩歷史中獨特角色的深刻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教義並不貶低婚姻的神聖性,而是強調瑪利亞對天主的特殊奉獻,以及她在救恩計劃中的獨特角色。
水晶棺是天主教、東正教傳統聖物箱之一,用於展示聖髑。即水晶玻璃造的棺材,其成分主要是純二氧化矽。其造價昂貴,且工序繁複,一般用於保存政要等重要人物的遺體。為長期保存軀體,水晶棺材內多數注入惰性氣體,如氦氣[1],在暗淡的燈光下水晶玻璃會楚楚生輝。
出自 維基百科
謝謝你教導我們,懂得很多了。❤❤❤❤❤❤
我是基督教徒,在信主之前我全面瞭解過兩者的區別。天主教的禮儀更加多、更加豐富,基督教几乎沒有;天主教堂弘偉高大,基督教堂卻簡單得多。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基督教。這是因爲基督教堂簡單矮小,這會使它遍地開花,到哪裏都可以找到有十字架地方;一本聖經、一個十字架我們就可以與主交通;等等,,,,,,,。天主教對神父的要求極爲苛刻,導致衆多神父很難做到潔身自好;每一次的跌倒都是對主耶穌極大的傷害。贖罪券也是天主教被分裂的主要原因。愿上帝的恩光照耀在天主教身上,也照耀在基督教身上。以馬内利!哈利路亞!
神父修女和牧师之间的修行难度差距是天和地。大部分的神父口才并不好,因为他们在弥撒中的作用是主祭。绝大部分的牧师口才极佳,口若悬河,然后部分牧师就会进阶成为教会“明星”。唐崇荣牧师和康希就是最佳例子。
聖公會、高派的信義會也有保留許多禮儀,因此“禮儀”從來不是問題。
我們的確隨時隨地任何時候都可以與上主交流;但是聖禮是“施恩具”,是上帝透過有形的物質傳遞無形的恩典。
@@chssibu2023正是, 現在基督教發展成拜偶像(牧師), 他們的牧師個個口才了得,吸引很多年青人,但在靈性修正自己的行為很有限。
天主教因太多儀式感令祟拜沉悶,千遍一律,所以吸引唔倒新的一代,教徒也不及基督教咁熱心和團結
@@catharinatse7075因為基督新教順應時代的宗教!順應潮流,流行嘛,大家都喜歡!
@@chssibu2023是,變成名乎實是信牧師“偶像”, 不是真信耶穌, 偶像牧師講聖經點就信點,所以才有不同基督教教會互相指責排擠
不違背 至高者的義理 以不同的形式來宣揚 神的旨意 奧秘 樂見其成 彼此尊重 因爲 這都🈶️ 神 的美意
在其中運行 成就 阿們
哪麼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信奉同一個造物主嗎?
為什麼需要用聖母馬利亞來分享福音?我從來沒聽過這個!
This is against the Bible.
因为没有这回事。
路加福音 1:41-48
[41] 伊利莎白一听马利亚问安,所怀的胎就在腹里跳动。伊利莎白且被圣灵充满, [42] 高声喊着说:「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 [43] 我主的母到我这里来,这是从哪里得的呢? [44] 因为你问安的声音一入我耳,我腹里的胎就欢喜跳动。 [45] 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为主对她所说的话都要应验。」 [46] 马利亚说: 我心尊主为大; [47] 我灵以 神我的救主为乐; [48] 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 从今以后, 万代要称我有福。
是代禱
因為他們相信死人也會祈禱
Different folks different strokes. Follow what is most acceptable to you.
希望葉晨星博士下一个视频可以帮大家解惑,同性恋在新教会里茁壮成长,已经受承认可以按牧,也可以举办婚礼。究竟葉晨星博士是这么看待这些事情。作为新教徒不可能只说别人的问题,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
這也是我的擔憂 新教不停衍變到成為異教
教皇说他祝福同性婚姻诶!你不知道这件事吗?!
@@麗娟-t10u 梵蒂冈宣布允许神父为同性未婚伴侣祝福,但同时表示,祝福并不代表教会对同性关系的认可,祝福也不得以祝福婚姻的宗教仪式进行。新教则是同性恋直接当牧师,然后在教堂内同性恋结婚。
@@麗娟-t10u這位pope是自由派很多人不喜歡他
@@麗娟-t10u但是他並沒有說“認同”或者“承認”這個是天主教會認同的“婚約”
“婚禮”,是一種上主設立的“聖禮”,〈天主教教理〉也明確禁止這件事
I am a Catholic. I believe in Hail Mary.
我是曾於天主教中學就讀的基督徒
我覺得基督教看似比較簡單,但不及天主教那種因為有教皇而帶來的一致和團結,當然基督教會常常在主張合一,甚至會舉行一些跨宗派的大型聯合崇拜,但始終論合一程度感覺上都不及天主教那一方
那當然,天主教會本身牽涉太多人的因素,例如選教皇,當中總是給人一種內在利益關係的感覺,始終是涉及人的選舉吧
我是天主教徒,大多参加新教的礼拜。不赞成唯独与预是,也不念玫瑰经。圣母升天是合理的归宿,她还需要受末日审判吗?
已經成聖就不需要審判了
你我的阿公阿嬤也都有可能已經成聖
但應該很多都還在煉獄
但是聖母已經靈肉升天.就跟耶穌一樣靈魂和肉體一起
其他聖人還只有靈魂
但到末日審判時會跟肉身結合
不同意:馬利亞升天(Assumption of Mary)天主教的重要教義之一,指的是聖母馬利亞肉身和靈魂一同被帶入天堂。這個教義於1950年由教宗庇護十二世通過《無玷聖母升天憲章》(Munificentissimus Deus)正式定義為天主教的信仰教條。
1. 聖經沒有明確記載馬利亞升天
- 聖經中沒有任何經文提到馬利亞的肉身升天事件。整個《新約聖經》對馬利亞的最後一次提及是在《使徒行傳》1:14,那裏提到她和使徒們一起禱告,但之後再無關於她的死亡或升天的記載。
- 基督信仰所有的核心教義和信仰都應該有聖經依據,而馬利亞升天的教義並沒有任何直接的聖經支持。
- 升天的例子有限且獨特
- 聖經確實提到了一些人被帶入天國的事件,例如以諾(《創世紀》5:24)和以利亞(《列王記下》2:11)。但這些事件是特殊的、明確記載的,且與這些人物的角色和事工緊密相關。耶穌基督的升天(《使徒行傳》1:9)是救恩歷史的核心事件,然而馬利亞的升天在聖經中毫無提及,如果她的升天是如此重要的教義,聖經不可能對此完全沈默。
2. 馬利亞的角色與升天教義不符
a. 聖經中的馬利亞角色
- 馬利亞在聖經中的角色是耶穌基督的母親,她因其順服和信心而被稱贊(《路加福音》1:28,42)。但聖經沒有賦予她超越其他信徒的地位。在《新約》書信中,馬利亞並未被提及為基督信仰的中心人物,或被賦予類似升天的神聖角色。
- 雖然馬利亞在救贖歷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她並未被賦予比其他信徒更高的地位。聖經教導所有信徒將來都將復活並與基督同在,而不是單獨強調某一位信徒的特殊升天。
b. 基督是唯一的中保
- 《提摩太前書》2:5明確指出:“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 馬利亞升天的教義可能會導致對她的崇拜,進而模糊了基督作為唯一中保的角色。
- 如果馬利亞被賦予升天的特權,這可能意味著她在救贖歷史中有某種特殊的地位,甚至超越了其他聖徒,這與《聖經》中基督作為唯一救主和中保的教義相沖突。
3. 教父和早期教會的沈默
a. 早期教會和教父的教導
- 早期教會的教父們並未廣泛教導馬利亞升天的教義。雖然在4世紀以後有一些基督徒作家提到馬利亞的死亡(如“聖母安息”),但這些並不等同於升天的教義。
- 早期教會的使徒教父如伊拉內烏斯(Irenaeus)和奧古斯丁(Augustine)等,雖然對馬利亞的角色表示尊敬,但他們並未提及馬利亞的升天。這表明馬利亞升天的教義在早期教會中並未形成,也不是使徒傳下來的傳統。
b. 升天教義的晚期發展
- 教會歷史表明,馬利亞升天的教義是一個較為晚近的神學發展。盡管有一些早期的傳說和神話提到馬利亞的“安息”或“入睡”(*Dormition*),但馬利亞升天的教義直到公元6世紀左右才開始出現在教會的文獻中。1950年,教宗庇護十二世才正式將其定義為天主教的信仰教條。
- 馬利亞升天教義的晚期發展,尤其是在聖經完成數百年後才被提出,缺乏使徒傳承的支持,無法作為普世教義。
4. 馬利亞與所有信徒的復活
a. 所有信徒的復活盼望
- 聖經教導,所有信徒將在末日復活,並與基督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16-17;《哥林多前書》15:50-54)。馬利亞的復活或升天不應被視為獨特於她個人的事件,而應該被理解為所有信徒將來共同的盼望。
- 如果升天是指馬利亞提前體驗了信徒末日復活的榮耀,那這在聖經中並沒有明確的依據。升天的教義可能過於強調了馬利亞的獨特性,而忽視了所有信徒在基督裏共同的復活和榮耀。
b. 基督的獨特性
- 馬利亞升天的教義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模糊基督復活和升天的獨特性。基督的復活和升天是救贖歷史的中心事件,預示了信徒將來復活的盼望。天主教教義中的馬利亞升天可能會削弱基督升天作為唯一救主的標誌性事件。
5. 傳統與聖經的權威問題
a. 聖經為信仰的最高權威
- 天主教依賴於 ‘’聖經與教會傳統‘’(包括大公會議和教宗的教導)共同作為信仰的權威基礎。但任何無法從聖經中直接證明的教義,不應強製性地要求所有信徒接受。
b. 過分依賴教會傳統的危險
- 馬利亞升天的教義是過分依賴教會的 “後期傳統” 而不是基於聖經的教義。這可能會導致教義上的濫用,甚至是對馬利亞的過度崇拜(如聖母崇拜),從而模糊了基督作為唯一救主的核心地位。
我一直以为天主教和基督教是一样的 原来有那么大的差距啊😮又增加知识了
隨著新興教派越來越多
會越差越多喔哈
雖然我不是信徒,不過如果讓我挑選的話我比較希望信「基督教」中的「新教」,因為信教束博比較少、感覺沒那麼多階級之分~🙈🙈
4:26 Padre Pio 🙏
请问耶稣的母亲玛丽亚的灵魂和肉体升天有没有圣经经文支持?
我是基督徒,太太是天主教徒,但是信仰上並沒有甚麼衝突啊
@@尊得張 互相包容
謝謝分享
圣公会保留洗礼+坚振礼,作为完整的洗礼
阿們
理论上来说,天主教也就是基督教,是第一代的基督教,所以最好不要说什么天主教和“基督教”,而是天主教和“新教”。
现在中文里基督徒和新教徒的词几乎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会说,“哦,我是‘新教’的人”,我们只会说我是基督徒。你也需要学习一下新的表达方式。
理论上或许可以这么说,但以神学教义的区别来看却很明显的不一样。
@@麗娟-t10u 就像你说你要表达你是华人,然后你说我是人,也是和华人一样的意思一样。在基督教世界,华人只是个小团体,christian并不是单指新教。
稱呼自己是屬於「基督新教」有問題嗎? 這樣稱呼並沒有否認自己是所謂「基督徒」阿,會這麼自稱也是承認過去歷史洪流中的不同演進及詮釋不是嗎?
@@麗娟-t10u 台灣基督教徒習慣中文自稱基督徒是沒問題,但若一個天主教信徒自稱基督徒卻被新教信徒指責或否認,這錯誤在台灣常常發生。
John 14:21
“He that hath my commandments, and keepeth them, he it is that loveth me: and he that loveth me shall be loved of my Father, and I will love him, and will manifest myself to him.”
God will show himself to followers who abide by words of God.
John 18:37
“Pilate therefore said unto him, Art thou a king then? Jesus answered, Thou sayest that I am a king. To this end was I born, and for this cause came I into the world, that I should bear witness unto the truth. Every one that is of the truth heareth my voice.”
God will make any kind of voice to remind the followers that He is showing up to help. The followers shall say prayers to ask more leading to work on what to do successfully.
我是從信佛多年轉變成為基督徒的,以前沒人跟我傳過福音,後來當我了解到新教的基督徒是如此的單純,自由,沒有太多的事奉,我覺得非常好。因為我以前總是要算命等,找第三方的來解決一些問題。後來我知道原來基督徒可以自己與神連結,尋求神幫助,聽見聖靈的感動。也好多見證。當然也守十誡,還有一些道德紀律,十一奉獻等,但感覺人物關係比較簡潔,更適合年輕人。天主教聽下來卻是挺複雜的,人物好多喔!既然信耶穌就能得救,直接向祂禱告就好了,還要對其他神職人員去說嗎?如果是需要很多其他的來幫忙,說明自己的信心不足不是嗎?感覺太複雜了,好累喔。
天主教并没有那么复杂,譬如神父从来不会对你说,记得要奉献你的收入十分之一噢,那是主的。也不会对你说,不可以跪拜父母或者逝世的祖先等等。逝世的教友的棺木是可以进入教堂的。。。很多教会并不允许这么做。天主教会并不相信只研究圣经就可以上天堂,还有很多善功,必须去服务人。
天主教祈禱不需要向其他神職人員說,但是可以向聖母聖人天使們說,因為我們是愛的大家庭,可以跟弟兄姐妹們分享我們的生活。至於請他們代禱,就像你想要跟你朋友要一個東西,你知道他聽從父母的話,你會直接跟他要,還是請他父母幫你轉達替你說好話?(迦納婚宴)
親愛的朋友,很高興能和你分享信仰的心得。我能理解你對基督信仰的熱情,也很欣慰你找到了心靈的歸屬。作為一名天主教徒,我想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希望能幫助你更全面地了解我們的信仰。
首先,我要說的是,無論是新教還是天主教,我們都以基督為中心,追隨祂的教導。你提到的許多美好體驗,如與神直接連結、聆聽聖靈的感動等,這些在天主教中同樣存在且備受重視。
關於你所說的天主教看起來複雜,讓我來解釋一下。天主教確實有較多的傳統和禮儀,但這些並非是為了增加信徒的負擔,而是為了豐富我們的信仰生活。就像一個家庭,有著豐富的傳統和習俗,這些都是為了維繫家人間的聯繫和傳承重要的價值觀。
你提到的神職人員和聖人,他們並不是代替耶穌的角色,而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跟隨基督的榜樣。就像我們在生活中會向有經驗的長輩或朋友尋求建議一樣,這些屬靈的前輩和同伴也能給我們智慧和支持。
關於告解聖事,這並不是因為我們對耶穌的信心不足,而是耶穌親自設立的聖事。在《若望福音》20:23中,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存留誰的罪,誰的罪就存留。"這個聖事幫助我們更深刻地體驗天主的慈悲和寬恕,也讓我們有機會反省自己的生活,尋求改進。
天主教的確有較多的傳統和實踐,但這些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活出信仰。就像一棵大樹,有著深厚的根系和繁茂的枝葉,每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我完全理解你對簡單直接的信仰生活的嚮往,這在天主教中也是可以實現的。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親近天主。天主教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途徑,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靈修方式。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論是新教還是天主教,最重要的是我們對基督的信仰和對天主的愛。我們都是天主的子女,在基督內合而為一。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你更全面地了解天主教,也歡迎你繼續探索,相信你會發現更多信仰的寶藏。
@@jojosephoho
1. 天主教與基督為中心的問題
反駁:雖然論述中強調天主教和新教都以基督為中心,但實際上,天主教教義中增加了許多中介和傳統,這些可能模糊了基督作為唯一中保的角色。新約聖經《提摩太前書》2:5 明確指出:「因為只有一位天主和一位中保,祂是降生為人的基督耶穌。」新教強調,基督是唯一的中保,信徒可以直接向天主禱告和懺悔,而不需要透過神職人員或聖人作為中介。
天主教雖然表面上承認基督是中心,但實際上,通過聖禮、聖母崇敬、聖人的代禱等,可能會削弱基督作為唯一中保的地位。因此,反駁可以指出,天主教的實踐在某些情況下會偏離「以基督為中心」的純粹性,因為它引入了許多額外的屬靈元素和中介角色。
2. 天主教的複雜性
反駁:論述中提到天主教的傳統和禮儀是為了豐富信仰生活,而不是增加負擔。然而,這些傳統和禮儀對許多信徒來說可能會變得過於繁瑣和負擔沉重,特別是對那些尋求簡單、直接與天主連結的人來說。新教強調「信仰的簡單性」,認為任何繁雜的儀式和傳統如果不是聖經直接教導的,都有可能妨礙信徒與天主之間的自由關係。
過於強調禮儀和傳統,可能會讓信徒感到與天主的關係變得程序化和機械化,從而失去信仰中的靈活性和自由性。這些繁複的儀式是否真的必要,還是它們只是歷史上的人為添加,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3. 聖人與神職人員的角色
反駁:論述中將聖人和神職人員比喻為生活中的長輩或朋友,認為他們能幫助信徒更好地理解和跟隨基督。然而,新教的觀點認為,所有信徒在基督裡都是平等的,「因信得救」的信仰強調每個人都可以直接與天主建立個人關係,不需要依賴神職人員或聖人的調解。
特別是聖人崇敬的問題,新教普遍認為這會引發類似偶像崇拜的行為,因為信徒可能會把對聖人的敬拜當作一種宗教義務,而不是僅僅作為效法的榜樣。反駁可以指出,聖人崇敬和神職人員的中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信徒與基督之間的直接關係,並可能模糊了信仰的核心。
4. 告解聖事
反駁:論述中提到告解聖事是耶穌設立的,並引用《若望福音》20:23來證明神職人員有赦免罪的權柄。然而,新教的立場是,耶穌基督的救恩已經一次性完成,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向天主懺悔,而不需要通過神職人員。新教認為,基督的贖罪已經開啟了每個信徒直接與天主溝通的渠道,並且在《聖經》中並沒有要求信徒必須通過特定的神職人員來獲得赦罪。
天主教的告解制度可能會讓信徒過度依賴神職人員,從而削弱他們個人在基督裡的自由和救恩的直接性。新教則鼓勵每個信徒直接在禱告中向天主懺悔,並相信基督的救恩足以赦免一切罪過,無需中介。
5. 複雜的傳統與信仰生活
反駁:論述中提到天主教的傳統和實踐是為了幫助信徒更深入理解信仰。然而,這樣的複雜性可能會使信仰變得機械化,信徒可能更關注履行各種儀式和聖禮,而忽略了信仰的核心--與天主建立真誠、直接的關係。新教強調「唯獨信心」和「唯獨恩典」,認為信仰不應該被繁瑣的制度和禮儀所覆蓋。
天主教的這些額外的實踐,雖然表面上是為了豐富信仰,但實際上可能會讓信徒感到與天主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和遙遠。信仰應該是簡單直接的,無需依賴太多的中介和儀式來達成。
6. 信仰的簡單性
反駁:論述中提到,天主教也可以提供簡單的信仰生活,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然而,天主教的教義、聖禮和禮儀系統本身就帶有一種制度化的複雜性,這可能會讓信徒難以真正實現簡單的信仰生活。新教的教義強調,信仰是與天主之間的直接關係,不需要繁瑣的宗教制度來維持,這樣的簡單性更符合《聖經》中對信仰本質的描述。
天主教的信仰實踐,無論如何,仍然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聖禮、教條和習俗,這與新教提倡的「簡單而直接的信仰」存在根本性的差異。信徒不應該被要求通過繁瑣的儀式來接近天主,而應該能夠自由地、直接地與天主建立關係。
7. 信仰的合一
反駁:論述最後指出天主教和新教在基督裡合一,並強調最重要的是對基督的信仰。然而,天主教和新教在許多教義上的根本分歧不容忽視,這些分歧涉及到救恩、聖禮、教會權威等核心問題。因此,將兩者簡化為「合一」的觀點,可能會忽略這些深層次的差異。
雖然天主教和新教都宣稱以基督為中心,但它們在實踐和教義上有著根本性的不同,這些分歧不能被簡單地歸結為「合而為一」。因此,重要的是誠實面對這些差異,而不是試圖掩蓋它們。
是不错,可是每次去church 都要捐钱放信封✉️里,有点尴尬。
教人向善,都是好的宗教,隋緣。
為何天主教可以允許偶像崇拜了呢?
天主教並沒有你認為的偶像崇拜,請別鑽牛角尖,謝謝。
崇拜和敬禮是不同的,天主教對聖像行敬禮,是一種專敬的表示,你去掃墓祖先,站在墓碑前,為了怕被人指責拜偶像,而抗拒不向石碑鞠躬嗎?
@@raymondlai4962
基督徒不敬禮馬利亞,不向主母祈禱,不等於我們不重視馬利亞的尊貴性。相反,我們以她為「常人」地去理解,比以她為「無原罪」、「升天」的「超越凡人」來理解,更顯出馬利亞作為「人」的偉大。馬利亞既沒有天賦與特寵的超凡生命,更能激勵一般信徒去學效她,而不會只求她的神力神助。
願我們都學會像馬利亞的心態--「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路一46-47)。
信徒要好小心,因為容易有一種「馬利亞主義」傾向,把「焦點」放在馬利亞身上多於在基督身上,這亦顯示「極高敬禮」和「敬拜」是難以區分,甚至混為一談。 環看拉丁美洲、歐洲和菲律賓等地的某些信徒,視馬利亞為神,成為眾人敬拜的神。
@@raymondlai4962yes being in Protestant it’s easily to get strayed off from Jesus with only a symbol of cross and so many denominations and authorities using cross for own interpretations and missions, but in catholic it’s about God Jesus and its founded tradition, those figures are the aids for people to visualise when praying.
天主教每次弥撒都念尼西亚信经,而新教从不念尼西亚信经。天主教始终坚三位一体。新教有些否定三位一体。
新教的傳統教派如安甘立宗,路德宗,加爾文宗還是信仰三位一體的神,只有非三位一體派才不信仰三位一體的神
高派的信義宗(例如密蘇里路德會)、聖公會每週崇拜還是會公讀尼西亞信經
新教(誓反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不过大多数是承认尼西亚信经的,虽然也有一些其他各种情况。
谢谢播主的讲解!功德很大!
让我从旧约预像、新约天国钥匙和古犹太传统的角度,更详细地阐述教宗职位的合理性,以及如果没有这个职位可能带来的问题。
1. 旧约预像:
在旧约中,达味王国的管家职位是教宗职位最重要的预像之一。在依撒意亚书22:15-25中,我们看到了这个职位的描述:
"我要用你的衣服给他穿上,要用你的腰带给他束腰,将你的权柄交在他手中...我要将达味家的钥匙放在他肩上:他开了,无人能关;他关了,无人能开。"(依22:21-22)
这个管家拥有王国的钥匙,代表着王的权柄。他有权开关王宫的门,决定谁可以觐见国王。这正是教宗职位在教会中的角色:作为基督的代表,管理教会,解释教义,引导信徒。
2. 新约天国钥匙:
在玛窦福音16:18-19中,耶稣对伯多禄说:
"我还告诉你: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
这段话直接呼应了依撒意亚书中关于达味王国管家的描述。耶稣赋予伯多禄特殊的权柄,使他成为教会的基石和天国钥匙的持有者。这个权柄包括教导真理和赦免罪过的能力。
3. 古犹太传统:
在古犹太传统中,大司祭是民族宗教生活的领袖。他是唯一可以进入圣殿至圣所的人,代表全体以色列人向天主祈祷。教宗的职位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这个传统,作为整个教会的最高牧者。
此外,犹太人的公议会(Sanhedrin)中有一位主席,通常被视为摩西权威的继承人。这也可以看作是教宗职位的一个先例。
4. 教宗职位的必要性:
如果没有教宗这个职位,教会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a. 教义分歧:没有最高权威来解释和确认教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教义分歧。我们可以从基督新教的历史中看到,缺乏中央权威可能导致无数教派的产生,每个教派对圣经和教义都有自己的解释。
b. 教会分裂:缺乏一个统一的领导,可能会导致教会在面对重大挑战时无法达成共识,最终导致分裂。
c. 教会可能出错:虽然我们相信整个教会在信仰和道德问题上不会犯错,但如果没有一个由圣神特别保守的职位,在具体问题上可能更容易出现错误。
d. 失去普世性:没有一个象征性的领袖,教会可能会失去其普世性的特征,变成一个松散的地方教会联盟。
e. 牧灵关怀的缺失:教宗作为普世教会的牧者,为全球信徒提供精神指导和关怀。没有这个职位,可能会削弱教会的牧灵功能。
总的来说,教宗职位的存在确保了教会的统一、连续性和权威性。它帮助教会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保持稳定,并在世界上有效地传播福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宗是完美无缺的,但我们相信圣神会引导教宗,特别是在涉及信仰和道德的重大决定上。
这个职位的存在,既有圣经和传统的基础,也有实际的必要性。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我们的信仰,同时也为整个教会提供了一个可见的合一中心。
我覺得這個題目不必討論。我亦不相信天主的啟示只停留在二千幾年前。如果你自己沒有嘗試過聖母和聖人的代禱的功效,即把人的靈魂轉向天主,就不用批評。
約翰福音 14:6 (John 14:6)
[6]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提摩太前書 2:5 ( 1 Timothy 2:5)
[5] 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親口告訴我們
主耶穌基督 才是 道路、真理、生命…
我曾經與一位天主教會的朋友爭論此事
我多次請教他 聖經裡面 是
哪一段經文
有告訴我們
我們這些罪人的 中保 是 馬利亞?
「我這位天主教會的朋友,他不能」
我最後一次請教他 聖經裡 哪一段經文
提及 我們要 向 馬利亞禱告?
「我這位天主教會的朋友,他不能」
主耶穌基督就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很多…
但大家都不去讀聖經…
「讀」主耶穌基督對我們說的話
朋友們、弟兄們、姐妹們 我們要上教會、要讀經、要禱告 要研讀聖經…
要禱告求 神賜予智慧讀懂及明白他對我們說的話…
感謝讚美主耶穌基督賜福我們所有
阿們❤️✝️😇
【聖母升天】的教義雖然沒有直接的聖經明文記載,但天主教會認為它有著深厚的聖經根基。以下是從多個角度探討的聖經依據:
1. 預表學角度:
a) 厄里亞的被提:
列王紀下2:11記載了厄里亞被火馬車接到天上的事件。教會認為,如果天主賜予厄里亞這樣的恩寵,那麼對聖母瑪利亞--天主之母--更應當如此。
b) 厄諾客的被提:
創世紀5:24提到"厄諾客與天主同行,以後就不在了,因為天主將他提去了。"這個先例也被視為聖母升天的預表。
2. 默示錄的象徵:
默示錄11:19-12:1描述了天主的約櫃出現在天上,緊接著出現了一位"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的榮冠"的女人。許多教父將這位女人解釋為瑪利亞,而約櫃與女人的並列暗示了瑪利亞作為新約櫃被提升天。
3. 保祿書信中的暗示:
哥林多前書15:20-26討論了復活的次序,提到基督是"初果"。教會推理,作為與基督最親密的人,瑪利亞可能是緊隨基督之後復活和升天的。
4. 路加福音的啟示:
a) 天使對瑪利亞的問候:"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你同在!"(路加1:28)這獨特的問候被解讀為瑪利亞擁有特殊的恩寵,可能包括肉身升天。
b) 依撒伯爾稱瑪利亞為"吾主的母親"(路加1:43)。這一稱號暗示了瑪利亞的獨特地位,可能預示她將享有特殊的榮耀。
5. 詩篇的預言性解讀:
詩篇132:8說:"上主,求你起來,到你的安息之所;你和你有力的約櫃。"教會將這節經文解讀為預言,其中"你有力的約櫃"被理解為瑪利亞,暗示她將被提升到天主的安息之所。
6. 雅歌的寓意解釋:
雅歌8:5 "那從曠野上來,靠著自己的愛人的是誰?"教父們將這節經文寓意化,認為是在描述瑪利亞升天,靠著她的愛人(基督)上升。
7. 神學推理:
雖然不是直接的聖經證據,但基於聖經的神學推理也支持聖母升天:
a) 作為無原罪者(創世紀3:15,路加1:28),瑪利亞不應經歷死亡的腐朽,因為死亡是罪的後果(羅馬書6:23)。
b) 作為基督肉身的來源,瑪利亞的身體具有特殊的尊貴,不應朽壞。
c) 基督完美地履行了誡命,包括"孝敬父母"(出谷紀20:12)。賜予母親肉身升天是最高的孝敬表現。
結論:
雖然聖母升天沒有明確的聖經記載,但透過預表學、象徵解釋、神學推理和整體聖經主題的考量,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教義與聖經的和諧一致。教會認為,聖神在歷史中引導教會逐步理解這一真理,最終在1950年正式宣布為教義。
這種多角度的解釋展示了天主教會如何將聖經、傳統和理性結合,以闡明信仰真理。它也反映了教會對瑪利亞在救恩歷史中獨特角色的深刻理解。